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手册及程序文件)_第1页
全套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手册及程序文件)_第2页
全套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手册及程序文件)_第3页
全套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手册及程序文件)_第4页
全套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手册及程序文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有限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手册和程序文件文件编号:编制:XX审核:XX批准:XX2017年3月1日发布2017年3月2日实施0.1目录0.1目录 页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管理程序3210修订号描述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1目的为了加强对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的管理,防止事故、事件的再次发生,减少事故、事件产生的影响,制定本程序。2范围本程序规定了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的管理职责、要求和形成的记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事故、事件的管理。3职责3.1安全环保处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对各类生产、职业健康、环境污染、交通、社会安全事故、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工作。3.2职能部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事故、事件的管理。3.3分公司、项目部按照本程序及管理权限负责本单位事故、事件的管4工作程序4.1事故、事件的分类和分级事故、事件分为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自然灾害。其中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分级按公司《事故管理哲行办法》执行,其他类型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自然灾害的分类和分级具体按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执行。4.2事故、事件的报告4.2.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直接或逐级报主管职能部门,具体按照公司《事故管理暂行办法》、《未遂事件管理办法》和《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应的专项预案的规定表式填报有关信息上报。 4.2.2事故、事件发生后,由事发单位根据相关规定对口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故、事件报告应符合公司要求或组织对外交流所需的范围。4.3事故调查4.3.1事故发生后,事发单位要充分考虑对事故现场、人员和环境的保护,要保证事故调查现场的真实性。4.3.2按事故管理权限组织事故调查组,公司各单位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4.3.3小事故、一般事故C级由分公司、直属项目部组织调查;一般事故B级由公司或授权分公司、直属项目部组织调查;一般事故A级及以上事故报集团公司处置。4.3.4道路交通事故应积极配合当地公安交警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公司内部按《交通安全管理办法》组织调查。4.3.5火灾事故应积极配合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公司内部按《消防安全管理办法》组织调查。4.3.6环境事故应积极配合当地环境主管部门进行事故调查。4.3.7事故调查报告内容a)事故单位基本情况。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和事故抢救情况等。c)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d)事故原因和事故性质。e)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f)事故教训和应采取的措施。 g)事故调查组成员名单。h)其它需要载明的事项。4.5事故处理4.5.1发生的事故,无论大小应按“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得到处理不放过,教训未吸取不放过,整改防范措施未落实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处理。4.5.2事故处理与处罚按公司《安全事故管理办法》执行。4.6事故、事件的记录、统计报告事故、事件的记录、统计报告由各级安全环保部门按公司《安全事故管理办法》执行并建立《事故管理台帐》。5相关文件《安全事故管理办法》《未遂事件管理办法》《交通安全管理办法》《消防安全管理办法》《防恐安全管理办法》《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专项预案6报告和记录格式附录A事故管理台帐公司名称logo修订号.:Rev.1文件号.:XXXX页码:PAGE35ofNUMPAGES202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3210修订号描述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1目的对生产过程和体系运行中的不合格(潜在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措施减小或消除不合格(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生产过程和体系运行中发生的不合格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3职责3.1认证办负责组织对内审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验证。3.2各职能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签发的《纠正和预防措施表》进行验证。3.3安全环保部负责对本部门签发的《隐患整改通知书》或《环保检查情况整改通知单》进行验证。3.4安全环保部按程序文件要求做好事故报告工作,负责组成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査工作,并负责提出事故处理意见3.5各责任部门(分厂)负责对本单位发生的事故、事件、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并组织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对公司级的或相关方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给予尽可能的帮助和支持。3.6管理者代表负责对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协调指导,负责组织、协调、解决、监督公司的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工作。4工作程序4.1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制定纠正措施:a)连续或多次发生不合格品b)发生质量、设备、环境、人身伤害事故c)发生安全事件d)发现疑似职业病患者e)曰常检查发现的不合格项f)内审发现的不合格项g)外审发现的不合格项h)目标考核发现出现连续2次达不到目标或离目标很远时4.2《纠正和预防措施表》、《隐患整改通知书》或《环保检查情况整改通知单》的签发4.2.1日常检查发现的不合格项由按职责的划分规定,向有不合格事项的责任部门(分厂)签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表》、《隐患整改通知书》或《环保检查情况整改通知单》。4.2.2连续或多次发生不合格品和质量事故及设备事故由生产技术部签发《纠正和预防措施表》。4.2.3发生人身伤害、职业危害、环境事故由安全环保部向责任部门(分厂)签发《隐患整改通知书》、《纠正和预防措施表》。4.2.4内审和外审发现的不合格项由审核组或认证办向责任部门(分厂)签发《纠正和预防措施表》。4.2.5目标考核出现连续2次不合格或离目标很远时,由考核部门向被考核部门签发《纠正和预防措施表》。4.3纠正措施的制订4.3.1责任部门(分厂)接到《隐患整改通知书》、《纠正和预防措施表》或《环保检查情况整改通知单》后,应及时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提出纠正措施。4.3.2纠正措施的制订方式有:a)跨部门的产品不合格,由生产技术部召集责任部门的有关人员,认真研究,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上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b)产品成批不合格或管理体系内审/外审确认为重大不合格项,由管理者代表召开专题会议,制订纠正措施,经管理者代表/总经理批准后实施。c)重大安全隐患和污水、废气等连续超标排放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由公司分管领导召集相关部门的人员,认真研宄,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上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d)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所拟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应报到安全环保部,并由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风险评价,报管理者代表/总经理批准后实施。e)属于部门或分厂内部的一般不合格,由责任部门或分厂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经部门或分厂领导批准后实施。