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阅读全文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用
人人文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规范
Codefordesignofintelligentmonitoringandcontrol
systemofcoalminesafetyproduction
GB51024-2014专用
主编部门:中国煤炭建设协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5年5月1日
人人文库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4北京
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专用
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规范
GB51024-2014
☆
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网址:www.jhpress.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3层
邮政编码:100038电话:(010)63906433(发行部)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三河富华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印刷
850mm×1168mm1/321.25印张29千字
2015年1月第1版2015年1月第1次印刷
人人文库☆
统一书号:1580242·516
定价:12.00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侵权举报电话:(010)63906404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寄本社出版部调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521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规范专用》为国家标
准,编号为GB51024—2014,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其
中,第5.2.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4年8月27日
人人文库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
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0〕43号)的要求,
由中国煤炭建设协会勘察设计委员会、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南京设
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总
结和吸取了近年来矿井智能监控建设发展的实践经验,特别是近
年来矿井智能监控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科研成果,并注意与相
关标准的衔接,同时经广泛征求意见,最后经审专用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5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系统设计,地面
机房,供电、防雷与接地。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
释,中国煤炭建设协会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南京
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
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
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至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
院有限公司(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浦东路20号,邮政编码:
210031),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人人文库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中国煤炭建设协会勘察设计委员会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东大智能化系统有限公司
·1·
天津中煤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合肥工业大学高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起草人:刘延杰于为芹李定明张云禄王向宏
向运平帅仁俊薛乃达潘正云管清宝
林昕胡腾蛟郭光钧夏乃兵唐明光
刘杰峰
主要审查人:刘毅曾涛吕建红冯强沈涓
魏臻徐自军王瑞明鲜力岩姚义
胡家运翟炯
专用
人人文库
·2·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系统设计…………………(3)
3.1一般规定………………(3)
3.2监控及自动化子系统……(4)
3.3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系统…………………(5)
3.4信息管理系统……………(6)
3.5系统网络………………专用(7)
4地面机房…………………(10)
5供电、防雷与接地…………(12)
5.1供电……………………(12)
5.2防雷与接地……………(13)
本规范用词说明………………(15)
引用标准名录…………………(16)
附:条文说明…………………(17)
人人文库
·1·
书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2)
3Systemdesign……………(3)
3.1Generalrequirement……(3)
3.2Subsystemofmonitoringandautomation…(4)
3.3Systemofcomprehensivemonitoringandautomation……(5)
3.4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6)
3.5Computernetworks……专用(7)
4Computercontrolroomintheground…(10)
5Powersupply,lightningandearthing…(12)
