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结合是北方草原农业发展的重要特点_第1页
农牧结合是北方草原农业发展的重要特点_第2页
农牧结合是北方草原农业发展的重要特点_第3页
农牧结合是北方草原农业发展的重要特点_第4页
农牧结合是北方草原农业发展的重要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牧结合是北方草原农业发展的重要特点

古代北方的牧场经济以狩猎、狩猎、收集、工艺、商业、运输和其他复合经济而闻名。牧场文化也是这种复合文化的特点。在最具地区特点、民族特点的畜牧—游牧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农业经济的规模和发展进步对人类生存的历史性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称其为古代北方草原的第二大产业可谓当之无愧。一、北、东北部的气候变化现今中国北方草原文化区的区域大致可以界定为“中国境内从大兴安岭以东、以西、以南地区经燕山、太行山北部、内蒙古高原到昆仑山、阿尔金山、阿尼玛卿山、秦岭以北和以东地区,囊括了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全部及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宁夏的全部或局部区域。”(P.13)这一区域的西北部和中部的阴山以南及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是黄河源头并东向流过,其流域是研究黄河文化的重要地区。因古代北方草原民族也曾长期生息在这一区域,所以,研究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亦是不可或缺之地。与此相类似的东北地区也具有鲜明的特点,许多专家学者均将其视为中国古代北方草原的组成部分。另外,在这一区域外的西、北、东面还有大面积的草原、山林、大碛,这也应被纳入研究视线之内。现今中国版图内的北方草原是指从新疆南端到东北北端,纬度差约18°(北纬35°~53°之间)、从新疆西线到东北东线,经度差约60°(东经73°~135°之间)的凹字形地带。由于地势东西狭长,南北落差大,地域内的气候条件和自然地理、地貌差异较大,整个地区都处于暖温带至寒温带之间,均属于冬长夏短、日夜温差大、干旱少雨的大陆性气候。在气候条件中,冬长夏短意味着无霜期短,植物每年只有一个成熟期;干旱少雨意味着土壤水分少,亦不利于农业生产;日夜温差大却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光和作用。但这些气候上的缺陷在区域内四面高山的屏障和区域中众山分隔的地势、地貌的自然运动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弥补。西北地区的昆仑山、阿尔泰山、喀喇昆仑山、阿尔金山等山脉的雨雪,为域内汇聚成了许多地表径流、湖泊和地下潜流,黄河也由此发源,由西向东汇聚了许多河流。这些地表径流与地下潜流与众山一起造就了许多土层深厚得水利灌溉之便的绿洲、平原、盆地、台地。其中,新疆南部和北部的大部分地区、青海省的河湟谷地和柴达木盆地东南部、黄河流经的甘肃省陇西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北部的秦岭山地、南部的坡耕地、三河流域的河西走廊、宁夏的卫宁平原和银川平原,以及陕西省的陕北黄土高原等区,都属于我国北方的宜耕区。北方草原中部阴山以南内蒙古高原上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乌兰察布平原,也都是得黄河和其他河流灌溉之利的土层深厚的著名产粮区。此外,山西省的雁北地区亦有大同平原等粮秣膏腴之地。由河北省东北部蓟辽通道北向及东北向的东北地区也是三山一海环抱的由三江平原、松嫩(江)平原、松辽平原、西辽河平原及丘陵等几个以黑(钙)土地为主的东北平原。这一地区虽然处于“苦寒”之地,但土质肥沃,山多林木,河流、湿地遍布,夏秋多雨,南部更受到海洋性气候的眷顾,区域的相对湿度要高于北方草原其他地区,地表植被保持良好,是我国农业大区之一。由此看出,这个凹字形地带的地貌、地势为古代北方草原开发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的自然地理环境。