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陕西省西安市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第二子弟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陕西省西安市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第二子弟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陕西省西安市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第二子弟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陕西省西安市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第二子弟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陕西省西安市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第二子弟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陕西省西安市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第二子弟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绿色化学对于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几种生产乙苯的方法中,原子经济性最好的是(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参考答案:C略2.硒(Se)被誉为“生命的奇效元素”。富硒食品倍受追捧。已知硒元素与氧元素同族。与钙元素同周期。下列关于硒的描述错误的是A.原子序数是24B.原子半径比硫原子的原子半径大C.最高价氧化物是SeO3,是酸性氧化物D.气态氢化物化学式是H2Se,还原性比HCl强参考答案:AA、硒元素与氧元素同主族,与钙元素同周期,S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第ⅥA族,与氧元素原子序数形成第三、第四周期容纳元素种数,其原子序数为,故A错误;B、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Se原子半径比硫原子的原子半径大,故B正确;C、第ⅥA族元素的最高价为+6价,则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与同主族的S的化合物性质相似,属于酸性氧化物,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硒的负化合价为-2,气态氢化物化学式是,非金属性:,则氢化物还原性:,故D正确;故选A。3.下列说法正确是(

A.由H原子形成1molH-H键要吸收热量

B.N2性质非常稳定,是因为N2分子中含有氮氮叁键,要破坏氮氮叁键需吸收更多的能量

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参考答案:B略4.A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5个,则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表示为

(

)A.BA2

B.BA3

C.A3B2

D.B3A2参考答案:C略5..下列溶液中,与100mL0.5mol·L—1NaCl溶液所含C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100mL0.5mol·L—1的MgCl2溶液

B.200mL0.25mol·L—1的CaCl2溶液C.100mL1.0mol·L—1的NaCl溶液

D.200mL0.25mol·L—1的HCl溶液参考答案:B略6.在反应:K2Cr2O2+14HCl(浓)═2KCl+2CrCl2+3Cl2↑+7H2O中,

是氧化剂,

是还原剂,

是还原产物,电子转移总数是

,用“双绸桥法”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参考答案:K2Cr2O7;HCl;CrCl3;6;.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被氧化,对应产物是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元素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高元素失电子,化合价降低元素得电子,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即为反应中转移电子数.解答:解:在K2Cr207+14HCl=2KCl+2CrCl3+3Cl2↑+7H20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Cl元素被氧化,HCl是还原剂,对应产物Cl2是氧化产物,K2Cr2O7中化合价降低的Cr元素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K2Cr2O7是氧化剂,化合价升高元素Cl失电子,化合价降低元素Cr得电子,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反应中转移电子数=6,电子转移情况如下所示:,故答案为:K2Cr2O7;HCl;CrCl3;6;.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电子转移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并不大.7.下列物质在水中最难电离的是(

)A.CH3COOH

B.CH3CH2OH

C.H2CO3

参考答案:B 8.某地化工厂的氯气意外发生泄漏,下列有关安全处理措施不当的是A.紧急组织群众沿逆风向疏散B.消防队员向贮氯罐周围空气中喷洒稀NaOH溶液C.处在该环境中,可用浸有稀氨水的毛巾捂住鼻子,趴在低洼处等待救援D.处在该环境中,可用浸有一定浓度NaHCO3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向高处转移参考答案:C【详解】A.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氯气会顺着风向流到,所以疏散时应该逆着风向转移,选项A正确;B.消防队员向贮氯罐周围空气中喷洒稀NaOH溶液,NaOH溶液能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选项B正确;C.稀氨水挥发出的NH3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不适当;另外,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在较高的通风的地方等待救援,选项C错误;D.NaHCO3溶液具有弱碱性,能与氯气反应,处在该环境中,可用浸有一定浓度NaHCO3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向高处转移,选项D正确。答案选C。

