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学专业论基层人民法院送达难问题的困境及对策-以鲅鱼圈区人民法院为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36d08007b54d13165f3b377bef355e7/d36d08007b54d13165f3b377bef355e71.gif)
![法律法学专业论基层人民法院送达难问题的困境及对策-以鲅鱼圈区人民法院为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36d08007b54d13165f3b377bef355e7/d36d08007b54d13165f3b377bef355e72.gif)
![法律法学专业论基层人民法院送达难问题的困境及对策-以鲅鱼圈区人民法院为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36d08007b54d13165f3b377bef355e7/d36d08007b54d13165f3b377bef355e73.gif)
![法律法学专业论基层人民法院送达难问题的困境及对策-以鲅鱼圈区人民法院为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36d08007b54d13165f3b377bef355e7/d36d08007b54d13165f3b377bef355e74.gif)
![法律法学专业论基层人民法院送达难问题的困境及对策-以鲅鱼圈区人民法院为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36d08007b54d13165f3b377bef355e7/d36d08007b54d13165f3b377bef355e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2"\h\u5229摘要 I13482Abstract II24023引言 1256831鲅鱼圈区人民法院送达方式的现状和困境 3112061.1鲅鱼圈区人民法院送达方式的现状 3250681.2鲅鱼圈区人民法院送达方式存在的困境 36192鲅鱼圈区人民法院送达难的成因分析 7242652.1民事送达法律规定不完善 7153772.2基层法院送达机制不健全 723722.3基层法院所辖地区人口不确定因素 8322462.4信息时代下未重视电子送达 8104143部分法院应对送达难的创新尝试 10299663.1江西法院完善送达地址确认制度 10137013.2浙江高院创建“淘宝式送达” 1086573.3江苏法院加强电子送达适用 10144724破解基层人民法院送达难的对策 12295684.1完善送达制度 12203364.2建立送达责任追究机制 12139574.3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13277234.4强化电子送达方式 1314039结论 1519660参考文献 1616015致谢 18摘要近年来,由于民事案件数量激增,送达工作量不断加大,基层法院送达难问题愈发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诉讼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大,人户不一致已成为常事。而法律存在着滞后性更是造成了送达难问题的出现。虽然诸多学者对该问题提出很多可行性建议,法律也不断的完善送达制度,但在实务中,基层法院民事送达难问题仍异常突出。例如,法律关于送达的规定不够细化,在司法实践中操作困难,加之基层法院自身存在着问题,司法资源有限,缺乏送达机制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送达效率低下。鉴于此,本篇论文将结合本地区鲅鱼圈区人民法院展开对送达难困境的探讨。本篇文章一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阐述鲅鱼圈区人民法院送达难的现状和困境,简要介绍鲅鱼圈区人民法院送达方式的现状后,具体结合各种送达方式阐述民事诉讼送达困境的具体表现。第二部分是分析鲅鱼圈区人民法院送达难这一问题的成因。第三部分是通过部分法院对送达方式的创新尝试进行阐述。第四部分是对基层法院送达难成因,提出对策。关键词:基层法院;送达方式;送达难;送达制度;民事送达
AbstractForthepastfewyears,duetothesurgeinthenumberofcivilcases,theworkloadofservicehasbeenincreasing,andthedifficultyofserviceingrassrootscourtshasbecomemoreserious,whichhasaffectedthelitigationprocesstosomeextent.Withthedevelopmentofthesocietyandthelargepopulationflow.Theinconsistencybetweenpeopleandhouseholdshasbecomeacommonthing,whilethehysteresisoflawshascausedtheemergenceoftheproblemofdifficultservice.AlthoughmanyscholarshaveputforwardmanyfeasibleSuggestionsonthisissueandthelawhasbeenconstantlyimprovingtheservicesystem,inpractice,thedifficultyofcivilserviceingrassrootscourtsisstilloutstanding.Forexample,thelawonservicearenotenoughdetailed,anditishardtooperateincurrentjudicialpractice.Inaddition,thereareproblemsinthebasiccourtsthemselves,limitedjudicialresources,lackofservicemechanismandaseriesofotherproblems,resultinginlowserviceefficiency.Inviewofthis,thispaperwillcombinethelocalBayuquanDistrictPeople'sCourttocarryoutagrassrootscourtcivilservicedifficultproblem.Thispaperisdividedintofourparts:thefirstpartistoexplaintheBayuquanDistrictPeople'sCourtservicedifficultpresentsituationanddilemma,abriefintroductionoftheBayuquanDistrictPeople'sCourtserviceofthepresentsituation,thespecificcombinationofvariouswaysofservicetoillustratethespecificperformanceofthecivillitigationservicedilemma.ThesecondpartistoanalyzetheBayuquanDistrictPeople'sCourtservicedifficultcausesofthisproblem.Thethirdpartanalyzestheinnovationandimprovementoftheservicemethodthroughthecourtsinsomecourts.Thefourthpartisaimedatthebasiccourtservicedifficultproblem,putsforwardthecountermeasure.Keywords:basiccourts;methodofservice;itisdifficulttoreach;servicesystem;thecivilservice引言送达是将民事诉讼各阶段连接起来,是整个诉讼程序正常运行的纽带。通过送达,程序才能一步步走下去。长久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因此,常会忽视在送达中的程序上的问题。送达从表面上看似简单,实际上送达效率的高低对整个诉讼环节影响十分大。在我国,送达难问题起初并未受到重视,最开始诸多学者大多只阐述民事送达制度的现状、意义等内容。通过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事案件的激增,送达中不断出现各类问题导致送达陷入困境,送达改革才越发被重视起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诸多学者也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同时新民事诉讼法以及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也对送达制度也进行了革新。近年来,诸多学者从多角度出发,尝试找出送达制度存在问题的本质原因,有些学者通过借鉴他国制度给出建议,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受多方因素的影响,送达难这一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基层人民法院首先特殊的地方在于,对比中院和高院,基层法院案件多,所辖案件范围广。其次,法院送达人员总体法律素质较低,法院合同制人员比在编人员多许多,鲅鱼圈区人民法院送达组人员全为合同制人员,送达流于形式,同时法院片面追求结案率,例如鲅鱼圈区人民法院在12月份不开庭,集中办理审理后未结案件。此外,基层法院本身存在送达机制不健全及法律法规在送达方面有待完善。加上受社会发展的影响,一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例如人口流动大导致户口挂空现象严重,外来务工人员居无定所,在遇到起诉时,只能通过所在单位进行寻找,但单位因怕为自身造成负面影响,不予配合;在送达过程中需要基层组织配合时,由于其自身事务繁忙,配合率较低;所辖的自然村较多,而其人均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基于以上种种情形,在送达时常会遇到被告故意躲避,不予配合的情况,导致基层法院在民事送达过程中,一旦出现以上情况,简单的送达就变得极为复杂,最终可能会导致经过很长时间后,案件最终还是以公告方式来结尾。本人在鲅鱼圈区人民法院实习时就遇到很多相似情况,对送达难给诉讼造成的影响深有体会,当事人有的下落不明,有的故意躲避,甚至有的谎称自己不是本人而大摇大摆的走掉,亲朋好友以各种理由帮被告阻挠送达。在亲身经历了许多次送达受阻的情况下,产生了对民事送达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想法。民事送达难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立法角度看,立法不够明确,现有的送达方式规定简单,对于妨碍送达也没有规定其法律后果。其次,在实务中,法院送达机制不完善,送达人员素质较低,基层法院还以传统的送达方式为主,没有利用好电子送达方式。最后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人口流动大,人口信息难掌握。送达在司法角度上,体现的是民主性、合法性,在当事人的角度上,会保障其诉讼权利,使双方都能有公平公正的机会进行对抗,通过此种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鲅鱼圈人民法院在司法实践中,许多当事人由于自身法律素质较低,加上鲅鱼圈区人口流动性较大,法院机制不健全等多方原因,导致在许多案件的送达过程中受阻。