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温州高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1页
2021年浙江温州高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2页
2021年浙江温州高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3页
2021年浙江温州高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4页
2021年浙江温州高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浙江温州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学生用卷

一、积累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1、【来源】2021年浙江温州高三一模第1题3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一次历练都如同作(cui)火,经受考验所迸(beng)发的精神可谓弥足珍贵,熠熠生辉,

蕴藏着澎湃势能,激励人们在时代洪流中发愤图强、砥砺前行。

B.不沉湎于以理想化思维去厚(bd)画通向“未来教育”的路径,不寄望于由一次考试来承载

诸多的教育功能,应在渐进型的变革中实现教育模(mu)式的转换。

C.容(zheng)脱名缰利索的羁绊,需要超越世俗的勇气;遵从内心选择本是多元社会的常态,

只要不悖逆公序良俗,都应获得尊重,不屑他人置嚎(hui)。

D.温瑞塘河焕发生机,宛如一扁(fu)灵动的画卷,波光鳞鳞,野鸭逐水而来,白鹭翩庭

(xian)起舞,莺穿柳浪,娇花照水,长堤成了漫步休憩的好去处。

2、【来源】2021年浙江温州高三一模第2~3题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2019年,“我太难了”,突然成了网红金句,它蕴含着那么多的无奈、自嘲与向影i

,却又展现出那么多在大时代考验卜不服输、不放弃的生动脸庞。

这一年,贸易战陡然升级,中美关系承压,全球化发展从未如此晦暗不明。【乙】确定性与

规则共识仿佛正在退场,民粹主义似乎正在回头。世界会重新沦为草莽与丛林吗,大争之世已经

升加了吗?这一年,猪价比房价、股价更牵动你的心,实体经济的冷暖直接凉热着你手中的饭

碗;你想不到医患矛盾、工矿事故会在岁末卷上金柒。

我们一次次看到,应皆笑或哭,在直面考验的身影里,总藏着你的勇气与韧劲。你面对考验

的抉择、你挺身而出的担当、你的用力与坚守、你的鲜血和热泪,它们连成你的人生轨迹,造就

你的真实存在。面对考验,你要么扼住命运的咽喉,要么被命运扼住咽喉,【丙】所以,你不能

后退,不能屈服,而要起身战斗。你当然会疼痛,甚至会受伤,但绝不会让自己后悔。因为你懂

得,考验如火,正在锻炼真金。

⑴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木定病的一项是

A.顾影自怜

B.开启

C.卷土重来

D.尽管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3、【来源】2021年浙江温州高三一模第4题3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面对保护主义蹿升的外部环境,我们应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加快形成侧重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B.在符合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的规定,不影响交通秩序等前提下,温州市区将逐步试点放缓夜间

,,外摆位”,,跨门营业”的管制以促进“月光经济”产业发展。

C.广州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发挥优势,建设人工智能试验区,探索新途径、新机制,形成可复

制、可推广的经验,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科技和智能经济发展。

D.影片《秀美人生》讲述了她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

奉献自我的故事,用青春芳华诠释党员初心使命,谱写新时代生命之歌。

4、【来源】2021年浙江温州高三一模第5题3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15个字。

你能想象吗?植物也“聊天”,它们的世界很“热闹”。研究发现,相邻植物能对外发送物

理信号(声、电等)进行交流。此外,植物还能①。这种由化学物质

主导的对外交流,可改变植物生长的微环境,调节养分供给。不同植物甚至能在第三方(媒介)

的帮助下进行交流。除了交流,植物还能通过感知邻居发出的信号,

②。如有亲缘关系的水稻种植在一起,根系会小心翼翼地避开彼此,

以减少竞争;而非亲缘关系的水稻种植在一起则相反,它们的根系会极力侵入、挤压对方的生存

空间,抑制对方生长。因此,科学家可以③,将适宜合种的植物相邻

种植,抑制病虫害,增加植物产量,促进农业生产。

5、【来源】2021年浙江温州高三一模第6题6分

2020年浙江温州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第6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每周一问”是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的“编读互动”栏目。第123期的“每周一问”为:“你

认为‘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哪个对孩子帮助更大?”

