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广东各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卷【文言文阅读题】汇集练_第1页
2021学年广东各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卷【文言文阅读题】汇集练_第2页
2021学年广东各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卷【文言文阅读题】汇集练_第3页
2021学年广东各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卷【文言文阅读题】汇集练_第4页
2021学年广东各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卷【文言文阅读题】汇集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学年广东各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卷【文言文阅读题】汇集练

(2022•广东广州南沙区•高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

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

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

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节选自李密《陈情表》)

材料二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

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

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③。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

遂不应命。乃上疏《陈情表》。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④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

对日:“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沙⑤。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筒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

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己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

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

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

【注】①改醮(jiao):改嫁。②烝(zheng)烝:淳厚的释子。③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④安乐公:

刘备之子刘禅。⑤虫沙:比喻战死的将士或因战乱而死的人民。此指死亡。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B.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己/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C.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日/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D.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察、举,在这里指察举制,它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确立于汉武帝时间。

B.秀才,别称茂才,原指才能秀异之士,汉晋南北朝,秀才变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

C.县,古代一级行政单位,原与悬为同一字,春秋时楚国最先设县,并在全国推行县制。

D.服阕,指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古礼制,父母死后服丧三年,期满除服。阕,指终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曾在蜀汉任职。多次出使吴国,受到吴人称赞。后,晋武帝召他做官,他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

由,辞不就任。

B.晋武帝读了李密的《陈情表》后,赞扬他是真名士,并停止征召。李密守丧期满后,晋武帝恢复了他

太子洗马的职位。

C.李密认为安乐公与齐桓公的遭遇非常相似,两人都因为任用人才得当而使国家兴盛,后来又都因用人

不当而遭遇不幸。

D.借皇上东堂赐宴饯别之机,李密赋诗一首表达自己的不满。晋武帝为此很生气,都官从事马上奏请罢

免了李密的官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5.依据材料简要概括李密的性格特点。

(2022•广东广州番禺区.高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重修南宫县学①记

张裕钊②

南宫县学自明成化十七年移建今邑治,其后历宏治③迄国朝嘉庆中,重修者十有二,今又百年,稍稍圮坏。

摄县事李君与邑人复谋葺而新之,期年而工竣,乃走书裕钊记其事。

裕钊惟天下之治在人才,而人才必出于学。然今之学者,则学为科举之文而已。自明太祖以制艺取士,历

数百年而其弊己极。土方其束发受书,则一意致力于此,稍长则颛取隽于有司者之作,朝夕伏而诵之。所

以猎高第、跻显仕者取诸此而已无不足;经史百家,自古著录者芒不知为何书:历代帝王、卿相、名贤、

大儒至不能举其人;国家典礼、赋役、兵制、刑法问之百而不能对一;诸行省、郡县疆域不辨为何方;四

裔朝贡,会盟之国不知其何名;卑陋苟且成于俗而庸鄙著于其心;其人能骥目攘臂而道者则所谓“仁义道

德”,腐熟无可比似之言而已矣。乌乎以彼其人服中外官膺社稷人民之寄生民何由而又安内忧外患何恃而

无惧。

且朝廷取士其立法之始,盖亦欲群天下之士,范之孔孟之道以端其趋。又益试之诸经艺、策问之属,以觇

其所蕴蓄,其所以博士于学问之涂者,故不可谓不备。士诚一一求其实而践之,其学之成固自足出而为天

下用,即其试于有司亦未必不角出于庸俗之人。然而相习而靡者苟得之弊中于人心,而莫有能振拔于其间

者也。士莫先于尚志,而风俗之移易,莫大乎君子之以身为天下倡。今天下师儒学子,诚得一有志之士,

闵俗之可恫耻,庸陋污下之不可以居。

毅然抗为明体达用之学以倡其徒,同明相照,同类相求,水流湿,火就燥,志气所动,人蹶而兴。由一人

达之一邑,一邑达之天下,风会之变、人才之奋,未可以意量也。

嗟乎!九州之大,独无一二豪杰之士有意乎此者哉?今南宫近在畿甸,沐泽游原,且又南宫子所生之邦也,

流风遗烈宜有未泯者。有能闻斯言而皇然兴起者乎?则李君是役诚不为无裨也已。光绪十二年五月。

【注释】①县学:又名儒学,即县级的官办学校。②张裕钊:字廉卿,与吴汝纶等人师事曾国藩,号称“曾

门四弟子③宏治:应为“弘治”,明孝宗年号。④南宫子:指南宫适,周文王贤臣,曾协助武王伐纣。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乌乎/以彼其人/服中外官博社稷/人民之寄/生民何由而又安/内忧外患/何恃而无惧哉/

2

B.乌乎/以彼其人服中外/官膺社稷/人民之寄/生民何由而又安/内忧外患/何恃而无惧哉/

C.乌乎/以彼其人/服中外官膺社稷/人民之寄/生民何由/而又安内忧外患/何恃而无惧哉/

D.乌乎/以彼其人服中外/官膺社稷/人民之寄/生民何由/而又安内忧外患/何恃而无惧哉/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下确的一项是()

