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离不开的一样东西也在跟随着进行变化,那就是━━饮食。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们从最初开始只是想填饱肚子到开始讲究味道搭配再到最后形成了一整套的文化体系,无疑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时期。地方饮食是了解一个地方人文情怀、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也使得一些有名,被大家常常关注的地方多被研究,而一些小地方却往往被忽略,出现了不完整的缺口。所以本文将从榆林以及榆阳区特色美食、时节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存在的饮食文化,文章的结构及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绪论部分将从研究榆林饮食文化的意义、榆林饮食文化研究的现状、将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说明本文选题的重要性以及关于榆林饮食文化的欠缺,最后是本文的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从榆林的人文概况、地理概况、历史沿革这些方面进行,说明由于地域不同,环境不同所造成的饮食文化也是不同的,通过叙述使人们了解榆林这块土地的优势和劣势,即使在复杂的环境下,也可以创造出不同的饮食,形成饮食文化,这是一种智慧的集结,也是促使人们明白历史、地理和饮食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时期的社会下,饮食文化也是在发生变化。第二章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在这部分将会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是从榆阳区特色美食入手,了解在不同的时期这些饮食以及它们的制作,用处是会变化的,从而体现出来的饮食文化也是不一样的,其二是从时节中体现的饮食文化,加上一些民间俗语,使人们更加了解榆林饮食文化。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部分要在不同阶段、不同人群里去进行实际考察,加以完善,以凸显出社会变革下的榆林饮食文化。第三章概括社会变革下榆林饮食文化的特点,它具有包容性、多元性、地域性。这也是需要在长时间发展中才能凝聚而成的,是一种见证。第四章根据这些方面,分析社会变革对榆林饮食文化的影响。最后一部分是结语,也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关键词:饮食文化特色美食特色影响ABSTRACTWiththechangeanddevelopmentofsociety,oneofthethingsthatpeoplecannotlivewithoutisalsochanging.Itisanecessaryconditionforhumanexistence.Fromthebeginning,peoplewanttofilltheirstomachs,tostarttopayattentiontotaste,andfinallytoformawholesetofculturesystem.Localdietisanimportantfactortounderstandthehumanfeelingsandhistoricaldevelopmentofaregion,whichalsomakessomefamousplacesthatpeopleoftenpayattentiontoarestudied,whilesomesmallplacesareoftenignored,thereareincompletegaps.Therefore,thisarticlewilldiscussthefoodcultureinYulinandYuyangregionfromthecharacteristicsofthefood,theseason,thestructureandmaincontentsofthearticleasfollows:Firstofall,theintroductionpartfromthestudyofthesignificanceoffoodcultureinYulin,thecurrentsituationoffoodcultureinYulin,thecontentandmethodswillbestudied.ThispaperexplainstheimportanceofthistopicandthelackoffoodcultureinYulin,andfinally,thecontentandresearchmethodsofthispaper.ThefirstchapterfromtheculturalprofileofYulin,geographicaloverview,historicalevolutionoftheseaspects,showthatduetodifferentregions,theenvironmentcausedbydifferentfoodcultureisdifferent.Throughnarrationtomakepeopleunderstand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Yulinland,eveninthecomplexenvironment,canalsocreatedifferentdiet,formadietculture,thisisakindofwisdomaccumulation.Italsohelpspeopleunderst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history,geographyandfoodculture,dietarycultureisalsochangingindifferentperiodsofsociety.Thesecondchapteristhemaincontentofthisarticle,whichwillbecarriedoutfromtwoaspects.ThefirstistostartwiththeYuyangdistrictcuisine,tounderstandthatthesedietsandtheirproductionwillchangeatdifferenttimes,sothatthefoodcultureisnotthesame.Thesecondisthefoodculturefromtheseasonfuneral,plussomefolksayingstomakepeoplemoreawareofYulinfoodculture.Inordertobetterunderstand,thispartshouldbecarriedoutindifferentstages,differentpeopleinthepracticalinvestigation,toimprove,inordertohighlighttheYulinDietCultureunderthesocialchange.ThethirdchaptersummarizesthecharacteristicsoffoodcultureinYulin,whichisinclusive,pluralistic,whichneedtobecondensedinalongperiodofdevelopment,isawitness.Fromthesefourcharacteristics.Thefourthchapteraccordingtothesetwoaspects,analyzedtheinfluenceofthesocialchangeofyulindietculture.Thelastpartistheconclusion,butalsothesummaryofthefulltext.Keyword:FoodcultureSpecialfoodcharacteristicinfluence绪论一、研究社会变革对榆林饮食文化影响的意义饮食是每个地域,每个民族生存的基本,是在人类日常生活中与衣、住、行并列存的四大种类,这使人类和饮食之间产生密不可分的关系。战国时期告子就说:“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①在这句话中,完整体现出饮食是人类离不开的事情,人只有填饱自己的肚子,满足生存的基本需求时,才可以有力气精神去从事其他的活动。饮食文化是受时间、地理、交流等许多因素长期发展汇聚形成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所以在同一地域也有可能产生南北饮食文化的差异。饮食作为一种文化,它给人类带来了经济、带来了交流、带来了融合。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致形成了东北、京津、黄河中游、黄河下游、素食、青藏高原、西南、东南、西北、中北、长江中游和长江下游这十二个饮食文化区。②本文所研究的榆林饮食文化,按照地理因素属于黄河中游的饮食文化。这一选题的意义就是使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全面了解榆林的饮食文化,感受社会变革对榆林饮食文化的影响。①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②赵荣光、谢定源《饮食文化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二、榆林饮食文化研究的现状关于榆林饮食文化的研究,由于这座城市的各方面条件,地理,使得关注度比较少,因此所得到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后来所出现的一些研究主要涉及在文学、生态、艺术等方面,偏向于陕北文化,并没有细致的描写榆林的饮食文化。