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9日月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语文-9日月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语文-9日月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语文-9日月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语文-9日月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月明》教学设计设计说明“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引导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二是引导学生在课外生活中主动识字。三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在运用中巩固识字。”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感知会意字的构字规律;从而积累新的识字方法。本课的会意字结构简单;以朗朗上口的儿歌为识字载体。对于学生来说简单且充满趣味。根据所学内容和学情特点;本着激发学生对会意字的学习兴趣为目标;故采用复习导入;探究新知;图片辅助;拓展延伸的教学策略。教学目标会认“明、力、尘、从、众、双、木、林、森、条、心”11个生字,会写“木、林”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识字能力。课前准备“从、众、林、森”的汉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形象揭题,趣味识“明”1、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汉字,能自己读书,看报,还能自己写句子,真是了不起。提到汉字,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人——仓颉,师讲述仓颉造字的故事。2、介绍学过的仓颉造字法——象形字,复习识字4中的日月水火山石田禾。3、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另外一种造字的方法,来,我们先来认识两个老朋友,出示日和月的图片,让学生说感受。借机把全班同学分成日队和月队,比一比哪一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4、师小结:太阳也叫日,月亮也叫月。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如果他们两个碰在一起,就是日月齐照,大放光明。它们组成了一个新的字——明,认读新的生字,指导学生读好后鼻音。5、“日”和“月”这两个老朋友住在一起,相处得很融洽,特别是“日”,作为老大哥让着小弟弟,它把大部分位子让给了“月”,这样组起来的字才好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由汉字的起源导入,可以让学生感受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再用复习旧知的方式,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次,再往下读。2、师范读,全班朗读。3、课文读的好,生字宝宝都认识了吗?带拼音认读“明力尘从众双木林森条心”,请两位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4、去掉拼音,同桌检查。5、字词闯关:夺旗游戏和过河游戏,巩固字词的认知。6、书写指导:木和林师生交流:怎样把这两个字写的更漂亮?(“林”的两个“木”要靠近些,林左边的捺变点,左窄右宽。)学生先描红,然后练写。【设计意图】如何让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而有实效呢?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个突破点。游戏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学的更轻松有趣,书写环节,让学生在充分观察的情况下再去写,才能把字写的即正确又美观。三、合作探究,感知构字特点1、“明”不仅是日和月这两个字的组合,它的意思也是两个字含义的组合,由“明”导入,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中这种组合的生字。2、讲解“男”出示图片,古代在田地里出力劳作的人就是男人,女人的脚很小,只能在家里纺织。3、出示“尘”和“尖”这两个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学会辨认。学习“小大尖,小土尘”。尖,一头小,一头大,这样的物体就是尖尖的,举例说明_________尖尖的。出示图片:弯弯的月儿两头尖/辣椒长个尖尖嘴/老鹰和小鸡的嘴巴都是尖尖的。尘,小小的土就是尘,被风吹起的或马儿奔跑时扬起的土就称为是尘。自主探究,让学生发现课文中其他的会意字。卡片出示:从众林森先记字形再一起探讨字义,从就是跟从的意思,而众并不是指的三个人,而是很多人,在古代,人们用“三”来表示数量多。“众”不仅表示人多,还表示数量多,利用图片,让学生练习用“众多”这个词语来说话,如:①花园里有众多的花。②超市里有众多的货物。对比“林”“森”,感知森代表的树木更多,图片出示树林和森林,让学生进行辨识。5、汉字可真有意思、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汉字就可以组成一个新字,而新字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会意字)。6、师生接读,感知会意字的构字方式。日月(),田力()。小大(),小土()。二人(),三人()。双木(),三木()。7、拓展学习:(1)学习“泪、休、歪”。出示相关图片,学生观察,理解“泪、休、歪”的意思。泪:从眼睛里流出来的水。休:人靠在大树上休息。歪:不正就是歪。(2)根据图片认识灭和看这两个会意字,一火____,手目____。【设计意图】学生在理解会意字时会有些困难,所以借助图片,通过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字义,知道会意字不仅是汉字的组合,也包含了每个字的意思。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希望同学们能用这种方法学习更多的汉字,也可以试着和爸爸妈妈一起来造字。2、日队和月队的表现作出总结,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都很不错,掌声送给最棒的自己!【设计意图】由课堂延伸到生活,鼓励学生探究造字方法,并能学以致用,认识更多的汉字。《日月明》学情分析《日月明》是一篇根据会意字的构字规律编写的识字课文,其中的三字歌谣不仅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而且朗朗上口,特别适合一年级小学生诵读;后半部分的五字谚语,也进一步诠释了会意字的构字含义,暗含了团结力量大的道理。