A.摄,在文中之意为“代理”,与屈原《离骚》中“摄提贞于孟卜取兮”的"摄''意义不同。

B.制艺,又称“制义”,在明清两代亦称作“八股文”,其文体在科举考试中有明确的规定。

C.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束发为髻,故常以“束发”代成童,但“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除外。

D.朝贡,原意是指外国或藩属国的使臣前来朝拜君主并贡献礼物,在本文中指代藩属国。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概述县学的悠久历史,指出其历经风雨、破旧残损,亟需重修,为此地方官员发布公文要求

作者作文记述此事。

B.文章第二段第一句话就提出自己的观点,接着历数科举制度的弊端,批评科举学子身上存在的鄙陋无

知、死板腐朽等缺点。

C.文章第三段点明朝廷科举取士的初衷,并提出教育革新的主张,号召志趣相投的有志之士聚集起来为

改变社会贡献力量。

D.作者通过记述南宫县学重修一事,批判了封闭、落后的教育现状,表达了对培育人才的殷切希望,体

现了先进的教育观念。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朝廷取士其立法之始,盖亦欲群天下之士,范之孔孟之道以端其趋。

(2)士莫先于尚志而风俗之移易,莫大乎君子之以身为天下倡。

10.重修南宫县学有哪些有利条件?请结合文章末段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2022•广东广州华附省实广雅深中联考♦高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公弼传

苏轼

公讳希亮,字公弼,姓陈氏,眉之青神人。公幼孤,好学。学成,乃召其兄之子庸、谕使学。遂与俱中天

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去为零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

腆叩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会公筑县学,腆以家财助官,悉遣子弟入学,卒为善吏。移滑州,会

河溢鱼池堤,且决。公发禁兵捍之,庐于所当决。吏民涕泣更谏,公坚卧不动,水亦渐去。人比之王尊。

是岁盗起宛句,执濮州通判井渊。上以为忧,乃以公为曹州。不逾月,悉禽其党。淮南饥,安抚、转运使

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谓之折役米。米翔贵,

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事。旁郡皆得除。又言正民无罪。诏复以正民为鄂州。入为开封府判官,改

判三司户部勾院,又兼开拆司。会接伴契丹使还,自请补外,乃以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

元,自称大王,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吏请以兵从公不许贼见公轻出意色闲和不能测则相与

列诉道周公徐问其所苦,命一老兵押之,日;“以是付叶县,听吾命。”既至,令日:“汝己自首,皆无罪。

然必有首谋者。”众不敢隐,乃斩元以徇,而流军校一人,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迁京东转运使。维州参军

王康赴官,道博平。博平大猾有号截道虎者,殴康及其女几死,吏不敢问。博平隶河北。公移捕甚急,卒

3

流之海岛,而劾吏故纵,坐免者数人。徐州守陈昭素以酷闻,民不堪命,他使者不敢按。公发其事,徐人

至今德之。未几,致仕卒,享年六十四,仕至太常少卿,赠工部侍郎。公善著书,尤长于《易》,有集十

卷,《制器尚象论》十二篇,《辨钩隐图》五十四篇。

(选自苏轼《陈公弼传》,有删改)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吏请以兵从/公不许/贼见公轻出/意色闲和/不能测/则相与列诉道周/

B.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吏请以兵从/公不许/贼见公/轻出/意色闲和/不能测/则相与列诉道周/

C.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吏/请以兵从/公不许/贼见公/轻出/意色闲和/不能测/则相与列诉道周/

D.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吏/请以兵从/公不许/贼见公轻出/意色闲和/不能测/则相与列诉道周/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时男子行冠礼后取字,字与名往往内涵关联,平辈之间一般称字不称名。

B.通判:宋时掌管州府钱谷、户口、赋役等公事的官员,是当地的最高行政长官。

C.致仕:即把禄位还给国君辞去官职的意思,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词。

D.工部:六部之一,掌管各项工程,水利、交通运输等事务,长官为工部尚书。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希亮少时好学,善于著书。他幼年就喜好读书,学成之后,召来侄子,让他们学习,后考中进士;

为官之余,亦多有著述,尤其精通《周易》。

B.陈希亮不辞辛劳,深得民望。滑州发生水害,他不仅派禁军防护守卫,并且待在最危险处,直至洪水

退去才离开,深受百姓爱戴。

C.陈希亮为政有法,严而不残。曾腆犯法,他警戒之后允许其改过自新;处理石塘河役兵叛时,他只斩

杀首领周元,并未惩处其他人。

D.陈希亮雷厉风行,果敢勇决。朝廷官员王康及亲属被奸人“截道虎”殴打,他迅速追捕凶手,将其流放海

岛,并弹劾不作为官吏。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公筑县学,腆以家财助官,悉遣子弟入学,卒为善吏。

(2)徐州守陈昭素以酷闻,民不堪命,他使者不敢按。

15.陈希亮接任寿春太守后,在呈送朝廷的表章中陈述了哪些事情?

