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王宾像群带饰造型与服饰文化_第1页
乾陵王宾像群带饰造型与服饰文化_第2页
乾陵王宾像群带饰造型与服饰文化_第3页
乾陵王宾像群带饰造型与服饰文化_第4页
乾陵王宾像群带饰造型与服饰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乾陵王宾像群带饰造型与服饰文化

乾陵王宾形象有四种不同形状的褶皱绷带,其中一种在研究后确认为褶皱囊肿。其余三种的名称和用途功能是什么?至今未能引起人们注意,更不用说是对它进行研究了。本人依据目前掌握的一些资料对其它三种试做一番探讨,不足之处愿方家贤士不吝指教。依据这三种带饰的形状,暂且称为圆形带饰、长方形带饰和长条形带饰。一、唐西州各地区的草原独立雕塑者这种带饰以高浮雕手法直接雕刻在石人的腰带上,因囊袋中心鼓起,酷似圆形而称之。整体轮廓完整,造型小巧,浑圆美观,从残存现状和雕凿的痕迹来看,带饰与腰带之间以带扣相连。带饰最大者为西群王宾像编号第九号,直径为19厘米,最小者为东群编号第25号,直径为10厘米,其厚度均在0.8厘米左右(图一)。石雕细节部位虽有残损,但不影响对全貌识别和整体判断。若与腰带上其它带饰相比,数量很少,仅仅只有四件,其中西群三件,东群一件。佩戴位置也不尽相同,西群的三件有两件佩戴在腰的右侧,一件在左侧;东群的在腰之右侧,所佩戴的四尊石人当中只有一尊身份目前得到完整确认,即黙啜使移力贪汗达干。其余三尊由于资料的欠缺和石刻本身的风化导致无法辨认确定,仍需再做细致的努力。所以,带饰佩戴在任何部位似乎不能充分说明问题,反映出任何含义。目前能帮助我们深入探讨这批带饰的名称和用途的资料较为丰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第一,大约6至8世纪时期的一大批被业内称之为草原石人。这批石人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王博、祁小山两位先生所著的《丝绸之路草原石人研究》一书中。在该书展示的大量石人照片和线描图中,我们发现大多石人的腰带上几乎都悬挂着一件与王宾像造型相同的圆袋形带饰。现从书中选择九幅具有明显特征的形象列图于后。1.位于蒙古乌布苏省察干哈日汗县境的乌兰伊热根特哈麻日一号石人(图二,1),2.米世克古尼和乌依兹津旺胡日之间草原上的米世克古尼石人(图二,2),3.阿尔东捷别石人(图二,3),4.收藏于哈萨克斯坦国内的东哈萨克斯坦州博物馆石人(图二,4),5.新疆阿尔泰地区青河县境乔夏墓地石人(图二,5),6.富蕴县水泥厂附近发现的石人(图二,6),7.塔城地区浪果特石人(图二,7),8.塔城地区3号石人(图二,8),9.新源县野果林改良场石人(图二,9)。以上石人都位于墓地,书中均以墓地石人称之。第二,在昭陵博物馆收藏的唐太宗昭陵的十四国蕃君长石像与唐肃宗建陵蕃酋石像的腰带上也发现与乾陵王宾像相似的圆形带饰,尽管石雕残缺不全,但身之腰带及其带饰较完整,具备参照性(图三)。第三,在唐金乡县主墓、唐节愍太子墓出土的陶俑身上也能见到这种小小的圆形带饰。第四,在早期的石窟壁画和出土的域外胡人墓葬石椁上,这种圆形带饰也有展示。如开凿于公元6至7世纪位于新疆吐鲁番拜城县克孜尔千佛洞第189窟主室西壁的一幅壁画,画面右边那位供养人的腰右侧悬挂一件圆形袋囊和一把佩刀(图四)。