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方案07844_第1页
水土保持方案07844_第2页
水土保持方案07844_第3页
水土保持方案07844_第4页
水土保持方案0784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姓名签名核定审查校核编写二0一二年六月11综合说明 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 1.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 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工程量 2 24 4项目区概况 4.2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 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 5.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分析与评价 41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防治分区 43 7水土流失预测 37.1水土流失预测范围与时段划分 7.2水土流失预测内容 7.3水土流失预测方法与结果 7.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分析与评价 7.5水土流失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 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与防治措施体系布设 8.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要求 8.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 8.4不同防治工程的典型设计 8.5防治措施工程量 8.6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及进度安排 9水土保持监测 9.1水土保持监测目的与原则 9.2监测范围、分区、时段 9.3监测内容、方法、频次 9.4水土保持监测点布设 9.5水土保持监测安排 9.6水土保持监测设备及监测工作量 9.7水土保持监测单位、程序、制度 9.8监测资料整理分析与成果 10水土保持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 4 11方案实施保证措施 11.8保证资金按时、足额到位 附件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件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附件3水土保持监测程序附件4方案编制委托书附件5《关于××××××有限公司×××二期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附件6《关于批准××××××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的通知》临规准字5附件9单价表附件10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附件11主体工程DN500钢筋砼排水管网布设图附件12水土保持措施典型设计图附件13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布局图11.1项目及项目区概况1.1.1主体工程概况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开工时间为2011年9月,计划竣工时间为2012年6月。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0023m²,项目总建筑面积32607m²,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2307m²,公建建筑面积439m²,配套储藏室、阁楼总建筑面积6601m²,不计容建筑面积3260m²。主要建设内容为6栋楼(均为6+1层)以及公建工程。m²,占总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的70%;90m²/户以上户型50户,建筑面积6670.1m²,占总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的30%;绿地率35.52%,绿地面积7111.43m²。1.1.2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建设×××二期开发项目,规划建设6栋住宅楼,均为6+1层。21.1.3项目进展情况截至2012年6月,×××二期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前期已经完成的主要工1.1.4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情况2012年4月,×××市×××有限公司委托×××联合动力工程设计有现行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规范与规定,于2012年5月3×××市水利局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于2012年5月19日主持召开了《×××二期开发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的评审会,经过专家组的讨了认真的修改,于2012年6月下旬完成了《×××二期开发项目水土保持方1.1.5项目区概况年平均温差为27.4℃,年平均≥10℃的积温约4669℃;无霜期202天,历年最大冻土深0.5m;年平均降雨量为832.8mm,主要集中在6-9月份;汛期多年年平均降水量为526.4mm,年平均蒸发量为1680.5mm,除7月份外,其他各月份(2002年)。41.1.6方案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及方案服务期(2)本建设项目于2011年9月开工,至2012年6月结束,工期10个月,案服务期为2011年9月至设计水平年2013年。1.2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5(4)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时尽量节约用地,主体工程布局紧凑合理,项目区域不属水土保持的敏感地区,其选址符合水土保持要求。排水管网等措施,主体工程和方案新增的工程、临时措施等水土保持措施有机的结合,合理布设,形成科学、综合的防治体系,可有效地防治项目建设造成从水保工作角度评价认为,该项目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的,无水土保持制1.3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防治分区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项目建设区,项目建设区包括建构筑物区1.4水土流失预测(1)×××二期项目建设扰动、破坏原地貌面积20023m²。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20023m²,其中林草植被面积2000m²。(2)通过水土流失量预测,建设期内如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将产生土壤流失总量为66t,新增土壤流失总量为52t。(3)工程建设期建构筑物区及临时堆土场应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域。施1.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工程量根据水土流失防治类型区的水土流失特点、防治责任和防治目标,遵循治理与防护相结合、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与绿化美化环境6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布局各类水土保持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建构筑物区剥离表土300m³,密目防尘网1200m²。道路广场区剥离表土450m³,DN500钢筋砼管道500m,临时排水沟306m,沉沙池2座。公共绿化区剥离表土660m³,覆土1410m³,土地整治7111.43m²,种植乔灌草7111.43m²,袋装土挡墙157m³,塑料薄膜覆盖1500m²。造成水土流失面积、损坏水土保持生物设施数量、建设期土石方工程量及平衡监测、防治效益等水土保持监测,以便提高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和经验。水土保持监测采用GPS调查、测量、资料收集、普查、抽样调查、样地根据项目布局情况和工程水土流失特点,确定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范围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项目建设区域,主要监测时段为工程建设期即2011年9月—2012年6月,重点监测地点为建构筑物区及公共绿化区内的临时堆土区。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布置,共设置3个临时监测点,分别位于1#楼南侧、2#和3#楼之间、6#楼东南侧,在平面上各个方向均衡设置。71.7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7.1水土保持投资估算成果1.7.2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结论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设计水平年分析值目标值分析值与目标值比较达到达到达到达到达到达到整治率达到99.9%,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9.9%,土壤流失控制比达1.0,拦渣率达到98%,林草植被恢复率达99%,最终林草覆盖率达35.52%。从而大大减1.8结论与建议8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从水土保持角度考虑,本项目是可行的。