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及优化策略研究9200字(论文)】_第1页
【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及优化策略研究9200字(论文)】_第2页
【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及优化策略研究9200字(论文)】_第3页
【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及优化策略研究9200字(论文)】_第4页
【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及优化策略研究92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成因及完善对策研究—以长沙市J幼儿园为例目录TOC\o"1-3"\h\u23661.绪论 .绪论1.1研究背景儿童刚到幼儿园时,从放松和自由的家庭环境过渡到正常的日托集体环境时,可能会所面临的紧张、不安全和焦虑等适应困难,表现出入园焦虑。入园焦虑是幼儿在入园阶段出现最多的情绪障碍,也是影响其在园学习生活质量的首要因素。对父母来说,当孩子焦虑导致更大的情绪波动时,负面情绪会非常明显,对父母的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对于幼儿来说,焦虑会给他们带来不好的情绪体验和感觉,使他们难以适应托儿所。严重的还会对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使幼儿缺乏创造力和智力下降,社会适应能力差。基于此,本文拟通过对当前入园幼儿的焦虑现状进行分析,为缓解幼儿入园焦虑寻找最切实有效的实施策略。1.2研究意义1.2.1理论意义本研究对长沙市雨花区JTY幼儿园幼儿园入园焦虑的家庭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为家长和幼儿园如何更好的照顾幼儿的入园情绪,同时如何更改的进行幼儿的入院焦虑缓解提供参考,丰富幼儿入入园焦虑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1.2.2实践意义从实践方面着手,依据在幼儿园实习期间的调查分析,总结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从教师、幼儿园以及家庭的角度出发,为合理妥善的处理焦虑行为提供缓解措施。通过对幼儿入园焦虑的分析来为新生幼儿入园提供更为可行的建议,从根本上缓解入园焦虑行为。同时为幼儿更快的适应集体生活提供路径,推动交往沟通能力的不断深入,保障家园合作的紧密衔接。1.3文献综述(参考文献标注不规范)1.3.1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国外有关幼儿入园焦虑的研究较少,多数学者认为入园焦虑是分离焦虑所致,更多是对幼儿分离焦虑的研究。鲍尔比用婴幼儿依恋理论对幼儿分离焦虑进行论证,认为分离焦虑是幼儿与自己所依恋的对象分离时所做出的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美国研究者伊萨克·M·麦克斯(2006)认为幼儿分离焦虑其实是幼儿在幼儿初期面对常见危险时所做出的自然心理反应,这种危险实际上是指幼儿害怕失去自己喜欢的人、事、物。Izard,C.E(1982)以幼儿初入园时的“陌生人焦虑”为切入点,发现幼儿面对不认识的人和不熟悉的环境时会产生焦虑。因此,国外部分学者提出一些教育建议。Sullivan,Dana提出的建议是让家长提前带幼儿接触幼儿园,家长果断与幼儿说再见,采用脱敏法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等[3]。由于国内外教育理念的不同,国外幼儿从小的自理能力较强,善于与大自然、与周边陌生的环境接触,因此幼儿在入园时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太大的不适应,也就是说幼儿入园时的焦虑问题较国内相应的有所减少。即便如此,国外的教育研究者依然注意到个别幼儿入园焦虑的问题并对此展开研究。国外对于影响幼儿入园焦虑因素的研究,不仅局限于幼儿入园时,而是在幼儿身处家庭教养中就已开始。2018年在《新生入园教师应对策略》中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指出,父母对待幼儿的态度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幼儿的入园适应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此可见,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入园焦虑有着一定的影响。家庭环境是幼儿最早接触的环境,对幼儿的情绪发展有着最直接的感染,进而在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相关情绪经验上起着主导作用。2018年,《学龄前儿童焦虑心理与行为问题关系的探讨》一文中McDonald、Spence学者写到,学龄前儿童入园焦虑情绪与其认知水平有限、高估外界环境的危险密切相关。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采取不同措施使幼儿渐渐产生对幼儿园的良好表象,有利于幼儿产生入园的良好情绪。