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和县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_第1页
青海民和县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_第2页
青海民和县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_第3页
青海民和县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_第4页
青海民和县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民和县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民和县位于甘肃省东部。1982年至1987年的全县文物普查,总计发现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类型的遗存659处,其中新石器、青铜时代的遗存559处(图一;附表一;附表二)。兹将这部分文化遗存报导如下。一、石时代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主要是马家窑文化,包括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等四个类型。(一)遗迹及地面形制共15处遗址,主要分布在县境南部黄河北岸的峡口、中川、官亭、杏儿及邻近的前河、马营,另有三处遗址延伸到北部米拉沟内。以白崖沟、胡李家台、胡热热、崖家坪四处为例。白崖沟遗址位于前河乡下甘家村西约50米处,前河西岸二、三级台地上,距河床约500米。遗址西靠大山,南为白崖沟,北为老芒沟的沟崖。平整土地对遗址略有破坏。面积东西约400、南北200米,文化堆积厚0.4—1.2米。地面暴露陶片较多,东部散布少量的半山类型彩陶片,西部散布齐家文化的篮纹陶片。南北两面断面暴露灰层和数座残灰坑。灰坑形状为直口圜底,其一灰坑开口在耕土层下,直径6.5、深1米左右,出有兽骨、陶环、陶片。胡李家台遗址位于中川乡胡李家村北的胡李家台上,形如半岛,遗址位于台地东南部,面积东西约100、南北80米,文化层堆积厚0.5—1.10米,稍有破坏。地面散布大量陶片、陶环、石器等遗物,东部断崖处暴露有灰层、灰坑遗迹。是一处与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共存的遗址。胡热热遗址位于官亭镇官亭村吕家沟内。吕家沟是一条西北向东南的大沟,在大沟的中部,北靠大山,山下有七个土包,其一大圆土包居中形如头旋,遗址正处于大土包下,吕家沟岸边,方言把头旋叫胡热热。遗址面积东西约100、南北60米,文化层堆积厚0.5—1.5米左右,地面散布陶片、石器、骨器等遗物。遗址东西各有一小沟,沟崖断面暴露灰层、灰坑及残灶遗迹。崖家坪遗址位于李二堡乡头木庄村东50米,米拉沟北岸二级台地,距河床约100米。头木庄北连山,东为罗家沟。遗址地面在平整土地略有破坏,保存尚好,面积东西约100、南北80米,文化堆积厚0.5—1.2米,地面散布少量陶片。东边沿一圆坑内暴露灰层和大量陶片、兽骨。采集的遗物有石器和陶器。