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入分配理论一个文献综述
近年来,收入分配领域差距的日益扩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发表了许多学术著作和文章。这些学术文献从各个角度阐述了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到理论界在收入分配问题研究中具有的一些共同理论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当前人们的普遍观点,其中也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地方。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对于当前的一些理论提法进行反思,以期对进一步探索收入分配问题有所启发。一、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分配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结论在近年来的学术著作与文章中,我国理论界对于收入分配问题作了以下一些方面的研究。(一)基尼系数法我国目前一些学术性较强的研究成果,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多是吸收了国外规模性收入分配的研究方法,对收入水平的分布情况作出了各个角度的描述。在这些文章中,大多认为自90年代以来,我国在收入分配领域里出现了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调查表明,中国收入差距目前已扩大到23倍,这种差距已发展成为贫富差距的扩大,许多学者都通过对基尼系数的计算来论证这一点。有资料认为,2007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达到了0.48,已超过了0.4的警戒线。尽管也有部分学者,提出自己关于基尼系数的看法,认为对于基尼系数的评价要考虑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但是,这种看法并未成为社会上的主导看法。无论是从研究的成果还是从社会上一般感觉来看,人们普遍还是认为当前的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严重的差距。这种巨大的差距已不只是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使人产生不公平感,而且,对经济的运行上也严重地妨碍着内需的扩大。收入分配的严重差距,特别是占大多数的普通劳动者的收入被限制在较低水平,严重地制约着他们的消费水平提高,从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形成障碍。在当前的研究中,对于收入差距的扩大以及基尼系数的计算等多是以收入的分布研究为基础的。在理论研究方面,更多的仍是局限于罗列事实、扩展常识,在理论的深度上还远远不够。在对收入分配的研究中,有一类研究运用库兹涅茨的方法整理我国收入分布状态变化趋势,并同样地提出所谓“倒U”曲线的假说。这类研究运用历史数据的回归,从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化来解释我国收入扩大的原因,并且预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会像“倒U”曲线那样,先是上升,达到顶点后会出现下降,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会使被拉大的收入差距重新缩小。这类研究都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收入差距的“倒U”曲线的上升阶段。但是,何时、需要具备何种条件才达到曲线的转折点,在研究中并没有很清楚地表达。其中矛盾的是,这些研究一般认为,我国的收入差距扩大是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现象。但是,我国市场体制在世纪之交已经建立,自90年代末以来,我国经济已经是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了,为什么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收入的差距扩大不仅没有停止,而且在继续扩大?显然,所谓“倒U”曲线的假说根据是不足的。(二)关于企业、政府、居民收入分配对于当前的收入分配中存在着的严重不合理情况,理论界指出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生产领域的普通劳动者收入低下;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居民收入所占的比例低。关于这一分配状态的不合理性,多数文章是从以下几方面阐述的:1.从个人收入绝对数量的差距和倍数来考虑,巨大的差距形成贫富状况与生活水平的悬殊;2.从多数人的低收入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制约来认识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合理。认为收入分配的差距过大,妨碍了社会上大多数普通劳动者购买力的提高,限制了社会消费需求的增长,从而妨碍了经济的增长;3.从微观上对收入分配不合理的判断,主要体现在,运用西方微观经济学的边际生产力与要素收入关系的理论,从分析企业利润增长和工人收入增长入手,指出工人收入的增长低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提高,因此,工人受到了剥削;4.从收入的来源或形成方式论证收入分配中的不合理,认为非法非正常收入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国民收入在企业、政府、居民之间的分配是关于收入分配研究的另一内容,有文献研究计算得出,“1996—2005年期间,居民部门收入占比从66.83%下降到54.12%,与此同时,企业部门的收入占比从17.80%上升到24.13%,政府部门的收入占比从15.36%上升到21.75%。”据此认为,“显而易见,企业和政府部门更多地享有了自1996年以来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在计算三者之间收入分配比例时,该文献运用统计部门提供的“资金流量表”数字加以调整计算。关于在国民收入中居民收入所占比例较低这一点的不合理性,多数文献的主要考虑在于:1.