请回答本期问题,并阐明理由。要求:①引用一句古诗;②采用层进式或对比式论述;③理

由充分,语意连贯。(不超过120字)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7小题,共30分)

6、【来源】2021年浙江温州高三一模第7~9题10分

2020年浙江温州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第7~9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材料一

便捷是货币发展变化的主线,支付在形态上的无形和时间上的无感,就是支付货币的最高境

界。纸币并非终极的空间占用最小者;作为仅有支付功能的观念性的东西,数字货币连纸张都不

需要,显然更为方便。和方便一样,支付的快捷有种内在的力量,促使支付的时间耗费由多变

少,而且越来越少,最后走向无感,几乎完全不耗时间.如果说纸币支付可在数秒中完成,那么

数字货币的支付速度就是“瞬间”的概念,敢说实时到账又能够真正到账的,非它不可。支付速

度的超级加快,必定实现市场交易量的急剧增加,而单位时间内支付手段的周转次数恰恰能反映

这个增加过程。一张纸币一天周转可以达到五次或以上,理论上讲,数字货币因其无有形形态,

在一个单位时间里可以有无以数计的周转次数。

由此可见,纸币的消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可以肯定,在不远的将来,数字货币将承载全部

支付手段的功能,开创人类支付货币崭新的历史。

(摘编自陈彩虹《常识中走来的货币》)

材料二

数字货币加速无现金社会到来,非现金支付取代现金支付,在吃喝玩乐行、政务金融医疗方

面,人们不再受现金的约束,只要拿着手机,不带现金也能畅通无阻。也少了丢钱包、收假币的

担忧,人们在货币交易中的细菌传播机会也大大减少。并且,无现金社会之“惠”比现金社会更

普遍更普及:每一次消费支付不仅可以瞬间完成,而且都能为人们积累更多信用,且社会信用体

系将更完善。但另一方面,没了实物货币,很多人逐渐失去“钱”的概念。发工资、奖金只是卡

上或数字账户上数字的变化,失去了以往数钱的满足感;婚庆礼金不需用红纸包了,也少了一份

仪式感。从消费心理学角度,现金支付会促使消费者更加理性和谨慎,有助于消费者控制成本预

算与消费冲动。非现金支付则增加消费的冲动,催生更多“月光族”。无现金社会也会夺走个人

隐私,你所有金钱收支信息都有电子痕迹,鼠标一点,账户就可能被冻结0

(摘编自《数字货币与移动支付加速无现金社会到来的利与弊》)

材料三

一个支付手段从现金朝无现金过渡的时代,表面的混沌与无序不可避免。固然在确认支付安

全的前提下,人们会选择对自己最便捷的支付方式,并且无现金支付积累的信用将等于财富,良

好的信用可以让人们都获得公平金融和公共服务;但认知水平不一的客户,有权利选择合法的支

付手段。无论使用何种合法的支付手段,都需要被平等对待,都需要被提供相应的最起码的服

务。这非但属于技术范畴,也属于社会道德范畴。除了央行的强力纠错,公共服务机构也要提供

备选的救济手段,在用技术给用户带来便利和价值的同时,关照特殊群体的需求,帮助整个社会

平稳过渡到无现金社会,而不是自筑藩篱,自毁来之不易的行业生态。无现金不是拒绝现金,扫

码也不是不要钱,大可不必在出门用不用带钱包上纠结。扫码支付并不是社会的天然产物,而只

是现阶段智慧生活外延的一种,是智慧生活降临过程中的一瞬。生活场景的智慧化反过来加速金

融等行业的重构,这才是无现金社会有趣的前景。

(摘编自蒋光祥《无现金社会绝不是拒绝现金的社会》)

(1)下列对材料中“数字货币”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货币作为观念性的东西,没有物质实体形态,又具备支付功能,达到支付货币的最高境

界。

B.数字货币支付快捷,几乎不耗时间,真正做到了瞬间支付、实时到账,急剧增加了市场交易

量。

C.数字货币因不存在周转次数的限制,必将取代纸币,承载起社会对支付手段功能的所有需求.