理中必须将水土保持措施纳入主体工程投招标文件,施工时要加强施工管理,采取相应的临时防护措施;水土保持监理单位要严格执法,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管理,对水保措施的实施进度、质量和资金进行监控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同时与水行政、林业等部门协同规划,从管理、预防、治理着手,改善和控制工程区域及周边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监测单位需依据规程规范编制监测细则并做好水土保持监测,要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业主及施工单位提交监测报告,并根据监测安排及时编报年度监测报告,在工程竣工验收时提交工程监测9×××二期住宅小区水土保持方案工程特性表项目名称×××二期流域管理机构淮河水利委员会涉及省区山东省涉及地市或个数×××市涉及县或个数×××区项目规模(m²)占地20023总投资(万元)土建投资(万元)动工时间2011年9月完工时间2012年6月方案设计水平年2013年建设区域面积(m³)挖方量(m³)填方量(m²)组成建构筑物区道路广场区公共绿化区总计国家、省级防治区类型省级重点防治区地貌类型冲积平原土壤类型棕壤土、褐土为主气候类型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²a)防治责任范围面积(m²)土壤允许流失量(t/km²·a)项目建设区(m²)扰动地表面积(m²)直接影响区(m¹)0损坏水保设施面积(m')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新增水土流失量(t)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公共绿化区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治理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防治措施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建构筑物区表土剥离300m²,密目防尘网覆盖道路广场区表土剥离450m²,临时排水沟306m,沉沙池2座,公共绿化区土地整治7111m²种植乔灌草表土剥离660m²,覆土1410m³,装土编织袋挡墙157m²,塑料薄膜覆盖1800m²投资(万元)水保总投资(万元)独立费用(万元)监理费(万元)8监测费(万元)6补偿费(万元)方案编制单位建设单位法定代表及电话法定代表及电话地址地址邮编邮编联系人及电话联系人及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电子邮箱2.1编制的目的和意义效益"的方针和“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在广施将纳入主体工程中,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林草覆盖率等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指标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2.1.2编制意义(1)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方案的编制及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实施,防治项目建设和生产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使项目建设区植被得到恢复,使防治区域水土保持状况满足当地政府水土保持规划的目的,对保障项目安全运行,有效利用当地有限的水土资源,减轻项目对周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有着积极的意义。(2)改善区域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方案的编制及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实施,在控制因项目建设和生产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的同时,减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3)协调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有效预防和减轻项目水土流失,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保护,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社会进步。2.2指导思想在符合有关技术规范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总体要求的前提下,结合主体全运行;对主体工程设计中已考虑并符合水土保持要求的水土保持措施予以评价,对施工过程中形成的边坡、临时堆土等防治责任区,按水土保持要求提出综合治理措施;在防治措施安排上,以植物措施为主,先行、合理配置工程措施,点线面相结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坚持全局观点,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建设及其它环保措施相结合,使水土保持与工程安全及环境保护紧密协调、互为稗益;坚持科学、经济原则,(1)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及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工程的地理位置、工程布局和施工特点,以及项目区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并结合现场的查勘,合理界定×××二期开发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的责任范围,是做好该工程水土保持工作的前提条件。(2)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实行永久性措施和临时措施相结合;做好土石方的合理调配和利用,减少临时堆放时间,采取临时堆放措施;缩短地表裸露时间;优化施工组织形式,规范施工行为;施工中应做到“先拦后弃”等,确保做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3)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贯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对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现状特征的调查,对项目区的水土流失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并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对工程区域的选址、措施的布设等提出做出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工程建设中土流失防治重点区域。最后,结合当地和同类型工程的水土保持经验,因地制措施配套、功能齐全、成效显著的综合防治体系;植物措施应做到适地适树;(4)全面防治,突出重点的原则(5)与主体工程相衔接的原则水土保持工程的分析基础上,根据综合防治的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不重不漏的原则,确定方案应补充的措施,两者结合构成综合防治体系。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土石方平衡应做到合理、可行,尽量做到挖方的充分协调利用,但又要避免不切实际的土石方远距离调运;在治理措施选择时,不影响治理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施工难度较小的防护措施,做到治理措施技术的可行性与(6)"三同时"的原则(7)与周围景观相协调,注重绿化美化的原则方案编制应从"以人为本、统筹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出发分析评不仅能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还应注重环境的绿化、美化。(8)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防治措施应遵循经济合理原则。在确保水土保持功能发挥的前提下,防治措施体系不宜追求高、大、洋,应注重防治效果;工程措施应尽量做到就地取材;植物措施应从适用性、和谐性、抗逆性和自我维持性等方面选择当地适生的树草品种,减少建设投入和运营期的管护工作量。2.4编制依据2.4.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8)《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2006年1月1(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8年颁布)。2.4.2部委规章(1)《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水利部令第24号,2005年7月8日发布);(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5号,1995年5月30日发布,2005年7月8日以水利部令第24号修订);(3)《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6号,2002年10月14日发布,2005年7月8日以水利部令第24号修订);(5)《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2004年9月15日)国家发改委令第(6)《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2006年12月18日)水利部令第28号;(8)《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2006年12月18日)水利部第29号令。(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2)《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部〔1989〕国土(规)字第88号);(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的通知》(水利部保监〔2001〕15号);(2002)154号);保(2003〕89号);国土资源部水保〔2004〕165号);(2005)6号);年2号);的通知》(水保〔2007〕1号);(15)《关于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督察工作的通知》(办水保(2007)94号);(2007)184号);录的通知》(财综〔2011〕20号);月3日);(18)其他有关的设计规范及技术标准。