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高教版】中职历史 基础模块 中国历史 第十二课 明朝的兴亡课件_第1页
【2023年部编高教版】中职历史 基础模块 中国历史 第十二课 明朝的兴亡课件_第2页
【2023年部编高教版】中职历史 基础模块 中国历史 第十二课 明朝的兴亡课件_第3页
【2023年部编高教版】中职历史 基础模块 中国历史 第十二课 明朝的兴亡课件_第4页
【2023年部编高教版】中职历史 基础模块 中国历史 第十二课 明朝的兴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明朝的兴亡明朝的建立与统治的巩固猜一猜他是谁?

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他出身布衣,放过牛、做过和尚、讨过饭、历经16年苦难,九死一生,最终统一全国。他的长相历来争议很大,《明史》记载“姿貌雄伟,奇骨贯顶”,清代,他其他版本画像盛行,下巴奇长、满脸麻子。有史学家称他是中国帝王中“第一丑”,他的长相如何至今没有定论!朱元璋怎样建立明朝?又是怎样治理国家的呢?一、明朝的建立元末农民起义(背景)《醉太平·堂堂大元》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嫌,哀哉可怜!

——元末·无名氏元朝末年,吏治腐败,民不聊生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逐步强大,先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一、明朝的建立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江苏南京),国号大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建立政权完成统一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明北上灭元图一、明朝的建立明朝疆域北控蒙古西有西域东北征服女真族西南方管辖西藏,并在青藏等地区设有羁縻卫所明代极盛时国土面积约达一千万平方公里

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奇摇其根,要安养生息之。

——《明太祖洪武实录》大明政权建立之初,地方上承袭了元代的行中书省制度。“(行省长官)举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搞编自史云贵《承袭与变异:明清督抚制度述论》夫元氏(元朝)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明实录》卷五十九生产破坏地方权力过大宰相专权二、朱元璋强化皇权改革地方官制地方:(1)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一家独大

行中书省:中书省派出机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中央分权于地方。一分为三,权力分散互相牵制,互不统属,直接由朝廷指挥掌民政和财政掌司法掌军务二、朱元璋强化皇权改革地方官制地方:(2)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据明史记载:“初,太祖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亲亲之谊甚厚。”

1370年起,朱元璋将其儿子陆续分封到各地。藩王有极高的地位,拥有护卫军。朱元璋封王建藩的目的,就是要子孙共同维护朱姓天下。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的措施达到预期效果了吗?明代藩封制度在前期对稳定明王朝的统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对地方军政制度的有效补充,但其过大的军事、政治权利也对中央政府造成了威胁。后期,随着藩王作为军事组织的意义的丧失,政治权利也限制在管理王府内部事务及其所属世系的范围之内,藩府成为只享禄米的寄生集团,并成为明中晚期重要的社会问题。

——《浅析明代封藩制度》二、朱元璋强化皇权改革中央官制中央:(1)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朱元璋

丞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废宰相皇帝管六部明朝限宰相二府三司制宋朝众宰相三省六部制唐朝抑宰相中外朝制度汉朝设宰相三公九卿制秦朝独宰相中书省元朝朱元璋废除丞相后,有什么弊端?中书省明代政府构架(改制前)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明代政府构架(改制后)据统计,洪武17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3391事。平均算来,朱元璋每天处理批审的公文多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件,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不可一日无辅臣’。

——《明代政治史》明成祖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形成一个常设的秘书机构,称“内阁”。内阁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大学士的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票拟”。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披被。

——朱元璋二、朱元璋强化皇权军事军事: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备注:五军都督府和兵部都听命于皇帝,五军都督府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兵部拥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二者相互节制互不统属。)

明代起初为大都督府,至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为由将大都督府一分为五,自此之后成为定制直到明亡。

——《明代官制》二、朱元璋强化皇权厂卫特务机构特务机构:设立厂卫机构,实行恐怖统治(1)内容:(2)目的:(4)特点:(3)职能: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合称“厂卫”。监视官民,加强君主专制。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稗史汇编》“宋濂请客”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二、朱元璋强化皇权八股取士思想上:八股取士明朝科举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二.考试内容1.考试要求

2.考试范围三.命题指导思想(目的)四.答卷形式选拔官员的考试尊孔崇儒,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准自己随意发挥。否则,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不可能录取。“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加强思想控制,培养忠实于皇帝的人八股文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

郑和,本姓马,小名三宝,云南人,回族。12岁入王府为宦者,明成祖即位后,赐他姓郑,升为内宫监太监,世称三宝太监。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文莱天方木骨都束慢八撒刘家港刘家港红海红海木骨都束慢八撒占城

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7次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非洲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南亚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阿拉伯地区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材料三: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120吨100吨50吨长24.5米宽6米大号宝船长151.8米宽61.6米船只大小4艘17艘大号宝船62艘船数160人1000-1500人27800人人数1次4次7次次数1497-1498年1492-1504年1405-1433年时间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到达美洲下西洋地点达·伽马哥伦布郑和姓名“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你能说说有关戚继光和戚家军的故事吗?台州登州福建广东

你怎样评价明朝抗倭的戚继光和南宋抗金的岳飞?人物评价代表利益抗击对象岳飞戚继光项目外来侵略势力国内女真族统治者中华民族

中原和江南人民抗金英雄民族英雄logo郑和下西洋1405年至1433年,郑和率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戚继光抗倭16世纪中期,明朝政府派戚继光等将领组织抗倭。他率领部队在福建、广东和另一抗倭名将俞大猷共同作战,取得了抗倭斗争的最后胜利。9:16一、张居正改革(万历新政)明朝中期以来,土地兼并重,赋役负担严重不均,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社会问题堆积如山。原因:明朝中期以来,土地兼并重,赋役负担严重不均,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社会问题堆积如山。为了挽救统治危机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目的:时间万历年间改革的措施1、把各种名目赋税和劳役合并起来,折合银两征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