4.3.3纠正措施制订后,由组织的部门填写通知单中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项,交责任部门组织实施。4.4纠正措施的实施和验证4.4.1责任部门(分厂)接到《纠正和预防措施表》、《隐患整改通知书》或《环保检查情况整改通知单》后,应按通知单的要求认真组织实 施。4.4.2贵任部门在实施纠正措施过程中需要外部条件促成时,应及时报告主管部门或管理者代表协调解决。4.4.3纠正措施按计划实施完成后,实施部门在《纠正和预防措施表》、《隐患整改通知书》、《环保检查情况整改通知单》的相应栏内填写完成情况,《隐患整改通知书》和《环保检查情况整改通知单》返还签发部门,由签发部门进行效果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表》报签发部门进行效果验证并返还签发部门备案。4.5纳入文件更改纠正措施如涉及文件更改的,由组织部门确认为行之有效的纠正措施按《文件控制程序》更改有关文件。4.6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制定预防措施a)日常检查发现有事故隐患或安全事件;b)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的潜在不合格。4.7预防措施的制订4.7.1认证办依据内部体系审核报告,组织有关部门讨论,制订不合格、潜在不合格预防措施和实施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发至责任部门及有关部门实施。4.7.2分厂根据《数据分析控制程序》对记录、信息和质量反馈记录进行分析,查找潜在的不合格因素,并提山预防措施和实施计划,防止不合格的产生。4.7.3生产技术部、质管部对质量状况、生产情况根据《数据分析控制程序》进行数据分析,对可能导致不合格原因提出书面意见,交有关责任部门做好预防措施和实施计划。4.7.4营销部依据用户访问、售后服务质量调查等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找出产品潜在不合格和顾客潜在的需求,制订预防措施。4.7.5安全环保部根据接收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对可能导致的不合格提出书面意见,交有关责任部门做好预防措施和实施计划。4.8预防措施由发现的部门验证其预防措施的有效性。4.9预防措施的实施程序及涉及文件更改事项参照4.4、4.5条执行。4.10签发部门将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信息汇总后交认证办提交管理评审。4.11本程序活动中形成的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要求执行。5相关/支持性文件5.1《数据分析控制程序》5.2《文件控制程序》5.3《记录控制程序》6相关记录6.1《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6.2《纠正和预防措施表》6.3《不合格项报告》6.4《内部管理体系审核报告》6.5《月产品质量分析报告》6.6《隐患整改通知书》6.7《环保检查情况整改通知单》公司名称logo修订号.:Rev.1文件号.:XXXX页码:PAGE36ofNUMPAGES202信息交流控制程序3210修订号描述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1目的和范围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渠道,确保内、外部信息得到及时、有效地传递和交流。本程序适用于XX有限责任公司有关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内、外部信息的收集、处理、反馈以及与外部相关方的信息交流。2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3术语和定义本程序无新术语。4职责4.1管理者代表4.1.1负责协调处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重要信息。4.1.2负责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重要信息与外部(包括上级主管部门、新闻媒体)的沟通与交流。4.2员工代表负责收集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公司工会。 4.3公司工会4.3.1负责将员工代表反映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收集、汇总,报管理者代表或技安环保处协调处理。4.3.2参加职业健康安全方面问题的协调、处理。4.4公司办公室负责对上级或地方主管部门有关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文件进行收集、传递。4.5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到各对口管理部门。5工作流程5.1信息的分类5.1.1外部信息a)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检查或监测结果;b)各相关职能部门接收到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c)来自相关方(如供方、工程合同方、社区居民等)的投诉、抱怨;d)其它外部信息,如各相关职能部门直接从外部获得的有关环境、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信息。5.1.2内部信息a)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完成情况和管理体系运行情况;b)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完成情况及检查结果;c)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监测和测量结果,内部审核报告以及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等; d)其它内部信息,如员工建议等。5.2外部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方式5.2.1公司办公室将接收到的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文件进行编号,填写“公文处理签”,呈报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下达到各责任部门。5.2.2法律法规、标准类资料信息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收集,传递到技安环保处。技安环保处进行汇总,并传达到各部门,执行《法律法规获取与更新控制程序》中有关规定。5.2.3相关方意见、投诉和抱怨等信息的传递和处理5.2.3.1对相关方提出的意见、投诉和抱怨,接收部门应及时进行处理。5.2.3.2如问题严重,应传递到技安环保处组织进行处理和答复。书面文件可直接传递到技安环保处;口头信息应填写在“信息交流记录表”中传递到技安环保处。5.2.3.3涉及重要环境因素及重要危害因素的信息,由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改进措施,执行《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中有关规定。5.2.3.4当相关方要求答复时,应将处理结果告知对方。如不能在短期内处理完成,视具体情况向相关方进行解释。5.2.3.5需向上级主管部门反馈的信息,由相关职能部门以书面报告形式向上级汇报处理结果。5.3内部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方式5.3.1公司在制定、评审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管理体系文件时,应邀请员工代表参与。5.3.2公司对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和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及最高管理层对环境、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指示和要求,应以文件、会议、公司内网、0A系统、宣传栏等方式发布,及时传达到各单位和全体员工。5.3.3对员工建议、意见的处理 5.3.3.1员工提出的有关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议题的建议、意见,由员工代表汇总后提交公司工会,必要时填写“信息交流记录表”。5.3.3.2公司工会应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对意见进行处理和解决,必要时请员工代表或员工参加讨论、协商解决。5.3.3.3若建议有助于改善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应纳入相关管理文件或提出具体措施。5.3.3.4公司工会应将处理结果记录在“信息交流记录表”中。所有建议事项及处理结果,均应记录备案。5.4内部信息的公开5.4.1对于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企业文化等公司信息,可通过各种直观的方式向社会宣传。5.4.2必须与外界交流的有关信息,由各对口部门告知相关方。5.5记录保存各部门应按《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对信息交流产生的记录进行归档保存。

