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融资性票据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关于融资性票据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关于融资性票据的几点思考_第3页
关于融资性票据的几点思考_第4页
关于融资性票据的几点思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融资性票据的几点思考

一、发展贷款账户的现实意义1.发行融资性票据的必要性首先,“通过发展金融账户,银行创造了一个新的融资结构,这导致银行形成了新的非生产性资产。”。这是目前较流行的看法。其实,银行信贷资金流向股市,仅与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公司治理结构的经营机制有关。货币资金的逐利性决定了其总是朝着预期获利的方向流动,1990年代中期,大量的银行贷款资金之所以流向股市,是因为当时股票市场的收益率大大高于银行贷款利率,而当时票据贴现利率与贷款利率相差无几。近两年,股票市场的收益率大幅下降,若再以贷款资金投向股市则无利可图,但由于商业银行在争抢市场份额的经营思想指导下,出现盲目扩张贷款的倾向,造成贷款利率竞相趋低的态势,票据贴现利率的下限只有2.97%,诱发了大量无贸易背景的商业汇票通过向银行贴现的方式获取资金流向股市,从而加剧了银行的风险,这与许多机构利用低成本的银行远期信用证套取资金流向期货市场是同样的原理。在规范化的融资性票据市场体系中,发行票据具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票据发行人需要具备很高的资信等级,在直接融资和利率市场化的机制下,票据发行人和票据投资人各自都会根据风险和收益的配比原则,理性地定位票据的市场价格,所筹措资金的流向和风险总体是可控的,国外商业票据市场现有的模式也证明了此点。其二,“发展融资性票据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融资性票据是一种主要以面向机构投资者直接筹资的金融工具,具有涉及面广,资金量大,兑付时效性强的特点,并关系到社会金融安全,所以对票据发行人来说具有很高的门槛,并不适合中小企业运用这项金融工具去解决筹资难的问题。在美国,也“只有那些拥有极高信誉等级的著名公司——全国200万家企业中大约有1200家——才能从货币市场上发行商业票据,平均发行量大约1亿美元”。可见,发行融资性票据并不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途径,但是,通过让银行的优质客户直接融资——发行融资性票据,银行的贷款额度就会空缺出来,使其被动地调整贷款客户结构,继而寻求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由此接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其三,“《票据法》中‘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的规定排除了融资性票据的合法性”。有学者认为,我国现有的《票据法》中‘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的规定即是指票据的取得必须具有贸易背景,如此,便排除了融资性票据的合法性。这个命题的实质就是我国的《票据法》是否具有票据的无因性。对此,人民银行在1995年向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草案)的说明”中曾有阐述,“票据属于无因证券。根据这一特性,草案没有沿用现行银行结算办法关于签发商业汇票必须以合法的商品交易为基础的规定。这是因为,票据关系都是基于一定的原因关系而发生的……。票据关系与票据原因关系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应由不同的法律进行调整和规范……,因此,签发票据是否有商品交易或者交易是否合法,不属于票据法规定的内容,应由其他有关的法律加以规范。”显然,我国《票据法》秉承了《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中票据的无因性原则,并没有排除融资性票据的合法性。《票据法》中之所以强调“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的规定只是针对“利用票据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而言,并不仅指必须具有贸易背景。