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语文三轮复习:现代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部编版含答案)_第1页
2021中考语文三轮复习:现代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部编版含答案)_第2页
2021中考语文三轮复习:现代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部编版含答案)_第3页
2021中考语文三轮复习:现代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部编版含答案)_第4页
2021中考语文三轮复习:现代文阅读 练习题汇编(部编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中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练习题精选汇编

《寻梦》

----季羡林

①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

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②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一直看到只觉得自己的眼睛在发亮。眼前飞

动着梦的碎片,但当我想到把这些梦的碎片捉起来凑成一个整个的时候,

连碎片也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眼前剩下的就只有母亲依稀的面影……

③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我只记得,当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

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儿同平常不一

样,像笑,又像哭,但终于向我走来了。

④我是在什么地方呢?这连我自己也有点儿弄不清楚。最初我觉得自己

是在现在住的屋子里。母亲就这样一推屋角上的小门,走了进来,橘黄色

的电灯罩的穗子就罩在母亲头上。于是我又想了开去,想到哥廷根的全城:

我每天去上课走过的两旁有惊人的粗的橡树的古旧的城墙,斑驳陆离的灰

黑色的老教堂,教堂顶上的高得有点儿古怪的尖塔,尖塔上面的晴空。

⑤然而,我的眼前一闪,立刻闪出一片芦苇。芦苇的稀薄处还隐隐约约

地射出了水的清光。这是故乡里屋后面的大苇坑。于是我立刻感觉到,不

但我自己是在这苇坑的边上,连母亲的面影也是在这苇坑的边上向我走来

了。我又想到,当我童年还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每个夏天的早晨,天还

没亮,我就起来,沿了这苇坑走去,很小心地向水里面看着。当我看到暗

黑的水面下有什么东西在发着白亮的时候,我伸下手去一摸,是一只白而

第1页共56页

且大的鸭蛋。我写不出当时快乐的心情。这时再抬头看,往往可以看到对

岸空地里的大杨树顶上正有一抹淡红的朝阳------两年前的一个秋天,母

亲就静卧在这杨树的下面,永远地,永远地。现在又在靠近杨树的坑旁看

到她生前八年没见面的儿子了。

⑥但随了这苇坑闪出的却是一枝白色灯笼似的小花,而且就在母亲的手

里。我真想不出故乡里什么地方有过这样的花。我终于又想了回来,想到

哥廷根,想到现在住的屋子。屋子正中的桌子上两天前房东曾给摆上这样

一瓶花。那么,母亲毕竟是到哥廷根来过了,梦里的我也毕竟在哥廷根见

过母亲了。

⑦想来想去,眼前的影子渐渐乱了起来。教堂尖塔的影子套上了故乡的

大苇坑,在这不远的后面又现出一朵朵灯笼似的白花,在这一些的前面若

隐若现的是母亲的面影。我终于也不知道究竟在什么地方看到母亲了。我

努力压住思绪,使自己的心静了下来,窗外立刻传来潺潺的、雨声,枕上也

觉得微微有寒意。我起来拉开窗幔,一缕清光透进来。我向外怅望,希望

发现母亲的足迹。但看到的却是每天看到的那一排窗户,现在都沉浸在静

寂中,里面的梦该是甜蜜的吧!

⑧但我的梦却早飞得连影都没有了,只在心头有一线白色的微痕,蜿蜒

出去,从这异域的小城一直到故乡大杨树下母亲的墓边,还在暗暗地替母

亲担着心()这样的雨夜怎能跋涉这样长的路来看自己的儿子呢?此外,眼前

只是一片空,什么东西也看不到了。

⑨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

亲的面影。

第2页共56页

15.通读全文,描述作者梦中的情境。(4分)

16.根据文意,为第⑨段划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并说明理由。(3分)

我—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①仰望②眺望③怅望)

17滞M乍读书卡片:文中多处描写了环境,请将你喜欢的语句摘抄出来

并说明其作用(3分)

18.读第⑧段,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的空白处填上标点并说明理由。

(2分)

还在暗暗地替母亲担着心()这样的雨夜怎能跋涉这样长的路来看

自己的儿子呢?

19.比较阅读:读一读朱自清《背影》最后一段,谈一谈两文在篇末写

法上的相同与不同之处(3分)

【参考答案】

第3页共56页

15.①母亲带着"像笑,又像哭”的表情,从云堆里向我走来。②母亲

推开门,在橘黄色的灯光下,走近我哥廷根的屋中。③哥廷根古旧的城墙,

教堂古怪的尖塔套上故乡的大苇坑,母亲在苇坑的边上向我走来。④童年

的我在夏天的早晨,从苇坑的水里摸出鸭蛋,抬头总能看见对岸的大杨树

——母亲长眠的地方。⑤母亲手捧白色的灯笼似的小花来看我。

16.(选怅望)理由:怅望的意思是:因绝望或失望而望向远方。体现了

“我"因永远不能与母亲相见,而非梦中见到母亲依然是不清晰的面影而

感到万分失望和悲伤之情,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思念。

17.示例一摘句:

