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通科药用植物种名、拉曼题名及地理分布订正英文_第1页
木通科药用植物种名、拉曼题名及地理分布订正英文_第2页
木通科药用植物种名、拉曼题名及地理分布订正英文_第3页
木通科药用植物种名、拉曼题名及地理分布订正英文_第4页
木通科药用植物种名、拉曼题名及地理分布订正英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木通科药用植物种名、拉曼题名及地理分布订正英文

木通科植物在世界约50种,在中国27种。然而,大部分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其中17种是药用植物。木通为常用中药,具有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胸中烦热、喉痹咽痛、尿赤、五淋、水肿、周身挛痛、经闭乳少等病症。为进一步开发我国木通科药用植物资源,在多项基金项目的支持下,笔者深入到植物资源普查的空白点及药用植物丰富地区进行资源考察,结果发现,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中国中药资源志要》等中草药资源专著所收载的木通科药用植物的部分种类、拉丁学名及地理分布有误,该文对此进行修订。1类型与地理分布1.1东南角土壤污染又称矮杞树(四川),猫儿子(湖北),猫屎瓜(陕西秦岭),水冬瓜、都哥杆(苗语),猫屎包、鸡肠子(云南)。分布于安徽南部、甘肃南部、广西东部、贵州、湖北、湖南、江西、陕西南部、四川、西藏东南部、云南及浙江省东部。生长于海拔900~3600m的山坡灌丛或沟谷杂木林下阴湿处。以根和果实入药,具有清肺止咳、润燥、祛风除湿和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痨咳嗽、风湿关节痛、阴痒和疝气。果实浓煎剂,可用于治疗皮肤皲裂及肛裂。1.2藤本茶茶的分布、分布又称八月炸、八月瓜(江苏),冷饭包(浙江),野毛蛋(安徽),腊瓜(湖南),野土瓜、山通草(神农本草经),野木瓜(救荒本草),通草、附支(本经),丁翁(吴普本草),附通子、丁年藤(和汉药考),万年藤(药性本草),山黄瓜(山东),野香蕉、五拿绳(浙江),羊开口、八月炸藤、活血藤、海风藤、五月木通、牛卵子(江西)。分布于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东部、江苏、江西北部、山东、四川及浙江等省。生长于海拔300~1500m的山地灌木丛、林缘和沟谷中。以藤茎和根入药,具有清热利尿、活血通淋、通经活络、镇痛、排脓和通乳的功效,用于防治小便短赤、淋浊、水肿、风湿关节痛、乳汁不通和经闭等病症;以果实入药,具有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软坚散结、利小便和除烦的功效,用于治疗肝胃气滞、食积、腰、胁痛、疝气疼痛、痛经、痢疾、恶性肿瘤等病症。为《本草纲目》和《中国药典》的收载品种以及贵州苗族用药。1.3藤本树浙江又称预知子(种子)(开宝本草),八月札(果实)(饮片新参),八月瓜藤(广东),三叶拿藤(浙江),活血藤、甜果木通、八月楂(江苏),拿藤、爆肚拿(江西),八月瓜(四川、山东)。分布安徽、福建、甘肃东南部、广东、贵州、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陕西南部、山东、山西南部、四川、台湾、云南及浙江省。生长于海拔200~2100m的山地沟谷边疏林或丘陵灌丛中。以根、茎和果实入药,功效同木通。1.4阴山山地疏林改造型林分布于安徽、福建、广东、贵州、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陕西山西南部、四川、台湾、云南及浙江省。生长于海拔300~2100m的山坡灌丛或沟谷疏林中。以根、茎和果实入药,功效同木通。1.5牛东南角带又称三月藤(广西),牵藤(四川),破骨风(湖北),八月札(浙江),牛千斤、八月瓜(云南),八月栌(经济植物手册)。分布于安徽、贵州、湖北、湖南、江苏、江西、陕西、四川及浙江省。生长于海拔500~2000m的山地杂木林或路旁灌丛中。以根和茎入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功效,用于治疗关节炎及风湿痹痛和跌打损伤。