融资性票据只要是票据发行人基于有借有还的基础上,就已具备真实的借贷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与《票据法》的规定并不相悖。2.货币流动性减弱据人民银行统计,2003年度全社会的融资总额为35,154亿元人民币,为2001年度的2.1倍,但是作为直接融资的股票和企业债的比重却由8.5%下降到了4.9%,2003年末我国债券总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3%,而企业债券所占债券总值的比例不到8.7%,反映出融资市场结构失衡,也说明了企业依赖于银行贷款的严重性。而在欧洲、日本等国,商业票据在社会融资总额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美国更是以平均每年12%的速度递增,1996年商业票据约占当年流通股票9万亿美元的7.8%,与股票、中长期公司债构成直接融资的主要金融工具,形成合理的社会投融资结构。我国由于缺少多元化的投资工具,人民币储蓄额由2001年的73,762亿元剧增至2003年的103,617亿元的同时,直接融资的比重却呈现反向走势。1990年代初以来人民币储蓄的持续增长,还造成了我国的货币流动性风M1/M2一直徘徊在较低的水平(表一),这说明在我国的货币扩张中很大一部分是以储蓄的形态沉淀了下来,而这部分储蓄资金既没有形成消费,也没有转化为投资,只是增加了银行信贷资金的来源,加重了商业银行在全社会投融资中的比重和风险。货币流动性的减缓,显示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并会减弱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控货币供应量时的传导作用,延长时滞效应。发展融资性票据,创新金融工具,活跃货币市场,引导居民储蓄→购买开放式基金→购买票据,化居民储蓄为直接投资,疏导日益增长的储蓄资金,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3.利率市场化对票据2年份的影响我国金融业的改革目标之一是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目前,已对各项贷款利率、票据贴现利率放开了上限,实行下限管理,但如果单纯调低贷款利率或票据贴现利率,在商业银行对贷款利率竞相趋低的市场氛围中,显然并不能达到利率市场化的目标。我们看到近年来各家信托公司纷纷推出的与融资性票据具有直接融资共性的产品——集合信托计划,其产品价格——目标收益率完全由市场所决定,收益率的定位全都集中在2.97%(票据贴现利率下限)~5.31%(一年期贷款利率)的区间之内,“1~2年期的预计年平均收益率大都为3.5%”反映出直接融资的方式更能合理体现资金的市场价格。发展融资性票据筹资,通过票据市场的公开发行,将会因票据发行人的不同、发行时点日的不同、发行额的不同而决定其不同的收益率,最终会自然形成短期债券的市场收益率曲线,对人民币利率体系可起到参照作用和价格发现功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4.融资性票据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贷款资产主要限于贷款和票据贴现,其中票据资产仅占5.1%(2003年底),由于我国社会信用评级体系还不完善,借款人的信息还缺乏透明度,因此,贷款资产难以在商业银行间进行转让,一旦借款人的偿债能力下降,贷款资产出现呆滞形态,银行就会处于被动地位,惟有借助贷款重组的方式来逐年递减风险,并因此会使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但如果商业银行以购入融资性票据的方式来对债务人进行融资,当其偿债能力下降或银行出于流动性需求时,就可以随时将这部分票据在市场上沽出,及时化解风险或减少风险,形成对贷款资产主动退出的机制。发展融资性票据,将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银行可与票据的发行人签订“票据发行便利”协议,当票据发行人未能按计划卖出应发行的票据时,银行将按照协议将其所剩余额全部买下,以帮助票据发行人筹集到计划中的资金,而银行则不论该票据是否售馨,均可获得协议约定的手续费收入;由于票据很注重兑付的履约性,票据发行人为充分做好兑付时的现金流准备,往往会与银行签订“贷款承诺”协议,以备不时之需。在协议约定期限内,对未使用贷款时日,银行也可获得贷款承诺费收入。5.适度开放票据,使企业获得低成本的资金短期公司债通常是采取无担保的形式在票据市场上发行,商业本票则由出票人签发后直接向银行申请贴现,两者都是凭借筹资人的良好信誉,因此筹资成本都低于银行贷款。