1.青灰石片加工石斧1件。青灰石,磨制稍细,呈梯形,顶和刃有使用崩疤。长15.3、宽3.8厘米(图二,1)。石刀2件。一件由砾石打制石片加工,一面留有打制疤痕,两侧带缺口,刃较薄。长7、宽5厘米(图二,2)。一件青灰石磨制,呈长方形,两面刃,短边单面刃类似凿,长边双面刃形似刀,刀身靠双面刃处中间一穿孔,这种一器两用工具罕见。长8.4、宽4厘米(图二,5)。石球1件。花岗岩石,磨制,球形,径5厘米(图二,4)。石环断面呈三角形(图一〇,8)。2.马家窑常见的纹料陶器有夹砂粗红陶,泥质红陶,还有灰陶,多系碎陶片,复原2件。夹砂陶羼合料以细砂为主,少量有碎陶末,陶质坚硬,火候较高,胎壁厚,器表以素面为主,饰纹多饰粗、细斜绳纹,其次有划纹、附加堆纹。泥质陶细腻,胎壁轻薄,制做一般精细,火候也高,陶质坚硬,除素面外,饰以划纹、绳纹及彩绘。划纹施于器物腹部,绳纹大多饰于腹下部,一般较细,多斜向。彩绘则多用在腹颈及口沿上。花纹纹饰较繁多,以几何形纹样为主,有圆点弧线纹、垂帐纹等(图三;图四;图五,4—8)。垂帐纹是马家窑类型常见花纹。彩绘以黑彩为主,偶见红彩(图四,10),内彩少见(图六,7)。可辨器形有瓮、罐、盆、碗、钵、小口尖底瓶等。曲腹碗1件。夹砂红陶,素面,口微敛,斜壁曲腹内收平底。口径18、底径7.4、高8.2厘米(图七,1)。瓮残存口沿和底部,腹残,粗红陶,胎厚,形体较大,侈口,束颈,深腹微鼓,平底(图九,1)。缸残存口沿,粗红陶,侈口,平沿,微内敛,束颈(图九,5)。罐残存口沿,夹砂红陶,侈口,斜沿,腹微鼓(图九,4、8、10、11)。深腹小罐残存口沿,夹砂粗红褐陶,侈口,束颈,深腹微鼓(图九,2、3、7、9)。小口尖底瓶残存口、底部,泥质红陶,口沿颈间突起一周用泥条压成花边状压纹,有重唇敛口(图八,1、2)和重唇斜直口(图八,4、5)两种。底部呈锐角形尖底,内底中间夹一圆石子(图八,3、6)。(二)阴山阴山遗址共80处遗存,主要分布在湟水、黄河流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较平的二级台地上。部分遗址与石岭下、半山、马厂和青铜时代遗存共存。以马聚垣(乙)、阴山二处为例。马聚垣(乙)遗址位于马厂垣乡马聚垣村西400米处墩前台上,湟水南岸二级台地,距河床约150米,西250米为香水沟。遗址原为南北向缓坡,面积东西约200、南北100米,文化层堆积厚1一2米,地面散布大量陶片、石器、兽骨等遗物,梯田断面暴露灰层、灰坑遗迹。阴山遗址位于新民乡下川阴山村东南300米处的山城台上,松树河南岸二级台地,距河床100米,东南为阿拉沟。遗址保存较好,面积东西约200、南北150米,文化层堆积厚0.5米,平整土地稍有破坏,地面散布陶片较多,北部台沿断面暴露灰层。这是一处以马家窑类型为主,与半山、马厂、上孙类型共存的遗址。石刀2件。一件残损,青石,磨制细致,两侧带锯齿形,身中部一穿孔(图一一,4)。一件青石,打制,两侧带缺口,刃琢磨粗糙,器身有一划槽,长7.5、宽4.2厘米(图一一,3)。2.砖石与彩绘石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陶次之,少量灰陶,碎陶片大多为口沿,能复原陶器2件。夹砂陶羼合料主要是石英细砂粒,陶质坚硬,火候略高,胎壁较厚,器表除素面外,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方格网纹。