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疆阿克苏市沙雅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新疆阿克苏市沙雅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新疆阿克苏市沙雅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新疆阿克苏市沙雅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新疆阿克苏市沙雅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新疆阿克苏市沙雅县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B.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有黄色火焰,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C.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有大量无色无味气体生成,试管壁很烫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2.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白烟B.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钟是以锶做钟摆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值为18B.锶属于非金属元素C.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D.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4.如图所示,无色液体A和黑色粉末B混合后,生成无色液体C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D,将烧得红热的银白色金属E伸入集满气体D的集气瓶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上述物质中共有四种氧化物B.上述反应中有两个分解反应C.F为氧化铁D.做反应④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事先放少量水或细沙5.下列厨房中的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食盐 B.料酒 C.白糖 D.面粉6.下列图像与内容不相符合的是A.如图是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B.如图是通电分解水产生气体质量C.如图是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D.如图是测量空气成分实验中广口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7.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 B.C. D.8.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单质A2和B2的分子,A2和B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X,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反应过程中A2和B2分子保持不变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C.参加反应的A2与B2分子数之比为3:2 D.物质X含4种元素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碱溶液一定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B.溶液都由溶剂和溶质组成,因此溶液都是混合物C.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因此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D.酸碱中和反应都生成盐和水,因此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10.“水绿盐城,大美湿地”已悄然成为魅力盐城的一张亮丽名片。下列行为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A.发展风力发电 B.露天焚烧垃圾 C.鼓励乘坐公共交通 D.积极植树造林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示。(1)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_____构成。(2)写出微观模型中一种单质分子的化学式_____。(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炒菜时加入料酒和食醋,炒出的菜別具香味,其原因之一是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4H8O2),试计算:(1)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2)乙酸乙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答最简整数比)(3)17.6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雾霾、PM2.5、空气质量等词都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现实生活中,经常把雾与霾放在一起,统称为雾霾天气。简单的说,雾是湿的,即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霾是干的,即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霾本身就是污染物的积聚,雾未必是污染物,却是污染物的良载体。雾和霾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略有不同,雾天中的能见度比霾天要差,对交通的影响更大;霾天气对身体健康影响更大。当出现灰蒙蒙的天气时,我们还是很难严格区分哪是雾,哪是霾。因为往往会发生雾、霾交替或雾、霾混杂的天气,雾和霾有时还会“角色互换”,相互转化。PM2.5并非雾霾的“代名词”,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PM2.5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并且不易被鼻腔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城市大气中PM2.5的来源和生成过程十分复杂,包括:各种燃烧过程,如煤炭燃烧、石油燃烧和机动车尾气等的直接排放;大气化学反应的“二次生成过程”。PM2.5对雾霾天气的形成有促进作用,雾霾天气又能进一步加剧PM2.5的积聚。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实际上要依据空气质量分指数(英文缩写为AQI)。2012年3月国家发布的新空气质量评价标准,污染物监测为6项,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AQI共分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直至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面对雾霾这种恶劣天气,我们尽量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如:减少外出,若外出时戴口罩,外出归来后,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肌肤;减少户外锻炼;关闭门窗,避免室外污染物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空气,诱发急性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注意饮食,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必要时要补充维生素D;行车走路要倍加小心,要减速慢行,遵守交通规则。(1)对雾和霾说法合理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A.雾和霾一定都是污染物B.霾天中的能见度比雾天要差C.雾和霾有时会相互转化D.雾霾天气是固、液共存的状态(2)PM2.5对人体的______影响最大。A.呼吸系统B.神经系统C.循环系统D.泌尿系统(3)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A.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B.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C.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D.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4)下列是北京天气预报内容,可知这几天内属于重度污染的有________天日期11.1011.1111.1211.1311.1411.15空气质量指数39139208198279302(5)你对人们应对雾霾天气的建议是________。14.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是通电分解水实验,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管与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①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②_____组成的;(2)实验二中,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量少的操作是向两瓶中分别_____;(3)实验三中,通过测定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前后两次称量结果不一致,原因是没有称量_____的质量。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和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氯酸钾制氧气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学习。资料:①氯酸钾的熔点约为356℃,二氧化锰的分解温度约为535℃。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受热物质的温度一般约为400℃左右;②不同配比是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③氯酸钾分解时,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2)及不同配比时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3)如下:请回答问题:(1)分析图2,氯酸钾分解温度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其熔点。(2)分析图2,在氯酸钾分解前,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3)分析图3,氯酸钾分解温度随物质配比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当物质配比为1:2时,氯酸钾分解温度约为________℃。(4)为证实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小华利用如图4装置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Ⅰ检查气密性。Ⅱ分别在“Y”形管两侧支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塞紧橡皮塞。Ⅲ分别用酒精灯先后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Ⅳ冷却后,将“Y”形管左侧支管中部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中,振荡“Y”形管,加热,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加热时间短于步骤Ⅲ,木条很快复燃请回答:①完善步骤Ⅲ中的填空: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②步骤Ⅳ中,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有余热的氯酸钾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③小华认为根据步骤Ⅳ的实验现象就能说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小明不同意她的观点,小明认为还需证明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变。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完善了实验方案,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结论,则氯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1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资料时发现,18世纪末,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曾经做了这样—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生成了一种气体。同学们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难道高温下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又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1)已知试管内湿棉花不参加化学反应,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2)若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应从_______(选填“b”或“c”)端管口通入;(3)对化学变化过程中生成的气体同学们有以下猜想:猜想一: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猜想二:生成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4)请你对猜想二进行探究操作方法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其实红热的铁遇到水蒸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的同时,还会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请你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题分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故A错误;B、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黄光,有大量白烟生成,故B错误;C、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有大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故C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故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2、A【解题分析】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白烟,符合题意;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不符合题意;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故选A。3、A【解题分析】