以上研究表明,国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因素,以幼儿情绪发展为主线,重点着力于家庭教育,从根本上探究幼儿入园焦虑问题。1.3.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关于幼儿入园焦虑不同专家学者持有不同的研究观点。部分专家认为幼儿入园焦虑其实就是分离焦虑,是与亲密接触的依恋对象分离所致。刘昕认为是社会性依恋与分离焦虑的原因所致。也有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入园焦虑是环境突然变化,进入陌生的环境所致。王红波提出幼儿入园焦虑是因幼儿周围环境突然改变所致,并提出让幼儿园教师做好入园前家访的缓解对策。公胜男认为幼儿入园焦虑是生活环境由熟悉到陌生的原因,并提出创造温馨宽松的幼儿园环境这一对策[6]。刘佳月提出幼儿入园焦虑是因环境变化所致,并针对幼儿园提出努力营造和家庭相似的温馨环境这一措施[7]。2013年,张晓艳在《有效应对幼儿入园焦虑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指出,入园焦虑是很多家长和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适当的焦虑对孩子的成长有所帮助,而过度焦虑则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帮助幼儿摆脱入园焦虑顺利入园是当下幼儿教育的重点问题。而现如今的幼儿园大多存在对幼儿入园焦虑问题有认识视但无计可施现象。2016年,陈露菲,童小青在《让幼儿成功迈向幼儿园的第一步》一文中,通过对幼儿入园焦虑现象的研究,提出采用家园沟通、创设环境、亲子活动、家长工作相互配合来缓解幼儿入园焦虑。就目前对幼儿入园焦虑的相关理论研究分析来看,虽然幼儿入园焦虑问题已经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但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幼儿入园这一问题仍有待落实。2017年,郁倩倩在《如何让幼儿爱上幼儿园》一文中,以新入园幼儿悦悦为观察对象,通过对其入园前能力了解和入园后焦虑表现的深入研究,提出以家园共育为主导,教师、环境共同参与的方法来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综上所述,我国专家学者多侧重从幼儿园角度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但幼儿入园前接触最多的是家庭。因此,家庭对幼儿入园焦虑也起着重要作用,但以家庭为出发点对幼儿入园焦虑系统研究的文章较少。本文侧重从家庭层面下对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进行研究。1.4核心概念界定——分离焦虑1.4.1分离焦虑分离焦虑症在医学上并没有这个名词,但有类儿童期的表现,以在分离时出现焦虑的表现为主。该症在儿童期比较常见,主要是指孩子跟其熟悉的教导人分开后,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不一定是焦虑症,但是这些症状以焦虑为主,如紧张、担心、害怕、恐惧、烦躁、着急等。孩子们很难把这些词说清楚,但会表现为哭、脾气大、发火、黏人、不吃东西、不想玩、不能专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这些情况就会提示有分离焦虑的问题。但是在孩子身上较难获得前面所说的那种真正的心情的体验,可以通过观察其行为发现孩子可能有分离焦虑的问题,这是一种亲密关系或者依恋关系问题的外在表现。1.4.2幼儿入园分离焦虑入园焦虑属于一种情绪障碍,这种情绪是由于孩子们在陌生环境中进入幼儿园时与家人分离所引起的焦虑和害怕。它的表现为有:哭泣、恐惧,可能伴有不正常的饮食、午睡、甚至易怒、发呆和麻木。当新学生进入幼儿园时,这种现象是非常常见的。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总是要经历哭闹、失望和超脱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一些研究人员还将入园焦虑定义为陌生人焦虑。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儿童最容易焦虑的原因是对陌生人的恐惧。幼儿园新生面临着全新的人际关系和陌生人,环境焦虑也是进入幼儿园的儿童焦虑的根源[6]。基于上述定义,本文将儿童上幼儿园引起的焦虑定义为:当他们即将进入托儿所时,由于脱离了依恋,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儿童对心理感受和外部行为的异常反应。2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现状对长沙市雨花区J幼儿园的1个小班、1个中班,共50.名幼儿进行调查,了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情况。2.2调查过程与分析2.2.1.入园观察从幼儿园开学第一天起,对幼儿园小1班的25名幼儿、中1班25名幼儿进行观察、记录。从2021年11月1日起,持续观察25天。根据幼儿在幼儿园中的作息规律制定具体、详细的观察表。