二、农业生产发生的特点北方草原的以上地区虽然都是宜农地区和现实的农业区,但其农业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兴隆洼考古显示,早在8000年前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古人类便为后人留下了规划整齐的聚落遗址和大型石锄、陶罐等遗物。说明这里栽培农作物比黄河流域还要早,而且更多的考古发现也证实无论是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还是如今的内蒙古高原阴山以南地区,都是我国开发农耕经济较早的地区。在西北地区,从陇山以西到青海省东北部的黄河上游,甘肃省东部和东北部的泾渭流域,已发现距今五六千年前被称为“甘肃仰韶文化”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共300多处。其中,东乡林家遗址发现了大量磨制精细用于农业生产的斧、锄、铲等石器工具,并在其他遗址中发现了大麻籽及猪、牛、羊、鸡等骨骼,以及精致的陶、铜器皿,说明那时当地人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已经完成了第二次社会分工(P.24)。在东北地区,牡丹江流域莺歌岭文化发现的半地穴式居住遗址和石锄等器物,距今已有3000多年,说明先秦时期居住在那里的肃慎族已从事农业生产并开始定居生活。此外,在西辽河上中游地区也有大量古代农业人群的遗址被发现。如在赤峰市范围内发现的距今5000年前的石围墙聚落遗址、敖汉旗兴隆洼遗址,以及辽宁省喀左东山嘴、凌源、建平间的牛河梁积石塚、祭坛、女神庙、方台等,都说明早在5000年前创造了红山文化的古人类便已经开始经营原始农业。此外,在北方草原中南部阴山以南广大地区的海生不浪文化、阿善文化、老虎山文化等也有大量石制工具,说明这些地区在新石器时代便已开始了农业生产。北方草原农业起步早是文化发生的历史性特点之一。然而,在漫长的岁月中,北方草原也发生过几次较大的降温和干旱过程,以及多次民族大迁徙,其中有些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发展也经历过若干次从兴起到衰退、到再兴起的过程。如西北地区,在马家窑文化之后的齐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地区相同,但考古出土物中反映农业的器物已大为减少,大牲畜遗骨却增加了许多,表明当时的农业生产比重已有所降低。与齐家文化年代相差不远的河西走廊西部的四坎、黄河上游及洮湟流域的辛店、青海高原的卡约等文化遗存也都存在类似情况,更反映了距今3000年前西北地区农业已渐趋衰退。这种情况与地理学家推断的公元前10世纪以后全球气温下降的情形相吻合,与史籍中早期分布在黄河上游、河西走廊和青海东部的羌人是农牧业兼营而后又成为以畜牧—游牧为主的民族的记载是一致的。除西北地区外,阴山以南的漠南地区的农业发展时间也较晚、较短。这一地区的匈奴族除南匈奴时期移入的汉民及少数匈奴人从事农业生产外,总体上始终以畜牧—游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直到明代阿拉坦汗统治时期,这里才兴起了比重较大的“板升”农业,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所以,在北方草原的三大区域中,只有东北平原上的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夫余、高勾丽、渤海各族没有中断农业生产。因此,就整个北方草原的农业生产而言,是在悠久而又曲折的发展过程中经受了一次次严峻考验,成就了古代北方草原与畜牧—游牧文化交相辉映的又一别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三、农业的生产和技术北方草原农业的反复过程受到了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影响,但这种反复及最后得到稳定发展却是历史上众多民族共同完成的。这一反复过程也是发展过程,是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人文社会的各种矛盾、生产关系及民族关系的变化对农牧业的互相转化、相互渗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考古发现证实,北方草原中东部的东胡族在史前时期便已有农业和手工业,在公元前2世纪前后,东胡族为匈奴所灭,族众分解成为乌桓、鲜卑两族。东迁后,居于西拉木伦河、老哈河一带的乌桓族仍保持了既游牧亦农耕的复合型生产方式。史载,乌桓族“土地宜穄及东牆。东牆似蓬草,实如穄子,至十月而熟。”