宏观上对消费需求的抑制;2.国民收入中增长部分主要没有被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但是它们对国民收入各部分的用途对数量的要求考虑不够。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居民收入的比重只是反映着国民收入中积累、公共消费与个人消费的数量比例,而这种数量比例关系是否合理,还需要结合各种用途的恰当与否加以考察。譬如,国家承担着行政管理、科学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职能,在这些职能上使用的国民收入需要从它们本身的性质和国家长远发展的要求等加以定性,不能仅仅简单地从其数量比重的变动加以定性。另一方面,也应当注意到在《中国统计年鉴》中提供的“资金流量表”中,“住户部门”的收入不能等同于“居民”的收入,因为,在“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初次分配”的总收入中,也包括着向劳动者支付的报酬,因此,“资金流量表”中所列的各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应当理解为包括居民从不同部门所获得的劳动收入。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由于“居民”这一概念中包含着从不同部门获取收入的群体,因此,即使是同等收入水平的居民,其收入的形成方式也有不同,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国民收入分配中的问题。(三)没有市场意识形成的收入分配不合理对这一问题当前理论界主要提出以下几方面:(1)普遍看法是把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归结为个人效率,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个人效率的不同导致个人的收入差别。对于这种差别,多数研究在结论上表现出的倾向是二重的,一方面,在理论上认为既然是市场作用的客观结果,那么,它就有着自身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不应对其进行彻底的矫正;另一方面,面对因收入分配差距引起的各种经济与社会矛盾,又不得不承认仅由市场的作用所引起的收入差距过大会有消极后果,因此又主张用市场以外的政策手段来调整和矫正市场自发作用形成的收入分配结果。据此,不少人提出要通过“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来矫正市场作用下形成的收入差距202。(2)认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经济活动中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企业可以获得高额收入,使这些行业、企业中的职工收入偏高。(3)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劳动者分散面对雇主,在工资收入上的谈判能力处于劣势,因此,劳动者工资的增长总是低于他们的劳动边际生产率的提高。为弥补这种劣势,需要加强工会组织在工资的集体谈判中的作用以改变工人在谈判中的劣势。(4)许多文献把由于社会管理体制存在着缺陷而产生的腐败给部分人带来的不合理收入问题,看作是形成社会上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重要原因。这些原因是人们在对分配问题进行观察时能够立即感觉到的,因此,也成为目前研究文献中普遍提出的观点。但是,当我们考虑这些认识所依据的理论,对这些原因做进一步思考时,就看到这些认识的苍白无力,有必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对当前的收入分配状况作深入地研究。二、西方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研究在众多的研究文章中,人们所运用的理论大体有三种类型:明确的西方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更多是并不明确自己的理论范式,只是凭借作者自己理解的市场经济理论作为分析的工具,但其背后反映的仍是西方经济学的范式。(一)西方经济学中的收入分配研究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于收入分配问题一些比较有影响的研究大多是按照国外的研究方法进行的。西方的收入分配理论把收入分配的研究划分为规模性研究和功能性研究,前者主要是从数量上分析各种收入水平的人群规模、比例等,后者则是侧重于各种要素的收入水平、收入比例。我国学界的研究多是把收入分为各种不同水平,考察不同水平收入人群及收入所占的比重,而对收入原因的分析往往是按照要素划分为不同类型收入。其中规模性研究主要是对现象的描述;功能性研究则是以西方新古典经济学范式为依据对收入的类型、源泉加以说明,如在论证工人的低收入的原因是资本对工人剥削时,通过对比我国经济增长中工人的收入增长与资本收入增长数字的实证资料,说明工人的收入增长远低于工人劳动的边际产品。这样,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解释我国近年来收入分配中劳动者低收入的不合理性。西方经济学中对研究特点的分类的启示是,把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分为收入分布性研究和收入分配过程和依据的研究。前者主要集中于总收入在各类型人群中数量、比例分布及变动趋势等等,而把有关收入的形式、性质、源泉、形成方式、各种收入的相互关系,以及相应的数量规定性质等的研究称为收入分配的研究。收入分布的研究是直接现象层次的研究,是对收入分配研究的入门向导,收入分配理论则是对分布状况给予理论上的说明。在其它两类研究成果中,包括着那些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中,也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体现着西方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影响。(二)当前研究中没有任何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的研究成果中,其中有一些往往只是对马克思经济理论在文字上的使用,套用马克思的一些话语来解释分配领域中的一些现象,缺乏对理论的准确把握。