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016学年上海市松江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雾霾的元凶就是PM2.5,它的直径仅有头发丝直径的二十分之一,可以直接进入人体的肺部造成伤害.它的直径约为2.5()A.微米 B.毫米 C.厘米 D.分米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 B.斑马倒影C.水面“折”枝 D.日全食3.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C.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4.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不能用来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是()A.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B.塑料尺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C.敲动盆子泡沫屑跳动 D.将吸管的另一端逐渐剪短5.当烛焰离凸透镜6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20厘米 B.30厘米 C.60厘米 D.80厘米6.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下列事例中运用相同科学研究方法的是()(1)探究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2)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3)将敲击后的音叉插入水中,水波的振动反映音叉的振动(4)探究发声体振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A.(1)与(3) B.(2)与(4) C.(2)与(3) D.(1)与(4)7.在校秋季运动会上,小勇参加了跳高比赛.当小勇起跳、越过横杆、最终落地的整个过程中,小勇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A.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B.大小改变,方向不变C.大小和方向均不改变 D.大小和方向均在改变8.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B.只有一个物体是不会发生力的作用的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物体间只有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9.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A.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C.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D.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10.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米的两点,甲小车从P点、乙小车从Q点同时出发沿直线运动,如图(a)、(b)所示分别是它们的s﹣t图象.关于甲、乙两辆小车之间的距离,下列判断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经过1秒,两车可能相距5米 B.经过2秒,两车可能相距8米C.经过2秒,两车可能会相遇 D.经过3秒,两车可能相距12米二、填空题(共32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1.物体所含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选填“属性”或“特性”).在SI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某校一探究小组研究了从太空带回的种子(密闭在容器里),并成功培育发芽,长成果实.从太空到地球,种子的质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2.将击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现在电视台经常播出模仿秀节目,其中声音模仿秀模仿的是声音的,演员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朵的.13.如图(a)、(b)所示反映了力的作用效果,(a)图主要反映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b)图主要反映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足球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他们都是利用控制力的大小、方向和来达到的.14.身高1.6米的人站在平面镜前1米处,像高1.6米(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人向镜面前进0.5米,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与镜之间的距离为米.若将一块和平面镜一样大小的木板放在平面镜后面啊0.3米处,如图所示,她(选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15.大自然是美丽而奇幻的.在平静的水池边能看到自己的像,它是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透过清澈的池水能看到池底,看上去的水深比实际深度些(选填“深”或“浅”).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七色彩虹,这种由复色光分解成几种单色光的现象是光的;各种色光中,其中红、和蓝光称为光的三原色.16.如图所示,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队中的战士以身边战友为参照物,他是的(选题“运动”或“静止”),判断依据是他相对于队友的位置(“改变”或“不改变”).新型战机整齐地在方队上空飞越蓝天,说明战机比方队运动得(选填“快”或“慢”),判断的依据是:在相等的时间内飞机比方队通过的.1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从图象上可知:甲车做运动,甲车的速度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车在第2秒内通过的路程为米;当甲、乙两车都运动了25米时,甲车比乙车多用了秒.18.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反射光OB与折射光OC恰好成直角.由图可知:入射角是度,折射角是度.若使入射角逐渐减小,那么折射角(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9.为了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小亮同学将橡皮筋的左端固定于P点,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将橡皮筋的右端拉至O点,如图(a)所示,然后他分别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沿相同方向将橡皮筋右端拉至O点,如图(b)、(c)所示.①实验中,小亮同学每次均将橡皮筋右端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②观察比较图(a)和(b)[或图(a)和(c)]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三、作图题(共12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使用2B铅笔.20.在图中已给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21.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22.重为6牛的小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它受到的重力.23.在图中根据凸透镜的性质,完成以下光路图.