我每天去上课走过的两旁有惊人的粗的橡树的古旧的城墙,斑驳陆离的

灰黑色的老教堂,教堂顶上的高得有点儿古怪的尖塔,尖塔上面的晴空。

作用:作者通过描写梦中哥廷根的"城墙、教堂、尖塔、晴空"分别用

"古旧、斑驳陆离、灰黑色、古怪"等无限想象空间的词语修饰,表现力

竟无法的灰暗,突出了作者在异乡思念母亲的凄苦心情。

示例二摘句:往往可以看到对岸空地里的大杨树顶上正有一抹淡红

的朝阳------两年前的一个秋天,母亲就静卧在这杨树的下面。

作用:"大杨树顶上淡红的朝阳"是"我"童年在母亲身边快乐生

活的见证。而今物是人非,母亲已不在世。更烘托出"我"痛苦的心情。

18.(填冒号)理由:提示下文,细化前边内容。

19.相同:结尾都写到“泪光中"看到亲人的样子,抒发了对亲人的爰。

不同:《背影》由父亲的信引起对父亲的细节描写。《寻梦》则由梦引起

作者的心理描写。

第4页共56页

异质的小镇

王族

①这就是达坂城了。高低不一的房子随着我的走近,也像是迈动着脚步向

我走来。渐渐地,我们的距离缩短,这个由土房子和胡杨树,还有几条交

叉的马路组合而成的小镇,就完完全全呈现在我面前了。

②面对这个让我魂牵梦绕、用了十年时间对它幻想和向往的小镇,我的脚

步变得有些迟疑。这个浑身披着灰尘之衣的小镇,用一种在岁月深处沉静

下来的安详,在默默地看着我。我甚至能感觉到从它苍茫的身体内传来一

个声音:"我已等你很长时间了,你为何今天才来?”

③达坂城与新疆所有的小城小镇一样,都背倚雪山。从乌鲁木齐到达坂城,

实际上只是顺着天山在前行。天山像一条扭动着身子的长龙,一直向南而

去,而它高高仰起的头就是博格达,它高大,有一种孤独的美。一年又一

年,不知有多少场雪落在这个龙头上,时间是个心灵手巧的裁缝,一针一

线,用雪花为它缝制了一顶头冠,稳稳地为它戴上。达坂城被那顶头冠反

射的光芒照亮,像一个备受呵护的孩子。

④现在,这个光芒像是不满足似的,从博格达一泻而下,迅猛而且不可置

疑地将一股明亮的色彩在达坂城渐渐晕染开来。

⑤达坂城的房子大多为土质结构,再加上这里长年刮大风,所以,所有的

房子都裂着斑驳的大缝,风一刮来,就直直地进了人家。走进一户人家的

房屋,第一眼看见的是墙上的裂缝,但一束光亮却从这条裂缝中照进来,

第5页共56页

在屋中央投出一个好看的圆图。房子的主人是一位七十多岁的长者,久久

地坐在那个圆圈中看书,不起风的日子,墙上的裂缝倒是为他提供了极好

的阅读条件。

⑥院子里,两只羊正在吃草,博格达的雪光将一部分草照亮,它们像是听

到召唤似的,很自然地将嘴伸向被照亮的那些草。

⑦再往前走,就与一条小溪相遇了。溪水肯定是融化的雪水从天山缓缓地

流淌到达坂城,它像是终于找到了家似的,慢悠悠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放

眼望去,小溪环绕着小镇,像一条漂亮的纱巾,着实将这些土房子装饰了

一番。在不远处,小溪汇成一个小水泊,雪山被水面直接映照出来。有几

只鸟飞来,将水面倒映的雪山当作一面大镜子,想照照自己的英姿,不料

双爪刚一着水,便觉出不对,赶紧扑棱着翅膀飞走,水面上的涟漪平静之

后,博格达雪峰仍原原本本地倒映在水中。

③这是难得的一幕,人只要低下头,就可以看见平时需仰视才可以看见的

雪峰。

⑨小镇上的人都行色匆匆,他们不把街道当回事,真正的生活和更丰富的

世界在那些由街道向里延伸的小巷和每一座黄泥小屋中。我知道我不可急

急地深入到小巷的人家里去,对于达坂城而言,每一个细微处都有着很丰

富的内涵,我要让自己尽量缓慢地融会到每一个事物中去,成为这里的一

份子,然后在浸润中体味另一种命运。

⑩爰一块土地,最终发现自己已成为这块土地的一部分,那才是最大的幸

福。

第6页共56页

⑪这异质的小镇,让人恍惚觉得,多少年前在梦里曾经相遇。而现在,它

却已展现在了眼前。

(选自《风过达坂城》,有删改)

16、文章通过一幕幕场景,展现了小镇的“异质"。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完

成填空。(3分)

雪山晕染小镇T一溪水绕城

-►

17、请赏析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18、文章结尾一段有何作用?请分条概述。(4分)

19、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

答案:

16.阳光投出圆圈雪光照亮草水泊映照雪山

17.从"找到了家似的""慢悠悠地看着",可看出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手法,赋予溪水以人的情感;同时,此句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溪

水比作一条漂亮的纱巾,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缓缓流淌到达坂城的情态,

从而突出达坂城小镇的"异质",表达了作者对达坂城的热爰之情。

18.结构上:篇末点题,总结全文,照应前文。内容上:写了小镇的“异质”,

抒发了作者对达坂城这个"异质”的小镇的热爰。点明文章中心,深化文

章主旨。

第7页共56页

19.①对达坂城小镇的向往;②对达坂城小镇的热爰;③对大自然的喜爰

和赞美;④对达坂城人们生活的向往。

搬家记

华明理

①电话预约时,听到薛师傅的声气之壮,就定了由他来替我们搬家。

见了真人,才知听声音辨人的高矮强弱是不科学的:预想中有1.8米的薛

师傅只有1.65米左右,长得精瘦。他的搬家公司只有四个人一他老婆,

他的高个子雇工,还有一位被晒得脸上有白框印的眼镜小子。薛师傅吩咐

说,过重的东西别往眼镜小子背上招呼:“他是我儿子,过了这个暑假升

大二,这是他第一回给我帮工。”

②我就笑,说最重最高大的柜子,当然给他的高个子雇工。薛师傅忙

说:“最高的衣柜要往我和我老婆背上招呼,大个子不如我们小个子底盘

扎实。还有,你们这种老楼,楼层高度紧卡着2.6米,高个子背大柜,半

道上会被上面的楼梯面卡着,切记!”