这些原因会导致案件送达工作陷入困境,进而导致案件不能够顺利进行审理,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同时当事人权利得不到保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送达也逐渐演变成受送达人和法院之间的博弈。基层人民法院送达制度存在的困境越发严重,要想解决好这一问题,还得从基层法院入手,根据基层法院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才能更好的切实解决好该问题。鉴于以上种种原因,在本文中,本人将通过对送达难问题,以鲅鱼圈区人民法院为例,对已有的送达方式所产生的送达难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基层法院普遍存在的送达问题,结合部分地区已创新的送达方式,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及建议,在以下正文当中做详细阐述。1鲅鱼圈区人民法院送达方式的现状和困境1.1鲅鱼圈区人民法院送达方式的现状鲅鱼圈区人民法院2019年受理案件1000余件,在立案庭完成首次送达的案件中,是以直接送达、邮寄送达及公告送达为主。少部分案件会采用委托送达和转交送达,电子送达使用率较低,留置送达使用率极低。在开庭前的送达过程中,首先对受送达人进行电话联系,看当事人能否到法院自取,不能时采用邮寄送达是否可行。其次对没有联系方式的受送达人进行直接送达,但直接送达首次送达率极低,实践中由于程序问题很少采用留置送达。最后如果以上几种方式均不可行,将通过公告送达方式进行兜底。在以上过程中,虽看似完整,但存在很多漏洞,且在此过程中耗时耗力,最终案件可能还是以公告送达来收尾。1.2鲅鱼圈区人民法院送达方式存在的困境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送达方式共七种,其中,转交送达有明确的适用范围,在原告所提供的被告信息准确的情况下,一般不存在“送达难”的问题,截止到目前,鲅鱼圈区人民法院也未出现过转交送达难的问题。鉴于此,下文主要针对直接送达等六种送达方式进行分析。1.2.1直接送达首次送达成功率不高直接送达是由送达人员直接将诉讼文书交给受送达人并签收的送达方式[[][]齐树洁.民事诉讼法[M].第10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3:711.2.2留置送达障碍较多留置送达的首要问题即是其法律规定的要求有见证人到场见证才能送达。而见证人的范围限定的过小导致了见证人不愿配合的情况下,不能够进行留置送达。在司法实践中也确实如此,基层组织及单位多数因为工作繁忙是不愿配合法院送达人员进行送达的,其次,存在着愿意配合又不敢随意在送达回证上签字的情况,故而多数情况下,法院都直接跳过此环节进行另一种留置方式,及拍照记录留置送达。在司法实践中,送达人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注释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12:861.2.3邮寄送达成功率不高 邮寄送达是指当直接送达有困难时,将诉讼文书附送达回证交邮局挂号寄给受送达人[[][]江伟.民事诉讼法学[M].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5:621.2.4委托送达形同虚设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法院代为送达[[]中国法制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实用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7:36]。委托送达是希望法院之间协作配合,提高送达效率,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各法院都存在着送达难的问题,因此,在实践中很难利用好委托送达。当前,基层法院的委托送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运行效率低下。在司法实践中,如果有困难是可以委托其他法院代送,但实践中受委托法院同样面临这工作压力大以及案多人少问题,因此很多情况下会退回文书,送达成功率很低[[]中国法制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实用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7:36[]林涓.基层法院民事诉讼中送达难问题探析[J].法制博览,2019,35(26):1481.2.5公告送达启动随意且效率低下公告送达是送达中的兜底方式,是在其他送达方式不能情况下才予以采用,自发布公告起六十日才视为送达。首先法律并没有表述清楚何种情况属于不能,对下落不明的情形没有具体的表述。我国法律对下落不明的条件没有明确表述[[]贺旭环.我国民事诉讼公告送达制度的困境及对策[J].法制博览,2019,35(14):103]。在实践中,大多数情况都是在没有受送达人联系方式,找不到住址便视为下落不明,这样就扩大了下落不明这一词汇,流于形式,最后便以公告送达草草结束。正因此,双方的诉讼权利难以保障,违背公平公正原则。此外,公告送达时间过长导致效率低下,我国法律规定公告时长六十日,公告人在公告期间出现,法院一般的做法是等公告期满的时间作为送达日期,这会导致诉讼时间过长,效率低下[[]贺旭环.我国民事诉讼公告送达制度的困境及对策[J].法制博览,2019,35(14):103[]张盟.我国民事公告送达制度立法研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3):561.2.6电子送达利用率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电子送达近年来不断成为各省法院改革推行的送达方式。