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的海吴彬、米万钟勺园图初探兼谈吴彬与米万钟的交往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fae85be4cea1458615c5b2be66c390/93fae85be4cea1458615c5b2be66c3901.gif)
![热的海吴彬、米万钟勺园图初探兼谈吴彬与米万钟的交往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fae85be4cea1458615c5b2be66c390/93fae85be4cea1458615c5b2be66c3902.gif)
![热的海吴彬、米万钟勺园图初探兼谈吴彬与米万钟的交往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fae85be4cea1458615c5b2be66c390/93fae85be4cea1458615c5b2be66c3903.gif)
![热的海吴彬、米万钟勺园图初探兼谈吴彬与米万钟的交往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fae85be4cea1458615c5b2be66c390/93fae85be4cea1458615c5b2be66c3904.gif)
![热的海吴彬、米万钟勺园图初探兼谈吴彬与米万钟的交往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3fae85be4cea1458615c5b2be66c390/93fae85be4cea1458615c5b2be66c39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的海吴彬、米万钟勺园图初探兼谈吴彬与米万钟的交往
十多年前,我第一次来北京,在颐和园遇见过我,因为我对在乐寿堂前被称为“失败家族之石”的“绿芝阁”产生了深刻的记忆。当导游讲到明代书画家米万钟如何在京郊良乡的深山中寻到这块精美绝仑的大石,并因费巨资从深山中将其拉回米氏勺园而败家的故事时,不禁唏嘘。那时,我对于勺园还非常陌生。直到近日,获观明末变形主义大师吴彬所绘之《米氏勺园图》卷,画家精心的营构,入微的刻画使勺园如现眼前,使我不禁去追寻勺园旧踪,并对吴彬和米万钟的艺术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查古籍,翻画册,勺园的前世今生在我的头脑中开始日渐清晰。《米氏浚园图》《米氏勺园图》卷现由美籍华裔收藏家翁万戈先生收藏。其高祖翁同龢是晚清名宦、两代帝师,也是晚清重要的书法家,该画正是翁同龢在光绪年间购藏的。画卷高30.6厘米,长288.1厘米。卷首画家自题:“勺园修禊图。乙卯(1615年)岁上巳日写。吴彬。”因卷前有清初画家王崇简题签“明末米氏勺园图。吴彬画。王敬哉跋。”因此,一般称它为《米氏勺园图》,画卷描绘众文人在米万钟的勺园中雅集之景。画家以独特的视角,高超的技巧,将勺园百亩园景生动形象地一一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勺园位于今北京大学校园内,取海淀一勺之意,故名,又名风烟里。勺园占地约百亩,擅水之胜,一望尽水,复以长堤、幽亭、虹桥相映衬,有江南水乡之趣,是明末北京最著名的私家园林之一。孙国敉的《燕都游览志》中有《勺园胜景故事题咏》一文,可让我们追溯勺园昔日之盛。勺园径曰风烟里,入径乱石磊砢,高柳荫之,南有陂,陂上桥曰缨云,集苏子瞻书,下桥为屏墙,墙上石曰雀浜,勒黄山谷书。折而北为文水陂,跨水有斋,曰定舫。舫西高阜,题曰:松风水月。阜断为桥,曰逶迤梁,主人所书也。逾梁而北为勺海堂,吴文仲篆。堂前怪石蹲焉,栝子松倚之。其右为曲廊,有屋如舫,曰太乙叶,周遭皆白莲花也。东南皆竹,有碑曰林于澨。有高楼涌竹林中,曰翠葆楼,邹迪光书。下楼北行为槎枒渡,亦主人自书,又北为水榭,最后一堂,北窗一拓,则稻畦千顷,不复有缭垣焉。★将这篇游览志与《米氏勺园图》进行比照,我们惊喜地发现,志中所载之景物几乎皆入画中,只是画卷非地图,因形制所限,构图之需要,东西南北方向有所变化,但仍能一一推断每处景点之所在。画起首便是勺园的园门,最右端丛林中的木牌坊上,曾书有“风烟里”三字。