(2022•广东广州七区•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呼韩邪之败也,左伊秩皆王为呼韩邪计,劝令称臣入朝事汉,从汉求助,如此匈奴乃定。呼韩邪议问诸大

臣,皆曰:“不可。匈奴之俗,本上气力而下服役,以马上战斗为国,故有威名于百蛮。战死,壮士所有

也。今兄弟争国,不在兄则在弟,虽死犹有威名,子孙常长诸国。汉虽强犹不能兼并匈奴奈何乱先古之制

臣事于汉卑辱先单于为诸国所笑虽如是而安,何以复长百蛮!”左伊秩皆日:“不然。强弱有时,今汉方

盛,乌孙城郭诸国皆为臣妾。自且鞋侯单于以来,匈奴日削,不能取复,虽屈强于此,未尝一日安也。今

事汉则安存,不事则危亡,计何以过此!”诸大人相难久之。呼韩邪从其计,引众南近塞,遣子右贤王铢

娄渠堂入侍。郅支单于亦遣子右大将驹于利受入侍。是岁,甘露元年也。

三年正月呼韩邪朝天子于甘泉宫,自请愿留居光禄塞下。汉遣长乐卫尉高昌侯董忠、车骑都尉韩昌将骑万

六千,又发边郡士马以千数,送单于出朔方鸡鹿塞。诏忠等留卫单于,助诛不服,又转边谷米精,前后三

4

万四千斛,给赡其食。

元帝初即位,呼韩邪单于复上书,言民众困乏。汉诏云中、五原郡转谷二万斛以给焉。明年,汉遣车骑都

尉韩昌、光禄大夫张猛送呼韩邪单于侍子。昌、猛见单于民众益盛,塞下禽兽尽,单于足以自卫。闻其大

臣多劝单于北归者,恐北去后难约束,昌、猛即与为盟约日:“自今以来,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

相诈相攻。有窃盗者,相报,行其诛,偿其物;有寇,发兵相助。汉与匈奴敢先背约者,受天不祥。令其

世世子孙尽如盟。”昌、猛还奏事,公卿议者以为:“单于保塞为藩,虽欲北去,犹不能为危害。昌、猛

擅以汉国世世子孙与夷狄诅盟,令单于得以恶言上告于天,羞国家,伤威重,不可得行.”上薄其过,有

诏昌、猛以赎论,勿解盟。

(节选自《汉书•匈奴传》)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汉虽强/犹不能兼并/匈奴奈何乱先古之制/臣事于汉/卑辱先单于/为诸国所笑/

B.汉虽强/犹不能兼并匈奴/奈何乱先古之制/臣事于汉/卑辱先单于/为诸国所笑/

C.汉虽强/犹不能兼并匈奴/奈何乱先古之制/臣事于汉/卑辱先/单于为诸国所笑/

D.汉虽强/犹不能兼并/匈奴奈何乱先古之制/臣事于汉/卑辱先/单于为诸国所笑/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蛮,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后也泛指其他少数民族。文中指西域各国。

B.单于,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还可被称为“大单于”“可汗”。

C.斛,古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古代容量单位还有“升”“斗”"石”“豆”等。

D.侍子,汉代周边少数民族与汉通好时,其国王多遣子入侍汉朝皇帝,故称侍子。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汉称臣不符合匈奴的古制,大臣们不赞同这样做。但左伊秩皆王据理力争,最后单于采纳了他的建

议。

B.呼韩邪主动请求留守在光禄塞下,汉朝派将士护送他出鸡鹿塞,还命令董忠等人帮助讨伐叛逆不服从

的人。

C.匈奴称臣后,汉与之礼尚往来,不止一次对其提供物资帮助。匈奴人得到了帮助,对汉朝充满感激之

情。

D.韩昌和张猛擅自与匈奴订立盟约,大臣得知后表示反对。皇帝认为昌、猛二人罪过不大,未与匈奴解

除盟约。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事汉则安存,不事则危亡,计何以过此!

(2)有窃盗者,相报,行其诛,偿其物;有寇,发兵相助。

20.韩昌、张猛两人与匈奴订立盟约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022・广东深圳•高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司马温公行状

5

苏轼

公讳光,字君实。故相庞籍见公而奇之,荐公召试馆阁校勘。天圣中,始禁田河西,虏乃得稍蚕食其地,

俯窥麟州,为河东忧。籍请公按视,公为画策,其略曰:“宜因州中旧兵,益禁兵三千,厢兵五百,筑二堡

河西,可使堡外三十里虏不敢田,则州西六十里无虏矣。募民有能耕麟州闲田者,复其税役十五年;能耕

窟野、河西者,长复之,耕者必众。官虽无所得,而汆自贱,可以断纾河东之民。”藉移麟州,如公言,而

兵官郭恩勇且狂,夜开城门,引千余人渡河,载酒食,不为战备,遇敌死之。议者归罪于籍,罢节度使知

青州。公守阙,三上书,乞独坐其事,不报。籍不以此望公,而公深以自咎。王安石始为政,行其法于天

下,谓之新法。公上疏,逆陈其利害,古至萧何,曹参事,公曰参不变何法得守成之道故天下晏然衣食滋

殖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由此言之,祖宗之法不可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

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大坏而更造,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有,臣恐风雨之不庇也。“公忠信孝

