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24届九上化学期中考试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C.电解水得到的H2和O2质量比为2:1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增大2.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猜想 B.实验 C.推理 D.归纳3.下列变化中氧元素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的是()A.工业制氧气 B.双氧水分解 C.氧气液化 D.硫在氧气中燃烧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A.矿泉水 B.蒸馏水 C.液氧 D.空气5.下列有关实验的“先”与“后”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先用两手紧贴容器外壁,再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B.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先将胶头滴管伸入试剂瓶,再挤压滴管吸液C.加热制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先把导管放在集气瓶口,再用酒精灯加热D.给试管里药品加热,先将试管均匀受热,再用酒精灯对准药品部位加热6.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又称谷氨酰乙胺),它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效果。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茶氨酸中含有1个氮分子 B.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gC.茶氨酸由26个原子构成 D.茶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7.下列关于NH4NO3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正确的是A.14+1×4+14+16×3 B.14×1×4+14+16×3C.14+1×4×2+16×3 D.(14+1)×4+14+16×38.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倾倒液体C.检查气密性D.滴加液体9.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香飘万里﹣﹣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分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C.空气是混合物﹣﹣空气中含有多种不同的分子D.水的天然循环﹣﹣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10.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1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 B.铜线 C.干冰 D.海水12.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序号

事实

解释

A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

CO2分子很小

C

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分子可以再分

A.A B.B C.C D.D13.已知:无水硫酸铜呈白色,遇水后呈蓝色。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两同学分别用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两实验中碳酸氢铵固体均消失,乙实验中还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A.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B.只根据甲实验“固体消失”现象,验证碳酸氢铵发生了分解C.乙实验有利于学生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D.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知,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14.根据硫酸钠(Na2SO4)的化学式计算,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2 C.+4 D.+61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1)用化学用语填空:①镁元素________;②2个碳原子____;③2个二氧化碳分子___;④由Ca2+和OH—构成的氢氧化钙_______。(2)“2Al3+”表示_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上。(1)第三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2)用上表中给出的元素,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单质、化合物的化学式各一个,并标出所写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单质__________、化合物__________。(3)1号元素和6号元素组成的甲烷(CH4),在自然界中有广泛存在。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①可燃冰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②科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③甲烷(CH4)可用作燃料,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④常温常压时,若甲烷和以下选项中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两种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H2和COB.H2和C2H2C.CO和C2H418.(8分)某物质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确定A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猜想一:A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猜想二:A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注意:浓硫酸可以完全吸收水分,碱石灰可以完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结论﹞猜想________正确(选填“一”或“二”)﹝反思﹞物质A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写清各元素的先后顺序)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以用于葡萄酒和果酒的酿造。在性质上和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差异。现通过实验探究如下:实验一: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分别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能力_____(填“强于”或“弱于”),试管内液体都变成_____色,左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实验二:某实验产生的气体可能含有和中的一种或两种。(提出问题)该气体是什么气体呢?(查阅资料)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同时被高锰酸钾溶液吸收。则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实验探究)为验证该气体的成分,设计方案如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将气体缓慢通入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_____气体中含有_____②继续将剩余气体缓慢通入澄清石灰水中_____气体中含有_____结论:实验产生的气体为和的混合气体,实验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反思拓展)(1)和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的微观原因是_____不同。(2)科学告诉我们: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应该含有相同的元素。由此推断此气体可能来自_____反应生成。A铜和硫酸B碳和盐酸C碳和硫酸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题分析】

A.硬水转化为软水应用加热煮沸使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选项错误;B.活性炭吸附一些不溶性或可溶性的杂质,不能淡化海水,选项错误;C.电解水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选项错误;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间隔增大,选项正确。故选D。2、D【解题分析】

“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属于猜想;“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属于探究中的实验;“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属于推理;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归纳。选D。3、D【解题分析】

A、工业制氧气,氧元素还是游离态,故选项错误;B、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是氧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故选项错误;C、氧气液化,氧元素始终是游离态,故选项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氧元素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故选项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元素的存在形式等,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B【解题分析】

A、矿泉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蒸馏水中含有一种物质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C、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

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题目点拨】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5、D【解题分析】

