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2.能将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连。二、过程与方法1.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2.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2、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
CO2与水的反应、CO2与石灰水的反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读书指导法。教学准备:
制CO2装置、试管、试管架、酒精灯、镊子、集气瓶、紫色石蕊浸泡过的干燥小花、火柴、软饮料瓶、白纸;石蕊试液、大理石、稀盐酸。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自主预习(课前)1.下发教学案,提出自主预习要求;2.收交检查教学案。自主完成“预习内容”并上交。初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新课引入【谈话】我们知道CO2只占空气总体积的%,但CO2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不可少。想让CO2真正成为人类的朋友,我们必须了解CO2的性质。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课题3【板书】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聆听、思考明确学习主题和内容。交流展示【引导】本节课主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呢?请同学们朗读《教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交流展示《教学案》中“预习内容”的内容。其中由两名同学板书,其余各题口头交流,每生一题。【点拨】评价板书的内容,指导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展示自己的“预习内容”并交流(单独交流或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了解CO2的性质,树立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点拨释疑活动一: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演示实验】实验6-3【设问】为什么下层的蜡烛先熄灭?【演示实验】实验6-4【设问】为什么软塑料瓶变瘪了?瓶内的气压为什么会变小?【投影】干冰的升华【板书】CO2的物理性质活动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补充实验】用一支试管,取上个实验软塑料瓶中的液体2~3mL,然后向试管中滴入4~5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观察现象?【现象】石蕊溶液变为红色(1)提出问题: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了呢?(2)作出假设:1.使紫色石蕊变红;2使紫色石蕊变红;3使紫色石蕊变红。(3)实验探究【实验6-5】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①第一朵小花滴几滴醋酸;②第二朵小花上滴几滴蒸馏水;③第三朵小花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④第四朵小花先喷上水,再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4)实验结论猜想成立【想一想】实验室通常用什么方法检验二氧化碳?【拓展】如何证明雪碧饮料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提示】气体检验方法.【板书】总结:CO2化学性质
活动三:探究二氧化碳的用途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19大屏幕显示:CO2的用途观察现象、完成教学案上的活动一。思考回答,将方法写在教学案上。
观察现象、完成教学案的活动二。
分组讨论、填写教学案上的表格,然后全班交流。观察、思考,完成《教学案》活动三的内容培养观察、总结、归纳以及书面表达能力。认识CO2的物理性质。认识CO2能与H2O反应的化学性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合作学习和书面表达能力。加深对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记忆二氧化碳的用途建构体系【提问】我们学过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有哪些?【播放】PPT课件:总结本节知识内容和结构。【讲解】强调重点知识。回答有关问题。观看、思考记录。形成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初步形成总结归纳能力训练达标下发《教学案》中【训练达标】的内容,提出训练要求。【引导】学生交流汇报。学生按要求完成练习,并进行交流。巩固所学知识,初步形成应用能力。巩固提高下发《教学案》中【巩固提高】的内容,提出训练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后上交巩固所学知识,初步形成应用能力。教学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预习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2.能将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连。二、预习内容(预习九年级化学上册P117-119,完成以下练习)1.碳的氧化物包括和两种,它们的性质不同的原因是。2.二氧化碳是一种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溶于水。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碳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其升华时大量的热,因此可作,广泛用于食品的和、医疗上
的储存和运输等方面。6.二氧化碳还可用于、、、、。【点拨释疑】活动一: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实验6-3】现象:下方的蜡烛,在上方的蜡烛。结论:CO2物理性质;
CO2化学性质。【实验6-4】现象:;结论:物理性质。填表,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是否支持燃烧二氧化碳活动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补充实验】:取少量实验6-5塑料瓶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剂,观察现象。(1)作出假设:①使紫色石蕊变红;②使紫色石蕊变红;③使紫色石蕊变红。(2)实验探究:【实验6-5】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①现象:紫色小花;结论:醋酸使紫色石蕊变红。②现象:紫色小花;结论:水使紫色石蕊变红。③现象:紫色小花;结论:CO2使紫色石蕊变红。④现象:紫色小花;结论:使紫色石蕊变红。⑤烘干第四朵小花。现象:。(3)实验结论:猜想成立。CO2能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化学方程式【想一想】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拓展】证明雪碧饮料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
活动三:探究二氧化碳的用途、、颜色【建构体系】颜色状态物理性质状态物理性质密度密度溶解性溶解性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用途用途【训练达标】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B.二氧化碳无色无味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D.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的原因是()
A.二氧化碳不燃烧B.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以上三个原因都有3.在温室大棚内生产蔬菜的过程中,常向棚内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其主要目的是()A.使害虫窒息死亡,防止植物的病虫害B.产生温室效应,提高棚内温度
C.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蔬菜等的产量和质量D.避免棚内发生火灾4.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其变红C.二氧化碳能和紫色石蕊溶液反应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5.如图:(1)将一支盛CO2的试管倒立在一个装满水的烧杯中看到;原因是(2)如果将水换成石蕊试液,可以看到;原因。(3)如果将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可以看到;原因。【巩固提高】1.有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其中的几句是:“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她驱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这首诗所赞美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甲烷2.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是()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白膜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③为了使刚用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快点干燥,常在室内生一盆炭火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试液变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二氧化碳用于气体肥料D、二氧化碳用来制碳酸钠4.有四个集气瓶,分别盛满了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四种气体,请你用最简单的方法确定它们分别盛有什么气体?5.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2)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原因是。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用于。