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青少年教育_第1页
互联网与青少年教育_第2页
互联网与青少年教育_第3页
互联网与青少年教育_第4页
互联网与青少年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互联网与青少年教育

在21世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事务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3]。这突出地表现为这种技术的进步能带来更高的效率、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能量、更强的控制和更多的知识,从而为个体的发展、工作的变迁和价值观的形成提供更多的潜能。而且,信息与交流技术使得用户可能自主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与喜欢的人进行交流,突破在个体生理、自我认同和人际交流等方面所存在的物理的、社会的和地理的限制。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包括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在内的方方面面,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正处于生理的成熟期与心理的转型期的青少年更是首当其冲。根据Erikson的观点,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转折与过渡时期,面临着探索与建立个体的自我认同的核心发展任务。在此过程中,青少年要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同伴和家庭等多方面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些因素实际上就是青少年生活于其中的生态环境。而在现今的网络化社会中,上述各个方面均会受到来自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冲击。因此,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心理发展也就不可避免地会被打上互联网的烙印。本文将依据Bronfenbrenner(1979)提出的个体发展的生态模型,来具体分析和探讨互联网使用与青少年自我认同之间的密切关系。1青少年或家庭的接受程度根据Bronfenbrenner(1979)提出的个体发展的生态模型,青少年的发展要受到诸多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青少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环境和社会影响的产物。社会影响可以分为围绕青少年扩展开来的一系列系统,青少年是这些系统的中心。对青少年最直接产生影响的是“微系统”(microsystem)中的因素,包括个体直接接触的那些方面。对大多数青少年而言,家庭是主要的微系统,接下来是朋友和学校。微系统中的其它成分是健康服务、宗教团体、街区的游乐场所及青少年隶属其中的各种社会团体。“中系统”(mesosystem)包含微系统背景中的交互关系,如人际关系。“外系统”(exosystem)是由那些青少年并不在其中扮演活跃角色、但是又对他们会产生影响的背景构成的。比如,父母在工作中发生的事会影响父母,接下来也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发展。“宏系统”(macrosystem)包括特定文化中的意识形态、态度、道德观念、习俗及法律。它包含的是教育、经济、宗教、政治及社会等方面的价值观核心。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以及处于这些系统中心的青少年个体,共同构成了青少年个体发展的完整的生态系统,决定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2青少年自我认同的概念自我认同(self-identity),也称自我同一性,是由Erikson提出的一个概念。Erikson给出的自我认同定义是描述性的,而且在其不同作品中的不尽相同。概括起来,Erikson的自我认同可以理解为个体在职业、政治、宗教、价值观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位。在Erikson之后,Marcia提出了自我认同的操作性定义。根据危机/探索与承诺两个标准,将自我认同划分为自我认同扩散、自我认同早闭、自我认同延迟、自我认同完成4种状态。我们认为,要全面准确地把握自我认同概念,必须将其看作是一个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统一体。就某一时间点而言,自我认同表现为一种静态的状态,并且同一个体在不同的问题领域可能同时处于不同的自我认同状态。就某一时间段来说,自我认同又表现为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既可能是前进,也可能是倒退。Bronfenbrenner的生态学模型在过去的20多年里牢牢地站稳了脚跟,现今已成为得到最广泛接受和应用的有关青少年发展的理论模型。建立和发展自我认同是青少年需要解决的核心发展任务,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适用于青少年发展的Bronfenbrenner的生态学模型,同样也应该适用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发展。换句话说,青少年的自我认同的建立和发展,也是个体发展生态系统中4个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青少年个体发展的生态系统,也就是青少年自我认同发展的生态系统。总结已有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现有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到微系统中的家庭、朋友和学校,中系统中的人际关系,以及宏系统(也就是社会文化),而对于外系统则没有涉及。此外,研究还涉及到互联网使用对于处于个体发展生态系统中心的个体自身的影响。接下来,本文就将以生态学模型为指导,从微系统、中系统、宏系统和处于生态系统中心的青少年自身这4个方面,来分别探讨互联网使用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关系。2.1使用网络和微系统2.1.1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对家庭交流的影响在家庭因素中,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与青少年自我认同关系密切。