J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作息表:7:30-8:30幼儿开始入园8:30-9:00幼儿集体早餐9:30-10:30幼儿在教师照看下进行教学活动11:00-11:30幼儿集体午餐12:00-14:00幼儿集体午睡14:00-15:00幼儿午睡起床、吃下午甜点15:00-16:30幼儿在教师照看下参与学习任务和其他教学活动16:40家长到幼儿园接幼儿2.2.2.观察结果分析在调查中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的接受调查的幼儿都存在着入园分离焦虑的现象,中国有90%的幼儿都出现过入院焦虑,可见幼儿的入园焦虑现象普遍存在。也是时候需要得到家长甚至教师的注意。幼儿分离焦虑具体表现为:(一)哭闹大多数孩子在开学之初的时候都会哭,当他们和家人分开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紧紧抓住家人的衣服或抱住家人,大声哭泣,怎么样都不肯放手,好像再也见不到家人一样。当老师接过他时,有些人拒绝并挣扎着摆脱,更有甚者会开始呕吐,拼命想离开幼儿园,有的孩子虽然服从了,但还是在继续哭。(二)跟随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依恋,拒绝做任何事情,只是默默牵着老师的手不放开,吃饭要老师喂,午睡的时候也要老师哄,老师一离开就会坐立不安,到处寻找并且哭闹。(三)安静这样的孩子比较内向,他们来到幼儿园时会静静地哭泣,不说话,他们不和其他人一起玩耍,只寻找着可以让自己依恋的事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都很关心幼儿入园的适应情况。每一位幼儿园老师和新孩子的家长都应该帮助孩子缓解焦虑,帮助孩子在适应期顺利应对。幼儿主要焦虑表现人次分布图大叫大哭默默哭泣依恋老师拒绝吃喝午睡困难独自一人重复语句4.130108124284.23111815124.32913623224.4285311114.5305211014.6224331114.7151021014.851102014.954000024.1061002004.1182001104.1250013204.1330111104.1441000004.152001000通过幼儿入园焦虑表现人次分布图看出,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表现形式类型较多样,如幼儿大哭大叫的次数最高,其次是默默哭泣、依恋老师。从图中看出,入园前两天,有入园焦虑的幼儿很多,小1班的幼儿占总人数的90%,中1班的幼儿仅占总人数的10%。入园一周后,中1班的幼儿均没有入园焦虑,小1班的入园焦虑有所下降。入园1个月后,所观察的幼儿基本都能适应幼儿园生活,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的入园焦虑逐步降低。从上面两个班的情况来看,幼儿年龄是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重要因素,幼儿入园的年龄越小,入园焦虑情况越严重。随着对幼儿园环境慢慢熟悉,大部分幼儿都能平稳渡过入园焦虑期。(这个分析还要再详细一点,除了年龄,还有其他因素对幼儿入园分离焦虑产生影响吗?)3.幼儿入园分离焦虑形成的原因HYPERLINK"javascript:;"(一)幼儿自身的原因1.陌生环境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的家长认为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是幼儿不适应获胜的环境,这种想法占据调查总数的62%。幼儿刚入园时,和家人分开进入陌生环境,难免会有不适应,出现焦虑。刚进入幼儿园时他们往往会出现不会与同伴交流,不会向老师表达的情况,另外因为年纪原因,有部分幼儿可能会对生活无法自理,这直接导致幼儿难以完成幼儿园的各项任务,这种困惑与无助会给幼儿带来焦虑。2.无法与父母接触幼儿习惯在父母的庇护下吃饭,玩耍,习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对父母产生了极大的依赖,以至于出现看不到他们就哭闹的情况。幼儿被送入幼儿园,对他们来说是没有办法一下接受这种陌生的环境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本能反应是去找自己最熟悉的父母,但父母又不在身边,孩子所接触到都是他们不认识、陌生的人,他们无法判断这些人的好坏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当他们意识到自己要学会在这个陌生的集体大环境下生活,这种强烈的反差很自然就会使孩子出现焦虑症。3.幼儿性格原因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幼儿的性格都是文静或者慢热的,这两种性格占据本次调查总人数的82%,再实际的观察中发现,幼儿的性格及活动参与情况性格外向的幼儿更倾向于和同伴进行交往,他们对新事物的探索欲望都很强,并且很乐意积极地参加集体活动,所以更容易体会幼儿园带给自己的快乐性格内向的孩子活动水平较低,他们害怕接触新环境和新事物,产生恐惧心理,所以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入园焦虑。(二)幼儿园方面的原因1.