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同步测试自读文本读《伊索寓言》(鲁人版5)_第1页
高二语文同步测试自读文本读《伊索寓言》(鲁人版5)_第2页
高二语文同步测试自读文本读《伊索寓言》(鲁人版5)_第3页
高二语文同步测试自读文本读《伊索寓言》(鲁人版5)_第4页
高二语文同步测试自读文本读《伊索寓言》(鲁人版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鱼凫(fú) 渚清(zhǔ)巉岩(chán) 飞湍(tuān)B.喧駂(huī) 疊崖(pīnɡ)吮吸(shǔn) 惘然(wǎnɡ)C.崔嵬(wéi) 峥嵘(zhēnɡ)扪参(shēn) 万壑(hè)D.猿猱(náo) 秦塞(sè)咨嗟(jiē) 趑趄(zījū)【解析】“塞”读sài。【答案】D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地崩山摧 天梯石栈扪参历井 万壑雷B.峥嵘崔嵬 冲波逆折横绝峨眉 依绝壁C.飞湍瀑流 猿猱攀缘沧海月明 萦岩峦D.磨牙吮血 以手抚膺蚕丛鱼凫 仰胁息【解析】“依绝壁”应为“倚绝壁"。【答案】B3.下列词语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开国何茫然(时间悠远)B.扪参历井仰胁息(扪,触摸;参、井均为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C.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憔悴)D.以手抚膺坐长叹(双腿)【解析】膺,胸膛。【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其险也若此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B.胡为乎来哉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D.剑阁峥嵘而崔嵬 蟹六跪而二螯【解析】A项,“也”均为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舒缓语气.B项,“乎”前一句是语气词,可译为“呢”,后一句是形容词词尾,译为“……样子"。C项,“之"均为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项,“而”均是连词,表并列。【答案】B5.名句默写。(1)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2)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飞湍瀑流争喧駂,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夫莫开。(4)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5)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6)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7)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答案】(1)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2)枯松倒挂倚绝壁疊崖转石万壑雷(3)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4)无边落木萧萧下(5)艰难苦恨繁霜鬓(6)沧海月明珠有泪(7)庄生晓梦迷蝴蝶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6.作者在这一段中写“尔来四万八千岁”这一时间概念,用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写时间是说明古蜀国历史久远,这么长时间不与秦塞相通,足见蜀道之难行.这样时空杂糅,烘托蜀道的难行。7.作者开篇即慨叹蜀道“危乎高哉”,对下面行文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样总叹一句,是为引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参历井。8.李白丰富和奇特的想象,充分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请结合节录的诗句,分析诗人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和夸张手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上、下”四句写面,整体形象,“青泥”四句写点.“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运用夸张.9.这一段在写景抒情的手法上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熔于一炉。三、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题。谒山①李商隐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②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注】①谒山:指拜谒名山之意。此诗是诗人登高山望见水去云回日落的景象有感而作。②麻姑: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女仙,她自称曾在短时间内三见沧海变为桑田。10.这首诗的前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首诗和李商隐的其他诗一样,情感把握难度是比较大的,可以抓住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关键字词,如“乏”“恨"等,加以联想推知。【答案】由系日无绳之慨,到水去云回之恨,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比慨叹.★11。(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2题)请联系诗歌的最后两句,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首诗与《锦瑟》相似,从手法上来看,本诗除了用典,还很好地运用了夸张、想象等手法。【答案】主要运用了典故、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等手法.