③他本人一看就是干熟了这一行的,片刻不离手的是一条又长又宽的

布带子和一卷宽胶带。他一进来就撕胶带,把衣柜的门上下固定住。37摄

氏度的天,汗马上涌了出来,但背着柜子的人绝不能腾出手来擦汗,因为

那么沉重高大的实木衣柜,好不容易与身体贴合到位,抬手一擦汗,重心

一错位,就可能出岔子。因此,薛师傅事先跟儿子叮嘱道:“干咱这一行,

第8页共56页

讲究的是一鼓作气,再重再难,都不能半途樗下来歇气。这是保证家什的

安全,也是保证自己的安全。”

④下一趟就是薛师傅驮着实木书柜下楼,儿子背着书桌迟一步下楼。

当父亲的一面留神脚下,一面抬眼看儿子的一举一动,还能开腔指点:“马

上就要转弯了,再弯点腰,记着手要在腰眼上抵一把;转过弯来,千万别

把重量放在脖子上,要往下一点,放在脖子和肩膀连着的那条筋肉上,对

了对了,这下出气匀了吧。”

⑤等到了楼下,卸下重家什,我才敢笑他:"薛师傅,你竟然让大学

生来干这个,你老婆也舍得?”薛师傅一弹眉毛:“怎么舍不得?他又要

换手机,我说你来尝尝一滴汗摔八瓣的滋味,跟我干一天,跟大个子一样

领一天工资。干了三天,这小子浑身上下贴满了膏药,躺下去没有空调也

能睡得死沉;干了两个礼拜,也不喊苦喊累了,学会任何分量上肩都咬牙

撑着。他原来有点虚胖,现在也长出了腱子肉。这才是男人,要不吃这个

苦,再过五年也没这顶天立地的一股劲儿。”

⑥家具都搬完了,最后抬钢琴。薛师傅招呼四个人一起动手,两个人

在下,两个人在上。薛师傅用宽布带挎在肩上兜住钢琴的踏板,同时用手

抓住琴背的把手和键盘底部,让钢琴的背面朝墙壁,键盘朝楼梯的扶手,

一鼓作气往下抬。薛师傅的儿子不停地招呼大家抬高点,说是踏板千万不

能磕碰楼梯。等上了车,小伙子还很细心地拿出一床旧棉胎,抖开,包好

钢琴,并且说,开车也要稳而慢,不能急刹车,不然钢琴前后一摇晃,内

部的机件容易损伤,音准也会受到影响。

第9页共56页

⑦薛师傅笑道:“有我儿子,你放心吧。文化人就是对钢琴这样的家

什最上心,我们的技术,你掀开琴盖一弹就知道了一都不用请校音师。“

⑧我也会心地笑了,薛师傅让读大学的儿子一起参加这样繁重的体力

劳动,这是多么另类呀!目送着薛师傅他们远去,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摘自《意林•原创版》2019年第11期,有别改)

1.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含义。(2分)

例:薛师傅吩咐说,过重的东西别往眼镜小子背上幽。

招呼:放、分配

⑴薛师傅幽四个人一起动手,两个人在下,两个人在上。

招呼:

⑵薛师傅的儿子不停地幽大家抬高点,说是踏板千万不能磕碰楼梯。

招呼:

2.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体现了薛师傅怎样的心理?(3分)

薛师傅笑道:“有我儿子,你放心吧。文化人就是对钢琴这样的家什

最上心,我们的技术,你掀开琴盖一弹就知道了一一都不用请校音师。“

3.联系全文,概括薛师傅的特点。(4分)

第10页共56页

薛师傅为人④,做事②,对搬家这一行,技

术上非常③.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他没有溺爰儿子,是一

个④的父亲。

4.根据语境,以小说中“我”的口吻,为本文补写一个结尾。(30字

左右)(3分)

【文本简析】

这篇文章主要讲“我”要搬家,请来薛师傅的搬家公司。薛师傅让他

上大学的儿子来当帮工。他说男人,要不吃这个苦,再过五年也没这顶天

立地的一股劲儿。

【阅读指导】

1.【考点】本题考查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参考答案】⑴召集、安排;⑵提醒。

2.【考点】本题考查描写手法及其作用。

【答题指南】人物描写分为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等。这句话是语言描写,“文化人就是对钢琴这样的家什最上心,

我们的技术,你掀开琴盖一弹就知道了一一都不用请校音师。“体现了薛

师傅对自己搬家技术的自信,为有一分大学生儿子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第11页共56页

【参考答案】运用语言描写,体现了薛师傅对自己搬家技术的自信,为

有一介大学生儿子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3.【考点】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①从“最高的衣柜要往我和我老婆背上招呼,大个子不如我们小个子底盘

扎实。还有,你们这种老楼,楼层高度紧卡着2.6米,高个子背大柜,半

道上会被上面的楼梯面卡着,切记!“可以看出薛师傅为人淳朴善良;

②从“他本人一看就是干熟了这一行的,片刻不离手的是一条又长又宽的

布带子和一卷宽胶带。他一进来就撕胶带,把衣柜的门上下固定住。37摄

氏度的天,汗马上涌了出来,但背着柜子的人绝不能腾出手来擦汗,因为

那么沉重高大的实木衣柜,好不容易与身体贴合到位,抬手一擦汗,重心

一错位,就可能出岔子。”可以看出薛师傅为人认真负责;

③从“马上就要转弯了,再弯点腰,记着手要在腰眼上抵一把;转过弯来,

千万别把重量放在脖子上,要往下一点,放在脖子和肩膀连着的那条筋肉

上,对了对了,这下出气匀了吧。“可以看出薛师傅技术上十分娴熟;

④从“怎么舍不得?他又要换手机,我说你来尝尝一滴汗摔八瓣的滋味,

跟我干一天,跟大个子一样领一天工资。干了三天,这小子浑身上下贴满

了膏药,躺下去没有空调也能睡得死沉;干了两个礼拜,也不喊苦喊累了,

学会任何分量上肩都咬牙撑着。他原来有点虚胖,现在也长出了腱子肉。

这才是男人,要不吃这个苦,再过五年也没这顶天立地的一股劲儿。“可

以看出他是一个教子有方的父亲。

第12页共56页

【参考答案】①淳朴善良(忠厚老实、乐观);②认真负责(任劳任怨、

耐心细致、吃苦耐劳);③娴熟(熟练);④教子有方(尽责称职)。

4.【考点】本题考查续写。

【答题指南】根据前文“薛师傅让读大学的儿子一起参加这样繁重的体力

劳动,这是多么另类呀!"可知"我"的沉思与此有关。围绕“吃苦、劳

动、体睑、挫折、理想、磨难”等方面的教育补写,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参考示例一:舍得让孩子吃苦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

不会太差,现在我们缺失的不正是这种吃苦的教育吗?

