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A)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晌午(shang)谬论(miao)租筑(lin)悲天姻人(min)
B.嫡养(sh加)山胭(jian)踱步(du6)风雨如晦(hui)
C.悄恶(zeng)掣酌(zhen)簇拥(cu)自惭形秽(SU1)
D.倔强(jue)澎湃(pAi)体恤(XU。骇人听闻(h讥)
2.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拼音书写汉字。(3分)
重庆,因其群山巍e(),绵延起伏,民居楼宇依山而建,故被称作“山城”。雾起时,于
江p&n()远眺,云雾liAo()绕,宛如人间仙境。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A.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给我们心灵以演不,还丰盈深邃了我们的思想。
B.他画的兰竹图,布局疏密相间,用墨浓淡相宜,笔力学劲,风格潇洒
C.仲春时节,这里繁花遍野,娓紫嫣红,各地游人纷至育来,流连忘返
D.他慷慨激昂的演讲一结束,听众就爆发出了坂茸■眼的掌声和欢呼声。
4.下面画线句中,有语病的一处是()(3分)
(A)历史,总会给人以无尽的智慧和继续前行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B)
为了更好地激励同学们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学校开展了主题为“百年正青春,奋斗正当时”的学
习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了党的奋斗历史。(C)通过这
次活动,使同学们受到启发,获得了力量(D)全体为同学决心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国
梦而努力学习。
5.拟人化的描写既能表现景物特点,又能传达情感。请你参照示例,从备选景物中选择一种,
进行连续的拟人化描写,不少于两处。(句式不限)(4分)
示例:清风,轻盈地穿过明月松间,悠然漫步于辽阔原野,悄然而去。
备选景物:微雨白云柳枝
6.根据《儒林外史》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6分)
(1)下图呈现了《儒林外史》中的一个经典情节,请你用一句话概述这个情节。(2分)
(2)吴敬梓用饱蘸辛酸的笔触描绘了儒林众生相,在书中塑造的一些人物可笑又可悲。
请你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事件简析其可笑可悲之处。(4分)
周进匡超人
7.综合性学习(8分)
“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学校将开
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内涵我诠释】
(1)请分别概括下面诗句所揭示的自强不息的内涵。(句式不限)(4分)
①志向坚定,奋斗不息一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③——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活动我策划】
(2)你班响应学校号召,将开展一次演讲比赛,请你完善活动环节。(4分)
・赛前准备
①个人搜集资料,撰写演讲稿;
②小组比赛,推荐选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选手依序上场,发表演进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获奖选手发表感言,评委点评。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8.根据积累,填写句子
(1)请将下表中的诗句补充完整。(6分)
类别诗句出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颖《黄鹤楼》
思乡怀人
②何当共剪西窗烛,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李商隐《夜雨寄北》
③东风不与周郎便,一杜牧《赤壁》
咏史怀古
④__________________一,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⑤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登高抒怀
⑥不畏浮云遮望眼,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王安石《登飞来峰》
(2)心怀天下,情系苍生,是先贤为我们树立的精神丰碑。杜甫身居茅屋,仍怀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范仲淹
仕途受挫,仍坚守",《岳阳楼记》)的政治抱负;
林则徐虽遭贬谪,仍怀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之志。(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棚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
故虽有多马T食或尽粟一石
B
山不在高,有仙则多贯之不能尽其材
一^而顺之
策之不以其道
D
不得志,独行其道把酒顺风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1.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出了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关系,说明了
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
B.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根本原因是它先天就“力不足”,所以只能“骈死于槽杨
之间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个“鸣'’字写尽了千里马的无奈和悲愤,充分表现了它
对“食马者”的鄙视与反抗。
D.本文以“说”这种体裁记叙了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的同
情。
12.选文和链接材料都围绕人才问题发表了看法,请说出两文作者的看法有何异同。(4分)
【链接材料】
辛未闰四月即事(节选)
张九成①
如闻失一士力每食不下咽。
人才何其鲜③,求一于百千。
岂独今世欤,自古皆己然。
【注】①张九成:南人,曾任礼部侍郎兼刑部侍郎等官职②士:指人才。③鲜:读作xi如。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13〜17题。(22分)
大美田园
王本道
①千百年来,“田园''这两个字,在国人的思想情感与文化积淀中有着特殊的意蕴。虽然
自幼在城里长大,但自打脱离童稚后,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乘车驶离市区,眼前出现坦荡开
阔的原野,宁静旷达的村落,袅袅升空的炊烟,我的心总会沉入一场迷离缥纱的梦境。对田
园的眷恋,已经深入我的骨髓.
