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被子植物类生药(五)_第1页
生药学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被子植物类生药(五)_第2页
生药学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被子植物类生药(五)_第3页
生药学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被子植物类生药(五)_第4页
生药学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被子植物类生药(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川芎Rhizoma

Chuanxiong伞形科[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采制、产地]

平原栽培者于栽后第二年5~6月间,当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山地栽培者于8~9月采挖,除去泥沙,炕干,再去须根。

主产于四川灌县、崇庆,产量大,品质优。[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香气。根茎呈结节状拳形团块。茎丛生,直立,茎基节膨大成盘状,中部以上的节不膨大。二至三回羽状复叶互生,叶柄基部鞘状抱茎,小叶3~5对,卵状三角形,不整齐羽状全裂或深裂,裂片细小,末端裂片先端尖,脉上有柔毛。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苞片3~6,伞辐7~20;小总苞片线形,花梗10~24;花白色。双悬果卵形。川芎Rhizoma

Chuanxiong伞形科[性状]

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表面深黄棕色,有多数隆起的环状轮节,并有多数瘤状突起的茎痕,顶端凹陷,下侧及轮节上有点状隆起的根痕。质坚实。纵切片边缘不整齐,形似蝴蝶(习称蝴蝶片),切片类黄色,可见黄色油点(油室)散在。香气浓郁特异。[显微特征]

根茎横切面1.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2.皮层狭窄。3.韧皮部宽广。4.形成层呈波状或不规则环状。5.木质部导管大多排成“V”字形。6.髓较大。皮层、韧皮部、髓都散有类圆形油室。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簇晶。

川芎Rhizoma

Chuanxiong伞形科[显微特征]

川芎粉末主要特征为:

1.圆簇状草酸钙簇晶存在于数个纵向排列的长形薄壁细胞中。

2.木纤维呈长梭形,壁厚薄不均,纹孔及孔沟较密。

3.木栓细胞常多层重叠,壁薄,微波状。

川芎Rhizoma

Chuanxiong伞形科[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内酯类、生物碱、酚类及酸性化合物。

川芎Rhizoma

Chuanxiong伞形科[药理、功效]

性温,味辛。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产后瘀血、胸肋刺痛,跌扑肿痛、风湿麻痹。用量3~9g。

川芎Rhizoma

Chuanxiong伞形科[药理、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如下作用:

1.对心血管的作用:川芎嗪给麻醉狗静脉注射,能明显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冠脉阻力,并能促进动脉微循环,对血小板凝聚有解聚作用;川芎水提取物及生物碱均有扩冠、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供氧及显著持久的降压作用。

2.对血液的影响:川芎嗪2mg/kg静脉注射对兔全血粘度及红细胞变形性均有改善。川芎嗪2.94/kg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

3.抑制血栓素A2(TXA2)的生物合成及活性。

柴胡RadixBupleuri伞形科【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DC.

或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

Willd.

的干燥根。前者习称“北柴胡”(硬柴胡),后者习称“南柴胡”(红柴胡)。【采制】

春、秋采挖根,晒干。【产地】

北柴胡主产于河北、河南、辽宁、陕西;南柴胡主产于东北。[植物形态]1.柴胡多年生草本。主根较粗,坚硬。茎上部分枝。基生叶倒披针形或狭线状披针形,早枯;中部叶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11cm,宽0.6~1.6cm,有平行脉7~9条,下面具粉霜。复伞形花序多数,总花梗细长,水平伸出,总苞片无或2~3,狭披针形,伞幅3~8;小总苞片5,花梗4~10,花鲜黄色。双悬果长卵形至椭圆形,棱狭翅状。

[植物形态]2.狭叶柴胡主根多单生,棕红色或红褐色;茎基部常被棕红色或黑棕色纤维状的叶柄残基;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7~17cm,宽2~6mm,有5~7条平行脉;复伞形花序多数;总苞片1~3,条形,伞幅5~13,小总苞片4~6,花梗6~15;花黄色。双悬果棱粗而钝。柴胡RadixBupleuri【性状鉴定】北柴胡:1、根圆锥形或长圆锥形,有分枝。2、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表面棕褐色或浅棕色,有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3、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片状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4、气微香,味微苦。柴胡RadixBupleuri伞形科南柴胡

1、根常弯曲,分枝少,长4-10cm,直径2-6mm.2、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有深皱纹,近根头处有横向疣状突起,根头稍膨大,残留众多纤维状叶基残余,有时带幼嫩地上部分;3、质较脆,易折断,断面木部黄白色,裂片状,具败油气,味淡。柴胡RadixBupleuri伞形科【显微鉴定】