对这些研究成果给予深入思考,就可以发现其中有许多当前被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公认、并普遍使用的理论解释,蕴含着对马克思相应理论理解上的浮浅与错误,甚至有些只是在文字概念上加以穿凿,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名义上,为分配中的一些不合理现象进行辩护,并达到“自圆其说”。譬如,2002年以后国内出现的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论讨论中,相当多的学者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差别来解释企业内部经理人员与生产工人的收入差别。这里先不对这种观点做具体的分析,仅指出一点:如果可以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差别来解释企业内部经理人员与生产工人的收入差别,那么,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基石的剩余价值理论及资本主义管理二重性理论又将置于何处呢?又如,理论界为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中寻找“按贡献分配”的理论根据,一些学者在“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前提下,又提出“贡献”指的是对“使用价值”的贡献。其结果,收入分配事实上是以价值形式分配使用价值这一点被搞乱了,用文字偷换概念的方式把“三位一体公式”引进来。再如,美国学者奥肯所提出的“平等与效率”命题,在我们的理论界变成了“公平与效率”,成为当前几乎所有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的收入分配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理论内容。可见,当前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中,有一些研究往往只是运用了马克思的一些提法,而在思想上并不能被看作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运用。因此,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仍须进行艰苦的努力。(三)从“收入”到“效率”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最为普遍的还是那些根据市场经济运行所呈现出的表面现象归纳总结出的理论。这些理论名义上并不介入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体系之争,力求运用“纯经济理论”来“现实地”说明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但是,从所阐述的内容来看,其思想方法仍是西方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方法,体现在:第一,新古典经济式的经济主体。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一个个原子式的个人———理性经济人。每个人获取收入的手段是运用自己所拥有的要素禀赋———劳动、土地、资本。每个人的要素禀赋在经济活动中所做的“贡献”是它的所有者所获取收入多少的依据。第二,市场是经济活动的当然平台,各种要素在市场这个平台上向经济做出“贡献”,并依据其“贡献”大小从市场上取出相应地收入。市场成为各种要素“贡献”大小的最高裁定者,市场具有自身天然的道德理念———使收入与贡献对等。第三,体现在对收入、财富的价值、货币形式理解中的神秘主义。在许多文献中,价值、货币收入成为神秘的财富,其创造过程也成为一种神秘的过程。在这些文献中,无论个人的要素禀赋是什么,都能通过“贡献”创造价值,获取与自己“贡献”相应的收入。第四,个人收入差别被一般地归结为“效率”194。财富和收入的神秘形成方式和原子式的市场主体,使这些文献中论述的个人收入成为效率的反映。尽管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人们在分工、协作中以社会化的形式创造物质财富,但是,“一般形式的财富”却被认为是个人独立创造的。因此,个人之间的收入差别被归结为个人创造这种“一般财富”的效率差别。因而,有了所谓“初次分配”依据“效率”的说法。这里的“初次分配”在人们的理解中就是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直接取得收入的过程。(四)“把蛋糕分好”的理念除以上体现着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分配理论以外,在许多文献中还体现着计划经济观念对收入分配的理解,这就是大家熟悉的“分蛋糕”说。譬如,不少研究成果都提出“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而且要把蛋糕分好”。在这类提法背后的理念中,“做蛋糕”与“分蛋糕”可以是互不相干的,蛋糕做好后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按照意愿进行分配,按照意愿决定分配的结果。按照这种理念,调整分配关系,改变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状况只是人们按照一个新的规则分割蛋糕。这一理念反映了计划经济下人们对分配的理解。在计划经济中,不仅全部生产都是按照计划进行的,而且生产的成果去向也由计划安排。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着社会生产成果的去向。以上内容构成了当前收入分配研究领域中普遍接受和使用的理论,这些理论观念的指导和使用,形成了当前人们对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主流观点。三、流行的分配理论所具有的客观基础以上概要地归纳了当前收入分配研究中流行的理论,由于人们在使用这些理论过程中带有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因此,它们并不构成体系完整、逻辑严密的分配理论,仅仅是在思想方法和世界观方面带有共同的特征。因此,在以下的研究中我仅以“流行的分配理论”这一笼统的用语来代表这些以新古典经济学个人主义、形式化的马克思主义,以及计划体制理念为特点的分配理论。