②今年入夏以来,我约了三两好友,利用休息日出离市区,每天踏着晨光,映着朝霞,
在辽宁盘锦水乡徜徉。这里一马平川,坦荡如砥,河流交错如织。在稻田间的阡陌穿行,清
风徐来,水波澹荡,周遭世界绿得无拘无束,飞扬洒脱,一缕缕甜丝丝的清香在微风吹拂下
掠过鼻翼。那是正在生长的庄稼的芬芳,草木的芬芳,并夹带着泥土的芬芳,FH园岁月的纯
净与醇厚,是这些气息的混合。田水清清,粉蝶纷飞,阳光浑朴天真,稻秧恣意茁长。虽然
还没有到水稻扬花的季节,但可以想象出一束象稻穗上那朵朵乳白色小花的淡雅,它在农民
的心里有种淳朴的香甜。虽然是绿肥电源的盛夏,但是原野上却不乏有高低错落的野花,鲜
红、橘红、粉红、淡紫、洁白,星星点点,缠缠绵绵,与天边稀疏的云朵连成了一片。身旁
的沟渠里,田水在哗哗地流淌,时而有青蛙呱呱的叫声传来,这情景很容易让人想到以往在
电影里或图画上看到的江南水乡:一位农人头戴斗笠,手牵一头水牛徐徐而行,稻田中倒映
着老人和水牛移动的身影,姗姗可爱。据唐人《云仙杂记》记载广渊明尝闻田水声,倚仗久
听,叹曰:'秫稻己秀,翠色染人,时剖胸襟,一洗荆棘,此水过吾师丈人矣。耳听水流潺
潺,满目翠色莹莹,令他身心顿爽。
③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有着深厚的田园情结,无是“采菊水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开
轩面场圃,把酒话麻“,都无是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一种理想生存方式的诗意表现。具有
共同文化传统的人们都有共同的生存态度,即使离开故土,但其心灵深处依然有一种执拗的
田园情结。人们如眷念母亲一样地眷念田园,不仅仅因为那是自己的家园,那里有自己的亲
人,还因那里有着熟悉的青山秀水,有弥漫着庄稼成熟气味的田垄。田园承载着记忆,承载
着乡愁,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之根,是血脉和心灵的安住之所。
④临近中午,我们走出水光激谶、一碧万顷的田畴,进入一片芦荡之中。此时,天空焕
发出这个季节惬意的火热和光辉。放眼四顾,稠密的芦苇,连绵在天地之间。走在芦的小径
上,苇叶葱茏,宛如青纱织成的帐幔;清风吹拂,芦杆摇曳,发出的沙沙声伴着潺潺的水声,
合成一支美妙动听的乐曲。我们置身其中只能看见头顶的一线蓝天。行进之中,芦荡深处不
断“扑棱棱”地飞出一只只大鸟,朋友告诉我说,眼前飞起又旋即隐没的是白鹭,而那直翔云
天的是芦鹰……“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诗人描绘田园风光的诗句真的是浮动
着颜色呢!
⑤我暗忖,无论是陶渊明、孟浩然等古代的田园诗人,抑或是当今世界的后来人,憧憬
田园之美历来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这是一种对拜物的、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生活态度的
否定,对那种真正人性的、朴素的、自然的人生理想的呼唤。从这个意义上说,田园不仅可
以“养目”,更可以“洗心”“养心”。
⑥正午过后,我们离开水乡。夏日的碧眼在嫣然的云朵间笑意盈盈,阳光在无垠的天地
间迷离闪烁。此时,我心中长满了馥郁的鲜花,萋萋的芳草,浓密的庄稼
(选自《天津日报》2020年8月11日,有改动)
13.下面是对本文思路的梳理,请你根据第②段和第④段,在方框中补上合适的内容。(4
分)
向往田园,来到水乡(1)产生联想,引发遐思
------------------------->------------------------>----------------------
(2)抒发感想,离开水乡
14.请结合全文,理解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此时,我心中长满了馥郁的鲜花,萋萋的芳草,浓密的庄稼
15.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词句。(6分)
(1)虽然是绿月收。图的盛夏,但是原野上却不乏有高低错落的野花。(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3分)
(2)走在芦荡的小径上,苇叶葱茏,宛如青纱织成的帐慢;清风吹拂,芦杆摇曳,发出的
沙沙声伴着潺潺的水声,合成一支美妙动听的乐曲。(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的妙处)(3分)
16.散文朗读要有一定的技巧。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朗读设计(“•”表重读,“V,,表停顿,,,一,,表
稍隼延长),请选出设计不恰当的一处()(3分)
那是好正在生长的庄稼的芬芳,草的芬芳,并带着泥v的芳芳,田园
ABC
岁月的纯净与醇厚,是这些气息的混合。(全句的感情基调:欣喜、深情)
D
17.文中说,中国人心中始终有一种田园情结田园可以“洗心”“养心”。对此,你有何看法?请
结合全文和你的生活体验谈一谈。(5分)
(二)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8〜21题。(18分)
【材料一】
大部分中学生对“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蹈”这首诗耳熟能详,
但是在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拖延现象却屡见不鲜。拖延是个人在明知后果有害的情况下,
