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小说翻译_第1页
第七章-小说翻译_第2页
第七章-小说翻译_第3页
第七章-小说翻译_第4页
第七章-小说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小说翻译1.什么是小说翻译?2.现代意义上的小说包括情节、人物、视角、环境、主题等诸要素3.英语小说汉译简史(1.晚清时期、2.五四新文学运动后、3.建国之后、4.文革之后、5当代)4.汉语小说英译5.小说翻译的基本方法

5.1人物语言个性的翻译:语言的三种意义(指称意义、言内意义、语用意义)

5.2人物塑造与翻译(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里描写、意识流)

5.3小说修辞的翻译(隐喻、直译、换译、省译、象征、典故)

5.4小说文体风格的翻译(风格、译者的素质)

5.5现代小说叙事视角的翻译

6.经典译作分析(作者、作品、译者、我的翻译)

7.Travellanguage

选段翻译1.什么是小说翻译?

1.1小说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的解释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的所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的矛盾。(何其莘,仲伟合,许钧总主编;胡显耀,李力主编.《高级文学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第201页)

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的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view/4721ce323968011ca3009114.html)1.2小说的分类:按篇幅——微型小说(mini-novel),短篇小说(novelette),中篇小说(novella),长篇小说(novel)。按题材——武侠小说,推理小说,历史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探险小说,恐怖小说,讽刺小说,神怪小说,电影小说等。按流派——古典主义小说,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形式主义小说,表现主义小说,存在主义小说,意识流小说,黑色幽默,新小说派,魔幻现实主义等。(/view/4721ce323968011ca3009114.html)

1.3小说的特点(Features):(1)“虚构性”,是小说的本质。(2)“捕捉人物生活的感觉经验”,是小说竭力要挖掘的艺术内容。(3)难忘的典型人物。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4)小说的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但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view/4721ce323968011ca3009114.html)2.现代意义上的小说的6要素:情节人物视角环境主题基调2.1情节(plot)定义:英美高校通用的《诺顿文学导论》(TheNortonIntroductiontoLiterature)是这样定义的:“简单地说,情节是行为的一种组织安排方式,行为是一个或者一系列想象的事件。”情节“通常涉及冲突”,即“两种对立力量之间的斗争”;同时情节常牵涉开端、发展、高潮、逆转、结束等五个部分。

(何其莘,仲伟合,许钧总主编;胡显耀,李力主编.《高级文学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第202页)亚里士多德在西方第一步体系性的文学理论《诗学》中就讨论过情节(mythos)。亚里士多德所谓的情节是指对行动的摹仿…情节是具有能动作用的主干,其它部分都要依附与它;它是作品必需的秩序…情节必须具备一定的型式,例如作品中的英雄刚交好运即转恶运等;它必须有一定的顺序或秩序,如开始,中间和结尾等;它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范围(容量和持续时间),以便决定其形式和顺序。行动者和社会这两者是情节不可缺少的因素。(罗吉·福勒著,袁成德译《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第205-206页)故事与情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故事主要表现为时间和因果的线性关系;情节则关注言说的方式,即怎么说的问题,它是被创造的。情节不等于故事内容,它并不紧紧依附于故事之上,而是完全独立于故事之外。情节不是原事态的经历…只有经过话语叙述方可称为情节。情节的范畴可以大到谋篇布局的宏观组织,也可以小到单个句子的微观调整。(何其莘,仲伟合,许钧总主编;胡显耀,李力主编.《高级文学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第203页)

2.2人物(character)英国小说家福斯特(E.M.Forster)认为,小说人物是指“小说里的角色”。人物分类:小说人物可以分为主人公,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陪衬性人物等;就伦理价值判断而言:正面人物,反面人物;福斯特分类法:“圆型人物”,“扁型人物”;扁型人物:福斯特认为,“扁型人物”是“类型式人物”或者“漫画式人物”,“是作者围绕一个单独的概念或者素质创造出来的”。扁型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发展缺乏变化,比较单一。圆型人物:以“复杂”见长,其性格、言行动机、内心世界、精神世界、气质性情等较为丰富复杂,呈发展变化状态,难以按好与恶的标准进行简单化的归类处理。(如《爱玛》中同名主人公)