(卷90,《乌桓鲜卑列传》P.2980)乌桓族按照“鸟兽孕乳”和布谷鸟的鸣叫区分季节、确定耕种最佳时间的习俗,显然也是对其农业生产情况和技术的表述。同时逃亡的鲜卑族,一部分居于今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西部继续从事游牧和农业生产;另一部分逃入大鲜卑山(今大兴安岭北段),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但拓跋鲜卑的一支在东汉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北匈奴被汉联军击败后又沿大泽一带南下、西迁,于汉桓帝时成为鲜卑檀石槐政权西部的一支。魏晋十六国时期,其后人拓跋珪又先后定都城于今大同和洛阳,建立代政权和北魏王朝,统一了中国古代的北部地区。北魏时期,鲜卑人与汉人大姓结合,改革政治、军事、文化,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说明拓跋鲜卑的农业经济在那时再一次得到高度重视和发展。除此之外,同一时期,鲜卑族中还有慕容氏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乞伏氏建立了西秦,秃发氏建立了南凉等割据政权,其后又有宇文氏建立了北周。这些政权在各自的统治区域内也大力劝课农耕,发展农业。在农牧业转化方面,有代表性的民族还有回鹘和党项。回鹘族为黠戛斯所灭后族众分为三支,一支进入今甘肃省张掖、酒泉地区,建立甘州回鹘政权;另一支西迁进入今新疆地区,于10世纪下半叶在高昌(今吐鲁番)建立高昌王国,由原来的游牧民族逐步转为定居农业民族,经营绿洲农业,势力所及东到今木萨尔、哈密一带,西到天山以南的焉耆、库车一带;还有一支进入西域地区,于9世纪下半叶建立喀喇汗王朝,势力所及今南疆至中亚七河流域,亦以经营绿洲农业为主。元代以后,这两支进入西域地区的回鹘人逐步融合并伊斯兰化,发展成为今天的维吾尔族。在宋仁宗景祐五年(宝元元年,1038年)建立西夏国的党项族,原本是古羌族的一支,也是一个游牧民族。但在唐朝时,也在宁夏、银川一带接受唐朝予以的“空阙田地”,开始由游牧向农耕转化。建西夏国后,在甘、凉、兴、灵各州和整个宁夏黄河流域利用古渠引黄灌溉,成就了“塞北江南”的大业。中国古代北方草原农业生产的多民族性除在农牧转化的曲折过程中得到表现外,还表现在东北地区从肃慎到满洲各族的民族传承上,也表现在如匈奴等许多游牧民族社会经济形态中的少量农业和许多农业民族社会经济生活中也存在一定规模的畜牧业经济的事实中,此不赘述。四、种植品种与作物品种的选择中国古代北方草原农业的科技进步首先是各民族在长期耕耘中找到了适合本地区地貌、土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和社会需要的种植品种,这些品种不仅适应农业的需要,也适应畜牧业的需要。在西北地区,自西汉时起,居于准格尔沙漠和天山以东南疆地区的“西域三十六国”,有25国经营农业或农牧兼营。种植品种除稻、粟、菽、麦等粮食作物外,还有碗豆、大麦、苜蓿等饲料作物及栽植葡萄、西瓜、甜瓜、胡萝卜、蔓青、洋葱、蒜、芫荽、石榴、桑(葚)、梨、杏、胡桃等水果和蔬菜。其中,如葡萄、杏、西瓜、甜瓜以及被称为“白叠子”的棉花,至今都是誉满天下的新疆特产。入清以后,世居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哈密平原的维吾尔族民众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种桑养蚕,使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在青海地区,虽然农业所比重相对较小,但高原上的耐寒作物青稞麦、苜蓿却为当地各族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粮秣和饲草。统治宁夏、甘肃地区的党项族在建立西夏后,更聚汉、吐蕃、契丹、女真、回鹘、鞑靼诸族之力,以陕西榆林、宁夏银川、甘肃河西走廊为文化中心,种植大麦、小麦、水稻、荜豆等作物。与宁夏河套地区隔河相望的内蒙古河套地区,因地貌、土壤、气候等基本相似,其种植品种亦与宁夏河套地区基本一致,以麦为主。在东北地区,考古出土物表明,魏晋时期,古肃慎族之后代挹娄人便已开始使用铁器农具,并有烧焦的粟、黍粒出土,《后汉书·乌桓鲜卑东夷列传》称其地有五谷、麻布,“好养豚”,用猪毛织布。隋唐时的勿吉—靺鞨人也种植粟及麦、穄,“菜则有癸(生菜)”。到夫余及渤海时期,又分别在作物和饲养业中增加了大豆、麻、水稻及六畜。此外,东北地区盛产的水果和蔬菜、药材,不仅品种多,而且质量好,其中堪称药中珍宝的人参更以其优异的品质名扬中外,盛产的黍、秫、大豆不仅是重要的粮油作物,也是营养丰富的牲畜饲料。