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宗教活动场所法人制度_第1页
浅议我国宗教活动场所法人制度_第2页
浅议我国宗教活动场所法人制度_第3页
浅议我国宗教活动场所法人制度_第4页
浅议我国宗教活动场所法人制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议我国宗教活动场所法人制度【摘要】不具有民事主体身份是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民事活动存有困难的主要原因,2017年通过的《民法总则》首次规定了捐助法人,并且明确规定符合条件的宗教活动场所可以依法设立登记为捐助法人。2020年通过的《民法典》再次肯定了这一制度,这是我国立法上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创新举措。但是,由于宗教活动场所自身的特殊性,学界目前对宗教活动场所法人还存在诸多争议,宗教事务管理治理结构问题,未登记成法人的宗教活动场所治理问题、宗教财产归属问题等都亟待解决。【关键词】宗教活动场所;捐助法人;宗教财产一、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的界定所谓宗教活动场所法人,是指具备法人条件的宗教活动场所,经依法登记取得捐助法人资格,并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在《民法总则》出台前,不论是《物权法》《民法通则》,还是专门性规范《宗教事务条例》中,均未赋予宗教活动场所法人资格。而《民法典》的出台继续肯定了这一制度,其中第92条规定:依法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具备法人条件的,可以申请法人登记,取得捐助法人资格。也就是说,依法设立的、具备法人条件的宗教活动场所可以取得法人资格。该规定说明宗教活动场所法人与其他法人一样具有法人组织的特征,即组织性、人格性、独立性。《民法典》第92条确立了宗教活动场所属于捐助法人。所谓捐助法人,是指由自然人或者法人、非法人组织为实现公益目的,自愿捐助一定资金为基础而成立,以对捐助资金进行专门管理为目的的非营利法人。捐助法人财产来源既不是其成员的出资或者交纳的会费,也不是来源于政府拨款,而是源于民间捐赠,是以财产的集聚为前提的。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符合这一特征,为典型的财团法人。同时,根据宗教活动场所成立宗旨和教义教规可以得知,宗教活动场所法人为非营利法人。二、我国现行宗教法人制度存在的问题(一)宗教事务管理结构上存在问题目前我们国家的宗教治理制度还不足够完善,过度依赖行政手段的管理方式暴露出来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的宗教管理结构是各级宗教事务管理部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与此同时由通过政府认可的宗教团体进行协助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主要依据的就是行政规章以及行政政策,而法律上对于这些部门的执法程序、监督程序以及职权范围的规定不够明确,现实中也出现了立法主体同时也是执法主体的现象,在实践中也确实存在职能部门互相推诿、渎职或滥用职权的行为,而这样的现象是过多依赖行政手段而权责界限不明晰时常见的弊端。《民法典》虽然肯定了宗教活动场所非营利法人的地位,但相关规定较为粗疏,在真正践行的过程中尚需要若干单行法和法规配套实施,应当有必要在今后的立法过程中对非营利法人进行统一立法。(二)未登记成法人的宗教活动场所的治理《民法典》第92条允许符合条件的宗教活动场所取得法人资格,但是并没有规定所有的宗教活动场所必须都申请注册为法人,因此是否登记成立法人应当遵从宗教活动场所的自身意愿,但是对于不符合法人条件或者不愿意登记成立法人的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宗教活动场所在本质上与其他的营利性企业或者非营利组织是不同的,它有其独特的宗教教义和教规,不同的宗教场所也形成了其独特的管理结构。宗教活动场所的法人制度不仅仅是登记设立制度,他应该还包括变更、废止以及监督管理等制度,作为一个完整的宗教管理体系来进行运转,这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未登记成法人的宗教场所的具体管理措施需要我们结合现行的《民法典》和修订后的《宗教事务条例》进行解释和完善。(三)宗教财产权益划分不够明确在实践中,宗教活动场所的收入来源,如宗教活动场所内香火、游客布施的钱财、斋饭、以及如今旅游业盛行的门票收入等,是宗教活动场所实现自养的重要物质基础。但由于此部分财产的权属不清,加剧了各地场所内部纠纷,导致实践中宗教活动场所与社会之间、与宗教人士之间问题突出,在继承问题上也会造成纷争。宗教活动场所的继承问题与普通的民事继承纠纷不同,其中既涉及了宗教活动场所与行政管理部门等主体之间的财产纠纷,还涉及到宗教内部继承对象的纠纷。