三国演义阅读讲义2(教师版)_第1页
三国演义阅读讲义2(教师版)_第2页
三国演义阅读讲义2(教师版)_第3页
三国演义阅读讲义2(教师版)_第4页
三国演义阅读讲义2(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一中2013届高三文科名著阅读指导PAGEPAGE11《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讲义11-15回(教师版)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情节梳理填空】势单力薄的陶谦向北海太守孔融求援。孔融与陶谦交往深厚,决定出兵。部队正要出发,一支起义的黄巾军(由管亥率领)来借粮食,孔融不肯,黄巾军便把北海城四面围住。孔融只好派同乡太史慈向刘备求助。刘备早就听说了孔融的名字,当即带刘关张解了北海之围。随后,刘备又应孔融之请去救徐州陶谦。刘备向公孙瓒借了二千步兵和猛将赵云,来到徐州。这时,青州田楷的救兵也来到徐州城外。曹操见对方援兵来到,不敢贸然攻城。陶谦要一让徐州与刘备,刘备不受。刘备给曹操写去一封信,请他退兵。曹操本不想退兵,却接到消息,说后方有失,吕布助张邈攻占了他的大本营兖州,于是曹操决定退兵回去收复兖州,顺便卖刘备一个人情。陶谦二让徐州与刘备,刘力求不肯,从陶谦而屯小沛。曹操与吕布在濮阳展开大战,被吕布战败,为部将典韦、夏侯惇救出。【阅读探究研讨】思考题1:刘备为什么坚决拒绝陶谦的徐州之托?参考答案:(1)刘备重“仁”,他不会去做乘人之危之事,且刘备帝室之胄,他应顾及自己和宗室的颜面。(2)刘备重“义”,刘备知道自己此行是守诺救援,不图占有,此时接受徐州之托是不义之举,如“汝等欲陷我于不义耶”,“今为大义,故来相助”。(3)刘备使用“欲擒故纵”法,由前两点可知,刘备也很自知。刘备深知徐州战事,也懂陶谦之心,只是此时接受不利于对徐州的统治。因为自己在此还不能服众,所以欲擒故纵,以窥臣民之举。十二回应道“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时机业已成熟,玄德乃许权领徐州事。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情节梳理填空】吕布用陈宫计,让城中富户田氏诈降,诱曹操入濮阳城。曹操中计,在北门与吕布遭遇,曹操以手掩面,谎言轻松脱困。曹操将计就计,诈言被烧死,诱吕布入寨,大败之。两家因蝗灾缺粮而罢兵。陶谦病危,三让徐州于刘备,备不受,陶谦指心而死,刘备于是暂领徐州牧。曹操听说此事大怒:“我杀父之仇未报,你倒不费半箭之功,白得徐州。我要夺回徐州城,先杀刘备,再挖出陶谦尸体,为我父亲报仇。”他的谋士荀彧劝道:“弃兖州而取徐州,是舍本求末,以安易危。不如先平定山东,既可以获得充足的军粮,供养三军,又可以得到朝廷的赞赏和百姓的拥护。”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操东略陈地,次及汝,颖。打败黄巾余党何仪、黄邵。又用计收了虎将许褚。操复攻兖州,乘兖州空虚,曹操攻取。曹操进兵濮阳,吕布不听陈宫劝告,被六员大将共攻。吕布不敌,拨马回城,却因田氏投降内应曹操,无法进城,引军逃往定陶。曹操亲自引军至定陶,设计埋伏,吕布不听陈宫提醒,大败而逃。曹操至此平定山东。【经典情节复述】陶谦三让徐州:曹操攻打徐州,刘备引兵相救,太守陶谦命糜竺取徐州牌印,让与刘备,刘备推辞了。(一让)曹操退兵后,陶谦及其部属再次表达推让之意,刘备执意不肯。(二让)后陶谦病重,第三次让徐州,刘备终是推托,陶谦以手指心而死。