泥质陶细腻,制做精细,火候高,质地坚硬,除素面外,主要是彩陶,底色多呈橙黄色,少数呈砖红色,器表打磨光滑,大多用单一黑彩,少数施黑白结合5彩绘(图一三,11)。彩绘一般施于器表局部或全部,内彩发达多施于钵、盆内壁和器物口沿(图一三,6、8、9、10)。花纹以几何形纹为主,有平行条纹、波浪纹、宽带纹、垂帐纹、单个或多个圆点纹、网格纹、弧线纹、弧边三角纹(图一二)。可辨器形有碗、钵、盆、壶、罐、瓮等。彩陶钵1件。泥质红陶,口微敛,弧腹,小平底,腹饰黑彩,类似变形鸟形纹。口径15、底径7.8、高7厘米(图一三,2)。彩陶盆残存口沿,泥质红陶,平折斜沿或平沿外卷,腹部有的附鸡冠鋬手(图一三,7)。彩陶壶残存口沿,泥质红陶,侈口,长颈,饰黑彩(图一三,3)。彩陶罐残存口沿,泥质红陶,束颈,溜肩,颈下饰黑彩(图一三,4)。瓮残存口沿,夹砂红陶,口外侈,短颈,广肩,颈下饰方格网纹(图一三,5)。陶刀1件。残,泥质红陶,长方形,弧刃,有一穿孔(图一一,5)。还有泥质和夹砂合接一体的器物(三)米拉沟北厚层土遗址图5共35处,主要分布在湟水流域及支流一带,中部丘陵地带也较密集,少数分布在黄河一带。它的分布范围比马家窑类型略广。以五方村西、坡古拉坡二处为例。五方村西遗址位于核桃庄乡五方村西北约100米处,米拉沟北岸二级台地,距河床约100米。遗址北面连山,西为尕狼沟,东为洪沟。遗址稍有破坏。面积东西约200、南北200米,文化层堆积厚0.5米。地面散布陶片较多,咀部断崖暴露灰层、灰坑。这是一处与马家窑类型共存的遗址。坡古拉坡遗址位于隆治乡张家村北200米的坡古拉坡上,隆治河西北岸二级台地,距河床约300米,东临米拉沟,西为洪沟。遗址呈椭圆形孤岛,保存较好。面积东西约50、南北100米,文化层堆积最厚1米。地面散布陶片较多,还有兽骨、人骨,断崖处暴露灰层、灰坑。这是一处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类型共存的遗址。采集的遗物有石器和陶器。1.青灰石刀形貌石斧2件。一件青灰石,磨制,梯形,弧刃,长12、刃宽5.5、厚5.2厘米。另一件柄残,长条形,弧刃,横断面呈椭圆形(图一四,1、4)。石刀2件。一件青灰石,磨制,长方形,背微内弧,弧刃,有一穿孔。长8.3、宽4.5厘米。另一件残(图一四,2、7)。石凿1件。青石,磨制,竖长条形,柄端一侧留有崩疤,横断面作长方形。长7.5、刃宽2.3、厚1.4厘米(图一四,5)。石锛1件。青灰石,柄身琢磨,长方形,顶留崩疤,弧刃,呈偏锋。长8.6、刃宽5.4厘米(图一四,3)。2.胎壁薄薄土陶彩陶器以泥质彩陶为主,夹砂陶次之。多为碎陶片,复原陶器仅1件。夹砂陶羼合料主要是石英细砂粒,质较硬.火候略高,胎壁较厚。器表除素面外,以绳纹为主。泥质陶细腻,胎壁较薄,制做较细致,火候高,质坚硬,除素面外以彩绘为主,一般施于器表外,有代表性的是以两道黑彩带齿边相间夹一道红彩的锯齿形花纹母题,勾画出各种色彩鲜明多变的图案,填有网格纹、菱格纹、宽带纹、平行纹等(图一五,3—10)。可辨器形有单耳罐、壶等。单耳彩陶罐1件。耳残,泥质红陶,侈口,颈较长,鼓腹,平底,外饰黑彩。口径6.5、底径6.5、高9.5厘米(图一五,1)。彩陶壶残存口沿,泥质红陶,敞口,直长颈(图一五,2)。陶纺轮1件。残,夹砂红陶,素面(图一四,6)。