刘哲《陕北风味小吃》(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版)一书,虽然写出了陕北各县的小吃,但是仅仅限制于这些小吃的详细制作方法或者吃些什么,没有体现出榆林的饮食文化,实际可以称为是简单叙述。而且这本书多在于宣传陕北的小吃。吕静《陕北文化研究》(学林出版社),虽然书中对陕北文化的整体风貌进行了了解,但是书中对于饮食文化只是用了不到三百字来进行,涉及一些烹饪方式,饮食习惯,只是表面叙述,并没有深入进行研究。张建忠《陕西风俗趣话》(旅游文化书社2012年版)这本书的范围较广,里面写到的地方也多,在最后二十页的关于陕北趣话中,仅仅有三页叙述“赶事情”这一风俗,里面简单提到了在这时所需要的饮食,带有一点饮食文化色彩。袁占钊《陕北文化概览》(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书的内容主要从文物、名胜、人物、艺术、方言、民间歌谣对陕北文化进行了叙述,在风俗习惯这一板块涉及到饮食。汪东锋《陕北民歌与陕北民俗》(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版)这本书从地理的角度住处陕北的农作物,并且引用民歌,以民歌谈论陕北饮食习惯。陕北文化的研究成果大都是整体地域进行叙述,而且现有的研究是涉及宗教、语言、民歌、建筑等方面,没有单一针对榆林饮食文化特别的研究,只是进行寥寥介绍。第一章榆林的人文地理概况和历史沿革一、地理概况榆林,要介绍这里的地理,首先得从这座城市的名称说起。听长辈们说,在明永乐六年,因为这里的土壤特别适合种植榆树,所以榆树大片成林,故得此榆林。而在《陕西通志》中有:“驼山,在城东,城半踞其巅,高数十丈,俗呼为东山,土人多穴山而居之,山形类驼,镇之得名驼城”①。从狭义上来说它地处于陕北,是西北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交界处,西北的地势高,东南低。从广义上来说这座城市自古是边塞要地,兵家必争之地,现代的榆林行政区版图划分好像一个三角形,具有着稳定性,西边与宁夏、甘肃相邻,北连接内蒙古,东与山西相隔黄河,南则与革命圣地延安接壤,这也是它成为中心的原因。①赵廷瑞《陕西通志》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二、人文概况榆林,这个连名字都有象征意味的地方,人文气息是非常浓烈的。首先是诗词中的榆林,康熙大帝在亲征叛乱时驻足榆林,面对当时眼前的情景,他用一首诗词来形容:森森万骑历驼城,沙塞风清碛路平。冰泮长河啿饮马,月来大野照移营。邮签纪地旬余释,羽辔行边六日程。天下一家无内外,烽销堠罢不论兵。①这样的形容使得人们感觉眼前的榆林多么壮观、伟大,别具一格、别有一番风味。“陕北的山榆林的水,米脂的婆姨实在美。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②一首民谣道出了榆林的人文情怀,这是民谣中的榆林。它是一座极具传统风采的文化名城,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文化,被誉为是塞上明珠。由于它是明代砖城,所以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古城之一,具有中国北方城市的特点,“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③我觉得这样用形容说这座城市一点也不夸张,每年到一定的时期,这些建筑上都展现着榆林的民俗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榆林人民用自己的力量将传统的民间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信天游、说书、榆林小曲和本地秧歌,不再限制于这片土地,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其他地域的人民也知道了解从而喜欢上我们的文化。由人文到性格,再到从中体现出来的饮食文化。这是一整个分不开的链条,这里的人豪爽热情,在社会的变革下,在人文日益强大的情况下,榆林的饮食文化也在源远流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民。①张泊《山水胜迹话榆林》西安地图出版社②《陕北民谣》陕西人民出版社③《可爱的家乡》丛书之《可爱的榆林》陕西人民出版社三、历史沿革金戈铁马,群英荟萃,作为一座文化名城,当然有着它悠久的历史。