5.1Powersupply……………(12)
5.2Lightningandearthing…………………(13)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15)
Listofquotedstandards……(16)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17)
人人文库
·2·
书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我国煤炭工业矿井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法规
和方针政策,规范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的工程设计,保证智
能监控系统设备的合理配备,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煤
矿管理现代化,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设计生产能力0.45Mt/a及以上的新建、改
建和扩建的煤炭工业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
1.0.3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应从我国国情及矿井具
体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专用材料;淘汰落后设
备,做到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1.0.4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
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人人文库
·1·
2术语
2.0.1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intelligentmonitoring
andcontrolsystemofcoalminesafetyproduction
由矿井监控及自动化子系统、矿井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系统、矿
井信息管理系统组成的,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信息管
理技术等,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总体监控系统。
2.0.2矿井监控及自动化子系统subsystemofmonitoring
andautomationformine
用于矿井某一安全和生产设备、生产环节专用、环境或系统的监
测、监控和自动化系统,实现对被控设备和环境的实时状态、数据
(或图像)信息进行采集、传输、监测、控制、联锁、显示、报警、重要
数据的存储、打印等功能,并能将信息实时传送至矿井的综合监控
及自动化系统。
2.0.3矿井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系统systemofcomprehen-
sivemonitoringandautomationformine
用于对全矿安全生产的综合管控平台;实现矿井各监控及自
动化子系统的集成与融合,并能将安全生产信息传送至矿井信息
管理系统。
2.0.4矿井信息管理系统mineinformationmanagement
system人人文库
由矿井安全生产信息和矿井办公信息构成的信息管理系统。
·2·
3系统设计
3.1一般规定
3.1.1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
2应具有容错性和冗余性;
3应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
4应具有互联性和可扩展性;
5应具有实时性和可维护性。
3.1.2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的装备标准专用应根据矿井设计
生产能力、开采技术条件、生产装备和信息与自动化技术发展水平
等因素,经综合分析论证合理确定。
3.1.3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的功能划分与设备配置应根
据系统集成与融合、系统功能、设备性能、机房布置、传输方式、供
电方式、防雷与接地方式等因素确定。
3.1.4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总体结构,宜由矿井监控及自
动化子系统、矿井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系统、矿井信息管理系统组
成。
3.1.5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外,尚应符人人文库合现行《煤矿安全规程》及现行国家标准《煤炭工业矿井
设计规范》GB50215等有关规定。
3.1.6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地面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
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的有关规定。
3.1.7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地面建(构)筑物火灾自动报
警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3·
GB50116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
3.2监控及自动化子系统
3.2.1矿井监控及自动化子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范围,应根据采
煤、掘进、运输、提升、通风、压风、供电、排水、地面生产系统等矿井
主要生产和辅助生产系统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确定。
3.2.2矿井主要生产和辅助生产系统的控制方式,应根据生产环
节或系统要求确定,可采用自动化、半自动化、集中控制等方式。
3.2.3矿井各监控及自动化子系统可包括下列系统:
1安全监控系统;
2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
3瓦斯抽采(放)监控系统;
4煤矿自然发火监测系统;专用
5矿山压力监测系统;
6地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7制氮站监控系统;
8防火灌浆站监控系统;
9井下带式输送机集中控制系统;
10井下轨道运输及无轨胶轮车运输信号监控系统;
11主井提升监控系统;
12副井提升监控系统;
13通风监控系统;
14排人人文库水监控系统;
15采煤工作面生产监控系统;
