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市形态的发展历程_第1页
合肥城市形态的发展历程_第2页
合肥城市形态的发展历程_第3页
合肥城市形态的发展历程_第4页
合肥城市形态的发展历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肥崛起

--合肥城市形态发展历程陈明明葛磊

2011416合肥区位2解放前合肥3解放后合肥4改革开放后合肥52002至今的合肥1古代合肥古代的合肥(1914年之前)史记: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淮吴郡,吴楚要冲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军事重镇和兵家必争之地农产品与手工业品的集散地古风蔚然,名城风范解放前合肥(1914~1949)1948年的省会合肥地区修建计划,将老城区规划为行政区、文化区、商业区、住宅区、绿化区;在老城以外开辟新区,并规划为工业地带,商业地带、住宅地带、绿化地带。5万人口,面积为5.2平方公里,实际建成区仅有2个多平方公里当时合肥最宽最长、最繁华的大街前大街低矮破旧的土墙瓦屋、脏乱弯曲狭窄的街道、破旧的商店和挑担叫卖的小贩解放后合肥(1949~1983)1952年《合肥市区道路计划草图》《城市布局示意图》明确了以旧城为中心的功能分区、环城绿化系统、城内井字形干道网络和城外环状放射的规划指导思想。规划老城区内为井字形干道,外围对外公路规划为放射形干道,沿古城墙设内环道,反映老城区为中心的功能分区。规划东郊和平路一带的工业区,使城市向东发展。解放后合肥1954年1956年1958年1963年合肥旧前大街修成宽25米的“安徽第一路”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在淝河以东、以北为工厂、仓库区。在淝河以西以南为居民区。《合肥市工业区规划意见》奠定了合肥以老城为中心,伸展三翼的布局雏形。规划确定“城内填补,东郊调整,北郊补齐,南郊收拢”的指导思想。1979年制定的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市性质确定为全省的政治中心、国家重要的科学研究基地和铁路交通枢纽。城市人口规模到2000年控制在70万人以内,城市用地控制在77.7平方公里以内。在全国规划评比荣获唯一的二等奖(未设一等奖),城市规划布局以“三翼伸展、田园楔入”的风扇形城市形态而闻名改革开放后合肥(1983-2002)1983年9月,合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收缩布局、控制征地、合理填补充实、分段改造旧城”的城市建设方针1986年,合肥市建设了寿春路,扩建了蒙城路、蚌埠路、蜀山路、金寨路等4个城市出入口。形成了合肥市扇形空间结构骨架。“风扇形”城市翼间填充和跳跃发展城市空间形态(1991-2000)翼间填充和跳跃发展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原有的城市形态限制了城市拓展需求城市环路的建设开发区设立和居住用地扩张2002至今的合肥2002东市区、中市区、西市区、郊区分别更名为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市区总面积达到596.01平方公里,总人口达142.57万人。2006最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对合肥市的规模进行了较大调整。规划预测: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为300平方公里。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3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360平方公里。提出“141”发展战略。“141”发展战略“一主城、四组团、一个滨湖新区”。同时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新市镇。随着“141”发展战略的实施,合肥城市总体的形态结构将体现为山水背景,绿带穿城,斑块分散,多组团,指状发展的“星型”结构特征,成为合肥城市由“环城时代”走向“巢湖时代”发展战略实施的开始。滨湖新区

南依巢湖,北靠二环南路,西接上派河和合安高速、东临南淝河,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96平方公里。

2006年11月,滨湖新区正式启动建设,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2002至今的合肥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全国科研教育基地、全国性交通枢纽,中国特大中心城市之一。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性交通枢纽,国际旅游会展、商贸物流和金融中心。在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中,合肥位居全国第22位,位列全国10个最具潜力的二线城市行列。综合开发研究院6月17日公开发布:合肥金融中心指数排名第十位。中国社科院面向全球发布《2009-2010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合肥荣膺“全球最佳案例城市”。

2002至今的合肥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江淮城市群---------------------中心城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副中心城市合肥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历程解放前团块城市“风扇形”城市翼间填充和跳跃发展城市多组团紧密发展城市合肥城市社会形态发展历程古代解放前改革后2002之后军事重镇,农产品和手工业集散地为合肥县,经济落后由唯一的前大街,渐渐形成国内重要城市绿色科教滨湖大城市参考文献:汪秀丽合肥城市空间形态演化及优化探讨山西建筑陈衡合肥城市规划布局纵议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劳诚合肥城市形态发展方向刍议城市发展研究孔令刚,蒋晓岚打造城市的理想形态--以安徽合肥城市发展为例合肥学院学报宋杰合肥的战略地位与曹魏的御吴战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倪虹安徽省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

安徽人民出版社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王文英合肥市城市形态演变和绿地系统的拓展当代建设蔡爱民,查良松合肥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