D.数字货币改变了人们的日常支付习惯,让支付不再受现金约束,从而加速了无现金社会的到

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支付手段经历了从货币形态的有形到无形、从支付时间耗费的多到少甚至无感的变化,人们对

空间方便和时间快捷的追求是其中重要的推力。

B.“钱”的概念会因实物货币淡出货币舞台而逐渐失去,数字代替实物货币支付会让人们在消费

时失去理性,不控制成本盲目消费的现象将越发普遍。

C.社会支付手段从现金过渡到非现金,必然带来混乱,比如个人隐私面临泄露的风险,公众的不

同支付方式可能会被区别对待,这些只能靠央行解决。

D.无现金社会有趣的前景不在于支付方式的变化或消灭现金,而在于生活场景的智慧化对金融等

行业的重构,提高社会道德,让社会消费变得有序。

(3)根据上述材料,按照示例概括无现金社会带给人们的另外两点好处。

①更方便:吃喝玩乐行和政务金融医疗方面支付便捷。

7、【来源】2021年浙江温州高三一模第10~13题20分(4分,4分,6分,6分)

2020年浙江温州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第10-13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雨水和叶子

【意大利】卡尔维诺

①在公司各种杂七杂八的任务中,马可瓦多要负责每天早上给玄关的盆景浇水。那是通常会

被摆在家里的绿色植物的一种,只是一株长得就像植物的植物而已。尽管只是一株植物,它也有

它的痛苦。它缺乏光线、空气和露水。马可瓦多每天早上都会发现一些不好的征兆。有一支叶梗

低下头去,另一片叶子则布满了斑点。同时,植物的茎不断长高,但枝叶不再茂盛,而是光秃秃

像一根棒子。

②马可瓦多在照顾植物的简单的动作中,贯注了做其他工作所没有的关心,每次浇完水,他

总是要盯着看好一会儿,然后叹一口气,不知道是为了植物还是为了他自己。因为在那株封闭于

公司墙壁间日益变黄变瘦的灌木身上,他找到了一个患难之交。

③植物(大家如此简而化之地称呼它,好像任何其他更精确的名字都无济于事,因为它在这

个环境里就只代表着植物界)进入了马可瓦多的生命,主宰着他日夜的思路。当他观察乌云密布

的天空时,渴盼得像一个期待旱灾结束的农民。自工作中抬起头,从逆光中察觉窗外已经下起雨

来时,他便抱起植物盆子放到外面的中庭里。

④男人和植物就这么伫立在中庭。男人共情植物的感觉,而植物则像突然全身淋湿、陷入惊

愕的人。马可瓦多品尝着雨水的滋味,那是属于树林、草皮的滋味,触发他的记忆。但是那最清

晰的片段,却是每年都折磨着他的风湿病痛。下班的时间到了,马可瓦多实在不愿意再将植物关

起来。为了让它淋更多的雨,马可瓦多说服主任,把植物带回去一晚。

⑤在倾盆大雨中,他与植物成为一体,穿越城市,回到家中——那是个有窗台的拥挤的阁

楼。马可瓦多把植物放在窗台上,从房间可以看到植物映在窗台上的影子0自从他们离开那个半

地下室搬来阁楼后,生活状况已经改善了不少,然而天花板漏水仍烦扰着他们。下雨的夜晚,就

会听到水珠的嘀嗒声,像风湿病的预警器。而那个晚上马可瓦多每次从睡梦中醒来都伸长了耳

朵,那嘀嗒声成为欢乐的音符,这告诉他雨还在下,雨还在温柔地、不间断地滋润着植物,让叶

子如帆一般张开。

⑥尽管他己经做好了准备,但是早上打开窗户时他还是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植物塞满了半

个窗户,叶子起码多了一倍,并且不再低垂,而是如剑一般挺立锋锐。他将植物贴在胸口下了

楼,绑在货架上奔向公司。此后,马可瓦多便将植物留在了中庭。

⑦不久后的一个星期六,工作到下午一点结束,直到星期一才上工。马可瓦多希望能把盆景

再带回去,可早已经不下雨了,不知道还能找什么借口。天空其实并不晴朗,累积的乌云传达着

下雨的可能。在得知主任住的那区还在下雨后,马可瓦多趁机建议:“我可以带着植物再到有雨

的地方转一转。”说做就做,他马上带着植物出发了。

⑧星期六下午和星期天,马可瓦多都是这么度过的:载着植物在小摩托车上颠簸着,观察着

天空,寻找一朵他认为最有可能的乌云,在路上追赶直到遇见雨水为止。有时,他转过身来,看

见植物又长高了一些,高得像计程车,像小卡车,像电车!而它的叶子也越来越宽阔。现在它已

经是一棵树了,奔驰在城市里,把交通警察、汽车驾驶和行人弄得晕头转向。同时,云跟着风的

痕迹投射雨水,行人们把手伸出来,然后把伞收拢起来。沿着不同的路,马可瓦多追着他的云,

带着植物沿着雨的轨道走。就好像跟在云层身后的水迹与叶片一起,全部被同一个力量拖着跑:

