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老老村人的乡土观念及影响因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43ff2b969ad2f3804b6524fd1292a8/3e43ff2b969ad2f3804b6524fd1292a81.gif)
![甘肃省老老村人的乡土观念及影响因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43ff2b969ad2f3804b6524fd1292a8/3e43ff2b969ad2f3804b6524fd1292a82.gif)
![甘肃省老老村人的乡土观念及影响因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43ff2b969ad2f3804b6524fd1292a8/3e43ff2b969ad2f3804b6524fd1292a83.gif)
![甘肃省老老村人的乡土观念及影响因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43ff2b969ad2f3804b6524fd1292a8/3e43ff2b969ad2f3804b6524fd1292a84.gif)
![甘肃省老老村人的乡土观念及影响因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e43ff2b969ad2f3804b6524fd1292a8/3e43ff2b969ad2f3804b6524fd1292a8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老老村人的乡土观念及影响因素
市政府的心理效应是中国社会独特的社会心理现象。市政府的集体、城市的概念和城市心理是中国自古以来人口流动的结果。人口的大规模流动造成了个体离家在外而缺失社会与心理支持,由此容易产生特有的老乡心理,形成老乡情结。孟繁兵认为老乡关系会缓解人际交往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乡音乡情成为一种特殊的纽带,拉近了彼此间的心理距离,老乡间更容易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也更容易沟通,从而满足其交往与合群的心理需要。张步先和倪士光认为,大学生对家乡的认同、对友谊的渴求、对寻求社会支持的渴望、对促进自身发展的动力需要等,让他们很容易加入到属于自己的老乡群体,并在自己的群体中建立起群体认同感。笔者认为老乡观念是因区域地理环境与区域文化特性所形成的区域心理差异,是区域文化的产物,具有区域文化的差异性。老乡观念主要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又是以语言为载体和标识的,所以老乡观念又是以语言认同为本质内核的。老乡心理或老乡观念主要是个体离家在外所形成的对老乡群体的社会认同以及情感归属等,主要是心理层次。而老乡效应则既包括心理层面也包括行为层面,它以老乡心理或老乡观念为中介,形成特有的老乡行为。笔者前期研究中以甘肃居民为被试对老乡心理结构进行了探索,并且对老乡心理形成的心理机制进行了理论阐述,由于篇幅限制,前期研究报告未能结合老乡心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本文将以笔者前期的相关研究为基础,对影响老乡效应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为老乡心理问题研究提供更加翔实的实证和理论依据。一、研究对象和方法(一)问卷的信效度自编老乡观念问卷,该问卷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进行处理,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GFI=0.94、AGFI=0.92、RMSEA=0.051、NNFI=0.85、CFI=0.87、IFI=0.87,说明问卷拟合度较好,最后得出老乡观念的五个维度,分别是语言认同、文化认同、情感归属、习俗认同和地域认同。信度分析发现,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58~0.773之间,分半信度在0.624~0.703之间,总问卷的α系数为0.815,分半信度为0.794。同时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和内容效度。最终问卷由24个项目组成,问卷项目用Likert五级计分法,包括“完全不同意”“基本不同意”“不清楚”“基本同意”和“完全同意”五个等级,得分越高表明老乡观念越强烈。(二)家庭居住及职业情况通过现场施测和邮寄的方式对甘肃省13个地级市的1620名被试进行问卷调查,被试平均年龄27.85岁(SD=10.62)。被试特征,性别:男性884人,女性736人;现家庭居住地:城市662人,农村958人;职业:学生635人,公务员103人,农民220人,农民工49人,工人282人,教师73人,公司职员91人,军人38人;籍贯:兰州256人,武威206人,天水172人,平凉101人,陇南78人,定西125人,庆阳55人,张掖113人,酒泉59人,临夏76人,白银83人,金昌80人,甘南10人,省外205人;年龄分布:20岁以下477人,21-30岁618人,31-40岁287人,41-50岁178人,50岁以上60人。(三)数据计数所有数据利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主要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二、研究结果和描述(一)被试职业、现家庭区域、年龄分组结构通过对人口学变量进行描述统计,将描述变量与老乡观念问卷总分作相关分析,发现问卷总分与被试的职业(p<0.01)、现家庭区域(p<0.01)、籍贯(p<0.01)、年龄分组(p<0.01)有显著相关,与性别(p>0.05)在统计学上没有达到显著性,见表1。