1.6山地杂林或沟边灌草护坡又称大花牛姆瓜。分布于四川、贵州和云南省。生长于海拔1100~3000m的山地杂木林或沟边灌丛内。以茎和果实入药,具有润肺止咳、理气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劳伤咳喘、疝气痛和肾虚腰痛。1.7藤、藤、风藤又称五加藤,野人瓜、八月瓜(果)、八月札、木通(四川、云南),六月瓜、小八瓜(贵州),预知子,野梅,豆子,五月藤、五月腊、腊藤(湖北),白果藤、黄蜡藤、腊支,紫花牛姆瓜(秦岭植物志),五枫藤(四川植物志),五风藤。分布于安徽、广东、广西、贵州、湖北、陕西、四川、西藏东部及云南省。生长于海拔1000~2700m的山坡杂木林及沟谷林中。以根、藤茎和果实入药,具有清热利湿、活血通脉、行气止痛、通乳和解毒的攻效。用于治疗小便短赤、淋浊、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乳汁不通、疝气痛、胃痛和肾虚腰痛。1.8正格磷矿形态正格回顾又称三叶莲,兰木香,刺藤果,五风藤(云南植物志),加董罢、真格党、正格怕(贵州黔东南)。分布于贵州、四川、西藏和云南省。生长于海拔600~3000m的山地杂林、溪边或阴湿处、山谷密林林缘。具有疏肝和胃、活血止痛和软坚散结的功效,用于治疗脘腹、胁肋胀痛、阴缩、疝气疼痛、经闭痛经、瘿瘤和瘰疬。1.9八月湾分布于贵州(雷公山、三都、遵义)、广西和四川省。生长于海拔850~1500m的山谷沟旁疏林或密林中。功效同八月瓜。1.10山嘴唇山东南角又称拿绳(浙江),假荔枝、七叶莲(江西、广东),牛藤(广西),五爪野金龙(植物名实图考),沙引藤(广东云浮),山芭蕉、牛芽标(广西大瑶山)。分布于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南、江西、云南及浙江省。生长于海拔500~1300m的山地密林、山腰灌丛及山谷溪边疏林中。以全株入药,民间记载有舒筋活络、镇痛排脓、解热利尿、通经导湿的功效,用于治疗腋部生痈、膀胱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水肿脚气、小便淋痛和月经不调等病症。据研究,该木瓜对三叉神经痛和坐骨神经痛有较好的疗效。1.11山地山溪旁林下又称九叶木通(广西),六月瓜、八叶瓜(贵州),麻哥给(云务山苗语)。分布于广西北部、贵州省。生长于海拔500~1500m的山地山谷溪旁林中。以根入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调气补虚、止痛、止痢和镇咳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疝气疼痛、跌打伤痛、肾虚腰痛、痢疾和劳伤咳嗽;以果实入药,用于治疗小便淋痛。1.12川省及台湾又称倒卵叶野木瓜。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省及台湾。生长于海拔300~800m的山谷、溪边、山坡灌丛中或疏林边缘。以根、藤茎入药,具有祛风止痛、利尿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和水肿等病症。1.13那藤广西又称山木通(广西龙胜),七叶木通,木通七叶莲,七叶莲,牛藤,那藤(广西)。分布于广东、广西和湖南省。生长于海拔500~850m的山谷溪旁疏林或密林中,攀缘于树上。以茎和叶入药,具有祛瘀止痛、利尿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各种神经痛、水肿、小便不利和月经不调。1.14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浙、浙、浙又称那藤,牛藤,七姐妹藤。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及浙江省。生长于山坡或疏林中。以茎和叶入药,用于治疗风湿痛、跌打损伤和水肿。1.15试验用“林下”又称罗卜藤、蒙姑芦(广西),短药野木瓜(贵州)。分布于湖南、广西和贵州省。生长于海拔500~1200m的山地杂木林中。以全株入药,具有驱风除湿、舒筋活络、解毒、利尿、调经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小便淋痛、月经不调和水肿。