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导与练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导与练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导与练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导与练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导与练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课程标准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重点难点1.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及意义。2.近代东西方航路、三角贸易、马尼拉帆船、价格革命、商业革命等。3.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的关系。知识点一世界市场的形成1.初步形成:新航路开辟后(1)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大规模殖民掠夺。(2)17-18世纪:荷、英、法等欧洲国家纷纷加入殖民地争夺行列,建立海外殖民地。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基本形成:工业革命后(1)原料市场:大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厂产品大量增加,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工厂所需的原材料也需从世界各地获取。(2)交通: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3)途径: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3.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1)世界主要资榨取大量的财富。(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概念阐释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是指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是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后对外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按输出资本的类型,分为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如开设银行、建立工厂、开采矿山、修筑铁路等。易混易错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三个部分:资本主义政治体系、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只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问题思考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答案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和资本的流通、殖民掠夺、新式交通工具和通讯事业的发展是促使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其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知识点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的殖民扩张。2.贸易中心转移(1)欧洲贸易中心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②里斯本、塞维尔、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2)亚洲贸易中心①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南亚、东南亚、东亚,建立殖民地或定居点,在东亚海域展开商业竞争,形成新的亚洲贸易中心。②葡萄牙殖民者经营从印度经澳门至日本的三角贸易。③西班牙殖民者开辟了从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④果阿、澳门、长崎、马尼拉等地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3.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1)在欧洲①变化:开始出现商品交易所、证券交易所、银行、百货公司、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等。②影响: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概念解读资本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等非正当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使生产资料聚集在少数人手里的过程。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一方面用暴力的手段迫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并积累资本,如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另一方面用武力征服殖民地、抢劫金银财物、贩卖奴隶等手段来聚敛财富。(2)在中国: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①1865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②19世纪70年代,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③为了适应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④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之后,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3)商品种类增加①新商品涌入欧洲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来自东方的产品——香料更是大量涌入欧洲等地,由高级奢侈品变为大众化商品。②奴隶贸易新航路开辟后,奴隶也成为贸易商品。16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支配了早期的奴隶贸易。③鸦片贸易18世纪后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后来,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商人也开始向中国贩运鸦片。知识拓展“三角航程”欧洲殖民者在长期贩卖黑人奴隶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一本万利的奴隶贸易方式“三角航程”。贩奴船满载着“交换”奴隶用的枪支弹药和廉价消费品,从欧洲港口出发,航行到西非海岸,称为“出程”;在西非海岸用货物交换大批奴隶,然后横渡大西洋,驶往美洲,这就是“中程”;在美洲用奴隶换取殖民地的原料和金银,运回欧洲,称为“归程”。一次三角航程需时约6个月,奴隶贩子可做成三笔买卖,获得约100%到300%的利润。(4)贸易格局变化①19世纪中期,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问题思考材料(东印度公司)是一个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在任何时候都是以伦敦公司和印度总督的名义在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他们以及其后继者在法律上都有权拥有、购买、接收和保留土地、租金、特权、自由、管辖权、特许经营权以及任何种类的财产继承权。东印度公司及其后继者有权在十五年的任期内,享有完全独占东印度的贸易的自由和特权,可以自由在东印度的所有岛屿、港口、城市、城镇进行贸易。(东印度公司)总督及其临时代理人有权制定合理的法律。问题根据材料,归纳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性质及拥有的基本权利。