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第七章 主观方面有责性_第1页
(1.7)-7、第七章 主观方面有责性_第2页
(1.7)-7、第七章 主观方面有责性_第3页
(1.7)-7、第七章 主观方面有责性_第4页
(1.7)-7、第七章 主观方面有责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有责性本章详细阐述有责性的各个要素以及认识错误的处理。责任能力故意、过失违法性意识及其可能性期待可能性认识错误重点难点内容提要第一节有责性概述一、有责性的概念有责性或(狭义的)责任,是指就符合构成要的违法行为对行为人的非难,简单地说,就是非难可能性。第一节有责性概述二、责任的本质1、心理责任论2、规范责任论第一节有责性概述三、有责性的要素

1、责任能力2、故意、过失

3、违法性意识及其可能性

4、期待可能性第二节刑事责任能力一、刑事责任能力概述(一)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1、刑事责任能力——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2、刑事责任能力的价值:A、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前提条件(有责性)B、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a、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意志自由b、行为人实施某行为——是其自由意志的选择c、行为人选择实施某行为——承担选择的后果第二节刑事责任能力(二)刑事责任能力的内容1、内容——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所具备的刑法意义上的辨认(认识)能力与控制能力。2、辨认能力——行为人具备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上的意义、性质、后果的分辨认识能力。——认识行为是否为刑法所禁止、所谴责、所制裁的能力,要求至少要有认识的可能性。3、辨认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础;无辨认能力也谈不上无控制能力。第二节刑事责任能力4、控制能力——行为人具备决定自己是否以行为触犯刑法的能力。——选择和决定自己是否实施触犯刑法的行为。5、控制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关键6、辨认能力+控制能力——刑事责任能力(三)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1、影响和决定因素:A、知识和智力成熟程度第二节刑事责任能力一般以年龄衡量,考虑生理缺陷对知识和智力成熟程度的影响B、精神,即人的大脑功能正常与否的状况2、以一定的年龄为标志——正常自然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界限3、以精神障碍为限制——排除、减轻责任4、适当考虑生理缺陷——减免责任刑事责任能力的具体判断(1)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内容、社会意义与危害结果,并能够控制自己不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2)在行为主体认识到或者可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刑法所禁止的(亦即,具有违法意识及其可能性),就会产生反对动机,如果不可能认识,则不会产生反对动机,就不能对行为主体进行非难;(3)只有在行为主体客观上可以实施法律所允许的行为(他行为可能性),却不实施法律所允许的行为时,才能对行为主体进行非难。第二节刑事责任能力5、刑事责任能力的划分:A、完全刑事责任能力B、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C、相对负刑事责任能力D、减轻刑事责任能力第二节刑事责任能力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包括四种情形:(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3)又聋又哑的人;

(4)盲人。第二节刑事责任能力二、刑事责任年龄1、刑事责任年龄——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2、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以犯罪时为标准A、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不满14周岁B、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4~16周岁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对上述8种犯罪负刑事责任。C、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6周岁第二节刑事责任能力适用刑法第17条第2款应当注意的问题:1、“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包括刑法分则所规定的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达到重伤程度)论处的情形:138条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241条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伤害被拐卖人的(达到重伤程度);247条刑讯逼供或者暴力取证致人伤残、死亡的;248条虐待被监管人致人伤残、死亡的;289条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死亡的;292条第2款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333条非法组织卖血、强迫卖血,对他人造成重伤的(以故意伤害罪论处)。2、“强奸”包括奸淫幼女(注意14-16周岁男少年的特殊性)。注意拐卖妇女、儿童罪与组织、强迫卖淫罪的加重处罚情节。第二节刑事责任能力3、“抢劫”不限于抢劫财物的犯罪,还包括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和危险物质。抢劫罪不仅包括第263条的抢劫罪,还包括其他类型的准抢劫罪与转化抢劫罪,如269条、267条第2款等规定的抢劫罪;聚众“打砸抢”,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除判令退赔外,对首要分子,以抢劫罪定罪处罚。4、上述规定的“投毒”包括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投放危险物质罪)。5、刑法第17条第2款所规定的8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的罪名。因此,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所实施的某种行为包括了上述8种犯罪行为时,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如绑架撕票的行为第二节刑事责任能力3、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处理原则(已满14不满18周岁)A、从宽处理原则——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不适用死刑原则——死缓也不适用C.刑法第72条应当适用缓刑的情形4、老年人犯罪案件处理原则A、从宽处理原则——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不适用死刑原则——死缓也不适用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C.刑法第72条应当适用缓刑的情形第二节刑事责任能力5、适用年龄的注意问题:A、年龄——实足年龄、生日的第二天B、法定年龄能否突破——绝对不能C、跨年龄段犯罪——(以8种犯罪考虑)a、14~16与16周岁后——追究与否、量刑b、14~16与14周岁前——追究与否,量刑教学案例7.1某甲15周岁,则下列行为中其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的有()

