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14000字】_第1页
【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14000字】_第2页
【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14000字】_第3页
【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14000字】_第4页
【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14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农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问题及优化对策研究TOC\o"1-3"\h\u285571绪论 145341.1研究背景 1124771.2研究意义 2198641.3研究方法 2107252.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概述 2231222.1流动性风险的定义 279992.2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 369882.3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特点 477742.4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法 4267313武汉农商行流动性管理现状 596403.1武汉农商行流动性管理架构 572173.1.1武汉农商行经营情况 5277823.1.2武汉农商行流动性管理组织架构 7255133.1.3武汉农商行流动性管理政策 8312493.2流动性风险控制措施 9263213.2.1限额管理 9261963.2.2融资管理 10218763.2.3应急管理 10169743.2.4声誉风险管理 118954武汉农商行流动性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1177584.1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11228754.2压力测试情景、期限设置不足 1248034.3应急预案存在不足 13163494.4声誉风险管理不到位 13164614.5融资管理措施缺乏有效性 14114474.6资产负债结构管理能力不足 16203455进一步加强武汉农商行流动性管理的建议 17234575.1规范信贷审查审批程序 1752625.2平衡银行收益与风险间的关系 17249715.3优化资产负债的流动性匹配 1890745.4重点加强对于声誉风险的管理 18293365.5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19226035.6严控不良资产率 19145116结论 205696.1研究结论 20184116.2缺点及不足 2010394参考文献 211绪论1.1研究背景2019年10月,洛阳市某县域农商行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挤兑”事件,再一次将中小银行尤其是农商行的流动性管理问题推向风头浪尖,而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一直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点。这是因为商业银行一旦发生流动性风险,将会给其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甚至会造成银行的破产倒闭。而且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因素也是复杂多变的,其不仅受银行内部资产结构的影响,还受到由信贷风险、声誉风险、操作风险等其他风险传递带来的影响。早在2013年我国便连续出现两次“钱荒”现象,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一路攀升,流动性处于十分紧张的局面,与此同时,经过此次事件,银行业开始认识到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巴塞尔协议Ⅲ》中也确定了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检测的框架,确定了国际统一的监管指标,高度重视银行流动性管理问题。尽管如此,近年来,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利率市场化水平越来越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中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且资金来源渠道收窄,中小银行流动性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2017年以来金融去杠杆带来的影响犹在,在流动性水平处于紧张的背景下,2019年又接连出现包商银行、锦州银行事件等,这些事件的发生让监管部门和中小银行更加关注其流动性管理问题。而农商行“扎根县域、服务三农”的特性,也决定了农商行在进行流动性管理时,面临的挑战更大。一方面是由于农商行目前所拥有的农村金融市场份额在逐年萎缩,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农商行一家独大的局面在逐渐消失,所以农商行的资金来源受到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农商行扎根县域的特性,中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较多,但近年来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农商行系统普遍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资产质量不断下滑。