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学一冲刺金题第九章药物的结构与药物作用_第1页
西药学一冲刺金题第九章药物的结构与药物作用_第2页
西药学一冲刺金题第九章药物的结构与药物作用_第3页
西药学一冲刺金题第九章药物的结构与药物作用_第4页
西药学一冲刺金题第九章药物的结构与药物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药学一冲刺金题第九章:药物的结构与药物作用一、最佳选择题1.有关药物脂溶性对药物活性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药物水溶性越小,吸收越快,中枢作用越强B.药物水溶性越大,吸收越慢,中枢作用越强C.药物脂溶性越大,吸收越快,中枢作用越弱D.药物脂溶性越大,吸收越慢,中枢作用越弱E.合适的药物脂溶性,药物才具有最佳活性,如吸入性全麻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约等于2,活性最佳2.下列哪个药物的体内的解离常数约为7.3,与体液的pH7.4相当,在体内分子、离子各占50%,药理效应最佳A.地西泮B.咖啡因C.胍乙啶D.苯巴比妥E.麻黄碱3.体内易电离成稳定的铵离子,作用较强,但水溶性较大,不易通过生物膜和血脑屏障,以致口服吸收不好,也无中枢作用的是A.伯胺B.仲胺C.叔胺D.季铵E.酰胺4.对于吸收差的药物,可通过结构修饰的方法增加转运体对药物的转运,从而增加药物的吸收,如伐昔洛韦就是阿昔洛韦结构修饰的前药,可通过PEPTI的吸收增加3~5倍。阿昔洛韦与下列哪种物质结合得到伐昔洛韦A.D-赖氨酸B.L-赖氨酸C.D-缬氨酸D.L-缬氨酸E.谷氨酸5.烷化剂抗肿瘤药物,与DNA中的鸟嘌呤碱基形成下列哪种键合,不可逆产生细胞毒性A.共价键B.氢键C.偶极相互作用D.电荷转移复合物E.范德华力6.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有时不单纯是一种结合模式,如局麻药普鲁卡因与受体的作用,不属于局麻药普鲁卡因与受体的键合是A.范德华力B.共价键C.偶极作用D.静电引力E.疏水作用7.不属于Ⅰ相生物转化的反应是A.氧化反应B.还原反应C.水解反应D.羟基化反应E.甲基化反应8.可与重金属作用形成不溶性复盐,用于解毒药需引入的基团是A.羟基B.羧基C.磺酸基D.巯基E.卤素9.关于药物吸收说法错误的是A.弱酸性药物在胃中易吸收B.弱碱性药物在肠道中易吸收C.碱性较强的胍乙啶、磺酸类和季铵类药物在胃肠道很难吸收D.巴比妥类药物在肠道中易吸收E.咖啡因、氨茶碱在胃中易吸收10.不属于Ⅱ相生物结合反应的是A.葡萄糖醛酸的结合B.酚羟基的硫酸酯化C.儿茶酚的间位羟基形成甲氧基D.谷胱甘肽的结合E.尿酸的结合11.有机药物多数为弱酸或弱碱,在体液中只能部分解离,已解离的形式和非解离的形式同时存在于体液中,当pH=pKa时,分子型和离子型药物所占的比例分别为A.90%和10%B.10%和90%C.50%和50%D.33.3%和66.7%E.66.7%和33.3%12.关于药物的分配系数对药效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分配系数愈小,药效愈好B.分配系数愈大,药效愈好C.分配系数愈小,药效愈低D.分配系数愈大,药效愈低E.分配系数适当,药效为好13.关于药物的解离度对药效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解离度愈小,活性愈好B.解离度愈大,活性愈好C.解离度愈小,活性愈低D.解离度愈大,活性愈低E.解离度适当,活性为好14.药物和生物大分子作用时,不可逆的结合形式有A.范德华力B.共价键C.电荷转移复合物D.偶极-偶极相互作用E.氢键15.在药物分子中引入哪种基团可使亲脂性增加A.羟基B.烃基C.氨基D.羧基E.磺酸基16.药物的亲脂性与生物活性的关系是A.降低亲脂性,使作用时间延长B.适度的亲脂性有最佳活性C.增强亲脂性,使作用时间缩短D.增强亲脂性,有利于吸收,活性增强E.降低亲脂性,不利于吸收,活性下降17.盐酸普鲁卡因与药物受体的作用方式不包括A.静电作用B.偶极作用C.共价键D.范德华力E.疏水作用18.药物与受体结合时采取的构象为A.最低能量构象B.反式构象C.优势构象D.扭曲构象E.药效构象19.