参考示例二:薛师傅让儿子帮工体验生活的娘辛,有助于强健儿子的体魄,

磨炼儿子的意志。

参考示例三:我们做父母的,要像薛师傅那样给予孩子真正的爱,培养孩

子的品质与能力,这才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与成才啊!

我的母亲

丰子恺

①母亲生前没有摄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

底片上,不过没有晒出。现在就用笔墨代替显影液和定影液,把我母亲的

坐像晒出来吧:

②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

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爰的笑容。

第13页共56页

③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从我小时候直到她

逝世前数月,母亲空下来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这是很不舒服的一个座位:

我家的老屋是一所三开间的楼厅,右边是我的堂兄家,左边一间是我的堂

叔家,中央是没有板壁隔开,只拿在左右的两排八仙椅子当作三份人家的

界限。所以母亲坐的椅子,背后凌空。若是沙发椅子,三面有柔软的厚壁,

凌空无妨碍。但我家的八仙椅子是木造的,坐板和靠背成九十度角,靠背

只是疏疏的几根木条,其高只及人的肩膀。母亲坐着没处搁头,很不安稳。

母亲又防椅子的脚摆在泥土上要霉烂,用二三寸高的木座子衬在椅子脚下,

因此这只八仙椅子特别高,母亲坐上去两脚须得挂空,很不便利。所谓西

北角,就是左边最里面的一只椅子,这椅子的里面就是通过退堂的门。退

堂里就是灶间。母亲坐在椅子上向里面顾,可以看见灶头。风从里面吹出

的时候,烟灰和油气都吹在母亲身上,很不卫生。堂前隔着三四尺阔的一

条天井便是墙门。墙外面便是我们的染坊店。母亲坐在椅子里向外面望,

可以看见杂沓往来的顾客,听到沸反盈天的市井声,很不清静。但我的母

亲一身坐在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这样不安稳,不便利,不卫生,不清静的

一只八仙椅子上,眼睛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爰的笑容。母亲为

什么老是坐在这样不舒服的椅子里呢?因为这位子在我家中最为冲要。母

亲坐在这位子里可以顾到灶上,又可以顾到店里。母亲为要兼顾内外,便

顾不到座位的安稳不安稳,便利不便利,卫生不卫生,和清静不清静了。

④我九岁的时候,父亲遗下了母亲和我们姐弟六人,薄田数亩和染坊

店一间而逝世。我家内外一切责任全部归母亲负担。此后她坐在那椅子上

的时间愈加多了。工人们常来坐在里面的凳子上,同母亲谈家事;店伙们

第14页共56页

常来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同母亲谈店事;父亲的朋友和亲戚邻人常来坐在

对面的椅子上,同母亲交涉或应酬。我从学堂里放假回家,又照例走向西

北角椅子边,同母亲讨个铜板。有时这四班人同时来到,使得母亲招架不

住,于是她用眼睛的严肃的光辉来命令,警戒,或交涉;同时又用了口角

上的慈爰的笑容来劝勉,抚爰,或应酬。当时的我看惯了这种光景,以为

母亲是天生成坐在这只椅子上的,而且天生成有四班人向她缠绕不清的。

⑤我十七岁离开母亲,到远方求学。临行的时候,母亲眼睛里发出严

肃的光辉,诫我待人接物求学立身的大道;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关照

我起居饮食一切的细事。她给我准备学费,她给我置备行李,她给我制一

罐猪油炒米粉,放在我的网篮里;她给我做一个小线板,上面插两只引线

放在我的箱子里,然后送我出门。放假归来的时候,我一进店门,就望见

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她欢迎我归家,口角上表了慈爱的笑容,

她探问我的学业,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晚上她亲自上灶,烧些我所爰

吃的菜蔬给我吃,灯下她详询我的学校生活,加以勉励,教训,或责备。

⑥我廿二岁毕业后,赴远方服务,不克依居母亲膝下,唯假期归省。

每次归家,依然看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

口角上表现出慈爰的笑容。她像贤主一般招待我,又像良师一般教训我。

⑦我三十岁时,弃职归家,读书著述奉母,母亲还是每天坐在西北角

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只是

她的头发已由灰白渐渐转成银白了。

⑧我三十三岁时,母亲逝世。我家老屋西角里的八仙椅子上,从此不再

有我母亲坐着了。然而每逢看见这只椅子的时候,脑际一定浮出母亲的坐

第15页共56页

像——眼睛里发了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爰的笑容。她是我的母亲,

同时又是我的父亲。她以一身任严父兼慈母之职而训诲我抚养我,我从呱

呱坠地的时候直到三十三岁,不,直到现在。陶渊明诗云:"昔闻长者言,

掩耳每不喜。”我也犯这个毛病;我曾经全部接受了母亲的慈爰,但不会

全部接受她的训诲。所以现在我每次想象中瞻望母亲的坐像,对于她口角

上的慈爰的笑容觉得十分感谢,对于她眼睛里的严肃的光辉,觉得十分恐

惧。这光辉每次给我以深刻的警惕和有力的勉励。

16.文中"我的母亲"这一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17.文中第③段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笔墨描写“八仙椅子"?请联系全文作

简要分析。(5分)

18.本文在描写"母亲”的过程中,多次写到“她眼睛里严肃的光辉",

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6分)

答案:

