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型人格障碍_第1页
自恋型人格障碍_第2页
自恋型人格障碍_第3页
自恋型人格障碍_第4页
自恋型人格障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心理学资料自恋型人格障碍标签:杂谈分类:心理学资料自恋型人格障碍一、有关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几个基本概念1、 人格人格(Personality)是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我国心理学家陈仲庚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陈仲庚等,1986]。社会学家认为,人格指的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观照的模式,它们构成了特殊个体的一系列鲜明的品质特征。人格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部分:认知(思想、知识水平、知觉和记忆),行为(技能、天赋和能力水平)及情感(感觉这感情)[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1999]。2、 健康人格所谓健康人格是指在世界上一些行为方式使人生气勃勃,并且还不危害他人、动物及供给我们一切生计的环境。这些行为方式,我们称之为健康人格。健康人格意味着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人,一个拥有自由和责任的人,而不是一个感情冲动的消极工具或他人所期望的人。对他人方面,健康人格也把他人看作是一个人,而不是物或工具。他们生活在与同等地位的人的“我与你”的对话关系之中,而不是“我与它”的关系。[悉尼.乔拉德等著,刘劲等译,1990]3、 自恋型人格人格分为不同类型,自恋型人格是其中之一。这种人格具有如下特征:⑴无所不能⑵喜欢被赞美⑶较好的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在公众场所获得较好的人格评价⑷亲密关系的困难(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等)⑸通常具有较高智能或漂亮的外貌[Otto.F.Kernberg,1999]4、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及描述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NPD)在临床人群中发病率为2%~16%。在诊断时,需充分排除精神病性症状如妄想,尤其是钟情妄想和夸大妄想。自恋患者存在明显的精神病理性认知。美国精神病协会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是:NPD患者普遍的模式为夸大(通过幻想或行为体现),需要赞美,缺少同情,常起源于成年早期,症状存在于各种场合,且符合下述5条(或更多):(1) 过分自负(如夸大业绩和才能,即使没有相应的业绩和才能,也希望被认为是优胜者)(2) 一心一意幻想获得无限成功、能力、才气、容貌或理想的爱情(3) 坚信他或她与众不同,只有其他特别的人或地位高的人才能理解他或她,且只能与这些人交往。(4) 需要大量的赞美(5) 有权力意识。例如:无理由地期盼特别优待的治疗,或机械地依从于自己的期待(6) 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例如,利用他人以达到他或她的目的缺少同情心:不愿意去了解或认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嫉妒别人或认为别人嫉妒他或她自大、高傲的行为或态度对于类似的诊断标准,一些临床医生认为它过于概括,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他们对患者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更感兴趣,而对其症状与哪种诊断类型匹配并不感兴趣。5、精神分析学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研究弗洛伊德认为成年期人们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建立在幼年与父母关系的基础上,儿童期遭遇的重要事件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为此,他强调了早年家庭中亲子关系对儿童社会化的重大影响。弗洛依德认为个体在生命的早期是自恋的。随着个体社会化正常的发展,个体逐步将爱自己的能力发展至爱他人。自恋是一种精神能量,见于生命的早期。