学生在诵读中不仅可以感受到汉字构字的有趣,总结识字规律,进而还能激发起识字的热情。众所周知,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借助图片学习。所以,起步阶段的语文教学,必须要充分考虑学情,尊重儿童,准确把握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积累习惯、迁移习惯,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以上学情,我把本课的重难点归结为“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并用采用以下措施,达到教学目标:一、象中寻意,唤醒汉字情怀虽说是一年级上学期,但这时已学完拼音,学生们能够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能够借助学过的偏旁识记字词和了解字义,初步养成了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但是,因为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差,字词等积累少,识字、阅读、感悟等都需要有具体、系统的方法指导,我首先考虑到温故而知新。前面第一单元的第4课《日月水火》,是采用象形字识字的方法,旨在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激发识字兴趣,和本课的教学任务有异曲同工之意。另外,《日月水火》中学习的象形字日和月,正好组成本课要学习的日月明的“明”字,所以,教学伊始,新旧知识链接,回顾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日和月带来无限光明的图片,引领学生感受“明”的字义。这种形式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枯燥乏味的汉字与图画结合起来,能快速让学生爱上汉字、产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二、声中寻义,发现构字规律本文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为使学生体会到读韵文的快乐,课堂上我充分抓住这一特点,通过自由读、师生接读等各种形式的读中,感悟韵文的节奏美,进而发现构字规律。汉字本身就是从图画起源、演变来的,结合图画,分析字形,既能帮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追溯字源,渗透字理知识,又直观形象,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我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认读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可以学会主动识字,多种方式进行识字。比如,学习“尘”这个字,出示扫帚扫地,马儿奔跑的图片,来理解小小的土为“尘”;而“尖”字,每个孩子手中的铅笔就有明显的“铅笔尖”,诸如此类,课堂上把它们当作教具,就地取材,与生活紧密联系;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从中有所发现,在发现中识记新的字词,理解字义,掌握识字方法。此外,引导学生运用前边学到的识记会意字的方法,进行自主识字,遵循“认知—迁移—运用”的学习规律。在汇报的过程中加入动作演示帮助识记和理解。这样,运用多种识记方式和有层次的方法指导,既避免形式单一的枯燥乏味,又逐步引导学生掌握了会意字的识记方法,发现了构字规律。三、画中寻趣,体味意韵之美“由字想画”和“由画想字”是本节课我引领学生学习会意字的主要策略,从字的构成,想象字的画面,比如学习“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尘”中的“男”“尖”“尘”字;而在学习“从”“众”等字时,又启发学生先想象画面,再理解字的意义。这样不断地巩固会意字的特点,利用构字特点进行识字,引导学生在猜读字音和猜说字义中,触类旁通,拓展识字量,巩固、内化识字方法。对于同体的会意字,我竭尽所能,不仅让学生体会到汉字的智慧,还能感受到汉字的力量。比如学“林和森”字时,通过树木数量的不断变化,让学生感知到“森”代表的树木更多。四、意象聚合,生成和谐之美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但是一年级的孩子对于写好汉字的笔画笔顺,结构按排等并不得章法,所以教学中我遵循认知规律,逐步引导,帮助学生掌握书写规则。比如,在教写“林”字时,首先,从“木”字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它作为偏旁的的变化。在观察交流中先发现结构上的变化,掌握其“左窄右宽”的书写规则。再聚焦“林”中的两个木有什么不同?发现“点”画和“撇”画的穿插,从而读懂汉字的谦让之美。《日月明》效果分析汉字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但是,传统的语文识字教学普遍存在单调、枯燥而且乏味的问题,学生对识字、写字缺乏足够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处于被动的地位。而新课标中对第一学段的识字要求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落实新课标要求,让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简单而又不乏味,让学生成为自主识字的主体呢?在本次的识字教学中,我努力摒弃“单纯识字”的教学弊端,开创识字教学新视野,使识字教学呈现“文化味”。通过不同趣味的课堂识字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掌握自主识字的方法和技巧,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一、梳理汉字源头,从“造字”到“识字”。新课标指出:“要根据汉字本身的规律,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我们在教学生字时就要遵循会意字本身的规律进行教学。所谓会意字,就是合两个以上的意义表示一种新意义的合体字。会意字分为同体会意字和异体会意字。其中,同体会意字由相同的字符组成。如:“木”与“木”组合在一起就是“林”,三个“木”组合在一起就是“森”。异体会意字是由不同的字符组成的。如“田”与“力”可以组合成“男”。因为会意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的组合,所以可以表示许多抽象的、用象形或指事的方法难以表示的意义。抓住会意字的这个特点,细细梳理每个会意字,启迪学生发现会意字的构字方法和构字意义,一方面丰富了识字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又使得学习汉字变得趣味生动,加深了学生对汉字意思的理解。