在隋虞弘墓出土的石椁外壁浮雕第二幅图像中,那位侧身向右站立、双手捧着一件大高足杯的青年男子,其身左侧悬挂一件圆形袋囊(图五)。从所展示的图像资料中可见,佩戴者几乎均为域外胡人,从数量上讲,尤以草原石人,特别是突厥时期的石人所佩戴的数量最多,袋囊雕刻特征最为明显。似乎表明这种带饰最早可能是突厥人发明的。那么,它是作何用呢?名称又叫什么?同样考古发现给出了答案。在俄罗斯阿尔泰地区的一批墓葬中,特别是公元6至8世纪时期的墓葬中曾经出土过死者腰带上以带扣相连所悬挂的一件以绸料所做的小袋,小袋内装有铁火镰、燧石、火绒和护身符等一些打火用具。主持发掘的前苏联考古学家吉谢列夫认为,死者身上这种小袋以带饰相扣垂悬在死者的腰带上,其实就是当时人们盛装打火用具的一种袋具。王、祁两位先生据此认为,草原石人腰带上的这种圆形袋囊其功能与出土的小袋一样都是用以盛放打火用具的物件。通过以上资料对比分析,本人认为乾陵王宾像与这批草原石人腰带上的圆形带饰造型、大小、结构几乎相同,那么,它也就是盛装取火用具的物件,具体说就是随身携带的内装取火所用燧石、火绒和火镰的小袋。如果此说正确,那么,乾陵王宾像第二件带饰就有了准确的名称即古代人所使用的火石袋。在所引上述资料中,佩带者均为游牧少数民族人物,因为他们过着游牧不定的生活,随水草而居,饮食以烧烤肉类为主,随身携带取火用具则是必备物品之一。可见当初用途的确是出于解决生活中的取火难题。而到了隋唐,这种很不起眼的生活小物件一传到中原,因为小巧玲珑、且造型美观、携带方便的缘故便深受广大民众的接受和喜爱。一度列入了政府文武百官服饰制度当中,成为官员腰间必佩之物,唐代文献上所记载的蹀躞七事,就有火石袋一事。如《旧唐书·輿服志》云:“……□武官五品已上佩蹀躞七事,七事谓佩刀、刀子、砺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也”。说明佩戴火石袋已成为朝廷规定的动作之一。根据现存确认的36人乾陵王宾像名单来看,他们大都来自西域某些国家和地区,是一批被称为胡人、且身居五品以上的政府官员,随身佩戴火石袋这一做法,不但是对传统习俗文化的继承,更是对当时服饰、佩饰制度要求的体现。进一步印证了唐代文献中关于火石袋的相关记载,也全面形象的展示出这种小物件的原貌,增强了当今人们对它的直观了解与充分认知。也是唐代服饰制度吸收外来文化,造就独特服饰风格的例证,无疑为唐代服饰园地增添了一朵奇葩。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正仓院藏有一件唐代香囊实物,名苏方罗香囊,其造型与草原石人,帝陵石刻,绘画资料中的圆形袋囊一样也为圆形。据此有人分析认为,唐代人所佩戴火石袋的形制很可能与这件香囊实物差不多。另外,唐代考古图像中常常可以见到许多类似于火石袋的小物件,有圆形的,有椭圆形的,还有蚕豆形的。名称上有称鞶囊的、算囊的、承露盘等。虽不是实用品,却极其精致,推测可能就是这种火石袋的遗制。若是,则草原游牧民族发明的火石袋就是它们的源头。二、日本文化中的鱼袋本文探讨的第二种带饰为长方形带饰(图六),也是以高浮雕手法雕出一长方体,平均通长17公分,宽7公分,厚度一般在3公分左右。雕刻手法细腻,细节部位表现完整,以明显的带扣方式悬挂在腰带上,虽是石雕作品,但看起来显然是一件生活中的实用品。这种带饰常与长条形带饰配合,一起佩挂在腰的左侧,长条形带饰在前,它在后,若单独佩挂则在腰的右侧,似有一定讲究,有待于再作探讨。这种形状的带饰在其它考古图像资料中也屡屡见到,如唐韦泂墓、唐永泰公主墓、唐李宪墓、唐李妫墓等,在其墓葬出土的石椁和石门上均可见到线刻男侍腰间的长方形带饰。