在药物分子中引入哪种基团可使亲水性增加A.苯基B.卤素C.烃基D.羟基E.酯基20.可使药物分子酸性显著增加的基团是A.羟基B.烃基C.氨基D.羧基E.卤素21.抗过敏药马来酸氯苯那敏右旋体的活性高于左旋体是由于A.具有等同的药理活性和强度B.产生相同的药理活性,但强弱不同C.一个有活性,一个没有活性D.产生相反的活性E.产生不同类型的药理活性22.酸类药物成酯后,其理化性质的变化是A.脂溶性增大,易离子化B.脂溶性增大,不易通过生物膜C.脂溶性增大,刺激性增加D.脂溶性增大,易吸收E.脂溶性增大,与碱性药物作用强23.不符合药物代谢中的结合反应特点的是A.在酶催化下进行B.无需酶的催化即可进行C.形成水溶性代谢物,有利于排泄D.形成共价键的过程E.形成极性更大的化合物24.醚类药物在体内主要发生A.还原代谢B.水解代谢C.脱烃基代谢D.羟基化代谢E.甲基化代谢25.不属于药物的官能团化反应的是A.醇类的氧化反应B.芳环的羟基化C.胺类的N-脱烷基化反应D.氨基的乙酰化反应E.醚类的O-脱烷基化反应26.不属于药物代谢第Ⅰ相生物转化中的化学反应是A.氧化B.聚合C.卤化D.水解E.羟基化27.含芳环的药物在体内主要发生A.还原代谢B.氧化代谢C.甲基化代谢D.开环代谢E.水解代谢28.不属于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的类型是A.O-葡萄糖醛苷化B.C-葡萄糖醛苦化C.N-葡萄糖醛苷化D.S-葡萄糖醛苷化E.P-葡萄糖醛苷化29.黄曲霉素B1致癌的分子机制是A.本身具毒性B.内酯开环C.氧脱烃化反应D.杂环氧化E.代谢后产生环氧化物,与DNA形成共价键化合物二、配伍选择题【30~33】A.氯胺酮B.氯苯那敏C.丙氧芬D.普罗帕酮E.甲基多巴30.对映异构体之间,等同的药理活性,但强弱不同31.对映异构体之间,一个有活性,一个没活性32.对映异构体之间,一个有活性,一个有毒性33.对映异构体之间,产生不同类型生理活性【34~38】A.水杨酸B.咖啡因C.麻黄碱D.胍乙啶E.苯巴比妥34.弱酸性药物,胃中易吸收35.碱性极弱药物,胃中易吸收36.弱碱性药物,胃中难吸收37.强碱性药物,胃中、肠道均难吸收38.pKa与体液pH7.4接近,体内分子、离子形式几乎等同的药物是【39~43】A.与葡萄糖酸的结合反应B.甲基化结合反应C.乙酰化结合反应D.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E.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39.吗啡的3-酚羟基和6-醇羟基40.对氨基水杨酸的代谢41.多卤代烃体内代谢生成的酰氯和光气的解毒42.儿茶酚胺类药物如肾上腺素的代谢43.水杨酸代谢成水杨酰甘氨酸【44~48】A.舒林酸B.丙胺卡因C.阿苯达唑D.可待因E.地西泮44.结构中的甲基亚砜基团还原成硫醚发挥作用的药物是45.结构中的丙硫基氧化成亚砜具有更高活性的药物是46.结构中3-OCH3脱甲基代谢,部分成吗啡的药物是47.体内1位脱甲基,3位羟基化代谢的药物是48.结构中的酰胺键水解,生成邻甲苯胺,进一步氧化,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毒副作用的药物是【49~53】A.药物典型官能团对生物活性影响B.药物的主要结构骨架与药效团C.药物化学结构对药物转运及转运体的影响D.药物化学结构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E.药物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49.药物的溶解度、分配系数和解离度,如苯巴比妥在体内分子型和离子型的比例各占50%,具有好的药理作用50.药物结构中引入卤素原子,脂溶性增大,易吸收,中枢作用增强,如喹诺酮类药物6位引入氟原子51.洛伐他丁结构的羟基内酯环到体内水解,产生活性的3,5-二羟基戊酸后,具有活性52.奎尼丁抑制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转运体P-糖蛋白,使地高辛经P-糖蛋白的外排性分泌受到抑制,重吸收增加,导致地高辛的血药浓度明显升高53.抗心律失常药、抗心绞痛药、强心药和一些非心脏用药抑制心脏快速延迟整流钾离子通道,导致Q-T间期延长,甚至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而撤出市场【54~56】A.