个体为了应付与母体分离的焦虑,在一段时期内需要将养育者当成自己的一部份来体验。在这个时期,孩子爱养育自已的人是将其当作自已的一体来爱的。这被称之为原始的自恋,它是一种活命的功能,其目的在于自我保护。原始自恋见于每一个人。随着个体发展的健康,这种爱将会投向他人(客体)。但是,如果投向他人的爱遭受挫折,这种朝向外的爱会折返回自我,这种现象被称为继发性自恋,亦即临床上的病理性自恋。这类人在以后爱的选择中,不是以他者为模型,而是以自我为模型,他们明显地将自我或自我理想作为爱的对象。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成熟起来,就不会长久地保持这种童年期完美自恋的幻觉,他将以寻求理想化的自我来代替自恋的爱打弗洛依德文集,车文博译,1998]阿德勒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对自恋的影响。他认为自恋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自尊,而自尊与优越、安全、完美以及成功等社会价值是分不开的。如果社会文化价值系统对以上诸方面的要求过高,人们在正常生活中满足不了的自尊就要用病态的方式满足。[Heinz.L.Ausbacher,1985]霍妮认为神经症人格(霍妮对一切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的总称)本质上来源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对个人施加的影响。她认为人性,人的各种倾向和追求,人所受到的压抑和挫折,人的内心冲突和焦虑,乃至什么是正常人格,什么是病态人格的标准,所有这一切都因文化的不同,时代的不同而不同。她认为病人身上反复发生的那些心理困扰与正常人相比仅是程度的差异。同一文化中的大多数人都会面临同样问题,这是由存在于我们时代和我们文化中的种种困境造就的。[杨鑫辉主编,1998]近三十年来,国外对自恋的研究非常活跃。1967年杰夫(Joffe)指出“临床上认识自恋和自恋障碍必须要考虑到社会文化对其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和理想是总体心理学很重要的部分,因而研究自恋必须考虑上述因素。”[MooreandFine,1995]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家科胡特(Heinz.kohut)根据他的临床发现,给予了自恋型人格障碍最全面的描述和临床解释。他的主要观点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体化的自我客体关系(selfobject)科胡特发现这类病人与客体显现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称之为自我客体关系[Sidney.Weissman,1999]。在这种关系中,主体潜意识地将客体当作一个从属于自己的个体,当作自已身体的一部份。这种人际关系表现为严重的自我界限混乱或没有自我界限。(自身客体(selfobject):个体潜意识地利用另外个体的生命力来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这是一种不成熟的人际关系,来自于生命的早期,个体潜意识地利用养育者来安慰自己未能整合的分裂的情感和弥补精神结构的缺失,并指导行为。二是无所不能的自身。科胡特认为在心理发育的早期孩子需要养育者共情(empath)的接纳和肯定他们带有幻想的雄心,并允许将养育者理想化。随着与养育者的互动,孩子学会分别哪些是幻想,哪些可成为真实,并发展出正常的自尊、雄心和自我理想。这个阶段正常发展,才能保障随后与他人的关系的正常发展,才有能力区分自己与他人。反之,如果养育者不能共情地接纳,就会导致正常发展必需的早期的雄心和理想化父母印象的缺失[Gandolf.Alnes,1983]。缺失导致的后果为此种需要代偿性地加强,表现为在随后的人际交往中对他者过份理想化,以及自认为无所不能。(共情(empathy):是一种能站在对方角度体验他人苦和乐的内省力,这种能力的中心是去理解他人的复杂行为和这种行为的意义。)三是对赞美的无限需要。将他人过份理想化反映了早年的心理创伤,是由于病人希望以此来代替自身缺失的那部分精神结构。也就是说,他们需要一个全能的神化的他人,并潜意识地将其当作自己的一部份。这类病人,在他们随后的人际关系中出于对早年缺失共情接纳的补偿,以对赞美无限的需要来证实自己无所不能。[Gandolf.Alnes,1983]四是缺乏共情的能力。所谓共情是指能站在他人角度体验他人苦和乐的能力。自恋者由于与他人之间缺乏人际界限,他们无能力去理解他人行为的意义,他们理解和体验他人是将他人当作自己或自己身体的一部份。他们赞美他人是将他人潜意识地当作一个自身客体以满足自己的自恋。一个客观的事实是:在所有正常的爱的关系中,都包含有自恋的因素。如何区别正常与异常不太可能有一个定量的尺度。