⒈北柴胡根横切面:木栓细胞7-8列。皮层窄,有分泌道7-11个,类圆形,周围分泌细胞6-8个。韧皮部分泌道较小,直径约至27μm。形成层环状。木质部占大部分,大形导管切向排列,木纤维与木薄壁细胞聚积成群,排列成几个环状。

柴胡RadixBupleuri伞形科【显微鉴定】

⒉南柴胡根横切面:木栓层6-10列细胞。皮层有分泌道8-12个,分散排列成环,周围分泌细胞8-12个。韧皮部分泌道多数,较小,切向约至80μm。形成层环状。木质部导管小形,径向排列;射线宽3-5列细胞,木纤维少而散在,多位于木质部外侧。

柴胡RadixBupleuri伞形科【理化鉴定】(重点)⒈取本品粉末0.5g,加水10ml,用力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⒉取根的横切片,滴加无水乙醇和浓硫酸的等量混合液,置显微镜下观察,数分钟后产生黄绿色,渐变为绿色、蓝色,持续1小时以上(柴胡皂甙反应)。柴胡RadixBupleuri伞形科【药理作用】(重点)1、柴胡煎剂有明显的解热作用,柴胡皂苷有抗炎、镇静及抗惊厥、镇痛、镇咳作用。2、抗肝损伤:3、柴胡多糖具抗辐射损伤的作用,此作用是通过肾上腺皮质实现的,并能明显提高小鼠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4、尚具有预防消化道溃疡、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作用作用。柴胡RadixBupleuri伞形科【性味功效】

性微寒,味苦。能和解表里,舒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用量3-9g。柴胡RadixBupleuri伞形科【附注】

一、[相关生药]⒈我国柴胡属植物约有30多个种。多种植物的根均含柴胡皂苷和挥发油,除正文描述的2种外,下列植物的根亦作柴胡入药:膜缘柴胡Bupleurum

marginatumWall.exDC.,也称竹叶柴胡。银州柴胡B.yinchowenseShanetY.Li.分布于陕西、甘肃和宁夏等地。锥叶柴胡B.bicauleHelm.分布于东北、西北、内蒙、河北等地。柴首B.chaishouiShanetSheh

主产于四川。黑柴胡B.smithii

Walff.小叶黑柴胡B.smithiivar.ParvifoliaShanetY.Li,主产于甘肃、宁夏、山西、四川等地。其它尚有兴安柴胡B.sibiricumDeVest、长白柴胡B.komarovianum

Linez.、多枝柴胡B.polyclonumY.LietS.L.pan、韭叶柴胡B.kunmingenseY.LietS.L.Pan等多种柴胡的根在不同地区药用。柴胡RadixBupleuri伞形科【附注】

二、[混伪品]

1、大叶柴胡(为伞形科植物大叶柴胡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的根茎及根)主产于东北、河南、陕西、甘肃、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根茎呈长圆柱形略弯曲,顶端有残茎;外表面棕色至暗棕色,密生环节;质坚硬,断面黄色,中空;具芹菜样气味。气微,味微有麻辣感。有毒,不可当柴胡使用。粉末:树脂块多见,棕色或棕褐色。柴胡RadixBupleuri伞形科【附注】

二、[混伪品]

2、瞿麦根(为石竹科植物Dianthussp.的根)呈圆柱形,常弯曲,下部有分枝,长7-12cm,直径3-6mm。根头部膨大,残留有数个长短不等的茎基和卷曲的粗毛,茎基上有呈鞘状围抱于节的叶基。表面浅棕色或灰棕色,具有不规则的纵沟纹和点状皮孔。质坚硬,木化,难折断。断面不平坦,中空。味淡。柴胡RadixBupleuri伞形科【附注】

三、[现代制剂]1.复方柴胡注射液柴胡2500g,细辛250g,氯化钠8g,丙二醇30m1。制成1000ml。功能清热解毒。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肌内注射,每次2—4m1,每日I一2次。(安徽省药品标准1987年)2.热痛宁注射液柴胡100g,独活333.3g,细辛200g,苯甲醇10m1,吐温-8010m1,制成1000ml。功能解热镇痛。用于感冒,头痛,发热等。肌内注射,每次2—4m1,每日1—2次。(青海省药品标准1986年)3.和解散柴胡200g,黄芩l50g,白薇100g,地骨皮50g。混合粉碎,过100目筛,即得。用于时有发热,日哺潮热,往来发作。口服,l-3岁,每次1.5-2.0g,每日3次。(吉林省医院制剂规范1984年)秦皮CortexFraxini木樨科[来源]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尖叶白蜡树F.szaboana

Lingelsh.、宿柱白蜡树F.stylosa

Lingelsh.