9.为了配制100mL1molL﹣1的NaOH溶液,其中有下列几个操作:①NaOH固体放在纸上进行称量②选刚用蒸馏水洗净的1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③NaOH在烧杯里刚好完全溶解,立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次,洗涤液也均转入容量瓶中⑤使蒸馏水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其中错误的是()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参考答案:D【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分析】①NaOH固体易潮解,具有腐蚀性; ②一定容积的容量瓶只能配制相应体积的溶液; ③NaOH溶于水放热,所以不能立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④烧杯上会沾有少量溶质氢氧化钠; ⑤为了防止加水超过刻度线,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解答】解:①NaOH固体易潮解,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烧杯进行称量,故①错误; ②配制100ml溶液,只能选择100mL容量瓶,容量瓶不干燥对所配溶液难度无影响,因最后需加水定容,故②正确; ③NaOH溶于水放热,如果不冷却至室温,立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配制,溶液固液热胀冷缩性质,冷却后所配溶液体积偏小,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③错误; ④烧杯上会沾有少量溶质氢氧化钠,为尽可能将氢氧化钠移入容量瓶中,应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及玻璃棒,洗涤液也均转入容量瓶中,故④正确; ⑤为了防止加水超过刻度线,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线相平,故⑤错误. 故①③⑤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的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注意事项,难度不大,注意易潮解、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应在玻璃器皿中迅速称量. 10.有X、Y两种主族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X的阴离子还原性比Y的阴离子强参考答案:C11.

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会发生相应变化,其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浓盐酸挥发

B.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

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参考答案:D略12.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等浓度、等体积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均有气泡产生B.CO32-(aq)+2H+(aq)=CO2(g)+H2O(l)

是放热反应C.HCO3-(aq)+H+(aq)=CO2(g)+H2O(l)

是放热反应D.CO2(g)+H2O(l)=H2CO3(aq)是放热反应参考答案:C【分析】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为吸热反应。由图可知,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碳酸分解时,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详解】A项、等浓度、等体积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均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A正确;B项、由图可知,反应物CO32-(aq)和2H+(aq)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物CO2(g)和H2O(l)能量之和,则反应CO32-(aq)+2H+(aq)=CO2(g)+H2O(l)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C项、由图可知,反应物HCO3-(aq)和H+(aq)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物CO2(g)和H2O(l)能量之和,则反应HCO3-(aq)+H+(aq)=CO2(g)+H2O(l)是吸热反应,故C错误;D项、由图可知,反应物CO2(g)和H2O(l)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物H2CO3(aq)能量之和,则反应CO2(g)+H2O(l)=H2CO3(aq)是放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注意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图示判断是解答关键。

13.下列物质中为两性氢氧化物的是A.NaOH

B.Al2O3

C.Al(OH)3

D.Mg(OH)2参考答案:C略14.标准状况下,将VL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溶于0.2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是a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为

A.

B.

C.

D.参考答案:B略1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Cl2的摩尔质量为71gB.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氧元素参加C.国际上规定,0.012k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1molD.Na2CO3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是用交叉分类法分类的参考答案:D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分析:A、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B、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降的反应;C、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单位为mol﹣1,根据微粒数目和物质的量的单位来判断;D、交叉分类法是对同一化学物质或化学反应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解答:解:A、标准状况下,Cl2的摩尔质量为71g/mol,故A错误;B、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不一定有氧元素参加,故B错误;C、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单位为mol﹣1,而0.012kg12C的物质的量为1mol,其中所含碳原子数与阿伏伽德罗常数在数值上相等,即0.012kg12C中所含碳原子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故C错误;D、Na2CO3从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其属于钠盐,而从组成的阴离子来看,其又属于碳酸盐,可以看到,从不同的角度分类,Na2CO3属于不同的类别,出现了交叉现象,因此分类方法属于交叉分类法,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意义等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关键,难度不大.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Ⅰ.某小组同学对一未知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检测次数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第一次MgSO4、NaNO3、KNO3、第二次Mg(NO3)2、KNO3、Na2SO4第三次Mg(NO3)2、Ba(NO3)2、Na2SO4(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

次检测结果肯定不正确.Ⅱ.为了逐一除去溶液中SO42﹣和Mg2+并且最后所得溶液中不引入新的离子,该组同学选择适当试剂进行实验.可供选择的试剂有:稀HNO3、稀HCl、Ba(OH)2、Ba(NO3)2、NaOH、Na2CO3.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2)写出实验流程中试剂X的化学式

.(3)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Na2CO3的目的是

.(4)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引入其他新的阴离子,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

除去,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Ⅰ.(1)三;Ⅱ.(2)Ba(NO3)2;(3)使溶液中的Ba2+完全沉淀;(4)稀HNO3,2HNO3+Na2CO3═2NaNO3+H2O+CO2↑(或HNO3+NaOH=NaNO3+H2O).