通过电子将大大提高了送达的效率,给法院的工作带来便利。然而,电子送达在带来方便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导致在基层人民法院中还不能广泛应用起来。首先是隐私安全问题。有些不法分子会攻击网站,而当攻击成功时,当事人信息很可能会泄露,同时发送的电子邮件容易被截获[[]郝晗.民事电子送达疑难问题研究[J].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9,36(4):84]。如果网站被不法分子袭击,信息遭到泄露,电子送达方式便是弊大于利,这也是在基层人民法院,现在还未普遍应用电子送达的主要原因。此外,当事人对电子送达这种新方式还存在质疑。我国法律规定,电子送达需经受送达人同意才能送达。而在现实生活中,当事人大多为中老年人,对于年轻人来说,接受新事物是可以的,但对中老年人来说,电子送达一是存在手机不适用,二是存在对电子送达不信任,在一些人对认知里,对纸质化文书有执念,认为缺少纸质版文书就是无理无据的,对电子送达效力产生质疑。同时,最高法关于民诉的司法解释中,要求受送达人同意采用送达方式的,应在送达地址确认书中予以确认[[]沈德咏.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3:103[]郝晗.民事电子送达疑难问题研究[J].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9,36(4):84[]沈德咏.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3:103[]陈珊彬,任永乐.从被动适用到主动适用: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电子送达制度完善与路径重塑[J].法治社会,2019,4(6):1042鲅鱼圈区人民法院送达难的成因分析2.1民事送达法律规定不完善我国对送达制度的规定虽经过修改增加,但在本质上仍存在着立法条文过于简单,不能更好的适用于司法实践当中。在直接送达中和留置送达中,“同住成年人家属”一词有很大的局限性,我国并没有法律规定家属一词的范围,因此在实践中很难把控其范围。邮寄送达是目前来说的常用送达方式,但在送达中,送达人员的资格不明确,虽有邮寄专递,但邮递人员还为普通的邮递员,对法律规定不够清晰,因此在送达中会有瑕疵,也不可以直接进行留置送达。在公告送达中,法院送达组会为了送达而送达,流于形式,程序过于简单,而公告时间过长,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没有具体的规定,且基层法院公告送达的平台过于单一,在何种媒体上刊登公告,民诉法没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在大数据时代下,电子送达是未来的趋势,特别在我们国家,人多地广,人口分布不均,流动性较大,如果利用好电子送达将极大提高送达效率,节约送达成本。因此法律应增加电子送达的相关规定,建立电子化平台,完善电子送达方式。此外,法律规定直接送达在送达中放首位,其他送达方式不可前置,而在实践中,很多情况下已忽视送达顺位,实践中主要的几种送达方式不应在受顺位影响。2.2基层法院送达机制不健全送达机制要从三方面角度在阐述。首先,对于送达人来说,在基层法院当中,送达人员基本都为合同制人员,鲅鱼圈区人民法院设立了送达组后,送达组人员除一人为工勤编制人员,其余均为合同制人员,且文化程度都在本科以下,平时很少有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也导致了送达组成员总体的法律素质水平也偏低。目前来看,由于人才的缺少,在法院中,有限的人才资源都用在审判及智能化办案中。送达组成员对于送达也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流于形式想尽快送达出去。在工作中,由于送达人员散漫懈怠,很可能造成送达错误问题,部分情况下,缺乏和当事人耐心沟通会导致粗暴方法完成送达。这样不仅让当事人对法院的司法权威产生质疑,加深矛盾,更是不能有效提高送达效率,送达质量还没有保证。其次,对于受送达人来说,对于他们恶意躲避等情况,更没有法律对其进行约束,因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或责任机制,使得这些人钻着漏洞,故意躲藏,不理睬法院送达,不重视法院送达,这样的行为是在蔑视法律,无视司法权威。通过建立责任机制会约束他们的行为,使得认清法律的重要性,送达的重要性。第三,是关于代收人、协助人、配合人方面,没有约束,例如,代收人恶意将受送达人应诉材料藏匿或销毁;协助人、配合人不予协助和配合,或表面配合实则帮助受送达人躲避;第三人像邮寄送达的邮递员,邮递员本身没有法律知识,且在送达过程中也没有专门的送达人员,虽然其送达人员无法规定,但若由于其疏忽大意导致送达不能等情况又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都是由于没有健全送达机制,或者是说法律仅规定了如何送达,但并没有后续的责任条款。为了保障当事人的权益,送达机制应加以健全。2.3基层法院所辖地区人口不确定因素据统计,我国流动人口将近两亿五千人,人户分离人口将近三万人。通过数据已不难看出,我国人口人员流动性大,有的人长期不在户籍地居住,有的人居住地变动频率高,这导致法院在送达法律文书上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使诉讼程序难以顺利进行[[][]夏佳虹.民事诉讼中公告送达制度的实践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9,28(33):242.4信息时代下未重视电子送达鲅鱼圈区人民法院送达方式还以传统的纸质送达为主,而在当前,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所处于网络时代,在信息时代下,电子送达方式应逐步被重视起来。