16空气压缩机站监控系统;
17矿井水处理站监控系统;
18生活污水处理站监控系统;
19日用消防泵房监控系统;
20锅炉房监控系统;
·4·
21地面生产集中控制系统;
22供配电监控系统;
23煤炭产量监测系统;
24井下降温系统;
25瓦斯综合利用系统;
26矿井视频监控系统;
27矿井调度室大屏幕显示系统;
28地面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29公共安全系统;
30矿井能耗监控系统;
31地面机房监控系统;
32其他监控系统。
3.2.4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应对紧急避险设施内专用的氧气,以及紧急
避险设施内、外的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温度等环境参数进
行实时监测。
3.2.5矿井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应在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出入
口或应急逃生出口分别设置监测分站,并应对出入紧急避险设施
的人员进行实时监测。
3.2.6矿井视频监控系统应在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出入口或应急
逃生出口以及避难硐室内设置本质安全型摄像机。
3.2.7矿井监控及自动化子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煤炭工业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装备配置标
准》GB50581人人文库、《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
AQ1029和《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AQ1048的有关规定。
3.3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系统
3.3.1矿井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系统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具备对子系统信息的采集、传输、整合等功能;
·5·
2应实现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综合显示、综合报警、数据存
储、信息发布和信息上传等功能;
3应实现对网络的管理、故障诊断和维护等功能。
3.3.2矿井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系统宜配置通用监控组态软件、数
据采集软件、数据库软件、中间件软件、操作系统软件、安全管理软
件等,并宜选用通用、标准、开放的模块化组件软件。有条件的矿
井可冗余配置。
3.3.3矿井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系统应根据监控及自动化子系统
参数的实时性要求,确定数据采集周期和控制指令反应时间。
3.3.4矿井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系统数据存储设备容量应满足重
要安全生产数据、图像存储时间不小于1a的要求。
3.4信息管理系统专用
3.4.1矿井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矿井信息管理范围和信息管理
水平。矿井信息管理系统宜由矿井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和矿井办公
信息系统组成。
3.4.2矿井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宜包括数据库软件、操作系统软
件、安全管理软件、应用软件等,并宜选用通用、标准、开放的模块
化组件软件。应用软件应具有可升级的能力。
3.4.3矿井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宜建立管控一体化软件平台,并宜
形成集数据整合、处理、通信、监控、综合智能判断、显示和存储等
综合数据应用软件系统。
3.4.4矿井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宜具有对矿井综合监控及自动化
系统的信息处理人人文库、分析和故障诊断功能,并可实现对生产计划、安
全状况、设备性能、系统能耗及运营水平等安全生产信息的管理。
3.4.5矿井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应建立矿井灾害应急预案处理系
统。矿井灾害应急预案应包括避险设施位置和避险路线,并应具
备与报警和监控系统的联动功能。
3.4.6有条件的矿井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宜建立支持决策的专家
·6·
辅助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3.4.7矿井办公信息系统应根据企业的部门设置、管理水平建立
应用软件系统,宜建立与集团公司(或上级)信息系统信息交换。
3.4.8矿井办公信息系统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具有矿井运营所需的人、财、物、产、供、销、技术等办公
信息综合管理功能;
2应具有数据存储、信息发布、网络会议、综合查询等功能。
3.5系统网络
3.5.1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网络应根据需求,统一构建网
络结构。
3.5.2矿井监控及自动化子系统网络传输方式,应根据各子系统
的安全要求、功能要求、技术条件等因素确定,可专用采用现场总线、工
业以太网或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等传输方式。
3.5.3矿井各监控及自动化子系统网络宜采用转换接口接入基
于TCP/IP协议标准的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网络。
3.5.4矿井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网络宜基于TCP/IP协议标准和
工业以太网技术。主干网络传输速率不宜低于1000Mb/s。
3.5.5矿井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网络干线宜采用光纤传输方式。
拓扑结构宜符合下列规定:
1有源光纤网络宜采用环形或双环形结构;
2无源光纤网络宜采用双总线或双环形结构;
3地人人文库面与井下宜分别构成环网;
4地面与井下环网宜采用两条不同路径敷设的光缆连接。
3.5.6矿井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网络应采用工业级设备,应支持多
种网络拓扑结构和冗余方式。网络故障重构自愈时间不应大于