友,恭俭正直。为政逾年,疾居其半。自以遭遇圣明,言听计从,每欲以身徇天下。病笃,谆谆不复自觉,

如梦中语,然皆朝廷天下事也。疾稍间,将起视事,诏免朝觐,三日一入都堂或门下尚书省。公不敢当,

曰:“不见君,不可以视事。”既没,其家得遗奏八纸,上之,皆手札论当世要务。公历事四朝,皆为人主

所敬,然神宗知公最深。公思有以报之,常摘孟子之言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谓吾君不

能谓之贼。'‘故虽议论违忤,而神宗识其意,待之愈厚。

(有删改)

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曰/参不变何法/得守成之道/故天下晏然/衣食滋殖/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

B.公曰/参不变/何法得守成之道/故天下晏然/衣食滋殖/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

C.公曰/参不变何法/得守成之道/故天下晏然/衣食滋殖/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

D.公日/参不变/何法得/守成之道/故天下晏然/衣食滋殖/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

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状,也称“行述”,指叙述死者生平事迹的文章,是撰写墓志或立传的依据。

B.望,意思是怨恨,文中是指庞籍没有因为之前发生的事对司马光心生怨恨。

C.自觉,在文中指自己苏醒,现代汉语中主要是指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

D.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文中是指司马光病情好转之后巡视地方处理政事。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认为,视百姓耕田情况来免除他们的赋税,这样虽然官府收入没增加,但粮食价格更便宜,可

纾解河东百姓的困难。

B.司马光以“居室”为喻,指出国家虽然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但是缺乏改革所需的“良匠美材”,因此不赞

成王安石变法。

C.司马光为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重病之中,司马光依然念及天下大事;去世之后,家人又发现了他

议论国家大政的遗奏。

D.为报答神宗的赏识,司马光以孟子的名言自勉,认为应尽为臣之道,敢于进言规劝,虽然常常违背神

宗,但神宗待他更厚。

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守阙,三上书,乞独坐其事,不报。

(2)自以遭遇圣明,言听计从,每欲以身徇天下。

(2022•广东佛山•高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6

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宗元日:“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万

无母子俱往理。”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会中丞裴度亦为禹锡言曰:“禹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为

死别,良可伤!”上曰:“为人子尤当自谨,勿贻亲忧,此则禹锡重可责也。”度曰:“陛下方侍太后,

恐禹锡在所宜矜。”上良久,乃日:“朕所言,以责为人子者耳,然不欲伤其亲心。”退,谓左右曰:“裴

度爱我终切。”明日,改禹锡连州刺史。宗元善为文,尝作《梓人传》,以为:“梓人不执斧斤刀锯之技,

专以寻引①、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视栋宇之制,相高深、圆方、短长之宜,指麾众工,各趋其事,不

胜任者退之。大厦既成,则独名其功,受禄三倍。亦犹相天下者立纲纪整法度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

之人使安其业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万国既理,而谈者独称伊、傅、周、召②,其百执事之勤劳不得纪焉。

或者不知体要,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听听③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是不知相道者也。”又作

《种树郭橐驼传》曰:“橐驼之所种,无不生且茂者。或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凡木之

性,其根欲舒,其土欲故,既植之,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荷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全而性得矣。

它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为政

亦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之。旦暮吏来,聚民而令之,促其耕获,督其蚕织,

吾小人辍蜜飨以劳吏之不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凡病且怠,职此故也。’”此其文之有理者也。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五十五》)

【注】①寻引:长尺。②伊、傅、周、召:指古时的宰相伊尹、傅说、周公、召公。③听听:争辩的样子。

2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亦犹相天下者/立纲纪/整法度/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

B.亦犹相天下者/立纲纪/整法度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

C.亦犹相天下者/立纲纪/整法度/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

D.亦犹相天下者/立纲纪/整法度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

2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古代官名,是一郡或一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刺史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或者市长。

B.梓人,泛指木工、建筑工匠、刻版工人等,而文中的“梓人”具有统筹调度的能力。

C.受禄,文中是“接受酬金、接受俸禄”之意,“无功不受禄”中的“受禄”也指此意.

D.蜜飨,常有“做饭、熟食、馈食及宴饮之礼”的意思,其中,饕指晚餐,飨指早餐。

2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很能为他人着想。刘禹锡被任命播州刺史,播州地理位置偏僻且刘母年迈,柳宗元主动提出让

自己去播州,最终成功说服皇上。

B.柳宗元行文能针硬时弊。他创作的《黔之驴》《捕蛇者说》等文章对当时的一些权贵的丑态及社会弊

政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揭露与批判。

C.柳宗元对治术颇有见地。柳宗元认为宰相应识大体顾大局,没有必要亲身去做细微的劳务,承担百官

责任,而应擅长谋划、知人善用。

D.柳宗元认为繁政扰民。他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揭露了苛政繁令对百姓的侵害,提出为政要务本、清

静,不要政令频出、扰民妨民。

2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所言,以责为人子者耳,然不欲伤其亲心。

(2)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为政亦然.