16.(1)严肃但又慈爰的母亲。文章多次通过眼神的严肃和笑容的慈爰

表现母亲的这一特征。如第④段母亲同店伙计谈事,第⑤段我将到远方求

学临行前母亲对我的训诫,都体现出她严肃的性格特征。而第⑤段里母亲

亲自下厨做菜给"我"吃时,又体现出她慈爰的一面。(每点2分,其它

如慈爱、坚强等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第16页共56页

(2)内外兼顾的母亲。从母亲的那一张"八仙椅子"的位置来看,既要顾

及灶头等家内事,又要观察染坊店;从母亲的处事上来看,父亲去世留下

母亲和我们兄妹,母亲既要关心我们的成长,又要处理与工人、店伙的事。

(3)贤主与良师母亲。母亲是一家之主,对于我们兄妹来说如此,她的贤

德与淑能,堪称是贤主。同时母亲又是我的良师,从平日的一言一行到我

远出求学时她对我的教诲,母亲都是在慈母的角色之外又显露出良师的形

象。

17.(5分)①作者回忆的是坐着的母亲,“八仙椅子"起到串联关于母

亲的往事的作用;

②通过写"八仙椅子"是一个"很舒服的"座位,以及母亲坐在"八仙椅

子”上既观察灶头,又观察染坊店,突出母亲面对艰难生活时坚强、能干、

内外兼顾的形象特点;

③母亲去世,椅子还在,这把“八仙椅子"也寄托着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

念之情。(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5分)

18.(6分)(这一句话在文章中出现次数很多。可从内容、结构以及文

章主题表达方面来进行分析。每点2分。)

(1)从内容上:突出母亲的形象,作为一个坚强的妇女,母亲是一个严肃

的人。写母亲眼睛里严肃的光辉,与其他事件体现出的母亲的严肃、坚强

形成了呼应,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2)从结构上:文章一开头写母亲的坐像写到了"眼睛里严肃的光辉",

与结尾提到的"严肃的光辉”形成了首尾呼应;同时,该句几乎贯穿在每

一段中,是全文的线索。

第17页共56页

(3)从主题上:使文章表情达意更加充分,母亲对我不仅是无私的关爰,

她的眼神也鞭策着我不断前进,同时,我对母亲也有着深深的爱,在母亲

"眼睛里严肃的光辉”中,透露着我对她深深的怀念之情。

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

余秀华

①那个早晨,看见家门口的野蔷薇枝条上钻出了一个个芽,惊叫一声。

②那些嫩芽刚探出头,似乎来不及搞清楚它们与这个世界、与这介春

天的关系。所以不停地犯瞒木:呀,我是怎样冒出来的?我是被谁推了一

幽2它们在枝条上跺脚,摇晃着身体,但是枝条没有动静。而这个时候

如果有风,它们的心又该慌张了吧?

③一个嫩芽长出来,也有好几种色彩:芽的根处,是微红的,好像带

着血,想必也是疼的。没有一种事物能够轻轻松松地获得美丽,没有经过

疼痛的事物也配不上美丽,所以每一分春天都值得赞颂和尊重。

④往上一点,有微微的绿意,这是春天烙进它身上的生命的基因:告

诉它以后会长成一片葱郁的叶子。这是让它放心呢!所以一片叶子从一开

始就不会出错,它只要尽情生长,就一定会迎来生命的蓬勃。春天如此宽

厚,万物才重新生长。

⑤再往上一点,就是鹅黄了:刚刚长出来的娇柔的模样,仿佛弱不禁

风。当然,它也不需要经过几场风,就会又往上长一点了。如同一介走夜

路的人,总是担心一脚踏进泥泞,但是还没有踩到泥泞,这一段路就已经

第18页共56页

走过去了。仿佛人生路上的一些事情是早注定的,如同这介春天必然到来,

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尽情绽放。

⑥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

⑦春天就这样来了,一点一滴漫不经心的样子,油菜花也零零星星地

开了,不用担心,它们会越开越多,没有一朵花会错过春天:它们和春天

是互相映照互相需要的。而春天也是一介凶猛的季节,它不开个酣畅是不

会罢休的。

⑧当然这棵野蔷薇并不知道我对它的憎恨:我在淘宝网上看见它开得

那么妖姨,还可以接连不断地开,结果栽下去,它却是一棵野蔷薇一一花

开得乱七八糟,没有一朵成形的,挂在枝头上的全部是小小的白花,我被

淘宝骗了。但是它没有骗我,因为它不敢骗春天。所以春天一来,它似乎

就叫了起来:我在,我也会开花!

⑨今年,我又买了几棵花苗栽下了,我一样不知道它们是真是假。但

是我最关心的不是它们的真假,而是它们能不能活起来。我觉得这对我对

它们都同等重要。如果它们活了,对我就是奖赏,就不存在欺骗,而且这

个春天我还将多一份期待。

(有删改)

1.请分析文章以“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为题目的作用。

(2分)

第19页共56页

2.结合语境,理解文中第⑦段中加点词语“凶猛”的含义。(2分)

3.结合文章内容,从描写方法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②段画

线的句子。(3分)

所以不停地犯嘀咕:呀,我是怎样冒出来的?我是被谁推了一把吗?

4.文章结尾作者写到“这个春天我还将多一份期待“,请结合文章内

容说说作者的期待是什么?现在的你对未来也一定充满了期待,请写下来

与大家分享。(2分)

【文本简析】

本文由发现野蔷薇冒出嫩芽开篇,详细描写了嫩芽的情态,结合运用

拟人手法、作者的心理描写以及文章最后的议论抒情,表达了对生命的赞

美、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第20页共56页

【阅读指导】

1.【考点】本题考查标题作用的理解。

【答题指南】“一棵野蔷薇就这样把春天顶了出来"中的"顶"表示野蔷

薇从枝条上拱出嫩芽,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赋予野蔷薇以人的情态,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野蔷薇顽强的生命力和蓬勃向上的生长力,激发读者阅读兴

趣。另外,题目与文章第⑥段内容照应,揭示文章主旨。结合“没有一种

事物能够轻轻松松地获得美丽,没有经过疼痛的事物也配不上美丽,所以

每一个春天都值得赞颂和尊重","往上一点,有微微的绿意,这是春天

烙进它身上的生命的基因",”春天如此宽厚,万物才重新生长”理解主

旨,表达了作者对顽强生命的赞美和对春天以及生活的热爰。

【参考答案】巧妙地运用动词"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蔷薇生命力的

顽强、蓬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或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野蔷薇生命力的顽强、蓬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考点】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含义。

【方法引路】本题的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

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

【答题指南]"凶猛"多形容气势,力量凶恶强大。在文中贬义褒用,结

合”春天如此宽厚,万物才重新生长",”它不开个酣畅是不会罢休的”

理解语境义,指春天宽厚、孕育生命的力量强大。

【参考答案】指春天宽厚、孕育生命的力量强大。

第21页共56页

3.【考点】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答题指南】本题要求从描写方法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

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不停地犯嘀咕“,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呀,

我是怎样冒出来的?我是被谁推了一把吗”,结合具体语境"那些嫩芽刚

刚探出头,似乎来不及搞清楚它们与这个世界、与这介春天的关系“可知,

生动形象地写出野蔷薇刚长出嫩芽时的惊讶与意外,表达了作者看见野蔷

薇长出嫩芽时的惊喜之情。

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犯嘀咕","我是怎样冒出来的?我是被谁

推了一把吗”,赋予野蔷薇以人的情态,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结合具体语

境"那些嫩芽刚刚探出头,似乎来不及搞清楚它们与这个世界、与这个春

天的关系“可知,生动形象地写出野蔷薇刚长出嫩芽时的惊讶与意外,表

达了作者看见野蔷薇长出嫩芽时的惊喜之情。

【参考答案】参考示例一:“不停地犯嘀咕“,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呀,

我是怎样冒出来的?我是被谁推了一把吗”,结合具体语境”那些嫩芽刚

刚探出头,似乎来不及搞清楚它们与这介世界、与这个春天的关系“可知,

生动形象地写出野蔷薇刚长出嫩芽时的惊讶与意外,表达了作者看见野蔷

薇长出嫩芽时的惊喜之情。

参考示例二:“犯嘀咕","我是怎样冒出来的?我是被谁推了一把吗”,

赋予野蔷薇以人的情态,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结合具体语境”那些嫩芽刚

刚探出头,似乎来不及搞清楚它们与这个世界、与这个春天的关系“可知,

第22页共56页

生动形象地写出野蔷薇刚长出嫩芽时的惊讶与意外,表达了作者看见野蔷

薇长出嫩芽时的惊喜之情。

4.【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拓展迁移能力。

【答题指南】“这介春天还将多一份期待”这个句子出现在文章末尾,结

合文章内容、主题思想来作答。结合第⑨段"但是我最关心的不是它们的

真假,而是它们能不能活起来",“如果它们活了,对我就是奖赏,就不

存在欺骗”理解,首先作者期待所买的几棵花苗能够活起来,生长,盛开。

然后结合第④段"它只要尽情生长,就一定会迎来生命的蓬勃”,第⑤段

“仿佛人生路上的一些事情是早注定的,如同这个春天必然到来,我们需

要做的不过是尽情绽放”理解,作者期待自己的人生能够尽情绽放,迎来

生命的蓬勃;结合第⑦段“不用担心,它们会越开越多,没有一朵花会错

过春天:它们和春天是互相映照互相需要的“理解,作者期待所买花苗发

芽,生长,开花来点缀春天,映照春天。第二问,谈谈自己对未来的期待,

可结合生活实际作答,答案不唯一。如,期待自己中考考出好成绩,考上

自己理想的学校,实现自己的梦想。

【参考答案】第一问:作者期待所买花苗发芽,生长,开花来点缀春天,

映照春天。第二问:谈谈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可结合生活实际作答,答案

不唯一。如,期待自己中考考出好成绩,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实现自己

的梦想。

第23页共56页

【中考点睛】

记叙文中标题的作用

在记叙文中标题主要有如下作用:

⑴交代文章写作对象(人或物);

⑵点明文章中心思想;

(3)交代文章写作情感;

