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第1节糖类123456789101112131415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物质中,属于糖类,但是分子组成不符合通式Cm(H2O)n的是(
)C解析
A、B都不属于糖类;D是多羟基醛,属于糖类,但是其分子组成为C4(H2O)4;C是多羟基酮,且其分子组成为C6H12O5,不符合通式Cm(H2O)n,故C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2.下列物质不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的是(
)A.葡萄糖 B.蔗糖C.甲酸甲酯 D.乙醛B解析
葡萄糖、甲酸甲酯、乙醛分子中含有醛基,故A、C、D不符合题意;蔗糖分子内不含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153.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乙酸甲酯 B.蔗糖C.葡萄糖 D.麦芽糖D解析
A项中乙酸甲酯的结构简式为
,虽然能水解但没有醛基;B项中蔗糖为非还原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项中葡萄糖为单糖,不能水解;D项中麦芽糖是二糖能水解,同时又是还原糖,能发生银镜反应。1234567891011121314154.为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还原糖,进行了下列实验,该实验中操作步骤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溶液②加热③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④加入几滴稀硫酸⑤加入碱液,中和至呈碱性A.①⑤②④③② B.⑤④②③①②C.①④②⑤③② D.①②③④⑤②C解析
淀粉水解的实验的步骤为取少量纯淀粉加适量水配制成溶液;在淀粉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由于水解生成还原糖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所以,加碱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其实验结果为有砖红色沉淀产生。所以该实验中操作步骤的排列顺序为①④②⑤③②。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鉴别乙烯与甲烷B.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B解析
乙烯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烷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所以可以鉴别,故A正确;果糖不能水解,为单糖,故B错误;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酯,结构中含碳碳双键,故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C正确;淀粉、纤维素都是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故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6.来苏糖()是可作为糖类代谢的单糖,能说明来苏糖是单糖的理由是(
)A.它是糖类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糖B.不能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C.它是和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糖D.它是易溶于水且比蔗糖甜的糖B解析
糖类根据能否发生水解以及水解生成单糖的多少可分为单糖、寡糖和多糖,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这与相对分子质量、甜度等无关,答案选B。1234567891011121314157.现有通式为(CH2O)n的六种有机化合物,性质如下:①甲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以发生银镜反应;②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甲的2倍,戊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3倍,己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6倍;③乙、戊的水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还可以与乙醇在一定条件下酯化,乙和戊之间也能酯化;④戊结构中含有—CH3,两分子戊可形成环酯;⑤丙不溶于水,丁、己两种物质的水溶液均呈中性;丙既能水解,又能发生银镜反应;丁能与钠反应放出H2,且能与新制的Cu(OH)2加热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己能发生银镜反应,它可由淀粉水解制得。123456789101112131415(1)推断各物质的结构,写出其结构简式。甲
,乙
,丙
,丁
,戊
,己
。
(2)甲~己中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HCHOCH3COOHHCOOCH3
HOCH2—CHOCH2OH(CHOH)4CHO乙、丙、戊乙、丁、戊、己
甲、丙、丁、己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据①可知,甲为HCHO;乙、丙、丁的分子式为C2H4O2,乙具有酸性,则乙为CH3COOH;丙不溶于水,能水解,又能发生银镜反应,则丙为HCOOCH3;丁能与钠反应放出H2,且能与新制的Cu(OH)2加热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则丁为HOCH2—CHO;由②③④知,戊的分子式为C3H6O3,分子中含有—OH、—CH3和—COOH,故戊为
;己的分子式为C6H12O6,能发生银镜反应,可由淀粉水解制得,则己为葡萄糖。1234567891011121314158.根据图所示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制镜和热水瓶胆镀银,常利用上述反应中的
(填序号)。
(2)①②的反应类型为
(填字母)。
A.氧化反应 B.加成反应C.水解反应 D.消去反应⑥
C123456789101112131415(3)反应⑦可用于检验糖尿病患者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葡萄糖在人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CH2OH—(CHOH)4—CHO+2Cu(OH)2+NaOHCH2OH—(CHOH)4—COONa+Cu2O↓+3H2OC6H12O6+6O2
6CO2+6H2O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1)工业上制镜和热水瓶胆镀银都是利用了葡萄糖和银氨溶液反应还原出单质银的性质,所以应为反应⑥。(2)反应①②是淀粉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反应。(3)反应⑦为葡萄糖与新制Cu(OH)2的反应。123456789101112131415B级关键能力提升练9.糖原[(C6H10O5)n]是相对分子质量比淀粉更大的多糖,又叫“动物淀粉”。下列关于糖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原与淀粉、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B.糖原与淀粉、纤维素互为同系物C.糖原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D.糖原具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C解析
由(C6H10O5)n可知,糖原是由若干个单糖单元组成的多糖,在这一点上与淀粉、纤维素相同,但由于n的取值不同,且糖原、淀粉、纤维素的分子组成也不是相差CH2原子团的整数倍,因此三者既不互为同系物,也不互为同分异构体。12345678910111213141510.有机化合物X能实现下列转化,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有机化合物X→CH2OH(CHOH)4CHO→有机化合物Y→CH3CHOA.有机化合物X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B.有机化合物Y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一定发生消去反应C.有机化合物Y→乙醛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有机化合物X分子中可能含有醛基B解析