7

29.清张伯行云:“子厚之体物精矣,取喻当矣。”请结合柳宗元的《梓人传》,谈谈你对“取喻当矣”的理

解。

(2022•广东珠海•高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

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狠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

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

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节选自《陈情表》)

(二)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

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

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

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陈情表》•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

虚然哉!”

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间之日:“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

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

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

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日:“庆父不死,鲁难

未己。”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

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

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节选自《晋书•李密传》)

3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B.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C.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D.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3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小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制中用来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通过察举推选孝子廉吏。

B.征,古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中央官署或地方政府的官吏选用属吏,再向廷推荐。

C.服阙,古代丧礼一般至亲死后需为之守丧三年,守丧期满除服。一般服阙后官复原职。

D.迁,古代官员调动的一种形式,一般指提升。而左迁,则指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

32.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正确的一项是()

A.忠孝难全,进退两难。李密《陈情表》情真意切地表达自己的难处,婉拒皇帝的征召。

8

B.年少为官,颇有辩才。李密年少即在蜀汉做郎官,常出使吴国,口才很好,被人称赞。

C.士之有名,知识广博。李密细致解说历史人物和文献知识,妥帖合理,深得皇帝肯定。

D.怀才不遇,牢骚失官。李密有才能,常盼望能回朝内做官而不能,因怨言被罢官免职。

3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34.根据两个文本,分析和概括李密的“孝”体现在哪些万面。

(2022・广东汕尾•高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而随从高祖。高祖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庆之不

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从高祖东下平建邺,稍为主书,散财聚士,常思效用。

大通元年,隶领军曹仲宗伐涡阳。魏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等率马步十五万来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

十里•庆之欲逆战,韦放以贼之前锋必是轻锐,与战若捷,不足为功,如其不利,沮我军势,兵法所谓以

逸待劳,不如勿击。庆之曰:“远来之卒,皆已疲倦,魏人去我既远,必不见疑,及其未集,须挫其气,

出其不意,必无不败之理。且闻虏所据营,林木甚盛,必不夜出。诸君若疑惑,庆之请独取之。”于是与

麾下二百骑奔击,破其前军,魏人震恐。庆之乃还与诸将连营而进,据涡阳城,与魏军相持.

自春至冬,数十百战,师老气衰,魏之援兵复欲筑垒于军后。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欲退师。庆之杖节军

门日:“共来至此,涉历一岁,糜费粮仗,其数极多。诸军并无斗心,皆谋退缩,岂是欲立功名,直聚为

抄暴耳。吾闻置兵死地,乃可求生,须虏大合,然后与战。审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今日犯者,便依明

诏。”仲宗壮其计,乃从之。魏人持角作十三城,庆之衔枚夜出,陷其四垒,涡阳城主王纬乞降。高祖嘉

焉赐庆之手诏日本非将种又非豪家缺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声名于竹帛岂非

大丈夫哉。

大同二年,魏遣将侯景率众七万寇楚州,刺史桓和陷没,景仍进军淮上,贻庆之书使降。敕遣湘潭侯退、

右卫夏侯夔等赴援,军至黎浆,庆之已击破景。时大寒雪,景弃辎重走,庆之收之以归。进号仁威将军。

是岁,豫州饥,庆之开仓赈给,多所全济。州民李升等八百人表请树碑颂德,诏许焉。五年十月,卒,时

年五十六。赠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谥日武。庆之性祗慎,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

(节选自《梁史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3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嘉焉/赐庆之手诏曰/本非将种又非豪家/缺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

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B.高祖嘉焉/赐庆之手诏曰/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触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

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C.高祖嘉焉/赐庆之手诏曰/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般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声

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D.高祖嘉焉/赐庆之/手诏日/本非将种/又非豪家/缺望风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终/开朱门而待宾扬

声名于竹帛/岂非大丈夫哉/

3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麾下,此处指将帅的部下;作为谦辞,也可用于将帅自称。

9

B.杖节,指手执符节,古代皇帝授予出使大臣或大将作为凭证和权力的象征。

C.衔枚,横衔枚于口中,以禁喧哗;枚形似箸,可系于颈上。

D.辎重,古代泛指外出时携带的包裹箱笼,本文指军队携运的物资。

3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庆之忠心事主,纯良勤勉。高祖喜欢下棋,经常通宵达旦,其他侍从都因疲倦睡着了,唯有陈庆之

随叫随到,高祖对他格外赏识。

B.陈庆之能言善断,能安军心。曹仲宗等担心腹背受敌想撤军,陈庆之拿着节杖在军门前鼓励军队,敌

军已无战斗之心,都思谋退却,这正是我们成就功名的时候。

C.陈庆之胆略过人,能征惯战。北魏的援军部队构建城垒分兵牵制,陈庆之率军衔枚夜袭,攻破其中四

座城垒,迫使涡城守将王纬请求归降。

D.陈庆之为人正直,心系百姓。豫州闹饥荒,陈庆之开仓放粮救灾,使得大部分灾民得到救济。豫州的

百姓请求为他树碑颂德,也被皇帝批准了。

3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魏人去我既远,必不见疑,及其未集,须挫其气。

(2)庆之性祗慎,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

39.选文充分表现了陈庆之的骁勇善战,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

(2022.广东汕头.高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

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

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横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