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人们对拖延行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拖延是“时间杀手”,是一种恶习,是对自己的
人生不负责任。在考场上,面对题目繁杂的试卷,如果抱延,考试成绩就会很难看.在战场
上,两军对垒,几秒钟的拖延就会让人付出生命的代价。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哈里克说:“世上
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
也有人认为,拖延一下并不要紧。人们一般只对不喜欢做的和觉得施一拖也没问题的事
拖延。从某种角度上说,拖延其实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当你面对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时,
拖一拖,能缓解你的不良情绪,让你能平静地面对要做的事情。把很多事情拖到最后一刻再
做,往往能激发自身更大的潜能,完成任务的效率会更高。当然,这样的拖延考验着你对自
我的清醒认识,对时间节点的准确把握,对做事节奏的控制。
【材料二】
心理学家认为,“拖延”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拖延行
为。当拖延行为成为一种牢固的行为习惯时那就是患上了拖延症。拖延症是一种心理疾病,
会给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患有拖延症的人往往会产生自责情
绪和负罪感,不断地否定自我,严重的还会伴有焦虑症、抑郁症。
调查表明,现实生活中认为自己患拖延症的人不少:50%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
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86%的职场人认为自己有拖延症,其中50%的职场人不
拖到最后一刻不开始工作,13%的职场人不拖到领导再催,绝不去完成工作。拖延症常见的
类型如下图:
造成拖延症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主观因素:有的人因害怕失败,不想承担失败
的后果而拖延;有的人因过于追求完美,害怕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拖延;有的人本身就懒惰,
不愿做事情;还有的人是受负面情绪影响,行动受阻。其次,也有外界因素,如任务过多或
者难度过大,超出了个人的能力,会让人拖延或逃避任务:外界的诱惑尤其是娱乐方面的诱
惑,也往往会导致拖延行为。
【材料三】
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对自己的拖延症焦虑不已,也想改掉,但依然一边焦虑,一边拖延。
就连吃晚饭这样的事,有人都能拖到晚上9点,再饿也唤不起习惯性“床上瘫”的自己。中国
青年报的社会调查中心曾对2004名拖延症患者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8.7%的受访
者只顾着焦虑却迟迟行动不起来。拖延症患者很难直接做困难的、需要意志力维持的事情,
因此容易耽误学业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一项新的职业——自律监督师应运而生。他们每
天的工作就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制定相应的对策,帮助患者打败拖延症。他们帮助患者学会规
划时间、制定分步目标,因为小目标能消除拖延症患者的畏难情绪;同时训练患者的自控力,
因为自律才是拖延症最有效的克星;还采取多种方法帮助患者学会如何抵制不良欲望,消除
外界干扰,排除不良情绪,减少患者完成任务的障碍。另外,他们还会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
促使患者逐渐消除拖延症。
18.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患有拖延症的人会产生自责情绪和负罪感,并会患上严重的焦虑症、抑郁症。
B.调查发现,中学生、大学生、职场人三类人中,中学生的拖延症最为严重。
C.造成拖延症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害怕失败、追求完美、任务过多过难等。
D.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对自己的拖延症感到焦虑,也想改掉,却迟迟不采取行动。
19.请根据材料二给“拖延症”下定义。(4分)
20.王素和李想对拖延的认识产生了分歧。如果你在场,你的看法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一
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5分)
王素:拖延的危害很大,咱们应该远离它!
李想:我觉得拖延也有好处,一下也没什么。
你:
21.下面是对一位学生拖延症患者某个周日的观察记录,假如你是一位自律监督师,请根
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他拖延症的类型并给出对策。(5分)
观察记录
8点:起床,吃早餐。
9点:家长叫他做作业,他说时间还早,要休息一下。
11点:家长再催,他依然说时间还早,作业肯定能做完。
12点:吃午饭,午休。
15点:开始做作业。
15点20分:跑去吃水果、听音乐。
17点:还在听音乐,家长问他作业是否完成,他说离明天上学还早呢,不急。
第二天上学,老师给家长发来短信:您的孩子又没交作业!
