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两种评价标准_第1页
英雄的两种评价标准_第2页
英雄的两种评价标准_第3页
英雄的两种评价标准_第4页
英雄的两种评价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雄的两种评价标准

如何理解民族英雄问题,不仅是学术界关于历史理论和民族关系理论的重大课题之一,也是社会上最受关注的课题之一。它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有形成政治问题的趋势。下面将20世纪以来有关民族英雄问题的讨论情况作一回顾,并提出我们的一些看法。一关于“等人”和“民族”问题的研究中国古代虽然尚未出现“民族英雄”一词,但自宋明以来,人们对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等英雄人物已十分关注。特别是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受到外国列强的侵略,人们对那些在反抗外国侵略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更加敬仰和钦佩。为了鼓励人们反抗外来侵略,开始大力宣传并鼓励人们向这些英雄人物学习。到了20世纪初,随着西方学者布伦奇理等人有关民族定义的传入和斯大林、孙中山等人有关民族定义和民族思想的传播,民族英雄一词开始被人们创造出来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人们为了鼓励抵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发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民族英雄”一时成了时髦的名词,成为社会各阶层敬仰和歌颂的对象。根据有关材料显示,早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的1933年,易君左就在“民族英雄”成为当时社会时髦话题之时,编写了《中华民族英雄故事集》一书,由江南印书馆出版发行。书中介绍了范仲淹、岳飞、韩世忠、文天祥、张士诚、戚继光等百余位英雄人物的事迹,被江苏省确定为全省中学生的课外补充教材。1947年,韩棐、范作乘又编写了《中国民族英雄列传》一书,作为《中华文库·初中第一集》丛书之一部,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该书介绍了李牧、蒙恬、苏武、班超、朱序、宗泽、韩世宗、文天祥、郑和、史可法、郑成功、洪秀全、冯子材、黄兴等60位英雄人物的事迹,被定为初中学生课外补充教材。这一时期,“民族英雄”虽然成为时髦话题,但很少有人对何为“民族英雄”问题进行理论方面的探讨。从上述有关介绍“民族英雄”的书籍来看,他们基本上以汉族及其政权代表“中国”,将汉族抵御少数民族的入侵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相比附,因此,在他们所列举的“民族英雄”之中,没有一个人是少数民族。另外,随着“民族英雄”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有关民族英雄人物的确定也逐渐出现泛滥之势。如1939年张恨水即指出,人们在指出张君励通电斥汪时将南北朝宋武帝刘裕“当做了赵宋汉奸金人所立的伪齐帝刘豫”的错误以后,又将刘裕“升做了民族英雄”。他认为刘裕“篡晋就君”,“其罪不小”,不应该评价为民族英雄。同时,他又指出,民族英雄“不仅雄才大略而已,在道德方面也应有点修养”323,提出了评价民族英雄也应该重视道德方面评判的观点。应该说张恨水强调民族英雄的道德评判是正确的,但他仍然将这一评价民族英雄的标准限制在历史上的汉族之内,无法突破那个时代的局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由于受到抗日战争时期将抗击少数民族的斗争与抗日战争相比附的影响,人们仍然视历史上汉族及其政权为“中国”,而将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视为外国,认为民族英雄只能在那些反抗“外国”(包括少数民族政权)侵略的英雄人物中产生,于是,在人们所承认的民族英雄之中,仍然是汉族,基本上没有少数民族被纳入到民族英雄的行列。后来,随着国家民族政策的制定、民族识别工作的展开,越来越强调民族团结,人们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认识也随之进一步深化,开始意识到在民族英雄评价之中缺少少数民族是一重大缺陷。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有的学者便在强调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基础上,提出评价民族英雄应该注意“国外”和“国内”的区分,认为,在那些反抗外国侵略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如戚继光、林则徐等应该评价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而那些在国内正义的民族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则不宜评价为民族英雄,等等。于是,引起学界有关民族英雄问题的大讨论,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形成讨论高潮,持续到21世纪初再次形成讨论高潮,并一度出现演化为政治问题的趋势,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二关于人的利益和抗金战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讨论中,学者们一致认为,那些在反抗外国侵略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应该评价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而那些在国内民族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应该如何评价,则存在不同意