但是正常的爱的关系与病态的自恋的区别在于:正常爱的关系中,虽然有时也将自我理想投射到对方身上,但能意识到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不同于自己的欲望和需要。对自已来讲是很好或很坏的东西,对他人就不一定好或坏。这被称之为共情的能力。[Miriam.Elson,1987](投射(projection):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它使得个体将个人的欲望或冲动投射于他人、他事或外界的其他事物。但病态的自恋者则不同,在人际关系中,他们没有共情的能力,他们全按他或她自己的欲望来认知他人。极端一点地说,病态自恋者无视周围人的存在。他眼中只存在自己,周围的人对于他们来说只被当作一个用具。或仅被作为一面理想化的镜子,从中可照出同样理想化的自身。美国当代精神分析家肯伯格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者似乎除了自已之外,不爱任何人,但事实上他们爱自已象他们爱别人一样无能,因为他们根本无爱的能力。[Otto.F.Kernberg,1999]五是环境与文化对自恋病理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科胡特是近代对自恋病理研究作出最伟大贡献的人物。他认为环境和文化对自恋病理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环境必须提供给人必须的经验,让一个孩子成长不光是作为一个人,而且要感觉到是个人[Stephen.A.Mitchell,1995]”。他认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者是一群“悲剧性的人(tragicman)”[Johan.Gedo,1999]。这种悲剧性人格表现在他们除了在乎他人、社会的评价外,并不知道自已真正需要什么。由于既不能感受自己、也不能感受他人而成为真正精神上的孤独者。下面是对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描述:患者夸张地认为自己是特别的、优越的。他们表现的并不是强有力的自信,而是对自我过分地热衷。患者明显的信念是自己具有优越感的补偿心理:“我是一个珍贵的而且特别的人”,或者“我比其他人优秀”。如果其他人没有认可患者的特殊地位,患者即认为遭受了忍无可忍的的虐待,变得气愤不已,充满戒备,情绪低落。如果未能成为优胜者或未被当做特殊人物,就会感到自己低人一等、微不足道、弱小,从而寻求自我保护、自我防御的补救措施。自恋型个体在与人交流时显得爱批评、固执己见、态度强硬,因为他们认为优秀的人应该有优秀的判断。他们的认知以绝对化的、非黑即白的推论、显而易见的偏见及武断的推理、概括为特征。不管别人是什么意见,很容易就推翻别人的判断或观点。自恋个体临床表现为自尊受损,在自尊受到威胁时,常常反应强烈。自恋者仍然固守着无瑕疵或强大的形象的重要性,有如水仙爱慕自己的倒影而在水边生根一样。一旦无瑕的形象不存在,不如别人的核心信念就会被激活。一旦遭到反对,或被证明是错的,他们的自信和自我价值感就逐渐地被摧垮。一旦面临自恋受侮辱的状态,就会变得气愤、自我保护,甚至会极端蔑视他人。与自恋者亲近的人会感觉到:“他(她)老说爱我,可是好像没有一个行为真正爱我,他(她)在伤害我。我只觉得他(她)爱的只是自己。”离自恋者近的人会妨碍患者的自恋,患者一旦觉得亲近的人妨碍了他的自恋,他就会把这个亲近的人赶走。患者时刻都很在意自己的面子。在受到批评或遇到挑战时,患者均可能出现虐待自己或他们的行为,甚至暴力性的行为。与患者意见不一,没有对患者表示恰当的“尊重”或欣赏,或者挑战患者的信念,这些都可能威胁患者的自尊。其他人很容易发现即使是以最机智、细心的方式向患者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患者总是充满戒备、不愿接纳或反应迟钝、置之不理。面对缺陷或批评,自恋型患者易于变得不愉快,戒备心增高。由于他们的自大行为,其他人可能认为他们苛求、反应迟钝、不可靠(尤其是期望从患者那儿获得情感支持时)、不容易受影响、易激惹。自恋可能会嘲讽别人的“弱点”,或者不能忍受存在“弱点”。他或她拒绝讨论存在的问题,因为他或她认为这些问题会破坏形象且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弱点”。自恋者非常积极地致力于强化自我夸大的信念,避免遭受不适或伤害。其努力的目标是为了获得赞赏,表现自己的优越性,在痛苦或不被尊重时免受伤害。患者要求属下奉承,且行为高傲并以屈尊的方式对待他们。患者以自我中心,对别人的情感漠不关心,可以由友好突然转成愤怒,流露出对自我的关注。他们虚伪的热情举止可能因自我吹嘘、无情的抨击别人或反应迟钝的行为而大打折扣。缺乏对别人的需要和情感的关注,既不以简单的形式表示自己的情感叨唠承认别人对他们的帮助,也不尊重更复杂更深层次的情感。嫉妒别人成功,怀疑被竞争对手伤害。患者也会傲慢地认为造成敌对关系的责任和错误是在于别人(如“我怎么可能有错?有错都是别人的错”)。