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点总结1.梁启超创办小说刊物,创作新小说2.“小说界革命”是为了新民,它是梁启超“新民说”的实践,使小说在启蒙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3.刘鹗的《老残游记》、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被称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4.政治小说。梁启超提出“小说界革命”后创作的第一篇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就是一篇政治小说5.民初小说家习惯上被称为“鸳鸯蝴蝶派”,也有人将其称为“礼拜六派”、“民国旧派”或“鸳鸯蝴蝶——礼拜六派”6.“鸳鸯蝴蝶派”的共同倾向性。其一是“游戏的消遣的金钱主义的文学观念”7.“王国维”借鉴和运用西方美学话语,写于1904年的《〈红楼梦〉评论》。借用叔本华的观点来说明美术(艺术)的本质在于使人“忘物我之关系”,使人从“生活之欲”的痛苦之中得到解脱。8.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9.五四运动促成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也促成了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基本价值观念的确立10.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著名的八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募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做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11.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12.周作人,1918年《人的文学》,“人的文学”应该是排斥的。便是反对非人的文学,人道主义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13.“文学革命”一是“覆王敬轩双簧戏”,钱玄同化名王敬轩,以及刘半农,总题名曰《文学革命之反响》14.二是与林纾的论争。蔡元培逐一驳斥,主张“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三是与《学衡》的论争。15.《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狂人日记》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汉语小说成熟之作,体现鲁迅自己所说的“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16.“爱美”系英文“Amature”的音译,意为业余的,非职业的。“爱美剧”即业余的戏剧,它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提高戏剧的艺术质量,增强戏剧的社会作用,重新拯救堕落的话剧运动。12.211.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4日正式成立于北京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2.文学研究会流派意义:是20世纪20年代我国规模最大,影响最久的文学社团,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3.闻一多提出“三美”主张,即“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建筑美”讲究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每节的诗行相同,每行的字数相等。“绘画美”讲究词汇的色彩感。“音乐美”来讲究诗的韵律、音顿形成的美感。4.梁实秋认为“普遍的人性是一切伟大作品之基础”,“以理性节制想象”。5.语丝社于1924年11月成立,1930年解散。以提倡散文创作和注重社会批评、文明批评为主要特色的文学流派。6.鲁迅散文诗集《野草》,和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延续了这种“自言自语”的“独语体”:“自觉地将读者推到一定‘距离’之外,甚至是以作者语读者之间的紧张、排拒为其存在的前提”。《野草》正是在跟世人的极端对立中逼视自我,以孤独灵魂的独语达到了令人难解而又证人心灵的思想艺术深度。《野草》形象地体现了鲁迅“中间物”(有限)意识。7.《希望》中的“我”交织着希望和绝望两种情绪,我曾用“希望之盾”来抗拒“空虚的暗夜”,寄希望于“身外的青春”(青年),但青年的消沉使“我”感到更大的失望与寂寞。希望与绝望都是那样虚妄,人只有在这种“无所有”状态的抗战中显示真实人生。8.《野草》是“彷徨期”的鲁迅独特生命体验的产物。他把一切看成中间物,因此拒绝、抛弃一切“已有”、“将有”、“天堂”、“地狱”、“希望”、“绝望”9.《野草》在艺术构造的造语、造境、造象、建构上广泛采取古老而又新鲜的象征主义方法10.