公司名称logo修订号.:Rev.1文件号.:XXXX页码:PAGE43ofNUMPAGES202内部审核控制程序3210修订号描述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1目的审核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有关的部门所幵展的活动及其结果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确保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并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审核。3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年度内审计划、任命审核组长、批准内审实施计划和内审总结报告。3.2认证办负责编制年度内审计划、组织内审组。3.3审核组组长负责主持内审首次和末次会议;负责制定内审实施计划,组织内审组成员实施现场审核和对审核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编制内审总结报告。3.4内审组成员负责编制《内审检查表》,对受审部门进行现场审核、收集客观证据并做出公正的判断,客观填写《内审检查表》、分工编写《内审不合格报告》以及针对纠正措施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验证。3.5受审部门应积极地配合内审组的现场审核工作,负责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纠正措施。4工作程序4.1认证办制订年度公司内部管理体系审核计划,并于每年元月底之前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一般情况下,每年审核两次。4.2年度公司内部管理体系审核计划内容包括:a)审核的目的和范围;b)审核的依据;c)审核的频次和时间安排。4.3审核准备4.3.1管理者代表根据审核的部门及工作内容,至少提前两星期任命具有内部审核员资格的人员担任审核组组长,由其负责本次审核的具体组织工作。审核组长应确保审核的独立性、公正性。4.3.2审核组组长根据批准的《XX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各相关部门的状况和在体系中的重要性及以往审核的结果来编制本次《内部审核实施计划》,其中内审员必须是具有内审员资格,并且不参与本部门的审核。4.3.3《内部审核实施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应予现场审核的前7天下发通知到受审各部门和内审员。4.3.4审核实施计划内容:a)受审核的部门、审核的目的、范围、曰期;b)依据的文件;b)审核员通过交谈、查阅文件、现场观察等方式,寻找管理体系活动是否有效的证据并做出公正的判断,在《内审检查表》中填写客观记录; c)审核的标准条款及时间安排;d)审核员分工及陪审人员的安排。4.3.5受审核部门收到《内部审核实施计划》以后,如果对审核日期和审核人员有异议,可在两天内通知审核组,经过审核组与受审部门负责人协商后对计划进行适当调整。4.3.6受审核部门要确定陪审人员,在进行内审前报给审核组,并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4.3.7审核员根据审核实施计划的分工要求,收集相关的文件和记录,在现场审核的前2天编制完成《内审检查表》,报内审组长审阅。4.4实施现场审核:4.4.1召开首次会议:a)审核组成员、受审方负责人和陪审人员按内审实施计划参加首次会议,并填写《会议签到表》;b)首次会议由内审组长主持,内审组长将内审实施计划中的有关内容向受审部门介绍,并就注意事项、纪律要求及其它疑问与受审部门沟通;c)受审部门应指定其防审人员陪同内审员赴现场实施审核。4.4.2现场审核:a)首次会议结束后,审核员根据审核实施计划的时间安排和各自填制的《内审检查表》进行现场审核。c)现场发现问题时应当场让该项工作的负责人(或操作者)确认,并做好审核记录,作为审核的证据,同时亦可作为填写《内审不合格报告》的依 d)受审方必须积极地配合内审组的现场审核工作。4.4.3汇总分析审核结果:a)在现场审核结束后,内审组长负责召集所有内审组成员依据《内审检查表》中的客观记录,共同对现场审核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b)汇总分析后,内审组成员按各自发现的不合格项填写《内审不合格报告》,对现场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事实予以准确、客观、具体的描述,并判断违反标准或体系文件的具体条款;内审组长应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审核结果进行分析:——本次内审的实施情况;不合格项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一一与上次内审不合格项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对比,并对上次内审纠正措施完成情况及有效性进行验证;一一总结受审部门管理工作的优缺点;——总结体系符合标准的情况;一一总结体系有效实施和保持的情况。4.4.4召开末次会议:a)在内审组汇总分析审核结果完成后,召开末次会议。末次会议由内审组长主持,管理者代表、内审组成员、受审部门领导和陪同人员及有关负责人参加,并填写《会议签到表》;b)内审组长主持向受审部门通报审核结果,包括:重申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等;本次内审的实施情况; 宣读不合格报告及其分布情况;一一与上次内审结果的比较改进情况;一一体系是否符合标准的结论;一一体系是否有效得到实施和保持的结论;一一总结受审部门管理工作的优缺点;一一宣布内审总结报告的发放日期及发放部门的范围。c)根据内审结果对责任部门提出要求;d)内审组成员向受审部门发放《内审不合格报告》。4.5内审总结报告:4.5.1当现场审核结束后一周内,内审组长还应组织内审组成员根据末次会议情况编制《内审总结报告》。4.5.2内审组长将编制完成的《内审总结报告》送交管理者代表审核批准后报总经理,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信息之一。4.5.3内审组长将管理者代表审批的《内审总结报告》按规定要求,下发至受审部门。4.6纠正措施及其跟踪验证:4.6.1内审组成员在末次会议结束后,两日内将《内审不合格报告》发至受审部门。4.6.2责任部门应针对不合格事实,分析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及整改期限,并填写在《内审不合格报告》中,报内审员认可、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实施。4.6.3受审核部门在实施纠正措施过程中需要外部条件促成时,应及时书面报告到主管部门或管理者代表,并由其协调解决。4.6.4跟踪验证:a)认证办应对不合格项纠正措施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验证;b)经验证纠正措施已按期完成,将验证情况填写在《内审不合格报告》中;c)经验证未按期完成的纠正措施,除在报告中注明情况,汇报至管理者代表外,还应继续跟踪验证直至纠正措施的完成。4.7认证办负责将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结果及有关信息报管理者代表,提交管理评审。4.8内审形成的全部记录,由审核组组长在审核结束后一周内移交到认证办,按《记录控制程序》进行管理。4.9管理者代表就跨部门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进行协调。5相关/支持性文件5.1《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5.2《记录控制程序》6相关记录6.1《年度内部审核计划》6.2《内部审核实施计划》6.2《内审检查表》6.3《内审不合格报告》 6.5《内审总结报告》6.6《会议签到表》公司名称logo修订号.:Rev.1文件号.:XXXX页码:PAGE49ofNUMPAGES202化学品管理控制程序3210修订号描述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1目的对化学品、油品与放射性物质进行严格管理,预防和减少化学品、油品与放射性物质所带来人身伤害与环境污染。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化学品、油品与放射源采购、储存及使用的管理。3职责3.1供应部负责化学品、润滑油、重油与放射源的采购供应,储运部负责柴油、汽油票/卡的采购工作。3.2储运部、质管部、维护部门、各分厂是化学品、油品与放射源储存及使用的具体责任部门。3.3各责任部门负责化学品、油品与放射源的日常安全检查。3.4安全环保部负责化学品、油品与放射源的安全检查监督,以及放射源的定期监测。4工作程序4.1公司所用的主要化学品分易燃易爆品、助燃品、强氧化剂、腐蚀品、剧毒品、有毒品八类。4.1.1易燃易爆品:氯酸钠、甲醇、石油液化气等。4.1.2助燃品:氧气4.1.3强氧化剂:双氧水4.1.4腐蚀品:浓硫酸、盐酸、烧減、白液等。4.1.5剧毒品:三氧化二砷试剂、液氯等。4.1.6有毒品:液氣等4.2公司所用的油品主要有:润滑油、重油、柴油等。4.3公司使用的放射源为密封型放射源,核素主要为CS-127、C0-60,主要分布在备料、蒸煮、漂白、化学品、蒸发、苛化工段。4.4主要化学品、油品储存量品名日常储存量存放地点品名日常储存量存放地点氯酸钠200t氯酸钠库白液630m3苛化工段180t危险品库烧碱(30%)60m3苛化工段甲醇50m3化学品工段液氯40Kg供水工段20m3蒸发工段三氧化二砷试剂90g质管部石油液化气750kg苛化工段液氨600Kg化学水工段氧气7000Nm3/day氧气站润滑油润滑油库双氧水(27.5%)300t化学品工段重油500m3重油库浓硫酸33.6t化学品工段柴油800kg油品间盐酸2.5t化学品工段4.5化学品、油品的选用日常工作中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化学品、油品对职业健康、环境的影响,选用对职业健康和环境负面影响较小的化学品和油品。4.6化学品的采购4.6.1化学品的采购人员必须掌握所购化学品的安全常识及潜在的危害性,具备应急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4.6.2采购化学品时,供应部应遵守其特性要求及注意事项,向供应商索取化学品安全数据表(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4.7化学品、油品的入库、储存、出库4.7.1各储存、使用部门应做好相应的记录。4.7.2化学品、油品采购后,由质管部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填写《入库单》。4.7.3化学品、油品应设专门区域进行储存,并设专人管理。4.7.4化学品、油品仓库应当符合安全储存的要求,储运部等责任部门应根据化学品的性质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如通风、避光、防火、防爆、防盗、防毒、防潮、避雷、防静电等。4.7.5化学品应分类、分项存放,存放地点、数量要适宜,其存放要求如下: (1)遇热易燃易爆物品应在阴凉通风处存放;(2)遇潮易燃易爆物品应在干燥的环境中存放;(3)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互相抵触的化学品不能在同一地点混合存放;(4)堆垛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和通道;(5)大容量罐装容器应在稳固地点放置;4.7.6使用部门在领取化学品时,由仓库管理员负责填写《出库单》。领料员在出库前应检查与所领物品是否相符、有标识并签字,如发现不符应及时向管理员反映,由管理员及时进行纠正。剧毒化学品领用必须有两个人同时在场。4.7.7杜绝储油容器溢油,对在装卸油品操作中发生的跑冒滴漏、溢油应及时清理。4.8化学品、油品的使用4.8.1使用部门、储存部门必须严格遵守《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等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用火管理制度,掌握正确使用方法和事故应急措施,在使用对人体有影响的化学危险品时应穿戴安全防护用品。