四、计算题(共12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24.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看到如图所示的两个交通标志牌,其中“120”表示汽车在高速公路的最高行驶的速度.问:①若一辆旅游车以10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标志牌到上海需要的时间.②若一辆轿车以高速公路最高时速在沪宁高速公路行驶了1.5小时,则轿车通过的路程.25.质量为0.2千克的苹果竖直向上抛出,运动中所受空气阻力总与运动方向相反,且大小恒为1牛.求:①苹果受到的重力的大小.②在图中画出苹果上升过程中所受力的示意图(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③苹果在上升过程中所受的合力大小及方向.五、实验题(共24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26.在“用天平测质量”的实验中,先把游码移到零刻度处,通过调节,使对准刻度盘的中央;然后在盘放被测物体,另一盘中放砝码,并适当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此时砝码和游码如图所示,所测物体的质量为克.27.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它的名称是,最小分度值是牛,测量范围是牛.此时示数为牛.28.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强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其中作为平面镜的器材是,A、B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实验时点燃A蜡烛,从A蜡烛一侧观察并移动B蜡烛,直到B蜡烛好像都被点燃似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通过实验,小强得出以下结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其判断的依据是在像的位置放置,并观察其上是否有像存在.实验中,要比较像与物的、像与物到镜面的以及物像连线与镜面的夹角关系.29.某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室中提供了甲(焦距5厘米)、乙(焦距10厘米)和丙(焦距15厘米)三种规格的凸透镜.(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应调节凸透镜和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中心大致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2)实验时,凸透镜和蜡烛的位置如图1所示,当把光屏移到光具座的80厘米刻度处时,找到了最清晰的像,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光屏上所成的像应该是图2中的图(选填序号),选用的是透镜.(3)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物体移至20厘米刻度线处,则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找到清晰的烛焰像,所成像如图2中的(选填序号).30.为了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拉力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是:一个铁架台、一端有环一端有钩的弹簧3根(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10牛)、弹簧测力计一个、刻度尺一把.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表一弹簧A表二弹簧B表三弹簧C实验次数123456789拉力F(牛)1.02.03.01.02.03.00.81.62.4弹簧的伸长△x(厘米)2.04.06.01.02.03.01.02.03.0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或4、5与6或7、8与9)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归纳出初步结论是:不同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拉力相同时,伸长的长度是不同的.③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和表三得到的数据关系,可归纳得出:同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是一个定值,不同弹簧这个比值不同.
2015-2016学年上海市松江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雾霾的元凶就是PM2.5,它的直径仅有头发丝直径的二十分之一,可以直接进入人体的肺部造成伤害.它的直径约为2.5()A.微米 B.毫米 C.厘米 D.分米【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接近人的头发丝粗细的.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解答】解: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固态可吸入颗粒物.它的直径仅有头发丝直径的二十分之一,可以直接进入人体的肺部造成伤害.故选A.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 B.斑马倒影C.水面“折”枝 D.日全食【考点】光的反射;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①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实例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②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比如我们平时看到的物体,平面镜成像等;③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如:透镜的应用、池水变浅了等.【解答】解:A、树荫下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斑马的倒影,是水面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光的反射现象;C、水面“折”枝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光的折射现象;D、日全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现像.故选B.3.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C.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月球上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不会听到流星撞击月球的声音;故选B.4.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不能用来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是()A.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B.塑料尺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C.敲动盆子泡沫屑跳动 D.将吸管的另一端逐渐剪短【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1)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2)物体发声时一定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解答】解:A、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在相同力的作用下,尺子振动的快慢不同,故和音调有关,故不符合题意;B、塑料尺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此时塑料尺振动的快慢不同,故和音调有关,故不符合题意;C、敲动盆子泡沫屑跳动,即该现象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符合题意;D、将吸管的另一端逐渐剪短,改变管内空气柱的长度,即可以改变空气柱的振动快慢,即和音调有关,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5.