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

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

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

勿复有云。”武日:“式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

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镌,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

武饮数日,复日:“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日:“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雷衿,与武决去•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

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

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

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节选自班固《苏武传》)

4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

B.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

10

C.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

D.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

4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辇,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秦汉后特指君后所乘的车。文中指天子坐的车子。

B.爵,指爵位。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后代爵位制度不尽相同。

C.和亲,指中原王朝战败之后被迫与外族或者外国统治者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

D.始元,是西汉汉昭帝的第一个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4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与李陵曾经是同僚,两人交情深厚。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单于派李陵游说苏

武,希望苏武能够听从老朋友的劝告而投降。

B.苏武被困匈奴,家庭亲人处境艰难。从李陵口中,苏武得知自己母亲去世,妻子改嫁,女儿和儿子存

亡未知,家里只剩下苏武的妹妹和弟弟两人。

C.苏武对汉武帝忠心耿耿,宁死不降。苏武认为自己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侍奉君王就像儿子侍奉父

亲,就算蒙受极刑,牺牲自己,也心甘情愿。

D.苏武坚守气节,最终生还回到汉朝。匈奴一开始撒谎说苏武已死,后来汉使者听从常惠的计策,迫使

匈奴单于说出实话,才让苏武能够回归汉朝。

4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2)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44.李陵第一次设酒招待苏武时,是如何劝说苏武投降的?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2022.广东肇庆.高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

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前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

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己,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

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

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

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

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缭而绪,早织而

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飨蜜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

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节选自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文本二:

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之浒,饮食之。且告日:“凡吏于土者,若知其

II

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

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

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

不恐而畏乎?”

(节选自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4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

黜罚者/

B.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

罚者/

C.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

罚者/

D.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

罚者/

4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在汉代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官府差役,文中是后者,故有“官命促尔耕”之语。

B.“字而幼孩”中的“字”是爱护之意,它有时也指女子许嫁,如“邻女将字而孤”。

C.河东是地域名,河在此指黄河,河东即黄河以东,指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

D.觞是古代的一种酒器,相关的酒器还有尊、壶、爵、角、觥、辄、叠、卮、缶等。

47.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总结了种树的经验,“其本欲舒”等四句从理论上说明“顺木之天”,"勿动

勿虑,去不复顾”从实践上总结种树方法。

B.郭橐驼在介绍了自己的种树经验,强调了顺其自然的观点后,又从反面论述,批评“他植者”违反树木天

性的做法,特别指出了顾虑重重、过于用心的危害。

C.郭橐驼引述“吏来而呼”之言,把他们神气活现的样子表现得细致入微,这些官吏的扰民行为,与不善植

树者"虽曰爱之……其实仇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D.柳宗元认为虽然老百姓是官吏的仆人,但官吏必须为老百姓办事;他对当时那些不仅不为老百姓办事,

反而贪污中饱、敲诈勒索的官吏十分愤恨,称之为盗贼。

4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荷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2)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

49.两个文本在思想内容上的异同点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022•广东韶关•高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初,岭南诸州奏言高州首帅冯盎、谈殿阻兵反叛。诏将军蔺警发江、岭数十州兵讨之。秘书监魏征谏

日:“中国初定,疮痍未复,岭南瘴疡,山川阻深,兵运难继,疾疫或起,若不如意,悔不可追。且冯盎

12

若反,即须及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此则反

形未成,无容动众。陛下未遣使就彼观察,即来朝谒,恐不见明。今若遣使,分明晓谕,必不劳师旅,自

致阙庭。”太宗从之,岭表悉定。侍臣奏言:“冯盎、谈殿往年恒相征伐,陛下发一单使,岭外帖然。”

太宗日;“初岭南诸州盛言盘反朕必欲讨之魏征频谏以为但怀之以德必不讨自来既从其计遂得岭表无事不

劳而定,胜于十万之师。”乃赐征绢五百匹。贞观四年,有司上言:“林邑蛮国,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

之。"太宗日:“自古以来穷兵极武,未有不亡者也。苻坚自恃兵强,欲必吞晋室,兴兵百万,一举而亡。

隋主亦必欲取高丽,频年劳役,人不胜怨,遂死于匹夫之手。至如颉利,往岁数来侵我国家,部落疲于征

役,遂至灭亡。朕今见此,岂得辄即发兵?若我兵士疾疫,虽克剪此蛮,亦何所补?言语之间,何足介意!”