A.x=38-2-8-8-2=18,此选项正确;B.锶属于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C.锶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此选项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此选项错误。故选A。4、C【解题分析】

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所以D是氧气,将烧得红热的金属E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生成黑色固体F,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E是铁,F是四氧化三铁,无色液体A和黑色粉末B混合后,生成无色液体C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二氧化锰,C是水,水和氧气可以相互转化,经过验证,推导正确。【题目详解】A、由分析可知,A是过氧化氢,B是二氧化锰,C是水,F是四氧化三铁都是氧化物,故选项正确;B、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②是水在通电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都是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C、F是四氧化三铁,故选项错误;D、E是铁,做反应④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事先放少量水或细沙,故选项正确。故选C。5、D【解题分析】

A、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料酒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D。【题目点拨】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6、B【解题分析】

A、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充当的是催化剂,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不会改变,故图像与内容相符合,不符合题意;B、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故图像与内容不相符合,符合题意;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一开始,没有氧气生成,氧气质量为0,过一段时间才产生氧气,故图像与内容相符合,不符合题意;D、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约20%即占五分之一,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并减小了五分之一,消耗完氧气后瓶内气压就不发生变化了,故图像与内容相符合,不符合题意。故选B。7、C【解题分析】

A、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B、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C、硫化氢和氢氧化钠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硫化钠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符合题意;D、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题目点拨】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8、B【解题分析】

A、由图可知,反应过程中A2和B2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组为BA3分子,故错误;B、由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故是化合反应,故正确;C、由图可知,3个A2分子与1个B2分子反应生成2个BA3分子,故错误;D、由图可知,物质X含有2种元素,故错误。故选B。9、B【解题分析】

A、碱溶液一定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比如纯碱溶液,故A错误;B、溶液都由溶剂和溶质组成,因此溶液都是混合物,故B正确;C、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常温下反应很快的反应一般不需要,故C错误;D、酸碱中和反应都生成盐和水,因此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D错误。故选B。10、B【解题分析】

A、发展风力发电,有利于减少含碳物质的污染,故A正确;

B、露天焚烧垃圾可以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

C、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C正确;

D、积极植树、造林、种草可以净化空气,故D正确。

故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分子H2CO+H2OCO2+H2【解题分析】

解:(1)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2)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微观模型中一种单质分子是氢分子,化学是式是H2;(3)由物质的变化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题目点拨】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可以联系着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的含义和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其成立的原因,细心地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分数,要化为整数);切不可改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的数字。一定要将短线改写为等号。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886:16.4【解题分析】

(1)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2+1×8+2×16=88;(2)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乙酸乙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2:1×8=6:1;(3)17.6g乙酸乙酯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17.6g×=6.4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C,DAC2减少外出、户外运动等【解题分析】

(1)A、雾不一定是污染物,错误;B、霾天中的能见度不一定比雾天要差,错误;C、雾和霾有时会相互转化,正确;D、雾霾天气是固、液共存的状态,正确;(2)PM2.5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影响最大;(3)A、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正确;B、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正确;C、PM2.5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固体颗粒物,错误;D、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正确;(4)空气质量指数大于200小于330的有2天;(5)减少外出、户外运动等可以应对雾霾天气。14、1:2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伸入燃着的木条生成二氧化碳【解题分析】

(1)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为1:2,由于玻璃管a与正极相连,所以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管与b管中气体的体积之比也就是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所氧元素组成,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该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氧气支持燃烧,实验二中,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氧气含量少的操作是向两瓶中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3)实验三中,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因此通过测定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前后两次称量结果不一致。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高于加热后气体受热膨胀,有空气逸出,导致氧气浓度降低物质的配比越大,分解温度越高70木条不复燃较长时间后,木条复燃将“Y”形管倾斜并抖动,使二氧化锰沿管壁滑入另一侧中质量化学性质【解题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