(何其莘,仲伟合,许钧总主编;胡显耀,李力主编.《高级文学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第203页)2.3视角(angleofview)

“叙事视角”是“指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度”。也可以说,叙述视角其实就是如何讲故事,或者用布鲁克斯和沃伦的说法,“对故事讲述者的选择”。

“叙事视角”分类:按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按视域范围程度:全知型、参与者型、旁观者型、听众型等

(何其莘,仲伟合,许钧总主编;胡显耀,李力主编.《高级文学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第204页)视角分类:2.3.1布鲁克斯和沃伦第一人称自传性叙事角度,如狄更斯《远大前程》第一人称观察者角度,叙述者是小说的一个次要人物,如阿城《棋王》作者——观察者角度,即外在角度,如海明威的《白象似的群山》全知作者的角度,如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来自(/p-229736839.html)

2.3.2弗里德曼编辑型全知视角,叙述者置身于故事之外,全知全能,并不断对故事进行干预,如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立型全知视角,叙述者依然置身于故事之外,依然是全知全能,但不对故事进行干预。第一人称“我”作为目击者。叙述者是故事所表现的情境和事件中次要人物,位于故事的边缘,如阿城的《棋王》。第一人称“我”作为主人公。叙述者是故事的主人公,位于故事的中心。如《麦田里的守望者》。多重选择全知角度,叙述者外在于故事,但采取不断改变的内在角度。如《到灯塔去》。选择全知角度,叙述者外在于故事,但采取某一人物的观点作为固定的内在角度。如《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斯蒂芬。戏剧性模式,叙述者外在于故事并采用外在角度摄影机式,忠实地记录各种杂乱无章的,似乎是无选择,无组织的场景。来自(/p-229736839.html)2.4环境(setting)小说的环境主要是指作品的时间和地点因素,即小说中的虚构事件是在哪里,何时发生的。环境分类:按时间:当代的、过去的、将来的(甚至是虚构的时间背景,如《指环王》中的神话时间背景,现在流行的“架空”历史的穿越小说等);按地点:地点环境多种多样,随小说的情节发展变化,不仅是情节发展的陪衬,还有重要的叙述功能价值;文本内外:小说文本内的环境是小环境,文本外是大环境,可以称潜文本环境或者超文本环境,亦指小说文本涉及的时代文化语境。(何其莘,仲伟合,许钧总主编;胡显耀,李力主编.《高级文学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第205-206页)2.5主题(theme)定义:主题是读者或者批评家根据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叙事手法等因素,概括出来的思想感情、道德价值判断、时代风貌等具有抽象化和普遍化特点的陈述。主题既受时代语境的影响,也受作家个体生活阅历的制约。如,狄更斯出生贫寒,童年贫苦。苦难童年是狄更斯的小说主题。哈代受达尔文思想的影响,有着悲观的宿命论思想,他的小说弥漫着悲剧性的主题。

(何其莘,仲伟合,许钧总主编;胡显耀,李力主编.《高级文学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第206-207页)

按照传统,“主题”指题材中反复出现的要素。主题总是主旨(subject)的体现,然而主旨并不等于主题。主题通常并非艺术创作的诱因,它是主旨的一个分枝,通过一些反复出现的事件、形象和象征而得到间接的表现。我们是通过思索和推理来理解作品主题的,(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中的“等待主题”)。(罗吉·福勒著,袁成德译《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第284-285页)主题可分显性和隐性:显性主题相对容易把握,如简·奥斯汀的作品,主题突出,通过描绘乡村世态人情,批判金钱势力,提倡婚姻自主。隐性主题晦涩、模糊、模棱两可,如霍桑的《红字》集中体现这一点。

2.6基调(mood、tone)它属于作品的情感层面,必须通观整部作品才能做比较准确的把握。小说的基调是小说人物、情节、环境、语言修辞、叙述策略等形成的感情综合效应。文学作品的基调可是多种多样的,如悲怆的、忧郁的、明快的、欢愉的、幽默的、讽刺的等。通常一部作品的主基调只有一种,亦可称统摄基调,围绕着它有许多次基调。(如《简·爱》的主基调是沉重却积极的,但有些章节也夹杂着欢乐或忧伤的基调,比如简和罗切斯特举行婚礼前的基调死欢乐明快的,但婚礼意外取消后的基调却是悲沉的。)