自秦汉以来榆林就被誉为是边关要塞,到了明清又变成了九边重镇之一,因为这些原因,这里成为蒙汉人民贸易交流的集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又不少历史名人出生在榆林,也有不少事件发生在榆林。秦始皇、汉武帝、康熙帝路过榆林,秦国大将蒙恬和扶苏镇守上郡,汉代李广、唐代郭子仪、宋代范仲淹、西夏李继迁、明代余子俊“三拓榆林城”,①这些人都在看似小而不起眼的地方创造过自己的丰功伟绩。康熙帝还用“两守孤城,千秋忠勇”②这八个字高度评价这座古城的地位,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同时这里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35年红军到达陕北,这里成为抗日战争的总后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家在这里居住一年多,领导着当时的解放战争。榆林至今已经经历了600多年的历史,虽然曾经遭受炮火洗礼,风雨侵蚀,但是依然完后的屹立在那里。在陕北人民生活艰难的条件下,我们仍然可以跟随着保卫毛主席,一切为了战争胜利的号召,这是一块英雄的土地,这是一块洗刷过的土地,这是一块永不退缩的土地。20世纪70年代,榆林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东沙、西沙、南郊、红山四个城区,直到现在,它依然蓬勃的发展,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高度。在那个时候的榆林人民就勇敢。坚韧,更何况是现在的榆林人民。饮食文化和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由最开始的单一,到后来的繁多。榆林饮食文化就像这历史的长河一样,拥有这属于自己的文化,像是一片绿光森林,神秘而又茂密,在基础上不断改进、交流、融合,正在一步步的向前发展。①②《可爱的家乡》丛书之《可爱的榆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二章社会变革下的榆林饮食文化一、以榆阳区独特美食为例(一)拼三鲜要说拼三鲜这道菜肴,首先我觉得应该从它的名字和历史文化说起。从表面意思来看,仿佛就是把三样新鲜的东西拼合组成一道菜肴,那就太过于肤浅、没有办法表现出所包含意思了。这是在榆阳区有着一定悠久历史的菜肴,有的人说最早是康熙皇帝征讨北疆叛匪时,凯旋而归的时候来到榆林,有位当地的名厨特献此菜,因此得到了赞赏,后来回去之后命令宫中的御厨将这道菜列入了满汉全席的菜系,也有的人说是乾隆皇帝私访榆林的时候,曾经吃到了这道菜,对此也是赞赏有加,随后就被带到宫中,用于专门招待外国使者的压轴菜,但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是足以看出这道菜当时的影响,以及所受到的欢迎。因此,当地人也戏称,如果你来到榆林不吃这一道菜,那就等于是失去了一次品尝宫廷菜的机会,想想也是十分的遗憾。我们要说饮食文化,其中肯定离不开技艺制作文化,即使材料一样,但每个人所作出来的味道就是不一样,第一步是将熟猪肉切片,红烧红焖各一半,土豆和豆腐炸成片,涮出来的粉条切片。接下来就是各种丸子佛手,待肉汤加水烧开后,放入佐料以及配菜。①看似简单,但其中每一步都要经过细致的处理,现在榆林人民的拼三鲜制作技艺已经列入了第三批为物质文化遗产,在大街还有一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匾。随着社会变革的影响,我们也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场合,例如红白事。只要想食用,平常也是可以的,它已经成为了榆林饮食文化的一个标志。既然是从中体现饮食文化,拼三鲜在榆林广泛流传着。这是一道随时间不断改进的,一道浓缩了陕北菜系精华的菜肴,可以这么说这道菜肴荤素搭配适宜,粉和汤的融合使得稀稠相间,其中加入红绿两色,顿时色香味俱全。看着做法简单、材料简单,但是其中却包含着深层的文化。一开始的拼三鲜并没有这么多材料,但是由于榆林属于边塞城市,而且边塞文化也是榆林的文化的重要特色,在多个民族杂居于这里,形成的变革和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也代表着榆林和周边这些民族交流是进步的,关系是融合的,所以我们才要将这么多的东西聚集在一道菜肴里面,以此来展现出我们的态度,所以说一道饮食中所包含的文化不是看似那么简单。(二)粉浆饭粉浆饭,和辣子,曹辣肉巷子有个霍瞎子。这是在榆阳区老一辈嘴里流传下来的一句民间闲话,用榆林的方言读出来,别有一番风味。据说当时这里有个女人是瞎子住在曹辣肉巷,所以为了押韵和调侃,人们就编造了这样一句话。粉浆饭,只有在榆林土生土长的人才能体会出其中的饮食文化,一般外地人来是喝不惯的,也可以说是因为不懂其中的由来以及它的口感是酸甜的。首先是它的制作,要把绿豆泡软磨成浆,沉淀下来的绿豆芡可以做成凉粉,剩余白中泛绿的就是粉浆饭的基本材料,把粉浆倒入一个大铝锅中,慢火烧开,小米和大米淘洗后放入锅内,其间要不断搅拌,不然就会粘在锅底了。