农商行在资产和负债端承压,同时面临的外部环境因素复杂多变,其存在的流动性风险较大,因此农商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和挑战也更大。本文选取武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农商行)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目前流动性管理情况进行深入剖析,探究其流动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1.2研究意义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流动性管理现状和武汉农商行的实际发展情况,本文选择研究这一课题,主要有以下三点意义:第一,本文通过对武汉农商行流动性管理进行研究,深度剖析其管理上面临的问题和隐患,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对武汉农商行在其进行流动性管理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对其以后进行流动性管理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第二,通过对武汉农商行流动性管理的研究结果同样能给所处省辖市内其他农商行在进行流动性管理时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帮助其在目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以及流动性风险受到内部外多重因素影响的背景下,更加有效的防范流动性风险。第三,本文的研究旨在弥补监管层对于农商行监管漏洞,给监管层制定对于农商行流动性管理措施时提高一些可参考的建议。这对于促进其提升审慎经营管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3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原则,主要涉及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本文基于对相关文献的阅读,通过理论分析从两个角度研究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相关理论,搜集整理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为后续的分析奠定基础。(2)案例分析法文章利用文献资料整理的相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法,以武汉农商行为例,并尽量收集武汉农商行的经营管理数据和风险监管指标,通过对该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流动性风险管理方式,以及存贷比、流动性比等相关监管指标的数据分析,发现该机构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的不足,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2.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概述2.1流动性风险的定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来满足客户当前或未来的资金需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力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提供融资,即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地变现资产或增加负债以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其日常经营活动。具体而言,流动性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是指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来满足客户存款的提取要求而产生的支付风险;而后者还包括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不足而未能满足客户合理的信贷需求或其他即时的现金需求而引起的风险。2.2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流动性风险作为一种结果性风险,其引发因素可能是外生的,如市场干扰、国家风险等,也可能是内生的,如由信用风险或操作风险等引发。我们认为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错配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主要是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不匹配。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是由定期贷款构成,而负债主要是由活期存款以及能够提前支取的定期存款构成。中长期资产与短期负债的搭配显然是存在极大地风险隐患的。当临时发生客户大额提款时,银行的备付金如果不足,将会陷入流动性危机。所以资产负债期限匹配的错位直接加大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2)市场利率的变化如果市场利率高于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投资者为获得更高的收益,会将资金从银行转移到市场投资中,因此大量存款抽离银行,导致资金流入减少。同时,由于市场利率相对较低,借款人此时的资金成本降低,会乘机从银行大量贷款,导致资金流出的增多。