A.某甲上网成隐,为勒索巨额上网费,伙同两名同学共同绑架一小学生并向父勒索赎金,结果因绳索勒的太紧,第二天一早发现该孩子已死亡

B.某甲某日到某家入室盗窃,被女主人发现后使用匕首相威胁,要求女主人拿出3000块钱,得手后离去

C.某甲某日携带匕首,抢夺一摆摊人的现金5000多元

D.某甲某日抢夺一名过路妇女的手机,在得手后,为抗拒抓捕将追赶来的被害人打成轻伤

第二节刑事责任能力三、精神障碍1、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A、医学标准,亦称生物学标准,实质从医学上看,行为人是基于精神病理的作用而实施侵害法益的行为。B、心理学标准。是指由于精神病理的作用,行为人在行为时丧失了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2、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A、精神正常时期的“间歇性精神病人”B、大多数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人3、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A、处于早期或部分缓解期的精神患者;B、某些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人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节刑事责任能力四、生理功能丧失1、聋哑人、盲人2、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五、醉酒

1、生理性醉酒A、并未丧失其辨认和控制行为的能力B、辨认和控制能力有减弱

2、病理性醉酒——精神病人

3、原因上的自由行为第三节故意一、故意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一)故意的概念T141、概念——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主观心理态度。2、关于故意的学说A.希望主义与认识主义B.容认说与盖然性说第三节故意(二)故意的构成要素1、故意的认识因素——明知

A、如何理解明知的内容

a、对行为本身的认识

b、对行为结果的认识

c、对其他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的认识。

B、故意内容是否要求包含违法性认识?

第三节故意C、如何理解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结果?

a、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要发生危害结果

b、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要发生危害结果2、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

A、希望——积极追求的心理态度

B、放任——听之任之、漠然处置的心理态度3、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关系

A、认识因素是前提和基础

B、意志因素是关键和决定性因素罪过判断示意图直接故意:希望间接故意:放任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意外事件、不可抗力是否应当预见到意志因素认识因素没有预见到教学案例7.2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明知自己的财物处于国家机关管理之中,但不知此时的个人财物应以公共财产论而窃回。甲缺乏成立盗窃罪所必须的对客观事实的认识,故不成立盗窃罪

B.乙以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窃取军人的手提包时,明知手提包内可能有枪支仍然窃取,该手提包中果然有一支手枪。乙没有非法占有枪支的目的,故不成立盗窃枪支罪

C.成立猥亵儿童罪,要求行为人知道被害人是或者可能是不满14周岁的儿童

D.成立贩卖毒品罪,不仅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贩卖的是毒品,而且要求行为人认识到所贩卖的毒品种类第三节故意二、故意的类型(一)直接故意1、明知+希望——明知自己的希望会(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2、明知包括两种表现形式:

A、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

B、明知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第三节故意3、希望——积极追求危害结果发生

A、目的明确

B、态度积极

C、意志坚决4、一般对危害结果的认识并不要求很具体5、某些犯罪的故意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刑法规定的特定事实第三节故意(二)间接故意1、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2、认识因素——明知可能

A、只能是明知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B、不能出现明知必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情况第三节故意3、意志因素——放任

A、放任不是希望,不是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B、放任——既不是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也不是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又并不阻止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是听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C、危害结果发生与否都不违背意志

D、对危害结果持听之任之、漠然处置的心理态度第三节故意4、司法实践中间接故意的三种情况:

A、“无所谓”B、“豁出去”

C、“不计后果”

5、放任的结果本身并不是人的需要和目的的直接产物,而是行为人在执意实现某种行为目的的同时,放任了另一种危害结果。罪过判断示意图直接故意:希望间接故意:放任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意外事件、不可抗力是否应当预见到意志因素认识因素没有预见到第三节故意(三)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1、从认识因素上

A、前者明知必然或者可能

B、后者明知可能2、从意志因素上

A、前者希望,是积极的追求

B、后者放任,是听之任之、漠然处置3、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决定罪与非罪

A、直接故意,不发生也能构成犯罪

B、间接故意,不发生则不成立犯罪第三节故意三、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一)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概念1、犯罪目的——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2、犯罪动机——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起因(二)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联系和区别

1、二者的联系:

A、二者都是行为人实施犯罪过程中存在的主观心理活动第三节故意B、犯罪目的以犯罪动机为前提和基础

C、二者有时表现为直接的联系,即它们所反映的需要是一致的2、二者的区别:

A、犯罪动机——表明行为人为什么要犯罪的内心起因,比较抽象,是更为内在的发动犯罪的力量;犯罪目的——比较具体,已经指向外在的具体犯罪对象和客体;第三节故意B、犯罪目的相同,犯罪动机可能不同

C、犯罪动机相同,犯罪目的可能不同

D、二者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有所不同(三)间接故意犯罪中行为人是否存在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第四节过失一、过失概述(一)过失的概念1、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2、过失与故意的区别3、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主观根据第四节过失(二)过失的理论1、旧过失论2、新过失论3、修正的旧过失论4、新(超)新过失论第四节过失二、过失的类型(一)过于自信的过失1、概念——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2、特征:

A、认识因素—已经预见可能发生危害结果B、意志因素—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发生3、轻信——过高估计可以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其自身的客观的有利因素,而过低估计自己的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程度。第四节过失4、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异同⑴相同点:

A、认识因素上——都预见到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B、意志因素上——都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⑵不同点:

A、认识因素上二者虽然都预见到了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他们对这种可能性是否会转化为现实性的主观估计是不同的。

a、间接故意——对可能性是否会转化为现实性并未发生错误的认识和估计第四节过失b、过于自信的过失——对可能性是否转化为现实性,发生了错误的认识和估计

B、意志因素上,都“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

a、间接故意——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都不违背其意志,又不采取措施加以阻止;

b、过于自信的过失——危害结果的发生违背其意志,并且采取措施加以阻止。

罪过判断示意图直接故意:希望间接故意:放任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意外事件、不可抗力是否应当预见到意志因素认识因素没有预见到第四节过失(二)疏忽大意的过失1、概念——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2、特征——(1)应当预见—有预见的义务和预见能力

A、注意义务

B、预见能力第四节过失(2)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3、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

A、无认识的过失+疏忽大意

B、有认识的过失+过于自信罪过判断示意图直接故意:希望间接故意:放任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意外事件、不可抗力是否应当预见到意志因素认识因素没有预见到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第四节过失三、意外事件(一)意外事件的概念1、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认为是犯罪。三个特征:①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②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失;③损害结果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2、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二)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的异同都是没有预见到,意外事件是不应当预见到,而疏忽大意的过失则是应当预见到。第四节过失共同之处:都是没有预见到,并且都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意外事件是不应当预见到,而疏忽大意的过失则是应当预见到,只是行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罪过判断示意图直接故意:希望间接故意:放任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意外事件、不可抗力是否应当预见到意志因素认识因素没有预见到第四节过失四、不可抗力(一)不可抗力的概念1、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被称作“无罪过事件”三个特征:①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与人的行为无关的自然力等时间不是刑法上的不可抗力;②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失;③损害结果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力量所引起的。第四节过失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的异同:共同之处:①意志因素上,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都持反对和排除的态度;②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失区别之处:认识因素上,不可抗力中的行为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的结果;而意外事件中的行为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第五节认识错误一、认识错误概述1、认识错误的概念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刑法性质、后果和有关的事实情况不正确的认识。法律上认识错误、事实上认识错误2、事实上的认识错误分为两种:A.具体事实认识错误

B.抽象事实认识错误第五节认识错误法律认识错误事实认识错误假想的犯罪假想的不犯罪对罪名与刑罚的误解对象错误打击错误因果关系错误违法性阻却事由的认识错误具体事实认识错误抽象事实认识错误认识错误对象错误打击错误第五节认识错误二、法律认识错误1、假想的犯罪2、假想的不犯罪3、对行为的罪名和罪刑轻重的误解第五节认识错误三、具体事实认识错误(一)具体事实认识错误的概念具体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现实所发生的事实仍然同属于同一犯罪构成,认识错误没有超出同一个犯罪构成,仍然是在同一个犯罪构成内部解决问题。(二)学说分歧

A.具体符合说

B.法定符合说第五节认识错误(三)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的分歧。1、对象错误具体的事实错误中的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误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加以侵害,而甲对象与乙对象体现相同的法益,行为人的认识内容与客观事实仍然属于同一犯罪构成的情况。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的结论一致:该错误不影响犯罪故意的成立,认定为一罪既遂。2、打击错误打击错误,也称方法错误,是指由于行为本身的差误,导致行为人所欲攻击的对象与实际受害的对象不一致的情况,但这种不一致仍然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法定符合说认为该错误不影响犯罪故意的成立,认定为一罪既遂。具体符合说认为成立某罪故意(既遂或者未遂)与过失犯罪的想象竞合犯。第五节认识错误教学案例7.4甲与乙因情生仇。一日黄昏,甲持锄头路过乙家院子,见甲妻正在院内与一男子说话,以为是乙举锄就打,对方重伤倒地后遂发现是乙哥哥。甲心想,打伤乙哥哥也算解恨。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甲的行为属于对象错误,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B.甲的行为属于方法错误,成立故意伤害罪