教学中,我始终不忘这个源头,从象形到会意,从字形想画面,从画面想字形,一步步地引领学生探究会意字的识记特点,总结规律,举一反三,进而达到多识字的目的。当然为了落实这一教学目标,我充分利用三字歌谣朗朗上口的特点,带着学生合作读、接读等有趣的形式,发现规律;借助插图来理解五字谚语的深刻内涵,体会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实现了识字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和趣味性。二、挖掘汉字字理,从“学字”到“学文化”。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利用会意字的造字方法让学生识字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字理型”自主识字教学模式是依据汉字的构型规律,运用汉字音、形、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式。教学时,我尝试运用联想、直观等手段突破字形,通过对汉字会意造字方法的分析,让学生在认识字理后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对于学生不解的地方,我善于结合生活的经验、想象图画等多种方式循循善诱,比如学习“从”、“众”几个字时,首先深入浅出地让学生体会“二”和“三”的虚指;然后,从“众”的图片中感受观众、听众、众人的力量感,意会汉字的深意,感受汉字的文化。回顾这课的识字教学,我不断地让学生经历会意的过程,真正地向“引领学生喜欢汉字”前进了一步,同时真切地感受到了古人的造字智慧,对祖国汉字文化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日月明》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日月明》是教育部审定2016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是识字单元,本篇韵文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字里行间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能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二、教材解读本篇课文是根据会意字的构字规律编写的歌谣和谚语组成的,利用三字歌谣的形式,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生在诵读中可以感受到汉字构字的有趣,进而激发起更大的识字热情。而谚语不仅揭示了会意字的规律,也教育了学生要团结合作的道理。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本组的教学总目标以及学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一)借助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认识“明、尘”等十一个生字和“日字旁”一个偏旁,会写“木、林”两个生字。(二)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情。能利用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掌握会意字的识记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四、教学重难点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感知会意字的组字规律,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以及对祖国汉字的喜爱之情,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是教学的难点,同时也是教学重点。五、教学策略《日月明》是一篇识字韵文,它通过韵文的形式提示了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本单元之前的象形识字课已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对日、月、田、力等会意字的组成部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课识字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感知会意字的组字规律,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上。《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一、二年级的学生要学习独立识字。在本课教学中,由于本文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为使学生体会读韵文的快乐,教学过程采用“以读促悟——读中识字——再读再悟”的模式,通过自由读、师生接读等各种形式的读中,感悟韵文的节奏美、进而发现汉字构字的趣味,初步感知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我们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让学生借助生活中的图画,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由画想字”的方式,在猜一猜的游戏中,自主发现两个独体字的字义的组合关系,进而轻松推理出新字的字义,感受到异体会意字组合的趣味;进而充分利用同体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让学生运用“由字想画”的方法,展开想象和联想,轻松理解新字的字义。在学生自主交流、合作理解、探究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对会意字的认识从朦朦胧胧到逐渐清晰再到豁然开朗,完成这一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引起学生对学习会意字的兴趣,激发其探究会意字的欲望,进而培养了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在指导书写的过程中,恰当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谦让之美。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认真读帖、仔细观察每个汉字书写的规律及间架结构中,自主发现汉字笔画的变化,感受合体会意字因组合变化而独具的谦让之美,培养其独立书写汉字的能力。学生在写字基础上对会意字的认识更清晰化、具体化,更有效地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日月明》评测练习课文内容我会填日月(),田力()。小大(),小土()。二人(),三人()。双木(),三木()。连一连,填一填。田小日一手目月力火土()()()()()看拼音,写词语。