(3)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填“c端”或“d端”)通入。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一氧化碳毒性的原理,知道使用一氧化碳的注意事项;2.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知道一氧化碳泄漏后的应急措施;3.了解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以及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及操作顺序。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有关性质的比较,了解收集一氧化碳时,收集装置的异同,确立收集有毒害气体的方法;2.通过参照氢气的可燃性,推及点燃一氧化碳的操作要求,确立可燃气体的使用方法;3.在观察一氧化碳气体点燃、还原氧化铜过程中,体验、反思实验步骤,初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树立全面考虑问题的思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减小对化学实验的畏惧感,增强对有害气体的使用认识,激发学习化学的勇气;2.培养大胆、细致、实践的科学精神。3.让学生体验化学的魅力,从而热爱化学、钻研化学。教学重点:采用活动与探究方式研究一氧化碳的毒性、燃烧实验、还原氧化铜实验。教学难点:实验中装置的组装、步骤先后的分析。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读书指导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及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自主预习(课前)1.下发教学案,提出自主预习要求;2.收交检查教学案。自主完成“预习内容”并上交。初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新课引入【启发】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在分子组成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会给两种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带来什么差异?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题3的有关知识聆听、思考明确学习主题和内容。交流展示【引导】本节课主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呢?请同学们朗读《教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交流展示《教学案》中“预习内容”的内容。【点拨】进行评价,指出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展示自己的“预习内容”并交流(单独交流或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了解CO的性质,树立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点拨释疑活动一: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阅读课本回答】1.CO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温室效应的产生、危害以及防止措施?活动二:CO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CO,观察颜色、状态、气味等,比较CO和空气的密度大小。活动三:CO的化学性质【展示】多媒体动画小结: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属于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检验气体的纯度。【展示】多媒体动画小结: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碳单质比较)【拓展】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讨论】(1)煤气中毒的生理过程?小结;一氧化碳具有毒性讨论: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应如何处理尾气,减少对大气的污染?请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进行改进。活动四:一氧化碳的用途提问: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说出用途。小结: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燃料自学完成教学案上的活动一的内容
观察并完成教学案上的活动二的内容
观察并完成教学案上的活动三的内容
比较归纳并完成教学案上的活动三的表一
思考、讨论、交流完成《教学案》活动四的内容培养阅读、总结、归纳以及书面表达能力。认识CO的物理性质。认识CO的化学性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合作学习和书面表达能力。学习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加深对CO毒性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记忆一氧化碳的用途建构体系【提问】《教学案》中【建构体系】中的问题。【播放】PPT课件:总结本节知识内容和结构。回答有关问题。观看、思考记录。形成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初步形成总结归纳能力训练达标下发《教学案》中【训练达标】的内容,提出训练要求。【引导】学生交流汇报。学生按要求完成练习,并进行交流。巩固所学知识,初步形成应用能力。巩固提高下发《教学案》中【巩固提高】的内容,提出训练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后上交巩固所学知识,初步形成应用能力。教学案: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预习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2.了解一氧化碳毒性的原理,知道使用一氧化碳的注意事项;3.了解一氧化碳的可燃性,知道一氧化碳泄漏后的应急措施;4.了解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以及还原氧化铜的装置及操作顺序;5.通过认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意识;二、预习内容(预习九年级化学上册P120-122,完成以下练习)1.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二氧化碳。2.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和。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虽然都是由____元素和____元素组成的,但是,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_________,这种不同的分子构成,使得它们性质_________。4.一氧化碳是____色____味的气体,___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____。5.一氧化碳主要化学性质是_______性、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它的主要用途是作_________和在冶金工业中作_________剂。6.用纯净的CO还原CuO时,试管中的CuO由___色逐渐变为___色,化学方程式为;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点拨释疑】活动一: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1.温室效应的危害:。2.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活动二:CO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与空气相比)溶解性
活动三:CO的化学性质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CO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一氧化碳的毒性中毒原理4.比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表一)CO2CO可燃性还原性毒性与水反应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氧化性活动四:一氧化碳的用途、【建构体系】一、CO2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物理性质一氧化碳化学性质性性和性用途和【训练达标】1.一氧化碳有毒是因为()A.它具有还原性B.它具有可燃性C.它能与血液里的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D.它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跟氧气结合2.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两种气体的方法是()A.通入澄清石灰水B.观察颜色C.通入紫色石蕊试液D.点燃3.下列物质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的是()A.碳B.一氧化碳C.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D.氢气4.下列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利申请居间合同模板
- 神经内科年终工作总结
- 脑血管介入手术护理配合
- 北京市2025年度家具仓储租赁与品牌推广合作协议
- 简易保险代理居间合同
- 2024浙江省瑞安市塘下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年九月煤炭堆场周边野生动物防护设施租赁合同
- 办公用房租赁合同范本(甲乙丙三方)
- 黄金首饰采购合同
- 秩序员岗位规范
- 完整版UPVC排水管施工方案
- 图解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大会
- 大鼓校本课程纲要
- 东方式插花技艺-盘花的插作
- 中建临建工程施工方案完整版
- 软件系统操作手册模板
- 日间手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 急诊急救的培训
- 印刷合作合同
-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数学(理)试卷【含答案】
- 高三文科数学专题 对数平均不等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