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试卷二_第1页
水文地质学试卷二_第2页
水文地质学试卷二_第3页
水文地质学试卷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编号课程名称NUMPAGES4-PAGE4东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水文地质学基础(工)试卷(A卷)学习中心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达西是哪国人()?A)英国人B)美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2.决定孔隙度大小的影响因素有():A)颗粒分选程度。B)颗粒排列情况。C)颗粒形状。D)颗粒之间的充填情况。E)以上所有内容。3.对重力水描述错误的是():A)重力水是距离固体表面更远的那部分水分子,重力对它的影响大于固体表面对它的吸引力。B)重力水能在自身重力影响下发生运动。C)重力水具有普通液态水特点,能传递静水压力,能溶解岩石中的可溶盐。D)重力水的流动都是层流。4.描述饱水带中的水体特点错误的是():A)饱水带中都是重力水。B)饱水带中的水体是连续分布的。C)饱水带中的水体能够传递静水压力。D)在水头差的作用下,饱水带中的水可以发生连续运动。5.概化实际地下水流为渗流的条件和假设是:()A)只考虑主要流向并假设地下流场全部空间被水流所充满。B)只要同一过水断面,假想水流流量与真实水流相等即可。C)只要作用于假想水流任一面积上的压力都与真实水流所受压力相等并且在任一体积内,假想水流所受阻力与真实水流所受阻力相等。D)要同时满足上述所有条件和假设。6.下面哪类物质不是地下水中C1-的来源():A)沉积岩中所含岩盐或其它氯化物的溶解。B)大气降水。C)来自岩浆岩中含氯矿物。D)来自火山喷发物的溶滤。7.有关地下水含水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A)含水系统的系统性(整体性)体现在它具有统一的水力联系。B)在含水系统的任一部分补给或排泄水量,其影响均将波及整个含水系统。C)含水系统是一个独立而统一的水均衡单元。D)含水系统的边界也是可以变化的。8.水文因素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表水体补给地下水而引起的地下水位抬升是均匀的。B)补给地下水而引起地下水位抬升与地表水体水位抬升基本同步。C)潜水向河流排泄而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接近河流,水位变幅大,远离河流的分水岭地段潜水位变幅最小。D)河流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范围:一般数百米至数公里,此范围以外,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9.沉积物的粒度和分选控制():A)孔隙水的分布。B)孔隙水与外界的联系程度。C)赋存孔隙水的孔隙大小。D)孔隙水的渗透性能。10.对岩溶发育正确的描述是():A)可溶岩中都可以发育岩溶。B)可溶岩中的水要具备侵蚀能力,水是否流动并不重要。C)只要水可以在可溶岩中流动,就可以发育岩溶。D)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可溶岩层要具有一定的透水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地球上水以、、形式存在。2.岩石中孔隙的多少是影响其地下水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它是描述松散岩石中孔隙多少的指标。3.持水度是地下下降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中反抗而保持于岩石空隙中的,即作用下岩石空隙中所的水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4.地下水分类主要是根据与来进行划分的。5.层流和紊流是根据渗流场内水的划分的。6.溶滤作用:在与相互作用下,中一部分可溶物质被溶解转入地下水中的作用。7.入渗方式包括和。8.含水系统边界是边界,系统的边界是的。9.气象与水文因素作为地下水来源或去路,决定着地下水动态的基本模式—活跃的变动因素。10.深部岩溶发育的原因包括溶蚀效应和溶蚀效应。11.构造裂隙含水系统水位受该系统出露点的控制。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地下水位下降可以引起土壤的砂化和地面沉降。2.水是可再生资源,可以源源不断的供给。3.地表热辐射是大气的一次热源。4.绝对湿度表示某一温度条件下空气中水汽的含量。5.粘土的颗粒是最小的,因此它的孔隙度也一定最小。6.三种含水介质中的空隙分布特征不同,但连通性基本相同。7.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就是代表含水岩层在地质剖面中所处的部位。8.自然界中的地下水都属于非稳定流。9.隐渗流是渗透系数趋于定值以后的渗流;显渗流是渗透系数趋于定值以前的渗流。10.最大毛细上升高度就等于毛细压力水头。11.煤系地层地下水往往以SO42-为主是因为该地层中常含有很多黄铁矿。12.内生水就是产自地球深部圈层当中岩浆分异的高温水。13.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只与地下水在岩土空隙中的活动过程有关。14.降雨初期包气带的入渗能力很强。15.湿润山区潜水常有咸淡水界面。16.气压变化、地震、外部加载等可以引起潜水位发生变化。17.黄土塬比黄土梁、黄土峁中的地下水水量丰富。18.在基岩区取水,可以见到同一岩层相邻钻孔水量悬殊,甚至一孔有水,而邻孔无水现象。19.含水系统发育的控制因素主要是地质结构。20.滨海三角洲沉积物自下而上颗粒由粗变细;自外向内,颗粒由细变粗。四.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简述地下水的特点。2.蒸发的影响因素有哪些?3.简述不同级次构造裂隙的作用。五.问答及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论述中国的降水特征及水循环特点。2.分析溶滤作用的时空变化特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C2.E3.D4.A5.D6.B7.D8.D9.C、D10.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气态液态固态2.体积储容3.水位重力水量重力保持4.埋藏条件含水介质5.运动状态6.水岩土岩土7.活塞式捷径式8.隔水或相对隔水的岩层不变9.补给排泄10.混合次生11.最低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T2.T3.F4.F5.F6.F7.F8.T9.F10.T11.T12.F13.F14.T15.T16.T17.T18.T19.T20.F四.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1)水质好,分布广,供水延续时间长;2)地下水可作为载热介质;3)地下水含有特殊组分;4)地下水可富集有用元素;5)地下水能传递地下信息;6)有些地下水具有不良水质;7)地下水是自然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2.气温、气压、湿度、风速、蒸发面性质。3.层状裂隙和小裂隙多为贮水构造,而大裂隙—主干裂隙多为导水构造。断层是最高层次的导水裂隙,它们共同构成含水裂隙网络。五.问答及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中国降水特征:暖湿气流与冷气流相遇,在锋面上降水。随着季节变化,两种气流互为消长,锋面随之推移。四月—锋面相遇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雨季开始;六月—随着海洋气团加强,锋面稳定于长江沿线,形成连绵不已的“黄梅雨”;七、八月间—锋面推进到华北、东北南部及我国西部内地,这一地区进入雨季。注意:东部季风影响不能波及到我国西部腹地。新疆西北部受大西洋气流控制,雨季出现于五、六月间;青藏高原南部及云南高原则受西南季风及印度洋季风影响,六至九月为雨季。我国水循环特征:1)降水集中:我国水资源在时间上分配相当不均匀,给各地用水带来不利影响。这时地下水的作用相当明显。2)降水在空间上分布极不均匀:导致各地用水紧张。东南沿海地区年均降水量均在1500mm以上,最大可达2000—3000mm;长江流域约1200mm,华北地区一般在600—800mm;而新疆塔里木盆地降水量仅在50mm以下,有的地方几乎终年无雨。2.溶滤作用在时间上的阶段性:溶滤作用是一种与一定的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相联系的历史过程。经受构造变动与剥蚀作用的岩层,接受来自大气圈及地表水圈的入渗水补给而开始其溶滤过程。原含有包括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及硅酸盐等各种矿物盐类岩层的阶段:a.开始阶段,氯化物最易于由岩层转入水中,而成为地下水中主要化学组分;b.随着溶滤作用延续,岩层含有的氯化物由于不断转入水中并被水流带走而贫化,相对易溶的硫酸盐成为迁入水中的主要组分;c.溶滤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