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大将保卫战》教案_第1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大将保卫战》教案_第2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大将保卫战》教案_第3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大将保卫战》教案_第4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大将保卫战》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活动认真听读课题学生活动认真听读课题概括课文内容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三、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1.多媒体课件2.组织学生上网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四、主要板书大堤抢险铮铮铁汉铭记大江保卫战勇救群众鱼水情深英雄五、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课文,回顾整体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仍旧和时光老人回到那难忘的1998年,和人民子弟兵一起深入抗洪第一线,打响这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请你们用朗读来表达你们的参与热情。学生齐读课题。2.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个“战”字,哪位同学来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教师创设情境,引入学习内容学生活动看录像并感受画面齐读认真读书学生活动看录像并感受画面齐读认真读书写出阅读感受谈心里感受交流感动的句子走进文本1.观看录像——洪涝灾害记录片。看完学生谈感受。(这段录像就在战马凄厉地嘶叫中结束了,同学们,你看到了些什么。(提示:你可以用哪些成语或句子形容这一场面,)2.出示对联上半部分:老师想用一副对联的上联来形容这紧张的时刻。这真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齐读)就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这场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涌现了多少感人的英勇事迹啊!通过上一节的学习,课文中介绍的感人事迹有(相机板书)三、用心灵去体会――体会英雄壮举1.师:第2到5自然段就是具体描写了这些场面,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这部分内容,把你最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并且可以在旁边写写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自读句子,体会情感。2.教师评价好的学习方法。3.同学们,现在老师只想问一个问题,你读了这部分的内容,心里怎样。总结:说的多好啊,所以,我说,同学们会读书。四、组织交流,体会情感,读好课文A.学习画面之一:大堤抢险B.过渡: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具体交流交流在大堤抢险这个画面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哪位同学先来。1.交流体会朗读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处理。(始终以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朗读为主,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体验情感。)重点句子:学生活动体会到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评价战士朗读互相评价哪些句子让你感动?谈谈感受(1)学生活动体会到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评价战士朗读互相评价哪些句子让你感动?谈谈感受学生读这个句子,师设问:读了这个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说的真好,老师从你的发言中感受到了你在用心体会。同学们,读这句话的时候,你最想强调是哪个词?请大家自由读读,体会体会。“全然不顾”他们不顾什么,想想在扛沙包的时候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但他们顾的是什么。是啊,我们的战士们,当恣意的洪水在把他们一次又一次猛烈冲击,甚至将要吞噬他们的时候,子弟兵只有一个念头:保住大堤,保卫人民。此时此刻,在你的心里这是一批怎样的战士?当你深深领悟到这一点的时候,你的心中升腾起一种怎样的情感?你的心灵真丰富,感情更细腻。战士们奋不顾身的精神令我们感动,更令我们敬佩,让我们通过朗读,把对他们的敬佩之情表达出来,先自己练练。指名读,相互评价。(学生评价)齐读这句话。(2)“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体会子弟兵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与人民心连心的本质。)读了这段话,你能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吗?最让你感动的是哪句话?人墙,就是指什么。在你的眼里这长城好像什么。(一道洪魔击不倒、摧不垮的钢铁长城。)总结:洪水肆虐的时候,我们的子弟兵就是每一根坚桩,每一袋沙土,同时筑起了一道道钢铁长堤。此时,战士们是怎么想的?此情此景,你想对人民子弟兵说些什么?是啊,这不仅仅是人墙,这是生命之墙。学生活动朗读体会课文学生活动朗读体会课文体会战士的辛苦学会概括内容看画面配阅读指导朗读,相互评价。(师评价:在狂风暴雨中,在滚滚的怒涛中,这种声音早已被淹没掉了,怎能鼓舞人心。谁再来大声喊一下。好,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3)“经过几个……伤痕累累”学生读完,师设问:当你读到哪个词语的时候,你的心轻轻为之一颤。伤痕累累,看到这个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同学们,老师把这感人的画面带来了,请看(出示画面)看到这一双双伤痕累累的双手,有没有鼻子一酸,眼眶一热?此时,你最想说什么?千言万语无法表达我们的心情,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心中的感受吧。