4.8.2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储存、运输或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人员必须熟悉使用、储存、运输或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做到持证上岗。4.8.3各部门要按照一般化学品的物性做好一般化学品的使用、储存及日常管理。4.8.4加油、换油和检修时应放置接油盆(桶)或在地面上铺一层木糠,以防止油料泄漏造成污染。4.8.5盛装化学品、油品的容器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检查,消除隐患,防止泄漏、爆炸、火灾、中毒、污染等事故的发生。使用后的化学品、油品容器应回收,只能盛装原物或同类产品,一律不允许盛装它物。4.8.6废弃的化学品、油品包装物、木糠应统一存放,并按《固体废物控制程序》进行处理。4.8.7废弃的油品应统一存放,按《油品管理制度》进行处理,严禁将油污、废油等倒入下水道排放或随意倾倒。4.8.8使用化学品的部门应经常检查使用化学品的设备装置,定期检修,确保安全使用。安全环保部每月一次对化学品的储存、使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求责任部门立即整改。4.8.9化学品、油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如出现异常、紧急情况或发生事故时,责任部门应组织人员及时处理,将损失尽量减少到最小,并填写《违章、事故及未遂事故登记簿》。4.8.10化学品采购人员、仓库管理员及化学品使用人员必须按《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参加专项培训。4.8.11突发化学品、油品大量泄漏等紧急事故时执行《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4.9放射性物质4.9.1公司使用密封型放射源,放射源分布在制浆分厂、碱回收治污分厂,主要用在进口仪表上,全公司一共有24个点。4.9.2放射源管理按《放射性物质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执行。4.9.3从事与放射性工作有关的人员必须进行定期职业健康体检,并经过放射防护及健康安全培训和法规教育,合格者方可从事与放射性有关的工作。4.9.4放射性作业人员应预先选择好安全操作位置,其位置应尽量选择在射线方向的背向,并尽可能保护防护距离充分利用现场条件进行屏蔽。4.9.5在安装放射源的现场,必须设置醒目的标示或警示牌,以免无关人员靠近或停留。必须在安装放射源的现场作业的人员与放射源保持至少lm的安全距离。4.9.6凡配置有放射源装置的设备,槽罐需要人员进入检修前,必须事先与自仪表部取得联系,确保放射源己关闭锁好后,方可进行检修作业。4.9.7现场射线探伤,必须标出控制区域,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在警戒各个方向上进行巡视监护,以防止人员误入或停留,进行夜间工作时,同样应设置警戒标志,配置红色标灯,并设人员巡视监护。4.9.8放射源必须专库专用,不得与易燃、易爆或腐蚀性物质放在一起。4.9.9放射源失效或报废,应由专职人员关闭放射源后妥善存放,并报当地公安、环保部、卫生部门。4.9.10—旦放射源丢失或失窃,必须立即报告当地卫生管理部门与公安部门迅速处理,并立即报告相关主管部门。4.9.11当发生辐射事故时,执行《放射源事故应急处理预案》4.9.12每年安全环保部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放射源进行检测。5相关/支持性文件5.1《危险品安全管理制度》5.2《放射性物质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5.3《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5.4《人力资源管理程序》5.5《固体废弃物控制程序》5.6《油品管理规定》5.7《采购控制程序》5.8《放射源事故应急处理预案》6相关记录:6.1《纠正和预防措施表》6.2《隐患整改通知书》6.3《环保检查情况整改通知单》公司名称logo修订号.:Rev.1文件号.:XXXX页码:PAGE61ofNUMPAGES201培训控制程序3210修订号描述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1目的和范围对人力资源进行控制,确保从事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并承担规定职责的人员胜任其所担负的工作。本程序适用于XX有限责任公司对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人员招聘、配置、培训、经历、教育、技能和经验的考核控制。2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曰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3术语和定义本程序无新术语。4职责4.1公司分管领导4.1.1负责公司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和人员需求、配置、教育培训计划的审批。4.1.2负责审定《岗位任职和职责要求》和在岗人员考核结论。4.2人事劳资处4.2.1负责编制公司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 4.2.2负责编制《岗位任职和职责要求》,作为人员甄选、安排、培训和考评的主要依据。4.2.3负责编制公司年度人员需求计划、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4.2.4负责人员引进、调配、教育、培训和能力考核工作。4.2.5负责持证上岗人员(含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的审核与管理。4.2.6负责制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员工休息休假、工作时间、劳动报酬、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及劳动定额管理制度。4.3组织部负责制定中层管理人员任用、管理和考核的相关办法并负责实施。4.4公司工会4.4.1负责编制不同类别人员体检计划并组织实施,保持记录。4.4.2负责组织实施员工疗养,广泛开展各种有利于员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4.5各相关单位4.5.1协助编制屮长期及年度人力资源规划和计划。4.5.2配合做好人力资源配置和员工的培训考核管理工作。4.5.3负责对本单位员工进行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意识、知识和技术培训、教育。5工作流程5.1制定计划5.1.1各单位根据科研、生产、经营发展和工作任务,提出部门年度人员需求和培训计划。 5.1.2人事劳资处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及年度经营目标,结合各单位年度人员需求实际情况,编制年度人员需求、教育培训计划,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5.2实施计划5.2.1人事劳资处组织制定《岗位任职和职责要求》,确定上岗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资质、技能、工作经验、身体状况和岗位职责。特别是从事的工作可能受重要环境因素或重要危害因素影响的人员,在进行评价时还要考虑其控制、减少、消除环境影响或风险的能力。这些人员包括为公司工作和代表公司工作的人员。5.2.2根据公司各岗位工作需求计划,依据《岗位任职和职责要求》,由人事劳资处采取内部人员调配、引进高校毕业生、面向社会招聘、接收政策安置、企业自主培训和培养等多种措施,满足岗位工作需求。5.2.3根据公司年度员工教育培训计划,对受重要环境因素或重要危害因素影响的岗位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教育。5.2.4人事劳资处建立健全有效的人事管理制度、适宜的工资分配制度、积极的人才培养制度和各种激励制度,确保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5.2.5公司工会组织对各类员工分别进行定期体检,并积极开展各种有利于员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提高员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素质。5.3培训内容5.3.1包括:公司概况、管理制度、方针IL]标、GB/T24001和GB/T28001标准、相关法律法规、环保意识、职业健康安全意识、重要环境因素、重要危害因素、生产安全、清洁生产、质量、保密、安全作业知识、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措施、职业素养、岗位业务知识和技能等。5.3.2培训内容的深度,可视不同的岗位而定。5.3.3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有特殊要求的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进行培训、考核、取证,并持证上岗。5.3.4内审员必须参加国家有关部门或具有相应资格的认证机构举办的“内审员培训班”,取得内审资格后,方可作为内审员。 5.3.5对操作工人进行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使其对所操作的设备、工量具、仪器仪表能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同时明确本岗位职责。5.3.6新员工培训新进公司的员工应进行“三级教育”,包括公司级、车间及部门级、班组级教育。a)公司级教育由人事劳资处组织进行,内容包括劳动纪律及规章制度、质量、安全和环保及相关法律法规等;b)车间及部门级教育由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内容包括部门的职责及工作程序;c)班组级教育由班组长釆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学习生产设备性能、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环保事项及紧急情况的应变措施等;d)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和职业健康安全意识,使员工明确权利和责任,提高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为实现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作出贡献。