(二)因子文化认同检验对不同性别被试与问卷各维度及问卷总分进行方差分析,发现被试在文化认同纬度(F(1,1620)=5.619,p<0.05)、问卷总分(F(1,1620)=11.886,p<0.01)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其他维度上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通过性别的事后比较发现在因子文化认同上,女性(M=24.25)大于男性(M=23.73),问卷总分女性(M=13.12)小于男性(M=13.67),见表2。(三)地域认同的检验结果通过对不同职业被试与问卷各维度及问卷总分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不同职业被试在问卷总分(F(7,1620)=7.930,p<0.01)与语言认同(F(7,1620)=15.346,p<0.01)、文化认同(F(7,1620)=12.467,p<0.01)、情感归属(F(7,1620)=11.944,p<0.01)、习俗认同(F(7,1620)=6.038,p<0.01)和地域认同(F(7,1620)=13.647,p<0.01)上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见表3。经多重事后检验发现,在总分上,学生显著大于公司职员、工人,显著小于公务员、农民、农民工,学生与教师、军人没有显著差异;公务员显著大于学生、工人、公司职员、军人,公务员与农民、农民工、教师没有显著差异;农民显著大于学生、工人、教师、公司职员、军人,农民与农民工和公务员无显著差异;农民工显著大于学生、工人、教师、公司职员、军人,农民工与农民和公务员无显著差异;工人显著小于学生、公务员、农民、农民工、教师,工人与公司职员和农民工显著差异;教师显著小于农民和农民工,显著大于公司职员和工人,与学生、公务员、军人无显著差异;公司职员显著小于学生、公务员、农民、农民工和教师,与军人无显著差异;军人显著小于公务员、农民和农民工,与学生、工人、教师、公司职员无显著差异。总分的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农民工、农民、公务员、教师、学生、军人、公司职员和工人。(三)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习俗认同和地域认同通过对不同籍贯被试与问卷各维度及问卷总分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籍贯被试在问卷总分(F(12,1620)=9.833,p<0.01)与语言认同(F(12,1620)=8.921,p<0.01)、文化认同(F(12,1620)=7.261,p<0.01)、情感归属(F(12,1620)=5.854,p<0.01)、习俗认同(F(12,1620)=5.872,p<0.01)和地域认同(F(12,1620)=4.894,p<0.01)上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见表4。多重事后检验发现,兰州显著大于酒泉,显著小于武威、天水、平凉和金昌;武威显著大于兰州、定西、庆阳和张掖;天水显著大于兰州、庆阳、张掖和酒泉;平凉显著大于兰州、庆阳、张掖和酒泉;陇南显著大于庆阳、张掖和酒泉;定西显著大于张掖和酒泉,显著小于武威;庆阳显著小于武威、天水、平凉、陇南、临夏和金昌;张掖显著小于武威、天水、平凉、陇南、定西、白银和金昌;酒泉显著小于兰州、武威、天水、平凉、陇南、定西、临夏、白银和金昌;临夏显著大于庆阳、张掖和酒泉;白银显著大于张掖和酒泉;金昌显著大于兰州、庆阳、张掖和酒泉;甘南与其他区域均没有显著差异。按问卷总分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武威、金昌、平凉、天水、陇南、临夏、定西、白银、兰州、甘南、庆阳、张掖和酒泉。(四)各年龄组的多重事后检验通过对不同年龄分组被试与问卷各维度及问卷总分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龄分组被试在问卷总分(F(4,1620)=8.130,p<0.01)与(F(4,1620)=1.978,p>0.05)、文化认同(F(4,1620)=75.523,p<0.01)、情感归属(F(4,1620)=2.544,p<0.05)、习俗认同(F(4,1620)=10.016,p<0.01)和地域认同(F(4,1620)=17.211,p<0.01)上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见表5。经多重事后检验发现,20岁以下年龄组显著小于其他所有年龄组;21-30岁年龄组小于31-40岁年龄组、41-50岁年龄组和50岁以上年龄组;31-40岁年龄组显著大于20岁以下年龄组和21-30岁年龄组;41-50岁年龄组显著大于20岁以下年龄组和21-30岁年龄组;50岁以上年龄组显著大于20岁以下年龄组和21-30岁年龄组。按问卷总分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50岁以上年龄组、41-50岁年龄组、31-40岁年龄组、21-30岁年龄组和20岁以下年龄组。(五)差异均性显著性通过对被试现工作学习地与问卷各维度及问卷总分进行方差分析,发现被试现工作学习地在问卷总分(F(2,1620)=21.511,p<0.01)与(F(2,1620)=1.291,p>0.05)、文化认同(F(2,1620)=19.780,p<0.01)、情感归属(F(2,1620)=10.061,p<0.01)、习俗认同(F(2,1620)=25.722,p<0.01)和地域认同(F(2,1620)=25.945,p<0.01)上的差异均性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事后分析比较发现,现工作学习地在农村的被试总分显著高于工作学习在城市的被试,见表6。三、影响总体成员效应的因素通过对甘肃人老乡观念的考察,我们发现被试之间除性别差异与问卷总分相关不显著外,其他变量如职业、籍贯、年龄分组、现工作学习地与问卷总分相关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老乡观念与以上因素密切相关,是影响老乡效应的主要因素。