农业技术进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北方草原的种植品种和不及详列的品种都是历史上各民族在长期实践中筛选出来的,至今,这些品种仍然是适应本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需要的传统作物。从更深的层次看,这些品种被传承下来是古人不断掌握、完善各种作物从制作到田间管理直至收获的全部耕作技术的实践过程及成果。特别是在各地区自然条件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要选育适合不同土壤生长的作物,确定春种、夏锄、秋收的农时,解决如何灌溉、保墒、施肥、除虫、培育新品种等问题,更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积累经验,提高认识。许多研究者根据自西汉以来历朝历代中原政权对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各省区派汉军戍边屯垦和移汉民至这些省区的史实,认为这些地区的农业是在屯垦军和汉移民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地区的真实情况,但不可因此而否定或削弱北方草原各民族在这些地区发展农业的开拓精神与创造精神。如发祥于甘肃省东部武都地区的民族,原本就是一个“俗能织布,善种田,畜养豚、牛、马、驴、骡”(卷30,注引《魏略·西戎传》)的民族,《梁书》卷54《诸夷传》称其在南北朝时即于汶山郡“地植五谷”。回鹘于9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和甘肃地区,为当地发展农业作出了贡献。在内蒙古阴山以南地区,重新使农业得到发展是在阿拉坦汗统治时期。东北地区从肃慎开始即从事农业生产。而且,不容置疑的事实是,正是这些以经营农业和将农牧业结合经营的北方民族与进入北方草原地区的汉族民众一道,不仅开发了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而且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也创造了适合本地区的农业技术。除经长期生产实践选定了适宜于本地区自然条件的种植品种外,在耕作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也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农技成果。如为了解决北方草原大部分地区无霜期短、降雨量少、气候干旱多风、蒸发量大给防风抗旱、有效利用土壤、缩短植物生长期和成熟期带来的问题,各古代北方从事农业生产的民族,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了在保墒、防风、增肥、灌溉等多方面的经验。西汉时期,北方民族创造了区田法,并制造出了使行距和播种量均匀的播种工具——耧车。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耕、耙、耱、锄相结合的保墒技术。北魏的《齐民要术》还对这一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特别指出中耕因切断了水分蒸发通道可以增强保墒的效果,有力地说明当时北方草原农业生产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此外,在北方草原各农业区普遍实行的“代田法”也是防风保墒、合理利用地力的有效耕作方法。这种方法最早始于关中地区,后逐渐传至今内蒙古、陕西、甘肃等省区。在水果栽培和蔬菜种植方面,新疆的棉花、苜蓿、葡萄、核桃、西瓜、胡萝卜、胡豆、芜荽等品种的栽培和种植技术也远传中原内地和北方草原东部地区。对北方草原各民族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元代著名农学家畏兀儿人鲁明善还在其《农桑衣食辑要》中作了详尽的分析与总结。五、古代北方草原农业生产的三级市场和文化联动一般说来,因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同时也会饲养一定数量的家畜和家禽,所以,农牧结合是农耕文化区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北方草原农业经济区中的这一现象无论是在成因上还是在规模、形态和功能上,都比一般农耕区的农牧结合更深刻、更重要、更多样。