(四)李二堡子拱巴垣遗址共328处,是全县为数最多的一种古代文化遗存,主要在湟水沿岸及中部一带,少数分布在黄河南岸一带。遗址比墓地略多,以边墙、拱巴垣二处为例。边墙遗址位于川口镇边墙村北的孤立圆台上,湟水南岸二级台地。该遗址以马厂类型命名,原属马厂垣后划归川口镇,至今保存尚好,面积较大,文化层堆积最厚1.5米左右,地面散布的陶片甚多,是一处多文化类型的遗址。由于水土流失严重,台地被切割成几块,据遗址内涵不同划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处。甲址保存最好,在村西北200米的孤台上,面积东西约360、南北120米,文化层堆积厚1.5米。既有马厂类型又有齐家文化、辛店文化、上孙类型四种文化共存。乙址和丙址与辛店文化共存,皆以马厂类型为主。拱巴垣遗址遗址位于李二堡乡拱巴垣村南100米的拱巴垣台上,米拉沟北岸二级台地,距河床约20米。遗址略有破坏,面积东西约200、南北150米,文化层堆积厚1米。地面散布陶片、石器。南面台沿断崖处暴露有灰层、红烧土等。村北距河床80米处有一处墓地。85年部分墓葬被盗掘,保存面积东西约300、南北500米。北面山根断崖暴露数座残墓、人骨和陶片。采集的遗物有石器和陶器。1.浅灰岩石石斧4件。多残损,一件青灰石,磨制,梯形,弧刃。长15、刃宽5.7、厚3.8厘米。一件浅灰岩石,柄端磨制,下端打制留有崩痕,柄侧稍加打磨。长12.8、宽6.6、厚3.2厘米(图一六,1、2)。2.结构特点、分布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陶次之,复原陶器28件,多采集于墓地。夹砂陶羼合料主要以细砂石为主,质地疏松,火候略低,外表粗糙,纹饰以绳纹为主,其次为附加堆纹。泥质陶质地坚硬,主要以彩陶为主,其上半身普遍施一层红色或紫红色陶衣,以黑彩为主,也有黑、红两彩兼用。主体花纹以几何图案为主,常见有大圆圈纹、蛙纹对称的构图,垂帐纹、宽带纹、波折纹、平行线纹间加圆点、平行线组成的回纹、圆圈和三角纹内填菱格纹等(图一八)。器形有盆(图一八,5)、单耳罐、双耳罐、壶、瓮等。盆2件。敞口,凹弧形壁,平底,素面。口径17.4、底径7.6、高6.5厘米(图一七,1)。单耳罐1件。夹砂灰陶,素面,直长颈,耳残,鼓腹,平底(图一七,2)。双耳罐2件。夹砂红陶,侈口,双耳,圆腹,平底,饰绳纹或附加堆纹。口径8.5、底径7.5、高11厘米(图一七,3、4)。壶2件。口微侈,鼓腹,双耳,平底,素面。口径10.5、底径11、高27厘米(图一七,5、6)。瓮1件。夹砂粗红陶,形体瘦长,大口,微侈,深腹微鼓,双耳,平底,口径16.5、底径11、高23厘米(图一七,7)。双耳彩陶罐6件。泥质红陶,侈口,双耳折腹,平底,绘黑彩。中岭采集,口径10、底径6、高12.5厘米(图一八,1、2、4)。侈口双耳罐3件。泥质红陶,大口外侈,双耳,矮颈,鼓腹,腹部一对乳钉,平底,绘黑彩。口径15.5、底径8、高11.5厘米(图一八,6)。双耳垂腹罐1件。泥质红陶,侈口,高颈,双耳垂折腹,平底,绘黑红两彩。口径8.5、底径9、高9厘米(图一八,3)。罗巴垣遗址位于李二堡乡罗家村相连处,李二堡河北岸二级台地中部。遗址北面为罗巴垣沟,西面为西河,东面为特木沟。遗址保存较好,面积东西约500、南北500米,文化层堆积厚0.5—2米。遗址地面稍有破坏,地面散布大量陶片,断崖处暴露灰层,是一处齐家文化与马厂、上孙类型共存遗址。