沿湖北行,再回向南,有危桥高耸,这就是“缨云桥”,用“缨络云色”的典故。登桥能约略见到园内景物,以引人入胜。桥下迎面是围墙,上嵌石额云:“雀洪”。湖堤由此往南出画面,复从左侧再入,又是围绕湖水的一组景物:其中跨水的建筑即“定舫”,往左的高阜为文人陂,右侧湖中文人雅集的大船为“海桴”。再往前行,向下可达画卷下方的“松风水月”,文人们正畅谈于古松水榭间。湖水中间,架有九曲平桥,即“透逸梁”。过桥往北即到了勺园的正堂“勺海堂”。正堂上的匾额正是吴彬以篆书写就。堂前缀以松、石,极有画意,即“怪石”和“栝子松”。由堂转过右边侧室有曲廊跨于水上,循廊南行,一室如舟舫,即“太乙叶”,其周围水中广植莲荷,有如西岳华山莲花峰中,故名。由此再向南,是一片竹林,立石镌“林于澨”,语出左思《吴都赋》:“其竹则筼筜林澨”。修竹林内起一高楼,即“翠葆楼”,登楼四望,园内园外诸景毕陈于窗墉之间。园池之中,荷叶田田,树间林梢隐约能见西山峰峦。自楼折而向北,为水所阻,附近无桥,仅架一枯木老干,从上可渡水回到太乙叶,取名为“槎枒渡”。翠葆楼西侧还有一处隐于园石的建筑,可能是色空天,内供观音一尊。卷末则是园外千顷稻田,并无垣墙阻拦。上方有一古祠,前有一桥或为西勾桥,通于园外。随着画卷徐徐展开,勺园一派烟水迷离,桥堤纵横,空间曲折的美景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似乎见到一幅江南园林的美景。勺园主人米万钟曾经在江苏、浙江、江西为官,深谙江南园林之趣,因此勺园颇多学习江南之处。《万历野获编》便称:“米仲诏进士园,事事模效江南,几如桓温之于刘现,无所不似。”勺园以水景为主体,其间随意布置长堤大桥、幽亭曲榭。园中建筑间多可望而不可及,路尽则舟,舟穷则廊,高栁掩之,一望弥际。所谓“几个楼台游不尽,一条址水乱相缠”。水面广植芙蕖,堤上庭前则以柳、松、竹、芭蕉为主,如诗如画。建筑并不华丽,堂、楼、亭、榭、舫等建筑造型朴素,正所谓“亩宫之内,曲折备藏,有幽人野客之致,所以为佳。”与相邻的李戚畹的清华园的豪华气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并称为明末京城两大私家园林。明末宰辅叶向高曾游勺园,并深有感慨地说:“李园壮丽,米园曲折,米园不俗,李园不酸。”。由于勺园远在京郊,不能日涉,于是,米万钟绘园景为灯,丘壑亭台,纤悉可辨,都人诧以为奇,啧啧称灯为米家灯。一年元旦,米万钟召集客人于勺园赋诗,吕九玄(邦耀)即席口占二首:春城何用蹋郊原,双炬悬来景物繁,金翦裁成西麓锦,玉绡叠出上元村;天工暂许人工借,山色遥从夜色翻,恍惚重游丘壑里,米家灯是米家园。村村曲径彩峻嶒,野翠新妆宝炬蒸,短杖春宵扶侍烛,轻舟寒夜渡无冰。林移金胜疑星聚,波入银绡讶月升,恍似梦中曾一照,米家园是米家灯。★“米家灯是米家园、米家园是米家灯”遂妇孺皆知,交相传唱。历代文人咏勺园者大有人在,如王思任、袁中道、来复、冯元仲、王铎、叶向高、刘铎、陈良楚、来斯行、张国锐、方逢年、汪元范、刘侗灯、陈其年等。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勺园被毁,因此,当画家王崇简在清初得到此卷《米氏勺园图》时,不禁题写道:吴文中昔馆于米友石先生家最久。为图勺园卷,极备。予尝游览园中,此图诚不诬。迨甲申变后一望荒烟白草,无复遗构矣。市儿偶以此卷求售,以数千钱易之。当季风景宛然在目。友人复以文中所图勺园大幅相贻,亦先生家藏者。因归先生之孙紫来,以存先世之遗。紫来名汉雯,吉士仲子,予婿也,因□记之。顺治丙申(1656年)秋仲王崇简识于家舫,时漏二更矣。王崇简将此卷送给米万钟的孙子米汉雯(紫来,王崇简的女婿),将之作为对勺园的一种怀念。光绪癸卯(1903年),《米氏勺园图》为翁同龢所得,他在卷尾跋云:……勺园旧址不可考,然前临西湖,后倚瓮山,本朝所建清漪园即其地也。今为颐和园,皇上奉慈圣驻跸之所。排云金阙山川炳灵,近复写放万国宫室之制作飞楼,置译象以宴各国使臣,逮其妇孺伟哉□乎。闳略攸寄,彼勺园一勺,安足喻于沧海之大哉?光绪癸卯六月二日翁同龢谨记。按《日下旧闻考》洪雅园即米氏勺园,今为郑亲王邸第,盖其时犹未入禁筑也。其园有色空天、松坨、翠葆榭、林于澨诸胜,今图中亭馆有细字题,犹已摩灭不可辨。仅于树石间得“松阁”、“韵埜坨”数字而已。可见,在清末勺园还存有一些遗迹,并在勺园旧地上又重建了一座洪雅园,乾隆以来成为官员赴圆明园上朝途中歇息的场所,由此改为集贤院。