如东北松辽平原农业区的农户虽然也饲养家畜、家禽,但他们饲养的马、牛、羊、猪数量多,马、牛又主要用于耕地和运输,在规模和功用上都异于我国长江两岸和华南地区。这是由北方草原农耕文化区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上地区人文社会演变造成的。在自然地理方面,北方草原中的农耕文化区多半与畜牧—游牧区相邻,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交换条件好,频率高,双方在生产、生活中的互补性能够最快捷地实现;在人文地理方面,北方草原农耕文化区在历史上多半是游牧民族大迁徙时落脚的地方,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必定会对当时及后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前者使农耕文化与畜牧文化横向交流频繁发生;后者使农耕文化与畜牧文化的纵向传承与融合成为必然。自然地理因素与人文地理因素的结合,造就了今天中国境内北方草原地区农牧业在四个层级上的互相渗透。第一层级,中国境内北方草原西部和北部边界外的古代中亚草原和外蒙古高原,包括今克什米尔地区及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甚至向西至伊朗诸国的部分地区,历史上都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活动区域。这不仅使古代中国北方草原一级区域的农业地带在大框架上长期处于畜牧—游牧地区的包围之中,而且还有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以及突厥、回纥、契丹、党项、女真、蒙古、满洲等各民族陆续开通的四通八达的“回纥道”、“参天可汗道”、驿道、商道、城际道路等将其联系起来。再加上各游牧民族在这一地区间的大迁徙,使最先掌握骑术的各民族利用良好的交通条件将畜牧文化传入当时北方草原地区内的农业地区并产生巨大影响。第二层级,中国北方草原各省际之间,即古代北方草原的二级区域间的农牧文化的相互制约与相互支持。如甘肃省玉门、阳关以西,包括今新疆和青海、甘肃三省区自西汉以后长期被称为“西域”的广大地区,在省际之间均有农牧经济区相邻,农牧区之间、农牧民族之间不断发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从总趋势上促进了二级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新疆除其西部和北部边界与上述各古代北方草原游牧区相毗连外,其南部和东部还与西藏北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甘肃省北地戈壁山地相邻,这些相邻地区都是畜牧业较为集中或从事畜牧业的地区。甘肃省也是农业经济成分比较大的省份,但其西北部、西部省界均与畜牧业发达的青海省的北部、东部接壤,其东北部又与内蒙古西部首尾相邻。另外,今新疆、甘肃、青海等省区在古代还是北方游牧民族“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最频繁的活动地区。这些游牧民族在古西域地区的迁徙活动与当地地望的时空交叉,为该地区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人们提供了相互学习的良好环境。由西域地区东望,今宁夏和内蒙古中西部农业区在古代均属北方草原的漠南地区。其中,河套、土默特、乌兰察布三大平原及今锡林郭勒地区的北邻古称“漠北”的今蒙古国南部和俄罗斯中部边陲,东与包括今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在内的古代东北地区相邻,西与甘肃省的北部、中部衔接,而宁夏的主要农业区包括卫宁平原与银川平原的宁北地区则犹如一座高耸的山峰插入内蒙古的阿拉善盟、乌海市和鄂尔多斯市之间。在这一二级区域的周围,漠北地区无论古今都是畜牧业发达地区,漠南本地在宋明之前大部分也是水草丰美、畜牧业兴旺的草原。由漠南地区东北行,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是北方草原的又一二级区域。