投资者从票据市场上直接买入票据,由于省去了金融媒介——银行的运营成本,因此其收益也必然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投资者可以根据各自对风险的偏好在市场上选择不同的公司债进行投资。在一个发达的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中,信用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不能完全依靠外部的压力,更应该依靠的是企业内在的需求。适度开放融资性票据,让一批信用度高的企业在市场上能获得低成本的资金,他们发行的票据就能够成为市场追逐的目标,而提高信用也就会成为企业寻求低成本筹资的内在需求了。“真正的信用货币不是以货币流通(不管是金属货币还是国家纸币)为基础,而是以汇票流通为基础。”在培育企业信用的同时,也在同步创建整个信用社会。二、关于贷款权运用的一些概念1.《票据法》的修订融资性票据的具体形式为商业本票、银行(远期)本票、短期公司债,我国现行《票据法》的调整对象却仅限于商业汇票和银行(即期)本票,缺少对商业本票、银行(远期)本票的规范。汇票和本票两者是有区别的:(1)本票只有出票人和持票人两个关系人,汇票则有出票人、持票人和承兑人三个关系人;(2)本票的债务人为出票人,汇票的债务人则为承兑人;(3)本票是无条件支付的承诺,汇票则是无条件支付的委托。基于两者的差别,本票通常被用于融资交易,汇票则适合于贸易交易,所以有必要对我国现行的《票据法》进行补充修订,将商业本票和银行(远期)本票也列入《票据法》的调整对象。汇票、本票和支票一样,可以背书转让,同时前手须对后手负责,并承担票据不获付款时被追索的清偿责任,基于这个特性,本票并不适合作为向投资者公开发行并可买卖转让的融资工具,否则,本票买卖中的所有前手都将面临意外的风险——当本票无法兑现时被追索连带保证责任,因此本票只适合于持票人对出票人的资信充分了解的前提下使用,如出票人签发本票向给予授信的银行申请贴现融资。作为向投资者公开发行并可买卖转让的融资性票据——需要引入“短期公司债”的概念,债券发行人的信息须向社会公开披露,兑付责任由其独立承担,投资人凭借自己对该债券信息的判断,在债券市场上买入或卖出,买卖中的所有前手(发行人除外)无须承担意外风险。但我国目前尚无独立的公司债实体法,仅在《公司法》中有“公司债券”的一个章节及《证券法》中有涉及公司债的部分条款。发展融资性票据,并把它作为直接融资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有必要制定独立的《公司债法》,对短期公司债和中长期公司债的概念、发行、持有与买卖转让行为进行具体的界定,使其规范地发展。2.建立以登记方式为前提,实行以登记制为前提的发行阶段、以申报登记为中心的区域市场公司债的发行源于短期资金的需求,并要结合当时市场的利率水平,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按照现行《公司法》所设定的低起点(对发行人的净资产额的起点为3000万元人民币)的审批制的方式,则显然无法满足及时性的要求,并且会增加“设租”的机会和“寻租”的行为,这是与市场经济中的公平性原则所相悖的。在发行公司债的试行阶段可实行高起点的登记制的准入制度,即须经人民银行授权的贷款信用评级机构对其上年度信用状况和本项债券偿债能力分别评估并达到规定级别,资本金具有相当规模以上的公司法人才可享有发行短期公司债的资格,在此基础上实行申报登记,并由承销商担任发行保荐人,由此可提高发行阶段的效率。发行人应公布经审计的会计年报,债务存续期内还须公布季度会计报告,确保信息披露及时、真实、完整。3.利率市场化定价作为直接融资的公司债,应凭借发行人的信用,采取无担保的形式发行。短期债的期限应在一年之内,如需续发,必须缩减原发行的额度,以释放风险。作为融资性票据,本身应是附息票据,为方便市场买卖计算收益率,可统一采取贴现价的方式发行。利率实行市场化,其定价应能体现违约风险收益,即依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R=Rf+β(Rm—Rf),其中R为发行债券的收益率;Rf为无风险收益率,可参照国债利率;β为风险度,即违约风险贴水;Rm为债券市场平均利率。美国穆迪评级机构针对不同级别的借款人的违约概率,制定不同风险级别的风险贴水率(表二)。4.短期公司的交易根据我国《证券法》的规定,公司债的发行、交易限在证券交易所进行。如果准许发行商业本票,将会限在银行间的票据市场上进行交易,两个市场在交易主体和对象上都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其实,短期公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