当烛焰离凸透镜6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20厘米 B.30厘米 C.60厘米 D.80厘米【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利用题中给出的物距数值与焦距建立不等式,解出焦距满足的条件.【解答】解:物体放在离凸透镜60cm处,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所以u=60cm>2f,解得f<30cm.只有选项A符合.故选A.6.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下列事例中运用相同科学研究方法的是()(1)探究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2)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3)将敲击后的音叉插入水中,水波的振动反映音叉的振动(4)探究发声体振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A.(1)与(3) B.(2)与(4) C.(2)与(3) D.(1)与(4)【考点】物理学方法.【分析】对基本的物理研究方法熟悉其本质特征,然后进行判断.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某一物理量往往受几个不同物理量的影响,为了确定各个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某些量,使其固定不变,改变某一个量,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该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模型法: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称为模型法;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解答】解:(1)摆的周期与多个因素有关,在研究摆的周期的影响因素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2)在研究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时,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引入“光线”的概念,采用的是模型法;(3)发声体都在振动,但不易直接观察,将敲击后的音叉插入水中,水波的振动反映音叉的振动,采用的是转换法;(4)发声体振动的快慢与多个因素有关,在研究发声体振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所以(1)和(4)采用的都是控制变量法.故选D.7.在校秋季运动会上,小勇参加了跳高比赛.当小勇起跳、越过横杆、最终落地的整个过程中,小勇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A.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B.大小改变,方向不变C.大小和方向均不改变 D.大小和方向均在改变【考点】重力;重力的方向.【分析】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即指向地心;物体的重力G与质量m成正比,G=mg.【解答】解:所受重力为:G=mg,由于物体的质量m是一种属性,不发生变化,g=9.8N/kg;故重力的大小不变;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整个过程中小勇所受重力的方向不变.故选:C8.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B.只有一个物体是不会发生力的作用的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物体间只有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考点】力的概念.【分析】(1)物体间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作用都叫力的作用;(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发生力的作用的两个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直接接触.【解答】解:A、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所以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故A、C正确;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产生力的作用,至少两个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会发生力的作用.故B正确;D、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地球对空中物体的重力.故D错误.故选D.9.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A.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C.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D.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解答】解:A、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但光斑会向左移动,故A不符合题意;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角不变,并且入射点相对应A点的位置不变,因此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入射角变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随之变大,反射光线可能经过B点,故C符合题意;D、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入射角变小,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随之变小,反射光线不可能经过B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米的两点,甲小车从P点、乙小车从Q点同时出发沿直线运动,如图(a)、(b)所示分别是它们的s﹣t图象.关于甲、乙两辆小车之间的距离,下列判断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经过1秒,两车可能相距5米 B.经过2秒,两车可能相距8米C.经过2秒,两车可能会相遇 D.经过3秒,两车可能相距12米【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s﹣t图象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故要分析甲、乙两车时间t后相距多少米,首先从图象上找出当时间为t时,两车图象各自对应的纵坐标﹣路程分别是多少,然后分四种情况进行讨论:①两车沿同一方向运动,乙在前,甲在后;②两车沿同一方向运动,甲在前,乙在后;③两车沿相反方向运动,互相远离对方;④两车相向而行.【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经过1s甲车的路程为2m,乙车的路程为3m.则:若沿同一方向运动,乙在前,甲在后,则两车增加的距离为3m﹣2m=1m,两车相距:10m+1m=11m;若沿同一方向运动,甲在前,乙在后,则两车减少的距离为1m,两车相距:10m﹣1m=9m;若两车沿相反方向运动,则两车增加的距离为3m+2m=5m,两车像距10m+5m=15m;若两车相向而行,则两车减少的距离为5m,两车像距10m﹣5m=5m;故A可能出现;BC、由图象可知,经过2s甲车的路程为4m,乙车的路程为6m.