弱酸性药物B.弱碱性药物C.强碱性药物D.两性药物E.中性药物54.在胃中易吸收的药物是55.在肠道中易吸收的药物是56.在消化道难吸收的药物是【57~58】A.渗透效率B.溶解速率C.胃排空速率D.解离度E.酸碱度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根据药物溶解性和肠壁渗透性不同组合将药物分为四类57.阿替洛尔属于第Ⅲ类,是高水溶性、低渗透性的水溶性分子药物,其体内吸收取决于58.卡马西平属于第Ⅱ类,是低水溶性、高渗透性的亲脂性分子药物,其体内吸收取决于【59~62】A.药效构象B.分配系数C.手性药物D.结构特异性药物E.结构非特异性药物59.含有手性中心的药物是60.药物与受体相互结合时的构象是61.药效主要受化学结构的影响是62.药效主要受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是【63~65】A.共价键B.氢键C.离子-偶极或偶极-偶极相互作用D.范德华力E.疏水作用63.乙酰胆碱与受体的作用,形成的主要键合类型是64.烷化剂环磷酰胺与DNA碱基之间,形成的主要键合类型是65.碳酸与碳酸酐酶的结合,形成的主要键合类型是【66~67】A.解离度B.分配系数C.立体构型D.空间构象E.电子云密度分布66.影响手性药物对映体之间活性差异的因素是67.影响结构非特异性全身麻醉药活性的因素是【68~70】A.烃基B.羰基C.羟基D.氨基E.羧基68.使酸性和解离度增加的是69.使碱性增加的是70.使脂溶性明显增加的是【71~74】A.增加药物的水溶性,并增加解离度B.可与生物大分子形成氢键,增强与受体的结合力C.增强药物的亲水性,并增加其与受体的结合力D.明显增加药物的亲脂性,并降低解离度E.影响药物的电荷分布及作用时间71.药物分子中引入羟基的作用是72.药物分子中引入酰胺基的作用是73.药物分子中引入卤素的作用是74.药物分子中引入磺酸基的作用是【75~78】A.普罗帕酮B.盐酸美沙酮C.依托唑啉D.丙氧芬E.氯霉素75.对映异构体之间具有同等药理活性和强度的是76.对映异构体之间具有相反活性的是77.对映异构体之间具有不同类型药理活性的是78.对映异构体之间,一个有活性,另一个无活性的是【79~81】A.共价键B.氢键C.离子-偶极和偶极-偶极相互作用D.范德华引力E.疏水性相互作用79.乙酰胆碱与受体的作用,形成的主要键合类型是80.烷化剂环磷酰胺与DNA碱基之间,形成的主要键合类型是81.碳酸与碳酸酐酶的结合,形成的主要键合类型是【82~83】A.氧化反应B.重排反应C.卤代反应D.甲基化反应E.乙基化反应82.第Ⅰ相生物转化代谢中发生的反应是83.第Ⅱ相生物结合代谢中发生的反应是【84~86】A.N-去烷基再脱氨基B.酚羟基的葡萄糖醛苷化C.亚砜基氧化为砜基或还原为硫醚D.羟基化与N-去甲基化E.双键的环氧化再选择性水解84.吗啡的代谢为85.地西泮的代谢为86.舒林酸的代谢为【87~90】A.羟基化代谢B.环氧化代谢C.N-脱甲基代谢D.S-氧化代谢E.脱S代谢87.苯妥英在体内可发生88.塞替派在体内可发生89.阿米替林在体内可发生90.卡马西平在体内可发生三、多项选择题91.属于第Ⅱ相生物转化反应的类型有A.对乙酰氨基酚和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B.沙丁胺醇和硫酸的结合反应C.白消安和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D.对氨基水杨酸的乙酰化结合反应E.肾上腺素的甲基化结合反应92.手性药物的对映体之间药物活性的差异可能情况有A.等同的药理活性和强度B.等同的药理活性,但强弱不同C.一个没活性,一个没毒性D.一个有活性,一个有毒性E.活性相反93.对心脏快速整流钾离子通道有阻断作用,可能产生Q-T间期延长,甚至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药物有A.奎尼丁B.维拉帕米C.螺内酯D.阿司咪唑E.司帕沙星94.含有活性药效团3,5-二羟基戊酸结构的药物有A.洛伐他汀B.阿托伐他汀钙C.辛伐他汀D.氟伐他汀钠E.瑞舒伐他汀钙95.药物与生物分子的可逆键合方式有A.共价键B.氢键C.电荷转移复合物D.偶极相互作用E.范德华力96.