并且除了遗产继承问题,在宗教活动场所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我国的法律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制度空白的,而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通过制度不断加以完善。三、关于完善宗教活动场所法人制度的思考(一)在登记制度上,把握宗教法人审查的“度”目前我国在宗教法人的设立登记上采取的是相对许多国家来说比较严格的双重许可制度。宗教组织的设立登记不仅需要宗教事务局的严格实质审核,审核通过后还需要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门的登记审查。这种双重实质审查对于管理机关来说无疑是一种保障,但对于宗教组织来说却是两大屏障。一方面,应当降低审查部门及官员的自由裁量权,否则以我国的幅员辽阔,宗教团体场所众多,如果严格宗教法人的审批,势必造成大量的宗教组织场所非法人化存在,这反而增加管理的难度和不安定因素。另一方面,如果对于宗教法人的资格取得管理太松,并给以过多优惠则会致使其过度发展,涌现大量新兴宗派,造成宗教团体良莠不齐,,在社会管理方面也可能出现重大隐患。因此,在宗教团体的登记制度上如何更好的把握准入的“度”则是我们应当思考的。(二)在内部管理上,遵循圣俗分离的原则新《条例》第25条规定,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成立管理组织,实行民主管理。管理组织的成员,经民主协商推选,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这-法规可以作为原则的法律依据。在原有宗教自治体制下单独设立专门处理宗教法人的事实事务的工作机构或个人,对外行使法人的职权,对内管理日常非宗教事务,进行财产的维持与管理。此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宗教机关成为法人之后,世俗事务必然日益增加,且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将宗教领袖从宗教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加精心的进行宗教事务活动上,进而发挥自身在构建和谐稳定社会中的应有作用。而“事务管理人员”的产生、职权、任期、退职等在今后立法规范时应充分考虑宗教方面的规约、规律、习惯及传统的前提,可由法人章程进行规定。(三)在宗教财产上,逐步完善产权制度完善产权制度同时也是一个完善宗教财产权利救济的过程。没有明确的财产归属,宗教活动场所的民事主体资格就会遭到质疑,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完善宗教活动场所法人制度的必然选择。所有权人对物拥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然而宗教财产有其特殊性,关于宗教财产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我国的法律规定还是空白。为了使所有权和使用权有法可依,需要在法律上对权利予以明确。宗教活动场所是宗教财产的使用者,只有实现对宗教财产的自我管理,宗教活动主体在这个过程中才能自然产生责任感,也能尽量避免宗教活动场所与世俗界的纠纷。四、结语从全世界宗教事务管理的法律制度维度来看,社会团体的法律主体资格取得与否,对其长期的生存和发展是有重大影响的。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第92条第2款规定,依法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具备法人条件的,可以申请法人登记,取得捐助法人资格,继承了《民法总则》关于宗教活动场所法人制度的规定。这表明,我国进一步将宗教工作管理纳入到了法治轨道,在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前提下,各类社会矛盾纳入法治框架内进行化解,繁荣宗教事业,从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参考文献[1]罗昆.捐助法人组织架构的制度缺陷及完善进路[J].法学,2017(10)[2]李永军.以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的基本分类构建法人制度[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6(5)[3]田韶华.肖向婷.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8(3)[4]张明锋.国宗教活动场所产权制度设计的学术建议[J].世界宗教研究,2016(6)[5]杜应芳,李荣.民法典编纂背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