mùtoulínzimùěrshuǐtǔ()()()()《日月明》课后反思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掸尽历史烟尘,汉字的躯体里就必定潜藏着中华民族的精魂。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营养,是每一个人民教师的职责。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汉字自身的特点,顺应儿童年龄特点,让孩子们在诗情画意中兴味盎然地享受识字的乐趣,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的目的。《日月明》是一篇根据会意字构字规律编排的识字课文。课文通过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形式的短句,揭示了会意字“合二字三字之义,以成一字之义,使人观之而自悟”的构字特点。正因如此,让学生在朗读、观察、思考的过程中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感知会意字的组字规律,感受古人的造字智慧,激发识字兴趣以及对祖国汉字的喜爱之情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对于这节课,我抓住“读、想、说、写”四个方面引导学生感受汉字之美。一、在诵读诗文中识字,感受汉字的音韵之美。诵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日月明,田力男,小土尘,小大尖……”这是多么美妙的韵文!它语言简洁,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着这样的文字,耳畔似乎就萦绕着稚嫩的童声,那么活泼,那么动听。在教学中我摒弃了单调的认读、繁琐的分析,巧妙借助教材这一载体,采取自由诵读、同桌对读、师生合作拍手读、欣赏多媒体画面的配音等多种形式反复读,让学生在读中不断和生字见面,在一次次的读中自主发现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在各种读中自主识字,不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理解字义,感悟到汉字的智慧与力量,逐步学会欣赏,读出儿歌独有的韵味。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儿歌,对低年级学生有着无穷的魅力。孩子是听着儿歌长大的,他们对此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美妙的韵文,巧妙的会意构字,既让学生感受到儿歌的音韵之美,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又培养了语感,提高了语文素养。二、在认识规律中识字,体会汉字的画意之美。儿童入学后的首要任务是“识字”,但是,我们的识字教学通常是以成人的眼光去设计,告诉孩子们这个字怎么读,那个字怎么写,这个字是什么意思,那个字应该怎样记下来。汉字在人们眼里似乎是枯燥无味的东西,它们仿佛成了一群僵化、生硬、没有生命力的“工具”。其实,汉字并不仅是一项“工具”,它还是我们灵慧的祖先参天地之造化而得的。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鲜活的世界,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些充满趣味的汉字精灵。教学时,我先用多媒体出示红日图和明月图,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在感知“明”字的组合中自然而然地理解“明”字的字义,一下子激起学生对学习会意字的兴趣。古老的汉字那么富有内涵,表现事物以及事物之间自然关联的能力又是那么博大精深。在了解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后,学生借助图画、联系生活经验可以轻松猜到两个独体字组合而成的新字的字义,真是“画中藏字”呀!在体会同体会意字的趣味时,让学生“看字想画,字中有画”,就能自然而然就能想象出画面,联系生活理解字义。在这一来一回的过程中,学生真切地体验到了汉字的画意之美,更感受到我们祖先天真浪漫的灵性和智慧。三、在创造学习中识字,体味汉字的情趣之美。教育心理学认为,单调、乏味的学习活动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并会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要依据学生年龄特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无意记忆在识字上的潜力,让学生在创造学习中识字。课堂上,我深入挖掘教材中直观形象的因素,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在观察、联想、比较、思考、游戏中生动愉快地识字。在猜一猜的游戏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采用“由画想字、看字想画”的方式,联系实际生活轻松理解字义,促进其思维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从而使识字教学事半功倍。学习“尘”、众“”时,联系生活,顺势理解“灰尘”、“尘土”、“观众”、“众多”。学习“林”和“森”时,让学生想象哪个字表示的树木比较多?学习“众”时,质疑“众”只表示三个人吗?从而感悟到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体会汉字的力量。在思辨中使学生对“森”和“众”的字义理解更为准确,在创造学习中识字更具开放性,使得识字教学充满了情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切地领略到汉字带来的无穷魅力和浓浓的情趣。四、在观察交流中写字,领悟汉字的谦让之美。“林”字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合体字,要想让学生明白像这样组合而成的新字,并不是简单地组合在一起,写起来也是有讲究的。我引导学生分步读贴,在观察交流中先发现结构上的变化,认识“木”字旁,并掌握其“左窄右宽”的书写规则,再聚焦“林”中的两个木有什么不同?发现笔画上的变化,从而读懂汉字的谦让之美。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到汉字形音义的完美融合,感受到古人的博大智慧。有人说,语文生来就是为着放飞儿童的梦想而存在的,每一个汉字都可以激发孩子无穷的想象,每一个汉字都是有生命活力的精灵。我们要用一种满怀感激、欣喜与思考的观察角度对待汉字,让孩子们在诗情画意中识字,在识字中品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日月明》课标分析《日月明》是教育部审定2016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识字课文。对于学生而言,识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