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经济的金融支撑_第1页
浅谈现代经济的金融支撑_第2页
浅谈现代经济的金融支撑_第3页
浅谈现代经济的金融支撑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现代经济的金融支撑

一、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尚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本身的基础和起点较低,而且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概念留下的缺点也无法满足经济和社会环境下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特别是以下四个方面:。1.居民的信用意识很薄弱多数居民对信用的理解局限性很差,欠款不还在一些人心目中是能人,而这部分人也以不守信用、贪占银行贷款为荣。2.企业违规逃避银行债务,是在破产产近年来,一些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后,就开始千方百计地利用《破产法》的不完善,通过企业改制破产等方式故意悬空或逃废银行债务;有的担保企业也采取清户,转户等方式逃避担保责任。这都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信誉度,恶化了银企关系,严重地破坏了整个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3.专业水平普遍不高。专业由于会计、审计、信息披露等标准不高,所产生的“骗贷”现象依旧屡禁不止;相关中介行业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一些中介机构还容易被买通作假;对明显违法的严重失信行为或“帮凶”打击不力,致使守信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或相应的鼓励,失信者及其“帮凶”没有受到应有的谴责和处罚,却得到了不应得到的收益甚至是暴利,客观上助长了失信之风的蔓延滋长。4.资金供求矛盾日益增大企业的生存、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在信贷资金依然“唱主角”的今天,由于整个金融生态环境状况的恶化,致使资金供求矛盾日益增大,一方面银行“惜贷”、“惧贷”,大量资金闲置“上存”;另一方面一些要发展的企业却求贷无门,白白错过机会。二、搭建金融机构沟通联系平台,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绿化金融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企业、金融业乃至全社会达成共识,从全局和宏观高度出发,找准矛盾点,搭建各式各样银政企沟通联系的平台,努力培植诚信有序的金融市场,最终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1.加强金融意识要充分认识诚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深化诚信理念,在全社会倡导诚信意识,树立诚信守约的社会道德规范。首先,要抓好金融法律法规、金融风险防范知识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金融意识。搞好宣传,塑造诚实守信的形象,是治理金融环境、整顿金融秩序的重要内容。要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经济与金融的密切关系,切实提高全社会的金融意识和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其次,抓好典型引路,大力宣传报道和表彰在治理金融环境、营造良好的信用秩序和绿化金融生态环境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以及讲信用、守信誉的先进典型,把诚信观念作为树立地方形象、塑造地方品牌、提高地方文化品味的重要内容,努力培养广大公民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2.切实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督作用,只有政府才能促成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和规范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因此,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必须以政府为核心,在政府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发挥社会各界的联动作用才能实现。(1)各级政府要切实发挥导航作用。要充分认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真正把营造金融生态软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一是要树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要尊重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金融机构的依法自主经营权,通过加强公共金融教育,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对金融活动的直接和间接干预,把支持金融机构加快改革和为金融机构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工作重点。二是要把准定位,服务先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力打造“金融生态政府”。三是要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真正作为地方党政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把一个地区、部门、单位的信用等级作为考核党政一把手政绩的指标之一,作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准,从而塑造良好的地方声誉和形象。(2)彻底打击失信行为,坚决维护金融债权。一是由政府牵头,联合人民银行、银监局、各金融机构、经济综合部门、公检法、工商、税务、新闻机构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建立政府协调会议制度,专题解决重大风险和打击金融违法行为等问题,为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组织各职能部门、司法部门和银行部门,对恶意欠息、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进行彻底的调查核实。对于严重逃废债务的企业应予严厉的制裁;对于有逃废现象的企业提出“黄牌警告”,限期整改。三是公检法部门应进一步加大金融案件的办案力度,对于胜诉的案件应加大信贷资金依法受偿的力度,保证金融资金的安全。(3)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和中介体系的建设。一是加快改革政府性担保资金的管理方式,除加大对担保中心的资本注入,还应从政策上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资本参与担保公司投资,促进增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数量,逐步形成可以与区域甚至与全国联网的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二是探讨建立由法人和自然人出资,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担保机构,或建立企业自我出资、自我服务的合作性担保机构。逐步形成政府资本、社会法人资本和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担保机制,提高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担保的能力。三是加快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切实发挥其服务作用。四是不断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要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与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的中介机构的发展,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评级机构等,努力提升其专业化和行业道德水平。3.建立个人信用评级机构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国务院赋予了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反洗钱、信贷征信等许多新的职能。新的形势要求人民银行各分支行必须逐步从微观的、日常性的管理事务中摆脱出来,把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绿化金融生态环境上来。(1)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积极协调地方政府,为中央基础信用信息系统建设提供良好条件,按期完成地方性金融机构的接口开发和联网工作,确保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尽快实现全国联网运行。加快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大力培植个人信用。以此来编织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使失信者无藏身之地。(2)抓紧建立信用评级机构。征信公司可以根据金融机构要求,广泛搜集信息,从而减少金融机构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信贷机构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市场细分和定位,从而能够规范地进行贷款发放和科学定价,减少逆向选择问题,最大限度地避免信用风险的发生。人民银行可以利用征信公司提供的数据分析银行贷款集中度情况,及时发出风险预警,对银行违规放贷情况进行非现场核查,查找分析企业关联贷款情况。因此,人民银行应积极与政府等有关部门沟通,抓紧建立或引进一批国内外较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3)加快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银企之间信息不透明、不对称,信用缺失严重。为此,还应积极探索构建专门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评级机构,可以由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推荐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这些企业自愿与评级机构签订评级协议,提供评级机构所需的资料。评级机构再结合从其他相关部门获取的资料,按照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规定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将结果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上予以公示,将高等级企业推荐给商业银行和担保公司。银行和担保公司则优先提供贷款和担保,并适当下浮贷款利率或减免担保费,最终实现企业、银行、担保机构和评级公司等的多方共赢。4.优化产权结构,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贷款成本,树立诚信品格,完善企业融资服务体系金融环境差的症结在于部分企业不讲信誉、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只有提高企业自身素质,才是解决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所在。一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要转换经营机制,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尤其是民营企业要打破家族式产权结构方式,改善企业管理决策层的人员构成,摒弃“内部人”控制的做法和制度安排,逐步成为产权明晰、股权结构合理的市场主体。二是建立规范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加强财务管理不仅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融资渠道的畅通。积极主动地与贷款银行建立日常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提供反映企业真实状况的财务信息,畅通银企信息沟通渠道。三是增强信用观念,树立诚信品德。企业要从根本上解决贷款难问题,应当从源头抓起,不断加强经营者自身素质修养,自觉树立诚信品德,认真落实金融债务,按时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千方百计地提高企业对外信誉,改变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和挪用贷款等不守信用行为。只有企业信誉不断增强,才能得到金融机构更广泛的融资支持。5.维护金融债权,维护企业经营发展的国际关系坚持办好银行和信用建设并举,寻求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各家银行要牢固树立只有经济发展了银行业才能得到长远发展的辩证观念,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始终确立支持和服务一方经济的责任意识,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帮助企业摆脱经营困境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扶强扶优的同时,要处理好维护金融债权与支持企业改制、促进经济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