⑷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⑸作为文章的线索。

2021中考语文三轮复习:现代文阅读练习题精选汇编2

夏津,有片古桑林

梁衡

①河,本来是流水的,但黄河不同,它日夜流淌的是滚滚泥沙,送来

为我们造地。这一条黄龙滚来滚去,搬沙运土,造就了豫鲁大平原。这片

沙土未经改造之前就是一片不毛之地,一片沙漠。风起时遮天蔽日,沙打

农田,土盖房舍,甚至行人迷路被埋的事都有发生。天降其土,教人耕种,

并不等于天上掉馅饼,大自然恩德之泥土是要用人的汗水调和才能收获的。

②于是,在黄河搬运泥沙的同时,先人们也就开始了在黄河故道上治

沙造地的伟大工程。这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种桑固沙。桑树最适宜

沙地生长,旱涝不避,沙打不埋。其根深可达八米,根幅是树冠的几十倍,

第24页共56页

任多大一片沙地,多么长的故道,都会让它的根网编扎得密密实实,咆哮

的沙龙就再也不可能翻身了。

③历史上前辈劳作的情景我们已不得亲见,但很幸运,在德州市夏津

县黄河故道上遗存了一片六千亩的古桑树群,依稀还保留着历史上蚕桑兴

旺的样子。齐鲁大地早在秦汉时便植桑养蚕,曾有“齐纨鲁缩"之称,经

唐宋而达丝帛业的高峰。元代后因引进棉花,丝绸业开始下滑,夏津的桑

树功能逐渐由养蚕改为食用桑果,到清代、民国又出现一个种桑高潮。现

夏津全县还存有百年以上的古桑两万余株,千年以上的两百余株。

④桑树单看外表就能读出历史的沧桑,它像一位老人,风雨都刻在脸

上。因为年代久远,许多老树都中心开裂,或张开乌黑的树洞。与枣树一

样,它常会于老干上突发一根嫩枝,挑出一串桑根,给你一个惊喜。上千

亩的桑园,浓荫蔽日,枝叶折射阳光,筛出金光万点。一粒粒桑根,白的、

红的、黑的,如珍珠玛瑙点缀其间。这千亩老桑园中弥漫着一种甜甜的诗

意,令人油然想起《诗经》和汉魏古诗中许多采桑的美丽诗句。

⑤桑树浑身是宝,而且都与活命救人、抗灾度荒有关。桑树的果实为

桑根,除吃鲜果,还可晒干,当储备粮。上天安排,桑根的成熟期,正是

农历小满前后,麦子待熟,青黄不接,穷人缸底无粮,这时桑根就成了救

命粮。桑树无论多老,只要活着都会结果。那棵一千五百多年的桑王,现

每年还产果一千两百斤。现在全县年产桑果近四万吨,简直是又一个门类

的粮食。

⑥桑树与枣树虽为树木,却同被称为“铁杆庄稼",其栽培史与其他

粮食作物同步。中国的红枣产量占世界产量的百分之九十八,桑蚕业则直

第25页共56页

接孕育出一条横跨地球的丝绸之路。一枣一桑,确实为世界农业做出了巨

大贡献。

⑦中国历代王朝几乎都把发展农桑作为立国之本。宋太祖下令凡垦荒

植桑者可免田赋。元世祖颁布"农桑之制"十四条,规定每名男子每年要

栽种桑、枣二十株。明太祖要求农民有田五亩至十亩者,须栽桑麻木棉半

亩。夏津这片古桑林作为文化遗存之可贵,除保存了农桑原貌外,密林深

处竟还有一座清代种桑县令朱国祥的祠堂,现已改造成纪念馆,从中可一

窥当时的农桑政策。

⑧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为夏津的这片古桑林颁发了"全球重要农业

文化遗产"证书。

(有改动)

1.本文开篇写黄河搬运泥沙造地的内容有何用意?(3分)

2.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现夏津全县还存有百年以上的古桑两万余株,千年以上的两百余株。

3.第⑦段加点词"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中国历代王朝人乎都把发展农桑作为立国之本。

第26页共56页

4.给夏津古桑林颁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的原因是什么?(3

分)

【文本简析】

本文开篇以黄河的治理引出说明对象一一古桑树群,接着介绍了古桑

树的悠久历史、外形特征、巨大贡献及我国古代对农桑发展的重视。文章

条理清晰,让读者对说明对象有了全面具体的了解。

【阅读指导】

1.【考点】本题考查段落内容作用的分析。

【答题指南】文章开篇写黄河运沙造地,但"这片沙土未经改造之前就是

一片不毛之地,一片沙漠",结合第②段的内容可知,此处内容是为了引

出"先人们也就开始了在黄河故道上治沙造地的伟大工程。这其中最有效

的手段之一就是种桑固沙",从而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古桑树群。

【参考答案】黄河搬运泥沙造出的土地无法直接耕种,而且危害巨大;需

要先人们付出辛劳去治沙;引出下文种桑固沙等内容的介绍。

2.【考点】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

第27页共56页

【答题指南】阅读第③段的划线句子,其中有"百年""千年""两万"

"两百"等数据,可见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结合本段的说明内容,可以

看出这个句子突出"百年以上的古桑两万余株""千年以上的两百余株"

是为了具体地说明夏津栽植桑树的历史悠久,并且古桑数量很多。

【参考答案】列数字。"百年""千年"说明了夏津植桑的历史悠久;古

桑数量之多说明夏津历史上植桑养蚕业非常兴旺。

3.【考点】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分析。

【答题指南】本句,这里的"几乎"表示程度,意思是中国历代大部分王

朝把发展农桑作为立国之本,只是说"大部分"如此,还有极少数并非这

样。如果将"几乎"删去,就代表全部如此,与事实不相符。答题最后一

定要记住,要强调加点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参考答案】不能。"几乎"一词是说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王朝把发展农

桑当作立国之本,但并非全部,删去就过于绝对了。"几乎"体现了说明

文语言的准确性。

4.【考点】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概括。

【答题指南】文章第⑧段指出:”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为夏津的这片古

桑林颁发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证书。"通过"因此"一词,可

见此段是对前文的总结,所以原因应在前文中筛选、概括。"全球重要农

业文化"要注意突出夏津种植桑树对农业发展作用的相关句子;"文化遗

产"要注意突出其历史悠久的相关句子。根据第③、④段内容可知,夏津

第28页共56页

桑蚕业历史悠久,并且留存下来的古桑树数量多;第⑤、⑥段,重在介绍

桑树种植”确实为世界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第⑦段"夏津这片古桑林

作为文化遗存之可贵,除保存了农桑原貌外,密林深处竟还有一座清代种

桑县令朱国祥的祠堂,现已改造成纪念馆,从中可一窥当时的农桑政策",

既表现了夏津古桑的历史悠久,又表明了当时对农桑种植的重视。将这些

内容分点表述出来即可。

【参考答案】夏津桑蚕业历史悠久,为当地乃至世界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留存的古桑树众多,保存了历史上的农桑原貌;留存的清代种桑县令祠堂,

可一窥当时的农桑政策。

【中考点睛】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

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

更有说服力。

3.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4.作比较:把xx和XX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事物的某一特征/事理。