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不仅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上的“中国”也是多民族国家,历史上一些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虽然在当时互称“外国”,但都属于“中国”,因此他们之间所发生的民族矛盾和斗争都属于“国内”性质,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他们认为,历史上“中国”“内部”发生的民族矛盾和斗争也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只有那些在正义的民族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才值得肯定,但为了照顾民族感情,不称民族英雄,而应该具体地称为抗击某国或某族的将领或英雄,如岳飞就应该称为抗金将领或抗金英雄,文天祥就应该称为抗元将领或抗元英雄等。中小学历史教材及教学参考书采纳了这一派的观点和意见,并对这一派观点作了比较典型的概括和论述。如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9月出版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教学参考书》教材分析“对岳飞应当怎样评价”一目即认为:“宋金之间的战争,是祖国历史上民族之间的战争,然而金贵族的军队烧杀掠夺,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抗金斗争实质上是反抗金贵族的阶级斗争。岳飞抗金,维护了人民的利益,所以受到历代人民的崇敬。金是我国境内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抗金同抵抗外族入侵截然不同,所以,只称岳飞为抗金将领而不称为民族英雄。”361983年版《初级中学·中国历史第二册·教学参考书》教材分析“对岳飞应当怎样评价”一目对1978年的评价又作了一些调整,称“至于为什么只称岳飞为抗金将领而不称为民族英雄,其理由是:我们主张把中华民族抗击外国侵略的英雄,称为民族英雄。用这一标准,我们称戚继光、郑成功这些历史人物是民族英雄。因为他们代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而不是汉族或我国境内其他任何一个民族;他们领导人民抵抗来自外国的侵略、而不是我国国内民族之间的压迫。而岳飞,我们只能说他代表了当时反抗女真贵族暴政的南北方人民,在抵抗金统治者的掳掠残杀和对北方经济的破坏、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方面,他的抗金活动,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但不能说他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如果要称民族英雄的话,他只能是汉族的民族英雄,同样,也可以把我国其他各民族中,领导本民族人民反抗民族压迫的历史人物,称为该民族的民族英雄。”1411993年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册)“教学要求和建议”部分,“在讲岳飞被害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课本上的问题:‘岳飞为什么受到人民的尊敬?’”建议“还应对学生说明,课本上为什么只称岳飞为抗金名将而不称为民族英雄,其理由是:我们主张把中华民族抗击外国侵略的英雄,称为民族英雄。用这一标准,我们称戚继光、郑成功这些历史人物是民族英雄。因为他们代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而不是汉族或我国境内其他任何一个民族;他们领导人民抵抗来自外国的侵略,而不是我国国内民族之间的压迫。而岳飞,我们只能说他代表了当时反抗女真贵族暴行的的南、北方人民,在抵抗金统治者的掳掠残杀和对北方经济破坏、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方面,他的抗金活动,他所进行抗金战争是正义的,符合广大人民利益,但不能说他是代表整个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因为宋金间的战争是我国内部的民族间的战争,不是中华民族抗击外国侵略的战争。”128-129也就是说,中小学历史教材及教学参考书自1978年以来一直未称岳飞和文天祥为民族英雄,而称他们为抗金将领和抗元将领。20世纪末21世纪初,有人依据2000年余桂元主编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及有关教学参考书未称岳飞等人是民族英雄,批评教育部将岳飞民族英雄的桂冠摘掉了,由此掀起了一场波及整个社会的轩然大波。其实,那时并不存在摘掉岳飞等人民族英雄桂冠的问题。如上所述,1978年以来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一直遵循这一观点,由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册)中对教科书中所问到的“岳飞为什么受到人民尊重”的问题所给出的参考答案,与1993年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第二册)教学建议中的参考答案几乎一字不差,说明中学历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认为那些在国内正义的民族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应该具体地评价为抗击某国将领或英雄,不存在到了2000年摘掉岳飞民族英雄桂冠的问题。近来王宏志又撰写了《对岳飞的评价应从多民族国家的角度出发》、景爱撰写了《从中学历史教材的修改说民族英雄有关问题》等文,重申了这一立场和观点。