5.4考核评价5.4.1新员工入公司后,公司对其分阶段进行考核评价。5.4.2人事劳资处每年对员工进行年度、岗位绩效考核。员工年度、岗位绩效考核对象为见习期满转正的在岗职工,主要从职业素养、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三个方面对员工的全年工作业绩和表现进行综合考评。职工年度、岗位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年终奖金分配、岗位再培训、岗位调整等的重要依据。5.4.3组织部按《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任用、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关于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管理制度,在做好日常考核的基础上,进行月度或年度的考核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工资晋级、职务任免、职务晋升的主要依据。5.4.4人事劳资处按年度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全面工作总结,找出问题,持续改进,总结内容涵盖人力资源管理的选、育、用、留等方面。5.5培训记录 5.5.1人事劳资处应保存员工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建立员工人事档案。5.5.2对特种作业人员建立名册,监督、检查、核对其作业证件,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6记录年度人员需求、培训计划员工培训登记表(附录)年度总结(格式不限)以上记录由人事劳资处负责完整保存,保存期限为10年。公司名称logo修订号.:Rev.1文件号.:XXXX页码:PAGE66ofNUMPAGES201基础设施和工作作业环境控制程序3210修订号描述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1目的和范围公司根据生产和工作的需要,提供并维护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环保、职业健康安全防护所需的基础设施,并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设备完好。本程序适用于XXX有限责任公司基础设施(如建筑物、工作场所、生产设备、环保和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持性服务等)、工作环境(包括人和物的因素)的控制。2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3术语和定义3.1基础设施公司运行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含环保、安全设施)和服务的体系。3.2工作环境工作时所处的一组条件,包括社会的、心理的、物理的和环境的因4职责4.1经济管理处 负责编制公司科研生产所需的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的配置计划。4.2工艺技术管理部负责对公司所需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制定工艺规划和实施方案,并进行监督管理。4.3机动处负责对机械动力、能源动力(水、电、气等辅助条件)、通讯等设施进行维护、检修、控制和管理。4.4计量仪表处负责对仪器仪表和计量器具进行维护、检修、调配、控制与管理。4.5网管中心负责计算机网络建设和管理、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与管理。4.6基建处负责对建筑物的建设、维修和实物进行管理。5工作流程5.1识別并确定需求5.1.1需求的内容5.1.1.1基础设施包括下述三方面内容: a)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如:生产车间、办公用房及其配套设施(取暖降温设施、水电气供应设施、通讯设施、电梯等);b)过程设备,如:机床设备、生产线体、试验分析设备、检验检测设备、计算机、各项环保安全设施等;c)支持性服务,如交通运输、通讯服务等。5.1.1.2工作环境包括下述两方面内容:a)与人有影响的环境因素,如社会因素(周边环境、承认方式等)、心理因素(人事安排、工资福利政策、职工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领导的工作作风等对员工心态影响的因素,安全规则、防护设施、有毒有害作业的保护是否完备等对员工安全感影响的因素等);b)与人和物均有影响的环境因素,如:环境的温度、湿度、照明、通风、噪音、振动、污染、静电、洁净度等,同时应考虑不同产品所要求的不同环境条件。5.1.2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需求申请和审批5.1.2.1各单位依据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分析现有基础设施的适宜性和符合性,当需要增加、改造时,应对其进行论证或评估,形成需求报告。报告应包括:具体需求、理由、数量、配套设施、财务预算及满足需求后所应达到的效果等。5.1.2.2根据工艺技术管理发展规划、产品质量要求及生产、科研环境要求,日常科研、生产、经营用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条件改造由使用单位提出需求,归口管理单位组织调研和初步选型,形成论证报告;论证报告随同季度购置计划申请表由归口单位上报经济管理处,经审核并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由经济管理处列入公司季度生产经济计划,并安排实施。针对产品科研生产的专项技术改造,由工艺技术管理部或相关技术开发部门提出初步建设方案,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核后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5.1.2.3对年度下达的涉及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改造的费用计划,按照费用管理办法执行,由各费用归口管理部门严格控制。5.2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配置5.2.1相应归口承办部门接到批示确定的报告后,组织市场调研、设施购置或建设等,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同时还应考虑环保、节能、使用和维护安全等因素。5.2.2基础建设环境设施的土建改造项目由基建处负责实施;机械动力设备、能源动力、通讯设施由机动处负责实施;仪器仪表设施由计量仪表处负责实施;网络环境改造由网管中心负责实施。5.3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验收各归口承办部门负责组织设施购置、工作环境改造后的验收,记录验收结果。必要时可聘请国家认可的具有计量检测资格的第三方参与验收,出具验收报告。5.4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管理5.4.1机动处应建立健全设施台帐和档案,制定《设备管理制度》、《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等,对设备实施管理。 5.4.2计量仪表处应建立各类仪器、仪表台帐和档案,制定仪器、仪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实施管理。5.5基础设施的使用和维护5.5.1机动处和计量仪表处应按设施的特性制订分类维护、保养计划和维护保养方法。如仪器仪表的“周检计划”和“检定规程”、设备的“大修计划”和“设备检定规程”等,必要时应将计划和方法报相关部门和领导签署批准,并严格执行和保持记录。5.5.2使用部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设施出现异常情况,如设备能力不能满足产品、环保、员工健康安全等需要时,应停止使用,并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和领导,及时给予维修和处理。5.5.3应确保生产设施、环保设施和废水、废气、噪声治理设施等完好,工作环境满足要求。5.5.4工艺技术管理部和机动处对工作环境和条件进行管理和监控,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案,并加以记录。5.6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能力评价5.6.1根据使用要求(包括法律法规要求,如污染是否被控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评价设施的能力,主要由使用部门和归口管理部门进行评价。5.6.2按评价结果,做出更换、添置、改进等决策方案,将需求方案按上述工作流程执行或部分执行(可行时),以保持设施的能力。 5.6.3对于基础设施的全部内容和工作环境中与人和物均有影响的环境因素两部份内容的管理与控制,应按上述工作程序执行。对于工作环境中与人有影响的环境因素的管理与控制,在制订政策和有关管理措施时,除应考虑按上述程序如识别、配置和评价外,应充分考虑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内容的相关影响,还应注重下述内容对人的心理和公司业缋的影响。a)鼓励员工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和改进工作,使每位员工的才智得到充分发挥;b)让员工积极参与管理决策和过程控制,使其在规定职责的范围内有一定的自主权;c)让员工叨确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和规定的目标,使其树立工作信心,提局敬业精神;d)在公司内部提倡自由地分享知识和经验,使先进的知识和经验成为共同的财富;e)充分尊重员工的工作和奉献,正确评价其业绩,适时从精神和物质上给予恰当的激励。5.7工作环境的管理对生产环境中粉尘、噪声按《废气污染控制程序》、《噪声污染防治管理程序》进行管理,确保粉尘、废气达标排放,车间噪声符合要求,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6记录经审批的年、季度需求报告、专题报告及执行计划、维护记录以上记录由归口部门负责完整保存,保存期限为长期。公司名称logo修订号.:Rev.1文件号.:XXXX页码:PAGE74ofNUMPAGES201应对风险和机遇控制管理程序3210修订号描述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1目的明确危险源辨识的方法与步骤,确定风险评价标准,辨识作业区域内的危险源并对风险进行评价和控制策划。