300ms。
3.5.7矿井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网络核心层宜配置不少于2台核
心交换机,并应互为热备。
·7·
3.5.8矿井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系统应根据需求配置硬件,宜配置
服务器或小型机、综合监控工作站、数据存储、安全管理、显示和打
印等设备。有条件的矿井可冗余配置。
3.5.9矿井综合监控及自动化有源网络和无源光纤网络应符合
下列规定:
1有源网络的最大传输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100Mbps光端口,多模光纤最大传输距离不应小于
2km,单模光纤最大传输距离不应小于20km;
2)1000Mbps光端口,多模光纤最大传输距离不应小于
500m,单模光纤最大传输距离不应小于10km;
3)电端口,矿用阻燃电缆最大传输距离不应小于100m。
2无源光纤网络的最大传输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之间的最大专用传输距离不应小于
10km。支持的最大分路比不应低于1∶32。
2)光线路终端和光网络单元之间的最大传输距离不应小于
20km。支持的最大分路比不应低于1∶16。
3.5.10矿用无源分光器宜选用具有1∶2(均分、5%&95%、
25%&75%、40%&60%),1∶4(均分),1∶8(均分),1∶16(均
分),1∶32(均分)等规格。
3.5.11矿用网络交换机应符合IEEE802.3协议,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应具备以太网光端口,并应支持全双工/半双工;宜具备以
太网电端口人人文库。
2宜具备CAN、PROFIBUS、LONWORKS、FF等工业现场
总线接口,并宜具备RS-485和RS-232等数据接口。
3宜支持环形等冗余网络结构。
4应具备初始化参数设置和掉电保护功能,初始化参数可通
过网络或编程接口输入和修改。
5应具备VLAN功能。宜支持SNMP等管理功能。
·8·
6宜具备流量控制、网络管理功能。
7应具备电源、工作状态、通信状态、自诊断和故障指示功
能。
3.5.12矿井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网络应与矿井信息管理网络联
网,并应采取实现两个网络物理隔离的网络安全措施。
3.5.13矿井信息管理网络宜采用基于TCP/IP协议标准和以太
网技术的局域网,并宜支持多种网络拓扑结构。主干网络传输速
率不宜低于1000Mb/s。
3.5.14矿井信息管理网络干线宜采用光纤传输方式。其拓扑结
构宜采用星形或双星形结构。核心层宜配置2台核心交换机或1
台双引擎核心交换机,并宜互为热备。
3.5.15矿井信息管理系统应根据需求配置硬件,宜配置服务器、
PC工作站、数据存储、安全管理、显示和打印等专用设备。
3.5.16矿井信息管理网络应根据矿区总体规划,实现与上级(矿
区或集团公司)计算机中心网络联网,并应采用安全设施制定网络
安全策略。
3.5.17矿井信息管理网络应在矿井地面生产、行政和其他辅助
办公及单身公寓等建筑建立综合布线系统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
统。
3.5.18矿井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点的数量宜符合下列规定:
1主要建筑的办公用房面积宜按5m2~10m2设置不少于1
个数据信息点;
2单身公寓每个房间宜设置不少于1个数据信息点;
3其人人文库他宜按需求设置数据信息点。
3.5.19矿井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的有
关规定。
·9·
4地面机房
4.0.1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机房,宜与矿井行
政办公楼合建或独立建设。
4.0.2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机房宜包括安全
生产智能监控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通信系统等设备机房及电源
室、进线室等机房。
4.0.3对于设置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内的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监
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机房,在确定机房的位置时,应对设备运输、管
线敷设、雷电感应和结构荷载等问题进行综合专用分析和经济比较。
采用专用空调的机房应具备安装空调室外机的建筑条件。
4.0.4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机房的位置选择
应远离强震源和强噪声源,并应避开强电磁场。当无法避开时,应
采取电磁屏蔽措施。
4.0.5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机房建筑平面布
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房平面宜布置进线和电源室、设备室、监控室、矿井调度
室等合用的综合机房,并宜布置办公室、休息室、备件室、卫生间等
辅助用房。机房面积宜留有设备增容和远期发展的余地。
2机房的位置宜接近用户中心,并宜便于出/入户布线和机房
间布线。电人人文库源室宜布置在与各系统中心站设备连接线最短的位置。
3机房的建筑平面和空间布局应具有灵活性。各系统合用
的综合机房主体宜采用大开间大跨度的柱网结构。内隔墙宜具有
可变性。
4机房不应与变配电室及电梯机房贴邻布置。
5机房不应设在水泵房、厕所和浴室等潮湿场所的正下方或
·10·
贴邻布置。当受条件限制无法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防潮措施。
6机房不宜贴邻建筑物外墙。
7与机房无关的管线不应穿越机房。
4.0.6对于设置视频监视器墙和大屏幕显示系统的矿井调度室,
在确定其使用面积和净高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矿井调度室使用面积应根据视频监视器墙和大屏幕显示
设备的数量、外形尺寸和布置方式确定,并应预留今后发展需要的
使用面积,且不宜小于100m2;
2矿井调度室净高应根据视频监视器墙和大屏幕显示设备高
度及通风要求确定,且不宜低于3.0m。大屏幕与值班人员的视距
宜根据大屏幕尺寸规格、安装结构形式和房间面积大小等因素确定。
4.0.7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机房除矿井调度室
外,其他机房净高应根据机柜高度及通风要求确定,专用且不宜低于2.6m。
4.0.8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机房的楼面等效
均布活荷载,应根据各机房设备的荷载要求确定。
4.0.9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机房宜装设防静