第二种观点认为,在国内正义的民族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不仅代表本民族的利益,也代表对方人民的利益,也就是说可以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应该评价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岑家梧不同意将民族英雄划分为反抗国内少数民族统治者征服某一个民族的民族英雄和反抗外来侵略的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两类的意见,他认为:“中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称得起民族英雄的,他们的功业应该对各族人民都有利,反之,仅仅有利于某一个民族的就不能叫做民族英雄。以岳飞而论,他的抗金,不特代表南方各族人民的利益,而且符合北方各族劳动人民的利益。他得到南北各族人民的支持。”吕振羽认为,国内民族间的战争,虽然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但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别,岳飞等人的抗金活动,“基本上是适应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要求的——不只符合于汉族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客观上也是有利于女真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历史发展的,所以是民族英雄或英雄人物”。彭大雍认为,评价各族人民共同的民族英雄,必须牢牢把握住社会阶级划分的事实,弄清楚民族问题实质上就是阶级问题,必须把各民族中的反动统治集团和各民族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区分开来。他认为,各族劳动人民的阶级地位本质是相同的,阶级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女真贵族挑起对宋王朝的非正义战争,不仅严重损害汉族和其他民族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也极大地损害女真人民的利益。因此,岳飞抗金不仅代表汉族人民利益,也代表女真人民利益。他认为岳飞、文天祥一类民族英雄所表现的崇高气节,应看作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所有的优秀历史遗产。邓广铭、张希清也认为,发生在中华民族内部的民族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指出“凡是站在正义战争一面,在反抗民族压迫和军事掠夺上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就都应是中华民族的英雄。这是因为,他们的正义行动,不仅符合本族人民的利益,而且也符合整个中华民族人民的利益。例如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他抵御女真贵族的掠夺和屠杀,对于保卫高度发展的封建的生产方式和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这种种,固然符合了汉族人民的利益,同时也符合女真族人民的长远和根本利益。”他们认为,契丹族的耶律阿保机、女真族的完颜阿骨打、蒙古族的忽必烈、满族的康熙皇帝等人都不仅仅代表本民族的利益,都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英雄。同时指出,“凡属于非正义战争方面的人物,不论他立了怎样的战功,都不能称为民族英雄,不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也不是本民族的英雄”。陈梧桐也认为,“被压迫民族的反抗,不仅仅是保卫了本民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和本地区的社会经济,而且也是帮助压迫民族的人民解除统治者强加给他们的负担和战争带来的灾难,是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的。所以,站在反抗民族压迫斗争最前线的英雄人物,理所当然地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英雄,而不仅仅是他所隶属的那个民族的英雄。”莫俊卿也认为,“所谓民族英雄,它必须代表甲民族的利益,又符合乙民族的利益,至少不损害乙民族的根本利益,否则就不成其为民族英雄。”他认为,民族是由统治阶级和人民大众两部分构成,“反动统治集团在压迫其他民族时,势必同时压迫本民族人民”,“压迫民族的人民大众从根本上说是反对民族压迫的,因此,他们同被压迫民族的利益是一致的”,那些在国内民族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既代表被压迫民族的利益,又符合压迫民族中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第三种观点认为,那些在反抗外国侵略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应该评价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而那些在国内正义的民族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只能代表本族人民的利益,而不能代表敌对民族人民的利益,甚至还要损害敌对民族人民的利益,他们的英雄业绩,只能为本民族人民或本民族政权人民所承认,决不会为其敌对民族的人民所承认,因此,他们只能具体地评价为各个民族的民族英雄或那个民族政权的民族英雄,而不能评价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早在1962年,翦伯赞就曾指出:“有人认为阶级社会的民族英雄,既代表本民族广大人民的利益,又不损害其他各族人民的利益。我以为这样的民族英雄在阶级社会的历史中是没有的,也是不可能有的。”他认为:“在阶级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民族英雄要受到阶级性和时代性的限制,他们不可能没有偏狭的种族主义或民族主义的思想。具体的历史告诉我们,封建社会的民族英雄都是在保卫自己的民族国家的战争中产生出来的。