或白蜡树F.chinensis

Roxb.的干燥枝皮或干皮。【产地】

主产于东北、河北及河南,野生或栽培。【采收加工】

春季或秋季整枝时,剥下干皮或枝皮,晒干。秦皮CortexFraxini木樨科【性状鉴别】

枝皮呈卷筒状外表面密布多数灰白色细小圆点状皮孔,有大的灰白色地衣斑内表面黄白色或棕色,平滑质硬而脆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无臭味苦。秦皮CortexFraxini木樨科【性状鉴别】干皮为长条状块片,厚3~6mm。外表面灰棕色具龟裂状沟纹及红棕色圆形或横长的皮孔。质坚硬,断面纤维性较强,易成层剥离呈裂片状。热水浸出液呈黄绿色,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秦皮CortexFraxini木樨科【显微鉴别】

1.木栓细胞。2.栓内层。3.皮层较宽4.初生部位有石细胞及纤维束组成的断续环带。5.韧皮部。6.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砂晶。秦皮CortexFraxini木樨科秦皮CortexFraxini木樨科【成分】

苦枥白蜡树树皮中含秦皮乙素(七叶树素aesculetin)及秦皮甲素(七叶树苷aesculin);鞣质及生物碱。【理化鉴别】(1)粉末1g+乙醇10m1水浴、回流10min滤过。滤液1ml+1%三氯化铁溶液2~3滴,暗绿色,再加氨试液3滴与水6m1,摇匀,对光观察深红色。(检查秦皮乙素)

(2)取药材少许浸入水或乙醇中,浸出液在日光下

碧蓝色荧光(因树皮含有荧光的结晶物质七叶树苷和七叶树素)秦皮CortexFraxini木樨科薄层层析:

(1)秦皮

(2)秦皮

(3)秦皮

(4)秦皮甲素

(5)秦皮乙素

样品液: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回流10分钟,放冷,过滤,滤液作供试液备用。

对照品液:取秦皮甲素与秦皮乙素,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溶液。

展开:甲苯-醋酸乙酯-甲酸-乙醇(3∶4∶1∶2)。

显色:在紫外灯(365nm)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秦皮CortexFraxini木樨科[药理功效]

1.抗菌作用:

2.抗炎镇痛作用:

3.对“痛风”等关节炎的影响:七叶树甙、七叶树内酯、秦皮素、秦皮甙等都有增加尿量和增加尿酸从组织中排出的作用,故可用于痛风性关节炎。

4.其他:七叶树甙七叶树素有止咳、祛痰作用,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

5.毒性:秦皮甙、秦皮素灌胃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11.5g/kg,2.39g/kg。秦皮CortexFraxini木樨科[附注]

1.同属植物小叶白蜡树F.bungeanaDC.树皮含秦皮素、秦皮甙、七叶树内脂和七叶树甙等;秦岭白蜡树F.paxiana

Lingel.树皮含七叶树甙、七叶树内酯和秦皮甙;水曲柳F.mandshurica

Rupr.树皮含白蜡树精(fraxinol,6-羟基-5,7-二甲氧基香豆素)。上述植物的树皮均可入药。

秦皮CortexFraxini木樨科[附注]

2.市售秦皮曾有以胡桃科植物胡桃楸Juglans

mandschuricaMaxim.的树皮充用。本品树皮厚1~2mm,皮孔少;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秦皮不含)。粉末无荧光,水浸液、乙醇浸液在荧光灯下显微弱绿色;10%水浸液滴入三氯化铁试剂显紫黑色;10%乙醇浸液加入石灰水后不变色,滤液加三氯化铁试剂生黄色沉淀,无荧光。煎剂用试管稀释法,1∶80和1∶20分别对志贺氏痢疾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又果核(去仁)砸碎,用干馏法制得黑褐色馏油,治黄水疮。薄荷Herba

Menthae唇形科【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产地]主产江苏的太仓、南通、海门及浙江等地。[采收加工]夏、秋两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收割,晒干或晾干。一年两次。第一次(6~7月),头刀薄荷——新鲜品,提取挥发油或作药材用。第二次(10月上旬),二刀薄荷——晒干作药用。

薄荷Herba

Menthae唇形科【基原鉴定】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香气。根状茎匍匐。茎直立或基部外倾,方形,有倒向微柔毛和腺鳞。叶对生,两面有疏柔毛及黄色腺鳞。轮伞化序腋生。小坚果卵球形,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薄荷Herba