患者可能有一个欣赏他的伙伴,而这样的关系可能基于恩惠一一报恩关系,常常不够亲密,时间长了就显得紧张。患者有过拒绝别人的经历,有时态度很粗鲁,因为他们不愿与使他们“变糟”或不能提升他们地位的人交往。由于自恋者的自我专注以及不断感到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欣赏,最终与他人的关系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裂缝。患者的补偿策略包括对别人的缺点过分警觉,或者只与他们认为是最积极最优秀的人交往。自恋的个体易于通过夸大别人的需要和弱点、美化自己的长处来创造个人的机遇(“他们需要我”,“我为他们服务”),以此来使他们自我满足或利用他人的行为合理化,自恋者将自己看成是豁达、高贵的恩人或老师以缩小或否认对其他人可能有的危险或伤害。尽管他们可以确实做过一些努力,但夸大了别人获得的利益,误认为他们的行为对别人有相当大的帮助。即使是以偏狭之心或权利在惩罚别人,自恋者也将此认为是“他们需要接受教训,这对他们有好处”。自尊是患者寻求反馈背后的原动力。夸大自我形象的个体易于产生和保持虚构的正偏倚,他们渴求积极反馈,避免自我观念的改变(“一旦我做了决定,我就应该不惜任何代价坚持到底”,“如果改变主意,我就显得软弱,不如别人”,“接受别人的影响就让别人赢,承认失败就是耻辱”),对别人要求苛刻,以敌意和攻击应对矛盾(“如果遇到挑战,我必须保护自己”,“不能让任何人批评我”),行为不协调,与低度自尊完全不同。过分自恋者内心严重缺乏安全感,所以一般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的弱点;常常缺失爱及爱的能力,所以很难去真正地爱别人,很难与人建立深厚的感情联系;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所以看别人尽是缺点。二、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成因弗洛伊德(Freud)认为,自恋是继自慰阶段之后的正常发展阶段,最终形成恋物行为。自恋者无法把力比多投注到客体身上而转向对自我的投注,没有能力去爱别人或是无法与别人建立关系,无法与分析师建立联系,因而自恋者是不能被分析的。克恩贝格(Kernberg)视自恋为某种适应性和病理性的内在精神结构发展的结果。他认为自恋是性格缺陷,源于患者早年父母关爱不足。在婴儿15~24月阶段,称之为“依附”阶段,婴儿时而进入外界探险,进而又回到照料会的保护之中,如果照料人意见不一,不尽心,或自我中心,孩子在此期间就得不到充分的支持。情感脆弱的孩子就会因自我的外在表现而受伤,即“自恋性损伤”。为了弥补这种损伤,孩子就以自大、虚假的自我来满足照料人的需要。愤怒、权力感从意识层面分化出来,并致力于通过虚假的自我来获得别人永久的赞赏。自恋者存在情感上的痛苦,感到无价值感、能力不足、无意义和不愉快,他们以虚假的自我来加强脆弱的自尊。自体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科胡特(Kohut)为人们理解和治疗自恋型人格障碍打开了一条新思路。他相信一种并不严重的自恋形式可能代表一种健康的发展。所有的成年人继续怀有希望获得自恋满足的需要,终其一生都需要来自客体的镜像作用。他主张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独立于自体客体(自体客体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主观体验,这个“另一个人'在关系中向自体提供持续的功能,通过他的存在和行动唤醒并维持自体及自体的感受),而是终其一生都需要一种能够提供移情性反应自体客体的社会背景。个体内心(包括人际之间)出现的冲突源于生活早期自我感的缺乏而不是本能的冲突。比较清楚的是,自恋病理学是由于在牢固的自体建立之前的发展阶段、自体与自体客体的合并紊乱出现的。当一个自体客体对儿童的投情反应缺乏或明显迟钝、或仅仅是选择性地意识到儿童的体验的时候,就会出现紊乱。科胡特(Kohut)主张,婴儿最初并不把他的父母看作是分离的人或客体,而是以一种自恋的方式将父母看作为“自体客体”。核心自我出现始于与自体客体交互作用以及来自自我客体的反应。理想的状况是当幼儿从其爱心丰富的父母那里体验两种品质一一同感(以证实他们的感觉)和父母的理想(对拥有好的父母并成为他们的一部分而感到骄傲)一一时,他们就开始发展一种有内聚力的核心自我:作为对父母认同的内化的结果,儿童形成了一种自主性自我,这种自我以自我接纳和自尊为显著特点。幸运儿童的需要得到了父母的回应,而理想化则在与怀有自尊的父母的令人满意的互动中得以实现。那些不那么幸运的儿童(其父母不能充分的欣赏或较少有自尊)则终其一生去渴求别人的欣赏和关注。每一个个体在其婴儿期都是有自体自大、夸大倾向的,例如婴儿稍稍不得到满足就会大哭等等,在婴儿的心理世界中,养育者是全能的上帝。当这一上帝由于被养育者(自体客体)所满足时,则获得快乐。如果不满足,则因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无法实现而暴怒。