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现状与展望_第1页
嘉兴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现状与展望_第2页
嘉兴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现状与展望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嘉兴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现状与展望

嘉兴位于杭州嘉湖平原的腹地。该区域水网密集,自然资源丰富,对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生态要求。因此,该市早在2005年便启动了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开展“两分离三配套”设施建设,推进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水平。1农村猪高效养殖,提升了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近年来,嘉兴市畜禽饲养总量稳居全省前列,畜牧业年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养殖业以“低、小、散”传统粗放模式为主的现状一时难以扭转,部分养殖废弃物未能实现有效利用,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特别是2013年“黄浦江漂浮死猪事件”以来,市委、市政府更以铁的决心,启动了以“拆违减量”为核心的畜牧业转型提质三年行动。2013年,全市拆除违建猪舍581.15万m2,生猪存栏减少77.66万头;2014年上半年,全市拆除违建猪舍664.26万m2,生猪存栏减量十分明显。预计到2014年底,全市将确保生猪存栏量控制在150万头以内。全市7个县(市、区)均出台了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建立了4种区域性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模式,实现了“规模适度、农牧结合、生态循环”的养殖理念,养殖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2你好2.1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起,嘉兴市连续两年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特别是2008年畜禽养殖污染问题被列为省政府督办的重点环境问题以来,全市上下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原则,坚持治旧控新、疏堵结合、建管监并举的工作方式,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8月,畜禽养殖污染问题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实现“摘帽”。在此基础上,按照统筹规划、逐步推进的原则,全市分年度实施了三轮“811”整治工程,2005-2007年,重点开展了生猪存栏500头以上的治理工作,2008-2010年,重点开展了生猪存栏50头以上的治理工作,2011年之后,全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开展了散养农户的治理和健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污染防治,促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推进,实现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据调查,其间全市共完成3.6万家生猪养殖场(户)的治理设施改造,建设沼气池40.2万m3、沼液池61.1万m3、干粪池11.2万m2、雨污分离设施78.0万m,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7%,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2.2“三废服务”实际应用效果在三轮“811”整治工程干湿、雨污“两分离”,干粪堆积池、沼气池和沼液储存池“三配套”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污水分户处理生产沼气,干粪“户聚、村收、片处理”加工成商品有机肥,最终达到猪粪尿资源化利用。该治理模式在南湖区推行效果最佳,被形象地命名为“南湖模式”,作为四大主要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之一,在全省平原地区推广,同时得到了中央部委的充分肯定,入选了中组部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案例选编。在“南湖模式”带动下,该市一度有三废收集处理服务队伍118支,人员530人,建成畜粪收集处理中心65家,运营费用以政府补贴为主,基本实现了市域范围全覆盖。然而,自2013年以来,随着生猪拆违减量工作的强势推进,全市生猪存栏量明显减少,伴随着“三废服务”工作量的下降。从畜粪收集数据看,2012年至今,全市共收集畜粪149.8万t(其中2012年收集70.6万t,2013年收集55.2万t,2014年上半年收集19.9万t),收集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南湖、海盐、海宁和桐乡等地部分养殖场(户)实现了沼液纳管,污水月入管量也由2013年底的6.22万t降至目前的5万t。虽然“三废服务”工作总量有所下降,但全市服务面积不减,养殖污染物收集总量的减少带来的是污染物平均处置费用提升,“三废服务”运营资金压力较大。为加快推动养殖业转型提质,2013年,该市抓住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决定的契机,及时出台相应实施意见,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制定生猪养殖污染处置收费管理办法,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要求,通过村规民约等形式,以“能繁母猪50元/头·年,‘过路猪’30元/头,其他普通肉猪10元/头”的标准推行生猪养殖污染处置收费制度。目前,该制度试行一年,已在南湖区、海盐县实现了全面推广,在秀洲区、平湖市和海宁市部分镇(街道)试点,效果明显。2.3推动养殖业发展2013年4月,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召开了市、县、镇三级干部参加的“三改一拆”暨生猪养殖业转型发展千人动员大会,启动了以“拆违减量”为核心的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狠抓落实,全市7个县(市、区)均依法划定了禁、限养区,禁养区总面积2339.67km2,占市域总面积的58.9%。各地按照“有违必拆、上不封顶”的要求,大力推进违建猪舍拆除工作,截至2014年7月28日,全市已累计拆除违建猪舍1378.81万m2,生猪存栏量减少近半,农村生态环境大大改善。同时,同步推进了产业提质工作,按照生态循环发展要求,依据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结合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本地市民消费需求,全市7个县(市、区)均已科学制定了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目前,各地正在加快实施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畜牧业用地,确保规划布点落地到位。对规划区内的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组织开展用地、环境评价、动物防疫审批工作,对达不到审批要求者,一律限期关闭。对规划内保留的合法养殖场,鼓励按种养结合要求,引导积极流转周边土地或协议对接,通过沟渠、管网运至就近配套土地进行消纳,发展种养结合等多种生态养殖模式,如秀洲区生华生态养殖场畜牧业与“两区”相结合,列为首批省级农牧结合生态消纳试点单位;没有区位优势者,干粪集中收集运往有机肥生产企业生产有机肥,沼液收集暂存后通过槽灌车运输异地配套消纳。此外,鼓励养殖场自主创新污染处置方式,如南湖区五丰牧场开展狐尾藻吸收沼液试验,探索沼液深度处理模式,针对沼液量多、利用难的问题,开展了沼液经二级A/O生化处理系统处理后达标排放试点和沼液生产小球藻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3处理措施3.1加快落实畜牧业发展政策措施按照“有违必拆、上不封顶”要求,全面拆除禁养区内的违建猪舍,基本拆除限养区内的违建猪舍,扎实推进生猪减量工作。加快实施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畜牧业用地,确保规划布点落地到位。加紧组织对规划区内的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开展用地、环境评价、动物防疫的审批工作,加快对达不到审批要求的养殖场开展清退和对符合审批要求的养殖场开展提升工作,引导流转周边土地或协议对接,落实生态消纳地,发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畜牧业,实现主体小循环。3.2落实畜禽场所污染治理责任推进畜牧业减排工作,培育沼液配送、干粪收集、病害动物收集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有机肥加工、病害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等生态循环企业。按照成本内部化原则,落实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的主体责任,全面推行生猪养殖污染处置收费制度,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养殖场(户)“两分离三配套”设施配套,推广沼液就地利用、种养对接、异地消纳或纳管处理等模式,全方位实现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强化属地管理和联防联控责任,进一步完善病害动物无害化收集处理长效体系,确保实现全覆盖。充分利用畜粪收集处理中心、“三废”收集服务队伍和生猪养殖污染处置收费制度等软硬件条件,实现种养业互生互补,构建区域生态循环。3.3引导农民向新型种养业转型培育并发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