Menthae唇形科【性状鉴定】1、茎呈方柱形,有对生分枝,表面紫棕色或淡绿色,棱角处有茸毛,节间长2-5cm,质脆,断面白色,髓部中空。2、叶对生,有短柄;叶片皱缩卷曲,,稀被柔毛。3、轮伞化序腋生,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叶轻揉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薄荷Herba

Menthae唇形科薄荷Herba

Menthae唇形科薄荷Herba

Menthae唇形科薄荷Herba

Menthae唇形科【化学成分】含挥发油鲜叶约1%,干茎叶约1.3%,油中主含L-薄荷醇(薄荷脑L-Menthol)约77-87%,L-薄荷酮(L-Menthone)约10%,薄荷酯类约3-6%,尚含乙基戊酮:温度稍低时析出大量无色薄荷醇晶体。薄荷Herba

Menthae唇形科【药理作用】1、抗病毒抗菌作用。2、止痛作用。3、中枢兴奋作用。4、抗早孕作用。薄荷Herba

Menthae唇形科[附注]

薄荷油为薄荷的新鲜茎和叶经水蒸汽蒸馏,再冷冻,部分脱脑加工得到的挥发油(亦称薄荷白油)。

2.薄荷脑为薄荷油中得到的一种饱和的环状醇。为无色针状或棱柱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有薄荷的特异香气。3.绿薄荷Mentha

spicataL.(M.viridisL.),又名留兰香,原产欧洲,我国有大量栽培,所含挥发油的主成分为藏茴香酮(carvone),不含薄荷醇,油香气悦人,多用于牙膏与食品工业。

薄荷Herba

Menthae唇形科[附注]

薄荷油为薄荷的新鲜茎和叶经水蒸汽蒸馏,再冷冻,部分脱脑加工得到的挥发油(亦称薄荷白油)。

2.薄荷脑为薄荷油中得到的一种饱和的环状醇。为无色针状或棱柱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有薄荷的特异香气。3.绿薄荷Mentha

spicataL.(M.viridisL.),又名留兰香,原产欧洲,我国有大量栽培,所含挥发油的主成分为藏茴香酮(carvone),不含薄荷醇,油香气悦人,多用于牙膏与食品工业。

丹参RadixSalviae

Miltiorrhizae唇形科【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za

Bge.的干燥根。【采制】冬季采挖,除去茎叶,晒干,或先堆积发热,使内部变为紫黑色,再晒干。【产地】主产于河南、四川、江苏、安徽,销全国。

【基原鉴定】

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柔毛及腺毛。根圆柱形,朱红色。茎四棱。叶对生,羽状复叶,小叶5-7。轮伞花序,花冠蓝紫色。小坚果椭圆形。花期4-6月,果期7-8月。

【性状鉴定】1、根茎短粗,有时残留茎基。2、根圆柱形或圆锥形,常稍弯曲,并有分枝。表面砖红色、棕红色或紫棕色,粗糙,有不规则纵沟或纵皱纹,老根外皮常呈鳞片状剥落。3、质硬脆,折断面纤维性,皮部暗红棕色至紫褐色,木部导管束黄白色,显放射状排列。4、气微,味微苦涩。唇形科【显微鉴定】木栓层多含橙色或淡紫棕色物。皮层窄。韧皮部宽广。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射线甚宽,导管常多个切向相接,与木薄壁组织间隔排列成层状。木纤维与导管伴着。唇形科【显微鉴定】粉末红棕色。石细胞多单个散在或成对,类圆形、类方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整齐。网纹及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0-50μm;网纹导管分子长梭形,网孔狭细,穿孔多位于侧壁。木纤维多成束,呈长梭形,纹孔狭裂缝状或十字状,孔沟较稀。木栓细胞黄棕色,表面类方形或多角形。丹参RadixSalviae

Miltiorrhizae唇形科【化学成分】(重点)含结晶性呋喃并菲醌类色素,主为丹参酮Ⅰ、ⅡA、ⅡB、隐丹参酮,二氢异丹参酮等;另含丹参素、鼠尾草酚、原儿茶醛等酚类成分;尚含维生素E、β-谷甾醇、甾体衍生物提国皂甙元等。[药理、功效]

本品味苦,微寒。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养心安神。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神经衰弱、冠心病心绞痛、肝脾肿大、痈肿丹毒。用量9~15g。

丹参RadixSalviae

Miltiorrhizae唇形科[药理、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如下作用:

1.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丹参水提(醇沉)液对小鼠有镇静作用,对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也可增加氯丙嗪的中枢抑制作用。

2.对心血管的作用: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降低心肌兴奋性,对急性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并且有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形成、使血液粘度下降等作用。