则:若沿同一方向运动,乙在前,甲在后,则两车增加的距离为6m﹣4m=2m,两车相距:10m+2m=12m;若沿同一方向运动,甲在前,乙在后,则两车减少的距离为2m,两车相距:10m﹣2m=8m;若两车沿相反方向运动,则两车增加的距离为6m+4m=10m,两车相距10m+10m=20m;若两车相向而行,则两车减少的距离为10m,两车像距10m﹣10m=0m,即两车可能相遇;故BC可能出现;D、由图象可知,经过3s甲车的路程为6m,乙车的路程为9m.则:若沿同一方向运动,乙在前,甲在后,则两车增加的距离为9m﹣6m=3m,两车相距:10m+3m=13m;若沿同一方向运动,甲在前,乙在后,则两车减少的距离为3m,两车相距:10m﹣3m=7m;若两车沿相反方向运动,则两车增加的距离为6m+9m=15m,两车像距10m+15m=25m;若两车相向而行,则两车共同通过15m的距离,即两车相遇后,再相互离开,此时两车相距:15m﹣10m=5m,故D不可能出现.故选D.二、填空题(共32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选填“属性”或“特性”).在SI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kg,某校一探究小组研究了从太空带回的种子(密闭在容器里),并成功培育发芽,长成果实.从太空到地球,种子的质量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考点】质量及其特性.【分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的大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用字母表示是kg.【解答】解: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大小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质量的主单位是kg;因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从太空到地球,种子的质量不变.故答案为:物质;属性;kg;不变.12.将击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现在电视台经常播出模仿秀节目,其中声音模仿秀模仿的是声音的音色,演员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朵的.【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不同物体发声时,声音的特色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解答】解:将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模仿秀主要是模仿人发声的音色,音色越接近,模仿的越像;歌手唱歌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的耳朵里.故答案为:振动;音色;空气.13.如图(a)、(b)所示反映了力的作用效果,(a)图主要反映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图主要反映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足球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他们都是利用控制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来达到的.【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②改变物体的形状;(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往往也会随之改变.【解答】解:由图(a)可知,足球的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在发生改变,所以(a)图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b)中,气球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足球运动员踢出“香蕉球”,是通过控制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来达到目的.故答案为:运动状态;形状;作用点.14.身高1.6米的人站在平面镜前1米处,像高等于1.6米(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人向镜面前进0.5米,像的大小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与镜之间的距离为1米.若将一块和平面镜一样大小的木板放在平面镜后面啊0.3米处,如图所示,她能(选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考点】平面镜的应用.【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来解答此题.【解答】解:身高1.6m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故他在镜中像高等于1.6m;当他向镜面前进0.5m后,则他距离镜面为:1m﹣0.5m=0.5m,则像与镜面的距离也为0.5m;像与镜之间的距离为1m;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不管他远离平面镜还是靠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还是1.6m.由于成的像是虚像,在镜面后放置物体是不影响成像的,故在镜后放一物体并不防碍光的反射,同时也不会防碍成像,所以这时她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故答案为:等于;不变;1;能.15.大自然是美丽而奇幻的.在平静的水池边能看到自己的像,它是等大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透过清澈的池水能看到池底,看上去的水深比实际深度浅些(选填“深”或“浅”).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七色彩虹,这种由复色光分解成几种单色光的现象是光的色散;各种色光中,其中红、绿和蓝光称为光的三原色.【考点】平面镜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分析】(1)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当人逆着射来的方向观察时,会看到物体的虚像,(3)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光的色散说明太阳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复色光.(4)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解答】解: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在平静的水池边能看到自己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水池内的光线经水面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远离法线,逆着折射光线会看见水池内的水深比实际水深要浅一些.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答案为:等大;浅;色散;绿.16.如图所示,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队中的战士以身边战友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选题“运动”或“静止”),判断依据是他相对于队友的位置不改变(“改变”或“不改变”).新型战机整齐地在方队上空飞越蓝天,说明战机比方队运动得快(选填“快”或“慢”),判断的依据是:在相等的时间内飞机比方队通过的路程长.【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1)判断物体运动情况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2)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的路程比时间.【解答】解:(1)队中的战士以身边战友为参照物,他相对于队友的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说他是静止的.(2)新型战机整齐地在方队上空飞越蓝天,说明战机比方队运动得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飞机比方队通过的路程长.