幼儿园环境脱离幼儿家庭生活从宏观上来看幼儿在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环境的改变。幼儿的家庭生活,有熟悉的环境、亲切的家人、喜爱的玩具、美味的饭菜等等所有幼儿所习惯的事物。然而在幼儿园内,陌生的教室、陌生的老师和同伴、不适应的午睡小床、不喜欢的营养饭菜等一系列难以适应的外在因素,致使幼儿深感家园环境脱离的痛苦。幼儿园环境与幼儿家庭生活的脱离导致幼儿在入园时适应环境上就烦躁不安,进而在日后的生活习惯培养及教学活动中更加焦虑不堪,难以适应幼儿园生活。2.幼儿园作息时间固定固定的作息时间会约束幼儿的一些行为,从而促使幼儿入园焦虑情绪的产生。幼儿早晨固定的入园时间比他们在家起床活动时间要早,就导致幼儿初入园时对每天固定的早起时间无法适应,在幼儿早早被叫起床的不适感并未消除时就进入陌生的幼儿园,出现哭闹现象在所难免。幼儿入园情绪不高直接影响早餐情况,严重者则会降低一天活动的参与度。与此同理,幼儿午睡时同样会出现这种情况,幼儿因在家不定时的午睡习惯所以很难适应在园午睡,通常会出现不按时午睡、起床等现象。可见因幼儿园作息时间固定而产生的幼儿入园不适现象严重影响幼儿在园状态。(三)家庭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1.采用传统溺爱型家庭教养模式在调查中可以发现,大多数的幼儿都是爷爷奶奶带,爷爷奶奶带幼儿通常都是溺爱型家庭,溺爱型教养模式传统老化,弊大于利,而从家庭方面探究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HYPERLINK"javascript:;"最核心问题就是溺爱。溺爱是指照顾者与幼儿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即通过不公正的物质给予和行动付出对幼儿赋予满足与保护,此时幼儿在照顾者的庇护下不去尝试独立行动。在这种溺爱型的家庭中,父母对幼儿的任何要求都无条件的答应,很多情况下还用一系列的物质满足来提升幼儿的幸福感,此时幼儿身上集中了全家人全部的爱。在溺爱型家庭教养模式中长大的幼儿往往会由于过度的爱和一味地满足而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情绪不稳定、霸道暴躁、交际困难等,在日常生活中这类幼儿常常缺乏这个年龄阶段该有有的自理能力。当他们走进幼儿园时,尽管老师是取代家长来给予幼儿关爱,但老师的爱同时要分给很多幼儿,这些缺失的爱便会让幼儿感觉委屈,并且因为无法独立完成各项任务而烦躁不安,从而用哭来取得老师的关注,或者通过其他某些特殊行为来让自己成为焦点。对于这种家长过度溺爱的幼儿,在入园时无法适应集体生活,焦虑情绪也愈发严重。2.家长自身过度焦虑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的家长对于幼儿的分离焦虑都十分的重视。入园初期不仅是对幼儿的考验,更是对家长的考验,对于很多高育儿焦虑感的家长来说,入园焦虑是其和孩子共同经历的过程,他们自身并没有在把孩子送去幼儿园之前做好准备,因此表现出的担心焦虑的情绪就更容易感染到孩子。这些家长的焦虑主要来自于对幼儿园工作的不了解以及对教师照顾的不放心,把孩子从自己的温室里送去一个未知的环境,家长就会更加担心焦虑。当孩子进入幼儿园时,他们会因为孩子在幼儿园的一点点不适应而产生恐慌焦虑,甚至比孩子更加严重。除此之外,家长还会认为孩子离开自己肯定无法适应陌生的环境,这些担心焦虑还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孩子的情绪。有些家长会在接孩子离园时问孩子,今天有没有哭啊有什么不喜欢的地方吗等等一系列负面问题,甚至严重的还会直接在孩子面前落泪,导致孩子顺应家长情绪而加剧焦虑。这些由于家长过度焦虑从而引起幼儿焦虑情绪加重的情况,是幼儿入园焦虑问题所必须解决的外在因素。四、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缓解措施(一)幼儿方面1.转移注意力孩子在刚入园哭闹,这时教师可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使孩子缓解焦虑症状,让他们的注意力不在离开的父母身上,例如引导孩子看天上白云,树上的小鸟,墙上的图画等等,边看边给孩子讲故事,关键是要找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否则孩子会因为不感兴趣而无动于衷。2.调起孩子新奇感例如老师可制作一个“电话”,取两个纸杯,用一根线把纸杯牵起来,一头对准幼儿的耳朵,一头对准老师的嘴,老师对着纸杯一头说悄悄话,幼儿这一头通过牵着线的纸杯就可以听。3.亲密感的培养幼儿入园焦虑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了父母的保护,从而产生恐惧和不安全感,此时如果教师能够迅速的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孩子充分的信任老师并感到温暖,那焦虑的状况就会尽快缓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身体的抚摸,老师可抱住孩子,用手轻拍其后背,据研究,轻拍孩子的后背可起到安抚的作用,与孩子进行身体的触摸会让幼儿消除内心的不安,所以在幼儿入园焦虑哭闹不止的时候,应让孩子感受到温暖,与孩子培养亲密感。(二)幼儿园方面1.幼儿园为幼儿创设温馨舒适环境为幼儿营造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良好过渡,创设温馨舒适的入园环境,这是他们入园适应所必须准备工作。