采集的遗物有石、骨器和陶器。1.锋刀3件医疗盘状石器2件。形体较小,椭圆形,利用扁平砾石在其两面交互打制成刃或一面打制成刃。直径7.5、厚2.2厘米(图一九,1)。敲砸石器1件。形体较大,椭圆形,利用扁平砾石经一面打制成锋刃。直径14、厚4.7厘米(图一九,5)。石斧7件。大多残损,青灰石,磨制,形体瘦长,长方形,斜刃,横断面呈长方形。长23、宽6.5、厚4.2厘米(图一九,11)。石刀2件。一件由青石磨制,长方形,有一穿孔,刃微弧,长8.7、宽5.4厘米。另一件残损(图一九,3、4)。骨锥1件。兽骨磨制,顶端保留关节原状,下端加工呈尖形(图一九,8)。2.原器的形制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褐红陶次之。夹砂陶羼合料主要是细砂粒,陶质坚硬,火候略高,器表大多素面,纹饰以绳纹为主。泥质陶细腻,多为轮制,火候高,质坚硬,胎壁较薄,器表素面或磨光,纹饰最常见的有篮纹、附加堆纹、方格斜印纹、弦纹、划纹、锥刺纹等。彩陶极少,仅一处遗址中见到(图二O,6)。陶器大多为口沿残片,复原陶器4件,可辨器形有杯、双耳罐、无耳罐等。直口杯1件。夹砂,直口颈,折肩,平底。口径8、底径8、高9.5厘米(图二〇,1)。单耳杯1件。夹砂,直口颈,口沿带小流嘴,单耳残,腹微鼓,平底。口径8、底径7、高9厘米(图二〇,2)。双耳罐1件。泥质,饰红陶衣,侈口,颈较高,颈附对称环形耳,鼓腹,平底。口径9.4、底径5.5、高8厘米(图二O,4)。双大耳罐1件。泥质红陶,侈口,高颈,双大耳,垂折腹明显棱角,平底。口径9.5、底径7.9、高13厘米(图二O,9)。侈口罐残存口沿,夹砂褐陶,直口,颈较高,颈间附加锯齿状花边堆纹,圆肩以下残(图二〇,7)。小罐残存口沿,夹砂褐陶,敞口,高颈,鼓腹下收,饰方格印纹(图二O,5)。侈口双耳罐残存口沿,夹砂褐陶,侈口,沿下间附环形双耳,饰方格斜印纹(图二O,8)。双耳罐残存口沿,泥质红陶,侈口,沿下间附环形双耳,斜肩,颈部饰六道弦纹,肩饰绳纹,口沿与肩接合处有明显捏合痕迹(图二〇,3)。陶饼1件。泥质红陶片加工而成,椭圆形。直径3.6厘米(图一九,2)。(二)石棺和文化遗迹共56处,主要分布在湟水、黄河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与马家窑类型的分布情况相同。辛店文化分甲组(姬家川类型)、乙组(张家咀类型)。甲组在北部分布较密集,乙组南部较多,两组共存遗址目前还未发现。以二方、簸箕掌二处为例。二方遗址位于中川乡二方村西及南面相接处,黄河北岸二级台地,距河床约200米。遗址东、西有洪沟,保存较好,面积东西约200、南北150米,文化层堆积最厚1.2米,稍有破坏,地面散布陶片较多,断面暴露灰层、灰坑。簸箕掌墓地位于马厂垣乡磨湾子村南1.5公里处的簸箕掌,湟水南岸二级台地,距河床约50米。墓地南依大山,地势平坦,范围从北面台沿至南面山根,长、宽约500米。墓葬主要暴露在北部台沿和洪沟南山根。墓葬排列较齐,一般相距5—10米,覆盖层厚0.5—1.5米,皆长方形土坑,葬具为几块大小不一的石板拼合成的石棺。83年10月、84年9月共清理墓葬三座。文化遗物包括石器、铜器和陶器等。石刀14件。用砾石打制的石片加工,一面为破裂面,另一面尚保留厚砾石面,长方形,两侧带缺口。长8.7、宽5.6厘米(图一九,13)。铜斧1件。