3.英语小说汉译简史

序幕:1872年4月15至18日,《申报》刊登了中国近代第一部翻译小说《谈瀛小录》(英国作家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部分)约五千字,紧接着4月22日《申报》刊出《一睡七十年》(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的《瑞普·凡·温克尔》RipVanWinkle),约一千字余。

(何其莘,仲伟合,许钧总主编;胡显耀,李力主编.《高级文学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第208页)

发展进程:

晚清时期“在较新的理论里,翻译被认为是政治性十分强烈的活动。”在19世纪初晚清特殊的文化政治环境里,翻译的政治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凸显。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翻译家的梁启超,提倡小说界革命,极力强调外国政治小说对开启民智的重要性,他倡导的“小说兴国”理论被顺利接受。此后,小说翻译进入一个新时期。作品有:1901年,林纾翻译美国斯托夫人的《黑奴吁天录》(即《汤姆叔叔的小屋》)

1902年,沈祖芬译英国笛福的《绝岛漂流记》(即《鲁滨孙漂流记》)11904年,佚名译斯蒂文森的《金银岛》1907年,林纾译狄更斯的《块肉余生述》(即《大卫·科波菲尔》)、《孝女耐儿传》(即《老古玩店》)(何其莘,仲伟合,许钧总主编;胡显耀,李力主编.《高级文学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第209页)

作品类型:长短篇兼有,种类有政治小说、侦探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翻译理论:除严复的“信达雅”之外,翻译理论并不发达。不足之处:翻译理论不发达;翻译质量不高,出现述译、意译、误译、删节、改译、增添等;更改小说叙事视角,或将其中国化,如外过地名改成中国地名。(何其莘,仲伟合,许钧总主编;胡显耀,李力主编.《高级文学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第209页)

五四新文学运动后(辉煌时期)背景:作为媒介的文学翻译语言实现了“现代化”,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语言的表现力即读者的接受程度大大增强…在翻译作品的选择上,五四时期之后的译家有了较明确的文学眼光,译作不多,但绝大多数是世界名著。译者大多为海外留学生,受西方思潮的影响,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中国译坛上归化法仍占主导地位。

(何其莘,仲伟合,许钧总主编;胡显耀,李力主编.《高级文学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第209页)

代表译者:鲁迅、郭沫若、茅盾、胡适、傅东华、赵家壁、刘半农、梁实秋等。在翻译理论方面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新局面。理论之争:“信”“顺”之争20世纪30年代,曾展开过一场翻译大论战。当时梁实秋提出了“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的主张,复旦大学教授赵景琛干脆直接声明“宁错而务顺”。对此,鲁迅则提出了“宁信而不顺”的观点。后来,鲁迅又进一步提出了“易解”“丰姿”双标准论,即“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个方面,一则求其易解,一则保存原作的丰姿”,和“翻译与创作并重”的思想。作为翻译理论另一个领军人物,瞿秋白认为翻译要力求“绝对正确,绝对白话”和“信顺统一”,他在《再论翻译——答鲁迅》一文中说:“翻译的时候,应当用这种绝对的白话文:一方面和原文的意思完全相同(“信”),另一方面又要使这些句子和字眼是中国人嘴里可以说得出来的(“顺”)。“信”和“顺”不应当对立起来……”此外,郭沫若的“创作论”翻译思想等。(张松炎,《五四时期翻译与明清时期翻译之对比研究》http:///Article.aspx?id=61130)译作:傅东华译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Mitchell)的《飘》(GonewiththeWind)。还有海明威、赛珍珠、马克·吐温、西奥多·德莱塞、约翰·斯坦贝克等美国现实主义作品。

建国之后(再起高潮)理论:茅盾提出“文艺创造性翻译”,指出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是文学翻译的根本任务。傅雷的“神似”说(Resemblanceinspirit),钱钟书的“化境”说将文学翻译引入文艺类学范畴。所谓化境,就是指原作的文字形式虽然被置换,但原作的思想,神韵都化到译文的境界之中。