2范围适用于公司办公区域、生产区域。3职责3.1各部门根据本部门作业过程,辨识本部门作业范围的危险源,并将统计相关的数据上报安全环保部。3.2安全环保部负责进行危险源的辨识与风险评价,并确定具有中度以上风险的危险源。4工作程序4.1辨识危险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步骤:4.1.1根据公司的生产工艺流程图;4.1.2收集信息和法规;4.1.3确定生产过程中伴随的危险源;4.1.4按危险源的危险程度进行风险评价;4.1.5进行风险控制策划;4.1.6制定控制和改进程序。4.2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根据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标准,并结合GB/T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的坍塌、淹溺和车辆伤害的分类,把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分为如下6大类:4.2.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外形缺陷)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非电离辐射、紫外线)7)运动物危害8)明火 9)能造成灼烧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非毒性粉尘与气熔胶)12)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采光照明不良、强迫体位、高湿高温)13)信号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不规范、标志位置缺陷)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不规范、标志位置缺陷)4.2.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液体、固体、气溶胶)2)自燃性物质3)有毒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5)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4.2.3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2)传染病媒介物3)夹竹桃4)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4.2.4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很、视力负荷超限)2)健康状况异常3)从事禁忌作业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4.2.5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1)指挥失误2)操作失误3)监护失误4)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4.2.6其他危险、危害因素1)坍塌2)淹溺3)车辆伤害4.3确定危险源的依据1)客观具有或可能具有危险的 2)法律法规及要求有叨确规定的3)职业健康安全方针4)事故、事件、不符合和预防措施5)相关方要求的6)其他4.4危险源辨识4.4.1危险源辨识方法本公司辨识危险源采用安全检查表、事件树分析等方法,同时采用问卷调查及现场观察作为辨识方法的补充。4.4.2辨识范围1)组织内部的活动2)供方和询问者的活动3)产品使用4)外部提供服务4.4.3各部门在辨识危险源时,须1)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间段;2)考虑正常、异常、及紧急三种状态;3)考虑公司可施加影响的相关方(供方、承包方)的业务活动;4)考虑常规的和非常规的活动;5)考虑所有进人工场所的人员活动;6)考虑工作场所的设备(无论本部门还是外单位提供的)各部门根据危险源辨识本部门的危险源,并填写《危险源清单》,并附相关数据业务变化,须及时更新。各部门负责组织本单位危险源辨识工作,并负责登记,汇总有关的危险源,交企划部。安全环保部根据风险评价标准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编制《危险源清单》、《具有中度以上风险的危险源清单》,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评价,确认具有中度以上风险的危险源。4.5风险评价标准及风险控制策划4.5.1评价基本原则将登记的危险源按规定的标准进行重要性评价,确定重大风险及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本公司采用矩阵法和D=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进行风险评价。4.5.2风险评价方法及风险策划伤害严重程度的判断,应考虑如下因素:一一轻微伤害,如表面操作,轻微的割伤和擦伤;粉尘对眼睛的刺激;烦躁和刺激(如头痛);导致暂时性不适的疾病;一一伤害,如划伤、烧伤、脑震荡、严重扭伤、轻微骨折;耳聋、皮炎、哮喘与工作相关的上肢损伤,导致永久性轻微功能丧失的疾病;一一严重伤害,如截肢、严重骨折、中毒、复合伤害、致命伤害;一一职业病,其他导致寿命严重缩短的疾病,伤害可能性的判断,应考虑以下内容:风险控制策划风险措施可忽略的不需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记录可容许的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定控制措施得以维持中度的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并在时间和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行进一步的评价,以更准确的确定伤害的可能性,以确定是否需要改进的措施。重大的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备大量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就应釆取紧急措施不可容许的有将风险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放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方法二:D=LE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式中:D为风险值;L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为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发生事故发生的后果。本公司采用方法一进行风险直接判断,采用方法二进行风险评价,并结合法律法规的符合性进行,评价得分70分以上为中度以上风险,4.6重新评价及更新每年上半安全环保部组织全公司对危险源进行一次重新辨识并评价,并编制新的《危险源清单》及《兵有中度以上风险的危险清单》。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就及时对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更新危险源及中度以上风险;1)公司的产品、活动、服务发生变化;2)法律法规有大的调整3)员工提出抱怨或合理要求4)管理评审或最高管理层要求4.7规定风险分级,识别可通过目标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中所规定的措施来消除或控制的风险;4.8规定对所要求的活动进行检测,以确保其有效实施;4.9规定为确定设施要求识别培训需求和(或)开展运行控制提供输入信息。5相关/支持性文件(无)6相关记录6.1《危险源排查表》6.2《危险源清单》6.3《危险源风险评估表》6.4《具有中度以上风险的危险源清单》公司名称logo修订号.:Rev.1文件号.:XXXX页码:PAGE80ofNUMPAGES201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3210修订号描述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1目的识别潜在的安全、环境事故和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方案,预防或减少突发事件对公司造成人身伤害和环境影响。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对潜在的安全、环境事故或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的预防与应急。3职责3.1安全环保部为本程序的监督管理部门。3.2各部门及分厂负责本单位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的预案和具体实施。3.3总经理/董事长为公司应急救援行动总指挥。4工作程序4.1相关定义4.1.1一般事故:指发生一次1人轻伤或轻微伤人身伤害责任事故;小范围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价值在1000元以上(含1000元),1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4.1.2重大事故:指发生一次2人(含2人以上)轻伤、重伤、死亡人身伤害责任事故•,火灾事故;大范围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价值在1万元以上(含1万元)的设备事故。4.2安全事故、环境事故和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的种类:主要包括以下潜在的安全事故、环境事故和紧急情况:洪水、火灾、锅炉爆炸、化学品泄漏、放射源泄漏、环保设备发生故障等。4.3对于存在安全事故、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预案内容包括确定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控制点、应急响应职责及应急人员、与外部及安全部门的联络渠道与信息、不同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应急措施等内容。4.4洪水的应急准备与响应4.4.1公司建立防汛指挥部负责在防汛期间组织防汛和抗洪。4.4.2在防汛期间增加对化学品的监督管理频次,防止化学品的意外泄漏。4.4.3洪水来临时,由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抗洪,按《防洪预案》执行。公司在防汛期间由公司办准备防汛物资。