呈长方形,两侧微内弧,弧刃,长方椭圆形銎。长7.6、刃宽4.6厘米(图一九,12)。铜锥1件。两端为圆锥尖形,横断面呈方形(图一九,9)。陶器绝大部份为夹砂红陶,少量泥质红陶,复原陶器10件。陶质较粗糙,掺有碎陶末和石英砂等羼合料,质较硬,火候略高,胎壁较厚,部分陶片口沿、耳、底部有明显泥条套接和接合痕迹。器表除素面外,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等(图二一,3、4)。彩陶占有一定比例,器表磨光饰一层乳白色陶衣,彩绘除黑红或紫红彩结合外,以单一黑彩为主,花纹有宽带纹、竖行三线平行线、三角纹、叶片纹、X形纹、宽带纹、S纹、勾纹(图二一;图二二)。甲、乙组在器物上有明显的区别,甲组一般以球状形圜底或微内凹底,乙组以平底为主。可辨器形有盆、杯、罐、鬲、器盖等。高颈双耳罐1件。夹砂,侈口,高颈,鼓腹,双环耳,平底,饰黑红两彩。口径16.8、底径11.2、高4.2厘米(图二一,7)。双耳罐1件。夹砂,折肩,双颈耳,微内凹圜底,饰黑彩。口径10、高15.2厘米(图二一,9)。双耳圜底罐4件。一种为夹砂,直颈,圆腹,双耳,圜底,绘黑彩。口径10.5、高20厘米(图二一,6)。一种为夹砂,侈口,高颈,双耳,圆腹,圜底或微内凹底。口径11.5、高18厘米(图二一,3、4)。小罐1件。夹砂,侈口,肩附一对鋬手,腹微鼓,微内凹圜底。口径8、高8厘米(图二一,5)。双耳盆2件。夹砂,敛口,圆腹,平底,双耳附口沿或腹部。口径14、高10厘米(图二一,1、2)。单耳杯1件。口略残,喇叭口,腹呈内弧形,腹下置一环形耳,平底。口径10、底径8.2、高10.8厘米(图二一,8)。器盖2件。残,夹砂,球面形,钮作圆锥形,环形面,微内凹(图二三,1)。盖钮为椭圆形,平顶面(图二三,2)。鬲残片,粗夹砂,侈口,直颈或短束颈,沿附加堆纹,鋬钮(图二三,3、7)。高分裆(图二三,6)。残足,实心,足根为扁圆形(图二三,4)。足尖乳头状或圆椎形(图二三,5)。(三)巴担甲墓地共7处,分布范围极小,主要集中在中部丘陵地带。以张家(丙)、巴担(甲)二处为例。张家(丙)遗址位于前河乡张家村南50米处的润家咀,前河北岸二级台地。遗址四周被洪沟切割形如圆台地,保存较好,面积东西约200、南北500米,文化层堆积厚1米。稍有破坏,地面散布陶片较多。这是一处马家窑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卡约类型、上孙类型共存遗址。巴担(甲)墓地位于前河乡巴担村西250米处的石垒根,前河东岸二级台地,距河床约250米。墓地北靠高山,面积东西约150、南北50米,中部冲出一段洪沟,暴露数座残墓,以及陶器和人骨。82年调查清理一座残墓,圆角长方形土坑,长2.3、残宽0.6米,墓口距地表3米,墓口距底深1米。方向200°,一成年男性,仰身直肢葬,头西面北,头部置放双耳罐、单耳罐各一件(图二四)。文化遗物主要是陶器。陶器以夹砂粗红陶为主,夹砂细陶次之,大多为碎片。粗陶含砂较多或羼入陶末,陶胎粗疏,火候较低,大多为红褐色斑驳不纯。一般手制,制做粗糙,器形厚笨。器底微内凹,所谓“假圈足”为特征。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小乳钉。可辨器形有单耳罐、双耳罐等,三件完整陶器物出自墓葬。单耳罐1件。细夹砂红陶,侈口,高颈,单耳,圆鼓腹,底微内凹。