自律监督师mj分析和对策
拖延症的类型对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55分)
22.以下两题,选微下熟(55分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
文大写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袭。
(1)你那一刻的随意馈赠,
宛如秋夜的流星,
在我生命深处点燃了烈焰。
——泰戈尔《流萤集》
上面的小诗,揭示了馈赠的意义。请以“你的馈赠,点燃了我”为朗,写一篇文章。除诗
歌外,文体不限。
(2)学校发现,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和父母之间存在沟通障碍,亲子关系紧张。为了架起
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的桥梁,学校设立了''心之桥”信箱。小渝和他的妈妈分别来信,诉说各
自的苦恼。
小渝觉得妈妈不理解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要求过高,看不到自己的努力,还偷看自己的
手机,甚至不准自己坚持兴趣爱好……
小渝妈妈则认为孩子不懂事,临近中考却没有紧迫感,花大量时间在兴趣爱好上,一回
家,就拿上手机进入他的房间,关上门,不与自己沟通交流……
请你选择来信中的某些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心之桥”的名义写一封回信,帮
助小渝和妈妈彼此增进理解。你可以给小渝回信,也可以给小渝的妈妈回信,回信日期为6
月12日。
重庆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A)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咱午(shang)谬论(miAo)租筑(lin)悲天帆人(min)
B蹿养(shan)山涧(jian)踱步(du6)风雨如晦(hui)
C.隼恶(zeng)副酌(zhen)簇拥(cu)自惭形秒(SU1)
D.倔强(jue)澎湃(pai)体恤(x体)骇人听闻(h宜D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
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
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有误,“谬论”的“谬”应读作“mi『;
B.正确;
C.有误,“自惭形秽”的“秽”应读作“hui”;
D.有误,“倔强”的“倔”应读作“ju6”,“体恤”的“恤”应读作“x-。
故选:Bo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
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
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拼音书写汉字。(3分)
重庆,因其群山巍e(),绵延起伏,民居楼宇依山而建,故被称作“山城”。雾起时,于
江优n()远眺,云雾1诏0()绕,宛如人间仙境。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
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解答】峨畔缭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积累重点词语的音形义。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A.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给我们心灵以海养,还丰盈深邃了我们的思想。
B.他画的兰竹图,布局疏密相间,用墨浓淡相宜,笔力避期,风格潇洒
C.仲春时节,这里繁花遍野,姓紫嫣红,各地游人纷至育米,流连忘返
D.他慷慨激昂的演讲一结束,听众就爆发出了般尊宏尊的掌声和欢呼声。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
不正确。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振聋发牌: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使他们清醒过来。望文生义。
故选:D。
【点评】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
但是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
4.下面画线句中,有语病的一处是()(3分)
(A)历史,总会给人以无尽的智慧和继续前行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B)
为了更好地激励同学们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学校开展了主题为“百年正青春,奋斗正当时''的学
习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了党的奋斗历史。(C)通过这
次活动,使同学们受到启发,获得了力量(D)全体为同学决心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国
梦而努力学习。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要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并通读所有句子,在此基
础上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提取句子主干,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仔细阅读语段可知,(C)缺主语,应删去“使”。
故选:(C)O
【点评】病句辨析类答题技巧:①看主干,缩句。看句子主干有无问题,主谓宾是否都有,
是否搭配不当。②看语序,尤其是形容词的顺序问题。③看搭配,比如说可以“提高能力”,
却不能“养成能力”;可以“提高水平”,却不能"培养水平④有关联词的复句,主语相同,
关联词置于主语后;主语不同的句子,关联词置于主语前。
5.拟人化的描写既能表现景物特点,又能传达情感。请你参照示例,从备选景物中选择一利
进行连续的拟人化描写,不少于两处。(句式不限)(4分)
示例:清风,轻盈地穿过明月松间,悠然漫步于辽阔原野,悄然而去。
备选景物:微雨白云柳枝
【分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参照示例,从备选景物中选择一种,至少有两处连续的拟人化
描写,语言流畅。如:微雨,点酒在花间,静听花的呢喃,笑看春意满园。
【解答】答案:
示例一:微雨,点酒在花间,静听花的呢喃,笑看春意满园。
示例二:白云,悠游于辽阔蓝天,流连于群山之巅,变换着俏丽的容颜,潇洒又自在。
示例三:柳枝,翻墙跨篱,舒枝展臂,挽住行人衣衫,诉说春的心愿。
【点评】语言运用是我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简明、连贯、得体地表达我们的
见解,不仅是中招考试的要求,更是我们交往能力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