3.抗菌作用:总丹参酮、隐丹参酮和丹参酮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特别敏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人型结核杆菌和一些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隐丹参酮抑制活性最强。此外尚有抗炎、抗肿瘤等作用。丹参RadixSalviae

Miltiorrhizae唇形科【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干燥根。【产地】

主产于东北、华北。以山西产量最多,河北承德产者质量最好。【采制】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忌用水洗,晒后撞去粗皮,晒干。临床上切片用或加工成酒黄芩用。黄芩RadixScutellariae

【基原鉴定】

多年生草本。茎丛生,钝四棱形。叶对生,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偏生于花序的一侧;花萼二唇形,上唇背部有盾状物;花冠紫色、紫红色或蓝紫色;子房4裂。小坚果卵球形,具瘤。花期7-8月,果期8-9月。

唇形科【性状鉴定】

1、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2、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黄芩RadixScutellariae

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3、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已成空洞。4、气微,味苦。唇形科【显微鉴定】

粉末黄色。(1)石细胞类圆形、类方形,壁较厚或甚厚。(2)韧皮纤维散在或成束,梭形,壁厚,孔沟细。⑶网纹导管多见,直径24-72μm。⑷木纤维多碎断,有稀疏斜纹孔。⑸淀粉粒单粒类球形,直径2-10μm,脐点明显,复粒由2-3分粒组成。

黄芩RadixScutellariae

唇形科【化学成分】

黄芩RadixScutellariae

唇形科【药理作用】1、对多种球菌、杆菌、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体外实验有抑制阿米巴原虫生长和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2、黄芩及黄芩苷有解热、降压、利尿和促进胆汁排泄作用。3、抗变态反应和抗炎作用以苷元作用最强,抗组织胺与抗乙酰胆碱以生黄芩作用较强。4、有改善脂肪代谢、抑制甘油三酯及脂质过氧化、抑制cAMP磷酸酯酶、抗肿瘤、抗乙型肝炎病毒、抗血栓形成等作用。黄芩RadixScutellariae

唇形科【性味功效】

性寒,味苦。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血,衄血,泻痢,黄疸,胎动不安,痈肿疮毒,高血压头痛等。量3-9g。黄芩RadixScutellariae

唇形科【附注】一、[现代制剂]:、黄芩片2、黄芩油膏3、黄芩甙注射液4、抗炎退热片、芩连片6、连芩片7、正肠散8、复方黄芩片9、银黄片黄芩RadixScutellariae

茄科[来源]

本品为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罗Datura

metelL.的干燥花。[采制、产地]于花初开时采收,晒干或低温烘干。通常扎成小把。

主产江苏,广东。洋金花RadixScutellariae

茄科[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或呈灌木状,全体近无毛。叶互生或茎上部近对生,卵形或宽卵形,顶端渐尖,基部不对称楔形,全缘或微波状或每边有3~4短齿;叶柄长2~7cm。花单生,花萼筒状5裂;花冠长漏斗洋金花RadixScutellariae

状,白色。蒴果扁球形,表面疏生短刺,4瓣裂。

花:单生,花萼筒状5裂;花冠长漏斗状,白色,檐部5裂,栽培品常有重瓣;雄蕊5,或变态至15枚。茄科【性状鉴别】皱缩成条状,长9~15cm,黄棕色或灰棕色。花萼筒长先端5裂,花冠喇叭状,淡黄色或黄棕色,顶端5浅裂,裂片先端有短尖,短尖下有明显的纵脉纹3条,两裂片之间微凹,气微,味微苦。

洋金花RadixScutellariae

雄蕊5枚,花丝有1/2贴于花冠筒,雌蕊1枚,柱头棒状。烘干品质柔韧,气特异;晒干品质脆。茄科【显微鉴别】

粉末:淡黄色。①花粉粒呈类球形或长圆形,直径42~65μm,外壁有细点状条形雕纹,自两极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②腺毛头部为1~5个细胞,柄1~5个细胞。③不同部位的非腺毛也不完全相同,花萼上由1~3个细胞组成,具壁疣;花冠上1~10个细胞,微具壁疣;花丝基部的粗大,由1~5个较短的细胞组成。④薄壁组织中有细小草酸钙砂晶、方晶及簇晶。

洋金花RadixScutellariae

茄科【成分】

花蕾期含总生物碱量为0.12%~0.82%,其中东莨菪碱(hyoscine或scopolamine)为0.11%~0.47%;莨菪碱(hyosyamine)为0.01%~0.37%;去甲莨菪碱(norhyoscyamine)。洋金花RadixScutellariae

玄参科[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Gaertn.)Libosch.exFisch.etMey.的块根。[采制、产地]