口径8.5、底径5、高11.5厘米(图二五,1)。双耳罐2件。一件夹砂粗红陶,素面口微敞,直颈,溜肩,圆鼓腹,腹间对称乳钉,底微内凹。口径15、底径9、高22厘米(图二五,3)。另一件细夹砂红陶,口微敞,直颈,溜肩,圆腹,平底,耳和沿饰附加花边堆纹,颈饰一条平行线刻纹。口径7、底径4.5、高10.5厘米(图二五,2)。(四)李二堡河上红庄台墓地共76处,境内黄河南岸分布仅2处,主要分布在中部丘陵地带及湟水流域的高山地带。以寺头顶、上红庄台二处为例。寺头顶(甲)遗址位于李二堡乡寺头顶村北,李二堡河南岸二级台地,距河床约150米。遗址东、西为洪沟,面积东西约200、南北80米,文化层堆积最厚1.2米,稍有破坏,地面散布陶片较多,断面处暴露灰层。上红庄台墓地位于前河乡上红庄村南及村北,前河北岸二级台地,距河床约300米。墓地西为红庄沟,面积东西约50、南北100米。破坏较严重,部分墓葬被破坏,地面暴露人骨和陶器。这是一处与马厂类型共存墓地。文化遗物有石、骨器和陶器等。1.月磨砂面为双面磨削面,石刀3件。呈半圆形。一件弧顶,平刃,利用砾石打制下的石片加工,四面经打制,双面琢磨,中间有一穿孔。长10.2、宽4.9厘米。另二件平顶,弧刃,打制,一面有破裂面,一面保留原砾石面,长11.5、宽4.7厘米(图一九,6、7)。骨锥1件。用兽骨磨制,顶端保留关节原状,下端加工呈尖形(图一九,10)。2.型器外饰结构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多系碎陶片,复原陶器6件。夹砂陶较粗糙,羼合料主要以陶末和少量的细砂粒,火候略高。陶器表面多打磨光滑,施一层较厚的红褐色或赭色陶衣,单色黑彩,以涡纹为主体花纹,回纹、连续人字纹、“勿”形纹、斜线三角纹、平行纹、“S”、“X”形纹(图二六,6、8、9、10、12)。陶器为小平底,个别底部微内凹,形体多瘦长,最突出的特点在器耳的变化,既有宽扁环形耳,又有窄圆弧形耳,横断面有方形、圆形、三角形,还有耳上口端高出器口。可辨器形有罐、豆、鬲、罐形鼎等。直口罐1件。夹砂红陶,素面,直口,高颈,溜肩,附对称小乳钉,折腹,小平底,器形倾斜。口径10、底径7.5、高26厘米(图二六,3)。双大耳罐1件。夹砂红陶,素面,侈口,长颈,双耳残,垂鼓腹,小平底,形体瘦长。口径14、底径8、高27.5厘米(图二六,1)。双耳小罐1件。夹砂红陶,素面,侈口。腹微鼓,小平底,口径7、底径4、高10厘米(图二六,2)。彩陶豆2件。细夹砂红陶,上为浅腹盆,口侧置一横耳,高出口沿,底外侈高圈足,绘黑彩。口径12、底径10、高8厘米(图二六,11)。罐形鼎1件。夹砂红陶,素面,侈口圆腹,一侧附乳钉,底附柱形实心三足。口径7.5、高9厘米(图二六,4)。三足器夹砂红陶,外饰乳白色陶衣,上部残,底部微内弧,附三尖锥状足,实足(图二六,7)。侈口罐残存口沿,夹砂红陶,侈口,圆鼓腹,腹部残(图二六,5)。鬲残片,夹砂粗红陶,侈口,束短颈,附一鋬纽,溜肩。分裆,实心尖足,作乳头状或圆锥形。三、卡约文化的分布、形态及与上孙类型的关系石岭下类型遗存,以往在青海境内只发现三处,其中一处进行了试掘。通过调查,不仅数量有所增加,分布范围也有所扩大,已不限于黄河沿岸。崖家坪遗址的发现,表明在湟水流域也有分布。据阳洼坡遗址的试掘与调查资料分析,青海境内的这种遗存内涵属庙底沟类型,更确切的说是石岭下类型。靠近黄河各遗址内涵的庙底沟类型因素较浓厚,马家窑文化因素较弱,崖家坪遗址则反之。