4.5火灾的应急准备与响应4.5.1各部门严格执行《消防管理制度》,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4.5.2重点防火区域内严禁烟火,落实防火安全日常巡查工作。24小时有人值班,及时发现问题,杜绝违章用火,严格按《安全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动火许可证。4.5.3专职消防员每班至少进行一次防火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4.5.4各部门加强对消防器材检查和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4.5.5火灾事故发生后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执行。4.6化学品泄漏的应急准备与响应4.6.1化学品分类、分项存放,存放地点、数量要适宜,其存放要求如下:1)遇热易燃易爆物品在阴凉通风处存放;2)遇潮易燃易爆物品在干燥的环境中存放;3)化学性质互相作用的化学品不能在同一地点混合存放;4)化学品分类、分堆贮存,堆垛不得过高、过密,堆垛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和通道;5)大容量罐装容器在稳固地点放置。4.6.2储运部和使用单位做好化学品储存的日常安全检查,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安全环保部每月一次对化学品的储存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给责任部门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4.6.3各储存、使用单位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要求准备化学品泄漏的防护服、防毒面具、消防器材等应急物资。4.6.4化学品发生大量泄漏时执行《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理预案》。4.7锅炉爆炸的应急准备与响应4.7.1碱回收治污分厂和热电分厂在使用碱炉、锅炉前进行安全检查,生产技术部定期按国家要求组织对碱炉、锅炉进行检验,取得检验合格证后方可使用。4.7.2司炉工必须持证上岗,上岗前必须经过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培训,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落实。4.7.3司炉工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认真填写各项记录。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通知值班领导。4.7.4锅炉发生爆炸事故执行《锅炉、碱炉、汽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4.8放射源发生事故执行《放射源事故应急处理预案》4.9当污水处理场设备发生故障时,污水排入应急池,分厂对故障进行抢修;当抢修时间过长,应急池不能满足要求时停产维修。 4.10当大气污染物(烟气、臭气)处理装置发生故障时采取的应急措施:4.10.1锅炉静电除尘装置发生故障,不能正常进行除尘工作时,停用该锅炉,分厂组织力量对静电除尘器进行检修,生产调度要做好生产用汽和用电的协调工作。4.10.2碱炉静电除尘装置发生故障,需要进行检修时,生产调度协调生产,降负荷运行,避免未经处理的烟气直接外排,污染周边环境。如果降负荷运行不能满足维修要求,必要时停产维修。4.10.3当碱炉降负荷运行,不能燃烧低浓臭气时,停止低浓臭气的收集,避免臭气未经处理直接高空排放,生产调度协调低负荷进行生产,减少臭气的产生量。4.10.4当石灰窑故障,不能燃烧高浓臭气时,将高浓臭气转到臭气应急燃烧系统进行燃烧处理,不允许臭气未经处理直接高空排放。4.10.5当漂白涤气器故障,不能对漂白尾气进行洗涤处理时,视故障情况生产调度协调降负荷生产,分厂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如降负荷不能满足要求时停产维修。4.10.6臭气收集处理系统出现故障。发生高浓臭气跑、冒现象,分厂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必要时,相关工段停机检修。4.11事故处置、处理:4.11.1事故发生后,按“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未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4.11.2—般事故各部门自行处理,并将调查处理结果上报安全环保部。经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后,报总经理审阅。4.11.3对重大的事故发生后,由公司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情况进行调查,并由调查组填写相关记录。调查结束,通过事故调查得出相关结论,经调查组组长/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后报总经理、董事长审阅。4.11.4事故责任部门组织本部门人员及时对有关制度进行修订,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验证。4.11.5事故调查组根据事故影响对事故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进行处理。4.11.6事故处理结果以OA形式通报全公司,必要时事故处理相关资料报送相关方。4.12针对上述事故的发生、处理情况,对本程序/预案进行评审,必要时安全环保部组织相关部门对程序文件/预案进行修改,并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4.13安全环保部制定重大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各生产分厂/部门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处理预案。4.14每年安全环保部至少组织一次公司应急预案演练,各生产分厂/部门至少组织一次本单位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演练,针对演练的情况评审、修订预案。4.15发生应急情况启动应急程序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后,由编写部门组织进行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必要时进行修改。4.16每年初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写部门对预案进行评审,必须时进行修改。5相关/支持性文件4.1《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4.2《消防管理程序》4.3《防洪预案》4.4《事故应急处理预案》4.5《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4.6《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理预案》4.7《锅炉、碱炉、汽机事故应急处理案》4.8《放射源事故应急处理预案》6相关记录6.1《火灾情况记录表》6.2《事故报告单》6.3《职工(含各类劳务工)伤亡事故登记表》6.4《事故分析会记录》6.1《事故调查谈话记录》公司名称logo修订号.:Rev.1文件号.:XXXX页码:PAGE84ofNUMPAGES201废弃物管理控制程序3210修订号描述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1目的对公司的固体废物进行控制,确保所有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理。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厂区内所有固体废物的控制。3职责3.1安全环保部负责公司固体废物处理的监督管理。3.2公司办负责公司生活垃圾、办公及医疗垃圾的收集、处理处置;设备包装箱的回收处理。3.3储运部负责公司化工原材料包装桶、盛装剧毒化学药品的包装物的处理。3.4各职能部门和分厂负责收集处理本单位在生产、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及化工原材料包装袋、化学药品的包装物。3.5工程部负责固体废物周转场的维修工作。3.6生产技术部负责(供应部协助)废弃液化气瓶、液氯瓶等压力容器的处理。3.7碱回收治污分厂负责白泥、废石灰、污水处理污泥、绿泥、石灰渣的收集。3.8制浆分厂负责组织木肩、浆节、废浆的处理。3.9热电分厂负责组织树皮、煤灰、炉渣的处理。4工作程序1固1昧废物的分类种类可回收不可回收般性树皮、木屑、浆节废浆、设备包装箱、煤灰炉渣、污泥、盛装一般化学药品的玻璃瓶等生活垃圾、普通灯泡、危险性如甲醇、氯酸钠、液氯等有毒有害化工原材料包装袋(桶、瓶)等医疗废物、废弃汞灯、废弃充电电池、钮扣电池、蓄电池、废弃电脑、绿泥、剧毒化学药品包装物等4.2固体废物的收集与处理(仅部分列举,其余固废的收集与处理详见《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固体废物名称负贵收集部门处理方法负贵处理部门木糠制浆分厂综合利用制浆分厂浆节、废浆制浆分厂综合利用制浆分厂含油木糠各分厂、部门在生产维修过程中产生锅炉燃烧热电分厂树皮制浆分厂锅炉燃烧热电分厂煤灰、炉渣热电分厂综合利用热电分厂盛装剧毒化学药品的包装物质管部在没有找到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前,先妥善存放,待日后找到资质的单位再处理。储运部化工原材料包装袋(桶)、盛装一般化学药品的玻璃瓶制浆分厂、碱回收治污分厂热电分厂、质管部返回原供货商或交回收站制浆分厂、碱回收治污分厂、热电分厂、质管部、储运部废弃液化气瓶液氯瓶等压力容器制浆分厂、质管部碱回收治污分厂、热电分厂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生产技术部(供应部协助)白泥碱冋收治污分厂综合利用或填埋安全环保部废石灰、石灰渣碱回收治污分厂综合利用或填埋安全环保部污泥碱回收治污分厂综合利用安全环保部备料污泥制浆分厂综合利用安全环保部绿泥碱回收治污分厂填埋安全环保部废弃含汞灯管、纽扣电池、充电电池、废蓄电池等生产分厂、自控仪表部、储运部等部门在没有找到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前,先妥善存放,待曰后找到有资质的单位再处理。公司办设备包装箱储运部联系外卖或加工桌椅公司办办公、生活垃圾各部门(分厂)生产、工作过程中的垃圾分别收集堆放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公司办医疗垃圾医务室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公司办4.3固废管理的监督检查4.3.1各部门分厂对内部固废的分类收集进行监督和检查是否按要求进行分类收集,并做好检查记录。