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曲与元曲之比较
这首歌是元代唱的,诗歌是唐代写的,语言是宋代唱的。有关、王、马、白等一代人才,虽然他们是一代人才,但却有着一首充满激情的元代歌曲。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韵·自序》有云:“乐府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其盛,则自绅及闾阎歌咏者众。”入明,文人长技,不专于曲,小说之兴,传奇之盛,皆明世才人心血所在。明代散曲,承元之后,是否有新的发展?相对于元代散曲,其成就与地位若何?学界同人,见仁见智,各有主张。或以为元曲盛况空前,早已独领风骚,明清之曲,实难抗衡:或以为元曲虽擅胜一代,但曲之体式,尚未能充分发扬,入明以后,方才风华大张;或以为元曲明曲,各擅胜场,各有成就。如概而言之:即明不如元说、明胜于元说、各有成就说,试分而叙之。明不如元说,明清人已成此见,李开先、王骥德、凌初、李调元等,皆以为明曲不如元曲。李开先在其所著《词谑》中的说法,很具代表性,他以为“词肇于金而盛于元”,故套数、小令,俱应“以金元为准,犹诗之以唐为极也”。李开先以唐诗拟元曲,虽然未明确贬责明曲,但崇元卑明之立场,明不如元之观念,一望可知。王骥德在《曲律》中还探讨了明曲不如元曲的原因,以为曲在元代,“上下成风,皆以词为尚,于是业有专门;今吾辈操管为时文,既无暇染指,殆起为大官,则不胜功名之念,致仕居乡,又不胜田宅子孙之念,何怪其不能角而胜之也”!迄于近现代,如任中敏、田守真、李昌集等先生亦认为明曲不如元曲。任氏《散曲概论》,扬元抑明,崇北卑南,态度极为鲜明,以至痛责梁辰鱼等南派散曲,谓其“臣妾宋词,宋词不屑;伯仲元曲,元曲奇耻”。田守真曾有《元明散曲比较》一文,认为就散曲文学“叹世”、“言情”两类主要题材的独创性,以及艺术成就的高低两方面看,明曲均不如元曲。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亦谓明代散曲“总体倾向是向元代散曲的返归,较之元代散曲,并无大创建,而风力情采,亦终让元人一等”。明人身在庐山,难免当局者迷;任中敏先生为现代散曲学开山,钟爱元曲太甚,未免偏激;李昌集出任氏门下,承师说而著论,情有可原;田守真先存明不如元之心,故其比较分析虽较具体,但其结论却大有可商。明胜于元说,以笔者知见,为台湾曲学前辈郑骞先生于20世纪初在大陆时所持之观点。郑氏在《冯惟敏及其著述》一文中认为:散曲一道,“朱明一代别擅胜场,绝非元人所能笼罩也。元人散曲,高浑灏烂,不能不推为精品妙制。然以体制言,则小令大佳,而套数犹未发展至成熟完备之域。以内容言,则几乎千篇一律:吊古也、厌世也、警悟也、散诞逍遥也,林泉逸兴,风月柔情,摇笔即来,触目皆是。拟之于词,与五代、宋初,适相仿佛”。“散曲之发扬光大,固不能无待于明人”。至明“而散曲境界始宽,堂庑始大,体制内容,乃臻完备;明人之所以别于元人者,固在此耳”。以笔者今日观之,郑氏谓“朱明一代,别擅胜场,绝非元人所能笼罩”,是事实;然谓元曲仅“与五代、宋初,适相仿佛”,至明“而散曲境界始宽,堂庑始大,体制内容,乃臻完备”云云,其贬元尊明,则明显过分;且后世学人,景仰“唐诗宋词元曲”,笃信“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积习难返,问津明清散曲者寥寥无几,故郑氏之论,鲜见祖述,仿佛空谷足音。各有成就之说,以笔者所见,最早似为明人卓人月对时尚小曲的推崇:“我明诗让唐,词让宋,曲又让元,庶几吴歌【挂枝儿】、【罗江怨】、【打枣竿】、【银绞丝】之类,为我明一绝耳。”(见陈弘绪《寒夜录》)在卓人月看来,文人之曲,明不如元,而明代盛行之时尚小曲,却能独擅胜场。此就文人之曲与民间之曲比较,若就元明散曲总体而言,近现代人亦多认为元明各有千秋,实堪伯仲。如20世纪初,散曲学大家卢前先生在《散曲史》中亦曾谓:“元以后有明曲,犹唐以后有宋诗,明承元曲之遗而变之,亦犹宋承唐诗之遗而变之;孰谓唐后便无诗,元后便无曲邪?”与卢前同时代人冯沅君、梁乙真,以及20世纪中叶台湾学者罗锦堂等先生,亦大体上认为元曲明曲,各有成就,如冯沅君曾在《中国诗史》中说“散曲到了明代,仍是诗坛的霸主”;罗锦堂在《中国散曲史》中,也认为“明代是散曲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上述三说,以笔者优游元明散曲20年之体验观之,窃以为各有成就一说,符合事实。