风、云、雨、植物和轮子。

⑨星期一,马可瓦多空着手去见主任。他带着主任来到外面,指着一棵有两层楼高的树:

“它长大了一些……”它被装在一只桶子里,再也不能被放在玄关了。生气的主任让马可瓦多将

它还给苗圃,换一株大小合适的来。

⑩马可瓦多重新跨上座椅。这棵树用它的绿叶填满了道路中央,在每一个十字路口都有警察

将他拦下来。可是,兜来兜去,马可瓦多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在这植物上他所获得的成就感是前

所未有的,他实在不忍心与它分开,于是,他继续穿梭在城市中。这棵草木泛滥到把他的头、肩

膀和手臂部遮掩起来,直到他整个人都消失在绿叶中。所有的枝梗、树叶还有茎,无时无刻不在

晃动颤抖。

⑪雨停了。接近傍晚时分,在路的尽头、家与家之间的空隙,出现彩虹朦朦的光。在雨水中

竭尽全力猛然成长的植物开始筋疲力尽,四处奔驰的马可瓦多并没有发现他身后的叶子一片一片

地由绿转黄,再转为金黄。

⑫已经好一段时间,由摩托车、汽车、脚踏车和小孩子组成的队伍跟在这棵穿梭于城市中的

树木后面,而马可瓦多毫不知情。他们喊着:“猴面包树①!猴面包树!”然后惊异地看着树叶变

黄。每有一片叶子剥落飞去,便有许多只手举起捕抓它。

⑬刮起一阵风,一串金黄色的叶子随风扬起,四处飞舞。马可瓦多仍以为自己肩后有一棵翠

绿茂盛的树,直到突然间回过头去•树不见了,只剩下一根插满了光秃秃叶梗的树干,还有枝头

最后一片黄叶,在彩虹的光中仿佛其他东西都是黑的一一人行道上的行人和两侧边房的立面。在

这黑幕前方,半空中飘的是数以百计的金黄色的叶子,闪闪发亮,而数以百计的红色、粉红色的

手在幽暗中举起争夺着叶子。风把金叶子刮向尽头的彩虹那儿,还有那些手,那些呼喊。连最后

一片叶子也掉落了,由黄变为橘、红、紫、蓝、绿,重新变黄,然后消失不见。

(有删改)

【注】猴面包树①‘猴面包树生长在炎热地区,它有粗壮的树干贮臧水分,不仅维持自己的生

长,还能为其他生物和行路人提供水分解渴救急,被称为“生命之树”。

(1)概括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表达的马可瓦多的心理。

①然后叹一口气:

②“它长大了些……”:

(2)第⑧段与第⑫段画横线句都写了行人,简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3)小说中植物的称呼经历哪三次变化?概括并简析其背后的意蕴。

(4)在小说创作上,卡尔维诺一贯秉持“轻逸”的美学追求,推崇“以轻写重”。结合本文结尾谈

谈你对“轻”与“重”的思考。

三、古诗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40分)

8、【来源】2021年浙江温州高三一模第14~18题20分(3分,3分,3分,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春声君传风筝

[宋J林景熙

春声君,风姓筝名,字子耀。其先孤竹君之裔,后家于渭川,复徙居扶风。世掌丝纶①,声名

赫奕。每岁至春和,举族必盛,翱翔飘舞,望之若空中人。筝父竹,母楮氏②,梦青帝赐以瑶琴,

觉而生筝。

君锐首阔面,尖头长股。少时有相者曰:“是儿风骨超然,经纶满腹。若际风云之会,必能

声振寰宇。”及长,思祖伯夷以清节死,对人言辄鸣鸣焉,自鸣聒耳不厌也。或谓之曰:“大凡

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子其有不平耶?抑亦自鸣其不幸

耶?”曰:“大丈夫当昂首青霄,和其声以鸣国家之盛耳,安能钳口缩舌,类抱叶之寒蝉乎?且

吾闻之:用舍,遇也;语默,道也。吾用则声闻于天,不用则卷而怀之。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焉至负不平之情遂自鸣其不幸耶!”