译作:莎士比亚研究专家曹末风翻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无事生非》、《仲夏夜之梦》、《哈姆莱特》、《第十二夜》等;

陈苍多译出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恋爱中的女人》、康拉德的《黑暗的心》、《吉姆老爷》、福斯特《印度之旅》;

陈太先译出狄更斯的《孤星血泪》(亦名《远大前程》);戴镏龄译出马洛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荣如德译出王尔德的《道连·葛雷的画像》、狄更斯的《奥利佛·退斯特》(亦名《雾都孤儿》)。

(何其莘,仲伟合,许钧总主编;胡显耀,李力主编.《高级文学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第210页)文革之后“文化大革命”之后,恢复现实主义传统的呼声与推举现代派文学的论潮相抗衡。前者认为现代派文学强调“非理性、直觉性、反对形象、追求抽象,不描写客观事物的真实,只是表现主观的幻觉,潜意识、下意识等,这是违反一般艺术规律的”。

在这种文化语境下,现代派文学译介者在作品的选择上,突出其社会批判方面的意义并寻求与现实主义交合点。针对存在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等现代派小说,译介者在内容、认识价值层面将批判资本主义的作品从其整体意义上剥离…侧重于揭示造成人异化的罪恶的资本主义制度。《外国文艺》对此译介最早也最得力,如译出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福克纳的《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等。

(何其莘,仲伟合,许钧总主编;胡显耀,李力主编.《高级文学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第210-211页)当代受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语境的影响,翻译者增多,有影响文艺流派,现代作品陆续引进中国。大量的西方翻译理论被介绍到中国,译界也逐渐兴起归化法和异化法等翻译策略之争。当今的英语小说汉译界可谓百花齐放。

(何其莘,仲伟合,许钧总主编;胡显耀,李力主编.《高级文学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第211页)4.汉语小说英译

早在1938年,伦敦阿瑟普洛斯坦因公司就出版了爱德华兹(EvangelineDoraEdwards)英译的ChineseProseLiteratureoftheTangPeriod(《中国唐代散文作品》),内收《搜神记》、《李娃传》、《太平广记》等篇章。欧美各国对明清小说的译介比较注重…译者大多为在华外交官,且是汉学家,如英国的汤姆斯译过《著名丞相董卓之死》,司登得译《孔明的一生》。

四大名著的翻译:

《三国演义》对于《三国演义》的片段译介始于19世纪。1925年,第一部《三国演义》英文全译本SanGuo,or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由英国汉学家邓罗(C.H.Brewitt-Taylor)译出;1985年,张亦文译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1994年,罗慕士(MossRoberts)译ThreeKingdoms.《水浒传》1933年,美国出版的AllMenareBrot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算是《水浒传》在西方最好的全译本,译者为美国作家赛珍珠。中文合作出版社的第一部古典名著全译本《水浒转》OutlawsoftheMarsh业已问世,译者为美国翻译家沙博理(SidneyShapiro)。

《西游记》1913年,英国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Richard)译为JourneytotheWest(《圣僧天国之行》);1930年,英国学者海斯(HelenM.Hayes)的译本名为ABuddhistPilgrimsProgress(《佛教徒的天路历程:西游记》);1942年,亚瑟·韦理(ArthurWaley)的英译名为Monkey.

《红楼梦》《红楼梦》英译始于1830年,英国人J.F.Davis译出第三回两首《西江月》词。1973年,大卫·霍克思(DavidHawkes)与约翰·闵福德(JohnMinford)翁婿合译本TheStoryoftheStone1978年,杨宪益,戴乃迭的合译本ADreamoftheRedMansions(何其莘,仲伟合,许钧总主编;胡显耀,李力主编.《高级文学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第229-230页)

5.小说翻译的基本方法

5.1人物语言个性的翻译在小说中,人物的个性是诱发或制约人物语言风格变异的重要因素。言为心声,言如其人,人物的语言对话无疑是对其自身形象的最佳诠释。小说对话是作者为了刻画人物,传达某种意义而创作的,因此翻译即翻译意义…语言有三种意义:指称意义、言内意义、语用意义。

