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润滑管理技术手册_第1页
设备润滑管理技术手册_第2页
设备润滑管理技术手册_第3页
设备润滑管理技术手册_第4页
设备润滑管理技术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备润滑管理技术手册1、润滑材料管理1.1、技术部门、五金仓库、使用部门均是润滑材料管理部门,技术部门负责技术指导;五金仓库是公司一级油品储存仓库,负责到厂润滑材料的保管。使用部门是公司二级油品储存仓库,负责该部门生产现场按需领用润滑材料的保管。1.1.11.1.2五金仓库根据技术部门规定的油料安全库存状况对润滑材料进行申报,使用部门根据现场设备润滑材料使用状况及技术部门编制的设备润滑管理规定的油品对需用润滑材料进行申报,经技术部门主管人员审核后,编制采购计划,经主管经理同意后1.11.2、油品的选用须按照集团公司下发的《设备用油选用规定》的油品,如需变品种需将引进的油品送集团技术中心油液检测室或第三方专业油液检测单位对其各性能参数进行检测,同时应认真做好新引进和原用润滑剂性价比的对比工作。对比后应形成报告,经各分公司技术部门和主管经理审批,报集团总工室同意后方可引进变更。变更使用过程中应认真做好跟踪工作,在变更使用前一年内应每季度一次对新引进的油品使用状况、使用效果相比原用润滑剂对设备运行、润滑有何改良、获得的效益状况进行认真总结,并将总结材料提交一份集团技术服务部。1.3、技术部门应主动引进、应用润滑新技术、新材料、新油品和添加剂和主动推广润滑管理先进经验,从而不停提高设备润滑和管理水平,减少生产消耗成本。引进、应用的实验,由技术部门拟定实验设备、油品生产厂家,按本款第1.2条规定的规定同意后组织试用。待实验成功后,按计划购置,实验过程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由技术部门负责,使用部门协助。1.4、润滑材料的采购:1.4.1、物资供应部门根据设备管理有关部门提出的润滑材料计划,及时按质、按量采购油品。1.4.2进厂润滑材料应确保产品技术合格,进厂润滑材料必须有生产厂家出厂合格证和检查单,严禁无检查单和产品合格证的润滑材料入库。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由技术部门和仓库负责。1.5、对采购的每批次润滑油到厂后,必须取出一种样品送集团技术中心油液检测室进行检查,并作为润滑油到厂验收的根据之一,从而有效确保质量合格的润滑油进厂。1.6、主动推行定额管理,节省用油,杜绝浪费现象。1.7、油品的领用因油品种类繁多,同一厂家油料,外包装基本相近,领用时必须开好《设备材料领料清单》,写清油料名称、牌号,所领数量及用途。经技术部门主管设备润滑液压系统工程师审核并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领用。领用人领用后需在领用单中注明“日期,领用人姓名”字样,便于追踪管理。1.8、润滑材料保管规定1.8.1润滑材料进库应做好入库登记1.81.8.31.8.3.1按下图规定采用临时性上盖,将油桶卧放,并以枕木垫1.8.3.21.81.81.81.8.71.81.81.8.10储存润滑油的油库,应根据室内温度状况,适宜地采用保温、隔热方法,室内温度宜保持在-10~30℃1.8.11对储存时间较长(超出1.9、油品发放要严格按照品种发放,如有错发,发放人员应立刻纠正,以避免不合乎规定的油品进入设备,因发错油品而造成事故,发放、领用人员要负重要责任。1.10、使用部门应根据状况,储存适量的润滑材料,对储存地点和库房应严格管理,要符合安全规定。寄存润滑材料规定,具体按本款第1.8条的规定执行做好。1.11、核心设备(大型减速机、液压站)用油应按制订的设备润滑状态监测方案规定准时取样送检分析,分析成果存档备查,如果不合格,应及时更换。1.12、润滑材料装入设备前后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由技术部门负责,现场执行由使用部门负责。1.13、润滑材料代用管理在使用设备过程中,往往贮存的润滑油品种、牌号不全,而一时又买不到需要的润滑油,为解决临时之需,往往采用代用办法。