方面的训练。
6.根据《儒林外史》的相关内容,按要求答题。(6分)
(1)下图呈现了《儒林外史》中的一个经典情节,请你用一句话概述这个情节。(2分)
请你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事件简析其可笑可悲之处。(4分)
周进匡超人
【分析】《儒林外史》是一部出色的讽刺小说。作者运用夸张、对比、细节描写等手法,揭
露和嘲讽科举制度所造成的丑恶现象和封建末世的衰颓风气。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
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掌握。由图画内容可知,严监生临终之际,看到多点
了一根灯草,始终不肯咽气,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头咽气。据此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结合原著内容,请从备选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事
件,简析其可笑可悲之处。如:周进,六十多岁的周进在贡院减号板痛哭,当配群试资格时,
他居然趴在地上向他们磕头,让人觉得可笑。这可笑行为的背后蕴含着他的可悲,他终身匍
匐在科举脚下,耗尽毕生精力,直到六十多岁,还没获得乡试资格,且执迷不悟,让人觉得
可悲。
答案:
(1)因为家里人多点了一根灯草,严监生觉得浪费,临死都不肯咽气。
(2)示例一:周进:六十多岁的周进在贡院减号板痛哭,当配群试资格时,他居然趴在地
上向他们磕头,让人觉得可笑。这可笑行为的背后蕴含着他的可悲,他终身匍匐在科举脚下,
耗尽毕生精力,直到六十多岁,还没获得乡试资格,且执迷不悟,让人觉得可悲。
示例二:匡超人:匡超人进学之后,居然自命不凡,向别人吹嘘自己是读书人所供奉的“先
儒”,让人觉得可笑。这一可笑行为说明他踏进儒林之后就受到了腐蚀,丧失了淳朴善良的
本性,人格沦丧,因而也是可悲的。
【点评】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
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
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7.综合性学习(8分)
“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学校将开
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内涵我诠释】
(1)请分别概括下面诗句所揭示的自强不息的内涵。(句式不限)(4分)
①志向坚定,奋斗不息一老骥伏杨,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②——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③——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活动我策划】
(2)你班响应学校号召,将开展一次演讲比赛,请你完善活动环节。(4分)
•赛前准备
①个人搜集资料,撰写演讲稿;
②小组比赛,推荐选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场比赛
①选手依序上场,发表演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获奖选手发表感言,评委点评。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概括自强不息的内涵。
②根据“千磨万击还坚劲“可知,历经磨难,坚韧顽强。
③根据“吾将上下而求索''可知,任重道远,求索不止。
(2)本题考查补充活动环节。
赛前准备③结合①②的内容,可补充环节为:推选主持人,撰写串词,安排演讲顺序。
现场比赛②结合①③的内容,可补充环节为:评出奖项(或等级),公布结果。
【解答】答案:
(1)②历经磨难,坚韧顽强(坚韧刚毅、执著坚守)
③任重道远,求索不止(不畏艰难,积极进取)
(2)赛前准备③示例一:推选主持人,撰写串词,安排演讲顺序。
示例二:推选评委,设计奖项,制定评选细则。
现场比赛②示例:评出奖项(或等级),公布结果。
【点评】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
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古诗文积累(10分,每空1分)
8.根据积累,填写句子
(1)请将下表中的诗句补充完整。(6分)
类别诗句出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颖《黄鹤楼》
思乡怀人
②何当共剪西窗烛,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李商隐《夜雨寄北》
③东风不与周郎便,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杜牧《赤壁》
咏史怀古
④__________________一,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⑤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登高抒怀
⑥不畏浮云遮望眼,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王安石《登飞来峰》
(2)心怀天下,情系苍生,是先贤为我们树立的精神丰碑。杜甫身居茅屋,仍怀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范仲淹
仕途受挫,仍坚守","(《岳阳楼记》)的政治抱负;
林则徐虽遭贬谪,仍怀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之志。(4分)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解答】答案:
(1)①日暮乡关何处是
②却话巴山夜雨时
③铜雀春深锁二乔(重点字:雀)
④伤心秦汉经行处
⑤独怆然而涕下(重点字:怆)
⑥自缘身在最高层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重点字:庇)
【点评】诗文积累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重点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并注意重点字词在具
体语境中的读音与书写。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广天下无马!”
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
故虽有多马一匚管或尽粟一石
AB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食之不能尽其材
策之不以其道海5而临之
CD
不得志,独行其道把酒强风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1.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出了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关系,说明了