《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2月至11月间所作。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结集出版,称为“闲话风”是中年鲁迅对早年生命历程的追忆。有罕见的童年记忆视角而使这些文章呈现出动人的童心童趣。这种追忆是一位充满哲思的成人对于自己和他人已逝生命、思想和情感的咀嚼,又常陷忧虑、焦灼、不安、沉思的泥潭。11.《野草》和《朝花夕拾》以“独语体”和“闲谈体”两种体式,超越了“五四”时期启蒙式的散文,开创了现代汉语散体的两大创作潮流,对现代汉语散语产生了深远影响。12《女神》时期,郭沫若的哲学思想表现出鲜明的“泛神论”倾向,文艺思想未体现为“自我表现说”13.“失事求似”是“郭沫若”历史剧创作原则。“失事”指历史剧创作可以不拘史实,“求似”指历史剧在于表现历史精神14.矛盾说:“那可爱的《潘先生在难中》。这把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没有社会意识、卑谦的利己主义,precaution(戒备),琐屑,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又喜,等等心理,描写得很透彻。”15.“郁达夫”,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观点的影响。16.乡土文学体裁与主题有鲁迅开创,并由鲁迅命名。作家多为从乡下到北京求学的大学生,共同特点:第一、描述故乡生活。他们目击现代文明和宗法制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一方面,作家以批判的目光审视故乡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和批判。另一方面,讽刺批判往往又与哀怜相互交织,形成乡土小说喜剧与悲剧相交融的美学风格。二、具有乡愁情调。三、突出风俗意义。17.鲁迅认为《地之子》是“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12.241.冰心沉醉于“母爱”、“自然”、“童真”三位一体的“爱的哲学”,“爱的哲学”受泰戈尔人生哲学的影响,借鉴泰戈尔《飞鸟集》、周作人译日本俳句的形式,让印度佛教哲学诗中“偈”短体诗的形式得到新生。2.湖畔诗社是现代汉诗情诗热之首开风气者,由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四人组成。1923年12月出版四人合集《春的歌集》3.冯至因被鲁迅认为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4.李金发要表现的是“对于生命揶揄的神秘及悲哀的美丽”,时称“诗怪”5.胡适所说的“爱”、“自由”、“美”的人生理想与艺术理想。6.《再别康桥》成为悼别理想、悼别热恋、悼别母亲的挽歌7.朱自清的散文交织着儒家“独善其身”和“兼济天下”两种人格追求的冲突。抗战以前,主要表现出“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抗战后,转向追求“兼济天下”8.周作人是“现代散文的大宗师”,散文创作包括杂文、随笔和书话三类,其中书话又有笔记体和抄书体两种形式。9.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这里的美文指心灵自由、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文化处境及感受的文体10.田汉1929年创作的《名优之死》标志着田汉转向现实主义11.丁西林剧作表现出幽默风趣的特色。《压迫》是丁西林早期喜剧的代表作12.熊佛西曾于田汉齐名,号称“南田北熊”13.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成立。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召开,鲁迅、沈瑞先、冯乃超、钱杏邨、田汉、郑伯奇、洪灵菲等七人被选为常务委员。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14.左联的主要文学活动:一是加强了马克思文艺理论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二是推动了文艺大众化运动;三是进行科学的文艺批评;四是加强了与世界文学的联系和交流15.“左联”与新月派的论争。论争的焦点是梁实秋文学观中的“人性论”和“天才论”“左联”与“自由人”、“第三种人”之间的论争。自称“自由人”的胡秋原,苏汶自称代表“作者之群”的“第三种人”“左联”与论语派等人的论争。林语堂所办的《论语》,提倡幽默、闲适、性灵的小品文。朱光潜推崇“和平静穆”是美的最高境界,鲁迅则提倡战斗的力的美。16.林语堂提倡“性灵文学”,实际上是“自我表现”或者说“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学17.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理事会推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文协”以《抗战文艺》为会刊,在“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下,积极推动作家投入伟大的抗日民族战争18.1942年5月2日、23日,毛泽东分两次作了著名的讲演——《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其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成功实践的经典文本19.