这种现象既说明庙底沟类型的发展过程、也为马家窑文化来源于仰韶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马家窑文化是民和县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原始文化遗存。从调查资料看,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类型遗存的分布区域及密度有所差异。黄河沿岸半山多于马厂,湟水流域马厂多于半山。马家窑类型遗存大部分与半山、马厂类型共存,但湟水流域多与马厂类型共存,黄河沿岸则与半山类型共存。从马家窑文化内涵及以往发掘资料看,它们在时间上是早晚上下承继关系,即马家窑→半山→马厂。从青海境内马家窑文化分布的情况观察,它的发展由甘肃进入青海境内,湟水沿岸从兰州红古区进入,黄河沿岸则从洮河、大夏河流域进入,后则半山、马厂开始分支。半山类型主要沿黄河向西发展,马厂类型则主要沿湟水向西发展。齐家文化遗存的分布与马家窑文化相若,只是境内东南部在数量上稍多于西北部。从齐家文化内涵上看,甘肃境内稍有不同,一般遗址很少见铜器,彩陶亦少,所见彩陶纹饰较简单,多为方格纹,平行或平行折线纹。器形主要类似马厂类型的双耳垂腹罐,两者难以区别。绝大多数陶器制法及器形与陕西龙山文化客省庄二期近似,常见篮纹陶器只见竖篮纹,不见横篮纹。遗址中普遍发现白灰面的居住房屋。辛店文化甲、乙两组遗存在民和境内皆有发现,它们虽然交错分布,但互不混淆,县境南部乙组多于甲组,东北部则甲组多于乙组。乙组遗存多与上孙类型共存,甲组遗存发现石棺葬。从民和境内的分布情况看似乎两者是两个不同类型,其先后关系缺乏层位关系,需要今后发掘工作来证实。卡约文化遗存在民和境内,有卡约类型和上孙类型(唐汪式)。卡约类型遗存只发现7处,集中在丘陵地带的前河,其中有两处与上孙类型难以区别。上孙类型是甘青地区争议较大的文化遗存。1956年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在甘肃东乡唐汪川发现十几件陶器,当时认为性质较特殊,使用了“唐汪文化”名称,后因缺乏地层关系依据,不易明确是否代表一种新的文化遗存,而改名“唐汪式陶器”以作为区别标志。1976年以后青海省文物考古队在大通县上孙家寨发现大批的“唐汪式陶器”与卡约文化陶器共存的墓葬。认为“唐汪式陶器”名称不确切而改称上孙类型,并将其暂时归属于辛店文化范畴之内。实际上青海境内迄今尚未发现一处如同唐汪川那样纯净的遗存,所见“唐汪式”文化遗存,带有卡约文化式辛店文化乙组色彩。上孙类型遗存内涵,在民和东南部包含着较多的辛店文化乙组因素,而北部则包含着较多的卡约文化因素。辛店文化遗存至乐都以西逐渐消失,卡约文化遗存至民和县境逐渐减少,这种情况表明了辛店文化从东向西,卡约文化从西向东分别发展,至交错地区,相互影响渗透,而产生了上孙类型。上孙类型陶器组合及制做方法、装饰品种类、墓葬形制、葬式、随葬品物等,自始至终都是卡约文化基本特点,只有彩陶纹饰和部分器物与辛店乙组有关,而以彩陶纹饰最显著,使人误有辛店文化之感。实质上就整个内涵来看,上孙类型应归属于卡约文化范畴,而不应划入辛店文化。这次文物普查工作,使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