以秋后10~11月采收为主,春季亦可采收。一般在嫩的地黄根变为红黄色时即可采收。挖取鲜地黄,洗净,鲜用者习称“鲜生地”;将鲜地黄置特制的火炕上,上盖席被,先以微火焙到大部出汗,再逐渐加大火力烘焙至约八成干时,捏成团块,再烘焙至内部颜色变黑、质地柔软,外皮变硬,习称“生地”,不捏成团块的称“干生地”。将干生地置容器内蒸至黑润,取出晒干,称“熟地黄”。

地黄RadixRehmanniae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灰白色长柔毛及腺毛。根肉质肥大,呈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红黄色。基生叶丛生,倒卵形至长椭圆形,先端钝圆,基部渐狭下延成柄,边缘有不规则钝齿,叶面多皱缩;茎生叶较小。花排列成稀疏总状花序,花萼钟状,5裂;花冠宽筒状稍弯曲,先端5裂,略呈二唇形,紫红色,内面常有黄色带紫的条纹;雄蕊4,二强;子房2室,花柱单一。蒴果卵形或卵圆形,先端尖,具宿存花柱和宿萼。种子多数。

[性状]

鲜地黄块根纺锤形或圆柱形,中间常缢缩而作连球状,或呈拳块状;表面黄红色,有弯曲的皱纹、类圆形芽痕、横长皮孔;断面肉质,皮部淡红色,形成层环明显,木部黄白色,导管群自中心作放射状排列,放大镜下可见皮部散有橘红色小点(分泌细胞);气微,味微甜。

玄参科地黄RadixRehmanniae

[性状]干地黄(生地)

呈不规则团块状或长圆柱形,表面棕灰色,极皱缩;质柔软,断面灰黑色或乌黑色,有粘性。玄参科地黄RadixRehmanniae

[性状]

熟地黄形状同生地黄,表面乌黑发亮,质滋润而柔软,易粘连。味甜,或微有酒气。

玄参科地黄RadixRehmanniae

[显微特征]

鲜地黄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皮层散有较多分泌细胞,含橘红色油滴。韧皮部分泌细胞较少,近形成层处筛管群较明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稀疏,呈放射状排列,导管四周有时围以管胞;木射线较宽广。薄壁细胞的细胞核明显。玄参科地黄RadixRehmanniae

玄参科地黄RadixRehmanniae

【成分】

含环烯醚萜类:梓醇(catalpol)、二氢梓醇、乙酰梓醇、桃叶珊瑚苷等;水苏糖32.1%~48.3%;多种氨基酸;糖类:地黄多糖RPS-b是地黄中兼具免疫与抑瘤活性的有效成分。玄参科地黄RadixRehmanniae

[药理、功效]

干地黄甘、凉;滋阴养血。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子宫出血,热病津亏便秘,结核病低热,糖尿病,口渴,脊柱肥大症。用量9~15g。

熟地黄甘、微温;养血,补肝肾。用于贫血衰弱,心悸头昏,肾虚遗精,潮热,盗汗,腰酸膝软,月经过多。用量9~15g。

鲜地黄甘、苦、寒;清热凉血,生津。用于高热口渴,斑疹,咽喉炎,血热妄行吐血,衄血。用量12~30g。

玄参科地黄RadixRehmanniae

[药理、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如下作用:

1.降血糖:怀庆地黄的有效部分(R-BP-F)腹腔注射,对四氧嘧啶所致小鼠实验性糖尿病有降低血糖作用。

2.止血:生地、熟地煎剂、生地炭、熟地炭灌胃,对小鼠均可缩短血液凝固时间(毛细管法)。

3.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地黄70%甲醇提取物抑制ADP引起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并有抗凝血酶作用,对内毒素引起的大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对抗作用。

另外尚有抗炎免疫、抗肝损害等作用。玄参科地黄RadixRehmanniae

【前言】

为常用中药,以忍冬之名始列于《名医别录》上品。陶宏景谓:“藤生,凌冬不凋,故名忍冬”。李时珍谓:“三、四月开花,长寸许,一蒂两花,二瓣一大一小,如半边状,长蕊花初开者,蕊俱色白,经二、三日,则色变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呼金银花,气甚芬芳,四月采花阴干,藤叶不拘时采,阴干”。目前同属的多种植物的花蕾做金银花应用,2000年版药典规定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和毛花柱忍冬的花蕾均可作为金银花的正品。但山东、河南等金银花主产区所栽培的多为忍冬。忍冬科金银花Flos

Lonicerae

【来源】

为忍冬科植物忍冬

Lonicerajaponica

Thunb.

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

山银花Lonicera

confusaDC.