其西、北、东部的今蒙古和俄罗斯两国与之接壤的地区,在古代也都是北方民族游牧之地,故东北地区的西、北、东部也处在畜牧业的包围之中,而且在历史上也有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契丹、蒙古等族征服过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将其政治统治扩展到这一地区,使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畜牧资源和畜牧文化之利。如果说第一、二层级的地理结构和地缘历史政治情况为今中国境内的古代北方草原农业生产取得畜牧业支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好环境,那么草原畜牧业对农业生产的最直接支持和农牧结合则是表现在第三、四层级上。第三层级,今各相关省区内部的地理结构。按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划分,古代被称为“西域”的新疆可划分为8个小区域。其中,北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由阿尔泰山地山前与额尔齐斯河、乌伦谷河谷地组成的森林和高山平原的宜牧区,是历史上许多游牧民族的生息之地;北疆西部的伊犁、塔城地区和北疆南部天山北路的乌鲁木齐市周围则为宜牧宜农的农牧结合区。与这两个地区在东南方向相邻的是南疆东部的吐鲁番、哈密地区及南疆北部的库尔勒、阿克苏地区。其中,吐鲁番、哈密地区就是在西汉时期由塞、羌、西胡等民族所建的西域36个城邦国家所在地。如前所述,在36国中有25国以农为主,11国以牧为主,而库尔勒、阿克苏地区则是农牧结合区。此外,在库尔勒、阿克苏正南和西南的喀什地区又分别为农业区和农牧结合区,南疆东南的且末、若羌地区则是汉代以来屯田的重点地区和农牧结合区。新疆地理区间的农牧区穿插、配置如此紧密、合理,当然极便于各小区间进行农牧产品及技术交流。再如甘肃省得黄河干流灌溉之利的陇东、陇西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区以及张掖、酒泉、武威、永昌一带的河西走廊,在古代都是农业发达地区。这些农业发达区与备受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青睐、频繁往来的甘南高原区、祁连山山地区、北山山地的戈壁区,在地缘上均有交通之利使农牧业互通有无。由宁夏东向的今内蒙古中西部包括大青山、乌拉山、狼山的阴山山脉以南地区在古代被称为“河南地”。秦汉时期,匈奴便为这一地区留下了从事畜牧业的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此后,1524年(明嘉靖三年)~1577年(明万历五年),阿拉坦汗于这一地区建立统治并与察哈尔万户、鄂尔多斯万户联合,经北征西讨,势力达至甘肃、青海地区,使土默特蒙古人的牧场也随之扩展到了东至今河北省丰宁县,西至青海省一带的广大地域,在生产上实行的“放苏鲁克”制度,更使畜牧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阿拉坦汗既认识到畜牧业生产对发展地方经济、保障人民生活、巩固政治统治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单一的畜牧业经济的脆弱性,因此在发展畜牧业生产和与明朝互市换取农产品多次遇阻时,于1546年(嘉靖二十五年)四月“用牛二犋,耕城约五六顷,所种皆谷、黍、薥、秫、糜子”(卷7《俺答列传上》),并于其后不断安置亡塞汉人到统治区内务农和传播农业生产技术,建立起稳定的“板升”农业。据萧大亨《北虏风俗》记载,到万历年间,这一地区的农业已经发展到了“诸夷耕种,与我塞下不甚相远”的程度。因此,土默川平原及其两翼相邻地区游牧经济的单一性和脆弱性在这个时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再加上东部地区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早在西汉时期就在乌桓、鲜卑、库莫奚以及汉等民族的共同努力下开发出了农牧互补的小区域经济,至清朝实行盟旗制度和禁止过度将草场开发为农田的政策后,这种在盟(市)旗(县)一级区域间形成的农牧业经济互补互利格局便成为定局。第四层级,在旗县级以下逐步形成既经营农业又经营牧业以及虽分别经营农牧业但草场与农田却相邻的乡镇村屯。这些乡镇村屯是社会最基本、最便于产品及养殖技术交流和农牧结合的社会组织单位。这些乡镇村屯多数处在以前经营畜牧业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同生活的民族杂居区,但各自经营的生产项目却已发生变化。如在内蒙古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