民主型的父母由于鼓励青少年参与家庭决策,从而促进了自我认同的发展;专制型的父母由于对青少年的行为进行控制,不给他们机会表达意见,从而促成自我认同早闭;纵容型的父母对青少年指导极少,并且让他们自行其是,结果促成了自我认同扩散。父母与子女之间有开放的交流和民主的气氛,会有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对有关自我的发展进行思索,自主地选择自我的发展道路;相反,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或滥用权威,都不利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形成。就互联网使用对青少年与家庭成员间的交流的影响而言,已有研究得出了相互对立的两种结论。1998年Kraut等人发现互联网减少了个体与家庭成员间的交流。Cole(2000)研究发现,大量使用互联网的人报告与家人交流的时间更少。相反,另外一些研究显示:通过共同玩游戏和相互交流,玩电脑使得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更为紧密;相对于很少使用互联网的人,大量使用互联网的人报告更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和与家人朋友更多的会面;就青少年而言,互联网使用导致的是社会支持和家庭交流的增加。其次,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对青少年在家庭中的地位与亲子关系都会产生影响。精通计算机的青少年扮演父母的老师的现象,在很多情况下颠倒了传统的亲子关系。举例来说,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更多是青少年帮助其父母,而不是父母帮助青少年;青少年是家庭互联网使用的中心,成为家庭中有关互联网使用的权威建议的来源;青少年的“技术专家”身份改变了家庭中知识方面的权威结构,这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权威和独立性,有助于增强他们在家庭中的影响力。此外,存在于所有年龄阶段的计算机用户的在线交流中的平等性可能会侵蚀权威结构,导致青少年对父母权威的接受程度降低。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互联网时代有利于新型亲子关系、代际关系形成。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契机,使父母更多地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学会与青少年平等相处。因此,互联网使用一方面可以为青少年赢得父母的尊重,提高其在家庭中的地位,从而有助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建立与发展;另一方面,互联网使用又可能导致青少年蔑视以父母为代表的成人社会的权威,从而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甚至产生反社会人格。2.1.2拓展青少年的朋友圈,增进友深、友好和谐与亲密关系综观Sullivan(1953)的人际理论(interpersonaltheory)、Bronfenbrenner(1979)的生态学观点、Coleman(1988)的社会资本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ofsocialcapital)以及系统论者的观点,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共识:朋友群体都被看作是帮助青少年完成相应阶段的人生任务(建立自我认同)的一种资源。研究证实,亲密的同伴关系对青少年的自尊和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积极影响,而同伴排斥和缺乏亲密朋友等同伴关系问题则是抑郁和消极自我观念的最好预测因素。拥有朋友的青少年更加自信和无私,攻击性更小,对学习和工作更投入;支持性的朋友关系能缓解自我认同问题并促进成绩的提高,而非支持性的朋友关系则会加深抑郁和学习失败。亲密关系与友谊也并不总是具有正面作用。朋友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朋友是谁。相关研究发现,朋友既可能引发犯罪、吸毒和性活动等不良行为,也可能促进学业和亲社会行为。互联网使用有助于拓展青少年的朋友圈子,增进友谊和亲密关系。首先,互联网可以突破地理位置、经济负担以及家庭与职业的限制,让青少年结识更多的新朋友;与此同时,同其他远程通讯方式一样,互联网能让青少年排除学习、工作和生活变迁的影响与现有的朋友保持联系。因此,互联网可以拓展青少年的朋友圈子。其次,互联网有助于美化交往双方对彼此的第一印象,促进更快更多的自我表达,从而更容易使在线关系发展为友谊。最后,网络交往不是建立在外部生理特征的相互吸引之上,而是在相同的兴趣和见解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因此,网络交往形成的友谊可能会更深入、更稳定、更持久。互联网能够并且确实引发了亲密关系,尤其是对那些在他们的下线社会生活中遇到困难的个体而言。综上所述,与他人建立丰富而有意义的关系并拓展朋友圈子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青少年正是在不断进行和发展的朋友交往中确立并完善个体的自我认同。而大量研究结论也证实,互联网使用有助于拓展青少年的朋友圈子,增进友谊和亲密关系。由此我们可以推论,通过互联网使用,能拓展青少年的社会网络(朋友圈子),提高青少年社会网络的支持性(增进友谊),为青少年营造一个支持性的参照群体和友好和谐的交往氛围,从而有助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建立。但是,在这里我们需要着重指出的是,青少年在朋友群体中建立起来的自我认同,其性质决定于朋友群体的性质。因此,就青少年来说,选择和建立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朋友群体,对于建立健康积极的自我认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1.3教育网络和教学方法现代化学校教育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学习压力过重,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进行人格和价值观念方面的自我探索,从而使得个性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其二,学校中的归属感。自我认同确立的另一个侧面是“一体感”或“连带感”,如果青少年在学校集体中找不到这种一体感,就很容易选择消极同一性。互联网已经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教育观念与方式、学校氛围、师生关系以及校园人际关系等方面引发了巨大而深远的变化。