以麻姑为典故,想象通过买下沧海来留住时间;由沧海到一杯春露,将沧海变桑田化为一瞬,这是对宇宙事物变化迅疾的极度夸张,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极度夸张,充分体现出诗人的艺术想象力和伟大的创造力,使全诗充满新奇浪漫气息。(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12~13题。绝句漫兴九首(其七)杜甫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12.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意象,比较容易找出来,然后把它们的共同特征找出来,结合全诗,概括出整幅图景。【答案】诗人选取“糁径杨花”“点溪荷叶”“笋根雉子"“沙上凫雏"等意象,一句诗一幅画面;联系在一起,描绘了一幅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13.根据诗歌内容,说说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了自己怎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思想情感,结合第一题的概括,再抓住表现诗人主观情感的关键词“铺”“叠"“无人见"“傍母眠”等,即可准确分析概括。【答案】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流连欣赏的心情,充满深挚淳厚的生活情趣,闲静之中,又微寓客居异地的萧寂之感.(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鹓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①徂晖: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鹓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这一问题,需要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然后看诗句的内容是怎样体现的,或者分析与诗歌内容是否吻合。全诗来说,主要抒发作者对现实及人生的看法,而且是很消极的看法。A项,却说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这与全诗萧索苍凉、浩大空洞的意境特点不符。【答案】A15.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体察作者情感的能力。解答这一问题,需要了解诗歌末尾一句在全诗中所起到的作用,它是整首诗歌的总结.而这首诗所要抒发的感情又不仅仅是一点,所以要全面概括。“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是就人生经历来说的,“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鹓鸾”是就官场现实而言的.【答案】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6~17题。泊岳阳城下杜甫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16.这首诗歌的颔联描写了一幅什么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诗歌画面凄凉,冷风、江浪、飞雪和寒灯是诗歌的主要意象,抓住意象特征,并能用双音节词语概括出画面特征。【答案】描写了一幅风吹浪翻,飞雪纷纷的凄凉画面。由冷风、江浪、飞雪和寒灯构成。17.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沉郁”指其感情深厚博大,“顿挫"指表达感情时有停顿转折.请结合这首诗歌,简要赏析杜甫诗歌的这种风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二小题为语言风格题,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描绘出它所展现的情景,特别注意本诗中情感的变化,最后点明这种语言风格对作者表情达意的作用.【答案】作者虽然身处逆境无法前行,但心中的雄心大志却不会消退;艰难和危险反而激励着他,这种感情深厚博大.在表达这种感情时,承转顿挫:开篇写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山城有百层之高,起笔豪迈;接下来写岸风夕浪,舟雪寒灯,由豪迈转为伤感;然后写自己临危弥坚,不弃不馁,又转为豪迈;最后以鲲鹏自喻,将感情推向最高潮。(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第18题。屏风李商隐六曲连环接翠帏,高楼夜半酒醒时。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18.诗中的屏风有何象征意义?这样写好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要辨明这首绝句有何寄托,一要考虑到李商隐的身世,二要紧紧抓住“掩灯遮雾"这四个关键字不放,若能联系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回答起来就容易多了。【答案】诗中屏风的“掩灯遮雾”象征以谗言蒙蔽视听的小人。李商隐一生郁郁不得志,是因为受人谗害很深的缘故,诗人借咏屏风表达了自己的怨恨。这样写显得极其含蓄委婉。四、语言表达19.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康桥边城雨巷蜀道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一定要注意题干中的显性和隐性要求。如本题中的“词语作开头"和三项具体要求,组织答案时都不能忽略。试题所给的这几个意象,都是教材中出现过的,对考生来说很熟悉。“康桥”可联系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边城”可联系沈从文的小说《边城》,“雨巷”可联系戴望舒的诗歌《雨巷》,“蜀道"可联系李白的诗歌《蜀道难》。然后根据对教材中这些意象特征的理解,来组织词句,拟定答案。【答案】(示例)(一)康桥,你的明净艳丽,你的温婉灵动,你的宁静神秘,不正好唤醒了我生命的觉悟吗?(二)蜀道,你的高峻险要,你的蜿蜒曲折,你的关险人恶,不正好激起了我迎难而上的雄心壮志吗?20.请从下列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中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第1组:孔子与庄子第2组:项羽与刘邦第3组:李白与杜甫第4组:林黛玉与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