在幼儿教室的环境布置上,幼儿园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相应调整创造,可以通过扩大娃娃家区角,设计家庭墙粘贴幼儿全家福,选择温馨亮丽的墙贴等,使教室充满温馨的家庭氛围。开展亲子入园活动,邀请家长带领幼儿在教师的介绍下对幼儿园大环境及班级物品摆放进行充分了解,以此来减轻幼儿视角下家园环境的脱离。同时还应允许幼儿在刚入园的时候选择一件自带物入园,可以是幼儿的依恋物、喜欢的玩具等,作为幼儿进入陌生环境暂时的情感寄托,通过熟悉的物品来增添幼儿园的温馨感。2.家园合作调整幼儿作息规律家园作息同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固定的作息时间,在生理上为幼儿创造舒适的入园环境。在进行幼儿入园准备时,家长需熟知幼儿园时间表,按照按时间表调整幼儿晨间起床和午睡这两项重要活动的时间,以保证幼儿更好的适应园内生活。幼儿园方面则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相应时间调整,比如延缓晨间入园时间、延长午睡时间等。保障家园作息同步,为幼儿顺利入园做好充足准备。例如:新生昭昭在刚入园时总是哭着进班,导致他早饭食欲大大减少,集体活动也没有精力参与,到中午午睡时也不好好睡觉,总是哭闹,需要老师哄很久才能入睡。家长也跟老师交流昭昭在家的情况,昭昭经常跟妈妈说不想去幼儿园,不想在幼儿园吃早饭,也不想在幼儿园睡午觉,甚至宁愿让妈妈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也不要去幼儿园。老师向家长深入了解后,知道昭昭在上幼儿园前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有时晚上玩得高兴很晚才睡,早上赖床不起,饭也是饿了就吃,到了饭点就又不想吃了,并且没有午睡习惯。在与老师商定后,妈妈在家也严格让昭昭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这样一周后昭昭晨间入园就不再哭闹,活动时也能与小朋友一起玩耍。(三)家庭方面1.家庭教养模式向民主型转变民主型家庭教养模式最有利于幼儿与家长建立安全依恋,同时也是对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最适宜和提倡的教养模式,因此家庭教养模式向民主型转变对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现象十分重要。在民主型家庭教养模式中,家长重视与幼儿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并把幼儿视为独立的个体,生活中最大限度的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并时刻对他们进行引导,HYPERLINK"javascript:;"在这种民主教养模式下成长的幼儿,他们大多数的自理能力都较强,他们独立、合群、充满自信,平等的家庭氛围很容易使幼儿形成积极、乐观、友善的性格。在正确的家庭环境教育下,HYPERLINK"javascript:;"幼儿在上幼儿园时已经会自己穿衣、吃饭、上厕所等,在老师的带领下,自己就能独立完成任务, 2.家长保持自身情绪稳定怎样帮助家长过渡好成人的分离焦虑保持情绪稳定,也是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一项重要环节,在面对幼儿入园焦虑时家长的良好情绪是对幼儿最大的安抚。家长过渡好自身焦虑并保持情绪稳定需做到以下几点:信任园所、学会放手、控制自己。相信园所,在幼儿入园前家长就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对所选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及园内一日活动流程进行充分了解,进而对幼儿园及幼儿教师产生足够的信任,以此来稳定自己对幼儿入园的忧虑情绪,从而避免幼儿因感受到家长焦虑情绪而愈发焦虑。结论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引起的焦虑是一个心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儿童造成严重伤害,这就是为什么有必要迅速降低上新入园的小班幼儿焦虑的原因。减轻幼儿所承受的入园焦虑所带来的苦痛,不仅需要幼儿教师付出努力,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后,最终才可以帮我们可爱的孩子们解决痛苦,促进他们更健康快乐地生活成长。所以伸出温暖的手来牵着花朵们踏上这人生社会的第一步。对于小班新入园幼儿而言,无论智力和情感的发育还不够成熟,需求表达方式也不够丰富,情感依赖较强,一旦接受教育面临生活环境、情感环境和交流对象的改变,产生焦虑是属于正常现象。因此,家长、教师和幼儿园之间应该充分认识焦虑,并分析掌握孩子产生焦虑的原因,通过家园合作,幼师居住沟通协调,帮助孩子摆脱焦虑,更好的接受幼儿园教育,锻炼提高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对于孩子来讲,从家到园无异于第二次的断奶,标志着孩子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