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
B.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根本原因是它先天就“力不足”,所以只能“骈死于槽杨
之间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个“鸣'’字写尽了千里马的无奈和悲愤,充分表现了它
对“食马者”的鄙视与反抗。
D.本文以“说”这种体裁记叙了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的同
情。
12.选文和链接材料都围绕人才问题发表了看法,请说出两文作者的看法有何异同。(4分)
【链接材料】
辛未闰四月即事(节选)
张九成①
如闻失一士②,每食不下咽。
人才何其鲜力求一于百千。
岂独今世欤,自古皆已然•
【注】①张九成:南人,曾任礼部侍郎兼刑部侍郎等官职②士:指人才。③鲜:读作xi&n。
【分析】参考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
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杨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
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
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
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辨析。
A.不同。名贵/出名。
B.不同。吃/同“饲”,喂养。
C.不同。方法/道路。
D.相同。临,面对。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语:且,犹,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一样。句意: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
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②重点词语:第一个“其”,难道,表反问语气;第二个“其”,大概,表推测语气。句意:难
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正确。
B.有误。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有误。“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个“鸣”字写尽了千里马的无奈和悲愤,但并不能看出它对
“食马者”的鄙视与反抗。
D.有误。本文并没有记叙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故事。
故选:Ao
(4)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链接材料的意思为:如果失去了一位有才能的人,每天吃饭
也难以下咽。人才是多么少啊,千百人中方能求得一人。哪里是现在是这样,自古都是如此。
这段话重在强调人才的稀缺、珍贵。《马说》也表现了人才的珍贵,但重点在表现在位者不
善于识别人才,以致人才被埋没。据此分析作答,意对即可。
答案:
(1)D
(2)①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②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3)A
(4)相同点:两文论述的都是有关人才的问题,都强调了人才的宝贵。
不同点:《马说》讽喻的是当权者的昏庸无能,以致人才被摧残、埋没;链接材料强调的是
人才的稀缺、难寻。
【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
照录不翻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
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
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
达明快。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13〜17题。(22分)
大美田园
王本道
①千百年来,“田园”这两个字,在国人的思想情感与文化积淀中有着特殊的意蕴。虽然
自幼在城里长大,但自打脱离童稚后,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乘车驶离市区,眼前出现坦荡开
阔的原野,宁静旷达的村落,袅袅升空的炊烟,我的心总会沉入一场迷离缥纱的梦境。对田
园的眷恋,已经深入我的骨髓。
②今年入夏以来,我约了三两好友,利用休息日出离市区,每天踏着晨光,映着朝霞,
在辽宁盘锦水乡徜徉。这里一马平川,坦荡如砥,河流交错如织。在稻田间的阡陌穿行,清
风徐来,水波澹荡,周遭世界绿得无拘无束,飞扬洒脱,一缕缕甜丝丝的清香在微风吹拂下
掠过鼻翼。那是正在生长的庄稼的芬芳,草木的芬芳,并夹带着泥土的芬芳,FH园岁月的纯
净与醇厚,是这些气息的混合。田水清清,粉蝶纷飞,阳光浑朴天真,稻秧恣意茁长。虽然
还没有到水稻扬花的季节,但可以想象出一束象稻穗上那朵朵乳白色小花的淡雅,它在农民
的心里有种淳朴的香甜。虽然是绿肥电源的盛夏,但是原野上却不乏有高低错落的野花,鲜
红、橘红、粉红、淡紫、洁白,星星点点,缠缠绵绵,与天边稀疏的云朵连成了一片。身旁
的沟渠里,田水在哗哗地流淌,时而有青蛙呱呱的叫声传来,这情景很容易让人想到以往在
电影里或图画上看到的江南水乡:一位农人头戴斗笠,手牵一头水牛徐徐而行,稻田中倒映
着老人和水牛移动的身影,姗姗可爱。据唐人《云仙杂记》记载广渊明尝闻田水声,倚仗久
听,叹曰:'秫稻己秀,翠色染人,时剖胸襟,一洗荆棘,此水过吾师丈人矣。耳听水流潺
潺,满目翠色莹莹,令他身心顿爽。
③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有着深厚的田园情结,无是“采菊水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开
轩面场圃,把酒话麻”,都无是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一种理想生存方式的诗意表现。具有
共同文化传统的人们都有共同的生存态度,即使离开故土,但其心灵深处依然有一种执拗的
田园情结。人们如眷念母亲一样地眷念田园,不仅仅因为那是自己的家园,那里有自己的亲
人,还因那里有着熟悉的青山秀水,有弥漫着庄稼成熟气味的田垄。田园承载着记忆,承载
着乡愁,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之根,是血脉和心灵的安住之所。
④临近中午,我们走出水光激谶、一碧万顷的田畴,进入一片芦荡之中。此时,天空焕
发出这个季节惬意的火热和光辉。放眼四顾,稠密的芦苇,连绵在天地之间。走在芦的小径
上,苇叶葱茏,宛如青纱织成的帐幔;清风吹拂,芦杆摇曳,发出的沙沙声伴着潺潺的水声,
合成一支美妙动听的乐曲。我们置身其中只能看见头顶的一线蓝天。行进之中,芦荡深处不
断“扑棱棱”地飞出一只只大鸟,朋友告诉我说,眼前飞起又旋即隐没的是白鹭,而那直翔云
天的是芦鹰……“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诗人描绘田园风光的诗句真的是浮动
着颜色呢!