这些理论对于当前存在的分配不合理现象都能够提出一些为人们常识感觉所接受的解释,但是,这些理论工具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使得它们提出分配政策时,也只能寄希望于向在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集团进行劝诫,或者寄希望于政府一纸文件改变收入分配的状况。应当看到,经济运行中的客观规律又会使这些政策建议显得苍白无力。譬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政府通过法律、行政手段强制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资本可以通过提高产品价格向社会转嫁成本,也可以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方式裁减员工来降低成本。这些都会使调整收入分配状况、提高劳动收入的努力落空。收入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环节,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之一,因此,研究收入分配问题不能只是就分配谈分配,就分配理论谈分配理论,而应当把收入分配置于社会经济结构整体背景之中,分析社会生产关系,从中考察收入分配态势的原因。收入分配理论应当回答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什么是收入、它在社会经济中的意义何在。这样才能弄清收入分配所分配的是什么、这一分配与整个社会经济的联系所在。为此,要求有科学的价值理论作基础;第二、收入分配所依据的客观基础。为此要说明收入的形式、这些形式存在的依据、它们的性质等问题;第三、要说明收入分配的客观基础形成、存在的依据,以及它们发展变动的规律和趋势。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了解呈现于社会表面的收入分配现象。当前流行的分配理论,正是在这些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它们的问题不在于就分配所提出的解释与人们的常识感觉不相一致,而在于其经济理论中深层的基础性概念、原则的含混不清,不能科学地反映经济活动的深层客观实际。首先,对于收入是什么的问题,流行的理论几乎没有做过深入地考虑。在流行的理论中,收入无非就是一笔钱。如果再问这笔钱是什么?它代表着什么?他们的回答只能说,钱就是财富,或者说是财富的代表;至于再问钱作为收入对于它的获得者又意味着什么?恐怕只是说,钱越多就可以使人生活得更好。可见,对于收入是什么?收入的意义等问题,流行理论不仅是不能回答,而且是根本提不出这样的问题。这是因为人们在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中缺乏价值理论作基础,在他们看来,价值理论只是政治经济学课程上讲讲的内容而已,与现实的收入分配问题无关。其次,对于收入分配形式问题,流行的理论一般只是把它们当作来自市场经济中活动着的原子式个人所持有的各种“资源禀赋”。这些“资源禀赋”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就是“资本”。在流行的分配理论中,“资本”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马克思所论述的作为价值增殖手段的资本,除了马克思着重论述的以产业资本为核心而形成的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以外,流行理论中又增加了诸如“金融资本”(指人们以金融资产形式持有的资本,并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内容222。这些用以说明收入分配依据的“资本”概念,多是把资本等同于社会上存在的某种事物,看做是某种事物自然属性充当收入源泉时被赋予的“特有名称”。资本概念被物质化,因此,也就使资本作为收入源泉进一步神秘化。最后,对于收入分配的依据和客观基础,流行的分配理论所知道的唯一机构就是市场。按照这些理论,在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只有唯一一种关系,即市场交换关系。在一度流行的新制度经济学中,不仅企业的外部交往通行的是市场交换关系,而且在其内部成员之间也完全是市场交换关系。当把经济活动看作是唯一的市场活动,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价值的形成与增殖过程、生产资料所有制等内容都不见了,因此,流行的理论也只能以个人主义的所谓“贡献”、“效率”与“收入”的关系加以解释。但是,在一个抽象空洞的财富世界里,“贡献”的内容、“效率”的基础、都被当作各种禀赋的作用。最终,所说的“效率”只能解释为“赚钱的效率”。换句话说,“效率”与“收入”的正相关关系就是,一个人“赚钱的效率”越高,(一定时间内)所“赚的钱就越多”。可见,以市场交换为依据的收入分配理论所说的“按贡献、效率分配”是空洞的、没有内容的。以上可以看出流行理论的特征在于理论形成所依据的事实只是呈现在社会表面、凭直观感觉所了解到的现象。这一点与马克思所说庸俗经济学的特征十分相似。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批判庸俗经济学的“三位一体公式”时指出,“庸俗经济学所做的事情,实际上不过是对于局限在资产阶级生产关系中的生产当事人的观念,教条式地加以解释、系统化和辩护。因此,毫不奇怪,庸俗经济学对于各种经济关系的异化的表现形式……感到很自在。”925由于流行理论的这一特征,使理论研究难以触及现象背后的一些较深的问题。在一些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收入分配问题的文献中也存在着一些理论和方法上的缺陷,使得流行的一些庸俗理论及方法掺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之中。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对于作为分配对象的收入是什么的问题,一般都是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加以解释,承认价值是劳动创造的,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劳动,价值表现为货币,形成现实中的价值运动。但是仅凭教科书上定义式的运用,只不过是在向别人表明自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而不能使之成为分析现实问题的理论工具。