《讲话》首先解决了文艺的根本问题,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其次,讲话解决了文艺的性质和标准问题,认为文艺从属于政治,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再次,《讲话》解决了文艺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问题,即我们的文艺既表现工农兵的生活,又要创造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20.与“抗战无关论”的论争,即左翼作家与梁实秋等人21.“胡风”的主观意图是想通过“主观战斗精神”来倡导,来克服文学创作上普遍存在的教条主义和公式化的不良倾向12.251.《故事新编》收历史小说八篇。出版于1936年1月。有古今身份的二重性。小说主要人物的言行和性格大都有古代记载根据。其中喜剧言行细节,又具有强烈的现代倾向。主要人物具有一定程度的理想主义倾向,后期《治水》中的大禹、《非攻》中的墨翟,是充满了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斗志的“中国的脊梁”2.《故事新编》人物形象的古今二重性,就是“古今杂糅”手法的体现3.矛盾《幻灭》、《动摇》、《追求》,合称《蚀》三部曲4.巴金的《灭亡》、《新生》和计划中的《黎明》被称为“革命三部曲”。《雾》、《雨》、《电》被称为“爱情三部曲”5.老舍1944、1945完成《四世同堂》前两部《惶惑》、《偷生》,1946年完成《饥荒》6.被中国现代文学史誉为“大河小说”的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7.“大河小说”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法国长篇小说的一种重要体式,由巴尔扎克率先实践。其特点是多卷体,长篇幅,大容量,时间跨度大,涉及人物多,背景广阔,特别适合以编年体的方式表现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死水微澜》等三部编年体历史小说,郭沫若就撰文称“这一联的宏大的著作”是“小说的近代史”,“至少是‘小说的近代《华阳国志》’”8.蒋光慈是“革命加恋爱”小说的代表作家9.张天翼代表作《包氏父子》、《华威先生》,奠定了作家的喜剧讽刺风格,张天翼也被视为文学史上优秀的讽刺小说作家和“笑的大师”10.《华威先生》小说发表后,曾围绕文学与抗战之间的关系,在当时的国统区,引起了关于抗战文学要不要暴露黑暗的讨论。11.沙汀以四川方言和习语,讽刺各色地方人物与社会现象。可谓“四川社会的叙事诗”。以冷峻含蓄的风格为主,其“不动声色的笑”的艺术与张天翼漫画式夸张的讽刺小说,并称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现代汉语讽刺文学的两翼12.流浪汉的形象是爱芜小说里面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作品里的他们,善恶兼有,但都有顽强的生命力,处处透露出生存的机智。尤其是那些“时代潮流冲击圈外”的“流浪汉”形象13.叶紫的《丰收》与茅盾的《春蚕》、叶圣陶的《多收了三无斗》,同为20世纪30年代以“丰收成灾”为题的名作14.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一批东北籍的作家陆续南下来到左翼的中心上海。代表作家有萧军、萧红、端木蕻良、舒群、白朗、骆宾基等,基本取材于民族危难中东北地区人民的生活,史称“东北作家群”。这些作品最早记载了东北人民遭受异族入侵而带来的血与火的生命体验,引领了抗战文学的先声15.鲁迅为萧军《八月的乡村》作序,曾评价到“我却见过几种说述关于东三省被占的事情的小说。这《八月的乡村》即是很好的一部,虽然有些近乎短篇的连续,结构和描写人物的手段也不能比法捷耶夫的《毁灭》,然而严肃、紧张……显示着中国的一份和全部,现在和未来,死路与活路”16.鲁迅为萧红《生死场》作的序言中:“这自然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17.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称《呼兰河传》“它是一篇叙事篇,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18.历史传奇等作品巧妙地传达了作者追求“美”、“爱”、“神”三位一体的生命哲学,张扬了化外民族的原始生命力,讴歌了浪漫、神性的生命形态。19.20世纪30年代的《桥》别开生面地“用唐绝句的写法”来写小说,开创了长篇小说诗化小说的创作体例20.20世纪30年代芦焚的《谷》、话剧曹禺的《雷雨》、何其芳的《画梦录》获《大公报》文艺奖金21.穆时英被称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鬼才”等22.文学相应地也分成了各具特色的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和沦陷区文学(包括“孤岛”文学)三大类别23.