2.4.5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2)《关于××××××有限公司×××二期开发项目核准的批复》复》2.5编制深度致,确定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初步设计阶段。2.6设计水平年本建设项目于2011年9月开工,至2012年6月结束,工期10个月,设计水平年为主体工程完工后的一年,即设计水平年为2013年。建设项目位于×××市×××区。建设项目北50m为孟家于埠村,东北200m为×××村,东南240m为×××市×××区×××电镀中心,南60m为×××村,西40m为×××社区居委。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0023m²,项目总建筑面32607m²,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2307m²,公建建筑面积439m²,配套储藏室、阁楼总建筑面积6601m²,不计容建筑面积3260m²。主要建设内容为6栋楼(均为6+1层)以及公建工程。规划总户数232户,660人,其中,90m²/户以下户型174户,建筑面积15614.9m²,占总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的70%;90m²/户以上户型50户,建筑面积6670.1m²,占总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的30%;绿地率35.52%,绿地面积7111.43m²。×××二期总平面布置图3.2项目规模与特性项目建设地点:×××区九曲街道办事处孟家于埠村南50米占地及规模:该项目占地面积20023m²,建设面积32607m²。0.8年,即2011年9月—2012年6月。工程总投资:4909.19万元,其中土建投资约为2557.17万元。3.3项目的组成与布局×××二期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的建设是为了进一步满足市民对居住条件的需求。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施工工艺及各建设内容的功能区划的不同,本项建设特性见下表表3.3-1工程项目特性表建筑类型项目内容规模主体工程居民楼总建筑面积22307m²,共6栋楼,均为6+1层,规划总户数232户,居住人口660人。公建建筑总建筑面积439m²,主要用于物业管理,位于2排楼内侧。辅助工程物业和车位物业依托一期工程物业;设置机动停车位共235个,地上170个,地下65个。绿地绿地率35.52%,绿地面积7111.43m²。公用工程给水孟家于埠村自来水。排水雨污分流制,分别建设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供电由九曲供电所负责提供,装备160kVA变压器一台。供暖采用城市供热管网实行集中供暖。环保工程废水化粪池,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污水管网,依托×××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建筑类型项目内容规模环保工程噪声治理减震、隔声、消声。绿化率35.52%。固废生活垃圾:垃圾桶。建构筑物占地面积为4035m²,主要建设内容为住宅区。道路建设工程的建设的主要内容为建设后期硬化的道路和停车位,占地面道路主要包括区内机动车道和步行道路,机动车在小区内部形成的交通网可以便捷的到达每幢住宅的入口,同时也为消防车辆及紧急救援车辆提供了必要的通道,端部建筑周边场地设置了回转场地。项目道路分为小区路、宅间路二级;小区路红线宽9米,行车道7米,人行道各1米;宅间路宽2.5-3米。在道路部分地段和节点处设置有一定数量的停车场。机动车道与步行车道构成公共绿化建设工程是为了绿化美化项目内环境,在小区内楼群中设置绿化带,绿地采用核与轴、点线相结合的手法,形成小区中心滨水绿地-住宅中心绿地-宅间绿地三级绿地,从而使绿地更均匀地接近居民,营造一个舒适、优3.4工程占地土地利用类型占地性质面积(m²)构建筑物区城镇住宅永久性占地道路广场区城镇住宅永久性占地公共绿化区城镇住宅永久性占地城镇住宅永久性占地3.5施工组织(1)砂石料(2)土料(3)其他材料本项目位于×××区三和东街与内环南路交汇处,交通运输条件极为便用水来自孟家于埠村自来水;工程所需用电由九曲供电所负责提供。3.5.6给排水措施给排水措施包括室内给排水、室外给排水系统,本项目给水水源均由用水系统中接引;本项目投入使用后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标准,经城市污水收集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不影响周围水环境质3.6施工工艺(1)场地平整平整采用挖掘机和推土机进行平整,开挖土石方在整个项目内利用,本项(2)基础开挖及回填运土,推土机配合下进行联合作业,根据施工机械和开挖深度情况,挖到所需深度。挖出的土方暂存放在建筑物周边空地内,作为基槽回填和项目区平整用土。回填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土方由挖掘机装土,自卸汽车运土,推土机铺土、摊平,用振动碾压机碾压,边缘压实不到之处,辅以人工和电动(3)道路广场施工3.7土石方平衡及流向(1)建构筑物区300m³;住宅基础挖深为2m,地下车库挖深3m,共产生开挖土方7970m³;基(2)道路广场区土450m³。(3)公共绿化区开挖回填调入调出外借弃方数量来源数量去向数量去向数量去向建构筑物区道路广场区公共绿化区公共绿化区道路广场区建构筑物区道路广场区公共绿化区建构筑物区公共绿化区合计挖土方(7970)清表土(300)剥离表土(660)剥离表土(450)覆土(2630)覆土(2420)填土(1970)填土(1970)用于后期绿化区域的覆土。为不影响主体工程的施工,根据实际需要,本方案设计在绿化用地上设置1个临时存土场堆存剥离表土,占地面积为1200m²。3.8移民拆迁安置本项目拆迁房屋的补偿费和移民安置问题已由×××区各部门处理完毕,项目建设区内原有建筑已经拆除,本方案不再涉及移民拆迁安置问题。3.9工程投资与施工进度安排该工程项目总投资为4909.19万元,土建投资约为2557.17万元,资金均3.9.2施工进度安排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本工程建设期为10个月,即0.8年,计划于2011年9月开工建设,于2012年6月完工。其中2011年9月做施工准备,主要清除项目区内植被,五通一平及准备施工材料。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进行建构筑物的建设,道路广场的硬化和公共绿化区域的植被绿化。见表3.9-1。表3.9-1主体工程进度计划安排2011年2012年9123456准备工作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室内安装、装修工程竣工清理4项目区概况×××区位于鲁中南低山丘陵区东南部,处在全国划定的北方土石山区。×××区地处山东三大平原之一——临郯苍平原,地势北高南地,地形多为平原。×××区地处临郯苍平原北部,为沂河冲积平原,海拔50-80米。平原面积占地表面积的86.6%。全区地势北高南低,地处平原。本项目位于×××区的中部,地势由北向南渐低,高差0.5米。×××市×××区地貌主要受第二纪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产生的大规模抬升和凹陷影响,形成单斜断面谷地平原地貌。境内地貌以丘陵、平原两种类型沂沭断裂带位于郯庐断裂带中断,南起郯城,北入渤海,纵贯山东中部,大致沿沂河、沭河及潍河分布,长达330公里。该断裂带主要有四条主干断裂组成,自西向东依次为鄜部—葛沟断裂、沂水—汤头断裂、安丘—莒县断裂,昌邑—大店断裂。由于四条主干断裂的切割,形成了中央的"二堑夹一垒"构造形式。沂沭断裂带新构造运动活动强烈,是中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发震断裂,尤其是东部两条断裂活动更为强烈,1668年郯城大地震即发生在这一组断裂带。本建设项目位于鄜部—葛沟断裂、沂水—汤头断裂之间,距离两断裂带约2-3km。速度为0.1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4.1.3气候气象年平均温差为27.4°C,年平均≥10℃的积温约4669℃;无霜期202天,历年年平均降水量为526.4mm,年平均蒸发量为1680.5mm,除7月份外,其他各月832.8mm,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水量为1203.2mm(2003年);最小年降水4.1.4水文4.1.5土壤项目区地处沂沭河冲积平原,属于淮河流域,沂沭河水系。土壤分为棕壤棕壤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南部沙岩地区;褐土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东部灰岩地区;潮土主要分布在河流两侧的平原上。4.1.6植被项目区所在地植物种类较为丰富,该区植被系统主要由农田生态系统和林地植被系统构成。农田系统主要包括小麦、水稻、玉米等;林地植被系统以农种相配合,乔、灌、草混合分布形成的多层次植被体系。人工林以杨树、刺槐4.2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4.2.1社会经济2010年末全区总面积547.8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街道)和1个省级工业园区、1个xxx汤泉旅游区,306个行政村。根据×××区2010年统计年鉴,全区总人口50.62万人,全区农业人口17.88万人,人均耕地1.28亩。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3.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9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9.0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3.77亿元。2010年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4.91亿元,粮食总产23.1万吨。全年完成造林面积860公顷,城镇绿化率达到54%。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3.8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18.7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72元,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203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838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07元。