第二,在收入分配形式、收入分配依据及客观基础问题上,大多都是从传统的“按劳分配”的起点出发,通过把“按劳分配”中的“劳”的概念加以扩展,把“劳”代之以“贡献”,用“按贡献分配”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原则和道德理念。由于当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即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研究,在收入分配以及经济运行研究中,马克思用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相应的阶级关系的理论范畴就不再起主要作用。第三,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方面,许多人不去充分理解和挖掘理论的精神实质,满足于在字面上用马克思提出的概念范畴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最为明显的就是理论界普遍使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及其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来解释企业内雇主与工人的收入差距。再有,用穿凿附会的方式对马克思的一些理论加以改造,使之成为当前分配中某些现象的“合理”解释,譬如,有些人为了坚持劳动价值,重新拿起19世纪庸俗经济学家麦克库洛赫提出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的提法,进而论证按贡献分配就是按劳分配。可见,在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的研究中,如果不去真正地从世界观方法论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简单地凭借对教科书所述的几条原理,是不能承担起研究和说明当前复杂的经济现象的重任的。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当前的收入分配领域中,用以研究问题的理论武器在内容和方法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的一些甚至可以说是存在严重缺陷。马克思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面对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下的收入分配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和挖掘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思想实质,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有力的科学武器。四、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分配理论如何有效解决经济理论与收入分配的关系问题,是经济理论与分配理论相互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理论工具研究收入分配问题,要求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及分配理论的思想内容和方法,通过努力挖掘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丰富内涵,创新理论对收入分配问题给予科学的说明。(一)坚持从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来解释社会经济现象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于社会经济构成和运动过程的基本判断和认识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世界观为依据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基础体现在经济理论中,就是把人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看作是人类第一个和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物质结构与社会结构就成为决定社会经济构成及运动规律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社会经济问题的分析时,坚持从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分析入手,以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为基本依据解释各种社会经济现象。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经济及其过程的认识与那些把个人假定为理性经济人,它的本性被看作经济规律的本源的西方新古典经济理论以及当前流行理论背后的个人主义世界观是根本不同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个人的行为不过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运动的体现。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讲到,“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8这一思想方法在分配的研究中就体现为,不是从理性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和他所持有的资源禀赋中去找收入分配的原因,而是重在分析社会成员追求自身利益时所处的社会经济结构,即生产关系结构。这一思想方法也决定了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不是着眼于个人,而是着眼于以社会经济结构所形成的阶级和阶级内部的利益集团。(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抽象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不为在目前关于分配问题研究的许多文献中,往往是在指出收入的分配状态后,平行地罗列造成这种分配结果的若干原因。