为《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收载品种。1.16野木瓜粉叶分布于广东省(大埔、蕉岭、从化)。生长于海拔300~500m的山谷水旁疏林中。功效同野木瓜。1.17斑点叶木瓜stauntoniamaciatam分布于广东省中部和福建省南部。生长于海拔600~1000m的山地疏林或山谷溪旁向阳处。功效同野木瓜。1.18阴山山地带或自然山缘或灌中分布于甘肃、广东北部、湖北、湖南西部、陕西南部、四川、云南东北部及江西省。生长于海拔900~2450m的山沟密林、林缘或灌丛中。以茎藤入药,具有祛风除湿和舒筋活血的功效。1.19u3000项目又称为大活血、血藤(陕西),红藤,五花血藤,红菊花心、红藤(浙江),槟榔钻(广西),阿格牧(苗语),血木通(中药志)。分布于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陕西南部、四川、云南东南部及浙江省。生长于海拔400~1600m的山坡疏林或溪谷中。以根和茎入药,具有解毒消痈、通经活络、散瘀痛、活血止痛、祛风除湿、杀虫的功效,用于治疗肠痈、痢疾、乳痈、痛经、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虫积腹痛等病症。为《中国药典》收载品种以及贵州苗族、水族和仡佬族用药。产藏量较大,可开发利用。2植物健全种tki(1)经野外调查和资料考证研究发现,我国木通科药用植物有19种,其中木通[Akebiaquinata(Houtt.)Decne.]、三叶木通[Akebiatrifoliata(Thunb.)Koidz.]、白木通[Akebiatrifoliatasubsp.australis(Diels)T.Shimizu]、五月瓜藤(HolboelliaangustifoliaWall.)和野木瓜(StauntoniachinensisDC.)产藏量较大,可开发利用;棱茎八月瓜(HolboelliapterocaulisT.ChenetQ.H.Chen)、牛姆瓜(HolboelliagrandifloraReaub.)、粉叶野木瓜(StauntoniaglaucaMerr.etMetc.)产藏量较小,应加以保护。(2)《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记载的狭叶牛姆瓜(HolboelliaangustifoliaWall.)为八月瓜(HolboellialatifoliaWall.)的异名,猫儿子(DecaisneafargesiiFranch.)为猫儿屎[Decaisneainsignis(Griff.)J.D.Hook.etThoms.]的拉丁异名,木通七叶莲[Stauntoniahexaphylla(Thunb.)DermediaWu]和牛藤[Stauntoniahexaphylla(Thunb.)Decne.]均为五指那藤[Stauntoniaermedia(Y.C.Wu)T.Chen]的拉丁异名,尾叶野木瓜[Stauntoniahexaphylla(Thunb.)Decne.f.urophyllaHand.-Mazz.]为尾叶那藤[Stauntoniaobovatifoliolasubsp.urophylla(Hand.-Mazz.)H.N.Qin]的拉丁异名。(3)《中国中药资源志要》中记载部分种的地理分布有误,如,黄蜡果(短药野木瓜)记载的是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省,但经考证,该种只在广西、贵州和湖南省有分布;牛姆瓜记载的是分布于陕西、湖北、四川和贵州省,经考证,该种在陕西和湖北省目前未发现有分布,而仅在云南省有分布。(4)在19种木通科药用植物中,大血藤[Sargentodoxacuneata(Oliv.)Rehd.etE.H.Wils.]、木通[Akebiaquinata(Houtt.)Decne.]、三叶木通[Akebiatrifoliata(Thunb.)Koidz.]和白木通[Akebiatrifoliatasubsp.australis(Diels)T.Shimizu]为中国药典2005版收载种。黄蜡果(Staunt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