全区财政收入4.4水土保持技术经验4.4.1水土流失治理经验4.4.2同类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治理经验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5.1水土保持制约因素分析评价5.1.1主体工程选址及总体布局制约因素分析详见表5.1-1限制行为性质要求内容分析意见解决方法严格限制行为和要求(1)选线应避开全国水土保持网格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不得占用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点未占用,符合要求(2)城镇建设项目应提高植被建设标准,注意景观建设,注意排水集水工程该项目为建设类项目,工程注重了植被标准建设,符合要普通要求行为(1)选址必须兼顾水土保持要求、宜避开生态脆弱区、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固定半固定沙丘以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地区,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水土流失项目区域周边生态环境好,不存在上述宜发生严重水土流失的区域,符合要求(2)选线宜避开国家划分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治理成果区,最大限度的保护现有土地和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项目区属于山东省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3)工程永久占地不占用农耕地,特别是水浇地、水田等生产力较高的土地未占用,符合要求5.1.2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制约因素分析(3)主体工程设计逐段施工,工期安排紧凑,有效降低了裸露面积和裸露时间,减少了水土流失;(4)主体工程设计中对施工开挖、填筑、堆置等裸露面的临时拦挡、排水、覆盖等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考虑不足,存在严格限制因素。本方案设计对各分项工程区新增临时覆盖、临时拦挡等措施,可降低或避免地限制因素,本方案通过设计新增防治措施,以减轻或降低该因素造成的水土流绝对限制因素分析:(1)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不存在大填大挖,根据项目各分项工程设计,挖方等于填方,项目建设无永久弃方。符合工程实际,因此严格限制因素分析:(1)主体工程设计未考虑剥离表土,也未考虑表土临时防护措施,存在严格限制因素;(2)主体设计未考虑雨季临时防护措施,存在严格限制因素;(3)主体设计未考虑施工过程中在临时堆土周边设计临时拦挡措施,存在严格限制因素;(4)主体工程设计明确要求土石料在运输过程中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沿途漏洒,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制因素,分别为未考虑表土剥离防护、未设计雨季临时防护、临时堆土未设置拦挡等,本方案在新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中予以补充,以满足工程水土流失防绝对限制因素分析:主体工程设计中已明确外购土石料的,必须选择已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土石料场,并在供销合同中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因此不存在绝对限制因素。严格限制因素分析:(1)未将水土保持工程纳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中,未将施工过程中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落实到施工单位。(2)工程监理文件未落实水土保持工程监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3)在水土保持监测文件中未落实水土保持监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4)未明确建设单位通过合同管理、宣传培训和检查验收等手段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责任。(5)未明确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前进行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的要求。因此,主体工程的工程管理中不存在绝对限制因素,存在一定的严格限制因素,本方案在保障措施中予以补充完善。5.1.5制约性因素分析结论本方案从工程选址及总体布局、施工组织设计、主体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等方面分析,不存在绝对限制性因素,但存在一些严格限制性因素,通过本方案设计的新增防治措施,提高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水平,能够减轻或降低严格限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危害。5.2主体工程合理性评价5.2.1主体工程占地类型、面积、占地性质的分析与评价本项目占地类型为城镇住宅,总占地面积为20023m²,均为永久占地。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区现状不属于国家水土流失重点治理成果区。在满足技术标准条件下,建构筑物布置紧凑,节约占地,并充分考虑利用地形地势条件,减少土石方量,降低了水土资源的占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项目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工程占用地不列入农田基本保护区范围。主体工程设计绿地率达35.52%,主体工程建设竣工后,基本可以恢复水土保持生态景观。因此,从水5.2.2土石方调配合理性评价根据土石方平衡分析,书香府第二期开发项目建设过程中开挖土石方土石料量较小,所需土料可利用基础开挖土方,所需沙、石料靠附近的专业采石场供应,不涉及到工程砂、石料等取料场选址问题,减少了由于料场开挖而造成的水土流失。料场相关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应由料场经营方承担。地基开挖土石方堆放于空场上,没有临时防护措施,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本项目建设中,地基开挖后回填之前有土石方临时存放,根据施工时序,临时存放不超过15天,且工程的地基开挖回填施工都是在非雨季,因此只需要对基槽周围的回填土进行简单的密目防尘网覆盖,能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主体工程没有设计,本方案将给予新增此项措施。5.2.3施工条件合理性评价或就近引接,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施工临时建设内容,从主体工程角度考虑节省了施工临建投资,从水土保持角度看,减少了占地、减少了地表扰动面积,从5.2.4施工时序合理性评价主体工程建设区施工时序设计为:平整场地→内排水沟道设计开挖施工临时排水沟道→基础施工→建筑施工→项目装修等。5.2.5施工工艺合理性评价5.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分析与评价5.3.2道路广场区5.3.3公共绿化区序号防治分区措施类别措施名称单位数量投资(万元)1道路广场区工程措施DN500钢筋砼管m2公共绿化区工程措施土地整治植物措施种植乔灌草3合计5.4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表面植被,使原来相对稳定的表土层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和破坏,降低抗蚀能工程施工过程中,场地平整使原地貌遭到破坏,地表受到机械的碾压,将如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将会加剧项目区水土流失,降低土地生产力,影响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各个区域的状况又有所不同,如下所示:(1)建构筑物区场地开挖、回填过程中,将严重扰动地表,改变原地表、自然地貌,易诱(2)道路广场区场地内的开挖回填,将严重扰动地表,如不及时硬化,地表长时间裸露,(3)公共绿化区主体工程设计了绿化,比较利于水土保持,但如不注重绿化覆土及后期的抚育管理,绿化措施的水土保持功能难以发挥。5.5结论意见(1)从水土保持角度看来,主体工程设计没有水土保持方面的制约因素。料场由于建筑材料外购,防治责任属于料场经营方。(3)主体工程设计中对平面布置和施工组织、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土石方,节约建设用地,有利于减少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保(4)主体工程中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从排水方面进行了考虑。这些措施均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效。(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措施不完善,需补充项目建设区的施工期间的排水措施和临时覆盖措施在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产生效果期间,发挥水土(6)工程施工将扰动原地表,如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将会加剧项(7)建议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主体工程设计的施工工艺,遵循施工组织设计,对主体工程设计和本方案新增的水土保持措施保质保量完成,以保证水土保持设施防护效果,积极控制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防治分区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和《开发建设中造成水土流失的,都必须采取防治措施。