答案性质:具有法人和政治地位的团体,具有国家职能,是向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东方贸易的商业公司。基本权利:拥有亚洲殖民的垄断权。探究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材料一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摘编自[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原文有改动问题(1)材料反映了资产阶级对世界市场的形成起了什么作用?答案资本固有的属性,即开放扩张性,决定了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资源配置,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材料二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问题(2)材料从哪些方面概括了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答案材料从商品交换、殖民掠夺、交通技术条件等方面归纳了世界市场形成的途径。材料三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意味着灾难。问题(3)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意义。答案①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推动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②从道德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掠夺和剥削的产物,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③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促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探究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材料一1870年、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国家比重年份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1870年22%8%13%10%/1913年15%11%13%8%4%问题(1)表中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美国这一时期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经济发展成就明显,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比重下降。材料二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问题(2)试分析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的关系。答案①商业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国际商业贸易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产业革命中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②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当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国家之间的贸易需要一个平台进行,于是世界市场作为世界各国交换产品、服务和技术的场所,将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内部以及各国之间的市场综合连接在一起。商业革命商业革命是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引起的欧洲商业和世界市场的一系列新变化。其中,主要的变化是: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的增多;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世界市场的形成。地理大发现后,世界商路和商业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原来独占欧洲与东方贸易的意大利城市,商业地位日趋衰落。英国的伦敦、西班牙的塞维利亚、葡萄牙的里斯本、尼德兰的安特卫普等城市的商业地位日趋重要。1.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得到了西、葡两国王室的大力支持,故选A项。B、C、D三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故排除。2.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16-18世纪奴隶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奴隶贸易是欧洲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也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重要手段,故答案为A项;促使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是两次工业革命,其最终确立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排除B项;奴隶贸易不是导致“日不落帝国”产生的原因,故排除C项;D项材料依据不足,排除。3.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答案D解析18世纪60年代,英国最先开始进行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英国不断向国外输出工业品,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原料和包括茶叶在内的消费品,D项符合题意;17、18世纪的英国,等级观念明显,故A项错误;仅从英国茶叶消费群体的变化,无法得出英国崇尚东方生活方式的结论,且这一结论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故C项错误。4.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由上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答案B解析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以英、美、德、法为代表的欧美国家生产力持续快速发展,但其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却不断降低,这说明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也在不断发展,故选B项。5.1873年清政府批准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该局采用官督商办的组建方式,并招商集股,发行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张股票。据此可知()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C.民间资本得到官方认可D.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答案C解析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创办的民用工业。它于1873年被清政府批准成立,采用官督商办的组建题选C。6.下图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工业革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渐趋形成C.自由主义准则影响不断扩大D.英国农业经济呈现衰退趋势答案B解析由图片可知,1821年后,英国粮食价格波动幅度减小,结合所学,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粮食贸易日益国际化,粮食价格趋于稳定,故B项正确。1.