电地板。采用活动地板时,地板的安装高度不宜低于250mm。
4.0.10采用大屏幕显示屏时,图像质量指标宜符合下列规定:
1PDP显示屏屏幕尺寸为106.68cm及以下的图像分辨率
不宜低于1024×768,屏幕尺寸为106.68cm以上的图像分辨率不
宜低于1366×768;
2LCD显示屏屏幕尺寸为48.26cm及以下的图像分辨率不
宜低于1280×1024,屏幕尺寸为48.26cm以上的图像分辨率不宜
低于1600×1200人人文库;
3DLP投影显示屏屏幕尺寸为127cm及以上的图像分辨率
不宜低于1024×768。
4.0.11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机房设计除应符
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
计规范》GB50174的有关规定。
·11·
5供电、防雷与接地
5.1供电
5.1.1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机房用电负荷应
为二级负荷,并应由两回路电源供电。当一回路电源发生故障时,
可实现自动切换。
5.1.2地面中心站机房电源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额定电压应为220V/380V,允许偏差应为±10%;
2频率应为50Hz,允许偏差应为±5%;
3总谐波畸变率不应大于5%。专用
5.1.3井下设备电源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额定电压应为36V/127V/220V/380V/660V/1140V,允
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用于井底车场、主运输巷应为-20%~+10%;
2)其他井下场所应为-25%~+10%。
2频率应为50Hz,允许偏差应为±5%。
3总谐波畸变率不应大于10%。
5.1.4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机房应配置专用
配电箱。专用配电箱应设在电源室,配电箱的配出回路应留有裕
量。人人文库
5.1.5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机房供电电源容
量应按各系统、空调和照明等设备额定功率总和的1.5倍确定。
5.1.6单相负荷应均匀分配在三相线路上,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应
小于15%。
5.1.7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机房的备用电源,
应根据系统的需要配备在线式不间断电源。在电网停电后,备用
·12·
电源应能保证系统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2h。
5.1.8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机房备用电源,宜
按各系统集中供电配备,也可按各系统分散供电配备,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集中供电时,备用电源的容量应按各系统设备额定功率总
和的1.2倍配备;
2分散供电时,备用电源的容量应按各系统设备额定功率的
1.2倍分别配备。
5.1.9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井下设备供电电源,应采用变
电所专用电源开关设备及专用供电线路,并应配备本安不间断备
用电源。在电网停电后,备用电源应能保证系统连续工作时间不
小于2h,高瓦斯、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宜保证系统连续工作时
间不小于4h。专用
5.2防雷与接地
5.2.1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的电源线路、信号线路应采取
防雷措施,并应设置适配的浪涌保护器。
5.2.2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的下井电缆和光缆的铠装层、
屏蔽层、光缆金属件,应在入井口处采取防雷接地措施。
5.2.3装设在建筑物顶端或高于附近建筑物的室外摄像机,应设
置防雷保护装置。
5.2.4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机房由TN交流
配电系统供人人文库电时,接地形式应采用TN-S系统。
5.2.5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机房,必须采取等
电位连接与接地保护措施。
5.2.6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地面中心站机房的防雷与接
地宜采用共用接地系统。当防雷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
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值应按接入
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
·13·
5.2.7矿井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防雷及接地设计除应符合本
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的有
关规定。
专用
人人文库
·14·
本规范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专用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人人文库
·15·
引用标准名录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专用
《煤炭工业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装备配置标准》GB5058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
人人文库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规范
GB51024-2014
条文说明专用
人人文库
专用
人人文库
制订说明
《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规范》GB51024—2014,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4年8月27日以第521号公告批准、发布。
为了便于广大设计、生产、施工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