竟不讨之。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北狄世为寇乱,今延陀倔强,须早为之所。朕熟思之,惟有二

策:选徒十万,击而虏之,涤除凶丑,百年无患,此一策也。若遂其来请,与之为婚媾。朕为苍生父母,

苟可利之,岂惜一女!北狄风俗,多由内政,亦既生子,则我外孙,不侵中国,断可知矣。以此而言,边

境足得三十年来无事。举此二策,何者为先?”司空房玄龄对曰:“遭隋室大乱之后,户口太半未复,兵

凶战危,圣人所慎,和亲之策,实天下幸甚。”

太宗《帝范》曰:“夫兵甲者,国家凶器也。土地虽广,好战则民凋;中国虽安,忘战则民殆。凋非保全

之术,殆非拟寇之方,不可以全除,不可以常用。故农隙讲武,习威仪也;三年治兵,辨等列也。故知弧

矢之威,以利天下,此用兵之职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九•论征伐》)

5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岭南诸州盛言/盎反朕必欲讨之/魏征频谏/以为但怀之以德/必不讨自来/既从其计/遂得岭表无事/

B.初/岭南诸州盛言盎反/朕必欲讨之/魏征频谏/以为但怀之以德必不讨自来/既从/其计遂得/岭表无事/

C.初/岭南诸州盛言盎反/朕必欲讨之/魏征频谏/以为但怀之以德/必不讨自来/既从其计/遂得岭表无事/

D.初/岭南诸州盛言/盎反朕必欲讨之/魏征频谏/以为但怀之以德必不讨自来/既从/其计遂得/岭表无事/

5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是“中原”的意思。广义上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有时也指称为“国都

B.师旅,在古代可以指军队,也可以指战事。本文指军队,与《论语》中“加之以师旅”的“师旅”不同。

C.北狄,是对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周朝时中原人把周围非华夏的四方,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

狄。

D.司空,古代一种官名。西周时开始设置,掌水利、营建之事。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

5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听从魏征的建议,没有发兵讨伐冯盎、谈殿,最终只派出了一个使者,就使岭南地区获得了安

宁。

B.唐太宗指出,苻坚、隋炀帝和突厥颉利皆因穷兵薮武而走向灭亡,故不能因林邑言辞不恭就派兵攻打

它。

C.对待北狄的侵扰,唐太宗有两个策略,一是选派精兵讨伐北狄,一是与北狄通婚,房玄龄认可和亲之

策。

D.唐太宗认为,好战则民凋,忘战则民殆,因此应不用兵甲,施以仁政,训练威仪,分出等级,以利天

下。

5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林邑蛮国,表疏不顺,请发兵讨击之。

13

(2)若我兵士疾疫,虽克剪此蛮,亦何所补?

54.唐太宗准备讨伐冯盎、谈殿时,魏征劝阻了这件事。他阐述了哪些理由?请简要概括。

(2022・广东云浮•高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陶渊明,或云潜,字元亮。潺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

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后为镇军、建威参军,

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

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0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日;“应

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义熙末,

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亦不能致也。颜延之与渊明有旧交,过潮阳,日造渊明饮焉。每

往,必酣饮致醉。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

久之,满手把菊。忽值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

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节选自萧统《昭明文选》)

文本二:

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侃早孤贫,为县吏。鄱阳孝廉范逵尝过侃,时仓卒

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鬓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逵曰:“卿欲仕郡乎?”

侃曰:“欲之,困于无津耳。”逵过庐江太守张夔,称美之。夔召为督邮,领根阳令。会刘弘为荆州刺史,

将之官,辟侃为南蛮长史,遣先向襄阳讨贼张昌,破之。弘既至,谓侃曰:“吾昔为羊公参军,谓吾其后当

居身处。今相观察,必继老夫矣。”后以军功封东乡侯,邑千户。

陈敏之乱,弘以侃为江夏太守。随郡内史扈怀间侃于弘曰:“侃与敏有乡里之旧,居大郡,统强兵,脱有异

志,则荆州无东门矣。”弘曰:“侃之忠能,吾得之已久,岂有是乎!'‘侃潜闻之,遽遣子洪及兄子臻诣弘以

自固。弘引为参军,资而遣之。

侃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茄博之具,悉投之

于江,吏将则加鞭扑。咸和九年六月疾笃,薨于樊溪,时年七十六。

(节选自《晋书•陶侃传》)

5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鬓/以易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

B.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鬓/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

C.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鬓/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

D.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鬓/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

5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径,晋代蒋诩归隐乡里,在院中开辟了三径,后以“三径”代指隐士住处。

B.解绶,意思是解下印绶,指辞去官职。“解官”“致仕”也有此意。

C.孤,即“幼失怙”,指幼年失去父亲;独,即“幼失恃”,指幼年失去母亲。

14

D.薨,原指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

5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喜欢饮酒,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原要把公田都用来种植秫,在妻子和孩子坚持请求下,他才

将二顷中的五十亩用来种植粳。

B.陶渊明虽然不通晓音律,但是收藏了一张没有琴弦的琴,每逢喝酒恰到好处时,就抚弄它以便寄托自

己的情感。

C.陶侃受到刘弘的赏识,刘弘称赞陶侃一定会出人头地,但是在陈敏之乱时,因为内史扈怀的挑拨离间,

刘弘逐渐疏远了陶侃。

D.陶侃严格约束部属,下属中有人因清谈赌博而贻误公事,就命人收取这些酒器和赌博具并投入长江,

如果是小吏,就加罚鞭打。

5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州召主薄,不就,躬耕自资。

(2)侃潜闻之,遽遣子洪及兄子臻诣弘以自固。

59.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陶渊明“不堪吏职”的原因。

(2022•广东茂名•高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宗建炎元年六月乙酉,以宗泽为东京留守。泽在襄阳,闻黄潜善复倡和议,上疏日:“自金人再至,朝