存贷款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增大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动央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对市场的流动性以及商业银行的信贷总量等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当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时,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上调使得商业银行的超额备付减少,同时,贷款需求增多,存款数量减少也会导致流动性资产的减少。此时,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增加。2.3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特点中小型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特征有:(1)传染性。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货币流动的主要支持者,一旦商业银行产生流动性危机,都会波及到市场其他参与者,同时也可能会波及到不同的市场。(2)关联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和其他风险存在关联性,如不能控制其他风险,则这些风险最后爆发的形式就是流动性风险,严重则形成流动性危机。(3)外部性。市场的风险偏好会随着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商誉等因素发生变化。商业银行的市场流动性自然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市场对未来的判断不确定导致的动态反应。市场对银行信心不足时,可能会引发挤兑,进而形成流动性危机。因此,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受外部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极强的主观性。(4)持续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持续性的,需要不断关注。一旦产生流动性危机,即使有外力辅助其恢复运作,也可能经历反复的过程。2.4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法从银行内部的防范措施来看,在防控措施方面要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入手,资产端注重建立分层次的准备金制度、调控资产结构、资产证券化等几个方面,负债端则注重负债多元化和临时性借款等措施。在外部防范措施上,在后疫情时代需要为中小银行拓宽融资渠道、监管部门需主动加强与中小银行的沟通,并提高对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工具的审批效率,同时适当减轻监管指标对中小银行的考核压力。3武汉农商行流动性管理现状3.1武汉农商行流动性管理架构3.1.1武汉农商行经营情况武汉农商行于2009年成立,武汉农商行共设15个部室,下辖29个支行、9个分理处,5个离行式自助银行,该行始终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截止2020年末,该行各项存款达99.10亿元、各项贷款达75.70亿元、不良贷款余额1.72亿元,占比2.27%。营业收入2.65亿元,当年累计实现各项收入5.04亿元,实现净利润0.52亿元,拨备覆盖率156.10%。资本充足率12.23%,核心资本充足率10.12%,实收资本(股本)总额为6.38亿元,其中,企业法人股6.00亿元,占总股本的83.59%,自然人股1.18亿元,占总股本的16.41%。全行共有在册员工478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达198人,占比41.42%。其经营范围主要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其中资产业务包括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存放同业、发放贷款,购买政策性银行债券等;负债业务包括存款业务、拆出资金等;中间业务包括办理结算,代理承销兑付,代理收付款项等。接下来基于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目前的总体实际形态,将结合以下三个不同方面展开详细的比较分析。(1)存贷比图3.1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存贷比详细波动对比图通过图3.1可以看出,从2017年之后,武汉农村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呈现出持续增加的态势,截止到2020年存贷比为78.94%,近三年上升的非常明显。而农村商业银行的整体存贷比在2015年之前上升的较为缓慢,但自此之后呈现出快速波动的发展趋势。通过该图能够明显看出,相较于农村商业银行的整体存贷比,武汉农村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水平和整体水平一致。(2)不良贷款比率图3.2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具体波动对比图通过图3.2可以看出,从2014年之后武汉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持续增加,前三年几乎没有出现逾期贷款的现象,但从17年之后截止到2018年增加了1.33%,由此可见其资产质量呈现出持续降低的状态。并且相较于农村商业银行整体银行业而言,虽然从2014-2017这四年间的不良贷款率都处于较低的状态,可是之后其则比呈现出较高的状态。农村商业银行的整体逾期贷款率在持续降低的同时,其却呈现出增长的态势,由此可见该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流动性风险。(3)流动性比率图3.3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整体流动经波动对比图参照图3.3显示,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是变化范围非常大,于2019年显示的是74.14%,但是到了2020快速减少至66.57%,一年间再次经历上升和下跌8。