(三让)后徐州军队与百姓拥立刘备,刘备乃领徐州牧。(结果)【阅读探究研讨】思考题1:陶谦为何三让徐州?可见其怎样的品格?参考答案:原因是自己年事已高,且重病在身,二子无才,并认为刘备乃当世之杰,所以把徐州让给了刘备。陶谦不但以汉家城池为重而让州,而且因才不堪用而托子,陶谦可谓知理知人。三让徐州,陶谦,其名曰谦,其字曰恭,其人则让,可谓名副其实!思考题2:简述曹操在濮阳大败后遇险的情况及反映出的曹操性格特征。参考答案:曹操中了陈宫之计,仓皇败逃,火光中正撞见吕布挺戟跃马而来,曹操以手掩面,加鞭纵马超过吕布。吕布从后面拍马赶来,将戟在曹操头盔上一击,问:“曹操何在?”曹操反指说:“前面骑黄马者是他。”吕布听说,弃了曹操,纵马向前追赶。曹操因此得以脱险。这反映了曹操处变不惊,镇定自若的性格特征。第十三回:李傕郭汜大交兵杨奉董承双救驾【情节梳理填空】吕布投徐州刘备,谁知张飞不容他,吕布只好离开,领兵住在徐州附近的小沛。(写张飞与吕布不合,为后失徐州张本。)太尉杨彪使反间计,使李傕、郭汜自相残杀。李傕劫天子,郭汜劫公卿,杨彪因不能匡救君主,与朱儁相抱而哭,昏绝于地,朱儁成病而死。皇甫郦痛斥李傕,视死如归(忠义之士),并在西凉扬言李傕谋反,动摇了李傕的军心。李傕军势渐衰,更兼郭汜常犯,于是遣张济讲和。郭汜劫驾,杨奉救驾,手下大将徐晃(字公明)只一合便斩敌将。郭汜大军次日将天子、杨奉围在垓心,国戚董承前来救驾。傕、汜又商量杀帝分天下,李乐护驾守黄河。帝驾至大阳,李乐专权,全不成体统。杨奉、董承要弃安邑同帝归东都洛阳,李乐串通李傕,郭汜劫驾。【阅读探究研讨】思考题1:曹操大败吕布于定陶后,袁绍和刘备双方对他的态度有何不同?众人对吕布的评价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袁绍在冀州得知曹操与吕布相持,谋士审配进言,说吕布是豺狼,若得兖州,必图冀州,不如助曹操攻打吕布,方可无患。袁绍采纳买了他的建议,派颜良带五万兵往助曹操。以母舅吴景有难为由,向袁术借雄兵数千。后来在周瑜等人的帮助下孙策打败刘繇,扩充了兵力,迅速占领了江东。(玉玺得而孙坚亡,玉玺失而孙策霸。甚矣,玉玺之无关重轻也!成大业者,以收人才、结民心为实,而玉玺不与焉。坚之匿之,不若策之弃之。策之英雄,殆过其父。——毛宗岗评)思考题2:说说孙策“小霸王”这一外号的由来。参考答案:孙策在与刘鳐作战的过程中,不过三回合生擒部将于糜,在得知背后遭人暗算后,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樊能惊骇,倒翻身撞下马来,破头而死;霎时挟死一将,喝死一将:自此,人皆呼孙策为“小霸王”。思考题3:孙策借兵往江东,屡战屡胜,所向披靡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倾向?参考答案:(1)勇猛过人,智勇双全;用人精当;深得民心,江南之民,人皆仰颂。(2)感情倾向:对“仁”的歌颂。思考题4:结合太史慈北海酬恩与本回目中酣斗小霸王的情节,简要分析太史慈这一人物形象。参考答案:太史慈忠义,北海孔融敬之,多次致赠饷遗其母,黄巾贼管亥围北海,太史慈北海报恩,助融抗之,为融结刘备,大败贼众。(知恩图报)后归扬州刺史刘繇,于神亭同一小将斗孙策十三骑,更支身与策大战。(英勇无畏)后繇败死,策擒慈,慕其高义,求为其将,慈降。慈招刘谕繇残军归,诸将都认为太史慈会背叛,而太史慈守言应诺,恪遵信义,始终如一,弭息诽论。(此事一方面可见太史慈信守必行,而孙策亦有出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