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规范》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写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
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并着重
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作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
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专用和把握规范规
定的参考。
人人文库
·19·
专用
人人文库
目次
1总则…………………(23)
3系统设计…………………(24)
3.1一般规定………………(24)
3.2监控及自动化子系统……(24)
3.3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系统…………………(24)
3.4信息管理系统……………(25)
3.5系统网络………………(25)
4地面机房…………………专用(29)
5供电、防雷与接地…………(31)
5.1供电……………………(31)
5.2防雷与接地……………(32)
人人文库
·21·
专用
人人文库
1总则
1.0.1本条阐明了制订本规范的依据和目的。
(1)国家颁发的一系列与煤矿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方
针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
法》等,是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宏观指导的根本法规,是制订本规
范的基本原则和依据,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2)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是在煤炭工业矿井监测
监控的基础上,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经过逐
步摸索和不断发展,才有了现在的比较适合国情专用的智能监控系统。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间一直缺少一部工程设计标准用以指导系
统工程设计。因此,认真分析、总结十多年来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
控系统发展的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特别是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
智能监控系统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科研成果,编制一部煤矿安
全生产智能监控方面的工程设计标准,促进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智
能监控持续发展,使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是制订本规范的
目的。
1.0.2本条明确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
1.0.3本条明确了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基
本原则。人人文库
·23·
3系统设计
3.1一般规定
3.1.1~3.1.4这几条是对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的基
本原则、基本要求和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整体构成的基本
规定。
3.2监控及自动化子系统
3.2.1、3.2.2这两条是对构成矿井监控及自动化系统各专业子
系统的要求。专用
3.2.4~3.2.6这几条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
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
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号)、《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
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
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制订。
3.3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系统
3.3.1本条规定了矿井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要求。在
具备采集、传输、整合监控及自动化子系统的信息后,还要实现综
合监控及自动化、综合显示、综合报警、数据存储、信息发布和信息
上传,以及人人文库对网络的管理、故障诊断和维护等功能。
3.3.2本条规定了矿井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系统软件配置的要求。
3.3.3本条规定了矿井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3.3.4矿井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系统数据存储设备容量,是考虑
从各监控及自动化子系统中选择重要安全生产数据、图像进行
存储。
·24·
3.4信息管理系统
3.4.1信息管理系统属于矿井信息管理层面。除了综合监控及
自动化网络和矿井信息管理网络硬件设施外,这里的矿井信息管
理系统主要指软件部分。矿井安全生产信息系统是对矿井监控及
自动化层面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在矿井信息管理层面分析及诊
断。矿井办公信息系统是包括矿井办公自动化和各种业务应用模
块的矿井日常管理软件,主要在矿井信息管理层面运行。
3.4.3本条除了对矿井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外,进
一步要求建立综合监控一体化软件平台,提出集数据整合、处理、
通信、监控、综合智能判断、图文显示和存储等为一体的更高功能
要求。
3.4.4本条是对矿井安全生产信息系统的基本专用功能要求。
3.4.5建立矿井灾害应急预案处理系统是矿井及时、有效应对突
发重大灾害的基本保证,需根据矿井具体条件,分析、确定可能产
生的重大灾害种类,制订相应的应急救援措施预案。
3.4.6建立矿井地理信息系统(GIS),为矿山资源的合理利用、
开发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还可以监测和分析预测灾害发生的可