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

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采制】

5-6月晴天日出前及时采摘花蕾,摊成薄层晒干,阴天晾干或微火烘干,也有蒸晒、炒晒和用硫磺熏等加工方法【产地】

主产于山东、河南,全国大部地区均产。忍冬科金银花Flos

Lonicerae

藤本,被柔毛。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钝,幼时两面被短糙毛,老时上面变秃净。花近无梗,两两成对,约6~8朵合成头状花序或短聚伞花序,生于叶腋或顶生的花序柄上;花苞极小,披针形,非叶状;萼齿三角状披针形,连同萼筒外面密被短糙毛;花冠长3.2~5cm,先白色后转黄色,外被稍开展的倒生短糙毛及长、短两种腺毛。花期4~5月,有时秋季也开花。

【性状鉴别】

忍冬

1.花蕾呈细长鼓锤状、棒状,上粗下细,2.表面密被短柔毛。3.花萼绿色,细小,先端5裂,裂片有毛。4.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5.雄蕊5个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个,子房无毛。6.有清香气,味微苦。忍冬科金银花Flos

Lonicerae

【性状鉴别】红腺忍冬

表面无毛或疏被毛。萼筒无毛先端5裂,裂片长三角形,被毛。开放者,花冠下唇反转。花柱无毛。忍冬科金银花Flos

Lonicerae

【性状鉴别】山银花

萼筒和花冠密被灰白色毛,子房有毛。忍冬科金银花Flos

Lonicerae

【性状鉴别】毛花柱忍冬表面淡黄色微带紫色,无毛,花萼裂片短三角形。花柱下部多密被长柔毛。忍冬科金银花Flos

Lonicerae

忍冬科金银花Flos

Lonicerae

忍冬科金银花Flos

Lonicerae

忍冬科金银花Flos

Lonicerae

【化学成分】忍冬科金银花Flos

Lonicerae

【药理作用】1、具广谱抗菌作用,有认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是抗菌的主要成分。2、有降血脂作用,能减少肠道对胆甾醇吸收的作用。3、抗炎、解热、中枢兴奋抗生育等作用。【性味功效】

性寒,味甘。能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喉痹丹毒,血热毒痢,腮腺炎,肠炎,乳腺炎。用量6-15g。

忍冬科金银花Flos

Lonicerae

【附注】一、[现代制剂]1银黄片金银花提取物100g,黄芩苷80g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可。能清热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肺炎。口服,每次4-6片,每日3-4次。(山东省药品标准1986年)2银黄注射液金银花提取物12.5g黄芩提取物20g苯甲醇10g。制成1000ml。能清热解毒消炎。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咽炎等。每次2-4ml,每日1-2次。(77年版药典)3金银花露金银花125g。收集蒸馏液1000ml,加入苯甲酸钠2g。能清热解毒。用于暑热口渴热疖疮毒。口服每次15-30ml,每日2-3次。(江西药品标准1989年)忍冬科金银花Flos

Lonicerae

【附注】二、

[经典处方]

1.银翘散(温病条辨)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荆芥穗四钱,淡豆鼓五钱,牛劳子六钱。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服。治太阴温病初起,邪在肺卫,但发热而不恶寒,且口渴者。

2.回疮金银花散(活法机要):金银花(连枝、叶,挫)二两,黄芪四两,甘草一两。上细切,用酒一升,同入壶瓶内闭口,重汤内煮二三时辰,取出去滓,顿服。治疮疡痛甚,色紫变黑者。

3.金银花散(济阴纲目):金银花、当归、黄芪(蜜炙)、甘草各二钱半。上作一服。水煎入酒半盏,食后温服。治乳腺不行,结成痈肿,疼痛不可忍者。4.银花汤(竹林女科):金银花、黄芪(生)各五钱,当归八钱,甘草一钱八分,枸橘叶(即臭橘叶)五十片。水酒各半煎服。治乳岩积久渐大,色赤出水,内溃深洞。5.归花汤(洞天奥旨):金银花半斤,水十碗,煎至二碗,入当归二两,同煎至一碗,一气服之。治痈疽发背初起。

桔梗科桔梗RadixPlatycodi

[来源]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的干燥根。【产地】

主产于安徽、河北、江苏、河南,质较优,东北、华北产量较大。【采制】

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剥去外皮或不去外皮,干燥。桔梗科桔梗RadixPlatycodi

【基原鉴定】多年生草本,有乳汁。根长圆锥形。茎下部及中部叶对生或3-4叶轮生,上部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花单生茎顶或2—3朵成疏生的总状花序;花萼钟状5裂;花冠蓝紫色或蓝白色。蒴果倒卵形,熟时先端5瓣裂,具宿萼。种子多数,细小,黑褐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桔梗科桔梗RadixPlatycodi