故答案为:静止;不改变;快;路程长.1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从图象上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车在第2秒内通过的路程为25米;当甲、乙两车都运动了25米时,甲车比乙车多用了2秒.【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由甲车的运动路程与时间图象可知甲的运动情况;相同路程,所用时间越长物体的速度越小,结合图象得到两车速度关系;由图象知运动25m时两车运动时间,从而可得甲车比乙车多用的时间.【解答】解:由甲、乙两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知,甲和乙的图象都是正比例图象,所以甲和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象知,通过的路程均为s=25m时,t甲=4s,t乙=2s,由v=可知,v甲<v乙;甲、乙两车都运动了25米时,甲车比乙车多用的时间:t甲﹣t乙=4s﹣2s=2s.故答案为:匀速直线;小于;25;2.18.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反射光OB与折射光OC恰好成直角.由图可知:入射角是50度,折射角是40度.若使入射角逐渐减小,那么折射角减小(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考点】光的折射规律.【分析】(1)过入射点O做出法线,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然后根据几何知识计算角的大小;(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但折射角会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解答】解:过入射点O做出法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入射角∠AOM=×100°=50°,那么反射光线BO与水面的夹角90°﹣50°=40°,已知反射光OB与折射光OC恰好成直角.即∠BOC=90°,则折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90°﹣40°=50°,则折射角∠CON=90°﹣50°40°,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因此若使入射角逐渐减小,那么折射角也减小.故答案为:50;40;减小.19.为了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小亮同学将橡皮筋的左端固定于P点,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将橡皮筋的右端拉至O点,如图(a)所示,然后他分别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沿相同方向将橡皮筋右端拉至O点,如图(b)、(c)所示.①实验中,小亮同学每次均将橡皮筋右端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②观察比较图(a)和(b)[或图(a)和(c)]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由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和,方向与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考点】力的合成与应用.【分析】(1)实验的研究目的是验证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为了使效果相同,应让橡皮盘伸长相同的长度,故应将橡皮盘拉至O点.(2)由图知测力计拉力的作用效果与b图中两个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由弹簧秤的示数知a中弹簧秤的拉力大小与b中两个拉力的大小之和相等;a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看成是c图中两个力的合力,根据三者的大小关系,可以确定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二力的合成中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解答】解:(1)实验中,小亮同学每次均将橡皮筋右端拉至O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2)将两个图结合起来分析,a图中的力是4N,b图中两个力的合力与a图中的力大小相等为4N,观察比较图(a)和(b)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由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和,方向与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故答案为:(1)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由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和,方向与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三、作图题(共12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使用2B铅笔.20.在图中已给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2)分别作出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连接AB即可.【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分别作出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如图:21.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解答】解:由图可知,反射角为90°﹣30°=60°,在法线左侧画出入射光线OA,度数等于反射角为60°即可,如图所示:22.重为6牛的小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它受到的重力.【考点】重力示意图.【分析】作物体的重力图示时,应先分析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利用所给出的标度,画出这个力即可.【解答】解:重力的大小为6N,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小球的重心,如图所示:.23.在图中根据凸透镜的性质,完成以下光路图.【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分析】仔细观察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根据凸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解答】解: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如图所示:四、计算题(共12分)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24.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看到如图所示的两个交通标志牌,其中“120”表示汽车在高速公路的最高行驶的速度.问:①若一辆旅游车以10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标志牌到上海需要的时间.②若一辆轿车以高速公路最高时速在沪宁高速公路行驶了1.5小时,则轿车通过的路程.【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①知道从标志牌到上海的路程和旅游车的速度,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从标志牌到上海需要的时间;②知道轿车再高速公路的最高时速和行驶时间,根据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轿车通过的路程.【解答】解:①由交通标志牌可知,从标志牌到上海的路程s=50km,由v=得,从标志牌到上海需要的时间:t===0.5h.②汽车在高速公路的最高行驶的速度v′=120km/h,由v=得,轿车通过的路程:s′=v′t′=120km/h×1.5h=180km.