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所以熬出的口感是不同的。其次每个人要端碗,依次放入炒豆腐、炒酸菜、腌韭菜、腌香菜,就着独特的老咸菜,这时你会感觉到这才是老榆林的味道。②当你喝完一碗的时候,人们就会劝说你继续,如果你推脱,她们就会说:“粉浆饭,噘(憋)灰汗”,这里并不是有着骂人或者不让你出的意思,而是在告诉你,粉浆饭消化的快,不占肚子,所以希望你多多喝几碗,以防刚吃完就肚子饿。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粉浆饭的饮食文化也是受到了一些影响。一开始人们会在里面加上羊肉,但由于当时社会条件有限,只有等到一定的时候才可以吃到羊肉,而加入它也是为了满足肚子里的油水。时间在不断地流逝,后来人们又在其中加入辣椒,这也是因为当时天气冷,人在吃了辣椒之后身体是暖的,同时辣椒是红色的,也代表着红火。那么现在又是怎样的?人们在吃的时候会搭配个猪头肉夹馍,就象套餐一样,更加体现出榆阳区的特色饮食文化。其实粉浆饭和羊杂碎的饮食文化有些相似,都是将很多材料放入一起做,羊杂碎的话是绝对不浪费材料,将能吃的聚集在一起,也是寓意着团团圆圆。而粉浆饭也是,虽然看起来呈现出灰白色,但是再加入配料后,就像许多小家庭不断融合组成大家园,饮食各异。饮食是在充分吸纳了各地区优秀饮食文化基础上,加以改善而形成的,显现出极大的包容性,我认为这不仅是粉浆饭的饮食文化,更应该是在社会变革下的榆林饮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一点。(三)豆腐如果说驼城是榆林的一个标志,那么豆腐就是另一个标志。不论从历史文化、制作文化这些方面来说,这其实都体现出的是榆林饮食文化。在榆阳区大街小巷内你会发现有许许多多买豆腐的人家,俗称“豆腐坊”,之所以有这么多,是因为这块土地离不开豆腐,从简单的炒,到做臊子,最后的豆腐宴,说到豆腐,不得不先说它的历史文化,豆腐最先是汉淮南王刘安,他为了求长生不老的药方,所以找许多人在山上炼丹著书,在炼丹中以黄豆汁来培育丹药之苗,却没有想到丹药与石膏相遇,反而形成了豆腐。公元1518年的时候,武宗末厚照巡视榆林,住在凯歌楼,这里的地方官特别将豆腐献给他。武宗食后对此很满意,赞叹京城里的美食也不及这豆腐,于是在榆林期间,每天必食。③看过电视剧《还珠格格》都知道里面在出游期间紫薇做过一道菜被称作是红嘴绿鹦哥,而康熙在巡视榆林的时候吃了这里的特色菠菜烩豆腐之后,感觉味美而且鲜嫩,说出了“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哥”,④使得榆林的豆腐名传古今。现在更有不吃豆腐不逛街的说法,这足以说明它的重要性,以及它所代表的饮食文化。其次就是它所包含的制作文化,豆腐的制作很难,而且对手法有所讲究,主要是靠日积月累的经验,用黑豆和榆林独有的桃花水,经过八道工序才可以形成,已达到黄、和、细、利、绵、嫩、韧、虚的效果,最初人们只是讲究简单实用,所以豆腐并没有完全展现出它的搭配性,而现在我们将豆腐发展成炒、烩、炸、凉拌等多种形式,一方面体现出榆林人的智慧,将单一的豆腐食材多样性展现,达到一种境界。在经过发展与融合,创造出独有的豆腐宴,一百多个品种,都是以豆腐为主菜进行制作的,在2002年,榆林的豆腐宴被授予在“中国名宴”的称号,同时在制作豆腐时所产生的豆浆,我们也利用起来制成了炸豆奶,这也是榆林的另一大特色。①②《陕北风味小吃》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③④《可爱的家乡》丛书之《可爱的榆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二、时节中饮食文化时节既带有传统的色彩,又带有着发展的意味。时节中的饮食文化是很有趣的,老人们在这一天会叮嘱自己的子女该吃什么。不同的地区在对待时节上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习俗,有些相似,有些则略有不同。时节也成为展现社会变革对饮食文化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可以感受到在当今社会中,饮食文化日益重要,而且值得我们去探索发现,在社会的发展下,人们更加注重于对待时节的态度,尽管是在榆林的各县,距离不是很远,但是其中所存在的时节饮食习俗有的是相同的,有的还存在与差异。时节饮食文化的改变并不需要在每个节日中都体现出来,先是从一年的最初正月开始。正月十二的时候是老鼠嫁女儿,这一天不能吃米饭,老人们流传下来的是不打扰老鼠的活动,虽带有迷信但是仍有很多家庭中会注意这一天。接下来是清明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在祭祖的时候都会带上摊黄,条件好一点的会配上小菜,而现在除了这门手艺,连做摊黄的工具也在逐渐消失,一方面是因为人们觉得制作很麻烦,不如直接购买简单,另一方面就是人们在社会发展的变化中出不惯这样的东西。