例如,岳飞是一个民族英雄,但他也有种族主义思想,他在他的《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里所说的‘胡虏’、‘匈奴’是意味着一个民族,并没有分别出这个民族中的统治者和人民,而是把整个民族当作对象的。实际上如果要求岳飞在抵抗女真侵犯时,既要打退女真统治者的进攻,又要不损害女真人民的利益,那是很难的。”他认为:“各族人民共同承认的英雄,要在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才能出现。”翦伯赞虽然没有指出,在国内正义的民族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应该具体地评价为各个民族的民族英雄,而不应该评价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但这种论证思路,为后来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提供了理论根据。吴泰即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岳飞是‘民族英雄’,但不能称之为‘中华民族英雄’”的观点。他认为:“‘中华民族英雄’应是指那些在维护中华民族尊严、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所涌现的英雄人物。在宋金战争中,汉族和女真族都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成员,不可能产生‘中华民族英雄’。”他认为,那些在国内正义的民族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的“杰出贡献,往往也只能受到本民族的推崇,成为本民族的英雄,而不能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英雄。就像阿骨打只是女真族的民族英雄一样,要说岳飞是什么民族英雄的话,那也只能说他是历史上汉族抗击女真贵族入侵的民族英雄”。庆春、敬知本、赵永春等也赞成这一观点,并针对国内正义的民族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不仅代表本族利益也代表对方人民利益的观点,指出,即使承认他们代表对方人民的利益,这些英雄人物也不应该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因为,同一道理,林则徐反抗英国侵略的斗争不仅代表中国人民利益,也代表英国人民利益,岂不成了世界民族的民族英雄了吗?他们认为那样称呼不好,不如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同一道理,国内正义的民族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也只能具体地称为各个民族的民族英雄。第四种观点主张,对国内正义的民族斗争中涌现出来英雄人物的评价可以分成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各个民族的民族英雄,第二个层次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林甘泉认为,“我们应该承认宋、金和宋、元的关系是敌对政权的关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说岳飞、文天祥不仅代表了汉族的利益,而且代表了女真族、蒙古族的利益,显然是很难说得通的。”“岳飞、文天祥反抗女真族和蒙古族统治者的民族压迫,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但是他们都是汉族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不可避免地会有狭隘的民族感情和偏见,特别是在民族矛盾激化的情况下,这种狭隘的民族感情和偏见会变得十分强烈。”“所以,从历史实际情况说,岳飞抗金和文天祥抗元只能说是代表了汉族的利益,正像阿骨打抗辽是代表女真族的利益,努尔哈赤抗明是代表建州女真的利益一样。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各族人民早已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既然我们承认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历史都是祖国历史不可分割的部分,也就应该承认不论汉族或少数民族的民族英雄,都是祖国珍贵的历史遗产。岳飞、文天祥这样的历史人物,今天已经不仅属于汉族,阿骨打、努尔哈赤也不仅属于满族,成吉思汗不仅属于蒙古族,他们都属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他们光辉的形象,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历史财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有理由把他们称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在说,岳飞、文天祥在当时只能代表汉族的利益,也就是汉族的民族英雄,后来,我国各族人民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就应该称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了。李桂海主张评价民族英雄应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反抗外族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产生的本民族的英雄”,如完颜阿骨打反辽就是反抗民族剥削和压迫,应该评价为本民族的英雄。第二个层次是“在本民族繁荣和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的民族英雄”,如“金代的兀术,他虽然也侵扰了南宋,给汉族人民造成了伤害,但因为他对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的扩大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因而同样可以成为女真族的民族英雄”。