1.11.13.2尽量采用同类油或性能相近、添加剂差不多的油代用。

1.13.3粘度要靠近或稍高点,原规定润滑油的粘度,相差不得超出25%,在正常温度下工作的机构,选择代用油品时,此粘度规定是重要根据。

1.13.4工作温度变化大的机器设备,代用油的粘温性应较好,对低温工作的机器设备,代用油的凝点应低于工作温度10℃下列;而对高温工作的机器设备,代用油的闪点应高于工作温度20℃1.14、油品的混用管理无特殊状况不允许混油使用,在不得以条件下混用,需注意下列几点:1.11.11.11.11.11.11.11.15、润滑油(脂)的使用、保管人员应熟知下列有关资料:1.11.151.151.151.152、润滑设施管理2.1、设备润滑设施的管理2.1.12.1.22.1.32.1.42.1.52.1.62.1.7油泵的更新换型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由使用部门提出更新换型申请和更改根据,经技术部门研究后,拟定其可行性,技术部门也可根据设备具体状况和油泵新产品,直接提出更新换型方案,并经研究拟定可行性后2.1.2.1.9主动推行使用仪器、仪表、控制等新技术,提高润滑系统“自控2.1.2.1.12.2、润滑器具的管理2.2.1技术部门2.2.2多个润滑器具都要清晰的标明所装润滑油(脂)名称、牌号,实施专油专具。器具按所盛油粘度等级安装过滤网。固定式油桶(箱)每六个月彻底清洗一次(粉尘环境应三个月清洗一次)。其它器具每七天清洗一次,并要班班检查和清洗过滤网。润滑器具应设立专柜,放到指定地区点标记清晰,并由专人维护。3、润滑原则3.1、设备润滑油量原则3.1.13.1.23.1.23.1.23.1.23.1.33.1.33.1.3.2转数为1500—3.1.33.1.43.1.53.1.5.1正齿轮减速机,油面应浸没大齿轮的齿高2/3.1.53.1.5.3蜗齿轮减速机,蜗杆在下方的,油面应浸没齿高2/3.1.5.4有油标的加油量最多不超出油标的上限位,最低不低于油标的下限位,普通位于油标的上下限位中间为宜3.1.63.1.63.1.63.1.63.1.73.2、设备润滑作业规定3.2.13.2.2润滑油注入设备必须严格执行“三级过滤”原则(3.2.33.2.43.2.53.2.6稀油站、液压站更换新油时,必须将油箱内、外彻底清洗干净,注油时必须用滤油车将油过滤注入3.2.73.2.83.2.93.2.9.1压力规定为:双筒式过滤器滤前、滤后的压差应≤0.05Mpa;系统压力:普通稀油润滑站的系统压力是0.2~0.5Mpa;液压站压力参考有关阐明书规定3.2.103.2.113.2.123.2.133.2.143.2.153.2.163.2.163.2.163.2.16.3皮肤过敏者或有划伤擦伤者,应避免直接接触润滑油

3.2.16.4切勿穿着油迹渗入的衣物,不可将被油污染的碎布置入袋中。

3.2.16.5不可用污浊碎布抹去皮肤上的油迹,以防碎3.2.173.3、润滑油更换原则3.3.13.3.1取两只量杯,其中一种盛有待检查的润滑油,另一只空放在桌面上,将盛满润滑油的量杯举高离开桌面30-40厘米并倾斜,让润滑油慢慢流到空杯中,观察其流动状况,质量好的润滑油油流时应当是细长、均匀、连绵不停,若出现油流忽快忽慢,时而有大块流下,则阐明润滑油已变质。3.3.1将润滑油捻在大拇指与食指之间重复研磨,较好的润滑油手感到有润滑性、磨屑少、无摩擦,若感到手指之间的砂粒之类较大摩擦感,则表明润滑油内杂质多,不能再用,应过滤或更换新润滑油。3.3.1在天气晴朗的日子,用螺丝刀将润滑油撩起,与水平面成45度角。对照阳光,观察油滴状况,在光照下,可清晰地看到润滑油中无磨屑为良好,可继续使用,若磨屑过多,应过滤或更换润滑油。3.3.1取一张干净的白色滤试纸,滴油数滴在滤试纸上,待润滑油渗漏后,若表面有黑色粉末,用手触摸有阻涩感,则阐明润滑油里面杂质已诸多,好的润滑油无粉末,用手摸上去干而光滑,且呈黄色痕迹。3.3.1.5对于加油量在100L下列的设备经鉴别润滑油已变质,则立刻实施更换;若不不大于100L3.3.23.3.33.3.3.1用矿物油时换油间隔时间为1年(按机器运行的时间计算);如果在轴承箱内测量的运行温度高于803.3.3.2使用合成油时,换油间隔时间为3年(按机器运行的时间计算);如果在轴承箱内测量的运行温度高于903.3.43.3.53.3.63.3.73.3.83.3.93.3.9项目换油指标外观异常运动粘度(40℃)变化率,%>+15或-20水分,%>0.5增加值mgKOH/g1.0机械杂质,%≥0.5铜片腐蚀(100℃,3h),级≥3b梯姆肯OK值。N≤1783.3.项目换油指标运动粘度(40℃)变化率,%>+15或-10水分,%>0.1色度变化(比新油),号>2酸值减少%,或增加值mgKOH/g>35,0.4正戊烷不溶物,%>0.1铜片腐蚀(100℃,3h),级>2a3.3.项目换油指标粘度级别324668100运动粘度(40℃)变化率,%>±10±10±10±10酸值增加值mgKOH/g>0.10.10.10.1氧化安定性(旋转氧弹),min<6060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