首先,互联网引发了新型的教育观念与教育形式,远程教育、网上大学等办学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其次,互联网丰富了学校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提供了网络课堂、数字图书馆等多种服务,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便利。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信息,因此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对学生来说,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挑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也是一个严重的挑战。再次,互联网使得学校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外部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也有了与学生“亲密接触”的大量机会,从而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最后,互联网还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的校园人际关系产生影响。由此可见,通过引发教育观念与方式、学校氛围、师生关系以及校园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互联网使用对青少年自我认同会产生巨大冲击。然而,现有研究对于互联网通过影响学校进而影响青少年的自我认同的相关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相关研究不多。仅有的研究大多关注的是互联网使用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关系,而对互联网使用对学校氛围、师生关系、校园人际关系与人际支持等方面则几乎没有涉及。2.2使用网络和社交网络人际关系2.2.1显著性及能够和谐共存的程度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是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这些交往的特征有助于决定自我认同的不同方面的显著性以及能够和谐共存的程度。人际交往,包括与邻居、朋友和家人的联系以及参与社会团体,能改进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水平、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对生活意义的感知、自尊,促进青少年遵守社会常规,增强青少年的归属感,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从而有助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建立和发展。2.2.2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开放、共享的人际关系对于互联网用户来说,互联网最首要的用途是进行人际交流与沟通。相应地,互联网使用对青少年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影响,也得到了有关互联网使用的心理学研究最多的关注。概括已有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到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一部分研究者认为,互联网能够拓宽人际交往的范围,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推动人际交往的深入进行。互联网能促进青少年的人际交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或表现:首先,网络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人际交往的社会空间,拓展了青少年的现实生活经历。早在1995年,Turkle就指出,互联网可以是一个成长空间。Maczewski(2002)也认为,虚拟交往和网络空间应该被看作青少年进行交往的另一个广阔场所,在此过程和空间中青少年能够发展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概念。其次,互联网为人际交流提供了大量的电子服务,丰富了青少年人际交往的手段。这里有大量的聊天室、信息公告板和新闻组,有兴趣的上网者可以参与团体交流。另外,互联网用户还可以通过建立私人聊天室和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单独交流。最后,互联网能够拓宽人际交往的范围,促进人际关系的顺利建立,推动人际交往的深入发展。由于更高的匿名性、多样的自我表达方式、阻碍人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对方的“门槛特征”(gatingfeatures)的缺失、地理局限不再是人际交往的障碍以及共享虚拟空间能用共享兴趣和激情将相隔遥远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等特征,互联网将是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的一块沃土。另外一部分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减少了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缩小了青少年的社会网络,降低了青少年的人际支持与自我价值感,从而不利于青少年建立起健康积极的自我认同。1998年Kraut等人发现,使用家庭电脑和互联网总的来说意味着更少的身体活动和更少的面对面社会交往,减少了个体与家庭成员间的交流,缩小了个体的社会网络。并且,通过互联网使用,人们用低质量的社会关系取代了高质量的社会关系,或者说,用弱联系取代了强联系。弱联系比强联系能够提供的社会支持更少,而绝大多数通过互联网建立的人际关系都相当脆弱,从而不能为青少年建立和完善自我认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研究指出:在平均水平上,在线关系比线下建立并维持的关系更弱;使用电子邮件的人们认为,对于维持社会关系而言,电子邮件没有其他交流方式有效;相对于那些不常使用电子邮件的人,经常使用电子邮件的人们的社会关系更弱;与陌生人和一般认识的人的在线交流代表的是弱联系,它们一般比家人朋友的下线关系提供的社会支持要少;HomeNet参与者报告与在线交流的人没有与面对面交流的人那么亲密;与在线关系共同度过的时间更少,能维持的时间更短。