第三个层次是“对保护或者发展本民族的经济和文化作出了贡献的各个民族的英雄,今天都已经成为全中国人民的优秀遗产,因而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李桂海所说的三个层次,前两个层次是在说历史上国内民族反抗民族压迫及其为本民族繁荣发展作出贡献的人物应该评价为本民族的民族英雄,后一个层次则是在说这些历史上的本民族的民族英雄今天都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与林甘泉的观点大同小异。孙祚民也主张评价民族英雄应该分为三个层次,但他所分的三个层次与李桂海所分的三个层次不同,他认为第一个层次应该是那些反抗外国侵略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如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等一类杰出人物,应该评价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第二个层次是那些在国内正义的民族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阿骨打等一类杰出人物,“从他们所处各该当时各国的‘疆域范围’及由此确定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看”,“是各自民族的民族英雄”,因为“他们在进行反抗斗争中,只能代表本民族的利益,而不能代表外民族、特别是敌对民族的利益,从而,他们进行反抗斗争的英雄业绩,只能为本民族所承认,而不可能为各个民族共同承认”。第三个层次,也是那些在国内正义的民族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阿骨打等一类杰出人物,但是“从‘今天’,也就是从把上述杰出人物及其光辉业绩作为中国史研究对象的角度来说”,他们“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因为他们“今天已经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了”,“已经超出各自民族的界限,成为祖国珍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承认”。孙祚民所讲的第一个层次即那些反抗外国侵略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如戚继光、林则徐等,应该评价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是学者们一致赞成的意见,对于国内正义的民族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应该如何评价,实际上他也主张分为两个层次,即认为从历史上的“过去”评价,他们是各个民族的民族英雄,从“今天”的视角评价,他们则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也就是说历史上的各个民族的民族英雄,今天都变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刘先照认为,“凡是中国某一个民族的民族英雄,也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因为,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是由汉族(华夏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组成的。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虽然没有明确说明国内正义的民族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应该分成两个层次,但也认为某一个民族的民族英雄,既是那个民族的民族英雄,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李振宏也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各族人民,都有自己本民族的民族英雄”,“历史上涌现出的各族人民的民族英雄,在今天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386。将国内正义的民族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分成两个层次进行评价的观点,实际上是为了调和上述第二种观点和第三种观点而形成的一种新观点。这种观点对后世影响较大,进入21世纪以后,仍然有一些学者同意这种观点,认为“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英雄”,但“就目前来看,中华民族已经成为一个大家庭,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原来各民族的民族英维自然也就上升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这种观点,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但实际上混淆了历史和现实,使历史人物的评价永远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正像有的网友所指出的那样,如果日本灭亡了中国,是不是那些各个民族的民族英雄都要上升为日本大和民族的民族英雄呢?显然,这样的评价是不合适的。第五种观点认为,评价民族英雄,不应仅限于民族斗争,范围应该扩大。凡是在历史上对本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都可以评价为民族英雄。1981年,白寿彝在中国民族关系史座谈会上曾说,“民族英雄有两种。第一种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的英雄”,“第二种是本民族的英雄,即一个民族内部的英雄,这是在跟别的民族斗争中成长或在本民族内部斗争中出现的英雄”。