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渠县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达州市渠县2024届化学九上期中综合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实验室内用块状固体碳酸钙制取乙炔(C2H2),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氯分解更加激烈,所选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A. B. C. D.2.实验室中关于物质的鉴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澄清石灰水区分二氧化碳和氧气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C.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分食盐水和蒸馏水 D.用燃烧的木条区分氮气和氧气3.下列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A.iphone系统的升级B.合成新材料,使制作的电脑更轻C.基因图谱的研究D.凸透镜成像规律4.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D.酒精挥发: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5.接受习主席国家勋章奖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而获得拉斯克奖,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该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gB.青蒿素是由42个原子构成的C.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D.该物质属于氧化物6.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是()A.B.C.D.7.下列说法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能导电B.硬度最大C.常温下呈气态D.会生锈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A.二氧化硫浓度 B.氮气浓度 C.二氧化氮浓度 D.PM2.5浓度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10.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Z是由Y分解生成的B.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Z的质量比15:14C.化学反应前后,氢原子数目减少D.一个Y分子和一个W分子均含10个电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人类生活离不开水。某研究学习小组对附近河流水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1)自来水厂除去水样中的不溶物所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2)检验所取水样属于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日常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3)活性炭可以除去生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性。(4)爱护水资源是每个青少年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请写出一种节约用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继发现青蒿素后又发明了双氢青蒿素.图示是双氢青蒿素片的部分说明,请回答:(1)双氢青蒿素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2)双氢青蒿素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3)双氢青蒿素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4)双氢青蒿素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5)3片双氢青蒿素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mg。(计算结果精确到0.1m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将一小块干冰放进一塑料袋,将口袋扎紧,一段时间后,塑料袋鼓起如图。(1)从物质分类看,干冰属于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2)从物质组成看,干冰由_____和_____组成。(3)从物质变化看,塑料袋鼓起的过程中干冰发生了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4)从微观角度分析,塑料袋鼓起的原因是_____。(5)将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含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原来呈紫色的溶液变成_____色,有关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1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如图是空气中一些气体的用途:其中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__(填图中字母序号,下同);属于氮气用途的是________,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2)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可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根据下表数据判断。物质氢气氮气氧气沸点/℃-252.8-195.8-183.0工业上制取氧气,控制温度在_________________范围时,可以将液态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分离开。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費料、实验探究。(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和小洁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分别如A图和B图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提示:)(实验结论)小刚:在化学反应中,各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各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在化学反应中,各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各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_____(填“小刚”或“小洁”)的结论正确,导致其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结论分析)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填序号)一定不变,所以物质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①原子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分子的数目;⑦原子的质量;⑧分子的质量;⑨元素的质量;⑩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交流表达)小刚和小洁通过讨论变流,认为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应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要在_____中进行实验。(反思评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实验后的废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而应倒入废液桶或废液缸里,否则会:_____。16.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小明在实验室中完成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滴入2滴石蕊试液,然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红。那么是什么物质使得石蕊试液变色呢?小明提出猜想:①水能使石蕊试液变色;②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石蕊试液变色设计实验:取用石蕊试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紫花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方案现象结论(1)往紫花上喷水______________猜想①不正确(2)把紫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紫花不变色_________________从上面的实验可知小明的猜想都不正确,那么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方案现象结论及原因紫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_________________你的猜想正确通过探究可知往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使石蕊试液变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题分析】

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用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备乙炔,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因此不需要加热;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更加剧烈,因此选用有分液漏斗的装置,因为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故选B。2、C【解题分析】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C、实验室中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不能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故选项正确D、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种气体,若木条熄灭,则是氮气;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C。3、B【解题分析】

A、iphone系统的升级是信息技术研究的内容,故A错误;B、合成新材料属于制取的新物质,也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故B正确;C、基因图谱的研究是生物学研究的内容,故C错误;D、凸透镜成像规律,属于物理写研究的范围,故D错误。故选B。4、B【解题分析】

A、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运动,具有花香物质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便感觉的香味,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改变,而变化中分子的大小不发生变化,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食物腐败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酒精挥发是因为分子的不断运动,使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5、C【解题分析】

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题目详解】A、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该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故A不正确;B、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42个原子构成的,故B不正确;C、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故C正确;D、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该物质不属于氧化物,故D不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氧化物是由两种物质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6、B【解题分析】A、第三周期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该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错误;B、第三周期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该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其核内质子数为12,为镁元素,属于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原子,正确;C、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不是原子,错误;D、第三周期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该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其核内质子数为17,为氯元素,为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错误。故选B。点睛:掌握元素周期表与核外电子层的关系、元素的分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D【解题分析】

A、铝能够导电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铝的物理性质,故A错误;B、金刚石的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故B错误;C、氧气的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故C错误;D、铁能生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铁的化学性质,故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8、B【解题分析】空气污染监测指标主要包括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等,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份,不属于大气污染物。9、D【解题分析】

A、使用酒精灯时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故A不正确;B、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将其悬挂在试管正上方,不要接触烧杯壁,以免污染滴管或试剂,故B不正确;C、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C不正确;D、量筒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故选D。10、D【解题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是和两种分子,生成物是和两种分子,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构成Z分子的原子在X、Y中都能有含有,不能确定Z是由Y分解生成的,故错误;B、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6×(14+16)]:(28×5)=9:7,故错误;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氢原子数目也不变,故错误;D、由图示可知:Y是,一个Y分子中有7+(1×3)=10个电子,W是,一个W分子中有(1×2)+8=10个电子,故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确定物质的分子构成,能够正确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过滤引流肥皂水煮沸吸附随手关闭水龙头(合理即可)【解题分析】

(1)过滤能将固体与液体分离,能除去水中的不溶物。自来水厂除去水样中的不溶物所采取的操作是过滤,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水样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检验所取水样属于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肥皂水;天然水煮沸时,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日常生活中软化硬水的方法是煮沸;(3)活性炭可以除去生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4)爱护水资源是每个青少年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一种节约用水的方法是随手关闭水龙头。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5:24:52843:1063.4%38.0【解题分析】

(1)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则青蒿素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15:24:5;(2)双氢青蒿素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15×12+1×24+16×5=284;(3)青蒿素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6×5)=3:10;

(3)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3片双氢青蒿素所含碳元素的质量=3×20mg×63.4%=38.0m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化合物碳元素氧元素物理变化分子间空隙增大红CO2+H2O=H2CO3【解题分析】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题目详解】(1)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2)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形态,它是由碳元素、氧素组成的。(3)塑料袋鼓起,是由于干冰由固态变成了气态的二氧化碳,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塑料袋鼓起的原因是,分子间存在间隙,二氧化碳由固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空隙增大。(5)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碳酸显酸性,将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含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原来呈紫色的溶液变成红色,有关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题目点拨】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14、A、CB化学性质不活泼-195.8℃~-183℃(-195.8℃<t<-183℃)【解题分析】

(1)A、氧气能够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属于氧气的用途;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属于氮气的用途;C、航天火箭中,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属于氧气的用途;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霓虹灯。其中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C;属于氮气用途的是B,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是化学性质不活泼;(2)根据“氧气的沸点-183℃;氮气的沸点-195.8℃”,分离液态空气时,让沸点较低的氮气蒸发,留下沸点较高的氧气,则分离液态空气的最佳温度范围是-195.8℃~-183℃(-195.8℃<t<-183℃)。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小洁A中反应生产气体扩散到空气中去了①⑤⑦密闭容器(或密闭装置)腐蚀下水道;污染环境;污染水源等(合理即可)【解题分析】

(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故小洁的结论正确,小刚的结论错误是因为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