这一不被满足的情况其实是在婴儿养育中经常偶然发生的,但如果养育婴儿者是长期的如此对待婴儿的,也就是说婴儿是长期无法得到夸大的自体自恋满足,则婴儿将失望和愤怒,而以自体幻想性循环回路来替代补偿这一自恋之需要。成年后,他们的自尊、他们的绝对自体,依赖于反映性自体客体或允许合并的无条件有效性。一个具有无反映的古老自体的人,可以被描述为一个“镜子饥饿”型人格。这样的人渴望有一个人去充当他们的自体客体,去确认和喂养饥饿的自体。这种镜子饥饿型的人被迫使着去炫耀他们自己以便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抵消自尊的内在缺乏。一些自恋性人格,还有可能是“理想饥饿”型的,这种人会去寻求那些由于自体的能力或优秀而值得钦佩的人去做为羡慕的对象。只有和这样的客体在一起,具有这些人格的人才会体验到自己有价值。因为内在的空虚感不能被容易地充填,自恋性人格的人就会不停地寻找。科胡特与Wolf在1978年描述了一种“他自我型人格”,这种人需要与他们有同样的外观和价值的人建立关系,因为他们需要这样的客体来确认现实和自体的存在。自恋性自体障碍的实质是自体结构的缺陷,是没有完成将夸大性自体与被理想化自我客体整合为现实取向的自我结构的结果。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科胡特认为,在治疗中,患者理想化移情所调动的,是被理想化的双亲形象。一旦理想化移情化移情建立,患者就会感到有力量、有能力、优秀。任何似乎会从患者那儿夺走被理想化的治疗师的情况,都会削弱患者的自尊,并使他们感到自己没有价值。自我失调的个体必须得到镜像性反映(被尊重、被关注),并可以将真诚的、深具同感的治疗师理想化。因此满足个体的自恋需要,治疗师则可以着手发展一种镜像性的或理想的移情。一旦移情被建立,治疗师的解释就提供了患者寻找自恋关系的领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不可避免地具有挫折性和不满。个人的目标就是去发展更加自主的自我。泰利姆(Tylim)认为,治疗的进程似乎有赖于对自恋联结的系统性的修通过程,通过修通最终将分析师的形象从自体客体或部分客体转化为分离个体形象,而该形象是现实的和有缺点的。不同家庭背景的一组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描述及分析一、乡村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患者(文中将分别以英文字母代替他们的名子)案例BB,男,30岁,未婚,大学毕业,电脑工程师。以自己丧失感觉象行尸走肉一样来诊。他来自于几乎与A一样的家庭。父亲是位山村教师,母亲是具传统美德的中国妇女。这是一个在当地被视为楷模的家庭。在贫穷落后的乡村里,两个儿子,一个在加拿大念搏士,一个考取了名校的计算机系,现在是热门的电脑工程师。这个家庭的女儿们也和A家一样没有念太多书而留在了农村。在这个家庭中,父亲是绝对权威,孩子们从小就被教导如何懂礼貌,如何做人才是正人君子的行为。有一次父亲告诉B:你知道为什么给你取名叫“有为”吗?男人建功立业才叫“有为”。哥哥尽管事业有成,但家庭关系很糟,前不久刚离婚°B称自己从来体验不到爱是什么感觉,故不愿结婚。他也谈过不少次恋爱,但一发现女方爱上自己时就赶紧逃掉。B称:“父母勤劳,严于律己。特别是父亲。他既要种地,又要教书,很劳累。对我们子女也很严历。在我们那一带,我父母是好家长的楷模……我爸平常说话口气挺重的,他总说我妈头发长,见识短,没头脑,没知识……从我记事起,父母除了教我怎样守规矩外,我从来没有体验到他们是怎样爱我的…..我父母经常对人夸我,从三岁起,就很懂事,对人礼貌……”案例CC,男,38岁,已婚,中国哲学博士,副教授。曾在西方国家作过一年访问学者。C因面临着做父亲而感极度恐惧来诊。C有一连串不成功的恋爱史,称目前的婚姻是理性的产物,与女方相识三个月后结婚。婚后,内心一直不愿意要小孩,此次,要小孩是妻子的意愿。C来自一乡村书香门弟。爷爷,父亲都是读过老书的人。父亲在乡政府做些文职工作。C是家中长子,有二弟一妹。三个儿子都受过高等教育,女儿除外。C选择哲学专业,是因为心中有许多困惑。C说:“父亲在外面是个‘仁者’,在家里则是个不折不扣的暴君,他说一,母亲不敢说二。他对子女从来没有好言语。我一直与父亲关系不好,因为,我从来没感到他的关爱。我从他那儿得到的只是训斥,训斥,再训斥。许多年来,我一直在反省自已,因为我是学哲学的,弗洛伊德的书读过不少,我和我父亲也许都是非常自恋的人。父亲在外是谦谦君子,那是做给人看的,压抑的愤怒就在家里发,什么内圆外润的人格,什么园融,实际上做不到。也许我是个大逆不道者,也许我注定要下地狱,我父亲去世时,我居然一滴眼泪都没有。但我一直在寻找父亲……寻找一个理想的父亲……我的脾气也暴躁我妻子也对我百依百顺……真的,我非常害怕我的孩子重走我的路……我怕我不能胜任教育他的责任……”三个如此相似的患者,我觉得他们好象是从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在探究这种相似性的原因时,我想起了霍妮的话:“同一文化中的大多数人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这是由存在于我们时代和我们文化中的种种困境造就的。”