传统的送达方式成本较高,就单纯的费用来谈,直接送达方式,不论是当事人到法院领取材料还是到受送达人住所送达,都需要路费,送达人员外出送达时开车需要油费及车辆磨损等费用。邮寄送达方式,邮寄费用一件价格至少20元,纸张成本及打印成本还未计算在内。而电子送达方式短信一条不超过一块钱,微信、邮件送达只需要联网即可,若有第三方平台合作或开发平台费用万元以下也足够了。相对比下,电子送达的成本要低很多。此外,传统的送达方式消耗人力资源,拿直接送达来说,送达需要两名送达人员一同前往,在此过程中,耗费时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可能送达不成功,导致白白浪费了人力资源。而如果通过电子送达方式,将定位受送达人手机,直接对其进行电子送达,不论受送达人是否能在住所或单位找到,电子送达基本都能够解决该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上下各法院已着手网上开庭的方式进行案件审判,如果能在确保数据传输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大力实行电子送达方式,将会高效的进行送达而不会因疫情影响送达效率,且通过电子送达也将极大减轻人力、节省物力。3部分法院应对送达难的创新尝试3.1江西法院完善送达地址确认制度在民事送达中,送达地址确认书是十分重要的,完善该制度将在一定程度上为司法审判带来便利[[][]余庆,李梦瑶.当事人送达地址确认制度的实证分析[J].人民司法,2019,63(16):1043.2浙江高院创建“淘宝式送达”送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审判效率[[]高伟,张国鹏,刘浏.智慧司法的研究与实践[J].邮电设计技术,2019,62(2):57]。在司法实践中,当一些案件由于原告提供不了被告的准确信息会导致送达延迟或无法送达。因此,浙江高院在2015年联手阿里巴巴打造“智慧法院”,在借鉴国外送达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与“互联网+”创建了“[]高伟,张国鹏,刘浏.智慧司法的研究与实践[J].邮电设计技术,2019,62(2):573.3江苏法院加强电子送达适用电子送达与传统送达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效率高,速度快,成本低,因此近年来被学界所认可[[][]陈锦波.电子送达的实践图景与规范体系[J].浙江学刊,2020,58(1):1354破解基层人民法院送达难的对策4.1完善送达制度要想切实解决送达难问题,本质上要从立法上突破,加以完善。建议将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及邮寄送达中所提及的“同住成年人家属”修改为“同住成年人”,且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邮寄时,如果被告的地址是原告所提供的常住地或户籍地,签收人往往为其所知熟人,签收人应及时告知被告[[][]吴堪冰.司法体制改革意境下送达难问题的出路[J].对外经贸,2018,32(11):1094.2建立送达责任追究机制针对上文所提及到的送达机制不健全问题,应相应的建立送达责任追究机制。我国法律关于送达只规定了送达方式及视为送达这类情形,面对受送达人故意躲避问题,送达不负责导致一些后果及单位、基层组织不配合问题都没有进行规定,因此导致送达过程中,基层人民法院的送达人员送达不负责任的行为已普遍存在,受送达人及第三方协助人等人为制造送达困境,使送达难变得难上加难。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建立送达责任追究机制。面对送达人员建立送达人责任追究机制,规范其送达行为,使得送达能有序进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次,面对故意逃避送达的受送达人也要相应的建立受送达人责任追究机制。通过建立受送达人责任追究机制,可以有效解决因受送达人躲避而造成的送达难问题。无论是开庭前还是之后的送达,当事人都有义务将自己有效的送达地址、联系方式告知法院,如果需要变更送达地址或是更改联系方式,当事人需要及时告知法院送达人员,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如果有当事人故意提供虚假信息,也可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树立司法权威。最后,要建立协助人、第三人责任追究机制[[][]刘兆星.我国民事送达制度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8,27(25):364.3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司法大数据的优势在于信息的共享与系统整合[[]胡昌明.建设“智慧法院”[]胡昌明.建设“智慧法院”配套司法体制改革的实践与展望[J].中国应用法学,2019,4(1):115[]赵志远.浅析我国民事诉讼中的“送达难”问题[J].发展,2019,32(4):754.4强化电子送达方式近年来,司法电子化不断的完善,不断的创新,部分法院已逐步走向成熟化[[]宋春龙.电子送达的理论反思及其制度完善[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6,31(6):44]。传统的送达方式成本较高,送而不达情况频发,严重影响着审判效率。而强化电子送达方式,是较其他送达方式来说,最快最有效的提高送达效率,提高送达成功率,节约成本,减少人力与物力,切实解决案多人少的问题以及无处可找受送达人的情况。从上文所提及的各地区破解送达难的经验来看,电子送达是改革的新生力量,势必在未来广泛应用。