按照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以主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占地、施工布置、移民迁占调查和工程管理设计为依据,综合考虑工程建设的特点和水土流失情况来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6.2防治责任范围为了合理确定本工程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根据《开发建设项目单位拟定了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及面积,经业主、编制单位以及项目所在地水保办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并征求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经分析研究,对本工程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予以确认。(1)项目建设区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该建设项目永久占用地包括:建构筑物占地、道路广场占地、公共绿化占地(包括绿化区范围内的临时存土占地)等共20023(2)直接影响区直接影响区是指建设项目区以外,由于工程建设,其扰动土地的范围可能超出项目建设区并对周边可能产生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危害的区域。由于本建设综上所述,本项目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20023m²。表6.2-1×××二期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防治责任范围包含区域面积(m²)项目建设区建构筑物防治区道路广场防治区公共绿化防治区合计6.3水土流失防治分区6.3.1防治分区划分依据根据野外调查勘测结果,依据项目区所处土壤侵蚀类型、地形地貌、主体工程布局、施工扰动特点、建设时序、自然属性、土壤侵蚀强度等因素,在确定的防治责任范围内划分防治分区。6.3.2防治分区划分原则(2)区内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和水土流失特点相近或相似。(3)区内改造利用途径基本一致。(4)跨土壤侵蚀类型区,或在同一土壤侵蚀类型区,但地貌类型复杂的项(5)一级分区具有控制性、整体性、全局性。(6)各级分区层次分明,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6.3.3防治分区划分根据该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外业调查和资料分析,将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划分为三个区,即建构筑物防治区、道路广场防治区、公共绿化防治区。(1)建构筑物防治区:主要是建筑物建设占地,其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一级防治分区二级防治分区面积(m²)水土流失特点项目建设区建构筑物防治区水土流失形式为水蚀,形式单一,影响范围较小道路广场防治区公共绿化防治区合计7.1水土流失预测范围与时段划分7.1.1水土流失预测范围7.1.2水土流失预测时段期1个月(2011年9月),施工期9个月(2011年10月—2012年6月)。自然恢复期2年。预测单元施工期自然恢复期预测时段(a)预测时段(a)建构筑物区2道路广场区2公共绿化区27.2水土流失预测内容程预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内容。(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2)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数量(3)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预测7.3水土流失预测方法与结果(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预测项目建设对原地貌、土地的扰动、破坏植被情况,在查阅主体工程设计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和图面量测、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算。(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根据项目内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预测的结果,经分析统计得到;对于损坏的水土保持工程设施,通过在项目区进行实地调查,统计得到。(3)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预测本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主要通过项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和原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植被、气候等因子综合判定和计算得到。(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结合土壤侵蚀原理,对原生水土流失量和建设期间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工程建设期间新增水土流失量。①原生水土流失量预测原生水土流失量预测采用土壤侵蚀模数法进行(公式7-1)T——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年(a)。因工程建设扰动地表而产生的水土流失量的预测方法和原生水土流失量的预测方法相同,采用土壤侵蚀模数法进行预测。②扰动地表水土流失量预测(公式7-2)(5)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预测根据工程的实施规模、施工工艺,结合区域自然环境条件,预测由于工程建设引起新的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危害,为制定项目区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7.3.2预测参数水土流失预测中土壤侵蚀模数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经过调查和收集资况、地面组成情况和相应的管理措施,并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和根据本工程地形、地貌、降雨、土壤等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的特性及预测对象受扰动情况,结合当地有关部门及专家的经验值,按水土流失最不利条件来取最大土壤侵蚀模数,最后确定扰动后的土壤侵蚀模数。程由于工程施工扰动地表,破坏植被,降低项目内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根据项目内地形地貌、施工工艺及现阶段施工情况,确定施工期时段建构筑物防治区土壤侵蚀模数为4000t/(km²·a),道路广场防治区、公共绿化防治区土壤侵蚀模数为3600t/(km²·a),临时存土区为临时占用公共绿化区,土壤侵蚀模减弱,建构筑物防治区、道路广场防治区因已经基本硬化,在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将变得非常轻微,远小于允许土壤侵蚀模数,故该区域不做预测。公共绿化防治区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取500t/(km²·a);临时存土区施工结束后被绿化,成为公共绿化工程的一部分,故在对该区水土流失的预测时与公(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预测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并结合现场调查进行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扰动地表、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为20023m²。(2)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数量项目建设过程中,根据项目扰动地表、损坏的土地和植被面积分析,项目占用的土地类型为城镇住宅用地。面积为20023m²。(3)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主要是指项目建设期间扰动地表且使该区域水土流失量改变显著的面积。经现场踏勘后结合主体工程设计资料综合分析,工程施工扰动区域内都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本项目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为20023m²。(4)可能造成的土壤流失总量预测①现状年土壤流失状况表7.3-1现状年土壤流失量计算表预测单元占地面积(m²)土壤侵蚀模数t/(km²·a)土壤流失量(t)建构筑物区3道路广场区6公共绿化区4临时堆土区1合计结合预测时段划分和预测参数,按式7-1计算得到项目现状年土壤流失量约为13t。②项目建设产生的土壤流失预测表7.3-2施工期扰动地表土壤流失量计算表预测单元占地面积土壤侵蚀模数预测时段土壤流失量背景值建设期总量新增量建构筑物区道路广场区公共绿化区临时堆土区32合计结合预测时段划分和预测参数,按式7-2计算得到项目施工期产生土壤流失量约为59t,可能新增土壤流失量约为45t。③自然恢复期土壤流失预测预测单元面积(m²)土壤侵蚀模数预测时段土壤流失量(t)占地面积可蚀面积自然恢复期总量建构筑物区020道路广场区020公共绿化区27临时堆土区000合计7结合预测时段划分和预测参数,按式7-2计算得到自然恢复期土壤流失量④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根据以上预测结果进行计算,本项目建设期间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量为52t。(5)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危害。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新增的52t水土流失将对工程所在区域的水土资源及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其可能产生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水土流失使得建设区域内植被退化,项目周边天然排泄系统遭到破坏,水体受到污染,影响水质,不利于水资源的综合利用。②导致区域内水土流失加剧,区域环境受到影响,涵养水源能力减弱。③对主体工程安全运行的影响。水土流失将影响本工程的施工建设和安7.