指称意义语言符号和它们所指称的对象之间的关系。语言的指称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词的确切和字面的意义(strictandliteralmeaning)。指称意义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时所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view/866d75543c1ec5da50e2706c.html)

1."Oh!Mr.Bennet,youarewantedimmediately;weareallinanuproar..."Elizabethrepliedthatitwas.“Verywell.Wecometothepoint.Yourmotherinsistsuponyouracceptingit.Isitnotso,Mrs.Bennet?”(选自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

2.AtthatKongYijiwouldflush,theveinsonhisforeheadstandingoutasheprotested,“takingbookscan’tbecountedasstealing…forascholar..can’tbecountedasstealing.”(选自鲁迅的《孔乙己》,杨宪益译)

言内意义言内意义指同一语言系统的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任何语言符号不可能孤立存在,它总是与同一语言系统的其他语言符号紧密相连。言内意义包括音系意义、语法意义、词汇意义、句法意义。“言内意义”是指词语与共存状态下的其他语言成分相互联系所产生的意义,即结构意义.(http:///wenda/thread?tid=1008855e5473c97e)

3.“I’mp-paralyzedwithhappiness.”(F.S.Fitzgerald,TheGreatGatsby)译文:“我高兴得摊……瘫掉了。”(巫宁坤译)

5.“女儿悲,嫁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钻出个大马猴。”语用意义语用意义指符号与其使用者的关系,语言的语用意义即是语言和其使用者的关系。语用意义是在具体语境中获得的话语的临时意义,是话语的言外之意。语用意义关注的不是说话人说了些什么,而是说话说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p-251264.html)

5.2人物塑造与翻译人物塑造的三种方法: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里描写。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容貌、衣饰、姿态等外部特征刻画人物形象,形神兼备地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

例如,哈代在Tessofthed’Urbervilles中描述苔丝的美貌时写到:

行动描写行动描写常由动词来完成,翻译时需在译入语中找出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活泼地再现人物的形象,且看下例:

心理描写作家通过塑造的人物作内心世界的描述,能直接叙写人物的情感起伏,展示人物的心灵和性格特征。以钱歌川和施咸荣翻译的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片段为例:

5.3小说修辞的翻译

隐喻(metaphor)的翻译相对于明喻而言,隐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没有直接的明示,是一种更深层次上的情感一位,赋予读者更广阔的想象及阐释空间。例如:直译法(literaltranslation)适用于双语中喻体相同意义对等的情况。例如:汉语中存在与英文比喻形象和意义相似的说法,因而可直译。换译法(Substitution)适用于隐喻含义相同但隐喻方式和形象不同的情况。例如:14.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红楼梦》)

省译法(omission)适用于由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差异形成英汉隐喻使用方法上的空缺现象,因无法实现对应只能舍弃原作的比喻形象,捕捉其真正内涵即相似点将其译出。且看下例:象征(Symbol)的翻译定义: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view/78838.htm)例如,还带的小说的《苔丝》中的“火”这一意象,出现的章节顺序如下:通过联系上下文语境,不难发现“火”的意象指向情感。同是“fire“,译者却巧妙地运用不同的字眼来处理:”火烤“、”烧得发烫“、”烈火“、”火一样的热情“。这些隐喻意象的反复出现、次第变化,形成一种特定的象征,象征着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变化过程,此译文准确、贴切、传神。典故(allusion)的翻译按:《辞海》、《辞源》为“典故”一词立了两个义项:一是典故一词的古义,与现代汉语所说的“故实”有些相当,指古代的典章制度、旧事旧例。我们今天所讲的典故当然用的是典故的今义。典故的今义,《现代汉语词典》释作“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辞海》、《辞源》的释法与此有类,说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view/62877.htm)

分类:成语典故,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按图索骥等历史典故,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等文学典故,如晓风残月,大江东去等文化典故,如牛郎织女等