二、官员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患者案例EE,男,31岁,未婚,大学毕业,电脑工程师,移民澳洲,因患抑郁症回国求治。E不是武汉人,回国后因害怕在亲戚朋友中丢面子,故未回自己家乡的城市,而与母亲在武汉租房居住。E父是一个大型研究院的副院长,母亲是该院里的高工。外公外婆以及父亲家里的一些人都是早年参加革命的高干,且家族中有密切的来往。£为独子,上有一姐。E在澳洲的失败并非不能吃苦,他在华人的豆付店打过半年工,每天干很重的活,老板对他的工作也还满意,专业上也通过了电脑工程师注册考试。E在澳洲的主要问题是人际交往障碍。表现在能很快地将他人理想化,但要发现对方有缺点就马上与其断交。如:他在豆付店打工时,遇到一位从日本来澳洲的中国搏士,心里很高兴,认为对方是博士,比自己的学位高,认为对方是了不起的人,因而对其十分欣赏。不久以后,发现对方喜欢讲下流故事,马上对其厌恶,为了躲避他而从豆付店辞职。E在讲到自己的家庭时称:“我爸在院里几乎是人人称赞的好人,别人说,这个年代象他这样的好人不多。我妈说,你爸只要有人说他的好话,叫他干什么都行。小时候,我爸对我管的很紧,对我说,我们家几代书香,出的都是知书达理之人,可不要在你这儿坏了。即使在外被人欺付了,父亲从来都是压制我。要我先反省自已。父亲在外面要表现得十全十美,但经常在家发脾气,跟妈妈开口就凶,好象家里人都欠他的。我现在想。他在外要表现高尚的人格,压抑多了就在家里发。我爸总认为我妈不能干贤惠,对我教育无方,怕将我惯坏了。回国后的这一年来,我脑子里翻江倒海,总在思考这些问题。我发现我和我父母都是人格比较幼稚的人,我来寻找心理治疗就是觉得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三、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患者案例F一个精神恋者的自述F,女,31岁,机关文员,未婚,双学士。这是一个非常娟秀的女孩,外表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因恋爱困境来诊。F叙述了她的一连串内容类似的毫无结果的恋爱史。听她的故事时,我常常将她前一个男友与后一个男友弄混,因为他们实在太相似。F目前的痛苦是,她的新男友与别人结了婚,但声称爱的仍然是她,这样的爱情又一年有余,F成了不折不扣的第三者。我问:男友背着你与别人结了婚,是什么原因使你还要与他保持情人关系?F答:“我们之间有种默契,彼此之间象是一个人。有时一种表情,一个眼神或一个动作就能理解。而且,他还是那种有身份又特别有气质的人。”我问:“包括娶别人你也能理解?”F答:“因为他是一个特别优秀的人,那个女人勾引的他,悄悄生下孩子后要挟他,他为了对孩子负责才与那个女人结的婚,如果他不与那个女人结婚,我倒觉得他不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我也不会这样爱他。”这听起来象一个天方夜谭的故事,但它实实在在发生在我的求询者身上。在听她的故事时,我有种剧本早写好,让这些男主人公们轮番上演的感觉,当然,她的潜意识是她的总导演。F继续说:“我追求的是种精袖之恋,我从来也没有与他们中的任何人有肉体关系,他们说现在象我这样的女孩几乎没有,他们说我是民国时期的古懂,很特别。”她每次由一段爱情向另一段爱情过渡,似乎都是一个模式:开始时一见钟情,迅速陷入罗漫蒂克的关系中,不久后以自已也不明白的原因分手,也不见得痛苦多久,马上又进行下一段。我感到她在玩自恋的游戏。在接下来的面谈里,她也象其他的患者一样迅速将分析师理想化。一次我问:“在你眼中,你的心理医生是怎样的人?”她回答:“前几次,我觉得你了解我,我感到对你有些依赖,就害怕,但我每次来的感觉特别好,说实话,我把医生当成我自己的那一部分,我向往的那部分,我没有把医生当具体的人,而是当成我生命中完美的那一部份,我想要达到的那一部份”听了她的话,我感到震惊,这是典型教科书式的语言:自恋者爱他人是因他人是自己的一部分,是从属于自已,因而这类人分不开哪是他人的需要,哪是自己的需要。[Heinz.Kohut,1974]F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父为建筑师,母为中学教师。上有一兄,有较重心理障碍,这几年总想在全国范围内找一最穷,最僻避的地方居住,一直被父母阻止。哥哥从来不笑。F说:“我妈是一所重点中学的教师,她退休前一直是学校里的优秀教师。她有个特点,跟她保持点距离的人都跟她好,她的学生都挺崇拜她的。但只要跟她太亲近的人,谁都受不了,好象她不能为别人着想。父母亲恋爱九年结婚,他们俩人在一起易吵架,我爸将工作调到南方,人为地造成分居后,他们的关系反而好了。我从小跟我大嫁嫁(妈妈的姑姑)长大。因我妈的母亲死的早,妈妈由姑妈带大。