尝自负以经济天下为己任,时闻风飙起,慨然有凌霄之志。时群盗蜂起,上问治之之术。对

H:“治乱民如治乱绳不可急也急之则遁乱当顺其风俗被以声教使之得见天日然后上下相安。操

纵自我,民自不为盗。”上深然之。上尝自臂佳鹤,见筝来,戏曰:“卿与若孰优?”对曰:

“臣荷陛下厚思,策名天府,思励清声,以神风化,陛下焉得同臣于物乎!且臣所谓招之不来,

麾之不去者也。非如此鹤,饥则依人,饱则扬去而已。”

君少时喜微行,一日清明出游,见士民争持牲酒于墓侧,乃叹曰:“树欲定而风不止,子欲

养而亲不在,此皋鱼所以有风木之恨③也。”即日解组绶归。风氏本旧族,至君辅相两朝,口代天

言,身代天工,以身系四海之仰望者数十年,人谓能不坠其家声云。然赋质太薄,骨太轻,虽束

带垂绅,而顺风盘旋,毫无所立。又性喜躁进,略不顾忌,人威服其有钻天之能,实讥之也。

太史公曰:士君子之处世,其穷也以道德鸣;其达也以功名鸣。彼依阿澳涩④,与世浮沉,而

曾无所建明者,视君盖不啻在下风耳!世称君克绩先业,聿骏有声,是未测其本也。夫忠孝,人

之大伦,君欲励清声裨风化,则忠:业相位养亲,则孝。忠孝两全,君之功业鸣世不无自矣。知

其仕止语默,又得孔子用行舍藏之道,谓之有道之士非欤?此所以能不坠其家声也。噫!君岂亦

郭汾阳⑤之流也耶?

(选自《林景熙集补注》有删节)

【注】①丝纶:皇帝诏书。②楮氏:纸的戏称。③风木之恨:子女来不及归养父母的遗憾。

④依阿:曲意附从。泄沼:懦怯。⑤郭汾阳:唐代名将郭子仪,以功封汾阳郡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麻风云之会际:适逢

B.尝白衣以经济天下为己任自负:自许

c.臣福陛下厚恩荷:承蒙

D.世称君克绩先业克:继承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思祖伯夷以清节死②至丹以荆卿为计

B.①子竟有不平耶②安在我不辱也

C.①陛下寤得同臣于物乎②于是焦河伯欣然自喜

D.①士君子之处世②曾不知老之将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颇具特色的讽喻小品,采用人物传记的写法,通过叙写风筝的身世、志向和品行

等,委婉地表达了怀才不遇、功业难成的愤懑。

B.春声君家族地位显赫,风骨超然,才学出众,有大志;深谙治民之道,又勤于政事,但美中不

足的是性格冒进,无所顾虑和畏忌。

C.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春声君提出要以天下为己任,敢于为国发声;又通过春声君反驳皇帝

将自己等同于鹦鹰一事,体现了其可贵的独立人格。

D.文章结尾阐述了士君子的处世原则,认为“忠孝”是立身行事的根本,要懂得“用行舍藏”,

做到穷则立德、达则立功,反对随波逐流而无所建树。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治乱民如治乱绳不可急也急之则益乱当顺其风俗被以声教使之得见天日然后上下相安。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用则声闻于天,不用则卷而怀之。

②夫忠孝,人之大伦,君欲励清声裨风化,则忠;业相位养亲,则孝。

9、【来源】2021年浙江温州高三一模第19-20题8分(2分,6分)

2020年浙江温州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第19~20题8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

江雪①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天暮雪②

(元)陈孚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注】①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②诗人出使安南(越南)途经湖南橘子洲时看到

眼前的雪景,觉得有北宋画家宋迪所绘《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的意境,遂写下此诗。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都运用

了(手法)来描写雪景,用一个字可以概

括两首诗的意境。

(2)两首诗中所刻画的渔翁形象和寄寓的情感有何不同?试作简析。

10、【来源】2021年浙江温州高三一模第21~22题6分(2分,4分)

2020年浙江温州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第21~22题6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

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

材料二: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栗°子曰:“与之釜①。”请益。曰:“与之庾②。”冉子与之粟

五秉③。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雍也》)

【注】①釜:古代量器,六斗四升为一釜。②庾:古代量器,二斗四升为一庾。③秉:古代

量器,十六斛为一秉。一斛为十斗。

(1)孔子认为实践“仁”的具体方式是。(用材

料中的原句回答)

(2)孔子高度评价“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却指责冉子给子华之母“粟五秉”。二者是否矛盾?