C.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伤害(未遂)罪,对乙哥哥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D.甲的行为不存在任何认识错误,理所当然成立故意伤害罪

第五节认识错误教学案例7.5甲欲杀乙,便向乙开枪,但开枪的结果是将乙和丙都打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B)性质是误打,或者是打击错误。错误发生在行为着手之后。具体符合说和法定符合说存在分歧。

A.根据具体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对丙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B.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与丙均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C.不管是根据具体符合说,还是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与丙均成立故意杀人既遂

D.不管是根据具体符合说,还是根据法定符合说,甲对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对丙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第五节认识错误3、因果关系错误:又分为三类(1)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是指结果的发生不是按照行为人对因果关系的发展所预见的进程来实现的情况。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并不影响故意犯罪的成立。第五节认识错误甲为杀害仇人林某在偏僻处埋伏,见一黑影过来,以为是林某,便开枪射击。黑影倒地后,甲发现死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事后查明,甲的子弹并未击中父亲,其父亲患有严重心脏病,因听到枪声后过度惊吓死亡。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C.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甲对林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对自己的父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应择一重罪处罚第五节认识错误(2)事前故意(又叫Weber的概括的故意),是指行为人误认为第一个行为已经造成危害结果,出于其他目的实施了第二个行为,但实际上是第二个行为才导致预期的结果发生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不影响故意犯罪的成立。【案例】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施打击,造成乙休克昏迷之后,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为了毁灭罪证,将乙扔到水里,实际上乙是被水溺死的。教学案例7.7刘某基于杀害潘某的意思将潘某勒昏,误以为其已死亡,为毁灭证据而将潘某扔下悬崖。事后查明,潘某不是被勒死而是从悬崖坠落致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刘某在本案中存在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B.刘某在本案中存在打击错误C.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D.刘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第五节认识错误(3)犯罪构成的提前实现,是指提前实现了行为人所预想的结果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要认定这种情况是否成立故意犯罪既遂,关键在于行为人在实施第一行为时,是否已经着手实行,如果能对此得出肯定结论,则应认定为故意犯罪既遂,如果得出否定结论,则不能成立故意犯罪既遂,而是其他形态。教学案例7.8甲想杀害身材高大的乙,打算先用安眠药使乙昏迷,然后勒乙的脖子,致其窒息死亡。由于甲投放的安眠药较多,乙吞服安眠药后死亡。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的预备行为导致了乙死亡,仅成立故意杀人预备

B.甲虽已着手实行杀人行为,但所预定的实行行为(勒乙的脖子)并未实施完毕,故只能认定为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C.甲已着手实行杀人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既遂

D.甲的行为是故意杀人预备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罪论处第五节认识错误四、抽象事实认识错误(一)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的概念抽象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现实所发生的事实,分别属于不同的犯罪构成。或者说,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所发生的事实跨越了不同的犯罪构成,因而也被称为不同犯罪构成间的错误。1、对象错误,是指行为人误把甲对象当作乙对象加以侵害,但甲对象和乙对象体现不同的法益,分属不同的犯罪构成。2、打击错误,是指由于行为人本身的差误,导致行为人所欲攻击的对象与实际受害的对象不一致,而且这种不一致超出了同一的犯罪构成范围。(二)抽象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原则:主客观相统一1、主观轻罪,客观重罪:轻罪既遂教学案例7.9丁某盗窃了农民程某的一个手提包,发现包里有大量现金和一把手枪。丁某将真情告诉崔某,并将手枪交给崔某保管,崔某将手枪藏在家里。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丁某构成盗窃罪B.丁某构成盗窃枪支罪C.崔某构成窝藏罪D.崔某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第五节认识错误2、主观重罪,客观轻罪3、主观与客观涉及的犯罪不同,但法定刑完全相同4、主客观没有重合内容的,无罪或者成立客观内容的过失犯罪或者意外事件第五节认识错误(三)法定符合说判断方法:首先,分清主观想犯的是什么罪名,客观触犯的是什么罪名。其次,判断标准:原则上,根据行为人主观想犯的罪名来定罪;例外的,如果主观犯的罪是未遂,而刑法不处罚该罪未遂,就只能定客观犯的罪。第五节认识错误例1,张三主观想偷钱财,结果偷来一支枪。对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