【分析】Ⅰ.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则离子大量共存,可知检测结果合理;Ⅱ.混合溶液加入过量X(Ba(NO3)2)生成沉淀A硫酸钡,加入过量Y氢氧化钠,Mg2+能与氢氧根反应生成Mg(OH)2沉淀B,碳酸钠能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C,最后用稀硝酸可除去过量的碳酸根.【解答】解:Ⅰ.(1)第一次、第二次溶液中的物质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则测定结果合理,而第三次物质中发生Ba(NO3)2+Na2SO4=BaSO4↓+2NaNO3,不能大量共存,则第三次结果不合理,故答案为:三;Ⅱ.混合溶液加入过量X(Ba(NO3)2)生成沉淀A硫酸钡,加入过量Y氢氧化钠,Mg2+能与氢氧根反应生成Mg(OH)2沉淀B,碳酸钠能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C,最后用稀硝酸可除去过量的碳酸根.(2)试剂X的化学式为Ba(NO3)2,故答案为:Ba(NO3)2;(3)加入过量Na2CO3的目的是使溶液中的Ba2+完全沉淀,故答案为:使溶液中的Ba2+完全沉淀;(4)加入适量的(稀)HNO3除去过量Na2CO3和氢氧化钠化学式为2HNO3+Na2CO3═2NaNO3+H2O+CO2↑(或HNO3+NaOH=NaNO3+H2O),故答案为:稀HNO3,2HNO3+Na2CO3═2NaNO3+H2O+CO2↑(或HNO3+NaOH=NaNO3+H2O).【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方法的综合应用,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是考查学生基本实验能力的一道好题,注意掌握物质分离、提纯方法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明确选择除杂试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过量的试剂需要通过后面的试剂除去.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10分)7.4g有机物A完全燃烧生成8.96LCO2(标准状况下)和9g水,有机物B是A的同系物,1molB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比1molA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多1.5mol,B能与Na反应生成H2。(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B的分子式为________。(2)若A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若B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3)若A、B的另外一种同系物C既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则C至少有________个碳原子。参考答案:略18.按要求回答问题:(1)已知氢气燃烧生成2mol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2kJ。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生成物能量总和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②反应2H2(g)+O2(g)2H2O(L)的能量变化如图(图中各微粒前的系数表示物质的量)所示。已知拆开1molH2、1molO2和1molH—O中的化学键分别需要消耗436kJ、496kJ和463kJ的能量。则反应过程(Ⅱ)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kJ。(2)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bM(g)+cP(g),M、N、P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①反应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比为a∶b∶c=_________。②1min到3min这段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③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A反应中当M与N的物质的量相等时BP的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molN,同时消耗bmolM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FM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④达到平衡时,在相同温度下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与反应前的压强之比为________参考答案:(1)①小于

②放出

1852

(2)①2:1:1

②0.25mol/(L·min)

③BDF

④1:1【分析】本题考查反应热的大小比较,有关反应热的计算,(1)①放热反应,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吸热反应,则相反,△H为负值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②反应过程(I)中,能量由低到高,反应吸收热量,反应过程(II)中,能量由高到低,反应放出热量;(2)①根据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求出方程式化学计量数;②根据公式计算M的速率;③A.反应中当M与N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并不能说明M或N的浓度保持不变,不一定平衡,故A不符合题意;B.P的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说明P的浓度保持不变,处于平衡状态,故B符合题意;C.由于该反应是一个等体积的可逆反应,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不一定平衡,故C不符合题意;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molN,同时消耗bmolM说明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处于平衡状态,故D符合题意;E.由于该反应是一个等体积的可逆反应,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一定平衡,故E不符合题意;④同温、同体积条件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据此解答。【详解】(1)①该反应的△H<0,为放热反应,生成物能量总和小于反应物能量总和。本小题答案为:小于。②反应过程(Ⅰ)中,能量由低到高,反应吸收热量,反应过程(Ⅱ)中,能量由高到低,反应放出热量,反应过程(Ⅱ)中4molH—O键,放出的热量为:4×463kJ=1852kJ。本小题答案为:放出;1852。(2)①由图示信息可知,N、M、P的物质的量在0到6分钟内的变化量为6mol、3mol、3mol,因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a∶b∶c=2:1:1。本小题答案为:2:1:1。②1min到3min这段时刻,M的浓度变化量为(4mol-3mol)/2L=0.5mol/L,则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