试作简析。

四、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1、【来源】2021年浙江温州高三一模第23题

2020年浙江温州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第23题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忽焉在

后。”(《论语》)

12、【来源】2021年浙江温州高三一模第23题

2012年甘肃高三一模

2017年浙江高三调研测试

2016-2017学年浙江高三上学期期中

浙江温州高三上学期月考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王勃《滕王阁序》)

13、【来源】2021年浙江温州高三一模第23题

2020~2021学年浙江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七彩阳光联考)第26题2分

2017~2018学年湖南长沙天心区长郡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第2题2分

2017~2018学年北京西城区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

2020年浙江温州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第23题

白露横江,o纵一苇之所如,。(苏轼《赤壁

赋》)

14、【来源】2021年浙江温州高三一模第23题

2020年浙江温州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第23题

,,是以见放。(《楚辞》)

15、【来源】2021年浙江温州高三一模第23题

2017~2018学年浙江绍兴高三上学期期末第5题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6、【来源】2021年浙江温州高三一模第24题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说:“一切理解都必然包含某种前见。”“前见”是理解者在认识一种

事物之前对事物的先行判断或者理解。

有时,前见有助于提前认识事物,成为预见。

有时,前见妨碍全面认清事物,成了偏见。

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1、【答案】A;

2、【答案】(1)D;

⑵B;

3、【答案】C;

4、【答案】对外释放化学物质进行交流;来决定是战是和;通过关注植物的“聊天”;

5、【答案】示例一:“行万里路”帮助更大。“行万里路”,不是单纯地指娱乐活动的

“行”,而是要通过广泛地接触社会,把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读万卷书”固然是提升文化

素养的重要一环,但“纸上得来终觉浅”,不走到外面的世界去探索实践,依然无异于“闭门造

车”。(对比式)

示例二:“读万卷书”帮助更大。“腹有诗书气自华”,顾名思义,孩子阅读书籍,可以学习

“行万里路”时需要的技能,节省精力,少走弯路;还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表达能

力,提升综合素质;更可以获得正确的鉴别力,培养高尚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层进式)

示例三:两者帮助一样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行走”是''读书”的实

践,可以让书本知识立体起来,让阅读时的想象联想在生活中得到印证,从而产生更鲜活的体

验。而“读书”是“行走”的延展,把生活所见进行纵深延伸,让行走更具价值。(对比式)

示例四:两者并重,但在次序上有所讲究,应该先读书,后行路。读书让行路更有底气。只有读

过书,了解相应的知识,行走时才能获得深入的体会。行走让读书更有生气。“纸上得来终觉

浅”,行万里路能让书本的知识在眼前活起来,身临其境才能获得独特的感受。(对比式)(层

进式)

6、【答案】(1)C;

⑵A;

(3)更安全:没有假币问题,不怕丢钱包;减少货币交易中的细菌传播机会。

更普惠:信用将等于财富,只要个人信用良好,都能获得公平金融和公共服务。

7、【答案】(1)

①怜悯(同情、关心);无奈。

②兴奋(自豪、骄傲);忐忑(不安、尴尬)。

(2)①两段中都写了行人,结构上前后照应,丰富文章内容,借行人从接雨到举手捕抓的变化,表

现了猴面包树生命特征不断凸显的变化。

②第⑧段以行人伸手和收伞的动作描写,衬托出马可瓦多追雨行为的影响力。

③第⑫段以行人追树的描写,暗示了猴面包树为他人提供生命之水的特点,深化了小说主题。

(3)称呼变化:植物(盆景)---树-----猴面包树。

意蕴:①身份越来越明确,从一株“长得就像植物的植物”到一棵有名字的树;②生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