不过,其说未经分析比较,未免模糊笼统。故笔者拟就作家作品数量、题材内容、体制形式、艺术风格等略作比较,以得一具体印象。一就作家作品数量而言,隋树森先生《全元散曲》所收元代散曲作者200多人,小令3800多首,套数400余篇;而谢伯阳先生《全明散曲》所收明代散曲作者则有400多人,小令10000多首,套数2000余篇。就作者人数看,明是元的2倍;就作品数量看,小令一体,明差不多是元的3倍,套数是元的5倍。由此可知,若就作家作品数量而言,明胜过元代远甚,即使考虑元代倏忽兴亡,立国短暂,而明代立国时间较长,两相权衡,则仍以明代为盛。二就题材内容而言,散曲文学之主流题材,如叹世归隐、怀古咏史、写景言情等几大类别,元曲独得天时,明人难出其右;而明人如汤式之颂圣美新,陈铎之描写市井百态,康海、冯惟敏诸公之抨击现实,杨慎、黄峨的流放悲歌,薛论道的边塞豪吟,施绍莘的花月雅趣,凡此等等,则为明散曲独具风华,元散曲无以与匹。如单就“言情”一类而言,明代文人之曲,北派疏于此道,南派婉丽工巧,有伤真朴,成就不高;而明代言情小曲,其情词之生动真切、动人情肠,则“非诗人墨客操觚染翰,刻骨流血所能及者”!(李开先《词谑》引何景明语)两者相较,明曲有衰落,亦有开拓,有新的面貌,实则各有千秋。三就曲体形式而言,如单就令、套体制以观,则无论令曲、套数,元代实已完全成熟定型,最多仅“集曲”一体,元人留下余地,以待明人于南曲发挥;并非如郑骞所言元代仅“小令大佳,而套数犹未发展至成熟完备之域”。如就南北曲体式以观,元人长技,端在北曲,染指南曲者寥寥无几,而专作南曲者更无其人;明人则大多南北兼擅,如陈铎、王九思、李开先、冯惟敏、薛论道、施绍莘辈,南北两曲,皆各臻其妙,另如刘兑、唐寅、沈仕、梁辰鱼、沈■等人,则专以南曲效技曲坛,更是偏长独至。用明人的话说,北主劲健,南主柔婉;故元之曲坛,大体为北曲一体刚健独驰,而明之曲坛,则为南北二曲刚柔并驾;两者相较,明胜于元。四就艺术风格而言,元代曲家,无论南北,多沦落潦倒,弃孔孟而就老庄,于曲中求真求趣,化雅入俗,雅俗圆融,反朴归真,天趣独到,一片化境。而明代曲家,南北两分:南方才子,习染奢华世风,逍遥词场,以言情为大宗,向宋代雅词复归,趋于婉媚雅丽,与元曲相比,仿佛天籁之于人籁,天工之于人巧;北方壮士,根基儒学,然仕途受阻,用世不能,避世不甘,腹中冰炭,甚为激烈,其曲多抒愤言隐,承元曲余绪,豪丽掺用,其豪辣可与元人抗衡,而灏烂之境实有未至。故单就文人之曲以观,元明之曲,实有天籁与人籁之别,天工与人巧之辨,化境与造境之分。两者相较,明不如元。任中敏先生等扬元而抑明,尊北而卑南者,实因为此。然文人曲所让于元人之天工天籁,恰有时尚小曲弥补,此一曲坛绝艺,终为明人挽回不少面子。综上以观,若笼统讲明曲不如元曲,实无根据,不过沿“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念,对于元曲“俗美”风格,尊崇过分,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CIN与宫颈鳞状上皮病变
- 【库存管理课件】第7章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
- 产品采购协议
- 专家工作合同样本样本范文
- 雨伞采购销售合同
- 工伤保险协议样本
- 网络直播承包协议
- 加工外包合同范例
- 办理中介合同标准文本
- 养殖设备购置合同样本
- mm立式矫直机辊系设计
- DL∕T 1248-2013 架空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导则
- 国际物流专员聘用协议
-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说课稿(全国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 2024年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卷
- 海南红塔卷烟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实数
- 2024年海南省财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固体表面的吸附
- 医疗器械销售公司介绍
- (2024年)传染病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