为此,笔者对每一个变量都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多重事后检验,对其具体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一)个体性别差异与文化认同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女性对文化认同的分数高于男性,说明女性更倾向于对家乡的文化产生情感上的倾向性。考虑到个体性别的差异性,我们往往认为女性更加敏感细腻,应该在情感归属上显示出显著差异,但是结果只有文化认同一项有差异,确实是出乎研究者的意料之外,但是这一变化也许正可以说明我们传统观念中的女性心理正发生着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开放,性别差异会趋同,对老乡观念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二)农民工与工人间的思想差异农民工、农民、公务员、教师、学生、军人、公司职员和工人。因此可以认为,农民工与农民的老乡观念最强烈,公司职员与普通工人的老乡观念最弱。我们认为,农民工和农民在我国是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的群体,他们的乡土意识浓厚,其中农民工作为跨域流动性较大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异地他乡的社会支持以及心理支持相对来说是缺失的,为了缓解这种冲突,他们与老乡间的交往要明显多于其他职业,很多研究也表明农民工是中国最特殊的群体之一,他们在异地他乡经常会结成老乡会,相互扶持、相互帮助。而工人作为普通劳动者,基本上是没有流动性的,笔者前期研究曾指出,老乡形成的必备条件是由中心因素和外围因素组成的,其中中心因素就包括离家在外、地缘切近、文化趋同和相互扶持。工人的这种意识相对来说很少,他们流动性差、工作生活稳定、安逸,因此对老乡观念的心理理解程度和亲身体会就会差一些。对于中间的其他职业则是介于高低分之间,在一定程度上职业对他们的老乡观念影响也较大,只是相对来说不如农民工群体。(三)强化大学生的乡土观念武威、张掖、平凉、天水、陇南、临夏、定西、白银、金昌、甘南、庆阳、兰州和酒泉。我们可以认为,武威、张掖人老乡观念最强烈,兰州和酒泉人的老乡观念较弱,但是他们之间都达到了差异的显著性水平。这可能就是地缘差异引起的不同籍贯间老乡观念的差异,由于地理原因,每个地区由于其历史、社会、文化的原因都会形成典型的文化心理,再加上该地区与周边环境以及周边省区的相互交融,也会形成区域文化心理,不同的区域文化心理作用下形成的群体性格相应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老乡观念的心理变化。(四)个体年龄对乡观的影响按问卷总分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50岁以上年龄组、41-50岁年龄组、31-40岁年龄组、21-30岁年龄组和20岁以下年龄组。因此,这个结果与我们的假设是完全吻合的,我们认为个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老乡观念具有强烈的意识,研究结果证明了该假设。我们认为,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跨域流动性的增多等原因都将使他们对老乡观念具有强烈的意识,而年龄小则相对经历就少一些,在老乡意识上也差一些。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老乡观念越强烈。(五)社会文化因素事后分析比较发现,现工作学习地在农村的被试总分显著高于工作学习在城市的被试。工作学习在农村的被试比工作生活在城市的被试老乡观念要差一些,这与我们的假设也是完全吻合的。我们认为,工作生活在农村,个体相对交往的圈子更狭小,再加之农村固有的乡土意识、关系本位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必然使个体具有强烈的乡土意识以及产生老乡情结,形成老乡观念。而生活工作在城市的个体,一方面受城市文明的熏陶,另一方面他们交往的圈子也相对宽泛,这种原因造成个体社会支持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中的标准化问题
- 挂绳高空作业施工方案
- 拆除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 生态文明教育在校园的实践与推广
- 现代企业综合管理能力提升及领导力培训方案研究报告
- 国庆节营销活动方案模板
- 202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猜猜他是谁说课稿 新人教版
- Unit 2 AnimaIs Lesson 1 Enjoy the story(说课稿)-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2024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 第2节 运动的描述说课稿2(新版)新人教版
- 2025仿石漆施工合同
- 最经典净水厂施工组织设计
- VDA6.3过程审核报告
- 《心脏血管的解剖》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并购基金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河道清淤安全培训课件
- 2024年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骨科手术中常被忽略的操作课件
- 《湖南师范大学》课件
-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作文题目
- 2024年高压电工操作证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共三套)
- 《糖拌西红柿 》 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