根据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互联网使用的确会对青少年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虽然这种影响的性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现有研究还不能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是青少年自我认同得以产生的土壤。因此,通过影响青少年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互联网使用也必然会对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发生作用。2.3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建立和发展受到一些严重破坏社会文化环境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前提和背景,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都源于他们所在的背景文化。其次,社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成人榜样。因此,社会文化因素是青少年自我认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外在因素。在世界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加深的今天,青少年面临着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从而使得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建立和发展受到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互联网使用给社会文化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冲击。首先,从社会文化背景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给青少年带来了价值的多元化和文化的冲突,使青少年有更多自我认同的困惑。其次,互联网为青少年的自我探索和自我认同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外部环境。凭借其相对的匿名性和社会交往的多种渠道,互联网为青少年寻求和尝试不同的自我认同提供了一种虚拟实验室。匿名性的保证给予青少年更大的空间来进行自我认同的建构,展现自我的每个方面,而不必害怕遭到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圈子的反对和制裁。但是,也有一部分研究者认为,计算机游戏和互联网正将儿童青少年推进一个真实与模拟之间的界限不总是很明确的世界。长此以往,儿童青少年可能会逐渐地对现实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也变得麻木起来,从而建立起不良的甚至反社会的自我认同。最后,互联网使用可以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对其身心发展至关重要的“私人空间”,以便青少年进行自我思考与探索,从而促进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建立。2.4在日常交流中自我认同的缺失随着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的不断增加,互联网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影响范围更广、程度更深。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自我表达的特殊机会,具有促进自我表达的力量。这是因为: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网络交往的相对匿名性,这使得青少年可以通过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不能使用的一些方法来表达自我和引导自我的行为,因为青少年可以摆脱由认识他们的人所给予他们的期望与限制的束缚,而且青少年为自身的言行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和遭到社会制裁的危险也大幅度降低。其次,在传统的面对面交往中,甚至(或尤其)在面对亲密的朋友和家人时,表白个体自我认同中的消极或违反禁忌的方面都存在着真实的代价。但是,由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人际交流(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CMC)的匿名性所导致的去个性化,也可能妨碍个体建立健康积极的自我认同:削弱个体的自我意识,降低其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的能力;降低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削弱个体进行理性的、长期的计划的能力;促进个体短期行为的发生,使得个体更多地依据暂时的情绪状态作出行为反应。此外,去个性化使得个体更少地关注他人对自身言行的看法,削弱个体对他人言行的意识,这已经被互联网中的恶意攻击现象(flaming)所证实。其二,互联网使得个体建立起多重的自我认同,从而丰富和增强了个体的自我概念。研究显示,与自我认同贫乏的个体相比较,具有多重自我认同的个体感受到更多的益处,能更好的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压力。研究证实,个体在互联网中确实更多的表达多重自我认同,更多的进行角色扮演。但是,Mckenna等人(2000)同时也承认,在线的多种角色和认同的表达可能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现在仍不清楚。比如,与那些在现实生活世界中能从事同样活动的个体相比,那些在网络中表达多种角色和自我概念的个体是否能够经历同样的益处,包括更好的健康状况,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更好的应对充满压力的生活变化的能力等?在什么情况下,个体会被驱使或自愿将他们的在线认同融会到现实中去?其三,Valentine和Holloway(2002)研究证实,在线交往的抽象性和异步性为人们提供了重新进行自我定位的机会。相对于面对面遭遇,信息与交流技术使得儿童青少年能更好地控制他们的自我认同,因为他们有时间来思考他们所要说的话以及他们需要如何来表征自己。与下线世界相比较,因为互联网具有匿名性和隐私性,在互联网上进行或改变自我表征更为容易,中断与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抽象在线交往对象的联系也更为容易。3研究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