4.3.2安全环保部对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和处理按要求进行监督和检查,如存在乱堆乱放现象,情节严重者由安全环保部开具《纠正和预防措施表》,由责任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并釆取纠正预防措施。4.4固体废物管理产生的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要求管理。5相关/支持性文件5.1《记录控制程序》5.2《固体废物管理制度》6相关记录6.1《纠正和预防措施表》公司名称logo修订号.:Rev.1文件号.:XXXX页码:PAGE92ofNUMPAGES201文件控制程序3210修订号描述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1目的和范围对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以确保所使用的文件有效,防止使用失效或作废的文件。本程序适用于XXX有限责任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包括记录所使用的空白表格的控制。2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3术语和定义本程序无新术语。4职责4.1技安环保处4.1.1负责组织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4.1.2负责文件的审查、会签、编号、更改、发放,并对其适宜性进行动态管理。4.2各职能部门4.2.1负责职责分工范围内程序文件的编制。4.2.2负责本部门管理文件的编制。5工作流程5.1分类根据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使用性质可分为以下两类类:5.1.1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包括:a)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b)程序文件;c)作业文件(作业指导书、安全操作规程、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等)。5.1.2外来文件包括:国家、省、市、行业标准及法规、文件、相关方的要求等。5.2文件的编号5.2.1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和其它企业管理标准的编号应符合《企业标准编号方法》的规定。5.2.2外来文件沿用原文件编号,在公司办公室进行登记管理。5.3文件的编制5.3.1文件的内容应满足规定的要求,表达清楚、层次分明、简明扼要。5.3.2文件和其它企业管理标准的编写应符合《企业标准编号方法》的规定。5.4文件的签署5.4.1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管理手册由技安环保处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5.4.2程序文件文件应经拟制者、审核者、审查者、批准者签署。5.4.2.1拟制者由该程序文件的部门领导在本部门内确定拟制者。拟制者主要负责所编制的程序文件应能满足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活动要求。5.4.2.2审核者由该程序文件的部门领导负责审核。审核者主要负责程序的完整性和可行性,文件应与相关部门的管理活动协调。5.4.2.3会签者程序文件由各相关部门领导会签。会签者主要负责该程序文件中所涉及到的管理活动,并确保实施。5.4.2.4审查者由档案管理处或指定人员审查。主要负责审查格式、内容。5.4.2.5批准者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批准。5.4.3作业文件作业文件由各归口管理部门编写,部门领导负责审批。5.5文件的评审必要时应对文件按公司的有关规定进行评审。文件的评审主要包括:a)对文件的内容和效果进行评价•,b)对文件的适宜性进行评价;c)对换版或更新的文件进行局部或系统的再评审。5.6文件的发放5.6.1由文件归口管理单位负责编号、发放,建立“文件发放登记台帐”。应确保文件使用的各场所都应得到文件的有效版本。 5.6.2公司内使用的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均为受控文件,向第三方认证机构报送的文件也为受控文件,应加盖“受控”印章。5.6.3提供给用户、供方的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为非受控文件,不进行编号。非受控文件由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进行发放。在此后的更改过程中不纳入更改范围。5.7文件的管理5.7.1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由技安环保处进行管理。技安环保处应设专人进行登记、分类、编目、立卷、装订,建立“文件归档台帐”。5.7.2正式的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应为一套,以供对照查阅。5.7.3作业文件由各职能部门进行管理,应进行登记、分类、编目。5.7.4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档案由技安环保处管理。机械、动力设备、环境试验设备档案由机动处管理。计量器具、仪器仪表档案由计量仪表处管理。职工教育、培训档案由人事劳资处管理。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成本档案由财务处管理,建立“文件归档台帐”。5.7.5文件管理部门应保证文件安全存放,存放环境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5.7.6文件的借阅按各归口管理单位管理制度执行。5.8文件的使用管理5.8.1文件的使用者应妥善保管文件,确保文件清晰、不丢失、不损坏、不涂改,且不得随意转借他人。5.8.2文件在使用过程中,如丢失、破损、污损、不清,使用者应及时向文件管理部门申请补发或换发。文件管理部门应做好记录。5.9文件的更改 5.9.1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更改由各职能部门提出申请,经技安环保处审核,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技安环保处组织更改。5.9.2文件更改的实施工作由原拟制部门负责。更改完成后按5.4条款规定进行签署。5.9.3文件更改后,由更改部门填写“文件更改通知单”,说明更改内容、更改生效日期,并将更改后的文件发放到相关部门或人员。5.9.4文件的现行修订状态用版本号/修改次表示,版本号为英文字母A、B、C……,A为原版,B为第一次修改版,依次类推。修改次以0、1、2、3、表示。5.9.5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更改应向认证机构中报备案。5.9.6作业文件的更改,由文件管理单位提出申请,按《文件的更改管理》的规定执行。5.10作废文件的处理5.10.1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废后,由技安环保处重新发放新文件,同时收回作废文件,予以隔离、销毁,填写“文件销毁记录”。5.10.2其它和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有关的管理性文件作废后,由更改部门收回原文件统一销毁处理,填写“文件销毁记录”。作废的文件应列出清单,交技安环保处存档。5.10.3需保留的作废文件,应由归口管理部门加盖“作废”或“仅供参考”印章并登记。6记录文件的发放登记台帐(详见各归口单位台帐)。文件的归档台帐(详见各归口单位台帐)。文件的更改(详见各归口单位更改单)。文件销毁记录台帐(见各归口管理单位台帐)。文件更改通知单的格式和填写要求(附录)。以上记录由归口单位负责完整保存,保存期限为长期。

公司名称logo修订号.:Rev.1文件号.:XXXX页码:PAGE96ofNUMPAGES201新增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控制程序3210修订号描述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1目的对新改扩建项目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施加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影响,预防或减少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消除或减少员工和其他相关可能面临的质量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确保新改扩建项目满足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新建、技术改造、扩建工程建设项目。3职责3.1研宄发展中心/项目筹建办公室负责新改扩建项目的管理。3.2分管新改扩建项目的公司领导,对新改扩建项目工程建设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负责。3.3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和职业健康安全评价及“三同时”的验收工作。3.4生产技术部负责工程项目生产许可的办理。4工作程序4.1项目的确定和工艺的选定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研发中心/项目筹建办公室提出工程项目的建设意见及方案,报公司总经理和董事长审批。技术改造项目根据公司《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制度》进行项目分类、申请和立项。工程项目的建议书和可行性研宄报告需包括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内容,选用符合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要求的工艺。并组织有关部门对该项目的建设方案和工艺设备进行选定。4.2可行性分析4.2.1研发中心/项目筹建办公室组织新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审核。4.2.2安全环保部负责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环境现状和建成投入运行后可能造成的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