张爱玲小说的底色是“苍凉”,“苍凉”是她对于生命的感受,也成为她的总体审美风格。24.傅雷说:“《金锁记》是张女士截至目前的最完美之作……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夏志清认为《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25.有人将《围城》称为新《儒林外史》26.《饥饿的郭素娥》是路翎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作者所探索的“原始的强力”。“原始强力”是路翎探索人物精神世界的一个中心线索27路翎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曾被誉为“中国的《约翰·克利斯朵夫》”28.赵树理完全是一种新型文学代表方向。这种新的方向,就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了讲话》所指出的方向。是最能体现出《讲话》所提出的文艺路线的典范。29.赵树理确立了一种“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30.臧克家被称为“泥土诗人”31.戴望舒有“雨巷诗人”之称32.诗人将不断的重复着新的孤独感伤的历程,诗好就好在丁香姑娘象征体蕴含的愁怨内涵,由于丁香姑娘的多义性,失恋者理解为恋人,失意者理解为事业,失宠者理解为主人,但都脱不了寻知音不得的幻灭,这构成了雨巷的朦胧美,对叶圣陶先生誉为“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33.李广田、何其芳、卞之琳是北大同学,三人有“汉园三诗人”之称34.胡风称艾青为“吹芦笛的诗人”,土地和太阳是艾青诗歌最为经典的意象35.“散文美”是艾青对于中国诗歌艺术的另外一个贡献。他认为自由体“受格律的制约少,表达思想情感比较方便,容量比较大”36.解放区诗歌。例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37.曹禺的《原野》、《日初》、《雷雨》为“生命三部曲”38.“民族新歌剧”,《白毛女》是40年代解放区民族新歌剧的代表作品中国现当代文学简答题比较分析巴金的《家》与《寒夜》(或《憩园》)在艺术风格上的异同。《家》:青春型的写作,注重表现青年的希望和新生革命力量的地成长,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激进的风格。为了散发苦闷、愤激的情绪,作者常常通过他的人物或直接由作者自己做滂沱倾泻的抒情,所用的通常是热情彭湃的诗的笔调。《憩园》:归家寻梦的哀伤情调,对人事变迁莫测的感慨。既有批判性,又有人道主义的温情,作家寄予作品中的感情是复杂的。《憩园》不再像巴金早期作品那样鲜明痛快,但是有一种悲凉的挽歌的调子,有一种追怀旧梦的遥远感慨。浓厚抒情气氛又带有象征意味的结构模式。《憩园》标志着巴金以往那种“青春型”的热情倾泻的创作风格,开始朝着比较深蕴细腻的方向转变,到《寒夜》更是达到圆熟的艺术境界。《寒夜》:这是最能代表巴金后期创作风格与水平的一部长篇力作。这是平民的史诗,是战争年代普通知识分子苦难生活的真实图景,是法子小人物内心的真实愤慨。和作者以往许多作品不同的是,用笔更为冷静,很少自己直接出来替主人公呼喊,注意在挖掘人物内心活动方面下功夫。小说构思匠心独运,整部作品都围绕“寒夜”着象征性的氛围做文章,意境凄凉,增强了悲剧效果,又使人很自然联想到作品所暴露的那个黑暗冷酷的社会。参考:如果说《激流三部曲》在反映青年反抗的同时,着重揭露的是封建制度对青年一代青春、爱情和身心的残害,《憩园》则集中揭示封建阶级本身所经历的人格堕落和人性的扭曲过程,因此,《憩园》的构思是企图更全面的揭示封建制度以及伦理观念的罪恶本质,补充并拓展《激流三部曲》(特别是《秋》)的原有主题。从《家》到《憩园》,可以看到本世界以来中国旧家庭变迁的较为完整的图景。前期新月派在诗歌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这两方面提出过什么主张?联系二十年代新诗发展简要评述这些主张的得失。美学原则:“理智节制情感”。1、客观抒情诗的创造,即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为主情愫的可观对象化。闻一多《口供》,抒发的是诗人内省情感的矛盾:爱国激情,苦闷彷徨。没有赤裸裸倾泻感情,而是幻化为具体可触的客观形象:“青松和大海”、“一壶苦茶”、“苍蝇”在“垃圾桶里爬”。这种主观情感的客观化,使情感的表现蕴藉含蓄,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并且能够激起读者更丰富的联想,积极参加审美再创造过程。2、叙事成分的增加。现代叙事诗的试验,朱湘的《王娇》、《还乡》。“新诗戏剧化、小说化的努力”:闻一多《天安门》《飞毛腿》。减弱了诗人主体形象和主观意志,显示出“非个人化”的倾向。诗歌形式:闻一多提出“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漫、创作态度不严肃造成的一定程度的混乱局面,使新诗趋于精练和集中,具有了相对规范的形式,巩固了新诗的地位。此后格律体的新诗和自由体的新诗一直成为新诗两种主要诗体,互相竞争,又相互渗透,对新诗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简要分析郭沫若创作所受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影响。