答:①从标志牌到上海需要的时间为0.5h.②轿车通过的路程为180km.25.质量为0.2千克的苹果竖直向上抛出,运动中所受空气阻力总与运动方向相反,且大小恒为1牛.求:①苹果受到的重力的大小.②在图中画出苹果上升过程中所受力的示意图(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③苹果在上升过程中所受的合力大小及方向.【考点】重力的计算;力的示意图;力的合成与应用.【分析】①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可求物体的重力;②苹果上升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分析各力画出力的示意图;③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其合力大小为两个力的和,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解答】解:①苹果所受的重力为G=mg=0.2kg×9.8N/kg=1.96N;②苹果上升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1.96N的重力G和竖直向下1N的阻力f作用,示意图如下:③苹果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下的阻力f作用;故合力大小为F合=G+f=1.96N+1N=2.96N;方向为竖直向下;答:①苹果受到的重力的大小为1.96N.②如上图;③苹果在上升过程中所受的合力大小为2.96N,方向竖直向下.五、实验题(共24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26.在“用天平测质量”的实验中,先把游码移到零刻度处,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刻度盘的中央;然后在左盘放被测物体,另一盘中放砝码,并适当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此时砝码和游码如图所示,所测物体的质量为62克.【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分析】天平的使用:①使用前的操作: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移动游码到零刻线处;调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②使用时的操作:左盘放物体;用镊子在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③天平的读数:右盘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看游码左边缘).【解答】解:(1)天平使用前放在水平台上之后,先移游码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2)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标志是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此时横梁水平;(3)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4)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是m码=50g+10g=60g,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是m游=2g,物体的质量是m=m码+m游=60g+2g=62g;故答案为:平衡螺母;指针;左;62;27.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它的名称是弹簧测力计,最小分度值是0.2牛,测量范围是0~5牛.此时示数为3.4牛.【考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分析】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每相邻的两个小格所代表的力的大小.读数时要注意从零刻度读起,在明确分度值的前提下,数准格数.【解答】解:图中的测量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观察弹簧测力计可知:测量范围为0~5N,从0~1N之间一共分出了5个小格,所以每个小格就是它的分度值0.2N;测力计的指针在3N以下第两个小格处,示数为:3N+2×0.2N=3.4N.故答案为:弹簧测力计;0.2;0~5;3.4.28.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强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其中作为平面镜的器材是玻璃板,A、B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实验时点燃A蜡烛,从A蜡烛一侧观察并移动B蜡烛,直到B蜡烛好像都被点燃似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通过实验,小强得出以下结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其判断的依据是在像的位置放置光屏,并观察其上是否有像存在.实验中,要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以及物像连线与镜面的夹角关系.【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1)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在物体的一侧既能看到蜡烛A的像,又能看到替代蜡烛A的蜡烛B,确定蜡烛A的像的位置.当蜡烛B好像点燃了一样,可以确定像位置;(2)用光屏承接物体的像,来判断像是实像还是虚像;(3)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当物像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说明物像大小相等;刻度尺在实验中并不是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的,而是测量像到镜的距离,测量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的关系.【解答】解:(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可以同时观察蜡烛A的像,同时也能看到代替蜡烛A的蜡烛B,能确定像的位置.当蜡烛B好像被点燃似的,这样可以像的位置;(2)光屏可以承接到实像,不能承接虚像,所以在像的位置放上光屏,如果光屏上得不到像,可判定平面镜成的是虚像;(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平面镜比用玻璃板能更高的确定像的位置,所以作为平面镜的是玻璃板;为了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所以所选两段蜡烛相同,实验时移动没有点燃的蜡烛直到看上去好像点燃了似的,说明此时像与物重合,并且注意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并测量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206-2025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程丹参
- 几分包合同范本
- 农村耕地流转合同范本
- 产品免责合同范本
- 仓储临时合同范本
- 化妆产品合同范本
- 信息验收合同范例
- 书法装裱售卖合同范本
- 农村集体资源招租合同范本
- 免除追偿工伤合同范本
- 2024年-ITSS新标准培训学习材料
- 第2课《让美德照亮幸福人生》第2框《做守家庭美德的好成员》-【中职专用】《职业道德与法治》同步课堂课件
- (正式版)SHT 3227-2024 石油化工装置固定水喷雾和水(泡沫)喷淋灭火系统技术标准
- 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模)(附答案)
- 前庭功能锻炼科普知识讲座
- 供应链战略布局与区域拓展案例
- 上海话培训课件
- 注塑车间绩效考核方案
-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专项练习26篇(含答案)
- 诵读经典传承文明课件
-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3 教材习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