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孟子荀子思想区别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考过的学校:【简答/论述】:11海南,14湖北大学,18石河子大学,10苏州,12江西,17海南,20石河子大学,18中国海洋,20云南大学孟子和荀子都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然而二者的教育思想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区别:(一)共同点1.在教育作用问题上,孟子和荀子没有什么分歧,二者都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孟子认为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高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教育的社会作用则是“行仁政”“得民心”。荀子也是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他指出凡人都可以通过“化性起伪”,改变自己的恶性,化恶为善,而成为君子甚至禹那样的高尚人物。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的共同结果。2.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上,二者也有相同的见解,即都认为培养统治人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并且都强调道德教育是教育内容中的重要方面。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决定了他的教育内容是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体。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这一点,与荀子的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立法的“贤能之士”的教育目标是不冲突的,而荀子整理“五经”为教育内容,与孟子“孝悌”的教育内容更是一脉相承。(二)不同之处1.在人性论上的分歧是二者最大的区别。孟子肯定“性善论”,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这四个“善端”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因而从理论上讲,人人皆可为尧舜。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的境地,就可以成为圣人。相反,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善端”受到破坏,心灵遭到“陷溺”,就会成为小人、恶人。荀子学说中最突出的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它完全排除任何后天人为的因素。这就是说,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而后天习得者为“伪”。荀子指出孟子所说的人性善,实质上是“伪”而不是“性”,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人的善意是后天习得的。这一点较孟子的“良知”“良能”具有更多的唯物主义色彩。2.由于哲学观和人性论上的区别,导致孟子和荀子在教学思想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孟子主张“内发”,而荀子更倾向于“外铄”。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孟子比较强调“思”,主张深造自得,专心致志;而荀子更提倡“学”。孟子的这种观点是受其唯心主义思想影响,夸大“思”的作用而忽视“闻见”,过多强调理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上,孟子将其视为“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把它看成是发扬人天生的善性过程,唯心主义的倾向较重;而荀子把教学过程看成是闻见、知、行三个环节,更可贵的是强调学是要落到实践上,充分反映其唯物主义的思想,具有较多的客观性。以上就是孟子与荀子二者在教育思想上的相同与分歧的分析,应该说,二者都有值得我们吸收、发扬的可贵之处,对于他们各自的缺陷,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借鉴吸收。
浅谈儒家中孟子与荀子思想架构的不同孟子与孔子都是儒家学派中造诣无穷的思想政治家,却在儒家核心问题人性论上的看法大相径庭。教化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孟子荀子不同的人性论观点更体现出这一特征的内在张力和融通性。(图片来自于网络)孟子对于教化的观点: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认为人的天赋是平等的,且人的本质是纯良的,因此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的观点。孟子强调“仁义礼智根植于心”、“人无有不善”,但是他认为人的道德观念以及一些道德品质受到后天所经历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影响形成的,所以他认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但是需要通过教化,教育的手段来扩大善端,从而使拥有善良本性的人升华到圣人的境界和品质。荀子对于教化的观点:荀子继承了孔孟学说一部分教化思想,但是他并不赞同孟子“善起四端”的说法,而是主张“人性本恶”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人生而好利,人恶的本性使有了争夺斗争,人本来没有礼义辞让等修为,因人的本能“性恶”
人与人在交往中产生奸诈阴险,不再忠信于别人,所以用严格的法律教化,规章制度来改变人的恶之本性。对于孟子与荀子思想观点的讨论:首先,孟子和荀子在教化思想中对于人性的立论不同。
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心”经过发展壮大又会成为“四性”,即“仁、义、礼、智”,四性可以说是人类最为基本的社会属性,“四性”经过环境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便会成为“善性”。而荀子是性恶论的代表,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本身自带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人的本性让人生而好利,人的欲望催生了人类社会关系中存在的黑暗。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观在立论上是截然相反的,便产生了“性善”“性恶”两种相对立的观点。其次,二人的政治主张并不完全相同。孟子提出“推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的“仁政”,荀子则提出“隆礼重法”的“礼治”。在他们的政治主张中,对于法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两者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孟子的仁政主张,以人的本性表现为善作为出发点,其重要的基础就是仁义和孝悌。他明确提出以礼率法、法屈于礼,认为以仁义、孝悌为核心的礼在维护君王统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要高于法。仁应是“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统治者有不忍人之心,被统治者也有不忍人之心,用人自然体现出来的恻隐之心,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来治理国家,便是仁政。荀子则既重视“礼”,同时也重视“法”,提出了“隆礼重法”的主张。他认为儒家之礼作为伦理道德规范,主要是靠社会舆论、道德自律、传统风俗习惯等力量来进行维护的,其制裁系统虽有独到的优点,但面对恶的人性,其力量和强度都显得有所不足。而法是国家确定并强力实施的,它依靠强大的国家,足以从容地克服礼所不能约束控制的社会,因此只有礼与法相互配合,共同作用,才能够真正成为有效的治国之道。荀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动车辆租赁协议2024精简
- 房产交易中介服务协议2024
- 2024年度四人股权投资合作协议
- 2024上海市二手房买卖合同及其5G网络覆盖权益的约定
- 2024年影视制作公司与电视台之间的 broadcast 协议
- 2024区块链技术应用研发与推广承包合同
- (2024版)医疗服务合同协议模板
- 2024年度奥菱达电梯有限生产设备租赁合同
- 动火作业审批表
- 2024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转让合同
- 浮动码头施工方案
- Poka-Yoke防错技术(完整版)
- 保安交接班记录表(2)
- 神明—EZflame火焰检测系统
- 个人简历求职简历课件.ppt
- 2018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在母语的屋檐下
- 新青岛版五四制2021-2022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指导
- 小学四年级音乐课程标准
- 民用机场竣工验收质量评定标准
- 双向细目表和单元测试卷及组卷说明
- 离子色谱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