由题意可知,有机化合物X可以是二糖或多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后,再反应生成乙醇,乙醇被氧化为乙醛,故A、C正确。乙醇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加热至不同温度,可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也可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故B错误。有机化合物X可以是麦芽糖,则含有醛基,故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1.下列实验操作和结论错误的是(
)A.用新制的Cu(OH)2可鉴别麦芽糖和蔗糖B.用银镜反应可检验蔗糖是否转化为葡萄糖,但不能确定是否完全转化C.浓硫酸可使蔗糖脱水变黑,证明蔗糖含C、H、O三种元素D.向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硫酸,再水浴加热几分钟,然后加入银氨溶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证明蔗糖不水解D解析
进行银镜反应之前,要用碱中和水解液中的稀硫酸。
12345678910111213141512.[2023湖南长沙高二检测]2021年底,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人工合成淀粉的技术突破,为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实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淀粉溶液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B.淀粉、纤维素和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淀粉与纤维素分子式均为(C6H10O5)n,因此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D.淀粉水解的产物之一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及补锌药物的合成D解析
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以碘酸根形式存在,不能用淀粉溶液检验,A错误;淀粉、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淀粉与纤维素分子式均为(C6H10O5)n,但由于n值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13.以淀粉为基本原料可制备许多物质,如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是糖类物质,有甜味,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B.反应③是消去反应,反应④是加聚反应,反应⑤是氧化反应C.乙烯、聚乙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均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D.反应②是葡萄糖发生水解生成了CH3CH2OHB解析
淀粉与纤维素均为多糖,本身无甜味,分子式均为(C6H10O5)n,但两者的n值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反应⑤为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是氧化反应,反应③是消去反应,反应④是加聚反应,故B正确;聚乙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而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故C错误;反应②是葡萄糖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乙醇,故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2345678910111213141514.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的水浴加热5~6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丙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123456789101112131415(1)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
(2)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
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
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3)实验1失败的原因是
。
(4)实验3中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
(5)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填字母)。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温度
催化剂没有加入碱中和稀硫酸
氢氧化钠与碘反应
abcd123456789101112131415解析
(2)甲与乙的反应物均相同,但甲加热,乙未加热,所以甲、乙实验是探究温度对淀粉水解的影响;甲中有稀硫酸,而丙中无稀硫酸,所以甲、丙是探究催化剂对淀粉水解的影响。(4)加入的碘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碘无法与淀粉反应,所以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5)根据实验可知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a正确;因为碘易升华,而且温度较高时,碘与淀粉不能显色,所以冷却后加入碘,可判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b正确;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根据砖红色沉淀的产生判断产物的还原性,c正确;唾液中含有淀粉酶,且为中性,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所以可用唾液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1,可达到预期的现象,d正确,答案选abcd。123456789101112131415C级学科素养创新练15.某制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对甘蔗渣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还能防止环境污染,现按下列方式进行综合利用。123456789101112131415已知H是具有香味的液体。(1)A的名称是
,H的名称是
,H的同类同分异构体还有
(写结构简式)。
(2)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B→C的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5074-2025太阳能级硅多晶
- 小学生辣椒种植课件
- 漱口健康宣教课件
- 漫画形象说课课件模板
- 溺水病人的护理课件
- 2025中咨(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高端人才招聘(江苏)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华体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北京)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湘教版必修一说课课件
- 测井绘解工岗位实习报告
- 信息安全管理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DB21-T 2935-2018辽西北退化农田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
- 新厂建设投产总结汇报
- 精神病患者用药指导
- 《咖啡生豆烘焙》课件
- 工程检验检测机构安全培训
- 物资采购申购管理标准以及规范培训课件
- 妇产科医患沟通课件
- 单值-移动极差X-MR控制图-模板
- 生产车间规章制度
- 门诊病历书写模板全
- 湖南省对口招生考试医卫专业十年真题(2010-2019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