大嫁嫁是典型的传统女性,她小学毕业,知书达礼,温柔漂亮。不到30岁死了丈夫,一直守寡。大嫁嫁是公认的好女人。在父亲眼里,大嫁嫁是中国女人的楷模,他要我和妈妈向大嫁嫁学习。我曾听大嫁嫁教导我妈:对男人,要顺着他的性子来。我的父母都出生在大户人家,父亲十五岁前是爷爷最宠爱的大少爷。爷爷是国民党的文官。爸爸经常告诉我,一个好女人坐要有坐姿,要文雅,举手投足要讲礼仪,跟男人交往要保持距离。爸爸总是嫌妈妈风风火火,不温柔。我看妈妈也拚命想温柔贤惠。爸爸曾有过二年的婚外恋史,对方的丈夫上门扯皮时,是妈妈出面解决的,而且妈妈没有抱怨过爸爸。但奇怪的是,我妈妈并不觉得痛苦,因为,前几年,妈妈告诉我,那二年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就象你现在宽容你的男友一样,你妈妈感觉到自己是贤德的,她为此而陶醉。我给了她一个冷酷的解释。F流泪了,我也有想流泪的感觉。在儒家文化中,女人的一切操行似乎都依男性需求而定,但当对人的价值评价过份地与这些规则挂钩时,人们对规则的虔诚早已超过了人本身,这样就使得一切有了浓郁的表演成份。F继续说“你说的有道理,我的男友说我并不爱他。我的爸爸也不快乐。爸爸在外面温和可亲,在家的表情总在面无表情和发睥气之间变化。有时,我问为什么这样大的差别,爸爸说:我在外面戴着面具生活,在家不能真实一点?尽管人人都夸大嫁嫁,但我小时候,常常看见大嫁嫁偷偷地哭,我觉得她过得挺苦的。”“妈妈一有管我很紧,这几年尤其历害,我只要外出与男友约会,过了她规定的时间,她就打电话来,有一次,我不回她的电话,她打110报警,她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顾我的感觉。她反复告诉我,女人要保持贞节。这几年,我看了不少的心理学书籍,也懂一点她的心理,我爸爸一辈子都认为她身上少了一些传统美德,她就要在我身上实现。”随后不久,F母来见我。这是一个很有风度的老年知识女性。她开门见山地说他是来了解女儿的心理治疗的,并要求我不要将她来访的事告诉她的女儿。她说:“我的女儿的任何事情,我都是知道的。我这是对她负责任。我害怕她遇到不负责任的人,她单纯,容易上当受骗。她现在比较相信你,请你一定要她不要轻易失身,我就害怕她在这件事上随便。”F的父母都是很自恋的人。他们行为的目的想要表明:看,我是多么合格的人。社会文化的过份要求导致了自身的异化,它将人推向非常次要的地位,将对他人的关爱演变为对人的践踏。父亲在外是谦谦君子,在家则是另一付面孔,如此的反差只会在幼年的FM里留下这样的印记:这一定是我不好。怎样才算好呢?温柔贤惠格守贞操。所以F要以反复的恋爱且不与对方发生性关系来证明这一点,以此来得到男友们---父权的象征的赞美。四、商人家庭出身的患者案例G一个视感情为怪物的家庭G,男,31岁,已婚,大专学历,做生意前为中学教师。现在资产过千万。父亲是产业的创始人。其父为企业的懂事长,G为总经理。G因为抑郁症而要求心理治疗。G简单地介绍完一般情况后说:“你可不要把我当作一般的商人,我是儒商。我一直准备考研究生的,总是成堆的事情。但我读了不少书。这一次如果你将我的心理问题解决了,我就去武大或华工读读书。也想去美国看看,能有机会学习一下最好,觉得老是这样活着没意思,有钱有什么用,我又不象那些赚了钱但没文化的家伙,吃喝嫖赌样样干尽。我绝不会干这些事。我经常在反省自己,象孔子说的那样:吾日三省吾身。今年我还通过报社资助了两名贫困大学生,都是名牌大学,我是通过资助人来自我实现。但我总是觉得静不下来,不知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我有一弟一妹,弟弟二十九岁了,他还没有结婚的意思。我有一个四岁的女儿,家里还想要我再生儿子,我不想要,我觉得我当儿子当得很累。我是个做什么都想做出色的人,要么就不做。”G扫见了我办公桌上的烟具,问我:“还有人在你这儿吸烟,我不吸烟,我觉得吸烟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所为”G的开埸白让人感觉到他内心明显的混乱,且有外强中干之感,他害怕不被人接受,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成功的男人有这样的感觉呢?我对此保持着好奇。G接下来的几次面谈中继续着他的思路“我妻子责怪我没有情感,她总在问我爱不爱她,我觉得她烦,婚姻就是婚姻,我对她比我爸爸对我妈妈好多了。她还抱怨我对女儿也没感情,说我从来就不抱女儿。我们家是跟别的家庭不一样,家庭内很少交流,没有亲情,现在表达亲情的唯一方式就是钱”我问:“是不是因为发了财,大家忙才这样?”G答:“没亲情交流是我们家一贯的传统。父亲是个工作狂,没有任何爱好,现在可以说是家有万贯,但父亲任何好坏嗜好都没有,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他是那种想作‘圣人’的人。去年九月,他第二次肝腹水住院,很危险,但他出院后照样疯狂地工作。我不知他怎么有那样大的承受力,他可能是那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人。