A、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将导管一段伸入水中,再用两手紧贴容器外壁,故选项错误;B、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故选项错误;C、加热制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先用酒精灯加热,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把导管放在集气瓶口,故选项错误;D、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先将试管均匀受热,再对着集中药品部位加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造成试管炸裂,故选项正确。故选D。6、D【解题分析】

A、茶氨酸是由茶氨酸分子构成的,不含氮分子,故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C、茶氨酸是由茶氨酸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D、茶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14):(16×3):(14×2)=84:14:48:28,由此可知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故选D。7、A【解题分析】

根据相对分子质量是构成分子的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解答.【题目详解】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4+14+16×3;

故选:A。8、C【解题分析】

A、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长的那侧管口紧靠烧杯内壁,故A不正确;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故B不正确;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C正确;D、胶头滴管的使用要垂直、悬空滴入液体,不能贴着试管或者其他器皿,故D不正确。故选C。9、D【解题分析】

构成物质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题目详解】A、香飘万里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香味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嗅到,说明分子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分子本身大小不变,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空气是混合物说明空气中含有多种不同的分子,正确,空气中有氧分子,氮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多种分子,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水的天然循环是因为水分子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水分子并没有变化,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10、C【解题分析】

A、由图中可以看出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正确;B、由图中可以看出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正确;C、由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前只有水分子,反应后有氧分子和氢分子,故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改变,错误;D、由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前有6个原子,反应后也有6个原子,故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正确。故选C。11、D【解题分析】

A、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

B、铜线是由铜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错;

C、干冰是由二氧化碳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错;

D、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题目点拨】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12、D【解题分析】

A、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说明分子不断的运动,叙述正确;B、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说明二氧化碳分子很小,叙述正确;C、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叙述正确;D、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是物理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改变,不能说明分子可以分裂,叙述错误。故选D。考点:微粒的基本特征13、B【解题分析】

A、甲实验生成的物质全部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而乙实验装置相对封闭,被酚酞试液、澄清石灰水吸收后扩散到空气中的物质相对较少,因此甲实验不如乙实验环保,故选项说法正确;B、只根据甲实验“固体消失”这一现象,不能验证碳酸氢铵发生了分解,也可能是碳酸氢铵升华导致的消失,故选项说法错误;C、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反应生成了水;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说明反应生成了氨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因此乙实验有利于学生分析“固体消失”的原因,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乙实验的现象,可验证碳酸氢铵分解生成了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4、D【解题分析】

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故选:D。15、A【解题分析】A.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属于化合物;B.图中含有三种物质的分子,属于混合物;C.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D.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题目点拨】化合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含有不同的原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Mg2C2CO2Ca(OH)2两个铝离子【解题分析】

(1)①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镁的元素符号是Mg。

②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碳原子表示为:2C。

③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二氧化碳可表示为:2CO2。

④氢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Ca(OH)2。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Al3+可表示2个铝离子。

故答案为:

(1)①Mg;②2C;③2CO2;④Ca(OH)2;

(2)2个铝离子。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最外层电子从左向右顺序递增混合物化学变化CH4+2O2CO2+2H2OB、C【解题分析】

(1)第三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由左至右依次递增;(2)含有氮元素的常见单质是氮气,氮气中氮元素化合价是0,可以表示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化合物有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价是+4,可以表示为;(3)①可燃冰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②科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属于化学变化;③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④甲烷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100%=75%,一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100%<80%,乙炔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100%>80%,乙烯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100%>80%,由以上分析可知,常温常压时,若甲烷和以下选项中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两种气体可能是H2和C2H2、CO和C2H4。18、二m(C):m(H):m(O)=12:3:16【解题分析】

浓硫酸可以完全吸收水分,浓硫酸增重2.7g,说明燃烧生成的水2.7g,碱石灰可以完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碱石灰增重4.4g,说明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物质燃烧后生成的水中的氢元素和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都是来自于该物质,所以物质中的氢元素质量为:,物质中的碳元素质量为:,所以物质中的氧元素为:3.1g-0.3g-1.2g=1.6g,所以猜想二正确;所以物质A中所含C、H、O元素质量比是:1.2g:0.3g:1.6g=12:3:16。【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