5.4小说文体风格的翻译定义:风格是指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就一部作品来说,可以有自己的风格;就一个作家来说,可以有个人的风格;就一个流派、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文学来说,又可以有流派风格(或称风格流派)、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其中最重要的是作家个人的风格。风格是识别和把握不同作家作品之间的区别的标志,也是识别和把握不同流派、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区别的标志。(/view/136139.htm)不仅作者有自身的创作风格,译者亦会在小说翻译过程中自己再创造风格体现出译者的风格。译者的风格客观在缘于译者自身的思想气质、文化修养及驱遣文字、运用语言的独特习惯,它主要表现在遣词造句的功力上。对翻译标准和方法的不同选择将直接影响到译者风格。5.5现代小说叙事视角的翻译现代小说在叙述视角上常由单一的叙述视角向多种视角切换转变,由以全知视角为主,作者统领全局向多声部的“复调”小说变化,这从根本上促成了小说叙述行为的异常复杂化。这种多视角叙述将各种叙述视角的优势兼收并蓄,有效组合,为读者提供了多维的阅读空间,是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艺术世界的真实存在。

这两个译文,金译略胜一筹,因为萧乾夫妇的译文在信息的传达上有视角越界之嫌,在第一片段中出现了“母亲”二字。“母亲”与“她”虽同指一人,仅仅是人称上的细微差别结果却是不恰当地变化了原作的叙述视角——从主人公Stephen的视角变成叙述者的“全知”视角。

(何其莘,仲伟合,许钧总主编;胡显耀,李力主编.《高级文学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第212-227页)

6.谷启楠译《达洛维太太》

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Woolf)出生: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

职业:英国女作家,批判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女权主义家。作品:小说出航(TheVoyageOut,1915年)墙上的斑点(Markonthewall,1919)雅各的房间(Jacob'sRoom,1920年)达洛维夫人(Mrs.Dalloway,1925年)到灯塔去(TotheLighthouse,1927年)海浪(TheWaves,1931年)幕间(BetweentheActs,1941年)随笔自己的房间(ARoomofOne'sOwn,1929年)三个畿尼(ThreeGuineas,1938年)

罗杰·弗莱传记(RogerFry:ABiography,1940年)飞蛾之死及其它(TheDeathoftheMothandOtherEssays,1942年)瞬间及其它随笔(TheMomentandOtherEssays,1948年)自传《存在的瞬间》(MomentsofBeing)情节介绍:

一个晴朗的夏日早晨,主人公克拉丽莎.达洛维走在伦敦的街道,为自己晚上的派对采买物品。美好的天气使她想起了自己已逝的青春,以及她年轻时的狂热追随者彼得.沃尔士。她思忖自己当初嫁了可靠的达洛维,而不是捉摸不定的沃尔士,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沃尔士当天从印度返回伦敦来看望她,更让她突然思绪不宁。同时,在伦敦的另一角是一战退伍军人塞普蒂默斯.史密斯和他的妻子露西娅。史密斯患有无名的狂想症,经常幻见在一战中牺牲的好友伊凡。当权威医师决定对他实行强制隔离治疗时,他跳楼自尽。达洛维夫人当晚的派对很成功,名流济济。一些难得一见的旧友,那些和她一起经历了成长及年轻的旧友,也到场了,可她却抽不出身来和他们细聊。隔了那么些年,大半辈子,也想不出该说什么好。她在派对上闻知史密斯的自杀事件,心里暗自佩服这种解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守住自己内心纯粹的快乐吧。

作者九大因素分析:时代因素民族因素阶级因素文学因素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先天因素人格因素审美素质时代、民族、阶级因素1882.1.25

伍尔夫出生于英国伦敦,属书香门第,祖上几代为达官显宦。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爵士(LeslieStephen)是维多利亚时代出身于剑桥的一位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学者和传记家。母亲是JuliaPrinsepJacksonStephen。事实上,她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尔芙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她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Group)的成员之一。