⑤我暗忖,无论是陶渊明、孟浩然等古代的田园诗人,抑或是当今世界的后来人,憧憬
田园之美历来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这是一种对拜物的、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生活态度的
否定,对那种真正人性的、朴素的、自然的人生理想的呼唤。从这个意义上说,田园不仅可
以“养目”,更可以“洗心”“养心”。
⑥正午过后,我们离开水乡。夏日的碧眼在嫣然的云朵间笑意盈盈,阳光在无垠的天地
间迷离闪烁。此时,我心中长满了馥郁的鲜花,萋萋的芳草,浓密的庄稼
(选自《天津日报》2020年8月11日,有改动)
13.下面是对本文思路的梳理,请你根据第②段和第④段,在方框中补上合适的内容。(4
分)
向往田园,来到水乡(1)产生联想,引发遐思
------------------------->------------------------>----------------------
(2)抒发感想,离开水乡
14.请结合全文,理解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此时,我心中长满了馥郁的鲜花,萋萋的芳草,浓密的庄稼
15.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词句。(6分)
(1)虽然是绿月.巴纽覆的盛夏,但是原野上却不乏有高低错落的野花。(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3分)
(2)走在芦荡的小径上,苇叶葱茏,宛如青纱织成的帐慢;清风吹拂,芦杆摇曳,发出的
沙沙声伴着潺潺的水声,合成一支美妙动听的乐曲。(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的妙处)(3分)
16.散文朗读要有一定的技巧。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朗读设计(“•”表重读,“V,,表停顿,,,一,,表
稍隼延长),请选出设计不恰当的一处()(3分)
那是好正在生长的庄稼的芳亭草的芬芳,并带着泥v的芳芳,田园
ABC
岁月的纯净与醇厚,是这些气息的混合。(全句的感情基调:欣喜、深情)
D
17.文中说,中国人心中始终有一种田园情结田园可以“洗心”“养心”。对此,你有何看法?请
结合全文和你的生活体验谈一谈。(5分)
【分析】本文通过写徜徉田园欣赏到的美景和产生的联想,表现了田园风光静谧、美丽的特
点,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和对“真正人性的、朴素的、自然的人生理想和生存方式”
的追求。
【解答】(1)本题考查梳理文本思路的能力。此题已明确根据第②段和第④段作答。“向往
田园,来到水乡”对应第②段“今年入夏以来……在辽宁盘锦水乡徜徉”,“产生联想,引发遐
思''对应第②段“这情景很容易让人想到以往在电影里或图画上看到的江南水乡……令他身
心顿爽”,因此第①空可由“这里一马平川……时而有青蛙呱呱的叫声传来”概括为:穿行田
间,欣赏美景。“抒发感想,离开水乡”对应第④段最后一句,第②空可由第④段其它内容概
括为:进入芦荡,感受美好。
(2)本题考查语句的含义。句不离段,段不离篇。“馥郁的鲜花,萋萋的芳草,浓密的庄稼”
是美丽的田园风光,这些田园景色存在于“我'’的心中,意即美好的田园风光给"我''留下深刻
的印象,久久难忘。
(3)本题考查赏析词句的能力。第①题要求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绿肥红瘦”引用李清照
的词句,“绿”指绿叶,“红”指花朵,"绿肥红瘦''写的是叶茂盛而花已少的夏季景色,简练而
形象,联系下文“但是原野上却不乏有高低错落的野花”的内容,有衬托看到各色野花时欣喜
的作用。第②题要求从修辞角度着手,“苇叶葱茏,宛如青纱织成的帐幔“把“苇叶”比作“帐
幔“,是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写出芦苇的茂密。“发出的沙沙声伴着潺潺的水声,合成一支
美妙动听的乐曲“把苇叶声和水声比作乐曲,是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写出声音的动听。这
些语句都流露出作者对芦荡风光的喜爱之情。
(4)本题考查朗读能力。
ABD.正确;
C.有误,此处不需停顿。
故选:Co
(5)本题考查阅读感悟能力。此题可按题干“结合全文和你的生活体验”的要求,结合文章
内容谈谈田园生活对心灵的净化作用,再结合自己生活体验谈一谈,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①穿行田间,欣赏美景②进入芦荡,感受美好
(2)美好的田园风光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里。
(3)①“绿肥”与“红瘦”对比,引用李清照词句,简洁而形象地写出了盛夏绿叶茂盛、花朵
较少的季节特征,衬托了后文看到各色野花的欣喜。
②运用比喻,把芦荡比作“帐幔”,把声音比作“乐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芦苇的茂盛稠密,
声音的美妙动听,表达了作者对芦荡风光的喜爱。
(4)C
(5)示例:走进田园,感受田园之美,能使人摒弃拜物的、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生活态度,
追求真正人性的、朴素的、自然的人生理想和生存方式,净化人的心灵;回归田园就是回到
精神的家园,回到血脉和心灵的安住之所,精神得到滋养。我也有这样的感受,周末我来到
农村,那里风清水静、禾秀蛙鸣,心中的烦闷一扫而光,顿觉心旷神怡,内心宁静。
【点评】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本身:如词语的感情色彩(贬词褒用、褒词
贬用)、词语的语体色彩(方言、口语、书面语)、叠词的节奏韵律美、形容词的生动优美、
动词的具体凝练传神等。
(2)答题模式:效果词(形象生动、准确传神等)+结合词语的语境义+作者的思想感情。
(3)联系句子所涉及人物的深层感情,有时还要考虑作者的感情。
(二)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8〜21题。(18分)
【材料一】
大部分中学生对“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昵”这首诗耳熟能详,
但是在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拖延现象却屡见不鲜。拖延是个人在明知后果有害的情况下,