而银行业的整体流动性比则以2016年为临界点,之前虽然呈现出降低的趋势,但至此之后一直处于上升期,通过该图显示,相较于银行业的整体流动性比率而言,尽管武汉农村商业银行的变化非常不稳定,可是有着较强的流动性,处于较高的水平。3.1.2武汉农商行流动性管理组织架构图3-SEQ图2-\*ARABIC1武汉农商行流动性管理组织架构武汉农商行目前初步形成了流动性管理的组织架构,主要由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合规与风险管理部和计划财务部组成,其中各部门职责如下: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是武汉农商行流动性管理工作中的决策机构。其职责主要包括审核批准全行的流动性风险偏好和管理策略以及限额;监督高级管理层对全行流动性风险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定期审议该行的流动性压力测试报告。监事会负责监督该行的流动性管理状况,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是否履行流动性管理职责进行监督和评价,定期给出履职评价,并在股东大会上报告相关情况。高级管理层是在武汉农商行流动性管理工作中也承担至关重要的角色,主要负责根据董事会所制定的经营战略和流动性风险偏好,制定该行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并对流动性管理程序进行相应的安排,同时对流程中各个环节负责的主体部门和职责进行组织安排;在流动性管理过程中负责定期了解该行目前流动性管理状况,适时改变流动性管理策略,并向董事会提交审议。合规与风险管理部作为该行的风险管理部门,主要进行全面风险管理,把握该行面临的各类风险状况,在流动性管理中,只是作为牵头部门。主要负责贯彻执行高级管理层制定的该行的流动性管理策略,制定流动性管理的具体措施,提交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进行审议;对计划财务部有一定的业务指导,定期向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层汇报流动性风险状况,及时汇报流动性风险发生的巨大变化。计划财务部是全行流动性管理策略的具体实施部门。在实际工作中,识别、计量、监测全行的流动性风险情况和优质流动性资产状况以及风险限额遵守情况,及时报告超限额情况;定期组织开展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并定期向监管部门、该行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和董事会提交压力测试的结果。3.1.3武汉农商行流动性管理政策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合理预测其流动性需求,并通过采取合理的政策,制定具体的措施来满足其流动性需求,控制流动性风险的发生。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采取的政策主要有保守型管理政策、激进型管理政策和稳健型管理政策。三类政策主要内容如表3-2所示:表3-SEQ表2-\*ARABIC2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政策内容政策类型具体内容保守型管理政策1.通过持有大量的流动性资产满足流动性需求,包括现金、政府债、存单、政策性银行债;2.流动性资产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迅速变现。激进型管理政策1.向市场借款满足流动性需求,包括向中央借款、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债券等。稳健型管理政策1.购买一部分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包括政府债、政策性银行债等流动性较强的有价证券;2.对潜在的资金供应商预先安排信贷额度;3.可通过经营周转借款、票据贴现借款等短期借款来满足流动性需求。2020年武汉农商行资产负债规模才超过百亿,资产负债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且由于该行管理层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前瞻性预测能力有限,对金融市场变化把控不到位,一旦金融市场出现不稳定因素,可能会造成该行流动性水平急剧下降,进而产生流动性风险。基于以上因素,武汉农商行流动性管理目前采取稳健型管理政策,即在满足监管部门的要求下,维持好盈利性和流动性的平衡,通过持有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和短期借款以及向中央银行借款等来满足流动性需求,保持适度流动性水平,确保该行始终具备足够的支付能力,始终能够满足支付需要,将流动性风险水平控制在本银行能够承受的范围内。3.2流动性风险控制措施3.2.1限额管理首先,武汉农商行根据该行发展定位以及主要业务开展情况和规模大小,由合规与风险管理部设定流动性风险指标的限额值。其次,由计划财务部进行日常限额监测和定期报告限额遵守情况,对于接近限额值的指标,提前从资产和负债端采取相应措施,使其保持合理充裕的水平。最后,一旦发生超限额情况,由计划财务部立即向风险管理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层汇报,然后由高级管理层协调信贷管理部、金融市场部,采用吸收存款、同业拆入和交易持有的金融资产补充流动性,使其处于限额之上,保持充裕水平。但是对于监管要求类指标发生的超限额情况需要向该地区监管部门和省联社做出书面汇报,并保留书面记录。3.2.2融资管理武汉农商行融资管理措施主要由金融市场部负责执行,一旦出现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将由金融市场部通过各种融资措施解决出现的问题。并且始终坚持深耕县域,不断增强资金来源的稳定性,拓展融资渠道。