电子送达方式现已有很多例子,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进行送达,通过电子邮件进行送达,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进行送达,也可以通过短信弹幕方式进行送达,多种方式可以进行创新发展。针对电子送达方式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法院应加强网络信息系统的保密维护,对电子签章、文件加密、入侵检测、病毒防护进行尖端技术保障,保证数据流转安全,同时辅助以电话送达,实现送达的有效性[[]宋春龙.电子送达的理论反思及其制度完善[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6,31(6):44[]赵建华.我国民事电子送达的现状与完善[J].河北农机,2019,45(9):105结论本篇论文结合鲅鱼圈区人民法院送达难现状进行分析,简要对基层人民法院送达难问题提出见解。民事送达在整个诉讼环节起着重要作用,推动着民事诉讼的进程。本人在实习过程中,进行送达时,曾被受送达人拒之门外,遭受受送达人言语攻击,深感送达难。因此,解决送达难问题已迫在眉睫,急需重视起来。近年来,各省法院都在积极尝试新的送达模式,力求改善现状,解决送达难问题。本文仅举出三省创新模式,而截止到目前,北京开创集约送达模式、三亚开展微信小程序、上海发布解释条例等等,各省都在积极尝试,本人期望家乡的基层法院也能做出创新,提高送达效率,增强司法权威。我国法律规定了七种送达方式,在司法实践中七种方式利用率却参差不齐,委托送达方式过于形式化,留置送达对见证人要求过于严格,直接送达、邮寄送达首次送达率不高,公告送达时间过长,电子送达未能广泛应用起来,这些仅是导致送达难的一部分原因,还有一些原因存在于法院自身,送达队伍法律素质较低,均为合同制人员,管理不当,送达人员懈怠等也导致了当事人对送达的抵触。送达是保障当事人参与诉讼,行使权力的最直接方式,我们必须重视送达,要不断探索新方法。基层法院存在的问题还有许多,由于本人自身知识储备有限,论文仅根据自身看法进行阐述,难以分析的全面彻底,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建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的不断完善,送达难问题总有一日会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1]齐树洁.民事诉讼法[M].第10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3:71-72[2]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注释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12:86-88[3]江伟.民事诉讼法学[M].第3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5:62-64[4]中国法制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实用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7:36-39[5]林涓.基层法院民事诉讼中送达难问题探析[J].法制博览,2019,35(26):148-149[6]贺旭环.我国民事诉讼公告送达制度的困境及对策[J].法制博览,2019,35(14):103-105[7]张盟.我国民事公告送达制度立法研究[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3):56-57[8]郝晗.民事电子送达疑难问题研究[J].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19,36(4):84-86[9]沈德咏.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3:103-106[10]陈珊彬,任永乐.从被动适用到主动适用: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电子送达制度完善与路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代理记帐合同商范文(2篇)
- 2025年产品承包经营合同(2篇)
- 2025年个人门面店铺转让协议范文(2篇)
- 民宿装修合同专业文档
- 亲子乐园装修合同模板
- 国际艺术品收藏居间协议
- 家电公司办公室翻新协议
- 养殖技术升级饲料配送协议
- 客运站装修改造协议
- 塑料原料运输服务合同
- 医院消防安全培训课件(完美版)
- 人教版(2024新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数学游戏》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魏宁海超买超卖指标公式
- 防洪防汛安全知识教育课件
- (正式版)FZ∕T 80014-2024 洁净室服装 通 用技术规范
- 新起点英语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材料投放的现状调查报告(定量论文)8700字】
- 剪映专业版:PC端短视频制作(全彩慕课版) 课件 第3章 短视频剪辑快速入门
-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 带状疱疹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HZ与PHN)
- 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量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