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人们对拖延行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拖延是“时间杀手”,是一种恶习,是对自己的
人生不负责任。在考场上,面对题目繁杂的试卷,如果抱延,考试成绩就会很难看.在战场
上,两军对垒,几秒钟的拖延就会让人付出生命的代价。哈佛大学著名学者哈里克说:“世上
有93%的人都因拖延的陋习而一事无成,这是因为拖延能杀伤人的积极性
也有人认为,拖延一下并不要紧。人们一般只对不喜欢做的和觉得施一拖也没问题的事
拖延。从某种角度上说,拖延其实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机制。当你面对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时,
拖一拖,能缓解你的不良情绪,让你能平静地面对要做的事情。把很多事情拖到最后一刻再
做,往往能激发自身更大的潜能,完成任务的效率会更高。当然,这样的拖延考验着你对自
我的清醒认识,对时间节点的准确把握,对做事节奏的控制。
【材料二】
心理学家认为,“拖延”是一种普遍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拖延行
为。当拖延行为成为一种牢固的行为习惯时那就是患上了拖延症。拖延症是一种心理疾病,
会给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患有拖延症的人往往会产生自责情
绪和负罪感,不断地否定自我,严重的还会伴有焦虑症、抑郁症。
调查表明,现实生活中认为自己患拖延症的人不少:50%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
8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86%的职场人认为自己有拖延症,其中50%的职场人不
拖到最后一刻不开始工作,13%的职场人不拖到领导再催,绝不去完成工作。拖延症常见的
类型如下图:
造成拖延症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主观因素:有的人因害怕失败,不想承担失败
的后果而拖延;有的人因过于追求完美,害怕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拖延;有的人本身就懒惰,
不愿做事情;还有的人是受负面情绪影响,行动受阻。其次,也有外界因素,如任务过多或
者难度过大,超出了个人的能力,会让人拖延或逃避任务:外界的诱惑尤其是娱乐方面的诱
惑,也往往会导致拖延行为。
【材料三】
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对自己的拖延症焦虑不已,也想改掉,但依然一边焦虑,一边拖延。
就连吃晚饭这样的事,有人都能拖到晚上9点,再饿也唤不起习惯性“床上瘫”的自己。中国
青年报的社会调查中心曾对2004名拖延症患者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8.7%的受访
者只顾着焦虑却迟迟行动不起来。拖延症患者很难直接做困难的、需要意志力维持的事情,
因此容易耽误学业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一项新的职业——自律监督师应运而生。他们每
天的工作就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制定相应的对策,帮助患者打败拖延症。他们帮助患者学会规
划时间、制定分步目标,因为小目标能消除拖延症患者的畏难情绪;同时训练患者的自控力,
因为自律才是拖延症最有效的克星;还采取多种方法帮助患者学会如何抵制不良欲望,消除
外界干扰,排除不良情绪,减少患者完成任务的障碍。另外,他们还会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
促使患者逐渐消除拖延症。
18.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患有拖延症的人会产生自责情绪和负罪感,并会患上严重的焦虑症、抑郁症。
B.调查发现,中学生、大学生、职场人三类人中,中学生的拖延症最为严重。
C.造成拖延症的主观因素主要有害怕失败、追求完美、任务过多过难等。
D.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对自己的拖延症感到焦虑,也想改掉,却迟迟不采取行动。
19.请根据材料二给“拖延症”下定义。(4分)
20.王素和李想对拖延的认识产生了分歧。如果你在场,你的看法是什么?请根据材料一
表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5分)
王素:拖延的危害很大,咱们应该远离它!
李想:我觉得拖延也有好处,一下也没什么。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是对一位学生拖延症患者某个周日的观察记录,假如你是一位自律监督师,请根
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他拖延症的类型并给出对策。(5分)
观察记录
8点:起床,吃早餐。
9点:家长叫他做作业,他说时间还早,要休息一下。
11点:家长再催,他依然说时间还早,作业肯定能做完。
12点:吃午饭,午休。
15点:开始做作业。
15点20分:跑去吃水果、听音乐。
17点:还在听音乐,家长问他作业是否完成,他说离明天上学还早呢,不急。
第二天上学,老师给家长发来短信:您的孩子又没交作业!
自律监督师的J分析和对策
拖延症的类型对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装修合同正规
- 浴场承包合同
- 电脑维护保养合同
- 公立医院职工购房借款合同
- 化粪池设备销售合同
- 房地产物业售楼处服务合同
- 场地房屋租赁服务合同
- 担保借款三方合同
- 挡土墙施工承包合同
- 智能硬件产品设计开发合同
- 2025年南通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八年级生物试题
- 2025年东营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福建省厦门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英语试题(含笔试答案无听力答案、原文及音频)
- 全脊柱x线摄影技术
- 《酸枣营销战略》课件
- 真需求-打开商业世界的万能钥匙
- 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课件
- 仓库礼仪培训
- 2024土方工程承包合同包含进度支付与违约责任条款范本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