五月孩子们总是盼望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早早守到锅前等待着出锅。而时间无疑是对食物进化最好的催促剂。现在的粽子也不局限于单纯的一种,不论从样子还是馅料都发生了变化,榆林的粽子最标准的是像一个立体的三角型,在三个角以及中心部分放入红枣,几个人围成一圈,在说说笑笑中便可以完成。现代如果你的粽子是要送给亲朋好友,亦是保持原样,相反如果是家里人食用,为了简单节省时间,在锅中铺入粽叶直接蒸制即可出锅时拿着勺子舀便可。而且它的馅可以是很多种类,豆沙、蛋黄和肉。转眼间六月来到了,饮食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六月六茄子熬羊肉,讲究时节的人一定会吃的,这是来祈求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逐渐开始进入腊月,腊月初一家家户户都会炒黑豆、瓜子等豆类产品,这也是希望来年家里的人或事都像这锅中的豆子一样红火翻身。腊月人们比较忙碌,基本都是为了准备过冬的食物,当下人们的思想也是受到社会变革的影响在进步着,一是日常也可以吃到这些食物,二是希望一切从简单出发,随买随吃,对于年轻人来说,每天吃什么并不受到饮食习俗的影响,这也是社会变革给人们带来的改变。第三章社会变革影响下榆林饮食文化的特点一、包容性文化具有包容性,它可以容纳各国、各地的文化,使得人们喜于接受,也让各地人们在交流时没有界限,同样饮食也是有它的包容性,榆林的饮食文化属于陕北饮食文化中的一部分,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在历史中我们与周边城市友好,使得饮食文化也受到影响,但这并没有被排斥或者是随时间流逝而消失不见。定边,一个靠近内蒙的县城,每当家中办有喜事之时,早晨的第一餐便是茶泡冷肉,将切好的冷羊肉装盘,同时配有麻花、酥馍、炒米等点心,当客人坐上桌时。主人就为每人倒一碗热乎的老茶,客人将冷羊肉泡入茶中,加上点心,一两分钟即可食用,还有一种就是再吃午饭的时候,桌上必定会有一道酸奶制成的菜肴,这是当地的特色。在当地吃过一次之后,我发现榆林人在吃羊肉的时候一般采用的是铁锅炖制,而定边则就不同,她们喜好颇具蒙古风味的手抓,将羊肉大块切成,放入盆中;其次就是日常会将羊肉风干后保存。这就很明显在保留了自己传统饮食习惯的之余,还将内蒙的文化极大利用,两者互相包容。二、多元性正所谓文化是不会受到限制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即使是在不同的饮食文化区域,也会产生一定的交流。榆林虽然是地理相对不发达的地区,但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当今,都进行过频繁而实质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其受到社会变革的影响,从而有了饮食文化的多元性。由于地理以及地势的关系,榆林的农作物多以高粱、小麦、荞麦为主,同时也有马铃薯、玉米、南瓜等农作物。而且受到内蒙等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习俗影响,榆林人特别喜欢羊肉,凡是遇到少正式的场合或者节日,都是少不了羊肉。同时在这里,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喝酒,蒙古的酒文化响彻全国。榆林的喝酒不似小杯,这样不能显示出气势以及对客人的热情,因此皆用大碗。在日常婚丧嫁娶中也离不开酒,现在为了使饮酒时的气氛浓烈,也使人们助食过程中豪爽、没有拘泥之意,因此有了起酒曲、劝酒曲、辞酒曲和敬酒曲。例如《起酒曲》:众位那个亲戚都坐好,我给大家把酒来倒,好不容易遇一搭,喝酒好比啦呀啦话话;《辞酒曲》:酒坏君子水坏路,神仙也出不了酒的路;①榆林的羊杂碎和大烩菜都是受到农牧饮食影响而产生,出门在外,不易带太多的东西,所以采用将食物一锅煮至,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方便。之前还有搭平伙这样的习俗,其实就是摊钱,然后将食物平分给大家。而现在这种习俗在一些偏僻的地方出现,随着经济繁荣,这使人们更愿意独自承担,已显示出自己的好客之心。①马振川《陕北民歌系列:神府山曲·酒曲》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5年版三、地域性中国地大物博,山川辽阔,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加上各民族的习惯、信仰。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风格各异的饮食文化区域。从初步的形成,加上历史的绚丽润色,再加上社会变革的影响,这都是饮食文化形成的过程。