具体的实施措施如2-3所示:表3-3武汉农商行融资管理措施序号融资管理措施1立足县域,实施小额、分散的策略,不断加大对县域尤其是农村地区存款的吸收力度;2建立和维护与武汉县政府部门的业务合作关系,积极吸收当地的财政和社保资金;3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系,在流动性紧张时,能够向其申请紧急资金求助和申请办理再贷款以及再贴现等措施,寻求流动性支持;4积极吸收同业存款,加强与省内其他农商行、中原银行、中国银行和兴福村镇银行的联系,扩大同业存款的规模,并能够在出现流动性紧张时向其寻求流动性支持;5加大对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城市商业银行债的持有份额,当出现流动性紧张状况时,能够及时卖出获得流动性;6做好债券、同业存单和大额存单的发行准备工作,通过主动负债拓宽融资渠道。3.2.3应急管理武汉农商行在2018年设置流动性管理应急预案,成立了武汉农商行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流动性风险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其中主要由该行行长担任组长、副行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则包括各业务部门的领导,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在武汉农商行计划财务部下。武汉农商行在面对流动性突发性事件时,应急工作安排如下:首先,由下设办公室及时启动该行的应急预案,由合规与风险管理部负责具体实施应急计划,计划财务部负责监测流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信贷管理部负责在发生流动性不足时,向人民银行、省联社寻求帮助,及时获得流动性支持,确保银行仍然能够正常的支付,金融市场部则负责从其他渠道及时获取资金以补充流动性,舆情监测由办公室负责,及时有效地与当地媒体和政府部门进行联系,严控情况进一步恶化。其次,当发生比较严重的流动性风险事件时,如突发性“挤兑”、信息系统损坏等,营业网点须马上采取解决措施,并在30分钟内将发生的情况汇报至领导小组;当发生其他相对严重的情况时,如存款流失等,此时营业网点要先进行一定的分析,并在24小时内将该情况上报至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制定对应的解决措施。最后,由计划财务部负责按季度进行应急演练,目前,该行主要是以出现“挤兑”作为发生的风险事件。采取的应对措施主要是通过自有资金、申请农商行系统内调配资金和必要时向人民银行求助等。3.2.4声誉风险管理近几年来,由于商业银行声誉风险传递导致其产生流动性风险的事件层出不穷,主要在于商业银行属于高杠杆、高风险的企业。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一旦发生声誉风险事件,客户为了存款资金,往往会立即从银行取出存款,从而导致出现严重的“挤兑”事件,造成流动性风险的发生。所以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最大的便是声誉风险传递,对于声誉风险防控也是目前商业银行工作的重点。目前,该行在进行声誉风险的管理中,主要是根据省联社的舆情监控系统,及时监测地方主流媒体、论坛、财经媒体和新媒体等涉及到银行的舆情信息,争取能够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截止2020年末,已累计监测舆情423条,受理70件投诉,其中自身受理51件,监管机构转办投诉16件,其他渠道3件。4武汉农商行流动性管理存在问题分析4.1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进行流动性风险识别、监测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对银行业务进行动态追踪,准确监测流动性风险,不能做到在流动性风险发生前及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予以化解。一方面,目前该行主要是采用流动性指标来进行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和监测工作,指标主要是反映某一时点流动性风险情况,且指标选取范围较窄,其更多的属于事后监测。另一方面,对流动性需求预测仅限于对每日库存现金和支付额的预测,缺乏对整体资产、负债流动性变化的预测和分析,未将产业周期的波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市场动态、客户的经营情况等季节性、周期性和趋势性因素对资产、负债流动性的影响考虑在内。且近年来,资产负债端流动性受周期性、趋势性因素的影响较大,近几年银行负债增长放缓、资产的质量不断恶化,最终导致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上升。4.2压力测试情景、期限设置不足一方面,该行在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进行管理时,使用省联社统一制定的压力测试模型,压力测试情景也是最初设置的三个情景,而近年来,由于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影响武汉农商行流动性风险的因素和情景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信用违约率大幅上升、资产质量下滑、同业业务规模不断收缩、资金来源渠道收窄、盈利能力降低、信贷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声誉风险等其他风险传递等。但是该行在进行流动性压力测试时,并未调整设置的风险情景,未将目前影响该行流动性风险的因素和情景设置为该行压力测试情景。另一方面,该行目前压力测试中设置的最短生存期限为30天,只关注30天内流动性缺口变化。但当将期限设置为90天时,在同时面临不良贷款率上升、短期融资成本上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和存款流失情景时,武汉农商行的融资后备付率不断下降,甚至出现了负值,出现较大的流动性缺口,会面临一定的流动性风险。所以,不能将最短生存期限设置为30天,需要关注1至3个月甚至3个月以上的风险情况。