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分析与评价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新增的52t水土流失将对工程所在区域的水土资源及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其可能产生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7.5水土流失预测结论及指导性意见7.5.2指导性意见8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与防治措施体系布设8.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本方案以2011年9月~2012年6月为防治时段。水土流失防治总目标为:划区、开发区、工业园区的项目,应提高防护标准",因此该项目水土流失防(1)六项指标界定④拦渣率:项目建设区内采取措施后实际拦挡的弃土(石、渣)量与工程弃土(石、渣)总量的百分比;⑤林草植被恢复率:项目建设区内,林草植被面积占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的百分比;⑥林草覆盖率:林草植被面积占项目建设区面积的百分比。(2)六项指标确定根据书香府第二期开发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水文气象及原生水水土流失资料,本项目建设区域属于平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32.8mm>800mm,项目建设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70t/(km²·a),具体进行以下修正:①根据项目建设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32.8mm>800mm,对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覆盖率及林草植被恢复率按照降水量均修正提高2%;②水土流失强度以轻度为主,土壤流失控制比修正提高0.2。根据以上修正标准,进行修正后确定本方案设计水平防治目标为试运行期目标值,进行修正后确定了本工程防治目标标准采用试运行期目标值,具体为: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5%以上,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7%以上,土壤流失控制比达到1.0,拦渣率达到95%以上,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7%以上,林草覆盖率达到27%以上。具体计算见表8.1-1。表8.1-1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计算表序号指标名称标准规定按降水量修正按土壤侵蚀强度修正按地形修正采用标准1扰动土地整治率(%)2水土流失治理度(%)3土壤流失控制比+0.24拦渣率(%)5林草植被恢复率(%)6林草覆盖率(%)8.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设要求利部令第5号2005年7月8日修订)及“《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8.2.2布设原则(4)注重吸收当地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5)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注重与周边景观相协(6)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合理配置、统筹兼顾,形成综合的防(7)工程措施要尽量选用当地材料,做到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8)植物措施要尽量选用适合当地的品种,并考虑绿化美化效果;(9)防治措施布设要与主体工程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形成整体。根据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地形单元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程度以及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在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防护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工程建设的特点和已有的防治措施,合理、全面、系统的规划,提出各种工程地形单元新增的一些水土保持措施,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本方案中防治分区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1)建构筑物区:增加建设过程中的密目网防尘覆盖措施,并加强管理措(2)道路广场区:增加建设过程中的临时排水沟、临时沉沙池措施,并加(3)公共绿化区:增加建设过程中的表土剥离、临表8.3-1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表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建构筑物区临时措施表土剥离密目防尘网覆盖道路广场区工程措施排水工程临时措施表土剥离临时排水沟临时沉沙池公共绿化区工程措施整地临时措施表土剥离覆土袋装土挡墙塑料薄膜覆盖植物措施植物绿化8.4不同防治工程的典型设计8.4.1设计原则(1)管理措施设计系统全面、具有指导性,切实可行。(2)工程措施设计①对于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在方案编制中不重新设计。对其中达不到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深度和要求的工程,应在原设计基础上加深细②新增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时以安全、经济、工程量小、水土保持效果好,具有可操作性为原则;工程措施设计应同时考虑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确保水土保持效果良好。③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要和主体工程相互协调,不影响主体工程的顺利施④设计采用技术标准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同时参照水利部和相关行业的有关技术规范,工程设计必需满足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3)植物措施设计①根据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和施工情况,参考当地水土保持造林经验,以立地条件为依据,选用先进的、可行的造林技术。②适地适树、适地适草、因地制宜,依据各树种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选择当地优良的乡土树种和草种,或多年栽培、适应性较强的树种和草种为主,提高栽植成活率,以获得稳定的林地环境、改善绿地质量为目标,恢复林草植被,控制水土流失。③草种应具有抗逆性强,保土性好,生长快的特点。④造林密度的确定应以造林目的、树种特性、立地条件等为依据,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标准确定主要适生造林树种的初植密度。⑤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兼顾防护和绿化美化的要求,同时考虑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充分发挥各种立地条件的土地生产力,以获得最大的水土保持效益,改善项目建设区的生态环境。(1)建构筑物区表土剥离地表层腐殖土剥离处理措施,表土剥离面积1000m²,厚度为0.3m。密目防尘网覆盖在主体工程地基开挖过程中,会有大量土方堆放于开挖基槽周围,由于土堆表面松散裸露,易产生水土流失,因此要求施工过程中,要对裸露的的土堆采取临时覆盖措施,本方案采取的临时措施为密目防尘网覆盖,通过计算地基开挖量以及堆土高度,确定施工期间需要临时密目防尘网覆盖1200m²。(2)道路广场区雨水排水工程项目区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结合地形,分区排放。雨水主要靠雨水口进行收集,雨水口分布在屋面、住宅区、绿化区等处。屋面雨水通过跌落管汇入室外雨水井,与室外雨水通过小区内排水管(沟)一起排入市政雨水管网。项目区内排水管采用管径DN500钢筋砼管,共需500m。(见附图C-03)表土剥离地表层腐殖土剥离处理措施,表土剥离面积为1500m²,厚度为0.3m。临时排水沟、沉沙池主体设计考虑沿场区内的主要道路一侧布置排水管道,在工程建设完成后,可以解决项目区内雨水、污水排除问题。但在施工期间,排水管道尚未完成,为保证项目区内的排水和减少施工期间的水土流失,需设临时排水沟。同时,在排水出项目区前设置沉沙池进行缓流沉沙后再排出,以减少对工程区周边的影响。沉沙池收集排水沟来水所夹带的泥沙,经沉淀后将清水再排入市政管网。沉沙池旁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加强施工期间的管理,避免安全隐患。施工后期,排水沟、沉沙池结合排水设施进行改造或进行场地平整、绿化。排水沟采用(0.5m上+0.3m下)×0.3m高梯形断面人工开挖土沟,作为排水设施,(见防治措施典型设计图);排水沟长度306m,沉沙池两个,土方开挖量为39m³。(3)公共绿化区土地整治在项目施工后期,对公共绿化区进行土地整治,将前期剥离的表土回填整治,用于恢复植被。将表土运至公共绿化区进行整平处理,挑拣出土壤中不利骤进行处理,土地整治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植物绿化措施项目区环境,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公共绿化区土地整治面积为7111.43m²。表土剥离地表层腐殖土剥离处理措施,表土剥离面积为2200m²,厚度为0.3m。在公共绿化区内临时布设地表层腐殖土堆积区1处,其位置大致为:项目区西南角1#楼南侧地势较为平坦处。临时堆土场专门用于堆放剥离的表土,堆积半径控制在20m范围内,呈圆锥形堆积,设计高2.5~3.0m,堆土边坡均为1:0.75。为了防止表土堆放过程中产生二次流失,需对堆放的表土采取临时的防护措施,堆土表面铺塑料薄膜覆盖。为防止土体滑塌流失,在临时堆土场坡脚处周边堆砌编织土袋,编织土袋错位堆砌规格为0.5m×1m(顶宽×高),断面形式为梯形,两侧坡比1:0.5,形成对土体的全封闭防护。工程量估算:装土编织袋挡墙157m³,塑料薄膜面积为1500m²。