同样在残存的昭陵十四国蕃君长和唐肃宗建陵蕃酋像的腰带上也能见到与王宾像规格大小,造型形状相差无几的石雕刻带饰(图七)。虽建陵石刻带饰有残缺,但大体轮廓尚在,不影响对比性的存在。在章怀太子墓、敦煌壁画等绘画中也有类似的图像资料被发现(图八、九)。值得注意的是在传世的绘画作品中也能看到这种形象,如著名的《步辇图》和《凌烟阁功臣像》(图一○)。仔细观察图像中的带饰,其造型规格大体相差无几,外型如长方形囊匣,顶面有连续拱形突起形状。结合相关文献经考证可知,这种造型的带饰就是我国隋唐时期政府官员随身携带的盛放鱼符的袋子鱼袋。鱼袋在唐代典籍里多有记载,人们也比较熟悉,如史书上经常提到的“金紫”就与它相关,它与隋代开始推行的品官服色即“品色衣”这一新的规定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的章服制度。但鱼袋的直观形象是什么样子,一直是人们关心、并渴望看到的,现在终于有了目睹的实物,且是具有规格大小,形状尺寸特征的实用鱼袋。但提供帮助的文献资料并非在我们国内,而是在国外找到的,是一部由外国人记载的资料,确切的说是一部日本文献。在我国东邻日本,有一位医生出身的学者,名寺岛良安,他曾经于公元1713年编纂出版了日本首部百科辞典《倭汉三才图会》,全书共105卷,在卷26《服玩具篇》中绘有一幅图(图一一),图上清晰的出现两件长方形鱼袋,下面配有文字,注明“鱼袋”二字。其形状与王宾像及其它考古资料所见十分相同,在随图所配的汉文字中有详细的说明:“事物纪源云,昔三代以韦为之,唐久视元年十月十三日改公卿用金饰鱼袋,四品银,五品可佩饰也。”孙机先生是公认的研究古代日常生活用品的大家,对章怀太子墓出土的卫士像身上的鱼袋,起初也不知为何物,也是从《倭汉三才图会》一书中找到答案的,于是在《我国古代的革带》一文中写道:“……ue126从而可知乾县章怀太子李贤墓、莫高窟108、156窟等处壁画中男像腰间佩带的长方形、顶部或有连续拱形状突起物的小囊匣就是鱼袋。”尽管章怀太子墓卫士佩戴的是一件黑色鱼袋,却与宋人程大昌在《演繁露》卷六中所提到的“黑韦方直附身者,始是唐世所用以贮鱼符者”记载均相吻合。依据上列文献记载,通过大量的考古资料对比分析,再参考王宾像的身份、品秩等相关信息,使我们对乾陵石人身上的长方形带饰,就是当年唐代政府文武百官所随身佩戴的盛放鱼符的鱼袋之结论更加确信无疑。至此,关于乾陵王宾像身上所佩戴的第三种带饰也有了准确的称呼。许多研究表明,依靠日本方面的资料对于解决中国古代特别是对于探讨隋唐时期的相关问题大有帮助,因而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日本学者研究古代衣食住行时,往往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中国王朝特别是隋唐王朝的影响。所以在对唐代服饰特别是对这类很不起眼的小物件进行深入探讨时,日本方面的资料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上述考证的鱼袋即是一例。说到鱼袋,势必涉及到鱼符。鱼符是我国古代契约文书之一,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佩饰物件。起源于隋,盛行于唐,延至宋。按其功能用途分为三类:用于调动军队的、更换首领的铜鱼符;用于标明官员身份的随身鱼符;用于出入宫门、开关宫门的交鱼符、巡鱼符等。