后来,由英王二世派遣的西方国家最早的访华使团来到中国,曾居住在这里。历史惊人的相似,如今,盛极一时的皇家园林早已成为北京大学的一部分,在他的旧址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宾馆,专门接待外国留学生,有“小联合国”的美称。《米万钟画》对于勺园的追寻,到此似乎告一段落,但笔者近日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部见到民国时期洪业所著《勺园图录考》一书,全书分为勺园图、勺园主人米万钟之家世、勺园故事胜景题咏、勺园所在地等部分,并附海淀邻水道、墨尔根园邻近、集贤院遗址、集贤院邻近等图。书中所收勺园图却是勺园主人米万钟所绘《勺园修禊图》,该画“旧藏天津陈氏,近归燕京大学。图为手卷,绢底高,营造尺九寸二分,长九尺零二分。中有虫蛀孔数处,然于图未甚损。卷上下两端似于重裱时,曾被剪去数分。前后无序跋,不知是否亦于重裱时剪去矣。”★米氏是图笔者未能亲见,但洪业书中影印此图,卷后自题:“丁巳三月写勺园修禊图。米万钟。”丁巳为1617年,吴彬之画作于乙卯(1615年),可见米画晚于吴画两年。米万钟此卷与吴彬之画的景物布局,人物配置完全一致,但用笔有所不同,吴彬的画细密缜严,而米氏之画用笔更为松秀潇洒,讲究笔情墨趣,更有文人画风貌。吴彬的画比较强调园中道路,不管长堤还是坡陀,都有一条带状的道路萦回曲折,而米氏画中很难寻找到明显的道路。此外,有一些细节也不同,如海桴上的撑槁者,吴画两人都是用力直撑到底,而米画略有变化,一人抬头撑船,一人略收船槁,似在调整船的方向,以便顺利通过缨云桥,非常生动传神。此外,米万钟画卷上一些景点上的题字标示较清楚,如园门“风烟里”就直接书于门上。其他因图不清,不能一一核对。而吴彬之画正如翁同龢所言,仅于树石间得“松阁”、“韵埜坨”数字而已,细心的读者在画中仍能找到这些以篆书写就的文字。吴染色在南京的身份吴彬和米万钟为什么都绘勺园图传世呢?究竟谁是勺园图的首绘者呢?这还得从两人的关系谈起。米万钟,字仲诏,号友石、石隐。生于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原籍陕西安化,后居燕京(今北京),米芾后裔。万历二十三年(1594年)进士。万历二十四年(1595年)授永宁令尹,三十一年(1603年)改铜梁县令,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授六合(时属江宁府)令。仁明慈惠,加惠学校,赈济饥民,有“水镜慈母”之称。后征大理右评事,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改工部尚书,出为浙江参政,历江西按察使,山东参政。后为魏忠贤党所污,被革职。崇祯初年,起用为太仆少卿,卒于明思宗崇祯元年(1628年)。长于诗文,有《澄澹堂文集》十二卷、《诗集》十二卷等存世。善书画,簿书之暇不废清课,所书画皆临摹晋宋名家,精鉴别,好收藏名迹,行草书得米氏家法,浑朴丰厚,俊迈豪放。与邢侗、董其昌、张瑞图并称“明末四家”或“晚明四家”,与董其昌并有“南董北米”之誉。吴彬,生卒年不详,字文中,又字文仲,号质先,又号枝隐、枝隐庵头陀、枝庵发僧,又自称“金粟如来后身”,明代福建莆田人。关于他的事迹,画史记载颇简,尚有很多有待探寻之处。只知道他曾流寓南京,吴彬何时来到南京,论者有不同的观点,石守谦先生认为早在1568年左右已居金陵★。但他使用的证据为传为吴彬的《临唐六如山水卷》,其真伪至今仍受到置疑。高居翰先生认为是在1580年代。★不过,我们发现,高居翰先生旧藏的一幅吴彬《山水轴》上款:“万历辛卯岁于温陵客舍图之。吴彬。”《石渠宝笈续编》著录吴彬画《十六应真卷》亦有相同的款识。“万历辛卯”为1591年,而温陵在福建,可见,当时他还在福建活动。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南京画家胡宗仁《送张隆辅归武夷山》,上面有吴彬的题诗云:“唱罢新词怨□□,离情乡思两依依。凭君为语壶公道,好整云林待我归。”胡宗仁此画作于1598年,因此,吴彬在1598年前已来到南京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较晚的一个证据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罗汉图》轴,吴彬自题:“万历辛丑(1601年)小春敬写,施于栖霞禅寺中供奉。