场内道路一侧或两侧、场区四周、规划绿地、房前屋后空坪隙地全部进行植物绿化。根据项目区的立地条件,在满足水土保持和区域绿化等基础性要求确保植物群体的稳定。按照"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在树草种选择上配置了海桐、石楠、藤本月季、箬竹等灌木,本区绿化面积为7111.43m²,绿化率达到35.52%。8.5防治措施工程量序号防治分区措施名称单位数量1道路广场区DN500钢筋砼管m2公共绿化区土地整治序号防治分区措施名称单位数量1公共绿化区植物绿化序号防治分区措施名称工程项目单位数量1建构筑物区表土剥离密目防尘网覆盖2道路广场区表土剥离临时排水沟、沉沙池土方开挖3公共绿化区表土剥离覆土装土编织袋挡墙装土编织袋塑料薄膜覆盖8.6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及进度安排8.6.1水土保持施工组织设计8.6.2水土保持进度安排①与主体工程进度相配合的原则。②避开不利气象因素的原则。③先拦后弃的原则。④紧凑有序的原则。(2)本项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计划安排表8.6-1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安排防治分区项目名称2011年2012年9123456建构筑物区主体工程施工表土剥离道路广场区主体工程施工排水工程密目防尘网覆盖表土剥离临时排水沟—临时沉沙池—公共绿化区主体工程施工表土剥离整地覆土装土编织袋挡墙塑料薄膜覆盖植物绿化9.1水土保持监测目的与原则9.1.2监测原则9.2监测范围、分区、时段9.2.2监测分区9.2.3监测时段9.3监测内容、方法、频次地和扰动地表面积,挖填方数量和占地面积,弃土(石、渣)量、堆放形态和9.3.2监测方法监测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占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挖方量、填方量、弃渣量及堆放形态,对项目及周边地区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防治措施数量和质量,林草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和覆盖率,工程措施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2)定位观测。主要是测定土壤侵蚀强度和径流模数,计算水土流失量。①水蚀监测。常用的有以下四种方法:a小区观测。除砾石堆积物外,适用于各种类型开发建设项目;应根据需要布设不同坡度和坡长的径流小区进行同步观测。b控制站观测。适用于扰动破坏面积大、弃土弃渣集中在一定流域范围内的开发建设项目。c简易观测场。适用于类型复杂和分散、暂不受干扰或干扰少的弃土弃渣流失的监测。d简易坡面测量。适用于暂不被开挖的自然和堆积土坡面。②风蚀监测。采用降尘管(缸)观测扬尘,地面定位钎插、集沙仪观测风蚀。各种定位观测,要明确规格、监测方法,并绘制设计图。调查监测可根据监测内容和工程进度确定频次。水利部水保[2009]187号文规定:正在使用的取土(石)场、弃土(渣)场的取土(石)、弃土(渣)量,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情况等,至少每10天监测记录1次;扰动地表面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拦挡效果等至少每1个月监测记录1次;主体工程建设进度、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生长情况至少每3个月监9.4水土保持监测点布设9.4.2监测点的确定路广场区1个、公共绿化区1个。监测点具体位置见附件119.5水土保持监测安排监测点监测时段监测内容监测频次构筑物区建设期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土保持生物设施数量;造成水土流失面积;土石方工程量及平衡;重力侵蚀;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措施数量及质量等。雨季每月1次,R24≥50mm加测1次;旱季每季1次,共监测2.0年。道路广场区建设期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土保持生物设施数量;造成水土流失面积;土石方工程量及平衡;重力侵蚀;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措施数量及质量等。雨季每月1次,R24≥50mm加测1次;旱季每季1次,共监测2.0年。公共绿化区建设期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土保持生物设施数量;造成水土流失面积;土石方工程量及平衡;重力侵蚀;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措施数量及质量等。雨季每月1次,R24≥50mm加测1次;旱季每季1次,共监测2.0年。植被恢复期措施数量及质量;防治效果;植物措施成活率及生长状况;植被恢复情况;工程措施运行状况及防护效果;水土流失控制程度等。雨季每季1次;早季每半年1次,共监测2.0年。9.6水土保持监测设备及监测工作量监测设施设备计费方式简易径流小区设施个1二径流泥沙观测设备1电子天平台12比重计只13三角瓶个44烘箱台15泥沙自动监测仪台16流速仪台17水桶、铁铲等批1三小区观测设备1钢钎支2皮尺把13钢卷尺把2监测设施设备计费方式四降雨观测仪器1自记雨量计个1五植被调查设备1测高仪个12测绳、坡度仪等批2六扰动面积、开挖、回填、弃渣量调查1GPS定位仪套1七其他设备1摄像设备台12笔记本电脑台13通信设备个1注监测设备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治理区监测方法位置检测重点监测内容监测时间监测频率建构筑物区地面监测雨水排水口处土建泥沙量(含推移质及悬移质)、含泥沙、径流量等建设期至少一月一次,大雨日加测抽样调查全区植被采取防治措施的面积、植被恢复率、植物覆盖率建设期施工前、每年汛期开始、中期和结束、自然恢复期各观测一次,至少3个月一次道路广场区地面监测(沉沙池)雨水排水口处土建泥沙量(含推移质及悬移质)、含泥沙、径流量等建设期至少一月一次,大雨日加测抽样调查全区采取防治措施的面积、植被恢复率、植物覆盖率施工前、每年汛期开始、中期和结束、自然恢复期各观测一次,至少3个月一次公共绿化区地面监测(沉沙池)临时堆土外沉沙池土建泥沙量(含推移质及悬移质)、含沙量、径流量建设期至少一月一次,大雨日加测抽样调查全区弃石弃渣防治措施的面积、植被恢复率、植被覆盖率、弃石弃渣量建设期施工前、每年汛期开始、中期和结束、自然恢复期各观测一次,至少3个月一次9.7水土保持监测单位、程序、制度9.7.2监测程序见附件3水土保持监测程序9.7.3监测制度9.8监测资料整理分析与成果9.8.1监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9.8.2监测成果(1)水土保持监测报告(2)附图(3)附件10水土保持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估(概)算编制应遵循以下五项原则:(2)估(概)算编制的项目划分、费用构成、编制方法、估(概)算表格应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执行。(3)水土保持投资估(概)算的编制依据、价格水平年、工程主要材料价 (计算标准同主体工程)。主体工程估(概)算中未明确的,可按当地造价信(5)运行期的水土保持投资另行计列(单独列表),不计入方案中的水土保(6)价格水平年按2011年第四季度。投资估(概)算编制的依据主要有:(1)主体工程所属行业概(估)算编制办法、规定、规范、定额等。(3)《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4)《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2002]10号。(5)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部保监[2005]22号。(6)《山东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标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鲁价涉发[1995]112号)(7)《关于发布我省建设工程定额人工最低工日单价,综合工日单价及有关问题的通知》(鲁建标字[2008]10号)(8)主体工程可研报告及概(估)算资料。使用水土保持概(估)算定额法。在估算阶段,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单价应乘以10%的扩大系数;施工临时工程费、独立费用编制方法与概算相同。(1)基础单价编制①人工预算单价。由基本工资、辅助工资和工资附加费组成。人工预算单价应与主体工程保持一致,本方案工程措施人工单价为5.5元/工时,植物措施人工单价为4.38元/工时。②材料预算价格。主要材料预算价格一般包括材料原价、包装费、运杂费、运输保险和采购保管费;次要材料预算价格,执行工程所在地区就近城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颁发的工业、民用建筑安装工程材料预算价格。材料预算价格与主体工程保持一致。③植物措施预算价格。苗木、草、种子的预算价格以苗圃或当地市场价格加运杂费和采购及保管费计算。采购及保管费率,按运到工地的0.5%-1.0%计算。本项目采购及保管费率取0.5%。④施工用水、用电价格。采用主体工程的价格,即电价0.7元/kwh,水价1.0元/m³。⑤施工机械使用费。是指消耗在建筑安装工程项目上的机械磨损、维修和动力燃料费等,与主体工程一致,不足部分按照《水土保持工程估算定额》(2)工程单价编制①工程和植物措施单价。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直接工程费包括直接费、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直接费指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三项。②安装工程单价。包括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监测设备安装费按监测设备费的10%计算。③其他直接费。由直接费乘以其他直接费费率计算。其他直接费费率根据不同地区和工程类别及夜间是否施工等因素确定;一般应与主体工程费率相一致,也可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确定。本区其他直接费率是:工程措施2%,植物措施1.2%。④现场经费。等于直接费用乘以现场经费率。一般应与主体工程费率相一致,也可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确定。现场经费费率由工程类别确定,工程措施现场经费费率为5%-6%,植物措施为4%,本项目现场经费费率5%,植物措施费为4%。也可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确定。