属于理化性质对药物活性的影响有A.分配系数B.渗透性C.解离度D.酸碱性E.药效团97.药物结合反应的类型有A.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B.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C.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D.乙酰化结合反应E.甲基化结合反应98.药物和生物大分子作用时,可逆的结合形式有A.范德华力B.共价键C.电荷转移复合物D.偶极-偶极相互作用E.氢键99.药物代谢的结合反应后,使脂溶性增加的结合反应是A.与葡萄糖酸的结合反应B.甲基化结合反应C.乙酰化结合反应D.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E.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100.影响结构非特异性药物活性的因素有A.溶解度B.分配系数C.儿何异构体D.光学异构体E.解离度101.可能影响药效的因素有A.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B.药物的解离度C.药物形成氢键的能力D.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E.药物的电子密度分布102.在药物结构中引入哪些基团或原子,可导致药物的脂溶性增大A.烷烃基B.氨基C.脂环烃基D.羧基E.卤素原子103.手性药物的对映异构体之间可能A.具有等同的药理活性和强度B.产生相同的药理活性,但强弱不同C.一个有活性,一个没有活性D.产生相反的活性E.产生不同类型的药理活性104.影响药效的立体因素有A.官能团之间的距离B.对映异构C.几何异构D.构象异构E.结构异构105.药物与受体之间的可逆的结合方式有A.疏水键B.氢键C.离子键D.范德华力E.离子偶极106.使药物分子水溶性增加的结合反应有A.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B.乙酰化结合反应C.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D.与硫酸的结合反应E.甲基化结合反应107.药物在体内代谢的反应有A.氧化反应B.还原反应C.水解反应D.葡萄糖醛苷化反应E.乙酰化反应108.通过结合代谢使药物去活性并产生水溶性代谢物的有A.与葡萄糖醛酸结合B.与硫酸结合C.甲基化结合D.乙酰化结合E.与氨基酸结合109.可发生去烃基代谢的结构类型有A.叔胺类B.酯类C.硫醚类D.芳烃类E.醚类110.胺类药物的代谢途径包括A.N-脱烷基化反应B.N-氧化反应C.加成反应D.氧化脱氨反应E.N-乙酰化反应111.属于第Ⅱ相生物转化的反应有A.对乙酰氨基酚和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B.沙丁胺醇和硫酸的结合反应C.白消安和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D.对氨基水杨酸的乙酰化结合反应E.肾上腺素的甲基化结合反应112.哪些药物的代谢属于代谢活化A.舒林酸在体内经还原代谢生成硫醚代谢物B.维生素D3经肝、肾代谢生成1,25-二羟基维生素D3C.贝诺酯在体内经酯酶水解后的产物D.苯妥英在体内代谢生成羟基苯妥英E.环磷酰胺在体内代谢生成去甲氮芥113.药物或代谢物可发生结合反应的基团有A.氨基B.羟基C.羧基D.巯基E.杂环氮原子114.可以进行乙酰化结合代谢反应的药物有A.对氨基水杨酸B.布洛芬C.氯贝丁酯D.异烟肼E.磺胺嘧啶115.含氨基的药物可发生A.葡萄糖醛酸的结合代谢B.与硫酸的结合代谢C.脱氨基代谢D.甲基化代谢E.