他说:“我们过去讲民族英雄,常常是从道德标准出发的,而且往往一讲到民族英雄,总是在民族斗争中出现的,尤其是在斗争中牺牲的人。我看,是不是不要局限于这个方面,把范围放开一些不好吗?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族,我看,这是蒙古民族的民族英雄。许多少数民族人物,在各自的民族中立下很大的功劳,把本民族的历史推向前进,也应该看作是英雄,并不是非要在抵抗什么后牺牲的才算是英雄。我们把民族英雄的含义放宽一些,意义就更大了。”1984年,翁独健在广州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学术讨论会上指出,“在祖国悠久历史长河中,曾产生过众多的民族英雄。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民族英雄的精神、业绩,是我们应该继承、发扬的宝贵遗产。有一种倾向应该注意,似乎只有在民族战争中才能产生民族英雄,甚至只是在战争失败的一方中寻找,大家熟知的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都是在激烈的民族战争中的失败者。我以为,民族英雄的范围应该扩大,凡是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对其本民族作出杰出贡献的人,都可以列入民族英雄之林。因此,在我国历史上,值得褒扬于史册的民族英雄有如繁星满天,汉族有,少数民族也有。”朱绍、侯赞也认为:“岳飞、史可法、文天祥当然是民族英雄,北魏孝文帝元宏称为民族英雄也当之无愧。不但如此,在人民群众中也应该有民族英雄,如抗击金兵南侵的八字军首领王彦。过去只有男民族英雄,其实也有女民族英雄,花木兰、梁红玉等就是。”张炼认为:“应当大力宣扬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和康熙这类民族英雄,因为他们超出了民族的界限,为统一祖国,开疆守土,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的融合和整体发展作出了历史贡献,是中华民族的代表,祖国统一象征,其爱国功绩,远远超出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第六种观点认为,评价民族英雄必须与民族斗争紧密相联,认为只有那些在反抗民族压迫和外国侵略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才能称为民族英雄。至于那些与反抗民族压迫无关,而只对本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可以称之为政治家、经济家或军事家,也可以称之为“圣君贤相”,但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陈梧桐不同意有关“扩大民族英雄涵义的主张”,不同意将金兀术、多铎以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等称为民族英雄。他认为“民族英雄是与民族斗争紧密联系的,离开民族斗争便无所谓民族英雄。只有那些坚决反抗民族压迫和外国民族侵略,在斗争中表现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才能称为民族英雄。”至于那些和反抗民族压迫无关,而只对本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如耶律阿保机、忽必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我们应该给予肯定,可以称之为杰出人物,但不能称为民族英雄。林甘泉也认为,“民族英雄是在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激化的历史条件下,为反抗民族压迫、维护本民族利益而英勇斗争的优秀人物。至于那些和反抗民族压迫无关,而只是对本民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我们尽可以给予充分的肯定,却不必把他们称为民族英雄,以免把杰出的历史人物和民族英雄混为一谈。”刘先照认为“民族英雄”与“英雄人物”是两个既有相同部分、又有不同部分的概念。民族英雄都是英雄人物;英雄人物却并不都是民族英雄。他认为,民族英雄,首先是有民族因素。只有在民族关系上,才能反映出民族因素来。单一的民族国家在国内根本就不存在民族关系问题。反映在民族关系上,能成为“英雄”的,只能在民族之间的斗争中反映出来。岳飞是在汉族同女真族的斗争中、文天祥是在汉族同蒙古族的斗争中、戚继光是在同倭寇的斗争中、郑成功是在同荷兰殖民主义的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所以历史上被称作民族英雄。至于英雄人物,既包含了民族英雄在内,又包含了民族英雄以外的英雄。比如,很多史学家、文学家称赞曹操是英雄,但没有人说他是民族英雄,因为曹操进行的斗争,主要不是民族之间的斗争。再如,史学著作、文学作品都普遍称呼刘邦、项羽、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等人为英雄人物,但一般没有人称其为民族英雄。所以,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人物,但他们如果不是产生在民族斗争的条件下,就不应称作民族英雄,否则,就把民族英雄的含义无限地扩大了。三广义和狭义的当前都是热意克氏的主要英雄人物从学界对民族英雄评价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人们对那些在反抗外国侵略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以及那些在国内正义的民族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的民族气节和英雄业绩,都持肯定的态度,并没有人要否定这些英雄人物的民族气节和英雄业绩,不过是对这些英雄人物应该如何称呼而已。我们认为,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可以区分为“广义的民族英雄”和“狭义的民族英雄”两种,将二者分开进行讨论和评价,或许可以成为解决民族英雄评价问题的一把钥匙。在有关评价民族英雄的讨论中,也有人提出过广义的民族英雄和狭义的民族英雄的概念,但所赋予的内涵则有所不同。