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型:新课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秦汉多民族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第一课,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的重要地位,因此本课的讲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本阶段内容有过较为细致的学习,并初步掌握了阅读史料的能力与方法。但是,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由于年代久远,一些概念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较为困难,需要教师借助图片、神话传说、考古资料等积极引导。课程目标:通过了解石器时代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资料的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起源的特征。学科素养:通过对中国境内远古人类的空间分布、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梳理,加强时空观念,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通过了解良渚遗址、二里头遗址的考古成果,以及对生产力提高、私有制的产生、阶级出现的逻辑分析,认识“文明”“国家”产生的条件,培养实证意识。结合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了解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状况,分析早期国家的特点。通过对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过程的梳理与分析,认识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教学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早期国家的特征。教学难点: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课前导入:教师活动:展示新旧石器时代出土石器,让学生比较二者的差异。点拨:第一张图片上的石器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是以打制方法制作而成的,是旧石器时代人类所使用的工具;第二张图上的石器表面光滑,选材讲究是以磨制方法制作而成的,是新时期时代人类所使用的工具。讲述: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被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时期,中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约200万年的历史,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而后进入阶级社会,出现早期国家。讲授新课: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与文化遗存教师活动:以表格的形式逐个展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期和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性遗址,以及结合图片资料讲述其生产活动、社会形态、社会特征等。问题:那么,中国是如何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的呢?点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演进的根本动力。讲解: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父系氏族社会,因为生产力的提高,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等考古发现表明,这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从部落到国家概念解读:国家:国家形成的标志:一是阶级和阶层的存在,二是公共权力(公共权威,稳定的公职人员——官僚机构)、强制性机构和统治的存在等。(结合奴隶制国家夏朝的建立过程进行讲解)讲述: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禹国家特点:关于夏朝国家的历史的文字记述是后世的追述,其国家特征尚不明显,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框架,如国君、官吏、部门、赋税、刑法、军队等一套国家机器。统治方式: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进行直接统治,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考古遗存:可能是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被商汤所灭。问题:为什么二里头遗址代表的是国家呢?点拨:二里头遗址从第二期开始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和宫城,整个宫殿建筑群壮观、庄严,具备了后世宫廷的规模和特征,是权力、地位的象征。遗址中墓葬等级分化严重,高等级墓葬随葬品丰富,遗址中还有被乱砍、乱杀的遗骸,可能为战俘、罪犯或奴隶。问题:对于夏朝是否真的存在如今仍有存疑,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点拨:当世文字概念解释:考证历史之法——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文献资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考古资料)……我辈固得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王国维商和西周1.奴隶制国家——商朝讲述:建立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者:汤都城:殷国家特点:商朝的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统治方式: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考古遗存: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甲骨文)灭亡:公元前1046年被周武王所灭。重点讲解内外服制和甲骨文展示材料:“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教师提问:上述材料反映商朝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点拨:商朝统治神权色彩浓厚,遇事必卜,神职人员较多;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商王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2.西周的建立与统治教师活动:展示夏商的控制区域地图与西周控制区域地图提问:通过以上两幅地图我们看可以发现相比夏商时期,西周的控制区域明显的扩大了,那么周武王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对广大地域的统治的?学生活动:小组合作,结合教材总结该问题答案并汇报讲述:(1)分封制:为强化对新征服的广大地区的控制,西周推行分封制。将同姓子弟,异性亲戚功臣,旧邦之后分封在东方各地,由他们去治理当地的土地和人民。这些诸侯国对西周承担相应的义务,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原则:“天子建国,诸侯立家。”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宗法制:结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形等级结构图示进行讲解。礼乐制:结合图示讲解3.西周的灭亡展示材料:“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史记·周本纪》讲述:公元前841年,爆发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由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历史进入东周时期。4.商周时期的经济与文化教师活动:结合图示讲解井田制总结:早期国家的特征尽管夏、商、西周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