童年时,母亲就教他背诵唐诗。他把幼时暗诵的唐人绝句称作是他“所受诗教的第一课”(《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在唐诗中,他喜欢王维、孟浩然、李白、柳宗元,而不喜欢杜甫和韩愈。浪漫主义中学,除阅读梁启超翻译的《意大利建国三杰传》,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群学肄言》外,开始大量阅读林琴南地翻译小说。林译的英国作家司各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今通译《艾尔赫》)的浓厚浪漫主义精神,给予他很大启示,对后来的文学倾向有重要影响。此外阅读《史记》也给予他丰厚的思想营养和文学营养。日本留学,读《王文成公全书》,深受王阳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同时王阳明学说又把他导引导老庄哲学、孔子哲学和印度哲学。此时,郭沫若杰出了印度诗人泰戈尔德诗,感受到清新恬淡的风味,由泰戈尔进而接触到印度古诗人伽毕尔。后来又喜欢德国诗人海涅、歌德,由歌德又导引导荷兰哲学家斯宾诺沙的著作,“对于泛神论的思想感受到莫大的牵引”(《我的作诗的经过》)。五四时期,他还喜欢厨川白村的文艺理论,以及当时颇流行的新罗曼派和德国新起的表现派的影响,中外诸家的影响,使郭沫若前期思想呈现异常复杂的情况。――《女神》塑造一个强烈追求个性解放并与万物相结合的自我的抒情形象。醉心于泛神论的宇宙观,对大自然怀着深情。他赞美山岳海洋、日月星辰、风云雪雨,给大自然以生命,人和自然取得了和谐的统一,表达了对社会人生的美好愿望;但当理想幻灭时,他就要返归自然,寻求“无”的境界,大自然成了他的逋逃薮。1916年,与日本少女安娜恋爱并结合,在泰戈尔无韵诗的启迪下,激发了创作新诗的欲望,《死的诱惑》、《新月与白云》、《Venus》、《别离》等爱情诗,是郭沫若最早的新诗创作。五四运动爆发后,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新诗,这是他由追随泰戈尔转而喜欢美国诗人惠特曼,惠特曼诗风和诗形,使他找到了“喷火口”和“喷火的方式”(《序我的诗》)。从下列作家中任选其一,简要分析其创作的主要艺术特色。1.夏衍-自觉运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忠实地刻画人生的严肃”,于平凡的生活中寄托和发掘作品的主题。他的剧作一切依据人情,不事渲染;人物语言忠实于性格,如出肺腑;戏剧结构间接洗练,从不故意利用奇巧、偶合的清洁制造“戏剧性”以讨好观众。在长期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质朴、冲淡、清峻、隽永的艺术风格。2.孙犁――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更个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面。3.徐志摩-活泼好动、潇洒空灵的个性和不受羁绊的才华和谐的统一,形成了徐志摩特有的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独有的“徐志摩的意象”。在不拘一格的不断试验和创造中追求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的统一,以其美的艺术珍品提高读者的审美力:徐志摩在新诗史上的独特贡献正在于此。鲁迅称他的小说“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试举《伤逝》为例说明之。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和小说模式开创“农民和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人(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病苦”。对知识分子题材的开掘,着眼于揭示他们的精神创伤和危机。《伤逝》中,五四时期勇敢冲出旧家庭的青年男女,眼光局限于小家庭凝固的安宁和幸福,既无力抵御社会经济的压力,爱情也失去附丽,最终还得回到旧家庭中。“看——被看”与“离去——归来——再离去”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格式的独特——创造新形式的先锋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涓生意识到与子君之间只剩下无爱的婚姻以后,面临两难的选择:不说出爱情已不存在的真相,即是“安于虚伪”;说出,则意味着“将真实的重担”卸给对方,而且也确实导致了子君的死亡。这类无论怎样都不免空虚和绝望,而且难以脱离最恶感的“两难”,正是终身折磨着鲁迅的人生困境之一。从下列作家中任选其一,评述其创作的主要成就和艺术特色。1.田汉-戏剧:《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古潭的声音》、《回春之曲》、《丽人行》、《关汉卿》等。剧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以强烈的战斗激情震撼人心,其对黑暗现实的敏锐观察,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心声。