表4-SEQ表4-\*ARABIC1武汉农商行90天压力测试情况冲击作用后显现时间压力情景压力程度融资后备付率(%)90天不良贷款率轻度中度重度2.64791.1390-0.3701短期融资成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存款流失速度4.3应急预案存在不足该行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是在2019年9月制定的,但该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在不断发生变化,之前应急预案设置的触发条件明显不足,且在实际工作中,该行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心是发生“挤兑”事件时,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解决。在进行应急演练中,设置的突发事件也仅仅是该行发生了“挤兑”事件,缺少对于资产负债结构出现错配、贷款质量出现严重下滑、不良贷款率增大、信用风险的传递、监管部门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短期融资成本上升等情景的设置以及相应解决措施。触发条件设置不足、应对措施不全面造成应急预案作用有限,一旦发生未在应急预案内的风险因素,会造成流动性管理体系瘫痪。表4-2武汉农商行应急触发条件表序号触发条件类型(A)本机构发生挤兑事件(B)短期内核心存款异常大幅下降、存款大户集中清户(C)备付金严重不足,无法开展正常资金清算(D)已发生或可能波及到本行业务进行的系统中断或瘫痪事件(E)流动性预警指标低于监管容忍度或本行预设控制水平(F)社会上出现可能引发突发性流动性风险的各类谣言(G)当地其他金融机构发生挤兑、限兑或停兑(H)已发生或可能波及到本行的较严重自然灾害4.4声誉风险管理不到位武汉农商行对声誉风险的防控,仅仅依靠省联社的舆情监控系统进行舆情监测,未建立起完整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与江阴农商行、常熟农商行、苏州农商行相比,该行对声誉风险的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首先,未设立专门的声誉风险管理部门,声誉风险管理职责不明晰,存在管理真空区域,易导致声誉风险的发生。其次,缺乏完整的声誉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管理制度,不能及时地进行风险预警报告和应对突发事件,导致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陷入被动。最后,员工舆情防范意识不强,缺乏对员工关于银行声誉风险方面的培训,在日常工作中未能贯彻舆情防范意识,不能在根源上杜绝声誉风险的发生。表4-3我国部分农商行声誉风险防控举措银行声誉风险防控举措江阴农商行1.做好日常媒体、主流媒体监测工作;2.每日重点信息员对地方平面媒体、广电媒体、网络媒体相关信息的进行监测;3.做好节日期间舆情监测值班工作;4.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常熟农商行1.建立声誉风险事件预警机制和对关键事件的主动舆情监测;2.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广告投放力度,提升区域品牌知名度;3.对照监管要求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4.积极扩大媒体朋友圈,健全自媒体矩阵;5.将声誉风险课程纳入到新员工入职培训课程;6.积极开展声誉风险应急演练。苏州农商行1.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本行战略发展规划,制定《苏州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实施细则》、《苏州银行舆情工作管理办法》等文件;2.设立舆情监测专岗,建立了严密的舆情监测体系和应急预案机制,定期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3.定制《苏州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手册》,面向本行员工推送“声誉风险案例精选”,制订《舆情分析月报》、《声誉风险分析季报》;4.建立遍布本行各机构的声誉风险联络员队伍,日常舆情信息即时报告;5.定期组织声誉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员工应对媒体的能力;6.加快财经媒体“朋友圈”的扩容,拓展传播渠道。4.5融资管理措施缺乏有效性1.存款增速下降图4-12010-2020年武汉农商行存款增速变化趋势该行目前主要的融资管理措施是吸收存款,通过不断加大对县域尤其是农村地区存款吸收力度获得稳定的资金。2010年至2015年存在增速稳定上升,但近五年来,农村地区金融环境发生变化,该行的存款增速呈现下降趋势,农商行“坐着收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且存款期限结构中活期存款占比逐渐上升,融资措施的有效性受到挑战。2.其他融资措施应用较少图4-22010-2020年武汉农商行融资措施实施情况武汉农商行对于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以及同业融资等措施应用较少,一旦出现流动性风险,能否快速地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融资等措施获取资金、补充流动性仍然存疑。且武汉农商行没有发行过债券、同业存单和大额存单等,缺少主动负债来拓宽融资渠道。若发生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只能依靠大量自有资金来弥补流动性缺口,不能及时有效的通过其他融资渠道取得资金。4.6资产负债结构管理能力不足1)资金来源不稳定表4-42016-2020年武汉农商行负债业务情况(单位:亿元)20162017201820192020存款51.9572.4276.9888.7599.10其中:活期存款14.2121.8024.2230.9133.12定期存款36.1749.4751.2654.7661.58其他存款0.561.151.503.084.40向中央银行借款0.000.041.592.012.85同业存放款项0.970.000.500.130.31其他负债0.731.883.482.471.58负债总计53.6574.3482.5593.36103.84一方面,如表4-4所示,武汉农商行主要负债业务包括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其中,在2016年至2020年,存款占比皆超过90%,处于较高的水平,而对于向中央银行银行借款、同业存放款项、债券、存单等一些业务应用较少,该行缺少主动负债,被动负债资金来源过于单一。