榆林之前地偏人稀,而且交通不发达,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所以人们只能受到局限,使用着有限的食物,这也造成了社会的落后使得人们无心注重于饮食文化,只要求满足自己的需求。但随着发展所带来的因素交通便利,周边交流、文化发展。这一切带动了饮食,人们发现原来有限的食物可以比那成无限的花样,逐渐形成独有文化。后来人们认为填饱肚子只适用于之前的社会,而我们所需要寻找的是符合现代生活的饮食文化。榆林各地饮食尽管有相似,却依旧有着差异,在时节文化中可以明显表现出来。榆林和延安都属于陕北地区,但这并不影响它们有自己的饮食文化,在元旦的时候,延安地区人们多食馄饨,这一点食在榆林没有的,榆林有着春卷这一食俗,而延安地区没有。正是因为有地域性,在研究饮食文化的时候,我们才更加有兴趣去发掘,才可以化为出属于自己的饮食文化,这也是区域内饮食文化传承时的牢固保持,每片土地上的人们将饮食文化的地域性展示的淋漓尽致。第四章社会变革对榆林饮食文化的影响六十年代的榆林饮食文化,在日常饮食中人们多数吃玉米馍、酸菜和面以及钢丝面这些普通食材,在这个时代中,吃饭是要有粮票,有指标,并不是你想买多少都可以,这就导致了饭吃不饱并且没有油水,所以身体没有抵抗力。米饭也很少是大米的,多吃小米做成的米饭和黄米饭。在过年的时候,饮食才可以提升一点,当时环境下很少有人吃拼三鲜,生子粉,因为做这些的东西十分缺少,只能用拼杂烩,炸豆腐烩菜来代替,这些饮食简单普遍,也算是当时的一种饮食文化。我们生活在一个富裕、发达、进步的时代,我们这代人中从没有热感受过父辈或者奶奶辈人所经历的时代。从经济方面来说,也许生活之间有差别,但饮食方面一直在进步,时光变迁,当今社会发达,只要我们想吃的并不费工夫就可以满足。在社会变革的影响下,我们这代人在饮食方面偏重于的是味道、营养。人们不担心会吃不到什么,而是在考虑吃什么对我们的身体可以产生益处,由此可以看出饮食以及它所带有的文化是随着社会在变化的。从社会方面发掘,这是一个平静没有动乱的年代,人们可以有大量充足的时间去研究,去种植,加上现代化的科技,既节省人力,有缩减了时间。所以在饮食的基础上是不欠缺的,加上人们的思想也在进步,种种很有利因素结合起来,使得饮食文化飞速跨越了一个阶段。从文化的的角度来研究,人们开始注重饮食文化,也有人更加愿意去研究饮食文化,以此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便利。现在电视中《舌尖上的中国》《味道》等节目的推出,一方面是宣传饮食文化,是大众关注饮食,方便推广;另一方面就是去发现那些丢失或者传统的饮食,使得饮食文化得以继续传承下去。而现实生活中,在书店我们随处可见一些饮食搭配技巧,食物相克等饮食书籍,人们不是盲目进行饮食,也不是像之前觉得饮食文化不值得探究。这样的情况,使我们感受到在社会变革影响下,饮食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和发现。在不同的年代间,饮食都会有不一样的变化,只是在数量的不同。其中的因素有很多,但在我看来,最主要的还是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影响。首先它把社会环境改变了,从封闭落后到开放交流、从物质缺乏到物产丰富、从混乱到平静,这是经过几十年时间所换来的,只有最基础的环境改变了,各个阶层的人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本能促进社会发展,人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性树脂购买合同范例
- 建围墙 合同模板
- 居室装潢工程施工合同范例
- 官田房屋租赁合同范例
- 就业保密合同模板
- 重症医学科感染控制总结
- 户外拓展活动租赁合同范例
- 协议钢板销售合同模板
- 建设工程安装合同范例
- 工厂补差价合同范例
- 个人借条范本版(最新)word版
-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六组-2《奇妙的中心句》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教案
-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全套教案
- 工程项目估价全套教学课件
- 混凝土涵管安装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
-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运营管理办法
- 中国天眼·南仁东传(2019贵州贵阳记叙文)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表格教案
- 广东省十行业企财险纯风险损失率表(试行)doc
- 《国学智慧系列》之儒道禅与现代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