Adeline['ædəlain]n.艾德琳(女子名)布卢姆茨伯里派:一个知识精英的沙龙先天、主观、客观因素由于复杂的家庭背景,这个9口之家、两群年龄与性格不合的子女经常发生一些矛盾与冲突。而伍尔芙同母异父的两位兄长对她的伤害给她留下了永久的精神创伤。父母去世之后,她经历两次精神崩溃。两次世界大战残酷的烽火使她震惊,且加重了其病情。伍尔夫未接受正规教育,而是在父亲的指导下,以自修为主。因而在以后的创作及评论中,既摆脱了清规戒律与学究气,又养成了非正统观念,我行我素,随意抒写。在思想上,她曾受弗洛伊德关于压抑的潜意识与“性本恶”等学说颇深的感染,从而组长了孤寂之感和阴郁的心理。昆汀贝尔认为,弗吉尼娅的神经错乱和自杀前的幻听,和弗吉尼亚少女时期遭受的精神创伤导致无法愈合的伤口有关。事实上,弗吉尼亚成人后非常厌恶性生活,更不愿生儿育女,对于同性的依恋甚至一度成为她感情世界里的重心。文学、人格、审美因素她在1905年开始职业写作生涯,她的小说《达洛威夫人》中即充满了对病态幻觉的真实生动的描绘,可以说是她的精神写照。弗吉尼亚不幸的生活经历,使她如含羞草一般敏感,又如玻璃般的易碎,她是优雅的,又是神经质的,一生都在优雅和疯癫之间游走。有人这样描述弗吉尼亚,准确地把握住她的精神气质:“她的记忆有着隐秘的两面——一面澄明,一面黑暗;一面寒冷,一面温热;一面是创造,一面是毁灭;一面铺洒着天堂之光,一面燃烧着地狱之火。”弗吉尼亚·伍尔芙把艺术看得高于一切。不过,她每完成一部作品常会出现病兆,性格多变的她经常在脸上折射出内心的痛苦。唯一值得庆幸的只是她的每一场发病,都有丈夫伦纳德在身边无微不至的照料,这无疑带给弗吉尼亚极大的鼓励和感动,“要不是为了他的缘故,我早开枪自杀了。”一九四二年的《幕间》,是弗吉尼亚·伍尔夫辞世之前的最后一部作品。仅在小说完成又过了一个月之后,也就是1941年3月28日,伍尔夫在自己的口袋里装满了石头,投入了位于罗德麦尔(Rodmell)她家附近的欧塞河(RiverOuse),以悲剧形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尽管她有敏感的外表,她却写出了清晰富于洞察力的文章。