另一方面,如图4-4所示,在2016年至2020年,存款业务中定期存款占比逐年下降,近两年维持在62%左右,活期存款占比逐渐增大,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处于不断下滑趋势。2)贷款质量下滑表4-52016-2020年武汉农商行资产业务情况(单位:亿元)20162017201820192020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9.2912.3520.0824.5711.25存放同业款项9.4520.8716.691.6610.01发放贷款36.8142.8249.3161.9175.70买入返售金融资产0.070.100.030.000.00投资0.260.630.430.430.03其他0.841.025.8610.4713.01资产总计56.7277.7992.4099.04110.00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最重要的业务类型,也是商业银行获取盈利的基本来源。如表4-5所示,在2016至2020年,发放贷款数额占全资产总额的比重稳定在65%左右,而农商行发放贷款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农林牧渔业、建筑业、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也体现出该行“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2016至2020年对四大类贷款投放合计占比分别达到65.26%、63.14%、34.06%、46.97%%和56.96%。其中,对于制造业发放的贷款占比逐年减小,2018年之后,面向农林牧渔业和建筑业发放的贷款占比逐渐增大。5进一步加强武汉农商行流动性管理的建议5.1规范信贷审查审批程序第一,武汉农商行贷款人员需要重视个人客户的信用资质、财产债务情况、风险等级等进行分类和风险识别,且了解与其他银行的贷款与债务信息往来等。第二,市场风险识别与分析。结合第二章文献与第三章提出的商业银行贷款市场风险研究,建议支行贷款专项负责人员明确客户所抵押当地产的实际市场估值、项目性质等,结合搜集得到的贷款信息判断是否存在风险。第三,个人客户的偿债信用情况。在商业银行贷款过程中,需要重点针对客户目前偿债、信用记录、利益往来、还款记录等进行实地调研与分析,同时,对商业银行贷款客户的信用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推动商业银行财务商业银行贷款贷前风险控制目标的实现。第四,商业银行贷款客户的财务风险分析。个人客户的财务状况是否良好,直接决定了其能够具备良好的个人还款能力。基于此,支行贷款工作人员要重点加大力度对商业银行贷款客户财务具体数据分析,对风险进行归纳和总结。第五,进行信贷业务原因的审批。负责进行信贷业务申请的工作人员必须要认真评估信贷业务的缘由,防范不法贷款和不良贷款的产生。第六,担保分析。重点针对商业银行贷款的情况,以及贷款项目的担保主体进行风险评估与调研。5.2平衡银行收益与风险间的关系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必须平衡好盈利与风险的关系,着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必须要对不良率有一定的容忍限度,需谨慎平衡盈利与风险关系。银行针对各区域经济特点及客群差异,应对各地分支机构实行差异化的风险分类督导管理,对风险较高地区、行业、人群提高授信准入标准、动态调整业务授权。如何更有效率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首先应小微企业主进行风险分类督导管理。但是,小微企业规模小,借款往往通过个人经营性贷款获取,较少使用企业信贷工具。企业主的信用状况对企业经营影响较大,然而,商业银行很难从企业信用报告中了解企业主的信用状况。5.3优化资产负债的流动性匹配由于商业银行一直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面临着“短存长贷”的问题。导致期末考核时,为了达到监管指标往往会产生流动性紧张问题。因此,合理分配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积极优化长期贷款的结构化,改善流动性管理。同时创新经济业务,优化贷款的资源配置,完善流动性管理,合理控制风险。防止因为期限错配导致的流动性风险,达到流动性与盈利性双赢的目的。5.4重点加强对于声誉风险的管理尤其是要加强对于声誉风险的管理,避免由声誉风险可能带来的“挤兑”事件。首先,可依靠省联社的舆情监控系统,成立专门的舆情监控小组,设置舆情监测岗位。其次,建立应急预案机制,各级应对本单位经营情况和突发事件处理进展每日上报至声誉风险管理部门,重大事项报送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一般事件不迟于24小时报送,突发事件实行“实时报”制度。再次,不断加强员工声誉风险管理意识,定期对员工进行声誉风险相关培训,前置声誉风险防范关口。最后,突出加大对地方平面媒体、广电媒体、网络媒体相关信息的监测,加强对于外部舆论的实时监测力度;在做好舆情监测的同时,结合普及金融知识系列活动,做好改进客户服务工作、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宣传报道,树立该行的良好形象。5.5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按照市场细分的要求,找准主要为城乡居民服务、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市场定位。根据中小企业、农户的需求,通过不断提高服务,不断开发新产品以及营业网点贴近客户等优势,大力发展负债业务。首先,不断扩大存款业务规模。适时推出优惠活动,吸引客户进行存款,依据存款量的大小,给予一些赠品,或者进行积分,通过积分兑换礼品,来增加客户粘性,增加存款业务量。