【性状鉴别】1.呈圆柱形或长纺锤形,略扭曲,偶有分枝,长6~25cm,直径0.5~2.5cm,2.顶端有较短的根茎(“芦头”),其上有数个半月形的茎痕。3.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不去外皮的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4.全体有不规则纵皱及沟纹,并有横向皮孔样的疤痕。5.质硬脆,易折断,6.折断面较平坦,可见放射状裂隙,皮部类白色,形成层环明显,木质部淡黄色—金井玉栏、菊花心。7.气微、味微甜后稍苦。以根肥大、色白、质坚实、味苦者为佳。桔梗科桔梗RadixPlatycodi

【性状鉴别】金井玉栏:

又称金心玉兰。指根类药材的横断面外围白,内心黄,中间有一棕色的形成层环,俗称金井玉兰,如桔梗等。桔梗科桔梗RadixPlatycodi

桔梗科桔梗RadixPlatycodi

【化学成分】含多种皂苷。混合皂苷水解产生桔梗皂苷元(Platycodigenin)、远志酸及少量桔梗酸A、B、C(PlatycogenicacidA、B、C)。此外尚含α-菠菜甾醇、a-菠菜甾醇-β-D-葡萄糖苷、桦皮醇、桔梗聚果糖等。【性味功效】

性平,味苦、辛。能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喉肿痛,支气管炎,肺脓疡,胸膜炎等。用量3—9g。桔梗科桔梗RadixPlatycodi

【药理作用】1.桔梗皂苷粗品具有镇静、镇痛、解热等中枢抑制作用,并有抗炎、镇咳祛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作用。

2.煎剂以1g/kg给麻醉狗灌胃,可使呼吸道分泌增加。

3.桔梗皮也有祛痰作用。

4.抗炎与抗溃疡。

5.毒性。

桔梗科南沙参RadixAdenophorae

【来源】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Thunb.)Fisch.或杏叶沙参A.stricta

Miq.松泡:指药材质地疏松且有空洞,捏之下陷,称松泡,如南沙参。桔梗科党参RadixCodonopsis

Pilosulae[历史]"党参"之名,最早见于《本草从新》,其后《本草纲目拾遗》、《植物名实图考》都有记载,但清代以前此物即供药用,名紫团参,由于五加科的上党人参资源日趋减少,至明清已绝迹,太行山产的桔梗科党参乃被利用起来,到《本草从新》始加区分,名之曰"党参"。《本草从新》记载:"参须上党者佳,今真党参久已难得,肆中所市党参,种类甚多,皆不堪用,唯防党性味和平足贵,根有狮子盘头者真,硬纹者伪也。"《植物名实图考》记载:"山西多产,长根至二三尺,蔓生,叶不对,节大如手指,野生者根有白汁,秋开花如沙参,花青白色,土人种之为利,气极浊。"这与目前山西野生及栽培的党参形态相符。桔梗科党参RadixCodonopsis

Pilosulae【来源】

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Nannf.素花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var.modesta

(Nannf.)L.T.Shen或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

的干燥根。[采制]秋季9~10月采挖三年生以上者质量最好,洗净泥土,按大小分别用绳穿起,晒至半干,用手或木板搓揉,使皮部与木质部贴紧饱满柔软,然后再晒再搓,反复3~4次,最后晒干即成。

党参

1.多年生缠绕草本2.根长圆柱形。3.茎细长,多分枝。4.叶互生5.花单生于枝端叶腋,浅黄绿色,6.花萼5裂,裂片狭矩圆形;7.花冠阔钟状,5浅裂,浅黄绿色,内面有紫斑;8.雄蕊5;9.子房半下位。10.蒴果下部半球形,上部短圆锥形,具宿萼。

川党参1.草质藤本长达3m;除叶片两面被柔毛,全体几近于无毛2.根常肥大肉质,呈纺锤状或纺锤圆柱形3.茎缠绕多分枝4.叶在主茎及侧枝上的互生,在小枝上的近于对生5.花单生于枝端,与叶柄互生或近于对生;花有梗7.花萼5深裂,仅基部与子房合生8.花冠钟状,淡黄绿色内有紫斑,5浅裂,裂片近于正三角形9.子房下位10.蒴果圆锥形,种子多数管花党参1.蔓生草本2.根不分枝或中部以下略有分枝3.叶对生或在茎顶趋于互生;叶柄极短4.花萼筒部半球状,与子房下半部合生,密被长柔毛,先端5裂,裂片阔卵形,6.花冠管状,5浅裂,裂片三角形7.子房半下位,花柱有毛8.蒴果顶端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