能性,为决策提供依据。矿井建立支持决策的专家辅助系统,有助
于矿井安全生产出现重大问题时的应对和决策。
3.4.7、3.4.8矿井办公信息系统包括了办公自动化和各种业务
应用模块。一般矿区对所属矿井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要求联网互
通,因此在人人文库矿区关于信息化总体规划方案中应有所要求。
3.5系统网络
3.5.1、3.5.2采用TCP/IP协议标准和工业以太网作为网络核
心技术的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已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这
两条要求在构成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网络结构中,是矿井
监控及自动化子系统、矿井综合监控及自动化和矿井信息管理的
·25·
网络架构。这里主要指网络架构。
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系统包括三个层面,信息管理层、综合
监控及自动化层、监控及自动化子系统层。最底层的监控及自动
化子系统层由各专业子系统组成,实现安全生产的现场运行,如安
全、生产、视频、监控系统及井下作业人员管理子系统等。
综合监控及自动化层采用TCP/IP协议标准的工业以太网,
是集数据通信、处理、采集、控制、协调、综合智能判断、图文显示为
一体的集控系统,面向生产现场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调度指
挥模式。对生产现场全方位信息实时采集反馈及控制,及时处理、
协调各生产系统工作,同时为矿井信息化管理层提供信息源,构建
高灵敏度的生产联动指挥“神经系统”。
信息管理层为采用TCP/IP协议标准和以太网技术的局域
网,是矿井日常安全生产过程管理的综合信息平专用台,集成与生产组
织过程管理相关的各类专业信息,为矿井信息管理层的管理者提
供信息支撑平台,为矿井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共享平台,为矿井
决策层构建矿井安全生产经营“驾驶舱”。
上述三个层面组成的系统是目前煤矿安全生产智能监控的发
展趋势和方向,其技术也日趋成熟,代表了当前矿井安全生产管理
的现代化水平。
3.5.3、3.5.4这两条要求矿井各监控及自动化子系统需具备标
准的以太网接口,支持TCP/IP传输协议标准,实现与矿井综合监
控及自动化工业以太网的联网。尚不具备标准以太网接口的系
统,可利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内置的接口转换装置,或配置专用的
接口转换装人人文库置,实现与矿井综合监控及自动化工业以太网的联网。
同时,矿井各监控及自动化子系统应尽量采用标准、开放的OPC
软件接口协议,以达到便利、规范化的实现与矿井综合监控及自动
化系统的数据通信。
3.5.5综合监控及自动化系统的网络结构,采用双环形和双总线
及井上、下两条不同路径敷设光缆连接环网,都是为了提高冗余度
·26·
和可靠性。地面与井下分别构成环网是便于与地面、井下的监控
及自动化子系统连接,同时也提高了冗余度和可靠性。内容参考
了现行行业标准《矿用以太网》MT/T1131。
3.5.6、3.5.7商用级网络产品一般在性能、配置方面比工业级产
品更先进,但商用级产品在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特别是对环境
的适应性方面无法达到工业级产品的要求。为保证系统的可靠
性、稳定性,本条对采用工业级产品的原则作了规定。对重要设
备、重要线路采用冗余配置方式,能使系统在一台设备或一条线路
故障时,迅速转接到另一台设备或另一条线路继续工作。
3.5.9、3.5.10这两条是关于以太网有源网络和无源光纤网络的
最大传输距离和无源分光器的选择,技术参数源于现行行业标准
《矿用以太网》MT/T1131。
3.5.11本条是关于矿用以太网接入的矿用网专用络交换机的功能要
求,技术参数源于现行行业标准《矿用网络交换机》MT/T1081。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是一个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
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
会。IEEE致力于电气、电子、计算机工程和与科学有关的领域的
开发和研究,在太空、计算机、电信、生物医学、电力及消费性电子
产品等领域已制定了900多个行业标准,现已发展成为具有较大
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
IEEE802.3通常指以太网,一种网络协议。描述物理层和数
据链路层的MAC子层的实现方法。
现场总线系统(FCS)是全数字串行、双向通信系统。系统内
测量和控制人人文库设备如探头、激励器和控制器可相互连接、监测和控
制。在工厂网络的分级中,它既作为过程控制(如PLC、LC等)和
应用智能仪表(如变频器、阀门、条码阅读器等)的局部网,又具有
在网络上分布控制应用的内嵌功能。由于其广阔的应用前景,众
多国外有实力的厂家竞相投入力量,进行产品开发。目前,国际上
已知的现场总线类型有四十余种,比较典型的现场总线有:FF,
·27·
PROFIBUS,LONWORKS,CAN,HART,CC-LINK等。
3.5.12为保证网络的安全,本条规定了矿井综合监控及自动化
网络与矿井信息管理网络联网时,应采取物理隔离措施。并应根
据矿井具体情况制订网络安全性策略,确定网络安全设备及软件
的配置方案。
3.5.13同本规范第3.5.1、3.5.2条的说明。
3.5.14矿井信息管理网络都是在地面,采用单星形没有冗余,双
星形有高冗余,成本也较高。也可单星形中主干线配双线,提高冗
余度。
3.5.16一般矿区对所属矿井的信息管理网络系统要求联网互
通,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审图合同3篇
- 方合同是可以违约么3篇
- 新版采购年度框架协议合同3篇
- 旅游度假楼房转租租赁合同
- 教育培训合同范本3篇
- 收款合同范本3篇
- 教育培训机构劳动合同执行校长3篇
- 尽职调查法律合规指导合同3篇
- 新鲜鸡蛋采购契约3篇
- 携手同行共筑学子未来承诺书3篇
- 模块化机房技术方案
- DB31∕T 1310-2021 火花探测和熄灭系统应用指南
- 高层建筑施工阶段作业4参考答案
- 煤矿初步设计最新版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十四五发展规划
- 铁艺围墙主要施工方法
- 10、美的微波炉美食创意拍摄脚本
- 07FK02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PDF高清图集
- 浙江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
-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资料
- 烟草异物智能剔除系统技术参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