其次,不断探索主动负债,做好债券、大额存单的发行准备工作,扩大理财类产品规模和种类,适当增加这几类负债业务的规模,提高主动性负债的能力,通过主、被动负债行为,积极主动地进行流动性管理。最后,推行“党建+金融”,通过县、乡、村三级党委会,与其实现组织共建、制度共建、资源共享等,做好农村普惠金融站,扩大负债业务量,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5.6严控不良资产率严控不良资产率反弹。首先,仍需坚持稳健经营的策略,坚持“支农支小”的服务定位,在发放贷款时,严格执行贷款程序,从源头上控制不良资产率,进行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跟踪检查,实行客户经理终身追究制。其中贷前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尤其是要预防农户对其资产状况进行欺瞒,严格执行贷审会制度,做到每一笔都要上会,对每一笔贷款都做到有迹可循,尤其是大额贷款,要做到实时跟踪,动态管理,对其经营情况、资金使用用途、进展情况等了解清楚,对于目前其出现的风险点以及其可能会造成的后果做到准确把握,并针对其出现的状况制定具体措施。其次,针对目前已归为次级类和可疑类的贷款,对每一笔制定专门补救措施,采取上门或约谈的方式,了解客户目前出现的困难,可通过延期还本优先付息的方式来帮助其度过困难。再次,对于已经归为损失类的贷款,其中需要通过法律诉讼方式解决的,可由信贷管理部主要负责,与司法部门保持实时沟通,加快处置效率。最后,平稳有序做好不良资产的清收工作,先做到“门前清、自身清”,不盲目加大力度,避免负面效应,运用好不良资产拍卖平台,与第三方资产处理公司合作,加快该行存量不良贷款的处理,同时严控新增不良贷款,双管齐下,严控不良贷款率反弹。6结论6.1研究结论近几年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加大,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事件频发,其流动性管理面临严峻挑战,监管部门和银行自身也将流动性管理作为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之一。本文针对武汉农商行的流动性管理进行研究,发现该行流动性风险整体处于相对平稳的水平。但通过深入分析发现,该行的流动性管理水平仍然较低,该行自身在流动性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流动性风险识别、监测手段不完备。由于受领导层认知和员工素质等影响,对流动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较少,在引进先进的流动性风险识别、监测手段缺乏积极性。第二,流动性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性不足。融资措施、应急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受到挑战。文章最后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来加强精细化管理来提高流动性管理的水平。在对流动性管理整体的把控方面,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增加内控指标,增加流动性压力测试的情景和期限,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水平,尤其是对声誉风险的管理,更新应急触发条件来提高对流动性风险的控制能力。6.2缺点及不足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起步较晚,尽管近年来流动性风险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速发展,但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挑战依然十分严峻。我国各商业银行在业务类型、银行规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呈现的流动性风险也存在较大差异。银行内部缺乏完善的流动性风险内部管理体系,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仍面临严峻挑战,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应引起银行业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自身的高度重视。本文由于研究时间有限,且数据获取量不足,仅以武汉农商行为个例进行了研究,研究范围有限,所得建议和策略对同类型其他商业银行的参考价值有限,这都是本文的不足之处,再接下来的研究中我将重点加以完善。参考文献DiamondandDybvig,Bankruns,depositinsurance,andLiquidity[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3(91)AniLK.Kashyap,RaghuramRajan,JeremyC.Stein.BanksasLiquidityProviders:AnExpLanationfortheCoexistenceofLendingandDeposit‐Taking[J].TheJournaLofFinance,2002,57(1).[2]PeterS.Rose.CommerciaLBankMangaement.Chicago:Iruin.1996[3]ELenaMattana,EttorePanetti.BankLiquidity,stockmarketparticipation,andeconomicgrowth[J].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2014,48.[4]AhmadAL-Harbi.DeterminantsofbanksLiquidity:evidencefromOICcountries[J].JournaLofEconomicandAdministrativeSciences,2017,33(2).[5]Ch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