莫俊卿认为:“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广义的,符合于各民族人民利益的民族英雄;一类是狭义的,只符合某个民族利益的民族英雄。”赵德贵更明确地说:“广义的民族英雄是指中华民族英雄,狭义的民族英雄是指各个民族的英雄。”也就是说,他们认为那些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反对外来侵略的杰出人物如戚继光、郑成功等应该称为广义的民族英雄,而岳飞等人则应该称为狭义的民族英雄。穆鸿利的认识与此不同,他认为,“狭义地说,只把那些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反对外来侵略的杰出人物如戚继光、郑成功等称为民族英雄”,“广义地说,凡是在反对民族压迫和掠夺的非正义战争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都可以称为民族英雄”49。所论广义的民族英雄和狭义的民族英雄正好与上述观点相反。史苏苑也认为,“民族英雄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比较合适一些。”认为那些“富有民族正义感和斗争精神的优秀的民族代表人物,它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所以列入广义的民族英雄类中比较更为合适些。”狭义的民族英雄“就是指在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战争中,奋勇拼搏,不惜毁家纾难,流血牺牲,献身家于保卫民族利益的杰出人物。”史苏苑按照包含范围的广狭来划分广义的民族英雄和狭义的民族英雄是可取的,但他同时又认为,“把所有各色各样的民族中的杰出人物都称之为民族英雄,虽然原则上并没有什么不可以,但终归是范围太广大了,令人感到几乎没有什么界线可以掌握了。”认为:“比较典型的民族英雄应该就是指以反抗的手段,特别是以武装反抗的手段来解除外来民族压迫的英雄。”这样论述问题,实际上又取消了广义的民族英雄,只剩下狭义的民族英雄了。我们认为,“广义的民族英雄”,也可以称为“英雄人物”,不仅体现在民族之间,也可以体现在民族内部,只要是为本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都可以评价为各个民族的“民族英雄”。像历史上各个民族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科技专家,以及在正义的民族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等,都可以评价为各个民族的广义上的“民族英雄”。“狭义的民族英雄”,则不应该体现在本民族内部,而应该体现在民族之间,也就是说,只有在民族关系中(其中主要表现在民族战争等方面)才能产生狭义的民族英雄,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英雄”都是指狭义的民族英雄。我们认为,评价中国历史上狭义的民族英雄,首先应该弄清楚民族战争的性质,也就是说弄清楚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只有那些在正义的民族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才能评价为中国历史上狭义的民族英雄。而那些在非正义战争中有“影响”的人物,无论如何都不能评价为狭义的民族英雄。我们认为,评价中国历史上狭义的民族英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我们可以把那些在反抗外国侵略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作为第一个层次的民族英雄进行评价。这些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都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可以评价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像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斗争是反抗外国掠夺的正义斗争,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可以评价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反抗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台湾,也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应该评价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反抗英国侵略者、邓世昌反抗日本侵略者,都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都可以评价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第二,我们可以把那些在国内正义的民族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作为第二个层次的狭义的民族英雄进行评价。中国历史上国内的民族斗争与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斗争,在国内正义的民族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无法代表他们所反抗的对方民族的利益,也就是说他们无法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为了将国内正义的民族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与那些能够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相区别,也为了避免给人们造成国内正义民族斗争的对方不是中国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