间接费费率由工程类别确定,工程措施间接费费率为4%-5%,植物措施为3%,本项目间接费费率取4%,植物措施费费率为3%。⑥企业利润。工程措施取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之和的7%,植物措施取直接工程费与间接费之和的5%。⑦税金。按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与企业利润三项之和乘税率计算。税率标准为:建设项目在市区的为3.41%,在城镇的为3.35%,在市区和城镇以外的为3.22%,本项目在市区,税率取3.41%。(3)临时工程①临时工程概算按设计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编制;②其他临时工程费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费用之和的1.5%。(4)独立费用①建设管理费:按方案工程措施、临时措施、植物措施投资总和的2%。②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费:本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费用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共需2人,建设期4万元/人·年,共计8万元。③科研勘测费:按方案工程措施、临时工程措施、植物措施投资总和的④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按合同计列,取15万元。⑤水土流失监测费本方案监测费用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包括人工费4万元、土建设施费0.6万元、监测设备使用费1.2万元、消耗性材料费0.2万元,共计6万元。⑥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根据保监【2005】22号文,取30万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安工程费植物措施设备购置费独立费用合计种植费苗木种子费1第一部分工程措施费2第二部分植物措施费3第三部分临时工程费※一至三部分合计第四部分独立费用建设管理费水土保持工程监理费续表10.1-1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安工程费植物措施设备购置费独立费用合计种植费苗木种子费科研勘测费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水土流失监测费※一至四部分合计5基本预备费静态总投资6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7※水土保持总投资水土保持工程概算详见附件710.2防治效益分析10.2.1六项指标完成情况(1)扰动土地整治率扰动地表面积=项目建设区本项目总占地20023m²,扰动地表面积为20023m²。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保持措施面积+永久建筑物占地面积)/建设区扰动地表面积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工程措施面积+植物措施面积本项目扰动地表面积为20023m²,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面积为7111m²,永久建筑物占地面积4035m²。故扰动土地整治率将达99.9%。(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建设区水土流失总面积(不含永久建筑物及水面等面积)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面积为7104m²,造成水土流失面积为7111m²,则本方案实施后,防治责任范围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将达99.9%。(3)林草植被恢复系数林草植被恢复系数=林草植被面积/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本项目采取林草植被恢复面积为2000m²,工程建设区可恢复植被面积为2020m²(不含复耕面积),故项目建设区内林草植被恢复系数达到99%。(4)林草覆盖率林草覆盖率=林草植被面积/项目建设区总面积本项目所采取的林草面积为7111.43m²,项目建设区总面积20023m²,因此项目区林草覆盖率为35.52%。(5)土壤流失控制比土壤流失控制比=项目区容许土壤流失量/方案实施后土壤侵蚀强度项目拦渣率=采取措施后实际拦渣量/总弃渣量施工期临时堆土总量为1410m³,实际拦渣量为1380m³,施工期采取设截水沟及塑料膜覆盖等防护措施,拦渣率可达98%以上。本项目水土保持效益评估指标计算依据单位数量设计达到值计算结果名称目标值扰动土地整治率水保措施面积+建筑物面积达到要求扰动地表面积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水保措施防治面积达到要求造成水土流失面积土壤流失控制比土壤侵蚀模数容许值达到要求土壤侵蚀模数达到值拦渣率实际拦渣量达到要求总弃渣量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植被恢复面积达到要求可恢复植被面积林草覆盖率林草面积达到要求扰动地表面积99.9%,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99.9%,土壤流失控制达1.0,拦渣率达到98%,林草植被恢复率达99%,最终林草覆盖率达35.52%。通过本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将达到植树绿化与目区发展规划相协调的目的。不仅保障了本工程施工的安全运行,保护项目建设区的基础设施和人畜安全,还可以带动地方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通过对整个项目区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改善项目责任区农林基础设施,促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水土保持方案能否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及进度安排保质保量地实施,并能达到预期的防治效益,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是关键。本方案由业主组织实施,其要求是必须承诺和落实具体的实施保证措施,并经方案批准机关审查同意,也建议由业主代表或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配备一名以上专职技术人员,负责水(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方案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为了保证水土保持方案的顺利实施,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工程筹建期,建设单位至少需1位水土保持专业人员,负责水土保持方案的委托编制、报批和方案实施工作。方针,确保水土保持工程安全,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程效益。(3)建立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把水土保持列为工程进度、质量考核的内容之一,按年度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水土流失治(4)工程施工期间,负责与设计、施工、监理、监测单位保持联系,协调好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的关系,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并按时竣工,减少或避免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5)工程现场进行监测和观测,掌握工程施工和运行期间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基础资料。(6)建立健全各项档案,积累、分析整编资料,为水土保持工程验收提供(1)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使项目实施真正依照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最终达到上至领导、下至参与建设的每一位建设者,都能自觉自愿地做好本项目的水土(2)制定详细的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加强计划管理,以确保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3)积极与工程涉及县(区)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联系,依托其技术力量,对需补充水土保持措施的及时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4)专项管理,加强财务检查和审计工作,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和挤(5)施工完毕后,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在主体工程投入运营前水土保持设施按"三同时"制度应与主体工程同时竣工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验收前应提交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水土保持监理专项报告和水土保持监测专项报11.3搞好后续设计11.4强化施工管理根据国家计委和水利部的要求,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的建设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在其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水土保持监理,监理成果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主要依据之一。工程建设期间,建设单位根据水土保持方案中各项防护措施的设计要求,委托具有相应水土保持监理资质的单位,进行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工作,形成以项目法人(业主)、承包商、监理工程师三方相互制约,以监理工程师为核心的合同管理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