突出主观意向的投射而不着重客观现实的解剖;通过剧中人物直抒作者胸臆,使人物与自我融为一体。他的剧作状绘时代、勾勒人物,追求精神气质的突现,而不在具体细节上雕琢。其戏剧结构不以严谨取胜,而以气势见长,不论题材大小,人多多寡,皆能形成“广厦高阁”的壮阔情势。舞台语言具有抒情诗意;浓郁的气氛、情境渲染。他的剧作以丰富的想象力而富有瑰丽奇特的传奇色彩。这些特点统一于田汉剧作中形成沉郁、豪壮、潇飒、奔放的独特风格。2.沈从文-小说《边城》、《八骏图》、《长河》等;散文:《从文自传》、《湘西》、《湘西散记》等用小说、散文建造起特异的“湘西世界”——一块无比淳朴的、自由的、满溢了生命力的神奇的土地。文学语言较为奇特,有真意,去伪饰,具个性,追求纯真的美文效果。他惯有的写法是在自然素朴的叙述中,注入诗的节奏,实现物我浑一的形象的流动。3.艾青-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向太阳》、《鱼化石》等独特的意象:土地和太阳忧郁的诗绪:农民式的忧郁漂泊的情愫。他的“忧郁”给人一种更加深沉的力量,诗人自己说:应该“把忧郁和悲哀堪称一种力”。渗透着对祖国、人民极其深沉的爱,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忠实和思索。诗的艺术和形式:强调瞬间印象、感觉的捕捉、主观情感的渗入。诗体:奔放与约束之间的协调。略论《围城》的主题意蕴和艺术特点。三层意蕴:1.比较浮面的:对抗战时期古老中国城乡世态世相的描写,包括对内地农村原始、落后、闭塞状况的揭示,对教育界、知识界腐败现象的讽刺。2.文化反省层面:试图以对“新式”知识分子(特别是留学生群)的心态刻画,来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反省。3.哲理思考意蕴:对人生对现代人命运富于哲理的思考。人生处处是围城,莫名的失望感和失落感。艺术特点:描写聪睿、俏皮、流动。在说天道地中掺入讽喻的机趣。在热辣的喜剧高潮中仍能酿成足够的悲凉气氛。他有旁支斜出的叙述风格,奇诡、尖刻、焕发机智、富有知识容量的书面讽刺语言,特别是编制新奇、犀利、多样的比喻句和警句,顺手拈来,即成妙语。他容道德、风俗、人情的批判于一炉,使一种机智讽刺得以确立,并大大增加了它的现代性质。有时显得枝蔓过多,不免有炫耀知识之嫌。比较《边城》和《南行记》。《南行记》:艾芜短篇小说集。传奇的故事、奇异而神秘的边疆风情和下层劳动者的悲惨生活,明丽的风景和阴郁的人生,爱和憎,交织在一起,形成强烈对照,对黑暗现实作了有力的抨击,也使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抒情风格和浪漫情调。然而有时对现实生活里的尖锐矛盾和斗争缺乏深刻的表现。取材于社会下层的生活,是他创作的一个特色。他不仅写出了生活重压所带给他们的精神创伤和生活恶习,还发掘出了他们心灵深处的美好品德:善良、纯朴、正义感、同情心和自发的反抗,从而使人们从丑恶的黑暗现实中,看见了光明和希望。《边城》:表现一种健康的世态、富有人情美和心灵美的人与人的关系,试图恢复被“近代文明”所污染、所泯灭了的人性。少数民族和边地人民中原始的野蛮力量,粗犷放纵的强悍气质,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下,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牧歌意境,提供了湘西地方风物人情的风俗画。试论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群的抒情特色。他们扬弃了从新月派到象征派的明显局限,转为内向性的自我开掘,擅长表达人生的忧郁和欣慰,以暗喻的手法抒写内心的隐曲。他们敏感地抒发对于城市生活的厌恶,展示自我灵魂在日益发达的工业社会面前的悲哀。一旦现实的社会主题触发他们内心的火花,他们也会以独有艺术写出如同戴望舒的《断指》、《我用残损的手掌》那样积极的诗篇。他们要创作的是纯然的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辞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现代派诗歌为中国诗坛提供了“现代都市风景线”,他们典型的“现代情绪”是“都市怀乡病”。“意”与“象”的浑然一体,“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是现代派诗歌的主要追求和特征。现代派坚持“纯诗”观念,强调“诗是诗”,因此,仍然重视诗的思维,诗的情绪,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其“诗的韵律”,最求诗的朦胧美,走的是“诗的贵族化”一路。试结合现代文学史实践来论述文艺的大众化要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左翼作家为了促进文学与人民大众相结合所展开的活动。五四文学革命和由此诞生的新文学,从一开始就反映了将新文学从少数人的垄断中解放出来,为更多人们所有的历史要求。“国民文学”、“平民文学”的口号,反帝反封建的主题,以各阶层人民的日常生活作为创作题材,和采用白话作为文学语言等,都说明这一基本事实。正因为文学和人民开始有了这样的结合,五四文学革命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人民文学运动的起点。