以上来自(/view/931847.htm)译者介绍:谷启楠译作:《达洛维太太》1997年《加拿大短篇小说选读》1994年《命运挑战者》1986年《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美]纳博科夫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2月福斯特短篇小说集/(英)福斯特著谷启楠资料性别:女职业: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家庭成员:丈夫(刘士聪),两个女儿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翻译等工作三个文体特征分析作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自然富有意识流技艺的特征,人的意识是复杂的,理性与非理性意识共存。其中有明确、完整的意识,也有朦胧、片段的意识等等。这些意识混杂在一起,交替出现,故而从中很难找出逻辑性轨迹。而时间颠倒、空间重叠也就成为作品中常有的情形。伍尔芙的研究大多关注于三个方向:女权主义、同性恋倾向及抑郁症病史。这在伍尔夫的作品中也同样体现:具有浓郁的精神幻想和自杀的倾向等。伍尔芙的文笔时常即兴的、跳跃式的、似乎心血来潮、一挥而就,或颠来倒去、自相矛盾;某些叙述条理不清,不够严谨。固然这种风格可谓意识流的特征,但也是作者神经质的缺陷吧。本人认为谷启楠翻译的这部作品很好地把握了意识流小说的文体风格,译作的句式结构与原作相仿。虽然对一些遣词方面,我坚持自己的选择。其实我的译作是在译者的译作基础上进行的假象模仿。《达洛维太太》片段翻译Inmanyways,hermotherfelt,shewasextremelyimmature,likeachildstill,attachedtodolls,tooldslippers;aperfectbaby;andthatwascharming.她母亲觉得,她在很多方面极不成熟,仍像个孩子,离不开玩具娃娃,喜欢穿旧鞋,是个十足的婴儿;这倒很有魅力。她母亲觉得,她在许多方面极不成熟,仍像个孩子,喜欢玩偶,爱穿旧拖鞋;简直是个小孩子;这倒使她很有魅力。Butthen,ofcourse,therewasintheDallowayfamilythetraditionofpublicservice.可是当然啦,达洛维家族一向有为公众服务的传统。但是,话说回来,达洛维家的人历来有为公众服务的传统。Abbesses,principals,headmistresses,dignitaries,inthepublicofwomen-withoutbeingbrilliant,anyofthem,theywerethat.这个家族的女成员中,出过很多女修道院院长、学院院长、女校的校长、高级官员等——她们当中没有一个人非常聪明,但都很有魅力。在这个家族的女成员当中,出过女修道院院长、大学校长、女校的校长,及各种显要人物——其中没有一个才华出众,却都是显赫的。ShepenetratedalittlefurtherinthedirectionofSt.Paul’s.她朝着圣保罗大教堂的方向又走了一段小路。她继续朝圣保罗大教堂的方向走了一段路。geniality[,dʒi:ni'æləti]n.亲切;温暖;舒适mistress['mistris]n.1.awomanschoolteacher(especiallyoneregardedasstrict)2.awomanmasterwhodirectstheworkofothersprincipal['prinsəpəl]中(小)学校长;(英国)大学校长Shelikedthegeniality,sisterhood,motherhood,brotherhoodofthisuproar.Itseemedtohergood.她喜欢这喧哗里传出的善意、姐妹之情、母爱之情和兄弟之情。她觉得这声音似乎很不错。她喜欢这喧哗中透出的融洽气氛,姐妹之情、母爱之情和兄弟之情。她觉得这声音不错。uproar[‘ʌprɔ:]n.骚动;喧嚣geniality[,dʒi:ni'æləti]n.亲切;温暖;舒适Thenoisewastremendous;andsuddenlythereweretrumpets(theunemployed)blaring,rattlingaboutintheuproar;militarymusic;asifpeopleweremarching;嘈杂的声音非常之大;突然间,在喧哗中又传来小号的高声齐鸣,急促刺耳(是失业者们);那是军乐,仿佛人们在齐步前进;喧嚣的噪声非常大;突然间,噪声中响起刺耳的小号声(是失业者在结队游行),在这片噪声中回荡;(宛如)军乐,像是为行进的人们伴奏;

rattle[‘rætl]vt.使发出咯咯声;喋喋不休;使慌乱,使惊慌blare[blεə]n.嘟嘟声;号声;巨响vi.发嘟嘟声;发出响而刺耳的声音vt.嘟嘟地发出;高声发出

yethadtheybeendying-hadsomewomanbreathedherlastandwhoeverwaswatching,openingthewindowoftheroomwhereshehadjustbroughtoffthatactofsupremedignity,lookeddownonFleetStreet,thatuproar,thatmilitarymusicwouldhavecometriumphinguptohim,consolatory,indifferent.Itwasnotconscious.然而假如他们一直处于死亡的边缘——假如某个女人刚刚咽了气,刚刚完成了那一极其尊严的举动,而守护着她的人,不管是谁,只要打开那个房间的窗户俯视舰队街,那喧嚣声,那军乐声就会洋洋得意地向着他扑面而来,既表示安慰,又表示冷漠。那声响并无意识。然而假如他们快死了——假如某个女人刚刚咽了气,刚刚完成了至高无上的庄严举动,而守护她的人,不管是谁,只要打开所在房间的窗户俯视舰队街,那喧嚣的噪声,那一阵军乐就会得意洋洋的朝他扑面而来,既欣慰又冷漠。这种作用是无意识的。

Therewasnorecognitioninitofonefortune,orfate,andforthatveryreasoneventothosedazedwithwatchingforthelastshiversofconsciousnessonthefacesofthedying,consoling.它并不表示对一个人的运气或命运的认可;正因为如此,就是对于那些想念从死者脸上寻觅最后一丝意识而又感到茫然的人们,它仍然带来了慰藉。它并不是对一个人的运气或命运的认可;正因为如此,即使对那些注视着垂死者脸上一丝寂灭的表情而感到目眩的人们,它仍带来了慰籍。

Forgetfulnessinpeoplemightwound,theiringratitude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