其中随身鱼符,顾名思义就是将鱼符盛放在一个专门量身定做的“鱼袋”内,随身佩挂在腰间革带上。这是朝廷专门为官员出入宫禁防止诈伪而设立,由皇上亲自颁赐给官员的一个类似于当今居民身份证性质的凭证。因为是皇上亲自授予,当为一种极大的荣耀,也很受人们的重视。随身佩戴鱼符之制约在高宗永徽期间形成比较完备的鱼袋制度。中宗、睿宗时期随身鱼袋又成为官员常服中紫服、绯服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凡是赏赐紫服、绯服,同时也要赏赐佩戴的鱼袋,鱼袋上的纹饰规定为三品饰金,四五品饰银,依此而成为身份等级的象征。于是,在文献中就有了“赐紫金鱼袋”、“赐绯鱼袋”这样的记载。鉴于目前对于鱼符与鱼袋等方面的研究已有成果面世,本文不再赘述。但要提及的一点就是最初的鱼袋是用布帛一类的软布料做成的,唐人张鷟在《朝野佥载》里就说道“彩帨为鱼形,结帛作之,取鱼之像。”既然是以布帛料所做的鱼形,所以就有了“袋”的称呼。此形象在传世的绘画作品《步辇图》中可以见到。该图中有一位文职官吏,双手执笏,腰带之下垂一佩饰,以布帛缚结而成,印证了“彩帨为鱼形”的文献记载。有人认为这可能就是早期的鱼袋形状。后来这种布帛料所做的鱼袋,则以木料做成的一个比较规整的长方形的匣子所取代,匣子外裹皮革,皮革外再以玉或者金、银图纹饰,堪称当时一种全新的、比较独特的鱼袋,乾陵王宾像腰带上的鱼袋就是这种实物例证。但布帛的鱼袋并未完全消亡,仍有存在,章怀太子墓石椁上就镌刻着一位宦官腰佩布帛的鱼袋例子。有唐一代,鱼袋的佩戴并非人人都有资格,也不是任意佩戴,它有着明确的规定与严格要求。当时施行这一制度之初就明确规定,开府仪同三司及京官文武职事四品、五品以上,皆给随身鱼袋。从考察王宾像的实际状况来看的确如此。史书记载与研究表明,这批石人的官职都在五品以上,有的达到官居一品的程度,级别是相当高的。又从残存的状况看,共有42尊雕有鱼袋,占到总数的68.8%,其中西群20尊,东群22尊。42尊当中进一步明确身份的共有8尊,如骠骑大将军行左卫大将军昆陵都护阿史那弥射、吐火罗王子特勤羯达健、石国王子石忽那等。如此高的比例,再次验证了史书对当时状况记载的准确与明了。虽说鱼袋是属于腰带上的一件小小带饰,但在形成唐代鱼袋制度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就是有了它,颇具特色的唐代鱼袋制度以至于后来所形成的章服制度才显得内容丰富、多姿多彩。所以,这批石雕鱼袋是难得的唐代实物资料,在深入探讨唐代服饰、佩饰制度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利用。三、银柄刀的制作这种带饰如图所示(图一二),在61尊王宾像中,总共有19尊雕刻这种带饰,其中东群13尊,西群6尊,东群多于西群。在规格上最长的约有32公分,最短的22公分,直径约在3~4公分之间。在连接方式上采用一条较窄的带子以带扣方式通过腰带的銙眼竖挂在身之左侧,但多数銙眼未见,仔细观察也未见雕凿痕迹。只有一两尊銙眼清晰可见。若与鱼袋同时出现在腰带上,则鱼袋在前,物件在后。仔细观察带饰本身,有几件外表上还可看到隐隐约约的纹饰痕迹,推测当初雕刻的实物富有装饰效果。虽经长期的风雨侵蚀,带饰本身多有残损,但完整的轮廓尚在。对于这件带饰的考证还必须是实物和文献记载这两条途径。从实物上讲只能从相关已有的带饰上去着手。