不过,最初的新文学作品的读者主要限于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并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文学和人民大众之间仍然存在明显得隔阂和距离。20年代,相继出现的“民众文学:”、“方言文学”的讨论,和“到兵间去,民间去,工厂间去”的提倡,是新文学作家开始认识这一不足,并且力图克服的最初尝试。20年代末期,随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为工农群众服务,更成为迫切的需求。这个运动的倡导者——创造社、太阳社一些成员的文章中,先后出现了“要以农工大众为我们的对象”和大众化是“普罗文学底实践性底必然的要求”等提法,开了文艺大众化的先河。1930年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前后,在左翼作家主编的《大众文艺》等刊物上,展开了文艺大众化的第一次讨论,参加者有郭沫若、夏衍、鲁迅、冯雪峰、田汉等。革命文学作品不为广大工农读者所喜爱,而有封建毒素的通俗文艺却广泛流传,使左翼作家痛感实现大众化的紧迫和重要,“应该多有为大众设想的作家,竭力来作浅显易解的作品,使大家能懂,爱看”(鲁迅《文艺的大众化》)成为这次讨论的中心议题。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广泛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成为向革命文学提出的尖锐要求。1931年冬,开始文艺大众化的第二次讨论。讨论围绕如何创作大众化作品展开,就作品的语言、形式、体裁、技巧等发面,作了具体的探讨,同时也涉及作品的内容和作家向群众学习等课题。这是历次讨论中规模最大、历时最久、探讨也最为充分的一次。1934年春夏,进行了第三次讨论。先是研究如何对待旧的文学形式,同年5月,因为有人重弹“文言复兴”的老调,鼓吹中小学生普遍学习文言和读经。讨论转入语言文字问题,大众语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鲁迅写了《门外文谈》,从文字、文学的产生、发展过程,考察它们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论证了大众语、文字拉丁化和文艺大众化的必然趋势和意义,是整个讨论中的重要收获。除了理论上的探讨,左联设立了文艺大众化研究会,发起工农通讯员运动,提出培养工农作家等任务。左翼作家在创作实践中也作了一些尝试。文艺大众化运动,是在列宁的文学应该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艺术是属于人民的”的思想指引下展开的,这个运动还直接受20年代末日本左翼作家提倡革命文学大众化的启发。与工农群众的解放视野联接在一起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在实际上未能和工人农民结合起来这个矛盾,是产生文艺大众化的内在地根本原因。文艺大众化运动加强了新文学创作与群众的联系,读者的范围从知识分子、青年学生扩大到市民阶层,促进了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大量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得文学作品的涌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充分实现文学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存在很多实际困难。文艺大众化,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的抗日根据地——解放区开始得到真正的普遍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移动医疗设备市场分析-洞察分析
- 水暖管道材料力学性能分析-洞察分析
- 《管道识图与施工》课件
- 水暖产业链协同发展-洞察分析
- 网络功能虚拟化性能优化-洞察分析
- 网络边缘安全密码算法-洞察分析
- 农村大病低保户申请书范文(6篇)
- 《建筑工程投标报价》课件
- 办公环境的未来趋势共享式与交互式公共空间发展研究
- 优化家庭生活节奏提高教育质量的时间管理方法
- 大学启示录:如何读大学?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劳动关系协调师竞赛技能竞赛考试题及答案
- 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游乐园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4中美独角兽公司发展分析报告
- 英语不定式、动名词、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试卷
- 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
- Unit 6 A Day in the Life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件
- 质朴的民间美术第二课概览中外民间美术 课件 -2024-2025学年赣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