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 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答案B解析西班牙的殖民扩张范围是美洲,与材料中“爱尔兰”“普鲁士”等地区无关,故A项错误;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发达,殖民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地,故B项正确;拿破仑帝国企图军事征服英国计划失败,因此在其兴盛时期也没有控制爱尔兰,故C项错误;爱尔兰是英国领土的一部分,不是其殖民地,故D项错误。2.16世纪初,佛罗伦萨香料价格为每磅20个格罗特,葡萄牙香料则为17个格罗特。佛罗伦萨商人因此被迫亏本出售胡椒。这种现象说明()A.葡萄牙是香料的原产地B.佛罗伦萨经济地位下降C.欧洲市场联系日益紧密D.欧洲出现了“价格革命”答案C解析葡萄牙香料价格低于佛罗伦萨香料价格,导致佛罗伦萨商人亏本出售胡椒,这说明欧洲市场联系日益紧密,故C项正确。3.17世纪中叶,荷兰不仅垄断了黑奴贸易,还从非洲源源不断地将黄金、白银运到国内,将美洲庄园生产的蔗糖、棉花、玉米等农作物大量地运输到欧洲市场出售。这反映了当时()A.荷兰成为世界殖民帝国 B.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C.黑奴贸易引发“价格革命” D.欧洲殖民扩张的加剧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世界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体现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故B项正确。4.1851年,英国举办伦敦世界博览会,当时维多利亚女王以国家名义,通过外交途径,邀请十多个国家参展。作为上海开埠后第一批来沪闯荡的广东商人徐荣村,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装成12捆前来参展,最终脱颖而出,独得金、银大奖。这说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清政府重视海外市场的开拓C.西方机器产品未被世人接受D.中国传统手工业仍具明显优势答案A解析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召开,十几个国家参展,这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表现,故A项正确。5.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学者马克辛·伯格说:“蒸汽机长期以来被18世纪史学家看作发明和创造的关键指示器,但是18世纪本身值得骄傲的地方是从镀银的咖啡壶到刻纹的黄器皿和上漆的纸型托盘等全新消费品的爆发。”据此可以推知()A.蒸汽机给奢侈品生产提供了新动力B.奢侈品消费催生了英国工业革命C.奢侈品比蒸汽机更利于社会发展D.奢侈品消费拓展了英国的市场答案D解析据材料“但是18世纪本身值得骄傲的地方是从镀银的咖啡壶到刻纹的黄器皿和上漆的纸型托盘等全新消费品的爆发”得出奢侈品消费拓展了英国的市场,故D项正确。6.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却出现了多个中心的格局。出现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A.英国海外殖民地大幅减少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C.自由贸易政策的普遍推行D.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答案B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开展,美、德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发展速度超过英国,这对英国“世界工厂”地位提出挑战,因此世界贸易出现了多个中心的格局,故B项正确。7.下表为1885-1913年英美专利注册数比较表时间(年)英国美国发明和设计专利注册数其中对外国居民颁布数1885-188993712166616091895-1899134193168022721905-190915423332203556191316599339174212据此推知()A.英国无力引领世界科技前沿B.移民是美国科技发展的动力C.美国经济发展潜力与日俱增D.美国经济实力全面超越英国答案C解析从表格的数据中可以看出1885-1913年英美专利注册数的变化,美国的专利注册数量比英国的多,这有助于美国经济的发展,表明美国经济发展潜力与日俱增,故C项正确。8.1888年,美国俄亥俄州参议员约翰·谢尔曼向参议院提交了一份草案,声称:“在美国不同州、地区或外国的公民当中,缔结意图阻止进口物品、生产加工、制造和种植,或这些物品运输中全面竞争的所有合同、协议、托拉斯、联合,均为非法。”谢尔曼提交该草案的目的在于()A.维护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B.克服私人生产的无计划性C.提高中小生产者的地位D.促进企业兼并提高效益答案A解析据材料“缔结意图阻止进口物品、生产加工、制造和种植……均为非法”可知,该草案有利于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故A项正确。9.16世纪以后,“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往美洲。这种贸易持续了二百多年。学者认为: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殊的流通路线,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银”对流。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A.中国处于对外贸易的中心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C.西方开始了殖民扩张D.新航路开辟密切了中外交流答案D解析据材料“16世纪以后,‘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往美洲。这种贸易持续了二百多年”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D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0.下图是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情况表。关于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①阶段英国人击败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B.在②阶段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C.在③阶段美国成为新崛起的世界殖民大国D.在④阶段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图示并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的殖民帝国是葡萄牙、西班牙,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打败,从此逐渐丧失海上优势和殖民霸权,英国并未成为海上霸主,故A项错误;在②阶段的17、18世纪加紧殖民扩张的殖民帝国是荷兰与英国,故B项错误;在③阶段的18世纪中后期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故C项错误。11.下图为19世纪后期世界贸易示意图,从中可以了解到的历史史实是()A.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B.世界市场的不断拓展C.欧洲丧失世界贸易中心地位D.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答案B解析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是17世纪,与材料“19世纪后期”和贸易示意图的起点是英国不符合,故A项错误;据图片可知贸易的路线涉及美洲、非洲、亚洲,说明了世界市场的不断拓展,故B项正确;据材料贸易的起点在英国,结合“19世纪后期”可知,当时欧洲仍旧是世界贸易中心,故C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与材料时间“19世纪后期”不符合,故D项错误。12.随着五口通商,清朝出现了一批大商人,如广州的吴健章、杨坊等人,尽管他们依附于外国人,但他们的出现促进了当时中国商业的发展,据此可知,中国商业发展是因为这批商人()A.具有较强的近代经营意识B.创办近代最早的民营企业C.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支持D.抓住贸易中心转移的契机答案A解析材料“尽管他们依附于外国人,但他们的出现促进了当时中国商业的发展”说明近代商人的经营意识较强,A正确。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