枝隐庵头陀吴彬。”进一步证实他此时已在南京。关于吴彬在南京的身份,画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一般认为他是一位职业画家。陈韵如在《吴彬<画楞严二十五圆通册>研究》★6一文中却提出异议。他发现吴彬在16世纪末到南京后,便进入了南京的文人圈。除了他在胡宗仁画上的题诗之外,吴彬还和当时许多南京的文人交往,这从顾起元、焦竑、董其昌、叶向高等的文集中可以找到证据,前三者在题吴彬为栖霞寺所画《五百阿罗汉》时,均称他为“居士”。吴彬虽无诗集传世,但《明诗纪事》收有其诗云:“草阁无尘秋正深,客来款作且闲吟,煮茶旋扫山间叶,时有流泉漱玉琴。”《藤花亭书画跋》亦收有吴彬题《吴仲圭夏山水阁》大轴:“巉岩滴翠架重楼,破暑偕登气俨秋。耳畔天风逼诗思,徐穿林壑看飞流。”而且,上述吴彬作于1601年的《罗汉图》轴上的名款为“枝隐庵头陀吴彬”,而“枝隐庵”位于栖霞寺内,是吴彬在南京的居所。因此,陈韵如认为吴彬在南京的身份并非像一般论者所言是一位职业画家,而是一位与金陵文人圈保持紧密联系的居士。不过,依笔者看来,吴彬在南京时的居士身份虽可确定,但他职业画家的身份亦不可轻易否定。首先,居士身份是从宗教信仰及在家信佛而言,职业画家的身份是从取得生活来源的社会身份而论,二者并不矛盾,文人画家可以是居士,职业画家也可以是居士。文人画家的职业化,和职业画家的文人化其实并非始于扬州八怪,早在吴门画派便出现苗头,到明末清初更有不少实例。如在当时的南京,有很多职业画家同样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他们甚至还参加诗社,如魏之璜便参加了以范风翼(玺卿)为社长之诗社活动。甚至一些妓女画家也有加入,如顾眉、范双玉等★。而一些文人画家,如胡宗仁、盛琳等其实也很难说卖画不是其重要的经济来源。吴彬和米万钟结识于何时呢?吴彬曾为米万钟绘制过一卷《山阴道上图》卷(上海博物馆藏),卷末,吴彬有长跋如摩岩石刻般书于巨崖之上,其跋云:米仲诏先生才品高古,其绪业直驾襄阳氏而上。寓内仰止者袭其书画词翰不啻珙璧。余幸神交于辛丑(1601年)冬,识荆于丁未(1607年)岁,顷先生拜邑侯之命,治古棠,以此长卷索图。图虽勉汇晋唐宋元诸贤笔意,然政恐莫肖古人风韵之万一,而类乎东施效颦,丑态尽露。觌者无不捧腹而遁。先生无亦嘉其志向,遂授一匕刀圭俾之鲜容,生平愿足,又奚敢望西子哉。则先生以谓何如如。先生必曰:妍媸者本来面目,孰能点化?若欲脱胎其匿迹□修深惟未孩之际。先生意在斯乎?时万历戊申(1608年)岁冬日枝隐生吴彬识。可见,吴、米二人很可能是在米万钟任六合县令时相识的,六合属江宁府,即南京。至此之后,他们成为相交甚深的朋友。明万历年间,吴彬以能画荐授中书舍人★8,这是一个很小的职位,仅为从七品★9,后又任工部主事。米万钟后来也回到北京任职,并于1612年~1614年间营建勺园★10,吴彬成为勺园的常客,勺园正堂——勺海堂,堂名便由吴彬篆书而成。因此,王崇简在跋文中言“吴文中馆于勺园最久”。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吴彬与米万钟后来应同在北京为官。吴、米二人既同朝为官,且为人皆正直不阿。天启年间,阉党专权,朝中大臣大多不免趋炎赴势,而吴、米两人却都因反对阉党而先后丢官。《无声诗史》记载吴彬:“文中虽以艺雄画苑,然颇负气节。天启间阅邸报于都门,见魏党擅权之旨,则批评而訾议之,被逻者所侦,逮系削夺,亦清流也。”★吴彬后来的经历及卒年就无人知晓了。他最晚的纪年作品大概要算作于1636年的《观音大士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后便不见作品。★12关于米万钟的罢官,《明史》仅言:“天启五年,魏忠贤党倪文焕劾之,遂削籍。”★杜联喆的《米万钟生平考》对此有较翔实的考证:米万钟丢官是在他任江西按察使时。1625年,魏忠贤开始整肃与东林党同伙的朝臣。当时米万钟正在赴江西的路上,道经南京,正值该地准备为魏忠贤筹建生祠,米氏受邀作文歌颂魏忠贤,以便供于祠中。米万钟斥之曰:“岂有三十老‘共姜’,垂老献媚乎?”于是,他立即被夺去官职。