学完了这几处感人的句子,同学们你们想用什么词语或句子来形容大堤抢险这悲壮场面。引出对联下半部分。老师想说的是这真是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齐读这副对联。这副对联就是在文章的最后一段,这也是作者发出的赞叹。谁来把最后一段话读好。过渡:在这场战斗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民子弟兵的大无畏的英雄形象,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下他们的战斗场面。2.看媒体播放战士们抢险的场面,身临其境地感受战士们的英雄之举。看完这抢险的场面,在你的心中涌动了哪些话语,跟大家交流一下。师总结:此时此刻,老师的心情跟你们完全一样,我们怎能不感动,不崇敬,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让这次战斗响彻云霄,回荡天地之间。3.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学生配乐读)4.总结学法。刚才我们通过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感悟,朗读的方法学习了这部分内容,接下去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铁汉本色。(20分钟)B.学习画面之二:铁汉本色1.师过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涌现了无数的英雄,黄晓文就是其中的一个,同学们请听:师配乐读(黄晓文的事迹)学生活动找出感动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活动找出感动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画出动词朗读体会女生读男生读全班一起读同桌交流并谈感受2.交流:重要句子:“黄晓文大声说……又爬上了大堤……”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作者用了哪些词语让我们亲眼看到了这一感人的一幕。引导画出文中的有关动词。你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黄晓文是一位怎样的战士?说到铮铮铁汉,可以这样引导:具有这样的行为是一位铮铮铁汉。引导:书上有个词语,就是形容这种勇敢的行为。指导朗读(谁能用朗读把这一感人的一幕介绍给大家听)师引读: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仅仅只有这么一件感人的事迹吗?不还有许许多多。出示句子:“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3.体会“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这句话。读读这句话,你从中你读懂了什么(一像黄晓文这样的铁汉,这样动人的事迹太多了,二说明人民子弟兵个个都是铮铮铁汉。)通过课前搜集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感人的事迹?指导朗读这句话。是啊这样的事迹太多了,我们不禁要赞叹:女生读看到这些子弟兵都是铮铮铁汉,我们不得不肃然起敬,所以我们要赞叹。男生读就因为有无数多的感人事迹,我们的战斗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才会引以为自豪,所以我们要赞叹:全班一起读。C.学习画面之三:勇救群众师过渡:大堤终于保住了,战士们又投入了救护受灾群众的战斗中去。在这里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又有哪个句子最使你感动?1.同桌先交流,并谈谈你感动的原因。(同桌可以先相互读读,并交流交流你感动的原因。)2.再集体交流。3.重点句子学生活动朗读汇报体会看画面讲画面齐读比赛读体会心情带着感情读深情朗读学生活动朗读汇报体会看画面讲画面齐读比赛读体会心情带着感情读深情朗读齐读最后一句话听歌曲出示第一句话,请用朗读汇报你们的学习收获。哪桌先来读?一句话代表一颗心,读了这句话,你们能从中体会到一颗怎样的心?你们体会得很真切,能把你们体会到的“心”融入到朗读中去吗?你俩一起来读一下。教师展示画面(确实如此,同学们你们看,讲述画面。)齐读(2)“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体会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子弟兵。)文中的这一段话也非常感人,哪组来读好他读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到什么情?4.指导朗读最后两句话。总结:其实,用心读课文时,读一句话时,就能体会到一颗心,读,更能体会到一片情。洪水到哪里战士们就飞向哪里,我们的军队不愧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不愧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不愧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钢铁长城,人们怎能不由衷地赞颂“是他们大救星”!让我们一起深情朗读“哪里……就……”、“看到……,看到……”师总结过渡:千言万语不足以表达人民的心声,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话。5.齐读最后一句话。铭记板书↓英雄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1.总结:战斗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我们的有一些人民子弟兵却永远地长眠于大江之下,不知他们究竟是谁?不知道他们究竟为了谁?付出了他们的青春与热血,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记住这些伟大的战士。播放歌曲《为了谁》学生活动欣赏画面敬队礼学生活动欣赏画面敬队礼布置作业这就是在1998年8月1日晚,与滔滔洪水殊死搏斗中英勇牺牲的李向群和高建成烈士。除此之外,还有独生子马斐,刚结婚的杨德胜,只有十八岁的惠伟为等17名官兵等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们用年轻的生命在浪尖上铸成了17座永久的丰碑。(课件添:丰碑图片)3.写碑文,读碑文。师过渡:同学们假如你也是抗洪的一分子,你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幕,亲眼看到了我们的子弟兵倒在了大堤上、被洪水无情地冲走时?你会写一句怎样的碑文来纪念、来歌颂这些年轻而又伟大的战士。指导学生朗读自己的碑文。这是老师写的碑文用课件呈现:为整体,为胜利而勇于自我牺牲的人民子弟兵永垂不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