廷未尝命一将,出一师,但闻奸邪之臣,朝进一言以告和,暮入一说以乞盟,终至二圣北迁,宗社蒙耻。

臣意陛下赫然震怒,大明黜陟,以再造王室。今即位四十日矣,未闻有大号令,但见刑部指挥云,不得誉

播赦文于河之东、西,陕之蒲、解,是褫天下忠义之气,而自绝其民也。臣虽鸳怯,当躬冒矢石,为诸将

先,得捐妪报国恩,足矣。”帝览其言而壮之。及开封尹阙,李纲言:“绥复旧部,非泽不可。”乃以为

东京留守,知开封府。时敌骑留屯河上,金鼓之声日夕相闻,而京城楼橹尽废,兵民杂居,盗贼纵横,人

情汹汹。泽威望素著,既至,抚循军民,修治楼橹,屡出师以挫敌,上疏请帝还京师.俄有诏,荆、襄、

江、淮悉备巡幸。泽又疏言:“开封物价市肆渐同平时,商旅、士大夫之怀忠义者,莫不愿陛下亟归京师,

以慰人心。其倡为异议者,不过如张邦昌辈,阴与金人为地尔。”真定、怀、卫间敌兵甚盛,方密修战具

为入攻之计宗泽以为忧乃渡河约诸将共议事宜以图收复而于京城四壁各置使以领招集之兵造战车千二百乘

又据形胜,立坚壁二十四所于城外,沿河鳞次为连珠碧,连结河东、河北山水碧忠义民兵。守御之具既备,

累表请帝还京,而帝用黄潜善计,决意幸东南,不报。秉义郎岳飞犯法将刑,宗泽一见奇之,曰:“将材

也。”会金人攻汜水,以五百骑授飞,使立功赎罪,飞大败金人而还。升飞为统制而谓之曰:“尔智勇材

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因授飞阵图。飞曰:“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

乎一心。”泽是其言。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宗泽守汴》)

6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密修战具/为人攻之计/宗泽以为忧/乃渡河/约诸将共议事/宜以图收复/而于京城四壁各置使/以领招集

之兵/造战车千二百乘/

B.方密修战具/为人攻之计/宗泽以为忧/乃渡河/约诸将共议事宜/以图收复/而于京城四壁各置使/以领招集之

兵/造战车千二百乘/

C.方密修战具/为人攻之计/宗泽以为忧/乃渡河/约诸将共议事/宜以图收复/而于京城四壁各置使/以领招集之

兵造战车/千二百乘/

15

D.方密修战具/为人攻之计/宗泽以为忧/乃渡河/约诸将共议事宜/以图收复/而于京城四壁各置使/以领招集

之兵造战车/千二百乘/

6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社:宗庙和社稷。宗庙是古代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可代指国家。

B.东京:又称汴京,北宋都城,今河南开封市。东京是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C.金鼓:镶有金属饰物的战鼓。古代以击鼓为进军的号令,用以激励兵士的士气。

D.市肆:市场上的店铺。北宋京城商品经济繁荣,店铺林立,比如酒肆、茶肆等等。

6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给皇上的奏疏中,宗泽痛斥和议派,说这些奸诈邪恶之臣整天在朝廷主张与金和议,最终导致徽钦

二帝被俘,使朝廷蒙受耻辱。

B.宗泽在奏疏中对宋高宗也毫不客气,批评他不思复兴大宋王朝,在即位以来的四十天里,对金没有采

取任何军事行动,令人失望。

C.宗泽慷慨激昂,表示愿赴国难;他受李纲推荐,主持开封事务,刚一上任,就安抚军民,修葺瞭望高

台,屡次出动军队挫败敌人。

D.宗泽据有利地形,在京城外建造坚固堡垒,沿黄河形成连珠碧;他多次上表请高宗回京,高宗虽认可

其御敌之计,但执意巡行东南。

6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商旅、士大夫之怀忠义者,莫不愿陛下亟归京师,以慰人心。

(2)秉义郎岳飞犯法将刑,宗泽一见奇之,曰:“将材也。”

64.宗泽为什么要“授飞阵图”?岳飞对宗泽给自己“阵图”持什么态度?请简要说明。

(2022•广东湛江•高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毕再遇,字德卿,兖州人也。父进,积阶至武义大夫。再遇以恩补官,隶侍卫马司,武艺绝人。孝宗召见,

大悦,赐战袍、金钱。

开禧二年,下诏北伐,以殿帅郭倪招抚山东、京东,遣再遇与统制陈孝庆取泗州。再遇请选新刺敢死军为

前锋,倪以八十七人付之。招抚司克日进兵,金人闻之,闭榷场、塞城门为备。再遇曰敌已知吾济师之日

矣兵以奇胜当先一日出其不意孝庆从之再遇飨士卒激以忠义进兵薄泗州。泗有东西两城,再遇令陈戈旗舟

楫于石屯下,如欲攻西城者,乃自以麾下兵从陟山径趋东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