5.打比方斗等xx比作XX,从而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某一特征/事理。

真情实感

第29页共56页

林非

作为狭义散文的"美文",是一种侧重于抒发主观体验和内心情感的

文学样式,因此在它的全部篇章中间,应该是洋溢和充满着丰盈的情感。

在撰写“美文"时,如果不能流露出或蕴涵着自己深切的感情,肯定就不

会有多少人喜欢去诵读它的,所以只能说是一种失败的劳作。

这种"美文"表达或宣泄感情的方式,确实是不外乎上述的两种情况。

古今中外多少优秀的篇章,都充分地流露和倾泻着自己的情感,有的像炽

热耀眼的阳光,有的像奔腾呼啸的大海,有的像壮怀激烈的咏叹,有的像

伤痛欲绝的悲歌,有的却又像欢天喜地的赞颂;当然也有与此很不相同的

情形,那就是异常含蓄与蕴藉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表面看来似乎并不强

劲和猛烈,但是在欲说还休的抑扬顿挫之中,可以让读者更深切地感受到

这股感情潜流的曲折回旋,因而会产生更多的回味,值得更充分的咀嚼。

根本的问题自然还不在于表达情感的方式,而在于感情本身的是否真

实和诚恳。如果是矫揉造作或虚情假意的话,无论是表演得多么热烈,或

者是装饰得多么含蓄,往往都无法打动读者的心灵,至多是只能暂时感动

一些天真和幼稚的读者。他们一旦成熟起来,就会讥笑和懊悔自己,怎么

会被这种矫揉造作或虚情假意所打动呢?一个真正对人类社会和广大读者

负责的散文家,绝对不应该去抒发自己都未曾真正感动过的情绪。只有将

真正使自己感动得无法抑止的情绪,很自然和诚实地表达出来,才有可能

充分地去感动读者。

产生取之不竭的真情实感的深邃源泉,是在于时刻都不能忘怀现世人

生,老老实实地诉说,切忌说谎和港骗,如果有了这样坚实的立足点,就

第30页共56页

是翱翔于九天,神游于幻境,或进行巧妙的艺术虚构,也都会抒发出真情

实感来的。"美文”艺术的核心确实是在于真情实感,散文家如果能够充

分把握自己这股真情实感的激流,不住地汩汩倾泻,肯定就会出现富有艺

术光泽的绝唱。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特征,它对于艺术技巧的需求,较之小

说、话剧与诗歌来就要少得多了,所以任何一个为中华民族未来命运而搏

斗,真心实意地挚爱着自己祖国的人,只要他能够驾驭着流畅和美丽的文

字,就都有可能写出上乘的散文佳作来。

罗丹在《遗嘱》中这样说:"真正的艺术是忽视艺术的。"他所追求

的艺术理想,对于"美文”来说实在是太合适了。这样说来能不能认为它

似乎是一种很容易掌握的文学样式了?从表层的意义看来好像可以得出这

样的结论,然而从深层的含义上来说,由于它可以凭借的技巧相对说来要

少得多,因此在这样的情况底下,如果不敢坦率和深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就会显得空空如也,一无所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散文易学

而难工",确实是深切理解散文这种文学样式的真知灼见。

时刻注意摒除矫揉造作,杜绝虚情假意,时刻注意萌生、培养和巩固

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对于散文作者来说是两个相反相成的关键,只有这样

才可能向广大读者献出自己的心来,向他们倾诉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这儿

出发,撼动读者心弦的佳篇就大有希望不断产生了。

(摘自《林非论散文》,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版)

1.第二段开头说“这种‘美文’表达或宣泄感情的方式,确实是不外乎

上述的两种情况",具体指的是哪两种情况?(4分)

第31页共56页

2.文章第二段主要阐述了什么问题?运用了哪些修辞格?有什么重要

作用?(6分)

3.结合全文,理解"真正的艺术是忽视艺术的”为什么对于“美文"最

合适。(4分)

4.为什么说"散文易学而难工"?(4分)

【阅读指导】

1.【考点】本题考查句中代词指代的内容。

【解析】解答此题一般要从前文中提取或概括答案。第一段最后一句说"在

撰写‘美文’时,如果不能流露出或蕴涵着自己深切的感情,肯定就不会

有多少人喜欢去诵读它的,所以只能说是一种失败的劳作。"可见,"这

种‘美文’表达或宣泄感情的方式"应该是"流露出或蕴涵着自己深切的

感情",题干问的是"具体指的是哪两种情况",那就将其分别组织语言

回答即可。

第32页共56页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方式",防止误答第一段开始句的

文学样式。

【参考答案】流露出自己深切的感情;(2分)蕴涵着自己深切的感情。

(2分)

2.【考点】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修辞格及作用。

【答题指南】本题考查第二段的内容。要紧紧抓住"古今中外多少优秀的

篇章,都充分地流露和倾泻着自己的情感”这句话以及之后的五个构成排

比的比喻句,之后要注意"当然也有与此很不相同的情形,那就是异常含

蓄与蕴藉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句话。可见,这一段阐述了"散文可以抒

发各种不同的情感”的问题;主要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格。本文着重

说明了散文在抒情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人的情感是丰富而又抽象的。因此

作者用排比说明人类情感之丰富,用比喻使得情感由抽象变得形象。所以,

本段使用比喻、排比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散文可以在广阔的领域

里表达情感。

【参考答案】散文可以抒发各种不同的情感。(2分)运用了排比、比喻

的手法。(2分)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散文可在广阔的领域表达情感。(2

分)

【评分标准】本题共6分。共三问,每问2分。

3.【考点】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解析】从第四、第五段提炼、整合信息即可。

第33页共56页

【参考答案】对于散文来说,抒发主观体验和内心情感才是它的精髓和灵

魂,也是它真正的艺术所在。(2分)散文对艺术技巧的需求,相对于小

说、诗歌来说较小。因此这句话对“美文"最合适。(2分)

4.【考点】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答题指南】结合第五段中这段话:"这样说来能不能认为它似乎是一种

很容易掌握的文学样式了?从表层的意义看来好像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然而从深层的含义上来说,由于它可以凭借的技巧相对说来要少得多,因

此在这样的情况底下,如果不敢坦率和深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就会显得

空空如也,一无所有。"可见,"易学"指的是其表面文学样式很容易掌

握;"难工"指的是坦率和深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很难的。

【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