乙酰化代谢12345678910EDDDABEDDE11121314151617181920CEECBBBEDD21222324252627282930BDBCDCBEEB31323334353637383940EBCABCDEAC41424344454647484950DBEACDEBEA51525354555657585960BCDABCABCA61626364656667686970DECABCBBDA71727374757677787980CBEAACDECA81828384858687888990BADBDCAECB919293949596979899100ABCDEABDEABCDEBDEBCDEABCDABCDEACDEBCABE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ABCDEACEABCDEABCDABCDEACDABCDEABEACEABDE111112113114115ABCDEABCEABCDEADEABCDE3.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物结构对药效的影响。药物结构中连有亲脂性基团,脂溶性大、吸收转运快、中枢作用强;药物结构中连有亲水性基团(极性基团),脂溶性小,中枢作用弱。季铵盐药物是离子结构,难吸收转运,几乎无中枢作用。①亲水性基团———羟基、羧基、氨基、磺酸基、巯基等。②亲脂性基团———烃基、酯键、酰胺键、卤素原子、醚键等。9.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物的酸碱性对吸收的影响。有机药物一般为弱酸、弱碱或中性。胃的pH值约为1.4,为酸性环境,弱酸性药物以分子存在形式多,易吸收,如水杨酸和巴比妥类药物;肠道为碱性环境,弱碱性药物以分子存在形式多,易吸收,如奎宁、麻黄碱、氨苯砜、地西泮等。碱性极弱的咖啡因和氨茶碱,胃中解离少,易吸收;碱性强的药物如胍乙啶,季铵类药物和磺酸类药物,在整个胃肠道均为离子,难吸收。12.E【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物脂水分配系数。药物在体内要经过水相环境(体液、血液和细胞浆液)溶解和透过脂质膜,才能吸收转运。要求药物有一定亲水性。药物透过的细胞膜是由脂溶性的磷脂组成。要求药物有一定的脂溶性,即亲脂性。所以,二者过高、过低都对药效产生不利影响。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P=Corg/Cw,Corg表示药物在生物非水相或正辛醇中的浓度;Cw表示药物在水中的浓度。常用其对数lgP来表示。lgP值大,脂溶性大;lgP值小,脂溶性小;合适的lgP值时,药物活性最佳。lgP值约为2时,吸入性全麻药效果最佳。【63~65】CA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物与作用靶标结合的化学本质。药物在和生物大分子作用时,一般是通过键合的形式进行结合,这种键合形式有共价键(不可逆)和非共价键(可逆)两大类。共价键键合是一种不可逆的结合形式。共价键键合类型多发生在化学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上,例如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与DNA中鸟嘌呤碱基形成共价结合键,产生细胞毒活性。非共价键键合是一种可逆的键合形式,有氢键、偶极相互作用力、静电引力、范德华力、疏水键、电荷转移复合物等。水杨酸甲酯形成分子内氢键,用于肌肉疼痛治疗,而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则无此作用。乙酰胆碱和受体的作用就是偶极相互作用,多发生于羰基化合物。氯喹可以插入到疟原虫的DNA碱基对中,形成电荷转移复合物,发生在缺电子的电子接受体和富电子的电子供给体之间。药物的非极性部分与生物分子的非极性部分的结合,疏水性作用。药物结构中的苯环一般发生范德华力键合,是键合方式最弱的一种。药物与靶标的键合形式是多种键合同时发生的,不一定是单纯的一种键合方式。如普鲁卡因有范德华力、偶极-偶极作用、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等键合方式。【71~74】CBE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典型官能团对生物活性的影响。(1)药物结构中引入烃基:溶解度、解离度、分配系数、位阻等发生改变。如环己巴比妥引入甲基后得海索比妥,脂溶性大,分子占90.91%,口服后约10分钟见效。(2)药物结构中引入卤素原子:电荷分布、脂溶性及作用时间等发生改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