★流传较广的则是米万钟在京郊良乡寻找到奇石,欲运回勺园安放,此石当时轰动京都,大大超过了皇家御苑的置石品位,为此也惊动了魏忠贤私党。米万钟对奸臣阉党一向不屈不谀,当然难以摆脱魏忠贤的陷害,由该私党五虎之一倪文焕编造罪状,使米万钟遭受诬陷,因而获罪丢官。直到崇祯元年(1628年),剿灭魏党,才复官为太仆寺少卿,然当年即逝于任上。无论米万钟丢官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但都可以看出吴、米二人都站在反阉党的立场上的。作为声气相通的友人,在艺术上,吴、米二人亦互相切蹉,画风相近。吴彬是晚明变形主义大师,《无声诗史》述其画风云:“画法宋唐规格,布景褥密,傅采炳丽,虽棘猴玉楮,不足喻其工也。曾绘《月令图》十二幅,如上元清明、端午中秋重九之类,每月各设一景,结构精微,细入丝发。若移造化风候,八节四时于楮素间。可谓极其能事矣。而佛像尤其所长。★15”吴彬存世的作品大概有40余件,从这些画迹来看,他早年在福建从职业画师学画,接受当地的变异风格传统,倾向于一种矫饰的画风。16世纪末,吴彬来到金陵后,与当地文人的交往对他的艺术产生了沉刻的影响,他在画家兼大收藏家——徐弘基家中见到许多古代作品,徐弘基的一些作品购至董其昌,吴彬、米万钟、高阳、郑重等画家皆为其座上客。★16在此期间,吴彬又吸收了一些北宋雄强山水画的传统。进入宫廷后,他向神宗请入蜀地游历,峨嵋、剑阁奇美的山川给了他很多启示,画风益奇崛。为了强调其雄伟之状,优美之景,在技术和方法上加以夸张或变形,形状怪异而迥异于前人。代表作有1608年为米万钟创作的《山阴道上》、1609年的《画山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和1615年的《溪山绝尘图》轴(日本东京桥本大乙氏藏)、1626年的《方壶员峤图》轴(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景元斋藏)和无纪年的《仙山高士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等。吴彬的这种变形画风,契合了明末南京文人对“奇趣”的追求,受到以顾起元为代表的南京文人的推崇和赞叹。★17关于米万钟的山水画风,《明画录》言:“画山水细润精工,皴斫幽秀,渲采备极研洁,自足名家。”★《无声诗史》云:“绘事楷模北宋已前,施为巧瞻,位置渊深,不作残山剩水观。盖与中翰吴彬朝夕探讨,故体裁相仿佛焉。”依高居翰的研究,米万钟是晚明文人画家中复兴北宋山水的代表,而这与吴彬对北宋山水画的借鉴是相通的,因此,两人互为知己,吴彬在南京便为米万钟精心绘下《山阴道上》长卷,并在卷末跋语中对米大加推崇。两人常在一起切磋画技,画风互相影响。现在我们能见到的米万钟作品已经不多了,其现存作品有两种风格,一种是较典型的文人画,逸笔草草,不重实景,而重笔情墨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学-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
- 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计划
- 秘书工作任务安排计划
- 韵律之声学校声乐社团训练计划
- 从规划到执行的工作计划流程
- 持续改进班级工作方法计划
- 从消费者行为看品牌优化计划
- 组织班级志愿者活动计划
- 提高执行力的具体措施计划
- 加强市场竞争分析与应对计划
- 高三日语一轮复习之自谦语句型课件
- YYT 0325-2022 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第一章+教案
- 腹股沟斜疝护理查房ppt
- 重走长征路卡通思维导图
- 医院招聘医护人员报名登记表
- 完整解读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新课标PPT
- 央企最新版员工手册vvv
- 0- 18岁儿童少年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值表
- 吸收塔防腐施工方案(电厂脱硫装置防腐施工工艺)
- 最炫民族风歌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