但是,这些原因哪些是内在于深层生产关系的,哪些属于管理体制不健全引起的,哪些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的等等,却缺少准确的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抽象法提供了从现象入手,运用科学的逻辑,逐步深入到本质分析的思维方法。它可以使我们抓住事物的本质,从思维上再现社会经济活动的结构与规律。按照这一方法,可以使得杂陈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各种类型的分配现象,按照它们产生的原因,被置于相应的理论层次。这样就可以使我们分清哪些问题需要有深层的社会生产关系变革予以解决,哪些需要调整管理制度予以解决,哪些需要通过发展逐步得到解决。(三)经济指导下的收入分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划分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结构认识的基本内容,它对于收入分配关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划分的依据是各类机构组织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及其承担的职能。不管是属于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的机构组织,都是由人的活动所支撑,因而都需要在经济上获得物质资料的支持。但是,在社会结构中不同地位上的成员,由于执行的职能不同,从而与收入源泉的关系也不相同,因此,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同地位上不同人群收入的形成与分配的规律、原则有着重大的区别。譬如,在流行的理论中,“公平与效率”的命题是一个不容置疑的铁的定律,在马克思主义学者与那些以西方理论来研究分配问题的学者之间,区别只是只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解释不同。这一流行思维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社会经济中的不同地位、作用以及它们各自的收入源泉不加区分,笼统地以“公平”、“效率”来解释收入分配依据,注定是要停留在空洞的议论层次。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使我们可以从流行的思维限制下解放出来,准确地揭示真正影响收入分配的社会原因。(四)科学把握收入分配的价值范畴及运动规律马克思对经济活动的分析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为对象展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在这个“万物皆商品”的社会里,价值是呈现于整个经济活动各个方面、贯穿于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基础性范畴。没有科学的价值理论,对于市场经济研究的整个经济理论就没有基础而成为空中楼阁。收入的分配是价值运动的集中体现,为准确深入把握收入分配问题,必须对价值范畴及其运动规律有更深入地把握。收入是价值的存在和运动形式,我们对待劳动价值论,要努力摆脱以往“照着讲”的思想方法,力求做到在马克思的基础上“接着讲”,从基础理论层次深入挖掘价值和收入范畴的意义,把看似抽象无关的价值理论与现实的收入分配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逻辑进程中,剩余价值是价值运动在雇佣劳动关系下的具体化,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关系构成了全部分配关系的基础,其它丰富多样的收入现象都是在工资与剩余价值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不直接参加再生产的社会成员,不管劳动与否,首先只能从首先得到产品的那几个阶级,即生产工人、产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手中,取得自己的在年商品产品中的份额,即取得自己的消费资料。”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使收入分配有了明确的层次,按照这样的层次分析能有助于理解呈现在社会表现的收入分布状态。剩余价值不仅是价值运动的进一步表现,而且,它也反作用于价值范畴,使价值范畴又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五)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科学分阶级分析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征之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把社会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把个人看作社会生产关系中的一定角色,是人格化的生产关系。这就必然要求考察阶级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上班无证驾驶免责协议书(2篇)
- 二零二四年度战略合作协议:商务会议专用
- 二零二四年度在线教育平台建设与运营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蔬菜订购与价格锁定合同
- 组拼式大模板施工技术总结
- 冷水购销协议
- 演出节目道具制作合同
- 专项服务提供商协议
- 房屋买卖合同效力认定问题分析与启示
- 家庭护理厨师雇佣合同
- (中职) 商品拍摄与图片处理 项目1ppt教学课件
- 码头工程监理规划
- 广告及宣传印刷品制作服务方案
- 【桌面推演】应急演练、桌面推演
- Q∕SY 02625.1-2018 油气水井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第1部分:设计
- SAJ三晶变频器S350系列说明书
- (完整版)ECRS培训课件
- 2019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试卷
- 湘少版英语三下《Unit6Whatcolouristhisballoon》PPT课件2[wwwedudownnet]
- 大学生见习报名表简洁
- 【课件】甜甜的滋味双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