别人都说他是在为我们打拼,其实他是在为面子而活。现在他一个儿子酗洒,一个儿子患抑郁,他都漠不关心。去年我去杭州看抑郁症,到现在来看心理治疗,他问都不问,顶多说一句,你看心理医生去了,再不多说。”从仔痛苦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多么希望父亲来了解一下自己的内心。然而,G的努力显然是失败的。G说:“我的家庭算是当地的书香门弟,爷爷读过老书,是他那一辈里的文化人。先在乡里做事,四清时回家务农。父亲是家里的长子,书读得很好,66年从一所著名高中毕业,据说他是班上的高材生,成绩可以到北大或清华。文革后只好回家务农,不久做民办教师。在我的印象中,父亲脾气不好。妈妈吃苦耐劳,身上有所有传统女性的好品质。妈妈有主见,但她的主见总包含进我父亲的主见里。即使她再能干,她也不会让她超过我父亲,她总是起护航的作用。其实,我们家创业时大部份功劳在我妈,我妈在事业有起色后就退了下来,将事业交到我们父子手里。外婆家好几代都是做生意的。她象是有天赋似的。现在有好几个舅舅都有自己的产业,但他们与我家不同,他们把钱看得挺重。我们是儒商,讲究德行。我父亲从才干到德行都标榜一方。我认为,我在这方面集合了我父母的优点。爷爷很理性,很明白。我们从小就知道男人是要有理性的。父亲在我刚上学时告诉我:“要好好读书,读书才有出息”。我们家的男人是从来不哭的,我不记得我这辈子哭过没有,我现在是想哭也哭不出来。我们家里的人再有理性,但谁也超不过我父亲。爷爷在晚年想和奶奶回乡下过几天清闲曰子,但我父亲认为是创业最关键时刻而未同意。不久,爷爷查出肝癌,三个月后去世。爷爷患病期间,父亲决定开个新加油站,也没看见他陪陪爷爷,爷爷去世一个月后,我们的加油站正式开业。我不想做父亲那样的人,别人都说他为这个家,其实,他谁也没为。他对我妈也是不公平的,我觉得她活得很痛苦,我父亲只是为他自己象'圣人’一样的地位活着。”我不知道,这个家庭的悲剧谁是始作俑者,我想起了科胡特的话,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患者是些悲剧性的人,这样的故事听起来让人感到沉甸甸的。随后,为了更客观一点了解这个家庭,我约见了仔的妻子。这是一个看起来贤惠但满面忧郁的女人。她告诉我:“这个家庭的成员之间好象没有情感,包括我丈夫也一样。我刚结婚时,喊公婆为爸妈,他们感到很奇怪,奇怪我为什么要这样热情喊他们。我丈夫认为,作为一个贤惠的女人,早晨六点钟必须起床。他说他妈一辈子就是这样做的。公婆的脑中只有利益,不能容忍别人有一点与自已不同的看法。我的丈夫也是这样。但他们都是好人,我公公和丈夫从来不去色情埸所,如果生意上有应酬,那是让叔叔们去做的。”是的,他们都是好人,起码是在这样追求着。但他们的目标显然是神而不是人,而且做神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崇拜。但他们实在又是些人,有着人的七情六欲,这一切遭到压抑或阉割后,只会弄成这不神不人的样子。五、普通职员家庭出身的患者案例H一个想成为圣母的女孩H,女,22岁,未婚,大专文化,保险公司文秘。由母亲陪伴来访。H近七年来认为自已不聪明,情绪抑郁,反复检查智商以求证。智检结果均在120分以上。首次面谈时,她说“我们湖南是个农业省,人口素质差,没有有闲阶层。心理治疗是有闲阶层的事,所以,我在长沙看了七年还没有看好。我这人书读得太多,从弗洛依德到中国的孔子,老子都读,没有几个人我能谈得来。我周围俗人太多,跟他们在一起自已也会变俗。我渴望遇见一个智者,他能带我走出迷茫,我现在就象汪洋中的一条船,除了孤独还是孤独。我心中有个梦想,我应该是这样的一个人:温柔贤惠,善解人意,是男人的红粉知己,在这样的女人面前,男人的俗念会减少,也会干番事业,在他充实的时候,会请我出去喝杯茶。”H自顾自地说着,如入无人之地,完全沉浸在她的幻想中。我对这些保持沉默,以便她能自由地呈现她的最原始人际关系模式。随后,她很快将我理想化,在一次面谈前,H看见我与一同事讲话,在我们开始面谈后,H说:“我以前来的时候,总是看见你在工作,今天看见你跟一个小护士谈话,还谈那么长时间,这让我感到不舒服。你以前在我眼中象圣母,今天的你显得很凡俗,这让人有点失望。”我问:“你见过人间圣母吗?”H立即答道:“我外婆就是。我最崇拜的就是外婆。她是我们那一带谁都知道的既贤惠又能干的人。我妈妈家是因为有了我外婆才有名。我外婆虽然文化不高,但在她身上体现了所有的传统美德。她年轻时很漂亮,她的女儿们个个不如她。我外公不是太有能力的人,而且经常在我外婆面前发脾气,我外婆不计较这些,从不对我外公说不。我妈妈兄妹六人,全靠我外婆内外支撑。我外婆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以德报怨”。外婆通情达理,善解人意,以仁待人,我见到的所有人都尊重她。”看到H说到外婆的神情,我不怀疑外婆在她心中的份量。H出生在一个普通职员家庭,父亲是某保险公司部门负责人,母亲是某邮电局财务人员,已提前退休。母亲家在一个小城市里有很好的名声。这个家庭的有名正如H所说是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