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知能综合提升:第四单元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选修1)_第1页
高二历史知能综合提升:第四单元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选修1)_第2页
高二历史知能综合提升:第四单元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选修1)_第3页
高二历史知能综合提升:第四单元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选修1)_第4页
高二历史知能综合提升:第四单元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选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知能综合提升](时间:20分钟满分: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2012·四川高考)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③对唐代治世的向往④对北宋孱弱的无奈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反映了北宋王朝靠搜刮民脂民膏供奉辽和西夏来求苟安的屈辱行为,诗人为此多发感慨,④正确;从“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可以看出,诗人将国富兵强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与北宋王朝的积弱积贫、边患严重的社会现实进行对比,③正确.①②从诗中很难看出,排除。故正确选项为D。答案:D2.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先急”,他的“理财”措施的主要目标是()A.调整封建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C.调整大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与理解能力。“理财”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从其措施如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等方面看主要是调整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故选A。答案:A3.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A.青苗法 B.均输法C.免役法 D.市易法解析:本题以对王安石变法内容的评价为载体,体现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解读信息的能力和再认再现基础知识的能力。市易法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高价时卖出,防止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损害了商人的利益,所以D项符合题意。答案为D。答案:D4.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市易法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措施中的理财措施.首先确定限定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然后通过阅读材料搞清“这一问题"实际是“聚敛财富”,再根据变法内容得出答案D项,③是强兵之法.答案:D5.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A.抵御西夏与辽的军事进攻B.平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C.加强禁军对地方的控制D.增强同大地主、大官僚斗争的力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寇乱”指人民的反抗,特别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息"“寇乱”,即平定农民起义,所以选B。答案:B6.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主持完成了对儒家经典《诗》《书》《周礼》三书的重新解释,命名为《三经新义》,并作为太学的主要教科书。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改革科举制度与整顿太学B.发展儒家理论,弘扬儒家思想C.为变法培养、选拔人才与制造舆论D.为宋神宗治国提供理论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王安石重新解释儒家经典的目的就是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答案:C二、非选择题(16分)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青黄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行矣。材料二(苏辙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材料三(王安石说)臣以为,苟能抑制兼并、理财……不患无财.-—邓广铭《王安石》请回答:(1)材料一中“兼并之家”“豪民”主要指哪些人?(2分)(2)综合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实质。(4分)(3)据材料二分析,苏辙站在什么立场上评论王安石变法?(4分)(4)综上所述,王安石和苏辙的对立属于什么矛盾?谈谈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6分)解析:本题考查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第(1)问“兼并"指土地兼并,“兼并之家”代指的是大地主;从“贫者举息之于豪民”可知“豪民”指高利贷者。第(2)问从材料一“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则青苗之行矣"及材料二内容,可知其实质是抑制大地主、高利贷者,增加财政收入。第(3)问从苏辙的言论看其站在大地主、大官僚的立场上。第(4)问王安石与苏辙都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他们属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评价”要根据材料,指出王安石变法积极的一面。答案:(1)大地主、高利贷者。(2)抑制大地主、高利贷者,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