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表明,隋唐时期直至宋辽,有身份男士的腰上都系有蹀躞带,带上佩挂若干件生活小物品,其中就有一至两把刀具,其中长刀具的外观形状与王宾像的这件带饰很相似,都呈长条形状,长短、宽窄尺寸也相差无几。所以,推测这件长条形的带饰很可能就是佩挂在腰部的一把刀具。如果说这样推测得出的结论不足以服人的话,那么,我们还可从考古发现中找到有力证据。刀具佩戴在腰带上的实物在考古发掘中多有出土,例如1986年6月发掘的辽陈国公主墓中,就出土了六件形制各异,质地不同的带具,其中在驸马腰部所系的银蹀躞带中,右侧佩挂一把比较完整的被称为琥珀柄的银刀和刀鞘,刀子形状制作精美,亦如唐代的金装刀子。刀连柄通长30.4、刀鞘长32、口径2~2.6厘米,刀和刀鞘的长度、宽度都接近王宾像的长条形带饰。其修复后的完整带具、带饰等也在该报告中得以展示。在内蒙古博物院收藏着一件经修复后的唐时期的狩猎纹金蹀躞带,带上佩挂一件长约26.6、口径约2.5厘米的内装一把被称之大刀的刀鞘,蹀躞带的年代与乾陵王宾像相同,刀具的具体规格也接近王宾像的带饰尺寸。该院还收藏着另外一件刀具,称为银柄刀,为辽代中期,其通长达到37厘米,比王宾像的尺寸更长。通过实物资料可见,上述所列刀具在其形状上与王宾像相似,均为长条形状,在佩挂位置上都垂悬于腰带上,且都是通过一条较窄的皮带以带扣的方式竖挂在腰部,两者在形状、位置和佩挂方式上非常相同,相同概率是相当明显的。这就再次证明,上述推测得出的长条形带饰是刀具的结论是可信无疑的。为了进一步验证此结论的准确性,我们还可从距离王宾像雕刻稍后的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以及玄宗时期的韦泂墓、唐李宪墓出土的考古资料中再找到一些资料以此作为更充分的补充说明。在这几座墓葬出土的石椁或者石门上都有线刻的人物形象,其腰带上可见佩挂带有刀鞘的刀具,刀鞘外表刻有纹饰,极其精致美观。还有一条资料也是从国外找到的。目前,在网上大量晒有日本正仓院藏有若干把标明规格大小、刀鞘色泽、刀具来龙去脉、功能用途以及收藏地点的唐代刀具实物,实物的形状与王宾像相同,惟比王宾像略短。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国家珍宝帐》所记载、目前收藏在日本正仓院的“绿牙拔缕把鞘御刀子”、“斑犀把白牙鞘御刀子”和“银饰嵌宝石唐短刀”等刀具制作相当精美,是一批非常高贵的刀具。特别是刀鞘外表装饰华美,色泽艳丽。有学者认为这些都是当年流入日本的唐代佩挂于蹀躞带上的实物,或者是流入日本后在日本本土进行模仿唐代原物所生产的刀具。如银饰嵌宝石唐短刀,珍宝帐记载此物是“橘夫人奉物”,是由圣德太子妃从唐朝购得再奉纳给寺院的传世刀具,而且是有名有姓的、最高级别人物的实用品。因为这条资料是从国外找到的,所以弥足珍贵,也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另外,孙机先生在《中国古代的带具》大作中为读者展示了一件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另外一把唐沉香把鞘金银绘饰嵌珠玉刀子的线描图。以上这些资料不但对王宾像长条形带饰为刀具的结论再添一些重要证据,更重要的对于我们所列图像资料,尤其是刀具的直观认识提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